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

般护理常规第一节入院护理常规1、病房护士接到入院通知后,根据病情准备床位及物品,对急诊及危重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2、病房护士应与处置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护送到指定床位。
3、责任护士首先应做好自我介绍,并为病人及家属做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
(2)介绍住院规则及有关病室制度。
(3)协助病人及家属熟悉病室环境及同室病人。
4、建立病历、诊断卡、床头卡,测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身高、体重,做好相应记录。
5、通知主管医师检查病人,并及时执行医嘱。
6、主动了解病情及病人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并在24h (小时)内完成入院评估,拟定护理计划、措施并实施,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7、入院后每日测量并记录T、P、R2次,如果发生病情变化应随时监测生命体征。
每日询问并记录大小便1次,每周测量并记录体重、血压1次。
8、重症病人建立重症记录单,密切观察病情并详细记录。
9、入院后遵医嘱及时留取各种化验标本,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
第二节出院护理常规1、护士根据出院医嘱,预先通知病人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工作。
2、出院前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病情及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出院指导,告之注意事项,征求病人意见,填写意见卡等。
3、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停止医院内对病人的治疗,注销各类卡片并整理病历。
4、指导家属办理出院结账手续。
5、护士接到出院结算清单后,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收回并清点医院物品,告之病人出院所带药物的服用方法等,送病人离开病区。
6、清理、消毒床单位,如死亡病人或传染病人出院,根据病情进行终末期消毒处理。
7、铺好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级别护理常规第一节特别护理一、指征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
2、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
3、各种严重创伤。
二、护理常规1、绝对卧床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保证抢救物品性能良好。
2、制订护理计划,设重症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护理常规_精品文档

8
三级护理
指征
•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 (二)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9
护理要点
• (一)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 (四)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理常规
.
1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 1.分级护理 • 2.体温、脉搏 • 3.呼吸 • 4.体重 • 5.留取标本 • 6.病情观察 • 7.携带食品检查
2
特级护理
指征
• (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 患者;
• (二)重症监护患者; • (三)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 (四)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 (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 (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
作用
免疫增强剂,刺激增强免疫 功能,促进创面组织修复
清创后消毒剂,降低创面细 菌数,促进新鲜肉芽生长
使伤口保持湿润,促进坏死 组织自溶,加速伤口愈合
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毛细血 管再生,改善局部血循,加 速创面愈合 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祛腐 生肌收敛
抗生素局部用药,防止创面
感染
40
41
42
促进褥疮愈合的物理疗法
12
6、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饮食前后漱口, 口唇干裂者可涂石蜡油。 7、对于躁动、幻觉的患者,护士应守护照料或 允许亲人陪护,防止发生意外,同时加用护栏, 必要时用约束带,以防碰伤或坠床。由于发热引 起的精神症状,除降温外,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 静剂。防止舌咬伤,可用开口器置于上下磨牙间, 如舌后坠应用舌钳拉出,注意呼吸情况,必要时 给予氧气吸入。
(完整word版)护理常规

患者入院护理一、入院护理1.病区接患者入院通知后,及时准备床单位及用物,做好入院准备。
2.热情迎接新患者,带患者到准备好的病床。
3.办理入院手续,通知主管医师接诊新患者。
(入院手续包括接收住院证,填写病历并置于对应的病历夹中,准确填写一览表卡片、床头卡及相关登记,并安放有关卡片)。
4.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医院住院须知,包括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病区环境、餐饮服务、作息时间、探视制度、陪护制度、床单位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并用“入院须知”书面指导,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并存入病历,“入院须知”具体内容交病人或家属保存。
5. 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住院患者安全协议书内容,包括防滑到、防跌伤、防意外、防烫伤、防乱服药、防坠床及请假规定,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名存入病历。
6.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的评估,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等并填入体温单相应栏;按要求书写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等。
7.坠床、跌倒、压疮高危患者做好评估并加强宣教指导,在病人床头置相应的提示牌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加强巡视。
