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必修3第2章第1课时《沙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共5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共5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293a5ad80eb6294dc886c05.png)
薪炭林
沼气池
风力发电
太阳能
(5)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利
建立人口、
于 防
资源、环境
治
协调发展的生
荒
态系统
漠
化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1.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于 一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 2.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多项环境治理工程
3.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努 力,正在艰难而又坚定地进行。
(1)图中河流分布的特点、水量变化特征和主要补给方式? (2)古今道路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荒漠化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荒漠化的成因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自然原因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多且集中 ④气候异常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过度樵采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2.A、B两图的荒漠化分别表现为: A.斑点状水土流失 大面积水土流失 B.大面积草场破坏 斑点状荒漠化圈
√C.斑点状荒漠化圈 大面积草场破坏
D.大面积水土流失 斑点状水土流失
3.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中最根本的是: A.过度樵采对环境的破坏 B.过度开垦对土地的破坏
√ C.过度放牧对草场的破坏 D.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
塔里木河是 新疆的一条 生态走廊, 近年来,由 于上游修建 了大量的水 库,导致流 入下游的水 量明显减少, 大批胡杨林 枯死。 塔里木河下游干枯的河床
古代(唐宋后),由于人类盲目垦耕,战争、瘟 疫等原因,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荒漠化。
(1)河流都发源在盆地南北两侧的山地,并向塔 里木盆地中心流,流量会越来越小,成为季节性河 流。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高中地理 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优质PPT课件1

现在的楼兰:废墟、荒漠 千里无人烟,干燥无水源
一、荒漠化概况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 土地退化现象。
某地景观变化过程
土地沙漠化 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 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 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西北地区——我国风沙危害最突出地区
石质荒漠化 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喀斯 特脆弱生态环境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 被遭受破坏,导致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土壤严重流失, 岩石大面积裸露的土地退化现象。
干旱季节
Q2:气候异常如何导致荒漠化?
抑 制
降水增多
气候异常 降水变率大
Q3: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 定性作用的是什么因素?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开垦
人为原因是 主要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Q4:导致人类活动不当,荒漠化加剧的 根源是什么?
过垦过牧过樵
二、荒漠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2、人为原因——主要原因 人口激增(根本原因) 人类活动不当:
云贵高原——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区
次生盐渍化 是指在蒸发旺盛的干旱、半干旱以及半湿润地区, 因人类的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中的盐分沿 土壤毛管孔隙上升,水分蒸发后,使盐分在表层土壤中积 累的过程。
西北、华北——我国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区
地球的“癌症”——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它已影响到 世界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 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 267万平方千米,占28%。
黄土 高原
一、荒漠化概况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 土地退化现象。
某地景观变化过程
土地沙漠化 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 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 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西北地区——我国风沙危害最突出地区
石质荒漠化 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喀斯 特脆弱生态环境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 被遭受破坏,导致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土壤严重流失, 岩石大面积裸露的土地退化现象。
干旱季节
Q2:气候异常如何导致荒漠化?
抑 制
降水增多
气候异常 降水变率大
Q3: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 定性作用的是什么因素?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开垦
人为原因是 主要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Q4:导致人类活动不当,荒漠化加剧的 根源是什么?
