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海洋功能区划
广东省河流水区划二级区域情况表

连州市、阳山 农用.景观.渔业 县 阳山县 饮用.景观.渔业
第 51 页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二级区划成果表
序 水功能二级区名称 号 功能区编码 所在水功能一级区 范围 起始范围 终止范围 长度 (km) 所在行政区 主导功能 水质现状 水质管理目标 2010年 2020年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仁化县、曲江 饮用.农用 县
乐昌市、曲江 饮用.渔业.农用.工用 Ⅲ 县 乐昌市、曲江 饮用.渔业.农用 县 曲江县、韶关 渔业.景观 市 乳源县、曲江 饮用.农用 县 清远市 清远市 清远市、肇庆 饮用.渔业 市、佛山市 连平县、翁源 饮用.农用 县 翁源县 连州市 饮用 工用.景观 渔业.景观 Ⅲ Ⅲ~Ⅳ Ⅱ~Ⅲ Ⅲ Ⅱ~Ⅲ Ⅱ Ⅱ Ⅰ~Ⅱ Ⅱ~Ⅲ Ⅱ~Ⅲ Ⅱ~Ⅲ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东莞石龙 东莞石龙 东莞万江 东莞万江 东莞鹤田厦 东莞斗朗 东莞蒲基 东莞小东向 东莞建塘 东江口 荔城 羊台山
东莞大盛 东莞万江 东莞桂枝洲 东莞企山头 东莞糖厂 东莞角尾村 东莞西贝沙 东莞南新洲
Ⅲ Ⅲ Ⅲ Ⅲ Ⅳ Ⅳ Ⅳ Ⅴ Ⅴ Ⅲ Ⅲ Ⅳ Ⅱ Ⅱ Ⅲ Ⅱ Ⅲ
Ⅱ Ⅱ Ⅲ Ⅲ Ⅱ Ⅱ Ⅳ Ⅳ Ⅳ Ⅲ Ⅲ Ⅳ Ⅱ Ⅱ Ⅲ Ⅱ Ⅱ
麻涌水道麻涌工业农业用水区 H0701000703012 麻涌水道开发利用区 洪屋涡水道沙田工业用水区 东引运河工业农业用水区 虎门水道渔业农业用水区 增江三江饮用农业用水区 茅洲河景观农业用水区 H0701000803012 洪屋涡水道开发利用区 H0701000903012 东引运河开发利用区 H0701006803014 虎门水道开发利用区 H0701001203011 增江增城开发利用区 H0701001703015 茅洲河开发利用区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docx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 — 2020 年)文本福建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 1b5E2RGbC 第一条区划目的.......................................................................................................................................................................... 1p1EanqFD 第二条区划依据............................................................................................................................................................................... 1DXDiTa9E 第三条区划原则........................................................................................................................................................................ 2RTCrpUDG 第四条区划目标............................................................................................................................................................................. 35PCzVD7H 第五条区划范围.................................................................................................................................................................................. 4jLBHrnAI 第六条区划成果............................................................................................................................................................................. 4xHAQX74J 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5LDAYtRyK 第七条地理概况与区位条件 .................................................................................................................................. 5Zzz6ZB2L 第八条海域自然环境条件......................................................................................................................................... 5dvzfvkwM 第九条海洋自然资源 .......................................................................................................................................................... 5rqyn14ZN 第十条海洋开发利用状况....................................................................................................................................... 7EmxvxOtO 第十一条面临的形势 ............................................................................................................................................................ 7SixE2yXP 第三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 96ewMyirQ 第十二条海洋开发与保护空间布局.................................................................................................... 9kavU42VR 第十三条沙埕港海域 ............................................................................................................................................................ 9y6v3ALoS 第十四条三沙湾海域 ................................................................................................................................................... 10M2ub6vST 第十五条罗源湾海域 ........................................................................................................................................................ 100YujCfmU 第十六条闽江口海域 ........................................................................................................................................................ 11eUts8ZQV 第十七条福清湾及海坛海峡海域 ......................................................................................................... 11sQsAEJkW第十八条兴化湾海域 ................................................................................................................................................... 12GMsIasNX 第十九条湄洲湾海域 ........................................................................................................................................................ 12TIrRGchY 第二十条泉州湾海域 ..................................................................................................................................................... 