8.检查患者皮肤、口腔、指甲、胡须等,做清洁、修剪处理。
9.根据医嘱给予病人相应的治疗、护理,协助完成各种检查及检验。
10.通知营养科为患者准备膳食。
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热情接待患者,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
2.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
3.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求。
4.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
5.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6.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患者出院护理一、出院护理1.护士接出院医嘱后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协助患者做好出院准备。
2.撤销各种卡片,停止一切医嘱,并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栏内写明出院,整理病历后交给主管医师。
3.查看出院发票,将出院小结交给患者或家属,根据患者康复程度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休息、饮食、服药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及复查时间等。
护理常规

针灸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协助摆放正确体卧床休息,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通知医生接诊处置。
2、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制度,签订有关告知书。
3、基础护理落实到位,保持病区舒适、整洁、安静、空气流通。
4、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体温39℃以上者,每4h日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每日询问记录24h二便一次。
准确记录各项生命体征。
特殊监测遵医嘱认真执行。
5、每周测量体重及血压一次并记录。
6、24h内完成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48h内完成全护理病历。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7、按级别定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动态调整并实施相应护理计划及措施,宣教相关疾病养生保健知识。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做好记做好记录。
9、做好各项治疗前的解释告知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
10、针刺护理:(1)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代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2)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做好保暖。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效果和反应。
如出现晕针、折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4)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征求患者意见。
二、疾病护理常规中风病1、疾病名称:中风病由于年老体衰、劳倦内伤、或忧思恼怒、嗜食烟酒厚味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大脑,导致脉痹阻溢于脑,发为中风病。
其病本虚标实,急症期以内风、痰浊、邪热、瘀血等表实症状突出。
2、临床表现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识昏蒙、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临床根据症候特点分为以下各型:(1)中经络:凡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歪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者,为中经络。
普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1)

倾听患者需求,给 予心理安慰与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治疗,增强信心与
勇气
01
02
03
0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系,增强患者信任
感
提供心理疏导,帮 助患者缓解焦虑、
恐惧等负面情绪
护理安全
预防感染措施
0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防止交叉感染
02
加强手卫生,使用洗手液 或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03
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
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入、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措施
03
04 维持循环功能:根据病情给予输液、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病情给予补
输血、升压药物等治疗措施
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措施
05
06 预防感染:加强手卫生、消毒隔离等
营养支持:根据病情给予肠内或肠外
措施,预防感染发生
营养支持,保证病人营养需求
心理护理与支持
普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 规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刀客特万
目录
01 护理评估 02 护理措施 03 护理安全
护理评估
病情评估
01
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02
意识状态:清醒、嗜睡、昏迷等
03
疼痛评估:疼痛程度、部位、性质等
04
营养状况:体重、饮食、营养支持等
05
心理状况:焦虑、抑郁、恐惧等
06
并发症评估:感染、出血、休克等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监测:监测体温变 化,及时发现发热或低
体温
心率监测:监测心率变 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或心动过缓
心胸外科护理常规(1)(1)

