鸡蛋微生物污染的研究分析[开题报告]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分析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分析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一、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定义和分类微生物污染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等过程中,食品表面或内部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污染,以及由此引发的可能导致食品变质或食源性疾病的问题。
微生物污染可以分为细菌、霉菌、酵母、病毒等多种类型。
二、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1. 环境来源:包括土壤、水源、空气等,微生物通过这些环境媒介传播到食品上。
2. 原料来源:原料本身就可能携带着一些微生物,比如动物产品、农产品等。
3. 食品加工环节:加工环节中可能引入外部微生物污染,比如操作人员、工作环境等。
4. 储存和运输环节:不合理的储存条件和运输方式可能导致微生物繁殖和传播。
三、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影响1. 食品变质:微生物污染会导致食品中的营养物质被分解和破坏,使食品品质下降,甚至变质。
2. 食源性疾病:某些微生物具有致病性,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如果摄入这些被污染的食品,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等食源性疾病。
3. 经济损失:食品微生物污染造成食品变质,不仅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整个食品行业的信誉和市场形象。
四、食品微生物污染的监测与控制1. 监测方法:目前常用的食品微生物污染监测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PCR法、ELISA法等,可以对食品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以评估其安全性。
2. 预防控制措施:食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原料采购、加工操作、卫生条件等多个方面加强控制,减少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3. 合理储存和运输: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以防止微生物繁殖和传播。
4. 消费者教育: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正确储存和烹饪食品,避免食品微生物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
总结: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对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生物鸡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鸡蛋的基本特征和营养价值。
2. 掌握生物鸡蛋的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气味、颜色、营养成分等。
3.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生物鸡蛋的认识,培养科学实验能力。
二、实验材料1. 生物鸡蛋若干个2. 碱水3. 碘液4. 试管5. 烧杯6. 滤纸7. 纱布8. 搅拌棒9. 天平10. 秒表三、实验步骤1. 外观检测(1)观察鸡蛋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记录数据。
(2)用天平称量鸡蛋的重量,记录数据。
2. 气味检测(1)轻轻摇晃鸡蛋,观察是否出现异味。
(2)用鼻子轻轻嗅鸡蛋的气味,记录是否有异味。
3. 颜色检测(1)将鸡蛋浸泡在碱水中,观察鸡蛋壳的颜色变化。
(2)将鸡蛋浸泡在碘液中,观察鸡蛋壳的颜色变化。
4. 营养成分检测(1)将鸡蛋壳敲碎,取出蛋黄和蛋白。
(2)用滤纸吸干蛋黄和蛋白上的水分。
(3)将蛋黄和蛋白分别称重,记录数据。
(4)用搅拌棒将蛋黄和蛋白充分搅拌均匀。
(5)将蛋黄和蛋白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秒表计时,观察蛋黄和蛋白的凝固时间。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生物鸡蛋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符合标准。
鸡蛋重量在50-70克之间。
2. 气味检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生物鸡蛋无异味,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颜色检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生物鸡蛋浸泡在碱水中,鸡蛋壳颜色变深;浸泡在碘液中,鸡蛋壳颜色变蓝。
4. 营养成分检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蛋黄和蛋白重量分别为30克和20克,符合生物鸡蛋的营养成分标准。
蛋黄凝固时间为2分钟,蛋白凝固时间为5分钟。
五、实验结论1. 生物鸡蛋具有优良的外观、气味、颜色和营养成分,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生物鸡蛋的检测方法,提高了学生对生物鸡蛋的认识。
3.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六、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部分鸡蛋壳颜色较深,可能是因为鸡饲料中含有较多的色素。
2020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0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在现在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1论文题目:应面法优化曲霉产多糖培养基的研究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本课题研究现状:多糖具有各种生理活性,活性多糖的保健功能是目前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中研究焦点之一。
