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生活类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生活类关键信息项:1、生活水平提升收入增长情况消费观念变化2、居住条件改善房屋类型及面积居住环境质量3、交通方式变革道路建设交通工具种类4、教育发展教育资源投入教育普及程度5、医疗保障进步医疗机构建设医疗服务水平6、文化娱乐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娱乐设施建设11 生活水平提升111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人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过去,大多数人以务农为主,收入微薄且不稳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兴起,就业机会增多,人们不仅在农业领域,还在工业、服务业等领域获得了收入来源。
112 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人们注重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对于商品的选择主要考虑价格和实用性。
如今,更加注重品质、品牌和个性化,消费结构从以食品、衣物为主逐渐向教育、旅游、娱乐等领域拓展。
12 居住条件改善121 房屋类型从过去的简陋土坯房、砖瓦房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的楼房和别墅。
居住面积也大幅增加,人均居住面积从过去的狭小空间扩展到如今的宽敞舒适环境。
122 居住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社区规划更加合理,绿化面积增多,配套设施如公园、健身器材等不断完善,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优美和宜居的生活环境。
13 交通方式变革131 道路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过去的泥土路、石子路被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和水泥路所取代,交通网络日益密集,不仅连接了城市与乡村,也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
132 交通工具种类日益丰富。
从过去主要依靠自行车、步行,到如今私家车普及,公共交通如公交车、出租车等也更加便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14 教育发展141 教育资源投入不断加大。
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
142 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全面落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上升,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为个人发展和家乡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15 医疗保障进步151 医疗机构建设日益完善。
改革开放我家乡和家庭的变化

改革开放我家乡和家庭的变化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和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它让我们更加自豪、幸福和 自信,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展望未来。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 力奋斗!
除此之外,改革开放还带来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我家乡和家庭的变化
COMMENDATION CONGRESS
在教育方面,改革开放使 得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和普 及。我所在的学校有许多 优秀的老师和教育资源, 这些资源为我们的学习提 供了支持和帮助。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 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 高,这为我们的成长和发
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在思想观念方面,改革开放 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 放和包容。我周围的人有着 不同的信仰、背景和观念, 但是我们能够相互尊重、和 平共处。这种包容性和开放 性不仅让我们更加自信和成 熟,也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尊
重其他人的想法和观点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的 家乡和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带来 了物质上的便利和幸福,也 带来了精神上的成长和提升。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 我们会继续努力奋斗,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其次,家庭的变化也让我深感幸福。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我们家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从以前的温饱问题到现在的小康生活, 我们家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家里的电器设备越来越齐全,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先进。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惠 民政策,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这一切都让我深感幸福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我还深刻感受到了个人成长的变化。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提升自 己的能力。同时,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 也让我更好地认识了自己和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个个年头,家乡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刚开始的那些年头,但是从父母长辈那里经常能听到过去旧社会的状况。
1.土地制度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使用的重大变革,农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到现在市场经济的“吃小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过去吃不饱到如今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2.农业税收改革中央取消了农民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税收,而且还给种粮的农民补贴。
这是中国农业税制的历史性巨大变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某个角度讲,农民可以把省下的钱用于农业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3.农村医保实施农民的医疗保险得以实现,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有两句民谣道出了农民看病的困惑:“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
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农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一直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农民鼓与呼。
