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版高考一轮:9.2《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9:4.1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经济联系

2.南方与北方 (1)分界线:_秦__岭__—__淮__河__一线。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比较
区域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地跨三大温度带,平__原__面积广 _热__量__丰富,水分充足,_有__色__金__
优势 阔,森林、_煤__炭__、石油、_铁__矿__ _属__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
等资源丰富
工业实力强、种类齐全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第三 产业比重 以铁路和公路交通为主,并有内河运 输,通达性好
限制性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
因素 土流失严重
形破碎
面临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
问题 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 地关系日趋紧张
资源 等资源丰富
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产业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运输
旱地为主,东北地区是全 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重工业、能源基地 第二产业比重大,调整产 业结构任务紧迫 以铁路和公路交通为主, 铁路网稠密
角洲和四川盆地是全国重要农业生 产基地,南部沿海地区、海南岛和云 南南部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第二十七讲
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经济联系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区域发展差异
[识记—基础梳理] 1.四大地区的差异
(1)划分依据:_自__然__条__件_、经济基础、_发__展__水__平__和对外开放程度。 (2)表现 ①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__科__技__产__业__和_第__三__产__业__相对发达, 东北地区以_重__化__工__业__为主导,但在中、西部地区,_农__业__经__济__在国民经济中 还占有较大比重。
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章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经济联系

理 教 主干梳 理 2材.南、北方差异 (1)划分界线:秦岭—淮河。 (2)表现 森林、煤炭、石油、铁矿
水资源不足
改善生态环境
资源 洪涝灾害
人地关系
生物,
理 教 主干梳 理 材 3.西部大开发
(1)范围:西部地带的10个省级行政区以及中部
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
区。
(2)优势: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
5.造成从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B
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
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探 核 深度剖
心析
解 析 : 第4题,根据城市首位度的含义可知, 城市首位度大,说明城市规模大,城市发展不合 理。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说明因区域经 济落后,片面发展首位城市,大城市的规模过于 庞大,其他城市发展缓慢,城市体系不完善,选 C。
探 核 深度剖
心析
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回答1~3题。
1.甲、乙两盆地中的A 河流(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
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C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2.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
A.水运便利
B.劳动力充足 CB .油气资源丰富 D.气候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甲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农业以乳畜业为主。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为 满足城市需求的农业类型,农业对市场的依赖性强, A对;甲地为发达国家,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高,B 错;乳畜业是商品农业,C错;水利技术不是主要 影响因素,主导因素是市场,D错。
《区域发展差异》PPT课件

方
自然带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耕地类型
农 业
农作物
耕作制度
以旱地为主 小麦、花生、甜菜 二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以水田为主 水稻、油菜、甘蔗 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
生 房屋建筑
活
主食
平房、精窑选洞ppt 面食、小米
斜顶房
35
大米
三、西部大开发
1、背景和目的:
32°N~34°N以南
一月均温
0℃以下
0℃以上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气
候
年降水量
400mm~800mm之间,雨季短, 800mm以上,雨季长,降水多,
降水少,集中于夏季。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南
干湿状况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方
与
河 流
北
流量 含沙量
汛期 结冰期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含沙量多 汛期短 冬季结冰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 含沙量少 汛期长 冬季不结冰
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改革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优势:热量、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生物、水力资源丰富 南方
限制: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地形破碎、
发展:积极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治理环境污染。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注重生精选态pp环t 境保护
32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缺水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小;降水主要集中在夏 季(7、8月),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大; 以上是自然原因,简单地说就是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上升能活跃 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 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高三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区域经济联系-PPT精品