137EqZcWLZ 第二十一条深沪湾海域 ................................................................................................................................................... 13lzq7IGf0第二十二条厦门湾海域 ........................................................................................................................................... 14zvpgeqJ1第二十三条旧镇湾海域 ........................................................................................................................................... 14NrpoJac3第二十四条东山湾海域 .............................................................................................................................................. 151nowfTG4第二十五条诏安湾海域 .................................................................................................................................................16fjnFLDa5第四章海洋功能分区及管理要求................................................................................................................... 16tfnNhnE6第二十六条海洋功能分区概述............................................................................................................. 16HbmVN777第二十七条农渔业区......................................................................................................................................................... 16V7l4jRB8第二十八条港口航运区 ............................................................................................................................................ 1883lcPA59第二十九条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19mZkklkza 第三十条矿产与能源区 ............................................................................................................................................ 20AVktR43b 第三十一条旅游休闲娱乐区.......................................................................................................................... 21ORjBnOwc 第三十二条海洋保护区 ........................................................................................................................................... 222MiJTy0d 第三十三条特殊利用区 ................................................................................................................................................... 23gIiSpiue 第三十四条保留区................................................................................................................................................................ 24uEh0U1Yf 第五章实施保障措施............................................................................................................................................................ 25IAg9qLsg 第三十五条区划实施管理 ................................................................................................................................ 25WwghWvVh 第三十六条海域使用管理 ....................................................................................................................................... 26asfpsfpi 第三十七条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 ........................................................................................................ 27ooeyYZTj第三十八条监督检查.................................................................................................................................................... 29BkeGuInk 第三十九条技术支撑....................................................................................................................................................... 30PgdO0sRl 第四十条宣传教育............................................................................................................................................................ 313cdXwckm 第六章附则 .................................................................................................................................................................................... 31h8c52WOn 第四十一条区划效力..................................................................................................................................................... 31v4bdyGio 第四十二条区划附件.................................................................................................................................................. 31J0BM4Q M P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区划目的根据福建省海域自然属性和开发保护现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划定海洋功能区,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1_江门市功能区划文本

江门市海洋功能区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区划目的揭示各个具体海域空间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该海域的需求,将海域划定为不同类型的功能区,确定各区域的主导功能和功能顺序,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各功能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主导功能和整体效益,充分发挥海域应有的价值,为实现海域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用海保障。
