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相关的基因()-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髓系肿瘤和急性白血病第三版分型方案进行了修订,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型中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新增了两个独特的AML临时亚型(Provisional entity),即“NPM1突变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CEBPα突变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基因突变被发现,基因突变在AML诊断、分型、治疗和预后中的重要作用也日见报道。本文总结近几年报道的与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相关的基因突变,以及对AML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影响。与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1、FLT3(fms-like tyrosine kinase)基因

FLT3(fms-like tyrosine kinase)基因,是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基因家族的一员,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相关基因中最易发生突变的一个【2】。

在AML中FLT3活化突变有三种:FLT3内部串联重复(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ITD)、酪氨酸受体区(tyrosine kinase domain,TKD)活化环点突变和近膜区(juxtamembrane domain,JMD)点突变。(1)FLT3-ITD:是FLT3基因最常见的突变形式,它在儿童AML中的发生率约10-15%【青少年44-47】。Zwan 等[青少年44]分析了234名儿童新发AML病人后发现FLT3-ITD阳性(FLT3-ITD(+))的病人年龄相对较大,并且该突变在正常核型和FAB分型为M1/M2型的AML中发生率更高。相反,在伴有染色体11q23异常或FAB分型为M5的儿童中FLT3-ITD突变很少发生。在儿童AML中,FLT3-ITD突变可导致病人的完全缓解(CR) 率、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均降低【7】,它是儿童AML的一个独立不良预后因素。(2)FLT3-TKD:发生率约7%-10%【12】,其对儿童AML预后的影响目前尚不十分清楚【13】。(3)FLT3-JMD:在AML中发生率约2%,FLT3-JMD 突变后的酪氨酸激酶同样可以被组成性活化和自磷酸化,但其转化活性较弱【14】。

野生型FLT3(wt- FLT3)高表达在AML病人中的发生率可达到80%【10】,但是其表达水平对AML病人预后的影响目前尚没有被清楚地确定。有报道,野生型FL T3的高表达有降低病人总生存率的倾向,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15】。也有人提出,随着野生型FLT3水平的升高,病人的临床预后相应变差【16】。

2、NPM1(nucleophosmin)基因

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 NPM、B23、NO38或NPM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5q35,编码核仁磷酸蛋白(NPM)。NPM在调节蛋白质合成、细胞生长和增殖,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以及细胞周期调节中起重要作用【28】。

在AML中,NPM1基因突变通常发生于12外显子(除外一些罕见的病例涉及第9和11外显子的拼接供体位点),其中最常见的‘A’型突变是一种在12外显子的956-959位点的TCTG四核苷酸重复【32】。2005年,Falini等报道了NPM1第12外显子的突变导致NPM蛋白在白血病原始细胞胞质中的异常定位,并将这类白血病细胞称之为NPMc+ 细胞【31】。

NPMc+ AML病人的临床特征:(1)NPM1突变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并且常发生于正常核型AML (CN-AML)病人中。在成人AML中NPM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约25-53%,而在CN-AML中约占46-67%【28、31】。在儿童AML中NPM1突变的发生率相对较低(8.4%),同样集中于CN-AML亚组,约14-22%。3岁以下的儿童AML中没有检测到NPM1突变,而在3岁和更大年龄组中该突变的发生率稳定的保持在约10%【38、39】。(2)无论成人还是儿童,NPM1突变在女性AML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男性【28、38】。(3)NPM1突变的发生率还表现出种族差异,研究显示,亚洲人种中该突变的发生率较欧美国家来说显著较低【38-39、40-41】(4)NPM1突变在AML的各种FAB形态学亚型中都有发生。但M3型AM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NPM1突变的发生及其罕见【28】。在儿童,NPM1突变仅在M1、M2 和M4亚型中被发现【39】。(5)NPM1突变还与其它的一些临床特征相关,包括:在初诊时伴有较高的白细胞(WBC)计数和较高的原始细胞百分比【28】;NPMc+ AML

