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检测系统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599—94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Photometric characteristics 代替GB 4599—84of headlamps for motor vehicle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M、N类汽车使用的各种类型的前照灯。
2 引用标准GB 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3 术语3.1 配光灯具发射可见光的光度(照度或发光强度等)分布。
3.2 近光当车辆前方有其他道路使用者时,不致使对方眩目或有不舒适感所使用的近距离照明光束。
3.3 远光当车辆前方无其他道路使用者时,所使用的远距离照明光束。
3.4 配光镜根据配光性能要求,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光学单元组合的透镜。
3.5 灯光组配光镜、反射镜和光源(灯泡或发光灯丝组件)等的组合体。
3.5.1 封闭式灯光组结合成一个不可拆整体的灯光组。
3.5.2 半封闭式灯光组配光镜与反射镜固定结合,灯泡可拆卸更换的灯光组。
3.6 封闭式前照灯采用封闭式灯光组的前照灯。
3.7 半封闭式前照灯采用半封闭式灯光组的前照灯。
3.8 单光束一灯光组中仅有一根灯丝产生的近光或远光。
3.9 双光束一灯光,组申有两根灯丝可分别发光,一根产生近光,另一根产生远光或根据需要设计的辅助光束。
3.10 标称电压灯泡(封闭式灯光组)上标明的电压(单位:V)。
3.11 标称功率灯泡(封闭式灯光组)或其包装上标明的功率(单位:W)。
3.12 试验电压测试灯泡或灯光组的光电参数时使用的端电压。
3.13 标准灯泡测试配光性能的灯泡,具有无色的泡壳和缩小的灯丝几何尺寸公差,每一型号的标准灯泡仅规定一种标称电压。
3.14 标准前照灯装有标准灯泡,具有不小于160mm的有效透光直径,其配光性能的最大值不大于本标准规定最大值的90%,其最小值不小于本标准规定最小值的120%的前照灯。
3.15 配光光通量半封闭式前照灯(或其他汽车灯具)配光测试时规定的灯泡光通量。
第五章-前照灯检测

第五章前照灯检测前照灯检测仪是用来检测机动车前照灯配光性能和照射方向好坏的仪器。
因检测方法的不同,检测仪在结构上略有差异,按光学测量方式可分为聚光式、投影式、和自动跟踪光轴式(用光电池或CCD等作传感器)等、按测试方法和功能可分为手动、电动、远光光轴自动跟踪、远近光光轴自动跟踪式。
第一节前照灯检测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结构与工作原理仪器主体由车架和受光箱两部分构成(如南华产QD-100型、佛分产FD-2型)。
受光箱用以接受被检前照灯的光束并进行检测。
受光箱安装在车架上,可沿立柱由电动机驱动(或摇动手轮)上下移动,并可在地面上沿轨道左右移动,外形结构见图2-5-1。
图2-5-1 灯光仪整体结构由被检前照灯发出的光束经聚光镜会聚后,由反射镜反射到屏幕上。
屏幕呈半透明状态,在屏幕上可看到光束的光分布图形。
该图形近似于在10米屏幕上观察的光分部特性。
屏幕上对称分布五个光检测器,如图2-5-2所示。
№1及№2用以检测垂直方向的光分布,其输出电流经转换成电压后,连接到垂直方向的指示表上。
通过旋转上下刻度盘,使反光镜移动,从而使№1及№2输出信号相等,上下指示表指示为零。
此时上下刻度盘指示出光轴偏移量的数值。
№3及№4用以检测左右方向的光分布情况,其原理同上。
由左右刻度盘指示出光轴偏移量。
№5用以检测发光强度,其输出放大后由发光强度指示表指示发光强度数值。
图2-5-2光接受箱内部结构图和硅光电池板二、自动跟踪光轴式前照灯结构与工作原理(单测远光)仪器外形如图2-5-3所示。
仪器主要由驱动机构及光接收箱构成(如佛山产全自动FD-1型、南华产全自动QD-300型)。
底箱内装左右方向驱动系统及垂直方向牵引系统,以驱动仪器整机作左右方向运动及牵引光接收箱作垂直方向运动。
仪器可沿导轨左右移动整个设备。
图2-5-3 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外形结构在光接收箱内部有一透镜组件(图2-5-4)。
在光接受箱的正面装有上下左右四个光电池,用作光轴追踪。
试论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测试方法

试论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测试方法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测试方法是确保道路上的照明效果符合安全要求的关键步骤之一。
