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生物科学专业开题报告范例(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生物科学专业开题报告范例(word文档良心出品)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耐胆盐、耐酸乳酸菌菌株选题类型应用基础型课题来源自选项目学院生命科学与理学院专业生物科学指导教师×××职称××姓名×××年级2006级学号×××开题报告(立题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研究方案、论文进度安排、主要参考文献)1 立题依据牛奶的组成最为接近人体母乳,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营养最为丰富和均衡,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有其它食品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由新鲜牛奶发酵成的酸奶由于其丰富的营养、特殊的风味、爽滑的质构和良好的生理功能,倍受人们青睐[1]。

在当今社会,酸奶早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饮料,酸奶所具有的独特功效备受人们喜爱。

1908年俄国诺贝尔奖获得者E.Metchnikof提出“酸奶长寿”理论,认为高加索地区居民长寿者多的原因是由于食用大量的含有乳酸菌的酸奶。

乳酸菌是一类可以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细菌的统称,很早就被用来加工和保存食品,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食品保藏性和附加值,而且近年来对乳酸菌的研究表明,乳酸菌还有很多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如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免疫力,维持维生素供应,降低胆固醇,美容,长寿,降血糖等,益生作用突出[2-4]。

另外,乳酸菌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菌活性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常见的有乳酸、乙酸、丙酸。

除了这些具有抑菌作用的初级代谢产物外,益生乳酸菌还产生如细菌素等多种抗菌物质,其中酸性物质和乳酸菌素是最有效的抑菌物质,并通过减少肠道中有毒物质的形成,来帮助人们的延年益寿。

人类的肠道拥有一个丰富而有活力的菌群,至少含有400~500种细菌,益生菌是通过维持或改善肠道菌群平衡而对消费人群具有确实的保健功能的活菌制剂。

然而人体胃环境的低pH(有时pH值小于3)下,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胆汁进入小肠,也大大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微生物技术论文2400字_微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微生物技术论文2400字_微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微生物技术论文2400字_微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微生物技术论文2400字(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实践探析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环保理念在我国逐渐广泛推进深入发展。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水源污染问题的加重,人们开始重视对水源的治理。

笔者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分析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应用方式,在文章的最后,重点分析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水污染;水治理;应用在水污染现象加剧的情况下人们对环境治理提出新要求,为保证水环境的健康,为保证用水安全人们创新了污水处理技术,开始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运用在水环境治理中,充分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来治理水污染。

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运用来看,该技术属于新兴技术,被积极推广运用之后在具体的运用中采用物化方式,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限定在区域之内,高度富集来处理废水。

1.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运用的技术原理从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作为新兴技术,被积极推广运用有很高的价值。

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采取物化的方式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限定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内富集,之后对污水进行处理。

运用这种技术生产出不易溶解的固定化小球,依赖微生物密集程度高和活性强的特征,连续使用净化污水。

在经过固定化处理之后的微生物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即使是酸碱度比较高的环境。

在污水处理的时候能够实现固液分离,微生物还有比较强抵抗能力。

从技术分类来看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常用的固定化生物技术手段比较多,比如吸附法。

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研究中共价结合法是研究中的重点内容,该技术的运用对固定化载体材料造成的影响比较大,需要在使用的时候有很好的把控能力。

2.水污染治理现状2.1人口密集污染水源较多我国多数城市,人口集中,对水源的需求比较大,同样也是水污染严重的区域。

人们生活环境存在污染的同时、生活场所也被严重污染。

生物开题报告范文

生物开题报告范文

生物开题报告范文生物是具有动能的生命体,本文将介绍20XX生物开题报告。

20XX生物开题报告(1)一、问题的提出《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关注实验与探究能力体现了要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在实验中比较容易表现出学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研究目标在生物教学中,通过设计一系列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案来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以此来了解这些方案对学生探究、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影响,对教师的一项。

三、研究内容1、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了解和现状分析、调查。

2、设计一系列实验教学方案(1)把验证性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性演示实验(2)把验证性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学生实验验证性的演示实验只是教师动手、学生观察。

由于教师具有较高的实验能力,再加上课前的充分准备,实验结果一般都较理想。

虽然它有利于学生建立生物学概念和理解生物学规律,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而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能力参差不齐,实验中容易产生各种与结论不符的意外结果,这必然引起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结论的怀疑。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为了确信自己的实验结果而不得不重做实验,直至得出满意的结论。