过垦过牧过樵
二、荒漠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2、人为原因——主要原因 人口激增(根本原因) 人类活动不当:
云贵高原——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区
次生盐渍化 是指在蒸发旺盛的干旱、半干旱以及半湿润地区, 因人类的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中的盐分沿 土壤毛管孔隙上升,水分蒸发后,使盐分在表层土壤中积 累的过程。
西北、华北——我国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区
地球的“癌症”——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它已影响到 世界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 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 267万平方千米,占28%。
黄土 高原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共23张PPT)

练一练
A 3、 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导
因素是( ) A.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 B.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 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增
4、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
C 正确的是( )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 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
冰雪融水、 山地降水(天山北侧北冰洋迎风坡降水)
三、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1、自然因素 -----气候干旱
2、人为因素 ----占90%
1、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
(1)荒漠化的自然背景
干旱
物理风化和风 平地多疏松的 大风日数多,且
力作用强盛
沙质沉积物
集中在干旱季节
基本条件
物质基础
动力因素
包含着漠荒化 的潜在威胁
藏族先民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主要是猕猴变人的神话; 《始 祖神话》认为,世界是由混沌演变而来。混沌变蛋,蛋壳演化 成山,蛋白演变成海,蛋黄变化成人和动物。都暗含了一种思 想,即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人类必须与客观环境和谐相处 。 藏族民间信仰的崇拜物以神山最为突出, “神山”,归佛祖所 有,由寺院负责看管,严禁任何人侵犯,如有违者,格杀勿论;另 一类为“公林”,属各部落、寨子共同管理使用。这两条法规 ,有力地制止了破坏森林的行为,保护了森林和生活于其中的 野生动物。神湖也是藏族民间信仰的重要崇拜物,牧民一般不 到神湖捕捞鱼类和其它水产。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教具准备:1、课本图片、材料 2、多媒体 3视频展示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高考地理复习-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 源问题
• (5)控制人口增长
例2
• 甲图为某地区的平面图,乙图为甲图中河流R的 纵剖面图,表中为甲图P地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 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1)~(5)题。
月份
1
2 3456
月平均气温(℃) - 7.3 -2.5 5.3 11.7 16. 20.5
• 沙尘暴是当前气象灾害中经常提到的 一个问题。本题从沙尘暴的路径、多发区 入手,联系历史统计资料进而考查相关的 地理知识,综合性较强,考查面广;要求 学生既要有相当扎实的知识基础,又要具 有一定的综合、归纳、分析能力,要充分 挖掘所给材料中的有用信息,结合所学知 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才能获得精确 完整的答案。
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
荒漠化概念
结果 表现
土地退化 ↓
荒漠化景观形成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 (2)干旱的自然特征是荒漠化的潜在因素
• (3)人为原因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例1
•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 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甲图示意我国沙尘暴主 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乙图表示在过去的500 年期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的平均次数,读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考点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 (1)合理利用水资源
• ①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 业,避免土壤出现盐碱化。
• ②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 无序增长。
• ③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 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 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版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共2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版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共2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ef7007bcc17552707220883.png)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共20张PPT)

2.“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
附近的交错带( ) C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17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 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 谷”分布示意图。
3.“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
一、荒漠化的概述
1、荒漠化的概念
• 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 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 原因:它是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异)与人为因素 (如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 形式: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使原来不是 荒漠的地方变成荒漠。
2
2、全球及我国荒漠的分布
温带荒漠带:北半球中纬度大陆内部 热带荒漠带: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地区
3
自主探究
1-5组:阅读教材16-17页,分析西北地区荒 漠化的自然因素(结合位置、地形、气候、植 被、水文等自然特征分析) 6-9组:阅读教材18-19页,分析西北地区荒 漠化的人为因素。
欢迎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成果!
12
放羊娃 的故事
记者:“你为什么放羊?” 小孩:“赚钱呗。” 记者:“赚钱干什么?” 小孩:“娶老婆。” 记者:“娶老婆干什么?” 小孩:“生娃。” 记者:“生娃干什么?” 小孩:“放更多的羊。”
13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次生盐渍化
14
人不治沙,沙必治人
15
随堂练习
1.下图为某区域环境变化示意图。
9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 人类活动不当
附近的交错带( ) C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17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 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 谷”分布示意图。
3.“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
一、荒漠化的概述
1、荒漠化的概念
• 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 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 原因:它是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异)与人为因素 (如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 形式: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使原来不是 荒漠的地方变成荒漠。
2
2、全球及我国荒漠的分布
温带荒漠带:北半球中纬度大陆内部 热带荒漠带: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地区
3
自主探究
1-5组:阅读教材16-17页,分析西北地区荒 漠化的自然因素(结合位置、地形、气候、植 被、水文等自然特征分析) 6-9组:阅读教材18-19页,分析西北地区荒 漠化的人为因素。
欢迎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成果!