第二条区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999年12月25日通过,2000年4月1日起实施);(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001年10月27日通过,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三)《省级海洋功能区划成果要求(试行)》(国家海洋局,2002年3月);(四)《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成果要求(试行)》(国家海洋局,2002年3月);(五)《广东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粤计农〔2001〕1239号,2001年12月30日);(六)《江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0年~2020年)总报告》(江门市规划局,2003年8月);(七)《江门市海域开发利用总体规划(1998年~2010年)》(江门市海域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1999年9月)。
第三条区划目标区划期限至2010年。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心,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域使用效率,遏制海洋生态系统恶化,改善海洋环境质量。
(一)使用调整:到2005年逐步调整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用海项目,实现海域开发利用符合海洋功能区划。
(二)海域利用:到2010年满足全市规划中各涉海行业计划用海的需求,功能区总面积109171.5公顷。
(三)海域保护:到2010年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基本得到控制,近岸海水达到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浅海(水深20米以上)海水保持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港区、拆船厂、排污口的海水为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陆源污染物入海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入海;入海生活污水处理率到2005年达到50%,2010年达到70%。
江门市海洋发展概况

江门市海洋发展概况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1、我市海洋概况我市海岸线长420公里(占全省的1/10),海域面积2886平方公里,专属海洋经济区面积30198平方公里。
全市有大小海岛271个(其中上、下川岛为全省第2、第6大海岛),岛岸线长365.8公里(占全省的1/7)、面积253.128平方公里; -5米以上浅海面积约为121776公顷(其中-1.5米浅海面积约为48599公顷)。
2、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我市依托海洋优势,把开发海洋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7年海洋产业总产值128.06亿元、同比增长10.5%。
其中,海洋渔业32亿元、海洋盐业0.01亿元、海水利用业67亿元、海洋船舶工业3.05亿元、海洋工程建筑业8.6亿元、海洋交通运输业4.6亿元、滨海旅游业8.7亿元、其它海洋产业(拆船业等)4.1亿元。
3、海洋开发情况我市海洋开发主要是临海工业、港口与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等。
-5米以上浅海面积约为121776公顷,现已规划使用41321.07公顷(其中港口码头区13595.9公顷、鱼港区109.6公顷、养殖区15982.17公顷、增殖区7486.9公顷、旅游区525.9公顷、工业区3620.6公顷),保护区666.4公顷其中少部份、管线区337.6公顷其中少部份,占可使用的1/3。
4、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根据省委省政府“向海洋要空间、向海洋要工业、向海洋要GDP”战略部署,江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突出抓好海洋综合开发和综合管理,充分发挥我市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两滨驱动’(滨江、滨海)‘陆海联动’”的发展战略,以海洋工业大项目为龙头,稳定海洋渔业,积极发展滨海旅游特色产业,打造“海上江门”,推动海洋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5、海洋宣传日的由来7月18日是全国首个“海洋宣传日”。
我国目前尚无明确的海洋日,世界其他国家海洋日也各不相同。
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文本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文本的通知粤府〔2008〕5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文本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业经国务院批准,现将区划文本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海洋渔业局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二○○八年八月五日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区划目的。
海洋功能区划是海域使用管理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依据。
广东省是海洋大省,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展迅速。
为了适应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协调和规范各种海洋开发活动,加强对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加快海洋经济强省的建设步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按照《省级海洋功能区划成果要求(试行)》,遵循《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根据全省海域的区位条件、环境与资源状况等自然属性,结合全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将全省海域划分成不同类型且具有特定主导功能的海洋功能区。
第二条区划主要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三)《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02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
(四)《关于加快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审批和实施工作的通知》(国海管字〔2002〕84号)。
(五)《省级海洋功能区划成果要求(试行)》(国海管字〔2002〕84号附件1)。
(六)《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部〈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审批办法的批复〉》(国函〔2003〕38号)。
(七)《关于加快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订、报批工作的通知》(国海管发〔2004〕132号)。
第三条区划目标。
区划期限至2010年。
建立起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海洋开发利用秩序,实现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海洋的需求。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10.11
•【字号】粤府函〔2016〕328号
•【施行日期】2016.10.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海洋资源
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的通知
粤府函〔2016〕328号
沿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同意,现对《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文本见粤府〔2013〕9号)作出如下修改:在惠州烟墩角海域增设烟墩角工业与城镇用海区,面积1588公顷;考洲洋农渔业区面积缩小至5881公顷;珠海-潮州近海农渔业区面积缩小至1271896公顷。
《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其他内容保持不变。
各有关地区、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按照修改后的《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落实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要求。
附件:1.调整后的海洋功能区划列表