初、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某些演示实验,如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高效性、人呼出的气体、小麦胚芽鞘的向光弯曲改为学生探究实验,不仅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充分的自由,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而且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3)将验证性学生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学生实验1)有关实验材料探究通过对实验材料进行探究实验,让学生明确为什么教材上的实验要选择此种材料,它是不是最佳材料,如果没有可以换用当地的哪种材料,材料不同对实验有什么影响等等,让学生明白一个实验的成功与否与材料的选择是密不可分的。

应用微生物论文1200字_应用微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应用微生物论文1200字_应用微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应用微生物论文1200字_应用微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应用微生物论文1200字(一):应用快速检测方法准确测定食品中的微生物论文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病原微生物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很多应用广泛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并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准确性高等优点。

一、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方法1.PCR快速检测方法。

PCR技术是一种能够检测已知核酸序列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其通过大量复制微生物菌种的部分特异性强的DNA,如果食品中存在微生物菌种,能够复制出相关的特异性DNA片段,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出微生物菌种,从而快速地检测出病原微生物。

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很多微生物菌种的精确检测,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定分酵母、啤酒酵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肉毒梭菌等非常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

2.核酸探针快速检测方法。

核酸探针快速检测方法具有快捷、直接、准确度高等特点,其核心原理是碱基配对,主要过程如下:首先,选择一段DNA片段,对其进行标记;其次,提供一个可以使目的菌种的DNA和所标记的DNA片段进行杂交的环境;最后,根据杂交的结果,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目标微生物。

二、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1.荧光抗体快速检测法。

荧光抗体快速检测法利用荧光物质来标注抗血清抗体,从而使之形成抗抗体,然后用荧光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通过对比来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微生物菌种,并且确定微生物的类别。

2.免疫酶快速检测法。

免疫酶快速检测法的检测原理是利用酶对抗体进行标记,通过使酶标记的抗体与抗原、酶标记的抗抗体与抗原结合物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特殊的组,而酶反应能够显色,从而检测出抗原抗体的存在,并计算出具体的浓度。

3.免疫磁珠快速检测法。

免疫磁珠快速检测法的原理是通过连接抗体的磁珠对目标菌种进行跟踪和捕捉,从而发现目标菌种,然后将发现的目标菌种样品放置到选择性平板之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微生物菌种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能够利用荧光标记抗体或者是酶标记抗体来对微生物菌种进行检测,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来确定菌种的浓度等详细信息,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的检测中有很好的效果。

生物工程毕业实验开题报告

生物工程毕业实验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年产一万吨益生菌奶茶粉的工厂设计姓名:简利娜学号: 201104020107指导教师:吕嘉枥班级:生工111班所在院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年产一万吨益生菌奶茶粉的工厂设计一国内外研究现状2000年奶油、脱脂粉、干酪素的耗奶量是9200万吨(脱脂粉450万吨),全脂乳粉耗奶2000万吨(产量300万吨),分别占总奶量的15%和2.4%。

全脂乳粉主要用途是为鲜奶供应不足的地区和国家提供奶源,以中国、巴西、俄罗斯对全脂乳粉的需求量最大。

对全脂乳粉的需求量在过去五年中平均以3.2%的速度增长,并且预计在今后几年中以2%—3%增长。

除了用于食品工业,脱脂乳粉还用作动物饲料。

在欧洲,脱脂乳粉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正越来越多的被更为便宜的乳清制品所取代。

有关资料数据显示,在国外,发酵型乳酸菌奶饮品已空前发达,日本、欧洲发酵乳酸菌奶饮料在乳制品市场比例已达到80%,北美约30%,乳酸菌产业在全球大大超过了其他乳制品的增长率。

我国消费每年递增25%,专家预测,未来3-5年将是中国乳酸菌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目前,全球含乳酸菌、益生菌的乳制品产值已达近400亿美元,欧洲占有约50%的市场。

在中国市场上,除了专业生产此类产品的太子奶、益乐多等外,为了顺应消费趋势,并能从传统市场的大战中突围,乳品、饮料生产商纷纷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乳酸菌、益生菌产品纳入到自己的产品视线中。

达能BE80菌、蒙牛LABS菌、伊利LGG菌、味全B-longum、光明活力e+菌等产品相继上市。

中国的乳业大战,瞄准乳酸菌这一新的产业,开辟了具较高科技含量的第二战场。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奶茶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营养饮品,三研究的内容(一)不同菌群组合条件下浆水发酵中亚硝酸盐消长规律研究。