12
放羊娃 的故事
记者:“你为什么放羊?” 小孩:“赚钱呗。” 记者:“赚钱干什么?” 小孩:“娶老婆。” 记者:“娶老婆干什么?” 小孩:“生娃。” 记者:“生娃干什么?” 小孩:“放更多的羊。”
13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次生盐渍化
14
人不治沙,沙必治人
15
随堂练习
1.下图为某区域环境变化示意图。
9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 人类活动不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102a0aab9f3f90f76c61b84.png)
►深入探究 1.理解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在干旱荒漠和草原地区,人们掘井会给周围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3.完成P20活动题。
精讲精评:(阅读P17-P21)
►基础感知
二、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干旱的气候与荒漠化 ①基本条件__物__理__风_化__和__风__力__作_用__强__,__多__戈__壁_和__沙__漠__;②动力条件 _大__风__日__数_多__,__且__集__中_在__冬__、__春__两__季__;③物质基础_植__被__稀__少_,_平__地_多__沙__质。沉积物 2.__气__候__异_常___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①____人_口__激__增_______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②人类活动不当,对___土__地__资__源_______、______水__资__源______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 利用。 (2)人为因素的表现_____过__度__樵__采_____、____过__度__放__牧______、____过__度__开__垦______、 __水__资__源_利__用__不__当___。
干旱 的气候
植被稀少,平地多 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 物质条件
2.气候异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雨年
降水变率大
持续干旱
抑制风沙活动
加剧荒漠化进程
小结: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 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活动: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
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 亡。道德良心上的遣责,可能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 因之一吧。
精讲精评:(阅读P17-P21)
►基础感知
二、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干旱的气候与荒漠化 ①基本条件__物__理__风_化__和__风__力__作_用__强__,__多__戈__壁_和__沙__漠__;②动力条件 _大__风__日__数_多__,__且__集__中_在__冬__、__春__两__季__;③物质基础_植__被__稀__少_,_平__地_多__沙__质。沉积物 2.__气__候__异_常___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①____人_口__激__增_______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②人类活动不当,对___土__地__资__源_______、______水__资__源______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 利用。 (2)人为因素的表现_____过__度__樵__采_____、____过__度__放__牧______、____过__度__开__垦______、 __水__资__源_利__用__不__当___。
干旱 的气候
植被稀少,平地多 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 物质条件
2.气候异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雨年
降水变率大
持续干旱
抑制风沙活动
加剧荒漠化进程
小结: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 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活动: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
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 亡。道德良心上的遣责,可能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 因之一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57张PPT)(优质版)

③瘟疫
绿洲向河流 水资源利用不当 上游退缩
清代初年
20世纪50年 代以来
大规模移民开垦
人口压力所迫和 管理失误
农牧界线向西 北推进几十到 几百千米
荒漠化趋于 严重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e.控制人口增长利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生
态系统
于 防 治 荒 漠
化
(三)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1.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于 一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
2.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多项环境治理工程
3.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努 力,正在艰难而又坚定地进行。
降水量最多的是在几千米? 北坡降水与南坡降水有何差异?