(2)下列影响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因素中属于
社会原因的是
()
A.地理区位
B.气候条件
C.产业结构
D.开放政策
解析 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主要依据经
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划分。开放政策是影
响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社会因素。
答案 (1)D (2)D
【例1】 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
2020/2/26
2020/2/26
2020/2/26
2020/2/26
东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中
区 域 发 展 的
西 部 差 异
东中 西部 发展 差异
经济水平差异 产业结构差异 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差 南方与北方 自然条件的差异
异
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
西部大开发 目的.优势.劣势.意义
对外开放的差异: 东早西晚,东高西低
(1)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 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 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2)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 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 产品竞争力。
2020/2/26
2020/2/26
中、
中部经济地带:黑、吉、内蒙
域西
古、皖、赣、湘、晋、豫、鄂
发差 展异 差
西部经济地带:④ 黔、滇、渝、 川、陕、宁、甘、藏、青、新
异
2020/2/26
2020/2/26
2020/2/26
2020/2/26
2020/2/26
2020/2/26
2020/2/26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发展与区域联系 第讲区域发展比较课件新人教版

联系
对外经济联系加强
对外经济联系_密__切__
对生态环 主要是__生__态__破__坏____
境的影响
主要是_环__境__污__染___
主要是环境污染
[易误辨析] 1.如何区别第一、二、三产业? 提示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 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 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 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与地理环境关系最为密切,各地自然条件不同,适宜发
展的农业类型也不同。
上图甲、乙、丙、丁分别适宜发展哪种农业类型?并说出理由。
答案 甲:草地广布,坡度小,地势较平坦,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做“宜牧则牧”。 乙:山区,地形陡峭,易水土流失,宜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做“宜林则林”。 丙: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宜发展种植业,这叫做“宜粮则粮”。丁:水域 广阔,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 )
①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②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
态势 ③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④1978~1990年,西
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考点二 区域发展应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例2】 (2014·北京文综)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
“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 图,回答问题。
对外经济联系加强
对外经济联系_密__切__
对生态环 主要是__生__态__破__坏____
境的影响
主要是_环__境__污__染___
主要是环境污染
[易误辨析] 1.如何区别第一、二、三产业? 提示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 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 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 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与地理环境关系最为密切,各地自然条件不同,适宜发
展的农业类型也不同。
上图甲、乙、丙、丁分别适宜发展哪种农业类型?并说出理由。
答案 甲:草地广布,坡度小,地势较平坦,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做“宜牧则牧”。 乙:山区,地形陡峭,易水土流失,宜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做“宜林则林”。 丙: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宜发展种植业,这叫做“宜粮则粮”。丁:水域 广阔,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 )
①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②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
态势 ③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④1978~1990年,西
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考点二 区域发展应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例2】 (2014·北京文综)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
“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 图,回答问题。
区域发展差异通用课件

05
区域发展政策与协调
区域发展政策概述
区域发展政策的内涵
区域发展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 措施和手段。
区域发展政策的形成
区域发展政策的形成是基于对区域发展状况的分析和评价,以及对 未来发展的规划和预期。
区域发展政策的目标
区域发展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区域发展差异的形成机制
自然条件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差异较大,这 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区域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经济政策
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差异具有重要影响,如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政府加大对东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了东 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历史背景
不同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影 响,如一些地区因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经济发展滞 后。
环境污染与治理水平差异
污染程度差异
不同区域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当 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治理水平差异
不同区域的环保政策、法规和治理措施存在差异,导致环境污染 治理效果的不同。
技术水平差异
不同区域的环保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和 效率。
环境保护意识差异
01
02
03
公众意识差异
不同区域的公众对环境保 护的认识和意识存在差异 ,影响环保行动的参与度 和效果。
企业意识差异
不同区域的企业对环境保 护的认识和意识存在差异 ,影响企业的环保行为和 绿色发展。
社会组织意识差异
不同区域的社会组织对环 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存在 差异,影响环保活动的组 织和实施效果。
《区域发展差异》ppt课件