以下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
一、测试仪器准备1. 光度计:用于测量前照灯的亮度和照射距离。
2. 靶板:在车辆前方固定一块垂直的靶板,用于反射前照灯的光线。
3. 距离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前照灯的照射距离。
二、测试步骤1. 设置测试场地:选择一个平坦、直线的道路作为测试场地,并保证周围环境的亮度适中,避免干扰测试结果。
2. 安装测试仪器:将光度计固定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保持与车辆前照灯成垂直方向,并将靶板安装在光度计的正前方。
3. 调整灯光方向:将车辆前照灯打开,调整灯光方向,确保灯束的中心线与车辆的正前方相切,并且灯光水平方向的边界与车道的边界保持一致。
4. 测量亮度:使用光度计测量灯光的亮度。
将光度计的传感器对准靶板,记录亮度数值。
5. 测量照射距离:使用距离测量工具测量灯光的照射距离。
从车辆前部到灯光辐射的最远点,记录距离数值。
6. 多个位置测试:根据需要,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多次测试,以确定灯光的整体照射效果。
7.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测得的亮度和照射距离数据进行整理,并计算灯光的光强分布曲线、光斑大小和照度等参数。
根据国际规范或标准,比较测试结果和要求,评估灯光的配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三、注意事项1. 测试环境应尽量保持一致,避免外界光线对测试结果的干扰。
2. 测试时要确保车辆前照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灯泡的亮度和灯泡的寿命要符合技术要求。
3. 在测试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尽量避免日间、高光强度和高速道路进行测试,以免对其他驾驶人造成干扰。
4. 在测试中要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测试方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通过正确操作测试仪器和严格按照测试步骤进行测试,可以有效评估和改善车辆前照灯的光照效果,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关规范和标准的遵守也是必要的。
试论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测试方法

试论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测试方法汽车前照灯的配光性能测试是为了评估汽车前照灯的照射范围、照度和照射形状等参数,以确保其在夜晚行驶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效果,保障驾驶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种测试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方法。
测试准备阶段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工具:一台测试仪器(如光度计或显微镜),一台发光源(如汽车前照灯),一块平整的地面,一台检测车辆(可以是实车或者模型车)。
接下来,确定测试点位。
测试点位应该选择在平坦、无遮挡的空地上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然后,测试前要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测。
校准仪器可以使用标准灯源或光度标,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检测包括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各项功能是否齐全等。
在测试过程中,首先需要测量灯光的照度。
将测试仪器放置在距离发光源一定距离的位置上,记录下测试点位的照度数值。
通过多个相对应的点位测试,可以绘制出汽车前照灯的照度分布曲线。
一般来说,照度应具备以下要求:在前方地面上的中央区域照度不低于1000 lx,左右两侧区域照度不低于400 lx。
接着,对照度分布曲线进行评估。
根据汽车前照灯的使用场景和要求,评估照度的均匀性和适度性。
照度应在车道中央处达到最大值,并逐渐减小至车道两侧两侧,但不能有过大的不均匀性。