2.调整后的海洋功能区划图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11日。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来源:中国海洋报发布时间:2012-04-1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国务院批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公开版)2012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区划》),这是继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后,国家依据《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对我国管辖海域未来10年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的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
《区划》由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区划》范围为我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区划》期限为2011年至2020年。
国务院批复指出,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战略空间。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已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统筹协调海洋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
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合理配置海域资源,优化海洋空间开发布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国务院批复强调,海洋功能区划是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法定依据,必须严格执行。
通过实施《区划》,到2020年,围填海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活动得到合理控制,渔民生产生活和现代化渔业发展得到保障,海洋保护区、重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得到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制度基本建立,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得到加强,遭到破坏的海域海岸带得到整治修复,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国务院批复要求,《区划》由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区划》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依据《区划》尽快完成地方各级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工作,明确各类海洋功能区的具体范围和管理要求,严格逐级审批。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成果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平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文本登记表图件恩平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月恩平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文本恩平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月目 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区划目的 (1)第二条区划依据 (1)第三条区划目标 (2)第四条区划原则 (4)第五条区划范围 (4)第六条分类体系 (5)第七条区划成果 (6)第二章海域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7)第八条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 (7)第九条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 (7)第十条海洋开发利用现状 (8)第十一条面临形势 (8)第三章海洋基本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 (10)第十二条总体布局 (10)第十三条海洋基本功能分区概述 (10)第十四条农渔业区 (10)第十五条港口航运区 (11)第四章实施保障措施 (12)第十六条区划实施管理 (12)第十七条海域使用管理 (12)第十八条海洋环境保护 (13)第十九条基础能力建设 (13)第二十条监督检查与执法 (13)第二十一条法制建设与宣传 (14)第五章附则 (15)第二十二条区划效力 (15)第二十三条区划附件 (1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区划目的海洋功能区划是海域使用管理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是海域资源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以及编制各类涉海规划的法定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在综合考虑恩平市管理海域自然属性、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按照《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制定本区划,以期协调和规范海域开发活动,加强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海域开发、保护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区划依据(一)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001年10月27日通过,2002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999年12月25日通过,2000年4月1日起实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2013年12月28日修订通过);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009年12月26日通过,2010年3月1日起施行);4.《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国家海洋局,国海发〔2007〕18号);5. 《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广东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2007年1月25日通过,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二)区划、规划依据1.《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3.《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2011年);4.《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5.《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6.《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7.《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8.《江门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20)》。
(三)技术标准1.《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T17108-2006,2007年5月1日实施);2.《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要求》(国海管字〔2010〕83号);3.《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海管字〔2013〕8号)。
第三条区划目标区划期限:2013年至2020年。
(一)总体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的恩平市海洋开发战略,保障重大项目用海,进一步规范海洋开发利用秩序,调整和优化用海布局,促进海洋产业升级转型,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海洋生态进一步改善,提高海洋意识,满足市民的海洋幸福需求,实现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实现城市建设与海洋开发保护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二)具体目标1.海域管理调控目标。