病人髓外累及的发生率显著较高,最多见的是齿龈增生和淋巴腺病变【42】。

NPM1突变是一个新的预后相关分子标志,在儿童AML,尤其是CN-AML中NPM1突变提示良好预后,NPMc+ CN-AML应被归入中等危险度组【39】。Brown P等的研究显示,伴有NPM1突变的儿童AML与表达野生型NPM(wtNPM)者相比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要高(分别为50%和33%),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38】。

3、CEBPA(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α)基因

CCAA 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 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αCEBPA)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9q13.1,其编码产物CEBPA蛋白是一个基础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在造血组织中,CEBPA的表达对髓系祖细胞向粒系的终末分化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8】。

在AML中,CEBPA突变模式最主要的有两种,即N-末端揭短突变和bZip突变。这两种突变通常同时发生,形成CEBPA double-mut【53】,构成该类白血病发生的“两次打击”【55】。CEBPA突变在儿童AML中的发生率约6%【58】,Ho PA等【55】分析了847例儿童AML病例,在4.5%的病例中检测到CEBPA突变(82%含有两种类型的突变),并且发现CEBPA突变更多发于较大年龄组、FAB分型为M1或M2亚型,以及染色体核型正常的病人。CEBPA突变与较低的复发率和较好的生存率相关,并且是儿童AML的一个良好的独立预后因素。然而,Wouters 等发现只有两种类型的CEBPA突变一起发生所形成的特殊基因表达谱才与良好预后相关【青少年55】。最近有研究显示:在新发AML中,CEBPA基因的高甲基化是一个良好预后标志【59】。

4、c-Kit基因

原癌基因c-Kit,其编码产物为干细胞因子受体CD117,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家族。其配体是干细胞因子(SCF),这一受体配体结合在造血、黑色素生成、配子形成和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和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60】。

c-Kit基因突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酪氨酸激酶的组成性活化(constitutively activated)突变,通过引起信号转导的异常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和存活。另一种是能够引起转录因子功能缺失(loss of function)的突变,这对于造血活动中细胞分化很重要【61】。据报道在成人和儿童AML中c-Kit突变的总发生率约17%【62-64】,且通常发生在核心结合因子(CBF)AML病人中(约占52%)【65】。在儿童AML中,c-Kit突变的发生率约18%:4%涉及第8外显子,7%涉及17外显子,另有7%涉及JMD/KD(近膜区结构域/激酶结构域),在CBF-AML病人中还鉴定出一种涉及到第11和12外显子的ITD复合物【64】。

c-Kit突变对儿童AML临床后果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Goemans 等【青少年59】通过对150名AML儿童进行研究,未发现c-Kit突变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Lapillonne 等【69】则报道了三例伴有inv(16)和c-Kit突变的儿童AML预后极好。然而,Shimada等【70】的研究则发现c-Kit突变与儿童CBF-AML(尤其是t(8;21)(q22;q22))的不良预后紧密相关。

5、WT1(Wilms' tumor 1)基因

WT1(Wilms' tumor 1)基因,目前被认为可以调控造血细胞的生存、增殖和分化【75】。该基因含10个外显子,可发生多种转录水平的改变,在AML中表达的主要是含有第5外显子改变的WT1亚型【76】。

WT1基因突变在成人CN-AML中的检出率约10%,与不良预后相关【青少年62、65】。该突变在儿童AML 中的发生率更高,约12%,且主要集中于CN-AML亚组(约22%)。WT1突变的发生率与年龄显著相关,小于3岁组中该突变的发生率仅2%,而3至10岁组则达18%【青少年66】。Hollink 等发现伴有WT1突变的AML 儿童发生早期耐药和复发的几率增高,目前WT1突变已被认为是儿童AML中新发现的独立不良预后标志【青少年2、66】。

另外,约73-93%的新发AML病人存在WT1基因的高表达【77】,在儿童AML中,若诱导化疗结束后仍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