还需评估照度曲线的斜率和照射形状,以确保照射范围的合理性。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调整。
根据测试结果,如果发现照度分布不均匀或不满足要求,可以通过调整前照灯的安装角度、灯泡的位置和焦距等参数进行优化。
还需检查灯泡的亮度和灯罩的透明度等因素,以确保汽车前照灯的配光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灯光照度的测量和分析,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调整。
准确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灯光配光方案,提升汽车前照灯的照明效果和驾驶安全性。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

(1)光电池工作原理
硒光电池受光照后,光使金属膜和非结晶硒
的上下部产生电动势,上部带负电,下部带正
电。
在金属膜和铁底板上装上引出线后,再把它
们用导线连接起来,光电流就可使电流表指针
作相应的偏转。 通过光与电转换,从指针偏转的大小就可以 判断出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轴的方向。
(2)发光强度的检测原理
移动反光镜式 聚光式前照灯检测仪 移动光电池式 移动透镜式 屏幕式前照灯检测仪 投影屏刻度式 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 光轴刻度盘式 追踪平衡式 自动追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 预先设定标准式
1.聚光式前照灯检测仪
如图所示:它是在1m的测 量距离内,用受光器的聚
光透镜把前照灯的散射光
束聚合起来,根据其对光 电池的照射强度,来检验 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轴 偏斜量的。
指示为零。此时,从光轴刻度盘的刻度可读到光轴的偏
斜量,同时根据光度计的指示得出发光强度值。
②移动光电池式
移动光电池式检测法若转动光轴上下或左右刻度
左右偏斜指示计。 打开前照灯,四块光电池各自产生电流,根 据S上和S下、S左和S右的电流的差值,使上下偏 斜指示计和左右偏斜指示计动作。
若光电池属于无偏斜受光情况,
则偏斜指示计的指针均垂直向 下,处于0位。 若光轴偏离了中心位置,则偏 斜指示计的指针偏离0点,其偏 移量反映了光轴偏斜量。 通过适当的调节机构,调整光
GB-4599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599—94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Photometric characteristics 代替GB 4599—84of headlamps for motor vehicle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M、N类汽车使用的各种类型的前照灯。
2 引用标准GB 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3 术语3.1 配光灯具发射可见光的光度(照度或发光强度等)分布。
3.2 近光当车辆前方有其他道路使用者时,不致使对方眩目或有不舒适感所使用的近距离照明光束。
3.3 远光当车辆前方无其他道路使用者时,所使用的远距离照明光束。
3.4 配光镜根据配光性能要求,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光学单元组合的透镜。
3.5 灯光组配光镜、反射镜和光源(灯泡或发光灯丝组件)等的组合体。
3.5.1 封闭式灯光组结合成一个不可拆整体的灯光组。
3.5.2 半封闭式灯光组配光镜与反射镜固定结合,灯泡可拆卸更换的灯光组。
3.6 封闭式前照灯采用封闭式灯光组的前照灯。
3.7 半封闭式前照灯采用半封闭式灯光组的前照灯。
3.8 单光束一灯光组中仅有一根灯丝产生的近光或远光。
3.9 双光束一灯光,组申有两根灯丝可分别发光,一根产生近光,另一根产生远光或根据需要设计的辅助光束。
3.10 标称电压灯泡(封闭式灯光组)上标明的电压(单位:V)。
3.11 标称功率灯泡(封闭式灯光组)或其包装上标明的功率(单位:W)。
3.12 试验电压测试灯泡或灯光组的光电参数时使用的端电压。
3.13 标准灯泡测试配光性能的灯泡,具有无色的泡壳和缩小的灯丝几何尺寸公差,每一型号的标准灯泡仅规定一种标称电压。
3.14 标准前照灯装有标准灯泡,具有不小于160mm的有效透光直径,其配光性能的最大值不大于本标准规定最大值的90%,其最小值不小于本标准规定最小值的120%的前照灯。