肋骨骨折护理常规【术前评估及护理措施】(一)术前评估1、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发育、营养状态;患者有无结核、骨肿瘤、骨髓炎、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史;有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史。
2、评估患者受伤的过程,包括受伤的部位、姿势、暴力大小、性质、受伤时间,受伤后的急救处理经过。
3、评估患者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的程度。
4、评估患者的精神紧张程度和情绪反应。
(二)术前护理措施l、急救护理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多根肋骨骨折的患者应用绷带加压包扎固定、控制反常呼吸。
2、严格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的频率、幅度及缺氧症状;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3、疼痛护理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教会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
4、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术后评估及护理措施】(一)术后评估1、评估患者的麻醉及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及放置引流管的情况。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患者疼痛程度等。
3、评估患者胸带包扎固定情况。
(二)术后护理措施1、麻醉清醒、血压平稳,给予半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鼓励患者咳嗽、咳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3、病情观察术后24小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4、定时检查胸带包扎的松紧度,观察是否影响呼吸功能。
5、营养支持静脉补液,促进骨骼和伤口愈合。
6、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气胸护理常规【术前评估及护理措施】(一)术前评估1、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发育、营养状态;患者有无结核、骨肿瘤、骨髓炎、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史;有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史。
2、评估患者受伤的过程,包括受伤的部位、姿势、暴力大小、性质、受伤时间,受伤后的急救处理经过。
3、评估患者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的程度。
4、评估患者的精神紧张程度和情绪反应。
5、评估患者肺萎陷的程度,判断损伤性气胸的类别。
(二)术前护理措施l、急救护理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判断为开放性气胸者,用凡士林纱布加厚敷料于呼吸末封闭伤口,再用胶布或绷带加压包扎固定,使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性气胸。
一级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常规
1.每小时巡视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自理程度,完成基础护理。
(1)认真给予或协助完成晨、晚间护理,包括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护理。
(2)对非禁食水患者协助进食、水。
(3)给予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生活部分自理患者协助指导)床上翻身、扣背,必要时协助患者移动,保证患者卧位舒适(保证肢体处于功能位),预防压疮。
(4)对于存在便失禁或留置尿管患者,应做好排便、局部皮肤及留置尿管护理。
(5)对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每2—3d一次温水擦浴,特殊情况如高热大汗时,应及时擦浴;生活部分自理患者协助其床上擦浴。
(6)对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床上洗头每周一次,需要时协助患者更衣,剪指、趾甲;生活部分自理患者需要时给予协助。
5、实施护理安全措施,提供护理相关健康指导。
6、按照疾病护理常规实施专科护理。
护理常规

一、血液系统一般护理常规(一)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进行性贫血、出血、发热、感染等症状,及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等情况变化,并经常了解有关检测项目,以结合临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随时做好各种急救准备。
2、遵医嘱正确及时完成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预防和观察治疗副反应,确保医疗安全。
3、协助做好各种实验室检查,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检,确保检验的可靠性。
4、对患者和家属宣传疾病相关的自我保健护理知识,以及预防并发症,预防疾病复发等健康指导。
(二)对症护理贫血的护理1、严重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后发生晕厥,注意安全。
2、贫血伴心悸气促时应给予吸氧。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猪肝、豆类、新鲜蔬菜等,注意色、香、味烹调,促进食欲。
4、观察贫血症状如面色、眼结膜、口唇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昏眼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的症状。
5、输血时的护理认真做好查对工作,严密观察输血反应,给重度贫血者输血时速度宜缓慢,以免诱发心力衰竭。
出血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2、明显出血时卧床休息,待出血停止后逐渐增加活动同,对易出血患者要注意安全,避免活动过度及外伤。
3、严密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注意有无皮肤粘膜淤点、淤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便血、血尿,女性患者月经是否过多,特别要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等症状,若有重要脏器出血及有出血休克是应给予急救处理。
4、按医嘱给予止血药或输血治疗。
5、各种操作应动作轻柔、防治组织损伤引起出血。
避免手术,避免或减少肌内注射,施行必要穿刺后压迫局部或加压包扎止血。
6、应避免刺激性食物、过敏性食物以及粗、硬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冷、温流质,以后给予半流质、软食、普食。