4.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物质需求趋于高档化。
30年前,农民盼望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30年后的今天,原来的“三大件”基本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五大件”,彩电、冰箱、空调、电脑和手机。
过去这些高档商品对农民来说是梦想,而如今梦想变成了现实。
5.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资水平也差。
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只有4盏日光灯,一块木头黑板,剩下只有课桌椅了。
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儿铺成的。
跑步时,不小心摔倒后,两个膝盖准会摔破。
操场晴天还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场就变成了水塘,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
现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明亮的教室,还有宽阔平坦的塑胶操场和植物园。
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还有16盏日光灯,一台空调,四台电扇,新安装的多媒体电脑。
感受改革开放成就我看家乡变化大撰写报告

感受改革开放成就我看家乡变化大撰写报告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家乡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本报告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家乡的变化,并表达我的看法和思考。
二、改革开放成就概述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开放经济,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强与世界的联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家乡变化的具体例子1. 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前,我的家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的家乡开始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现在,我的家乡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拥有多家知名企业和大型商场,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2. 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的家乡开始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
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桥梁、公园等建设越来越好。
同时,城市的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空气质量越来越好。
现在,我的家乡已经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3. 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前,我的家乡的教育事业十分落后。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的家乡开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现在,我的家乡拥有多所知名大学和中小学,教育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家乡还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对家乡变化的看法和思考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的家乡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认为这些变化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人民的努力。
同时,家乡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在未来,我相信我的家乡还会继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
五、结论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和城市建设方面,更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10篇_作文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一):我的家乡,她蓬勃而又不张扬,恬淡而又不失朝气。
那里人杰地灵,早在三国时期她就因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而名声赫赫,包拯,李鸿章,杨振宁在她的养育下在各个领域为人称颂,她就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安徽合肥。
身为合肥人,我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合肥的变化,我利用假期走访了很多个地方。
下面是我的总结:一、科技之光大放异彩,经济增长势不可挡如果说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门户,那么合肥我认为就是中国的科技门户。
在那里有享誉全球的中国科技大学,有几十个国家重点实验与科研院所。
我国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那里创造的,有哪一个城市能拥有着两个太阳?合肥有!更夸张的是,这个只有一百多万城市人口的城市,却有五十多所大中专院校,每到寒假和暑假,大街上的年轻人就减少很多。
因此,合肥也成为城市人均文凭较高的城市之一。
克林顿在上个世纪提出进入知识时代,也正是因为这个时代,让我们这个科技城市有了自己的大型企业,也同时带动起了经济的蓬勃发展。
合肥在多个领域已经崭露头角,我市的自主品牌吹响了我们的经济号角。
在汽车制造领域,JAC江淮汽车享誉全球;而在电器行业,合肥则有美菱,荣事达,格力,美的等集团;对于食品方面,恰恰瓜子早已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庐州(古时合肥的称呼),今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已到达户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15~18户,百亿元以上10户左右,有34户企业超过200亿元,1~2户已到达500亿元。
想想30年前的合肥,万元户那但是不得了的。
但是现如今,合肥的人均GDP就有42981元。
二、高楼林立,东西南北高架搭起明天的彩虹十几年前,合肥最高档的小区是琥珀山庄,据街头的老合肥说,许多人还喜欢在那堆写着琥珀山庄的白色雕塑下照相。
那时,对别人说自己住在琥珀山庄,真的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遍地都是平房,最高的只有六楼。
此刻呢!改革开放的春风,社会的大发展让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小高层。
改革开放对家乡的改变

改革开放对家乡的改变1. 引言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探讨改革开放对我家乡的改变。
2. 经济方面的改变2.1 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以前,我家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小县城。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新建了许多工业园区、商业中心和住宅区,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来到我家乡工作和生活。
2.2 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低下。