活性多糖作为一类有前途的天然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肿瘤、艾滋病等顽症上已显示出诱人的前景,但目前能够用于临床的多糖药物并不多,近年来,有大量有关糖保健功能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多糖的促进免疫、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
另外,多糖来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阻抗放射性元素和毒素的吸收等作用。
从真菌中寻找新型药物已为世界瞩目,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自然宝库,对生命科学、医药科学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了解真菌多糖化学结构、组成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基础上,提高多糖产量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曲霉产多糖培养基进行优化,为多糖产量提高和后继发酵放大试验研究奠定基础。
可行性分析:实验所需条件和仪器具备: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超净作台、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CCS45恒箱培养摇床、水浴锅、721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pH计、烧杯、锥形瓶、培养皿等,实验药品满足,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已经设计完毕。
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1、研究的关键问题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主要是确定影响曲霉产多糖培养基中的主要因素,确定因素水平以及响应值的测定,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果分析结果。
2、解决问题的思路曲霉由本院微生物实验室筛选获得,先将曲霉接种于种子培养基(PDA液体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待发酵完成后,测多糖含量,本实验所用方法是苯酚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
蛋和蛋制品的微生物

第十三章、蛋和蛋制品的微生物
鲜蛋中微生物的来源
来自母禽体内 经蛋传染病原微生物:沙门氏菌、禽结核杆菌、鸡败血霉形体等; 来自外界环境 泄殖腔污染; 产蛋环境等
影响微生物从外界进入鲜蛋内并在蛋内增殖的因素
产蛋环境
01
泄殖腔污染;
环境温度差异;
03
环境温、湿度。
粘液膜破损
05
鲜蛋的放置方法及贮存时间
05
种蛋的消毒
蛋品饮料,如各种蛋制品饮料。
冰蛋白,如冰全蛋、冰蛋黄和冰蛋白;
干蛋品,如干蛋白、蛋白粉、蛋黄粉和全蛋粉;
保健蛋,如低胆固醇蛋、高碘蛋、高锌蛋、高铁蛋和高锗蛋。
腌蛋品,如松花蛋(皮蛋)、咸蛋和糟蛋;
蛋品加工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
湿蛋品,如湿全蛋、湿蛋黄合湿蛋白:
蛋品加工产品
蛋和蛋制品的微生物学检验
细菌数量测定 增菌培养及倾注平板培养 直接抹片检查 大肠菌群最近似数测定 肠道致病菌检验 沙门氏菌属
涂剂
蔗糖脂肪酸脂:使用时将其配成1%的溶液,再将经过挑选的新鲜 蛋浸入蔗糖酸脂溶液中20 s取出风干后置于库房贮藏。在25 ℃下可贮藏6个月以上。
蜂油合剂:取蜂蜡112 mL于水浴锅上溶化,再徐徐加入橄榄油224 mL,边加边仔细调和匀。然后将无破损的鲜蛋浸入蜂油合剂中,使之均匀的粘上一层合剂,取出晾干,可贮存半年。
01
每日最少收集4次鲜蛋;
02
12-16度冷藏,湿度70-80%;
03
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七天;
04
种蛋室隔热良好,空气流通,防日光直射、防尘、防鼠等。
种蛋的保存
甲醛气体熏蒸法;
01
过氧乙酸熏蒸法;药液消毒法;
鲜蛋卫生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鲜蛋的卫生状况,掌握鲜蛋卫生检测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微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基本原理在鲜蛋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3. 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为鲜蛋的加工、销售和食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鲜蛋卫生检测主要包括微生物检测、化学检测和物理检测三个方面。
微生物检测主要检测鲜蛋中的病原菌和有害菌;化学检测主要检测鲜蛋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物理检测主要检测鲜蛋的外观、重量、色泽等物理性质。
三、实验材料1. 鲜蛋:市售鸡蛋、鸭蛋、鹅蛋等。
2. 试剂:无菌生理盐水、孔雀绿染液、革兰氏碘液、酸化钾、氢氧化钠等。
3. 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天平、比色计、无菌操作台等。
四、实验步骤1. 微生物检测(1)病原菌检测:取适量鲜蛋壳,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制成悬液。
取少量悬液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形态。
将病原菌培养在相应的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特征。
(2)有害菌检测:取适量鲜蛋内容物,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制成悬液。
取少量悬液进行孔雀绿染液染色,观察细菌形态。
将有害菌培养在相应的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特征。