感染的预防1、病室环境清洁卫生,定期空气消毒,限制探视,防治交叉感染,白细胞过低时进行保护性隔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常规咳嗽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
多见于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
(辨证分型)1.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
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咳痰黏白或黄,咽痛或声音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3.燥邪伤肺干咳少痰,咳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
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4.痰热壅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5.肝火犯肺咳呛气逆阵作,咳时胸肋引痛,甚则咯血。
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6.痰湿壅肺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痞,纳少。
舌苔白腻、脉滑。
7‘肺阴亏虚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黏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8.肺气亏虚病久咳声低微,咳而伴喘,咳痰清稀色白,食少,气短、胸闷,神倦乏力,自汗畏寒。
舌质淡嫩、苔白,脉弱。
(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避免尘埃和烟雾等刺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休息:咳嗽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以助排痰。
必要时可以给予吸痰。
(3)咳痰多,呼吸有臭味者,应加强口腔护理,可用中西药液漱口。
2.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咳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发绀、汗出等伴随症状。
(2)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咯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年老久病,痰不易咳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晕、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情志护理(1)保持精神愉快,对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咳嗽的患者,做好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自我调节。
(2)内伤久咳,缠绵反复,易产生忧虑情绪,应做好开导、劝解工作,解除顾虑。
4.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戒烟酒。
每日饮水量保持1 500m1以上,以利湿化痰液。
(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如玉竹粥、藕粥以及梨、枇杷等水果。
(3)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之品,如糯米阿胶粥、木耳粥,沙参麦冬茶等。
5.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2)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
(3)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者中药宜凉服。
(4)咳甚影响休息者,遵医嘱服镇静药。
(1)风寒束肺咳甚者,遵医嘱给予背部拔火罐或镇咳药。
(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干咳少痰、黏稠难咳,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人。
(3)痰多咳嗽无力者,协助翻身拍背,以助排痰,必要时吸痰。
(4)咳甚时可遵医嘱配合针灸、拔罐和中西药物雾化吸人等治疗方法,以利止咳祛痰7.并发症护理高热:①病室应安静、舒适、定时开窗通风,勿着凉;②烦躁不安的患者应稳定情绪,给予疾病知识宣教,鼓励患者配合治疗;③中药宜温服,用药期间注意汗出、退热等情况;④大量出汗,退热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注意保暖;⑤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品,多食蔬菜水果,忌食煎炸、油腻之品;;⑥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变化及发热的热型、时间、舌苔、脉象的变化,防止虚脱现象。
[健康指导]1.鼓励患者适当户外活动,平时注意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
2.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寒暖,预防感冒。
3.体质虚弱者,可以做呼吸操、保健操,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4.改善生活环境,消除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污染。
5.有咳嗽病史的患者可做鼻部保健按摩。
方法是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鼻尖各20~40次。
6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他人面前咳嗽应捂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经飞沫、空气传播。
7.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门诊随访,病情变化及时就医,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意为消灼气血津液,消灼肌肉筋骨等,“渴”为此病诸多症状中具有代表性症状,大致与西医学中的糖尿病发病特点相一致,故可互称。
[辨证分型] 辨治原则与步骤:首辨阴阳,再辨六经,后分经腑、表里、寒热、虚实、标本.1.阳证年龄较轻,精神状态佳,体形壮实,肌肉丰满,面有光泽,舌色尚鲜活,脉象大、浮、数而尚有力.(1)阳明肺胃热盛,兼气阴两伤证:口干咽燥,食欲亢进,身恶热.舌质干红、苔黄燥,脉洪大.(2)丧热互结,兼气阴两伤证:多饮多食多尿,便干、便秘,口唇紫黯.舌质暗红、边有疵斑,脉沉而涩等.(3)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口渴、咽干,口苦,纳呆,或心烦、失眠、心神不安,右胁部胀痛,胃脘部痞胀,耳鸣、目眩,症状繁杂.舌质红或黯、苔白或薄黄,脉弦细.2.阴证年龄较大,精神较差,体形瘦弱或虚胖,肌肉松弛,面色萎黄或晦暗,面色无华.舌色黯,脉象沉、涩、弱、弦而无力.(1)太阴阳明虚寒证:微渴,纳呆,禽谷欲呕,或呕吐痰涎清水,手足冷汗出,大便稀烂,喜温、喜按.舌质淡、苔白,脉沉弱.(2)少阴阳虚寒湿证:小便频数量多,饮一溲一,尿有泡沫,神疲倦怠,畏寒、肢冷,少气懒言.舌质淡、苔白或白滑、边有齿印,脉沉迟.(3)少阴阴虚证:渴欲饮水”心烦、失眠、健忘,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数.(4)厥阴经脏虚寒证:干呕,吐涎沫,日常流泪,遇寒加重或迎风流泪,视力障碍,女子月经不调、男子睾丸痛.舌苔白、脉沉.2.阴阳寒热错杂证(1)中焦寒热错杂证:微渴,纳呆、胃脘痞满、下利.舌色稍淡、苔白腻或微黄,脉弦细数.(2)厥阴寒热错杂证:口渴、饥而不欲食.舌黯红、苔白或黄,脉沉.(3)正虚阳郁,上热下寒证:口渴、咽喉不利、手足厥逆、下利.脉沉迟.[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人院后要评估辨证分型,对证施护。