但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推行和农业科技的引进,农业现代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在,我家乡的农民通过合作社和农机服务站等形式合作经营土地,种植规模扩大,并且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3 外资引进和开放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进驻,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外资企业的引进不仅带来了就业机会,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我家乡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
3. 社会方面的改变3.1 教育水平提高改革开放后,我家乡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学校数量增加,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培训水平。
现在,我家乡的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3.2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改革开放以前,我家乡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医疗资源不足。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改善。
医院数量增加,医疗设备更新,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现在,我家乡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3.3 生活水平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家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人们的收入增加,居住条件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现在,我家乡有了更多的娱乐设施和购物中心,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4. 文化方面的改变4.1 文化交流与传承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改革开放45周年家乡的变化和感受实践内容

改革开放45周年家乡的变化和感受实践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80后,我亲身经历了东西方面的巨大进步,我为家乡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
改革开放初期,我家乡是一个封闭的小城镇,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当时,农村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大部分农民只靠种地来维持生计。
城镇里的工业基础设施相对单一,主要有几家小型工厂,提供有限的就业机会。
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经济开始腾飞。
首先,农村改革使得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土地,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改良传统种植方法,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此外,农村改革还鼓励发展农村经济,例如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另一方面,城镇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家乡建立了一些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投资和外资企业进驻。
这些企业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道路畅通,供水供电等基本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和优质的生活环境。
在教育方面,改革开放为我的家乡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过去,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大部分人只能在本地上学,高等教育的机会更是稀缺。
而如今,我家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得到了质的提升。
许多优秀的高校进驻,为家乡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可以说,改革开放为我家乡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也为我家乡的文化产业带来了繁荣。
在过去,我家乡的文化艺术活动很少,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和节目进驻我家乡,如音乐会、戏剧表演等。
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现在,我家乡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中心,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对于改革开放给我家乡带来的变化,我深感由衷的自豪与骄傲。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变化,无论是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实践地之一,我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次报告就是对家乡变化的一次调研报告。
一、经济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里,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乡村经济和农村市场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现在,我的家乡已经建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农业生产到食品加工,再到销售和服务,供应链已经完善。
据调查,我家乡的第一产业(农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也在不断地壮大。
现在,我家乡已经有了多个以苹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种植和生产基地,其中以苹果产业最为突出。
此外,工业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不仅有医药、建材、制衣等传统行业,也逐渐发展出了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和项目。
服务业也在蓬勃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行业开始进入了家乡。
二、社会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变化也非常明显。
在家乡,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各种趋势加速着社会的转型。
随着经济的繁荣,家乡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城镇化率逐渐升高,市区有更多楼房建了起来,我们有了自己的火车站和高速公路,所以跟外界的联系也愈加紧密。
此外,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普及了知识。
教育普及率提高,孩子们的接受教育的门槛降低,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学习条件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乡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样化,音乐、电影、文学等等都有着自己的圈子。
这些改变也使得家乡的居民思想更加开放,体验更加多样,交流也更加广泛。
三、环境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家乡的环境也随着时间改变了。