(二)不同培养条件下浆水发酵中亚硝酸盐消长规律研究。

(三)确定降低亚硝酸盐含量的浆水发酵较佳工艺及条件。

四实验所需材料、菌种和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1 蔬菜:十种(芹菜、白萝卜、胡萝卜、小白菜、小青菜、油麦菜、黄瓜、山药、西红柿、冬瓜)面汤:面粉:水=1:10煮制4min,再将煮制的面汤与凉开水按1:1 比例配制成用汤汁。

微生物科学论文1400字_微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微生物科学论文1400字_微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微生物科学论文1400字_微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微生物科学论文1400字(一):基于应用生物科学专业需求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摘要:微生物学课程是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位必修课之一。

结合高校微生物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趋势,因此开展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作为林业院校的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生物科学理论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接受应用生物科学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训练,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林木种质创新、应用微生物开发与利用等领域的技能;同时学习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知识,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在农业、林业、工业、医药、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微生物学课程作为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位必修课之一,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教学过程和学生就业实习的工作过程有机地融合,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用的人之间完美对接,基于此,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以应用生物科学专业需求确定微生物学课程目标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应该重点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学生毕业之后主要服务于农业、林业、工业、医药、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与微生物等相关课程之间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微生物学课程是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基于此,结合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以企业所需人才为培养方向,确定微生物学的课程教学目标。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结合微生物检测、质量安全控制等岗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为依据,来确定微生物学的课程目标。

2以学生实践能培养为目标确定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传统的微生物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重点实验技能。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较多,结合多年实验教学经验,发现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加琼脂、线绳怎么包扎的简单问题。

微生物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微生物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微生物论文范文精选3篇甘草是豆科甘草属(Glycyrrhiz)植物,其根及根茎为常用中药,市场需求量大。

近年来,随着野生甘草资源的急剧减少,且GJ明令禁止采挖野生甘草,使甘草供求矛盾日益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对甘草资源的保护性利用及栽培甘草势在必行。

近年来,随着人工甘草种植面积的逐年加大,提高甘草的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植物有益微生物可以产生促植物生长的活性物质,提高植物固氮性能,促进植物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加强系统的生态平衡,保证寄主植物健长。

因此本文就近年来甘草有益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提高栽培甘草的质量有指导意义。

1甘草内生菌的研究现状内生菌是指一生或至少一生中的某个阶段能进入活体植物组织内,并且不引起明显组织变化的真菌或细菌[1,2]。

1993年,Strobel等[3]从短叶红豆杉TxusbrevifoliNutt的树皮中分离出二百多种微生物,其中有一株内生真菌Txomycesndrene 能产生紫杉醇,这一研究结果引起学者对内生菌的广泛兴趣。

目前,人们已经从长春花、千层塔、银杏、厚朴等多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了内生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有学者对甘草内生菌也进行了研究,发现内生菌对甘草产生一系列作用。

宋素琴等[4]对采自新疆的健康野生胀果甘草不同组织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并纯化得到149株细菌和2株真菌,鉴定得出149株细菌分属于13个属,2株真菌分属于青霉菌属Penicillium和镰刀菌属Fusrium。

有学者发现内生菌可通过拮抗病原菌促进甘草生长。

饶小莉等[5]从乌拉尔甘草健康植株的根茎叶ZG分离到内生细菌98株,并采纳平板对峙方法筛选出6株菌株,其对植物病原菌有明显体外拮抗活性,鉴定这6株拮抗菌株分属萎缩芽孢杆菌(Bcillustropheus)、多粘类芽孢杆菌(Penibcilluspolymyx)、枯草芽孢杆菌(Bcillussubtilis)、Penibcillusehimensis。

开题报告微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细论

开题报告微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细论
研究方法:
(1)文献评估
搜集尽可能多的文献资料,对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个大体的认识,提升本文研究的理论深度。
(2)归纳演绎
根据所查文献等归纳出微生物的一些理论要点,然后对国内外微生物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做演绎分析。
指导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年月日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微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细论
立题依据:
自这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微生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通常不被肉眼所见,却富含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土壤里、水中、我们的皮肤和头发上、我们的口腔和肠道里、我们吃的食物内外。它们使土壤肥沃,使环境清洁。它们改变(通常是改善服务在当今社会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医疗卫生无时无刻不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起居,因此,在此背景下,医学检测检验也起到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把医疗卫生放在医学监测的首要位置。
研究目标或预期目的:
三个实验的目的分别是:1.深入的分析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病原体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可疑人群中的基本的感染情况. 周密地处理好微生物学检验学中的各个监测环节,能够为医学事业检验专业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解决医学方面的一些不足是当前医学监测面临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在平时的生物医学监测方面要进行更加严谨的实验及检测方法,以保证实验的严密性,增强实验的准确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0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在现在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1论文题目:应面法优化曲霉产多糖培养基的研究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本课题研究现状:多糖具有各种生理活性,活性多糖的保健功能是目前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中研究焦点之一。