2. 化学检测(1)重金属检测:取适量鲜蛋内容物,加入酸化钾溶液,煮沸,过滤。
取滤液,用比色计测定重金属含量。
(2)农药残留检测:取适量鲜蛋内容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煮沸,过滤。
取滤液,用比色计测定农药残留量。
3. 物理检测(1)外观检测:观察鲜蛋的外观,如蛋壳颜色、形状、大小等。
(2)重量检测:用天平称量鲜蛋的重量。
(3)色泽检测:观察鲜蛋的色泽,如蛋黄、蛋白的颜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微生物检测结果:根据革兰氏染色和培养结果,判断鲜蛋中是否存在病原菌和有害菌。
2. 化学检测结果:根据比色计测定结果,判断鲜蛋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是否符合标准。
3. 物理检测结果:根据外观、重量和色泽的观察结果,判断鲜蛋的物理性质是否符合标准。
六、实验结论通过对鲜蛋的微生物、化学和物理检测,可以全面了解鲜蛋的卫生状况。
微生物开题报告

微生物开题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以及其在环境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中。
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可以揭示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代谢途径、生态环境及其在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对于人类健康、生态保护以及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综述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和挑战,并提出本项目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1. 引言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环境中,如土壤、水体、大气以及人体内。
微生物既有益于人类,如促进土壤肥沃、参与食品发酵等,也有害于人类,如引起传染病等。
因此,对微生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 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可以按照形态、代谢方式、细胞结构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形态来分,微生物主要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三类。
细菌为单细胞原核生物,具有不分裂的核和不包含在内的线粒体;真菌为多细胞真核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线粒体;病毒则是非细胞的生物实体,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复制。
3. 微生物的功能微生物在地球生命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首先,微生物参与了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如细菌参与了氮循环和有机物分解,真菌参与了有机物的分解和循环;其次,微生物参与了环境修复和生态平衡维持,如某些细菌和真菌可以降解有机物和污染物,促进环境的净化和恢复;最后,微生物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细菌和真菌用于生产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生物肥料等。
4. 微生物研究的挑战和现状微生物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其中许多尚未被发现和分离。
其次,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多样,难以进行观察和实验研究。
此外,微生物的代谢途径、生物活性等复杂性也增加了研究的困难。
目前,微生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如通过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等技术手段,揭示了微生物的遗传背景和表达模式。
鲜蛋中的微生物及其检验资料

汤培养物0.5ml,2号加阳性菌株悬液或肉汤 培养物0.5ml作阳性对照,3号加生理盐水作 阴性对照;置37℃水浴中每隔30min观察1 次,若3~4h内试验管和阳性对照管凝固, 阴性对照管不凝固,判为血浆凝固酶阳性 。多数菌株在1h内出现凝固,少数致病力 弱的在24h凝固。
1.鲜蛋
---照射时所见:蛋壳表面无斑点, 气 室高度为4~7mm,整个蛋呈微红色,蛋黄 不见或略见于中心。
---打开蛋壳可见:蛋黄隆起而完整,蛋白 浓厚,稀稠分明,系带粗白而有韧性,并 紧贴蛋黄两端。
2.陈蛋
---照射时所见:气室较大,蛋黄阴影较明 显,偏离蛋的中央。
---打开蛋壳所见:蛋黄偏平,膜松弛,蛋
噬菌体裂解法:噬菌体对细菌有特殊的裂 解方式,在应用噬菌体裂解细菌时,沙门 氏菌都成阳性,而其它细菌呈阴性,以此
区别来鉴定沙门氏菌。
葡萄球菌的检验:
(一)常规检验 取检样进行增菌和分离培 养,观察溶血情况,然后挑选可疑菌落做 涂片镜检,并进行血浆凝固酶试验。凡形 态和菌落特征典型、溶血、血浆凝固酶阳 性,即可报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葡萄球菌致病因子测定
包括血浆凝固酶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 酸性磷酸酶试验、钼酸铵还原试验和肠毒 素检测。
重点介绍一下血浆凝固酶试验
致病性菌株血浆凝固酶一般为阳性。检验 方法有玻片法、试管法和微管法。
(1)玻片法:取未稀释的兔血浆及生理盐水 各一滴,分别加到洁净玻片上,挑选待试 菌苔,分别与盐水及血浆混匀,立即观察 ,凝集者判为阳性。此法检测的是葡萄球 菌细胞壁上的凝集因子。
鸡蛋检测报告

鸡蛋检测报告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以鸡蛋为例,作为广大民众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其安全性备受关注。
随着鸡蛋供应链透明度的提高,现在我们可以依托鸡蛋检测报告来确保食品安全。
本文将从鸡蛋检测报告的重要性、检测项目和结果解读等方面展开论述。
