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五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

合集下载

五上科学第一单元检测卷

五上科学第一单元检测卷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蝴蝶C. 老虎D. 鲨鱼2. 下列哪个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煤炭D. 水能3.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导体?A. 塑料B. 玻璃C. 金属D. 木材4.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铁生锈C. 水沸腾D. 植物光合作用5. 下列哪种物质是单质?A. 氧气B. 水C. 二氧化碳D. 盐6. 下列哪种动物生活在水中?A. 老虎B. 鸽子C. 鲨鱼D. 狮子7. 下列哪种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 水蒸发B. 铁生锈C. 绿色植物D. 风吹树叶动8. 光在下列哪种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A. 空气B. 水C. 真空D. 玻璃9. 汽车的后视镜利用了光的什么原理?A. 反射B. 折射C. 小孔成像10. 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什么镜?A. 平面镜B. 凸透镜C. 放大镜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鸟类都有羽毛,是它们的特征之一。

()2. 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地球的自转现象。

()3. 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4. 金属都是由原子组成的。

()5. 植物的根、茎、叶都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6. 光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7. 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8. 光都是可以用眼睛直接看见的。

()9. 夜晚,晴朗的天空挂着明亮的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10. 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现象说明光是直线行进的。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基本物质组成。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中进行的。

3. 在水循环过程中,水蒸气上升并冷却形成______。

4. 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______。

5. 生态系统中,______是生产者,______是消费者,______是分解者。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种是能量来源的“原虫”?A. 知了B. 青蛙C. 苍蝇D. 蚊子*答案:C*2. 表示盐和胡萝卜是食物的是哪组符号?A. 闭口、闭腿B. 开口、闭腿C. 闭口、开腿D. 开口、开腿*答案:A*3. 大力士进行胡萝卜接力,首先吃完一根胡萝卜后,将它放到一个什么形状的地方?A. 椭圆形B. 三角形C. 正方形D. 圆形*答案:D*4. 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拼音:动物核 __ 俩学生核 __*答案:紧、经*5. “新东方”商标中的“东”字含有多少划?A. 2B. 3C. 4D. 5*答案:C*6. 动物是根据什么特征分成不同的类别?A. 生活性B. 颜色C. 大小D. 声音*答案:A*7. 下面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 大象是羊类B. 狗是鸟类C. 蛇是爬行类D. 羊是鱼类*答案:C*8. 装有饮料的瓶子属于什么垃圾分类?A. 可降解垃圾B. 有害垃圾C. 可回收垃圾D. 其他垃圾*答案:C*9. 树叶的形状有很多种,下面哪一种形状的树叶是正确的?A. 球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扇形*答案:D*10. 人喝醋时会感到口酸,这是因为醋属于什么酸?A. 香醋酸B. 果醋酸C. 乙酸D. 冰醋酸*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食物的特点有味道好、颜色多、口感佳。

味道好、颜色多、口感佳。

2. 比弹簧还轻、能飞得最远的是纸牌。

纸牌。

3. 盐、糖是食物,钢笔、胡萝卜是非食物。

非食物。

4. 大力士胡萝卜接力,首先吃完一根胡萝卜后,将它放到一个圆形的地方。

圆形的地方。

5. 生活中常见的年纪是根据出生的几年来计算的。

出生的几年来计算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举例说明一种食物的特点和一个食物作用的例子。

特点:味道好、颜色多、口感佳例子:草莓作用:提供维生素C,提供能量例子:苹果2. 用简短的话解释“分类是认识事物的方法”。

科学5单元试卷上册

科学5单元试卷上册

科学5单元试卷上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A. 地球B. 木星C. 火星D. 土星2.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塑料B. 橡胶C. 金属D. 陶瓷3. 光年是用来表示:A. 时间B. 距离C. 重量D. 速度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B. 非生物C. 生态平衡D. 环境5. 以下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煤炭C. 太阳能D. 天然气6. 以下哪个选项是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脂肪C. 核酸D. 糖类7. 以下哪个选项是化学反应的类型?A. 物理反应B. 氧化反应C. 还原反应D. 电离反应8.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光的反射B. 光的散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衍射9. 以下哪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A. 氧气B. 铁C. 二氧化碳D. 水10.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电磁波?A. 无线电波B. 红外线C. 紫外线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分为______层。