深度开发带来的是巨大的环境压力,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日渐严重,形成的垃圾和尾气等对环境质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昔日长沙的学校
如今的大学城
体育事业的发展 • 长沙体育事业发展良好。曾代表中国在世界获得金牌。 1996年长沙举办第一届亚洲体操锦标赛。2003年举办中 国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城运会上,长沙市运动员共 取得金牌19枚,金牌数位列79个参赛城市的第5位。2004 年全市举办县以上运动会28次,同比增加1倍。年末拥有 体育运动学校61个,公共体育场馆52个,等级运动员发展 人数为153人,等级裁判员发展人数为60人。体育设施渐 渐齐全,2003年10月7日在贺龙体育场馆的基础上,经过 改造和增扩功能齐备的辅助设施形成的“贺龙体育文化中 心”正式落成,成为长沙的一个标志性建筑长沙有熊倪、 唐九红、陆莉、刘璇、李小鹏、鲍春来等世界顶级运动健 将,在世界级比赛中获得多枚金牌,其中在2000年悉尼奥 运会上获得5枚金牌。长沙至今共举办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市运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学生运动会。2009年,湖 南省决定以长株潭三市名义申办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 会。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
昔日的长沙VS娱乐名城——长沙 制作人——张丽
长沙简介
• 长沙市为湖南省省会,古称 “潭州”,是著名的楚汉名城、 山水洲城和快乐之都。 长沙具 有三千年灿烂的古城文明史, 是楚汉文明和湖湘文化的始源 地,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 文化、交通和科教中心,亦是 环长株潭城市群龙头城市。长 沙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中心 城市,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长沙致力于打造中部开 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文 化名城和世界级旅游城市。
•
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的数量及质量大大提升。现有诸如彩电、 冰箱、洗衣机等家庭基本耐用品都实现了从无到有,且品质都得到极 大的提升;居民生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交通及通讯设备及 用品的广泛运用,2007年,长沙移动电话普及率达70.58户/百人,全 市宽带用户数已达71.97万户,汽车也逐步走入平常家庭,2007年城 乡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分别达8.8台、7.1台。
地理环境
• 长沙位于中国中南部的长江以 南地区,湖南省的东部偏北。 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 丘陵盆地过渡地与岳阳、益阳、 娄底、株洲、湘潭和江西萍乡 接壤 • 湘江为长沙最重要的河流,湘 江自南向北贯穿长沙城区,把 城市分为河东和河西两大部分。 河东以商业经济为主,河西以 文化教育为主。2001年10月10 日,市政府驻地由河东藩正街 迁至河西岳麓大道,力在发展 河西的经济以平衡长沙两岸
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降低, 是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1980年长沙市城乡居民家 庭恩格尔系分别为53.2%、71.1%,2007年分别下降到34.9%、 39.5%,二者分别下降了18.3个百分点和36.2个百分点。
•
美食
• 19
夜生活
完
• 1
出行
• 改革开放前,农村靠 畜力和步行,城市靠 公共汽车和自行车,
1
•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乘出租 汽车和开私家车的人多了起来,除此之外,通过 长沙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出门旅 游的人越来越多,坐飞机不再是件稀罕事,开私 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了一定的比重,长沙的交通 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湖南卫视各种娱乐节目
• 著名的《快乐大本营》节目革开放后的美丽长沙
• 汽车行业 工业园
改革开放前的生活水平
• 物资短缺,苦不堪言,有的连温饱都不能解决
改革开放后的生活水平
•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农村居民人 均居住面积达57.07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45平方米,楼房从无到有, 楼房占到全部住房的81%;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 21.64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13.97平方米。作为基本生活条件的城乡 居民生活居住状况大大改善。
住房条件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 条件较差,1978年人均居 住面积,城镇只有3.6平方 米,农村是8.1平方米。在, 大家请看50—90年代长沙 人们居住条件
• 4
。
今非昔比的长沙
•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几年里,长沙市面 貌和百姓住房条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到2000年,人均 居住面积超过了10平方米,过去中小城市里随处可见的红 砖平顶楼房,正逐步被外表装饰漂亮的楼房所取代。此外, 农村的住房变化同样令人吃惊
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甚分明
市花--杜鹃花 市树--香樟树
历史名城
• 商周时期的宁乡县炭河里遗址出土的四羊方尊等青铜器反 映了当时的长沙地区与中原有一定的联系。长沙约有2400 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长沙,楚 之粟也。”楚成王时设置黔中郡,长沙为其辖域。秦始皇 统一中国,长沙郡为秦36郡之一,这是长沙以中国行政区 划名称载入史册的开始。两汉时期,长沙为长沙国的都城。 东汉初期废“长沙国”改立为“长沙郡”。三国和西晋时 期,长沙为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 沙为郡治和湘州制所。 • 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 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 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 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 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
• 10
• 11
长沙的教育
•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为人民提供 更好的服务。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人民文 化生活提高的最重要标志之一,1978-2007 年长沙拥有高等学校由8所增加到48所,招 生人数由0.69万人增加到 14.78万人,毕业 生人数由0.46万人增加到10.87万人。2005 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长沙市的就业人口 中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就 业人口的比重达13.09%。居民受教育年限 较快增加,2007年达到9.7年
贺龙体育馆
如今长沙的娱乐传媒业
• 长沙的娱乐业独具特色。由于消费观念的 不同,长沙人在娱乐方面投入很大资金, 各种娱乐休闲活动层出不穷。解放西路酒 吧一条街大大小小几十家酒吧,具有代表 性的酒吧为魅力四射、水木年华等。以田 汉大剧院、琴岛、港岛,欧阳胖胖歌舞厅 最具特色,内容有杂技、歌舞表演、相声 小品、现场名人书画、特技表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