阅读图2.3回答思考题 2、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
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
绿洲主要分布于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 状。
原因:有高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的河流,以 及盆地的地形。
北坡绿洲的降水比南坡绿洲降水多。
原因:北坡是迎风坡。
西北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
区的土地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 产物,主要表现在“三退”而引起的“三化”现象。
耕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
土
地 退
草地退化
石质荒漠化
化
林地退化
次生盐渍化
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置沙障工程
设置沙障——草方格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
作为防护林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
的途径
开源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节流 推广省柴灶
e.控制人口增长
利
大 兴 安 岭 以 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a.地形
东部:辽阔的高原
西部:山系与盆地相 间分布
贺兰山
b.气候:干旱
从降水量、海陆位置、载畜量、 自然景观、农业特色等分析
降水 距海远近 载畜量 自然景观 干旱地区 农业特色
西部
东部
以下200 mm以上
【教师总结】
降水 距海远近 载畜量 自然景观 干旱地区 农业特色
人 为 因 素
主要表现
过度 樵采 过度 放牧 过度 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 环保
规律总结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 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 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 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 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分析如下:
2. 结合具体生态问题分析其产 生的原因,并就防治措施提出 可行性建议。
3. 考查学生分析该区域森林、 湿地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及其危害。
4. 要求学生能用可持续发展的 观点就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措施提出合理性建议。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课时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 西北地区为例
一、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于
控制人口增长
建立人口、
防
资源、环境
治
协调发展的生
荒
提高人口素质
态系统
漠 化
表解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措施 合理 用水
封沙 禁牧
具体内容
①农作区,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②牧区草原要减少水井数量;③合理分配河流上、 中、下游水资源
①绿洲外围封沙育草,绿洲前沿建防沙林带,绿洲 内部建农田防护林网;②设置沙障固沙工程;③从 土地适宜性出发,宜牧则牧
补充: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时期 人文因素 发生荒漠化区域
古代(唐 宋后)
盲目恳耕,战争, 瘟疫
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
近代(清 代后)
涌向“口外”, “开放蒙禁”造 成大规模移民开
垦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度 地带,使农牧界限向
西北推进
现代(建 国后)
人口压力,管理 失误
草原牧区和旱农地区
三 、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干旱和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根本原因: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人类的活动不当
2.人为原因的表现
据统计,在西 北地区荒漠化 土地面积中, 人类活动不当 引起的占90% 以上。
(1)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3)过度开垦
※归纳:
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西北地区
荒漠 危害 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化防
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治的 防治 对策 内容
和措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施
维护 生态平衡 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防治原则 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防治 措施
合理利用 水资源 利用 生物措施和 工程 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 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能源 问题 控制 人口 增长
荒漠般的景观
土地的生产力长 期丧失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a. 自然界线: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b.行政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c.气候区:非季风区(年降水量<400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西 干旱内陆区
海陆 位置
牧区草原
东 改善灌溉技术
农作区
合理分配河 流水资源
少
减少水井数量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生物 措施
工程 措施
绿 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
洲 地
前沿地带
营造防沙林带
区
内部
农田防护林网
缺 水 源 流沙地区 地 区
干旱
为主 荒 的自 漠 然特 化
征
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 半湿润地区的① 土地退化,是气候变 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相互作用的产物
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而引起的② 土地沙漠化、③ 石质荒漠 化和④ 次生盐渍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荒漠化过程
植地 被面 破裸 坏露
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
土壤中的水 分和养分流 失
考纲展示
1. 土地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2. 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发展和 分布。
3. 荒漠化的防治。
4.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危害 和治理措施。
5. 森林的环境效益、分布。
6. 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和保护 措施。
7. 湿地的作用、开发利用中的 问题及保护等。
1. 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某区 域的图文信息材料,判断分析 该区域存在的生态问题(水土 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
区)
东部:⑦草原 植被:草原、荒漠为主 西部:沙漠和戈壁为主
地表水⑧贫乏,河流欠发育,流 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
荒 漠
生态 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 化
环境 漠
的
脆弱 植被⑨稀少,土壤发育⑩差 ,平 潜
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在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
威 胁
的季节
#气候异常
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
西部
东部
少
以下200 mm以上
多
远
近
小
大
沙漠、戈壁
荒漠草原、草原
干
旱
半干旱
绿洲农牧业
草原畜牧业、灌溉 农业
⑤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
干旱 为主
位置 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亚欧大陆腹地
的自 然特
地形
东部:辽阔坦荡的⑥ 高原 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征(我
国西 北地
深居大陆内部 气候:干旱 山岭重重阻隔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 区
主要危害
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草原 牧区,干旱
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 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农恳区周围 及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及 次生盐渍化
完成P18活动
二 、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荒 荒漠化
荒漠景观 连片分散的土地退化
漠 加剧 化 人为原因 的
人口激增 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利用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