2.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 人体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储在______中。

4.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5.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小时。

6.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

7.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和______。

8.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或吸收。

9.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10.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______年。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2. 解释为什么说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3. 简述遗传物质的作用。

4. 描述光的反射定律。

5. 简述化石燃料的优缺点。

6. 说明为什么说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 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2. 描述如何进行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3个重要条件是光、温度和水分。

3、生物之间有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4、“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3个消费者,生产者是水稻。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整个生态系统。

7、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二、我会判断。

(24分)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6、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三、我会选择。

(15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2、生物界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B、吃与被吃的关系。

3、苹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是B.温度。

4、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B、黑暗、潮湿的土壤里。

四、我会连线。

(6分)1、连线。

仙人掌-热带雨林松树-山地五、我会分析。

(10分)1.用箭头表示以下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枯叶 -。

小草 -。

蚜虫-。

蝗虫-。

瓢虫-。

小鸟-。

蛇-。

兔子-。

老鹰-。

蚯蚓。

2.如果草原上的鹰减少了,会导致以下现象:兔子数量增加,草原被破坏。

如果兔子减少了,鹰也会减少,草的数量会增加。

如果草减少了,兔子和鹰都会减少。

上述任何一种现象发生都会破坏生态平衡。

3.下面是___五年级同学研究绿豆种子是否需要适宜温度的实验记录:实验1:让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放入冰箱。

实验2:让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罩上黑色的口袋放在阳台上。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2套)附参考答案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2套)附参考答案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2套)含答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把生长着金鱼藻和金鱼的鱼缸放在阳光下照射,我们发现在强光下金鱼藻冒出的气泡较多,在弱光照射下,金鱼藻冒出的气泡较少,我认为金鱼藻冒出气泡的多与少与()有关。

A.照射阳光的强弱B.缸内水温的高低C.缸内金鱼的大小2.能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的是植物的()。

A.叶B.根C.茎3.植物的生长需要()。

A.水分,阳光和空气 B.空气C.水分D.阳光4.关于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果皮的作用是保护种子B.果实的外形虽然不一样,但他们的构造都是一样的C.百合花的花里缺少萼片D.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包括很多的氧气5.验证自己对自然现象的猜想,是否合理的三个步骤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现象、关联、验证B.现象、验证、关联C.关联、现象、验证6.把植物的一段嫩茎切开,拿干燥的吸水纸放在切开面上,一段时间后,干燥的吸水纸会变湿。

这种现象说明()。

A.植物体内含有水分B.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C.植物的叶片能蒸腾水分7.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用黑色纸袋遮住,使它见不到光,过一段时间会发现()。

A.叶片没变化B.叶片颜色有变化C.叶片长势更好8.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植物的茎叶就朝向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这是植物生长的()。

A.向光性B.向水性C.向地性D.背光性9.晴天情况下,下列时段中,森林里含氧气最多的是()。

A.早上太阳出来前B.上午10时左右C.太阳落山时10.准备三盆生长情况相同的黄豆苗,把它们放在向阳的地方。

甲盆不浇水,乙盆适量浇水,丙盆多浇水。

几天后,发现()盆黄豆苗长势最好。

A.甲B.乙C.丙二、填空题11.叶在茎上的_________与它吸收阳光的_________相适应。

5年级上学期科学单元综合作业参考答案

5年级上学期科学单元综合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光》参考答案一.填空1.直线2.照明取暖能量3.反射4.光源5.反射传播方向二.选择1.C2.B3.A4. B5.B三.画图略四.实验设计我的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方案:(1)将三个带孔的纸屏摆放在同一条直线上。

(2)用手电筒从一侧照射,观察黑色纸屏上是否看到手电筒的光。

(3)调整其中一个纸屏的位置,观察黑色纸屏上是否看到手电筒的光。

如果只有三个孔在一条直线上光才能到达黑色纸屏。

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五、科学与生活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夏天,雨后转晴的天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像三棱镜一样,将白色的阳光分散成多种颜色的彩色光带,形成彩虹。