3.15 配光光通量半封闭式前照灯(或其他汽车灯具)配光测试时规定的灯泡光通量。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检测系统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检测系统
赵明富;雷建军;李太福
【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
【年(卷),期】2004(35)4
【摘要】设计了一种通用多功能车用灯具配光检测系统,该系统不仅可对汽车前照灯的配光性能进行测试,还可以对汽车、摩托车的其他灯具进行测试.系统具有自动完成数据采集、运算处理、标准判别和检测报告打印等功能,通用性强,测量精度高.经国家检测机构检测表明,测试系统的多个测光头相对示值误差均小于(或等
于)±1.5%,达到标准级,是一种低成本的设计方案,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赵明富;雷建军;李太福
【作者单位】重庆工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400050,重庆市;重庆工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助教;重庆工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讲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65+1
【相关文献】
1.汽车前照灯远近光配光性能的不确定度评定 [J], 王劲惠
2.基于主观评价实验的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J], 王玮;林燕丹;卜伟理
3.试论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测试方法 [J], 覃桂林
4.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星级评价模式的探讨 [J], 郑策
5.汽车前照灯配光质量在线检测系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测试方法

试论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测试方法
汽车前照灯的配光性能是衡量其照明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确保驾驶安全和提升驾驶乐趣至关重要。
对汽车前照灯的配光性能进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测试方法可以采用光学测试设备,如光度测量仪或光谱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测量前照灯的光通量、照度、光束形状和光谱等参数。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前照灯的亮度、照射范围和光色等性能。
测试方法还可以采用逼真的驾驶模拟器。
在模拟器中,将车辆安装在台架上,并在仿真场景中进行各种驾驶情况的测试。
模拟器可以模拟不同的道路环境、天气条件和车速等因素,以评估前照灯在不同情况下的照明效果和可见度。
还可以进行实际道路试验。
在实际道路上,采用测试车辆装载相机和传感器等设备,对前照灯的照明效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通过实际道路试验,可以考察前照灯在真实行驶条件下的实际使用效果,评估其对道路标志和其他车辆的亮度、盲区和遮蔽等效果。
在测试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获得可靠的测试结果。
需要准确设置测试参数,如车速、灯光亮度和方向等,以模拟真实行驶情况。
还应该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比较,以确定前照灯的性能优劣,并为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测试方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光学测试设备、驾驶模拟器和实际道路试验等多种手段。
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法,可以准确评估前照灯的照明效果,为优化汽车照明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这将有助于提升驾驶安全性和驾驶乐趣,为驾驶者创造更好的用车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o esn r c sig,c i r n jd me t a d rp r p itn t h e tr s o e ea— u p s n rt i u g n n e o t rnig wih t e fa u e f g n rlp r o e a d e o