(3)产业结构的差异 读表(2002年),认识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经济地带 全国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 带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13.74
47.08
10.66
48.44
17.90
46.51
19.23
42.18
第三产业
工业结构
39.18
南轻北 重,东 轻西重
40.90
轻型和轻重 混合型 加工制造业 和第三产业 相对发达
13 人均GDP 4217元
57
23.2
2.东、中、西发展差异 (1)三大经济地带自然条件的差异 东部经济地带 气候 东部季风区,气候湿 润,雨热同期,利于 作物生长 中、西部经济地带 多属干旱区或高寒区,尤 其西部大部分省区气候恶 劣,不利于经济发展
东部经济地带
中、西部经济地带
地形
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广 布,低平的地势利于开发
地带 城 市 化 差 异力 城市密度
较高
较高
较低
较低 较小
较大
(5)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东部地带
对外开放时间 对外开放程度 外资吸纳能力 较早 较高 较强
中、西部地带
较晚 较低 较弱
对外开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增长。主要原因是: 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 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 理水平。再则,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 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产 品的竞争力。
经 济 因 素
产业 结构
交通运 交通线路较少,运 输状况 输条件较差
(续表)
区域发展差异 (共23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1321.8.1321:46:4421:46:44August 13,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下午9时46分44秒21:46:4421.8.13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1321.8.13Friday, August 13,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1:46:4421:46:4421:468/13/2021 9:46:44 PM
位优势
因 素 通信 发达,国内外联系便 相对落后
条件 捷
市场 发育比较早,多种所 市场经济发育相对 经济 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快 落后
能力训练:
1.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C)
A、吉林、安徽、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西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河北、山东、辽宁、天津 2.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下午9时46分21.8.1321:46August 13,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9时46分44秒21:46:4413 August 2021
发展基础
东部地带 高 高 高
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开放程度。 ___________
东部:11个省直辖市 东北: 3 个省 (2)具体划分 中部:6个省 西部:12个省处治区、直辖市
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总体发展水平差异:中、西部明显落后 于东部和东北。 (2)经济差异的具体表现:
东部地区和东北
中、西部地区 农业经济占较大比
解析
)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苏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轻、重工业门类齐全, 技术先进。主要工业有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其中纺 织和丝绸工业居全国首位。下图为江苏省略图。
材料二
“ 秦岭 —淮河 ” 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与其基本一致。 (1)简述江苏境内长江的水文特征。 (2) 图 例 甲 、 乙 代 表 的 主 要 粮 食 作 物 分 别 是 ________ 、 ________。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3)简析江苏发展纺织和化学工业的有利条件。
[问题导思] “杏花· 春雨· 江南”描述的是我国 南方 地区;“铁马· 秋风· 塞 北”描述的是我国 北方 地区;窑洞是我国北方 地区(黄土高原 地区)的传统民居;竹楼是我国 南方 地区的典型民居。 三、西部大开发 1.目的 缩小地区差距,加速 西部 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范围 西部地带的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自 治区和东部地带的 广西壮族 自治区。
实优势。 __
[温馨提示] 进行西部大开发关键要做好以下三点: ①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②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 色产业;③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四、区域经济联系 1.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 一体化 和经济 全球化 。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区域 经济 合作。
3.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成就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地区 招商引资 发展较快。 (3) 科技 、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实现了与合作方的“双赢”。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 基础上,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下列三图中分别标 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1)~(3)题。
(1)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 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
第二讲 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
考点 1 考点 2 区域发展差异
考纲展示
区域经济联系
考点 3
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答题模板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第二讲
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
1.不同区域人类活动的差异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四大地区的差异 1.四大地区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和对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 候为主
气候
季风气候为主
水资源、 生物资源 自然 各类矿产资源、风能、太阳 丰富,矿 产资源贫 资源 能、地热能等丰富 乏,能源短缺
(2)社会经济因素:
东部地区和东北
中、西部地区
较高 较低 社 城市化水平 会 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发达, 科技、教育欠发达, 因 文化 人口文化程度高 人口文化程度低 素 对外开放程度 高 较低 发展基础 发展早,基础好 发展较晚,基础较差 经 济 产业结构 较合理 不合理 因 交通便捷、海陆 交通通达度差、交通 素 交通运输状况 联运便利 不便
产业结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 重,工业结构西部