鸡蛋检测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是对鸡蛋生产环节的监管。
检测报告可以从源头上把控鸡蛋的质量,并确保其无任何有害物质的残留。
其次,检测报告也是消费者的保障。
通过鸡蛋检测报告,消费者可以了解到所购鸡蛋的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等相关信息,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食品选择。
鸡蛋检测报告通常包含多个项目,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鸡蛋中微生物的检测。
这是因为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总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因此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非常重要。
除微生物外,鸡蛋检测报告还会涉及到对鸡蛋中农药、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的检测。
农药和抗生素的残留在食品中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它们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影响。
因此,鸡蛋检测报告应当对相关有害物质进行全面检测,以确保鸡蛋在市场上的合规性。
此外,鸡蛋检测报告还对营养成分和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
营养成分的检测可以让消费者了解鸡蛋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指标,从而更好地制定个人饮食计划。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则是为了保证鸡蛋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然而,仅有鸡蛋检测报告并不足以保证食品安全。
对于消费者来说,仅仅了解鸡蛋检测报告的结果还不够,应养成自主学习和阅读鸡蛋检测报告的习惯。
这样,我们才能全面了解鸡蛋的质量和安全信息,并进行科学购买。
对于生产商和监管部门来说,建立全面的规范和标准非常重要。
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增加对生产环节的抽样检测,以确保鸡蛋质量安全。
同时,完善执法力度,对于违规生产和销售行为,依法严厉打击,以示警戒。
总之,鸡蛋检测报告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生物工程
鸡蛋微生物污染的研究分析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鸡蛋价廉质优,是人们首选的蛋白质营养食品,目前消费者主要从各种农贸市场和超市购买鸡蛋,这些鸡蛋又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养鸡场。
几千年来,中国鲜蛋的消费模式一直是以“脏蛋”的消费为主,即蛋产出后直接上市销售,没有经过任何的清洗、消毒等处理,研究表明市售鲜蛋每个蛋壳表面污染的杂菌数达到了6-7 个数量级,其微生物安全问题不容小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鸡蛋的质量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国内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鸡场的鸡蛋均带有不同程度的各种细菌,特别是带有对人体有害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污染。
食品蛋外所带的微生物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由于鸡体健康状况较差时,生殖器官的杀菌作用减弱,来自肠道或肛门中的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将通过卵巢污染鸡蛋,二是鸡蛋产出时将通过鸡泄殖腔,鸡蛋外表或内容物不可避免地会污染有粪便细菌或致病菌,另外鸡蛋在贮运销售等过程中由于环境的不卫生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微生物的污染,从而影响鸡蛋卫生安全品质,一旦被人体吸收后,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目前,我国鲜蛋出口面临了很严重的绿色壁垒问题,我国鲜蛋市场供过于求,大量的禽蛋不能出口。
症结在于禽蛋的清洁、消毒、分级、包装等加工技术落后。
当务之急是加大对鲜蛋的清洁消毒技术以及改善鲜蛋的储存条件的研究,以克服绿色壁垒,迅速打开国外市场,提高出口销售额,改善人们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2 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些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规定禽蛋产出后必须经过处理成为清洁蛋后才能进入市场流通,其禽蛋的清洗消毒率接近100%。
禽蛋生产加工过程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洁蛋的生产加工水平高。
欧美国家的禽蛋产量相对来说比我国的要低,但是由于这些国家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生产鲜蛋.起点比我们国家的要高。
所以他们
国家的鲜蛋产品可以畅销各国。
而我国的鲜蛋产品则受到一定的贸易壁垒。
在这些国家里。
他们规定所有的带壳鲜蛋一律经过巴氏杀菌才能上市销售,并严格控制了货源。
但从世界形势来看,国外近几年蛋品生产情况逐年增加,预计在今后蛋品产量将进一步的提高。
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3.1 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是通过对养鸡场、农贸市场、超市的鸡蛋蛋壳、蛋内容物中的总菌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进行定量测定,了解鸡蛋微生物污染分布规律,研究不同的贮存条件下,蛋表面和内容物的细菌数的变化,找出最佳贮存条件,为控制鸡蛋微生物污染、控制疾病以及公共卫生措施的采取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3.2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利用养鸡场、农贸市场、超市的鸡蛋贮藏的条件不同,测量鸡蛋蛋壳,内容物中的菌数。