第二单元《水循环》一.填空1.下降小水滴2. 0℃以下小冰晶3.水蒸气遇冷雾云4. 假设二.选择1.B2.C3.C4. A5.B三.观察操作(1)小水滴 A 小水滴凝结四.科学与生活1、在温度逐渐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2、利:1、滋润空气 2、灌溉农田3、滋养树木弊:1、洪水淹没房屋 2、泥石流 3、海啸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五年级科学单元综合作业第三单元《热的传递》一.填空1.能量传导2.上升补充相对流动对流3.辐射4.分析数据5.传导对流辐射二.选择1. C2.B3. C4. A5. B三.观察操作1. C2. A3.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4.这个实验说明了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四.科学与生活1.答:暖气片把空气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周围冷空气下降,冷热空气不停对流,房间慢慢变热了。

2、答:因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多。

所以冬天穿深色衣服,夏天穿浅色衣服。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五年级科学单元综合作业期中综合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1.光源直线2.反射传播方向3.假设4.辐射二.选择1.C2.A3.C4.B三.观察操作1.C2.A3.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教科版(新)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分为和。

2.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

3.光能透过一些的物体,比如玻璃;光能部分透过一些比较的物体,比如纸巾;光不能透过的物体,比如书本。

4.潜艇上的水兵常常利用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5.光在空气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二、判断题6.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反射光。

()7.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反光能力强,使教室更加明亮。

()8.利用两面镜子可以看到脑后的头发,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9.水中䈐子的“折断"现象主要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0.光能透过透明的物体,也能部分透过较薄的物体。

()11.万花筒和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1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

()13.“皓月当空”、“群星璀璨”这两个成语说明夜晚星星和月亮都能发出明亮的光,所以它们都是光源。

()1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所以光年是时间单位。

()15.我们用喷雾器面向阳光喷水雾,可以在水雾中观察到彩虹。

16.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17.没有光源我们凭肉眼也能看到物体。

三、单选题18.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光的()原理。

A.反射B.折射C.直线传播19.打开台灯,我就看到了书上的字。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眼睛中射出光,让我看到了文字B.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我的眼里C.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眼睛中再发出光看到亮着的文字20.“猴子捞月”故事讲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想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B.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发生了镜面反射C.这种现象和凿壁偷光原理一样21.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那么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科学五(上)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自测100题

科学五(上)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自测100题

科学五(上)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自测100题1. 大雁南飞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2. 母鸡能下蛋,所以它是生产者。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3. 几十条金鱼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金鱼群落。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4. 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5. 生态瓶里的非生物有水、空气、水草、沙石等。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6. 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7. 保护了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8. 我们可以通过对鱼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的观察,来研究改变生态瓶后对生物的影响。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9. 生态瓶里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0. 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1.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12. 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3. 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为止。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14. 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15. 凤仙花生长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6. 自然界没有植物,动物照样能生存下去。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7. 种子的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8. 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测试题班级:____ 姓名:___ __学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 S-32, Fe-56, Ba-137, Cl-35.5, Ca-40,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溶于稀硫酸,煤的燃烧 B.火药爆炸,粉碎矿石C.冰融化成水,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 D.汽油挥发,湿衣服晾干2、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纯碱B、烧碱C、盐酸D、熟石灰3、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酚酞试液遇盐酸变红色B、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C、能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一定是盐酸D、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就可使稀盐酸变成浓盐酸4、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

A.将水缓缓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B.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边倒边搅拌C.将浓硫酸和水同时倒入一试剂瓶中,充分振荡D.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5、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用()。

A、紫色石蕊B、无色酚酞C、pH试纸D、氯化钡6、下列物质可用金属和稀盐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FeCl3B、AlCl3C、CuCl2D、AgCl7、下列物质中,可以确定某种物质是酸的是()。

A、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D、水溶液能导电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9、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观察颜色B、称量质量C、加稀硫酸D、磁铁吸引10、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PH为7.35-7.45,但在通风不良的场所里时间过长,吸入含较多二氧化碳的空气,将使血液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的pH值为()。

A、增大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11、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说明水中可能溶有()。

A、钾盐B、钠盐C、钙盐D、铁盐12、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可加入的试剂是()。