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 以重型 ____产业为主, 构差异 轻重混合型 产业为主 中部具有一定过渡 或___________
性特征
东部地区和东北
中、西部地区
工业化进程相对滞 工业化进程快,工业产值高, 工业化 后,工业产值低, 高新技 工业类型复杂,______ 传统型工业为主 差异 以__________ 术 __产业蓬勃发展 体 低 ,城 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高 __,城市分布密 城市化水平___ 差异 度大 市分布密度小
区域发展差异
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1.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比较
东部地区和东北 主要农业基地、 工业区;交通尤 优 其海运便利;城 势 市化、科技文化 水平高;经济国 际化程度高
中部地区 能源、矿产丰富; 农林牧产品重要产 区;有色金属等重 工业发达;对俄罗 斯和蒙古的边贸有 优势;交通以铁路 和内河航运为主
3.资源优势
矿产 、油气、 水能 、土地等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_____
4.制约因素
基础设施 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_________
5.意义 (1) 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 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2)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 求,实施 可持续发展 战略。 (3)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 现
[典题示例] 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 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简图。 图 1 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 2 为江苏省
图1
图2
材料二
图 3 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
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省区
项目 地形 气候类型 河流 矿产资源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 旱地为主,东北地 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全 农业 区是全国重要的商 国重要农业生产基地,南部 生产 品粮基地 沿海地区、海南岛和云南南 社 部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会 经 工业 重工业、能源基地 工业实力强、种类齐全 生产 济 条 第二产业比重大, 产业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 件 调整产业结构任务 结构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紧迫
六、产业转移 1.近十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
类型
主要原因
影响
促进迁入区发展,也 沿海企业向 寻求廉价资源 ____和低成本 对生态环境 ________造成不 内地的迁移 利影响 加速大陆劳动密集型 台湾产业向 大陆经济发展,投资环 高技术产业的 产业和__________ 大陆转移 境改善 就业机会 发展,创造________ 广东边远地 资本、技术、劳动力 珠三角地区生产成本上 区的产业集 等向相对落后地区扩 升,经济效益下降 缩小 地区差别 散,_____ 群效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①________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河流少,水量小 丰富,以④________为主
江苏省 以平原为主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较少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简述两省区风 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 积极影响。
河流
矿产 资源
(2)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 和昆仑山地区。 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 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有利于产业升级; 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江 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发 展 方 向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发挥资源优势, 成为人才信息基地, 建设能源、原材 参与国际竞争;发展 料基地;建商品 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粮、农、林、渔 发挥技术创新优势, 基地;东西交通 产品向高精尖方 建设;通信和生 向发展 态环境建设
2.我国四大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东部地区和东北 以平原 和 低山丘陵 地形 为主
(
)
(2)比较甲、 乙、 丙三个地区, 从农业角度来看, 共同点是(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
(3)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 A.①② C.③④ 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 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 B.②③ D.①③
五、资源跨区域调配 1.南水北调
2.西气东输 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 轮南 到上海 _____ (1)线路 还包括:从四川、重庆到湖北、 湖南等省的天然气输送工程 东部: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 能源结构 , 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沿线:改善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 (2)意义 洲人民的 生活质量 西部:促进 西部大开发 ,拉动经济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审答规范培养]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由题干中“江苏省”可知其属于东部 经济地带,“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
省区 项目
地形 气候 类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江苏省
②温带、亚热带 季风气候 ③河网密集,水 量大 ④能源资源 ( 石油、天 然气和煤炭)
交通 以铁路和公路交通 以铁路和公路交通为主,并 运输 为主,铁路网稠密 有内河运输,通达性好
对外开 放的区 域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 低 对外开放程度较___ 强 的能力___
二、南方与北方 1.分界线: 秦岭—淮河 一线。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比较
区域 项目 优势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地跨三大温度带,平原 _____面 热量 _____丰富,水分充足,有
煤炭 、石 _________ 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 积广阔,森林、_____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西部煤炭资源调出 为例)
影响
总体评价
调出地
地面沉降 、 有 利 影 响 是 主 要 煤炭资源减少、_________ 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 的,不利影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