将蛋壳及内容物分离,分别称重后稀释,与培养基上培养24-48h后,根据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菌种特性于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分别测定总菌数,沙门氏菌数及大肠杆菌数。
3.3 课题的研究难点
尽管现在贮藏鸡蛋的方法较多,但具体什么方法适合鸡蛋的贮藏基清洗,贮藏和清洗的条件不确定,使得工作量比较大,增加了实验的难度;培养后的菌数测定工作量大。
3.4 实验方案
3.4.1.鸡蛋微生物测定与分析
(1)培养基的配制
细菌培养基(每1000mL含牛肉膏3g,蛋白胨5g,NaCl 10g,琼脂18g,pH 7.0~7.2)。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每1000mL含蛋白胨17g,眎胨3g,胆盐5g,氯化钠5g,琼脂17g,乳糖10g,0.01%结晶紫水溶液10mL,0.05%中性红水溶液5mL)。
S.S琼脂培养基(每1000mL含基础培养基100mL,乳糖10g,柠檬酸钠8.5g,硫代硫酸钠8.5g,10%柠檬酸铁溶液10mL,1%中性红溶液2.5mL,0.1%煌绿溶液0.33mL)。
培养基制作好后置37℃培养24-48h,以证实无细菌污染。
(2)称蛋总量
样品鸡蛋标号.称蛋总重,倒出蛋内容物,取下蛋壳膜,称内容物及壳膜重量,计算出
蛋壳重及内容物重;将蛋壳碾成粉末.蛋内容物充分搅拌匀。
(3)样品稀释
取0 5g蛋壳粉,lmL蛋内容物分别放于消毒青霉素瓶内,按5倍、10倍、50倍、100倍的稀释度,将上述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
(4)滴种
每个稀释度吸取0.2mL均匀布于培养基平板上
(5)培养观察
置37℃培养24-48h。
观察培养结果,计算菌落数,定量计数测定蛋壳和内容物中的总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
细菌总数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计数.大肠杆菌用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计数,沙门氏菌用S.S琼脂平板培养计数。
3.4.2清洗鸡蛋的水温和时间对蛋壳表面总细菌数的影响
(1)清洗:
设置清洗水温20℃~25℃,42℃一44℃和50℃~53oC;时间设为lOs、30s和50s。
操作过程中维持每一试验组水温不变,清洗液pH值为中性。
(2)干燥处理
(3)无菌包装
(4)实验室检测蛋壳表面总细菌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计数。
(5)计算每个蛋的平均带菌数
(6)分析清洗鸡蛋的水温和时间两个因素在清洗消毒过程中对蛋壳表面总细菌数的影响。
3.5预期达到的目标
找到正确的贮藏条件及清洗鸡蛋的水温和时间,以便鸡蛋能保鲜的更长时间。
3.6 相关仪器及实验耗材
分析天平,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250ml容量瓶,培养皿,试管,酒精灯,涂布棒,接种针,移液枪等。
4 论文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0年9月:查阅中英文文献资料,收集鸡蛋蛋壳、蛋内容物中微生物污染分布规律及相关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0年10月:制定本实验的研究方案。
2010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的写作及答辩。
2010年12月:完成毕业论文实验相关的仪器和试剂的前期准备。
2011年2月-4月:毕业论文实验阶段,完成设计的实验过程,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2011年5月:按照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结果,对比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5 参考文献
[1] 李晴云,杜华锐等.鸡蛋微生物测定与分析[J].四川畜牧兽医.2003,30(5):22-23 .
[2] 马美湖.禽蛋制品的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42-151 .
[3] 吕顺,迟玉杰.鸡蛋中微生物的污染与其巴氏杀菌的研究状况[J].食品研究与开
发.2004,25(4):142-143 .
[4] 任奕林,伍冬生,李旭荣.我国禽蛋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家禽.2005,27(2):
5-6 .
[5] 仝其根,郝佳等.鲜鸡蛋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2009(12):2
0-21 .
[6] 赵磊, 罗红霞等.市售鸡蛋三种主要致病微生物的检测和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0,
26:200-202 .
[7] 王文涛,马美湖等.鲜蛋清洁消毒技术的研究[J].家禽科学.2008(07):41-45
[8] 陈健锋,汪玲玲等.储存温度对鸡蛋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9(20):
29-30 .
[9] 付星,蔡朝霞等.鸡蛋贮藏方法及涂膜保鲜机理[J].中国家禽.2009(13).
[10] 比利时根特大学.禽肉及禽蛋中沙门菌的控制措施[J].中国家禽.2010,1(32 ):35-38 .
[11] Douglas Grieve博士.蛋鸡及鸡蛋中沙门氏菌的控制[J].中国家禽.2006,17(28 ):45-47 .
[12] 吕玲.持续清洗有助于鸡蛋食品安全[J].中国家禽.2008(01):54 .
[13] 魏瑞成,王冉等.储存时间对鸡蛋微生物和蛋品质影响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7,
11(34):129-131 .
[14] 刘美玉,王永霞等.鸡蛋表面及蛋内寄物的微生物污柒情况分析[J].肉类研究.2008,
3:62-65 .
[15] 屠康,赵立,潘磊庆.鸡蛋品质检测的研究现状[J].中国家禽.2004,(6):48-50.
[16] 杜华锐,蒋小松等.食品蛋清洗消毒水温及时问试验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03,
30(5):2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