前 照
度尽 可能 小, 因此 对这 些特 殊点处 的探 头应仔 细布
置 和 测 量 。按 国 家 标 准 要 求 , 如 下 各 点 进 行 测试 。 对 近 光 配 光 的 照 度 测 量 点 为 : 0 7R、 5 B5L、 5 7L、
5 R、 0 5 V、 5 2 R 和 Ⅲ 区 任 意 点 、V区 任 意 0 5 L、 0 2 L、 5 1
Sy t m or Ve c e H e dlght s e f hi l a i
Z a igu L i inu L i h oM n f e Ja jn i Taf u
( h n qn nt ueo c n lg ) C o g ig I s tt f Teh oo y i
c n r lt e s re e ie,wh c a e s r ih — a c e f r a c f h a l h , a l a o to h e is d v c ih c n m a u e l tm th p ro m n e o e d i t s wel s g g o h r l mp o v h ce a d mo o c ce Th s se t e a s f e il n t ry l. e y t m r aie d t a q iii n, o e a i n e l s a a c u sto z p r to
系统 。该检测 系统对传统 的单点测试技术进行 了改
进 , 用 配 光 屏 固定 传感 器 布 点 测 试 法 。 采
国 标[ 的 测 试 要 求 中 规 定 有 8个 特 定 点 4
( S L、 5 5 L、 5 5 V、 5 5 R、 5 和 3个 B O 7 L、 0 2 L、 0 7 R、 0 2 R)
t
\\ \
图 1 汽车 前 月灯 近光 的光 型和 规 定的 测试 点 、 趸
测试 区域 示 意图
Fi . S e c flw e m h p fv hce fo t g 1 k th o o b a s a e o e il r n lm p,s e iial ee tn a p cf l d t cig c y
是美 国的 S E体 系 ; A 另一则是欧洲的 E E体 系。 C 我 国的国情和 地理情 况与 欧洲 有相似 之处 , 它最 大 的 特点就 是前 照灯 的近 光有 明显的 明暗截 止线 , 目 其
的 就 是 在 远 、 光 均 有 良好 照 明 的 同 时 , 使 对 面 会 近 不
足特 定的要求 ]如 图 1 示 。 , 所
赵 明富
重 庆工 学院 电子 信息 与 自动化 学院
副教 授 , 0 0 0 重庆 市 4 05
雷 建军 重庆工 学院 电子 信息 与 自动化 学院 助教 李太福 重庆 工学院 电子 信 息与 自动化 学院 讲师
第4 期
赵 明富 等 :汽车 前 照灯 配光性 能 检 测系 统
特定 区域 ( I区、 区、V 区 ) 国标 对 这些 点 和 区 Ⅲ 1 , 域 的照度 限 定 了最 大值 和最 小值 , 测试 系统 必须 按 照 国标 的要 求 , 距离 车 灯 2 的屏幕 上 的照 度 将 5m 分 布和特 定方 向的 光强 度检 测 出来 , 将测量 数据 与 国标限定值进行 比较 , 定合格与 否。 判 根据 国标对 汽 车前 照灯的测试 标准 , 可通过 图 2作进一步分析 。 图 2中 , I区 为近 距 离 照 明 区, 明车 前 2 表 5m
f n to a i h a c a u i g s s e f rv h ce lm p wa e i n d I p l sa c mp t rt u c i n ll tm t h me s rn y t m o e il a sd sg e . ta p i o u e o g e
统 加 以研 究 。
收稿 日期 :2 0 0 3~O 1一O 2
车驾驶员产 生眩 目感 。 因此 我国采用 了 E E体系的 C
标 准 , 制 定 了 相 应 的 国家 标 准 。 并
以汽 车前 照灯 为例 , 国标 要求 车用灯 具在 一定
的 距 离 上 有 特 定 的 光 型 , 在 规 定 点 和 区域 必 须 满 即
.
.
, - 0L\II I \ I F \ B5
、} 1 , Il
ll \ 5 。
I I
I’' 々It’I\
7 一 廖f哆7 l 5 『 JR L j 5 —_ , 二, = 节 0
~
l 道路中心线
f 墨
\\ \
摄像 测试法 _ ]采用各种测试方 法进行配光检测的 8。
25 20 I 25 20 1 0 【70 I 5 0 5
暑 l - q
、