活性多糖作为一类有前途的天然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肿瘤、艾滋病等顽症上已显示出诱人的前景,但目前能够用于临床的多糖药物并不多,近年来,有大量有关糖保健功能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多糖的促进免疫、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

另外,多糖来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阻抗放射性元素和毒素的吸收等作用。

从真菌中寻找新型药物已为世界瞩目,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自然宝库,对生命科学、医药科学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了解真菌多糖化学结构、组成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基础上,提高多糖产量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曲霉产多糖培养基进行优化,为多糖产量提高和后继发酵放大试验研究奠定基础。

可行性分析:实验所需条件和仪器具备: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超净作台、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CCS45恒箱培养摇床、水浴锅、721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pH计、烧杯、锥形瓶、培养皿等,实验药品满足,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已经设计完毕。

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1、研究的关键问题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主要是确定影响曲霉产多糖培养基中的主要因素,确定因素水平以及响应值的测定,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果分析结果。

2、解决问题的思路曲霉由本院微生物实验室筛选获得,先将曲霉接种于种子培养基(PDA液体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待发酵完成后,测多糖含量,本实验所用方法是苯酚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

苯酚硫酸法测得的是总糖量,DNS法测得的是还原糖量,多糖量=总糖量-还原糖量。

苯酚易氧化,见光或空气逐渐变成淡红色,因此测定时尽可能避光且操作迅速。

苯酚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故需限制苯酚用量,否则会生成乳白色沉淀或针状结晶而干扰测定。

采用Plackeet-Burman法对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无机盐、磷酸盐几种主要营养成分影响曲霉产多糖量的多少进行优化。

最后分析结果。

三、论文纲要(一)概述:简要介绍关于多糖保健作用的情况。

(二)材料与方法:1.曲霉2.培养基制备3.培养条件4.糖含量测定5.响应面法优化实验(三)结果与分析1.碳源的选择2.氮源的选择3.无机盐的选择4.磷酸盐的选择5.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四)讨论四、主要参考文献[1]赵玉萍,朱春等.田口设计优化曲霉产多糖培养基.食品科技,2011,36(7):16-19[2]乔均俭,王世英,郝粉霞等.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产果胶培养基中无机盐成分的研究.生物数学学报,2010,25(3):508-514[3]刘伟雄.游离果胶酶和固定化果胶酶酶学性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1,22(4):5-7[4]Zhou X,Zheng Y,et al.Fermentation medium optimization of themophilic proteinase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J]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2007,22(1):113-118[5]杜国军,刘晓兰,郑喜群.产果胶酶黑曲霉发酵条件的优化[J].农业与技术,2008,28(5):83-85[6]牛广才,朱丹,李志江.响应面法优化桑黄菌产胞外多糖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研究[J]生物数学学报,2009,24(3):523-530[7]张双凤,林香娟,于村.苯酚—硫酸法测定胖大海凉茶中多糖的研究.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0,11(3):144-145五、指导教师意见本研究可行性较强,有一定的创新性,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同意开题。

微生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2课题名称: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1、选题意义和背景根据预测,21世纪原油需求总量为2500-2600亿吨,按照现有油藏开发技术和措施年均仅能提供380亿吨。

因此,要满足需求总量,必须将采收率提高到65%-70%,即现有水平的2倍。

提高原油和天然气产量的途径主要是增加地质储量和应用高效生产技术,而后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目前,石油天然气工业面对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提高采收率。

在过去的20年里,采收率提高了10%,但这主要归功于油藏工程,提高采收率方法的贡献很小。

由于较低的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油藏中有2/3的地质储量不能采出。

波及系数可以通过油藏工程和化学工程的方法得到提高,洗油效率则只能依靠化学工程。

按采收率达到64%-66%的目标,现有技术可将采收率提高20%达到48%,剩余16%要依赖于化学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新开发区块的减少以及大量高产油田的减产,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IOR)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就是一种主要利用化学原理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表明,这是一种具有潜在经济效益的方法,特别对枯竭的生产井更是如此。

在美国,枯竭井(指产油速度少于10 bbl / d的井)的产量占总采油量的将近50%;我国的一些大油田近些年来相继进入高含水后期,所以需要一种低成本的提高采收率方法(I CFA.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方法尤其适合应用于今天这种经济环境。