A、水B、稀盐酸C、氢氧化铜D、在氧气中加热13、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水蒸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干燥固体的是( )。

A.SO2 B.HCl C.O2 D.CO214、向滴有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慢慢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颜色变化的过程是( )。

A、红→蓝→紫B、紫→蓝→红C、蓝→紫→红D、红→紫→蓝1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2H2+O2点燃2H2OB、 NaCl+AgNO3=AgCl↓+NaNO3C、 Mg+2HCl=MgCl2+H2↑D、 2HgO加热2Hg+O2↑16、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铂)、Au(金)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

剩余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A.Cu、Ag B.Fe、Zn C.Pt、Cu D.Ag、Au17、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

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18、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

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烯醛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4:1B.丙烯醛是无机物C.丙烯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19、现有四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钠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不使用其它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20、往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些无色溶液中 ( )。

A .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B .一定含有氯离子C .只有硫酸根离子,没有氯离子D .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或氯离子,或两者都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21、鸡蛋壳(主要成份是CaCO 3)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22、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主要成份是Fe 2O 3)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发现________消失,并产生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23、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以下试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阅读后,请你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24、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使右侧U 型管中的液面发生明显的变化。

该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2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 3、Na 2CO 3、Na 2SO 4、CuSO 4、NaNO 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无色透明;(2)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 有气泡产生;(3)另取(1)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4)在(3)中滴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6、160多年前,鸦片——曾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险,民族英雄林则徐坚决领导了禁烟斗争…… 他们先把鸦片投入到盐卤池中浸泡、溶解,再投入生石灰,倾刻间池中沸腾,烟土随之湮灭。

池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倾刻间池中沸腾”说明此反应过程会(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热。

27、实验室采取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种装置来研究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并将它置于适宜的温室(25 ℃~35 ℃)环境中培养。

几天后, 发现位于水面以上与位于水面以下的种子都没有发芽,只有位于水面处的种子发芽了,并且可以观察到小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由此说明:(1)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 。

(2)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U 形管中放入的NaOH 和CaO 固体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8、A 是不含结晶水的纯净物,它叫碳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化学式Cu 2(OH)2CO 3 。

加热后生成了三 种氧化物,其中一种黑色粉末、一种常温下为液体和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请你写出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钛(Ti )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能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许多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

地壳中 含钛矿石称金红石(TiO 2),目前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是:第一步:金红石、碳粉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能 入氯气制得TiCl 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 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

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 4反应制得金属钛, 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由于大部分有机物易_________、易_________,保存时一定要密封。

做实验时一定量甲烷主要是 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经微生物发酵而形成的。

“西气东输”工程,将为东部城市输送大量 的“清洁能源”——甲烷(CH 4)。

请填写下列空白:⑴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 3H 8,其燃烧方程式为C 3H 8+5O 2=====3CO 2+4H 2O 。

某用户现有一套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欲改为烧天然气,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是(填选项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

A .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减小天然气的进入量B .同时增大空气和天然气的进入量C .减小空气的进入量或增大天然气的进入量D .同时减小空气和天然气的进入量31、蛋糕等食品包装中的除氧剂是一种黑色粉末状的固体,失效后带有红褐色。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 为了探究其主要成份,将一包未变质的除氧剂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中,发现大量气泡产生;另 一份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淡绿色,固体逐渐变红。

请回答:(1)该除氧剂的主要成份是 ;(2)为了验证上述推断是否正确,可以用到一种物理方法,即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 凡是能与氧气反应的固体物质均可作为食品的除氧剂B . 一些食品中放小包装袋的氧化钙,主要是利用其能吸收空气中的水份C.米饭蛋糕等食品的腐败变质属于缓慢氧化D.该除氧剂不可用于牛奶果汁等饮料的保鲜32、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

右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 萄糖的化学式为C 6H 12O 6,它是由_______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 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约放出17.2kJ 的能量,一瓶这样的葡萄糖注射液可放出______kJ 的能量。

(3)现要配制10kg 这种葡萄糖注射液,需要葡萄糖_____kg 。

33、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

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Cl 2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 ,要使MgCl 2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 。

燃烧(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3)试剂②可以选用。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