仪 器各有优势 , 对应地 其成本也高低 不同 。 相 目前 使 用 最 广 泛 的 测 试 方 法 是 灯 具 旋 转 测 试 法 , 方 法 在 该 整 个 测 试 区域 内 , 度 测 量 值 的 最 大 相 对 误 差 可 达 照 到 3 8 ]无 法 消 除 该 项 误 差 是 旋 转 灯 具 测 试 法 . , 的缺 点 。 研 究 其 他 配 光性 能 测 试 技 术 和 方 法 , 在 充分 考 虑 降 低 成 本 和 简 化 检 测 系 统 , 高 测 试 精 度 的 基 提 础 上 ,本 文 提 出 并 设 计 了一 种 能 自动 完 成 车 用 灯 具 配 光 性 能 检 测 的 高 精 度 、 能 化 车 用 灯 具 配 光 检 测 智
以 内 的 道 路 照 明情 况 ,Ⅱ区为 远 距 离 照 明 区 , 明 车 表 前 5 ~ 7 的 照 明 情 况 , 区 ( 2阴 影 部 分 ) O 5m Ⅲ 图 为 防 眩 区 , 明 车 灯 的 眩 目情 况 , 照 度 值 不 能 大 于 规 表 其 定 值 ,V 区 为 灯 前 2 ~ 5 范 围 内 车 道 全 宽 的 照 1 5 0m 明 情 况 。 过 以上 分 析 可 以 看 到 , 解 决 好 近 光 照 明 通 要 时 既 保 证 行 驶 车 道 有 良好 的 照 明 , 不 使 对 方 驾 驶 又 员 产 生 眩 目感 这 一 问 题 , 须 使 前 照 灯 在 7 R 及 必 5 5R 处 产 生 足 够 大 的 照 度 的 同 时 , B5L 及 Ⅲ区 0 使 0 的 照 度 足 够 小 。 因 此 这 几 个 测试 点 也 是 进 行 前 照 灯 配 光 照 准 和 检 测 时 重 点 调 整 和 检 测 的关 键 点 [ ] 6 。
引言
机 动车辆 车灯 的 配光性 能 的好坏 , 直接 影 响到 车辆和人身 的安全 。 因此 , 国内外均将有关车辆 的配
光 性 能 列 为 汽 车 法 规 或 强 制 性 标 准 检 测 项 目 。作 为
1 前 照 灯配 光 要 求
国 际 上 汽 车 灯 光 测 试 标 准 已形 成 两 大 体 系 : 一
2 4 月 0 年7 0
农 业 机 械 学 报
第3卷第4 5 期
汽 车 前 照 灯 配 光 性 能 检 测 系统
赵 明 富 雷建 军 李 太福
【 要】 设 计 了一 种通 用多 功 能 车用 灯具 配 光 检 测 系统 , 系统 不 仅 可对 汽 车 前 照灯 的 配 光性 能进 行 测试 , 摘 该 还 可 以对汽 车 、 托 车的 其 他灯 具进 行 测试 。系统 具 有 自动 完成 数据 采 集 、 算 处理 、 准 判别 和检 测 报告 打 印等 摩 运 标 功能 , 用性 强 , 通 测量 精 度 高 。经 国家 检 测 机 构检 测表 明 , 试 系 统 的多 个 测 光 头 相对 示值 误 差 均 小于 ( 等 于 ) 测 或 ±1 5 , 到 标准级 , 一种 低 成本 的设 计 方案 , . 达 是 具有 较大 的 应用 价值 。
关键 词 :车 灯 配光 照度 测量 系统 文 献标 识码 :A 中图 分类 号 : 6. 5。 U4 3 6 。 1
I pl m e a i n of a Li ht m a c r or a e M e s i m e nt t o g — t h Pe f m nc a ur ng
3 检 测 系统 的 组 成
3 1 配 光 屏 设 计 . 为 保 证 行 驶 车 灯 具 有 良好 的 照 明 , 不 使 对 面 又 会 车 驾 驶 员 产 生 眩 目 感 , 须 使 前 照 灯 在 7R 及 必 5 5 R 处 产 生 足 够 大 照 度 的 同 时 , B 0 及 Ⅲ区 照 0 使 5L
点 、I区 任 意 点 。
A bs r c ta t
I h s p p r a t o s p e e t d a k n fg n r lp r o e d sg e h i u f l h — a c n t i a e , u h r r s n e i d o e e a — u p s e i n t c n q e o i tm t h g me s rn c e n a d s n o iti u i n m e h d a u i g s r e n e s rd s rb to t o .O n t e b ss i d o e e a — u p s u t— h a i ,a k n fg n r lp r o e m li
p e iin. Th o g e tn y t e a t o ie e a t e t t e r s l s o h t al e r r f r cso r u h t s i g b h u h rz d d p rm n , h e u t h ws t a l ro s o m e s rn i h —i r e st a ± 1 5 ,w hc e t e ur me ft e n to a t n a d. a u i g l ttp a e ls h n g . ih m e sr q ie nto h a i n lsa d r Ke r s Ca iht y wo d rl g ,Li h — a c g tm t h,Lu i a c m n n e,M e s r m e ts s e a u e n y t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