有足够的资料证明了利用微生物技术增加原油生产的可行性和灵活性。

在世界各地,己经有大量的生产井和油田己经用微生物配方进行了处理。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我国的石油微生物学始于1955年,开始研究细菌勘探;20世纪60年代研究了油田微生物的生态学和生理学,参加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石油部、地质部及一些大专院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几年来,国外(主要是美国)在这方面己有成熟的技术,并开始向我国市场渗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这方面研究的发展。

我国吉林油田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协作研究了一项微生物吞吐技术,有较好的增油效果,但在注入微生物的同时需要注入大量的营养液,这相对提高了原油开采的成本。

大庆油田在“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简介中,介绍了利用微生物地下发酵的研究成果。

利用微生物地下发酵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当前引起石油界广泛重视的一种生物技术。

大庆石油管理局和中科院微生物所在国内首先开创了将细菌直接注入地下提高采收率的室内评价方法,大庆石油管理局利用混合菌种进行了创造性的放大发酵工艺、注入工艺及矿场试验研究。

据中国石油报1995年5月19日报道,油田专用微生物工厂在徐州建成(投放1吨微生物可增产原油400吨)。

它由华东输油管理局和美国迈克尔?白克微生物公司合资兴建,采用美国的技术设备,按美国标准生产油田专用微生物,年产微生物7万加仑。

大大促进了国内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研究的进展。

3、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是一项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其中,微生物驱油技术由于能处理更大范围的地层,因而具有很好的增油效果,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

本研究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的提高采收率领域。

核心内容为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微生物驱油动态过程,阐述微生物驱油的原理。

通过室内实验,对微生物菌种与油层环境的配伍性进行研究,利用选择的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方案优化,为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矿产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并且验证选用的数值模拟软件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通过对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的研究,详细分析微生物驱油过程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从而深入理解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

因此,本文将开展如下的工作:(1)建立模拟计算油藏的地质模型,详细描述油藏静态地质特征,包括地层构造、沉积相、储层、油藏类型,油层厚度等,为选用实验菌种培养物和数学模型提供依据;(2)根据模拟油藏的环境选择提高采收率菌种,在室内开展微生物菌种与油藏环境的配伍性实验评价,优选出能适应油藏环境的、能最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菌种,这一步是关键;(3)根据所用菌种的特点和模拟油藏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也就是要选择已建立的描述油藏渗流的偏微分方程组、相应的辅助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4)利用选用的模拟软件,进行方案优选;(5)根据矿产试验的结果,分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检验所用微生物菌种在实际油藏中的适应能力和提高采收率的能力,验证选用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确定微生物驱油技术推广的可行性。

4、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试验区各井连通状况存在差异,驱油效果明显不同。

与注入井主吸水连通好的油井效果明显,中心井和2口基础面积井油层发育较好,与周围注入井有2个以上连通方向,并且与注入井主吸水层连通厚度大,比例高,注微生物后见效早,综合含水下降幅度大,日增油高达14t,综合含水下降9.8个百分点,目前仍保持微生物效果。

而试验区连通状况较差的井见效滞后,4口角井油层发育较差、单向连通、与周围注入井主吸水层连通厚度小,注入微生物第二段塞后开始见效,含水下降幅度小,下降4个百分点,日增油3t。

以上数据说明在油层连通情况下,微生物驱改善水驱效果技术可行,因此,若今后再开展微生物驱油试验,应选择连通状况较好的井。

根据试验方案设计,影响到微生物驱油效果评价,下一步研究微生物注入浓度、段塞用量大小、交替注入次数及间隔周期的优化,以提高驱油效果。

同时研究调剖与微生物菌液驱油的联作技术,可有效的调整注入剖面,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微生物驱油效率。

5、预期的结果微生物驱油技术能处理大面积的地层,增油效果显着,这是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

室内实验表明,所选微生物与油藏环境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有效激活水驱后的滞留油。

选择的包括组分运移方程、黑油模型、微生物动力学方程、渗透率降低模型和激活滞留油模型的三维三相多组分流动数学模型能比较全面地描述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

矿场试验表明,所选微生物在模拟油藏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使试验区降水增油幅度较大,试验效果较好,可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所选数值模拟软件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较高的准确性,能有效指导矿场试验。

6、参考文献[1]Rebecca S. Bryant,Rhonda P. Lindsey. WORLD-WIDE APPLICATIONS OF MICROBIAL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OIL, RECOVERY SPE/DOE35356, 1996: 127-134[2]汪卫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