(3)遵医嘱、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并做好记录.(4)观察患者饮食情况,每周定时测体重.2.病情,观察(1)观察主诉的症状,注意神志、气味、视力、面色、皮肤、体重等情况.(2)观察血糖变化,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大汗淋漓、脉数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对症处理。
(3)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如有恶心、呕吐、神志改变、呼吸加速、呼气有烂苹果气味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处理。
(4)观察有无泌尿道感染、视物模糊、皮肤瘙痒、四肢麻木刺痛等各种并发症。
3.情志护理(1)开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关心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安慰,树立长期治疗及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乐观精神。
(2)鼓励家属多耐心照顾,给予患者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4.饮食护理(1)告知患者饮食调理的重要性,应坚持严格执行。
(2)制订总热量:理想体重(kg)=身高(cm)一105,每日所需的总热量(焦耳)‘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热量(焦耳)X理想体重。
(3)糖类占总热量50%~60%,提倡食用粗质米、面和一定量杂粮。
(4)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及各种含糖饮料等。
体重过重者要少食动物内脏、蟹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限酒、禁烟。
5,用药护理(1)服用降糖药时,严格按医嘱执行给药途径、时间、用药剂量等,注意血糖变化。
(2)注射胰岛素时,剂量必须准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并要警惕病人出现低血糖。
(3)中药汤剂宜温服,少量多次,可安排在两餐之间服用。
6.临床辨证(症)护理(1)阳证:太阳证要注意防风,少阳证要注意防忧郁多虑,阳明证要防燥火。
①阳明肺胃热盛,兼气阴两伤证:以清热益气、养阴生津为法,适当选择葛根、生地黄、金银花、绿豆,苦瓜、西洋参等食材搭配食用,并指导患者常按摩头面部、足三里、中脘、曲池等穴。
②瘀热互结,兼气阴两伤证: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腑为法,选择麦冬、石斛、田七、黑木耳、泥鳅等食材搭配食用,便秘者可多食新鲜蔬菜及火龙果。
③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以和解少阳为法,指导患者注意保持情志舒畅,适当选择槐米、芦荟、白芍、夏枯草等解郁化火的食材搭配食用,指导患者常按摩太冲、两胁部及两大腿外侧的胆经,适当运动,并多与亲友交流。
(2)阴证:太阴证要防寒,少阴证要防劳累,厥阴证防郁怒。
①太阴阳明虚寒证: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法,可适当多食用生姜、胡椒、淮山、莲子、芡实等,并指导患者按摩三阴交、血海、足三里、中脘等穴。
②少阴阳虚寒湿证:以温补元阳,散寒除湿为法,可选择茯苓、淮山、鹿茸、肉苁蓉、杜仲、羊肉等食材,教导患者常按摩腰肾部及气海、关元穴、涌泉穴等。
③少阴阴虚证:以滋阴泻火,交通心肾为法,可选择阿胶、何首乌、百合、灵芝、柏子仁、五味子等食材搭配食用,指导患者常按摩内关、神门、劳宫、涌泉穴。
④厥阴经脏虚寒证:以暖肝祛寒,温通经络为法,适当选用韭菜、枸杞子、当归、人参、肉桂等食材搭配食用,并指导患者常按摩太冲穴、足三里穴、期门等穴位,注意保持情志舒畅。
(3)阴阳寒热错杂证①中焦寒热错杂证:以和中降逆消痞为法,可选择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茯苓等食材搭配食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②厥阴寒热错杂证:以清上温下、生津止渴以法,中药汤剂少量频服,平时注意情志舒畅,避免郁怒不舒: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用新鲜蔬菜。
③正虚阳郁,上热下寒证:以发越郁阳,兼清上温下,滋阴和阳为法,中药汤剂温热服下,注意保暖发汗,饮食宜要避免过于燥热或过于寒凉的食物。
7.并发症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①绝对卧床休息,保暖,持续低流量吸氧。
②迅速开放两条静脉通路,一般以小剂量胰岛素维持静脉滴注,用药期间要严密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确保用药安全;③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呼吸气味、皮肤弹性、四肢温度及24小时出入量等变化,监测血糖、尿糖、血酮、血钾以及定时进行血气分析等,并做好记录;④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皮肤、外阴部护理,并要注意防压疮,防跌倒、坠床等。
[健康指导]1.掌握饮食治疗的原则,制订每日热量及分配原则,定时进食,保持正常体重。
2.生活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积极进行有氧运动。
3.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口服药的正确服药方法、用药剂量及观察用药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掌握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4.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测量血糖、尿糖的方法。
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口腔、外阴等清洁卫生,做好足部护理,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6.平时应随身携带治疗卡及家属联系卡,定期门诊复查。
眩晕眩晕是指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两者常屑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服抗高血压药,血压虽已低于140/90mmHg,亦应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