基本满足恩平市2020年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用海需求,引导区划期间重大涉海项目的选址与布局;按照《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部署,围绕建设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战略,合理配置恩平市海域资源,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安排各行业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建设临港产业集聚区,促进海域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调整养殖布局,打造以健康养殖为主的集约型、标准型的海水养殖产业基地。
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在确保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沿海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保护红树林生物岸段不受破坏。
至2020年,近岸海域功能区的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监测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
3.渔业用海保障目标。
保障渔民生产生活和现代化渔业发展的用海需求,保护重要渔业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维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
至2020年,海水养殖用海的功能区面积不少于98公顷。
4.围填海规模控制目标。
科学引导产业规划用海,合理控制围填海规模,严格执行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围填海规模控制指标,执行围填海年度计划制度,围填海控制面积符合国民经济总体要求和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至2020年,全市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总量控制在5公顷以内。
5.海域后备空间资源保留目标。
严格控制占用海岸线的开发利用活动,至2020年,大陆自然岸线保有长度不少于9.92千米。
6.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目标。
实施海岸线综合整治工程,整治海洋环境,提升海域景观和海洋生态功能,提高防灾能力,推进镇海湾整治,完成整治和修复海岸线长度不少于2千米。
第四条区划原则统筹兼顾。
按照海域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属性和区位特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确定海域功能。
综合开发。
坚持由近及远、梯次开发,构建优势集聚、功能明晰的海岸保护开发带和近海保护开发带。
集中集约。
优化海洋开发方式,实行集中规模开发,引导提高单位岸线、单位海域投资强度,实现岸线、海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注重保护。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安全。
优先保障国防安全和军事用海需要,保障海上交通、海底管线和防洪纳潮的安全。
第五条区划范围区划的工作范围为恩平市大陆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海域,位于镇海湾内西部海域,北起镇海湾顶恩平与台山交界的龙塘围,沿镇海湾西岸南至湾颈附近的长角咀。
本区划的范围界线不作为各级海域行政区域界线确定的依据,不作为各级海域使用审批管理的界线、不作为各级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界线。
第六条 分类体系恩平市海洋功能区划延续省级分类体系,对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的部分一级类海洋基本功能区,按要求进一步划分二级类海洋基本功能区。
恩平市海洋功能区划划定一级类海洋基本功能区2个,分别为港口航运区、农渔业区,且均进一步划分二级类。
表6-1 分类体系对照表省级区划分类体系恩平市区划分类体系一级类基本功能区 二级类基本功能区 一级类基本功区能 二级类基本功能区代码 名 称代码 名 称代码名 称 代码 名 称 1.1 农业围垦区 //1.2渔业基础设施区 1.2 渔业基础设施区1.3 养殖区 1.3养殖区1.4 增殖区 / / 1.5 捕捞区/ / 1农渔业区1.6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1农渔业区// 2.1港口区 2.1港口区2.2 航道区 / / 2港口航运区 2.3锚地区 2港口航运区 / / 3.1 工业用海区 / / 3工业与城镇用海区3.2 城镇用海区 3 // / 4.1油气区 / / 4.2 固体矿产区 / / 4.3 盐田区 / / 4矿产与能源区4.4可再生能源区 4 // / 5.1 风景旅游区 / / 5旅游休闲娱乐区 5.2 文体休闲娱乐区 5 / / / 6.1 海洋自然保护区 / / 6 海洋保护区 6.2 海洋特别保护区 6/ / / 7.1 军事区 / 7 特殊利用区 7.2 其它特殊利用区 7 / / / 8保留区8.1保留区8///(注:表内凡有“/”符号表示恩平市无此功能区)第七条区划成果(一)恩平市海洋功能区划文本(二)恩平市海洋功能区划登记表(三)恩平市海洋功能区划图件第二章海域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第八条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恩平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端,位于东经111°59′51″~112°31′23″、北纬21°54′31″~22°29′44″之间;地块总体南北长而东西狭,东西相距约50.24千米,南北相距约62.47千米,全市总面积1698.37平方千米;横陂镇是恩平唯一的沿海镇,大陆海岸线长21.2千米,海域面积7.6平方千米。
根据《江门市海岛保护规划》(2012年)统计,恩平市拥有海岛2个,即恩平市横陂镇东的崎龙石和牛口笠岛。
恩平市隶属于江门市,地处江门、阳江接合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东面与开平、台山市相邻、西面和阳江市阳东县、阳春市相邻,是粤中粤西交汇地,区位优势突出,水陆交通条件优良。
同时,恩平拥有众多的华侨资源,地缘和人缘优势齐聚。
第九条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恩平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明显,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较长,长年温和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但偶有阵寒,四季常青,无霜期长。
镇海湾内潮汐类型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型。
海流以潮流为主,为不正规半日潮流,多为往复流性质,镇海湾湾内常浪向为西向,平均波高0.2米。
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基本稳定,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主要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但近些年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污染程度有增加趋势,近岸海域海洋沉积物质量基本符合第一类标准。
影响本区的海洋自然灾害主要是热带气旋、风暴潮等。
恩平市海域面积7.6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21.2千米,海域面积较小,但拥有港口资源、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滨海旅游资源。
港口资源主要有恩平港,恩平港是恩平对外贸易进出口港口,是广东省9个省直出试点港之一,属国家二类口岸。
恩平港鹰咀湾码头可停泊5000吨级船只,现有3000吨级泊位3个,船舶可直航香港、澳门和内地港口地区,港口现有堆场12万平方米。
恩平市海域属南亚热带浅海区,且镇海湾内滩涂面积大,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以贝类最为突出。
横陂镇拥有连片的红树林,面积达8000多亩,是优越的旅游资源。
第十条海洋开发利用现状近年来,恩平市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港口航运、海洋渔业、临海工业和滨海旅游为主的海洋产业,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全面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有效促进了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据国家、省、江门市以及恩平市四级海域使用确权证书统计,截止至2013年底,全市确权用海总面积31.82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