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设计研发 沙库巴曲缬沙坦
抗心衰新药—沙库巴曲缬沙坦ppt课件

注意事项
需注意的是,为减少血管性水肿风险,必须在停止ACEI治疗36小时之后才 能开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且不应与ARB合用;对于之前应用ARB的患 者,则可直接转换为ARNI,无时间间隔要求[2]。ARNI的使用应从小剂量 起始,逐渐滴定至靶剂量。2017年ACC《优化心力衰竭治疗决策路径专家 共识》对ARNI的使用流程及剂量进行了详细介绍(下图)
图 2017ACC共识:ARNI使用流 程及剂量
表. 2017ACC共识:ARNI的起始推荐剂量及靶剂量
具体用法
起始剂量: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次100 mg,每天两次。在目 前未服用ACEI或ARB的患者或服用低剂量上述药物的患者中, 用药经验有限,推荐起始剂量为50 mg,每天两次。需强调的 是,沙库巴曲缬沙坦每次200 mg每天两次是PARADIGM-HF 研究证实的获益剂量,2017年ACC《优化心力衰竭治疗决策 路径专家共识》特别提出了指南指导性药物治疗(GDMT)的 十大原则,其中首要原则即为“靶剂量与最佳预后相关”,因 此应尽量保证药物的靶剂量治疗[2]。
基于PARADIGM-HF研究,从ACEI转换为沙库巴 曲缬沙坦的患者多重获益显著,不仅包括生存/发病 率获益(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和心力衰 竭住院率),且亚组分析进一步证实其可降低再入 院风险、改善心力衰竭疾病进展(包括因心力衰竭 恶化而住院、需进行门诊心力衰竭强化治疗、其他 非致死性临床恶化事件风险),改善生活质量。因 此,在满足适应证的前提下,经济条件许可者建议 尽早起始ARNI,以使获益最大化。
酶抑制剂LBQ657,具有抑制脑啡肽酶的作用。
ARNI起始时机:从ACEI/ARB的转换治疗需个体化
关于ARNI的起始时机,2017年ACC《优化心力衰竭治疗决策路径专家共识》推荐, 接受ACEI/ARB稳定治疗的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II~III级HFrEF患者,如估算肾小球 滤过率(eGFR)≥30 ml/(min·1.73 m2)且血压足够,即可转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2]。 该共识同时指出,临床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符合ARNI使用指征、但之前从未应用过 ACEI/ARB的患者,尽管目前缺乏在该类患者中应用的充分证据,但共识委员会仍建议 可与患者充分沟通、且密切随访监测的情况下起始ARNI治疗,但对这部分患者沙库巴曲 缬沙坦应从小剂量50 mg每天两次起始[2]。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使用并未特别限定于对目 前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甚至不要求先使用ACEI/ARB,其起始时机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沙库巴曲缬沙坦中国适应证为: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NYHA Ⅱ~Ⅳ级, LVEF≤40%)的成人患者,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片可代替ACEI或ARB,与其他心力衰竭治疗药物(例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和盐皮 质激素拮抗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合成工艺

沙库巴曲缬沙坦合成工艺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其合成工艺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沙库巴曲缬沙坦合成工艺。
首先,合成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前体化合物是一种称为酐的物质。
该酐通过与一种活性试剂反应,发生酰化反应,生成酯化物。
这一步骤是整个合成工艺的核心步骤之一。
接下来,通过加热和溶剂萃取等步骤,将酯化物中的杂质去除,使得产物的纯度得到提高。
这一步骤需要进行多次反复,以确保产物的纯度能够满足药物合格标准。
然后,将纯化后的酯化物与一种碱反应,进行酯水解反应。
这一步骤将酯化物中的酯基转化为酸基,并与碱中的阳离子形成盐。
通过晶体分离和溶剂萃取,可以得到纯净的酸盐产物。
最后,通过与一种特定的酸反应,将酸盐产物中的酸基转化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活性部分。
这一步骤需要进行加热和溶剂萃取等操作,以提高产物的纯度。
整个合成工艺中,控制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的选择等因素十分重要。
合理的反应条件可以提高产物的收率和纯度,并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反应设备的选择和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也对合成工艺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总之,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合成工艺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
通过多次反复的反应、纯化和分离步骤,最终可以得到纯净的沙库巴曲缬沙坦产品。
这一工艺的成功应用,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降压新药:沙库巴曲缬沙坦,特别适合国人,强效控压同时保护心肾

降压新药:沙库巴曲缬沙坦,特别适合国人,强效控压同时保护心肾导语:又一款降压药推出了,它对的名字叫做沙库巴曲缬沙坦,据说特别适合国人在强效控压的时候,还能够保护心肾不受到药物成分的损害。
未来的药似乎都有一个特点。
在起到药效控压的过程中还要兼顾其他脏器的安全,这样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也是每一位科学家都希望造福人类的念想。
一、沙库巴曲缬沙坦这款药药效如何?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当前一款最新的降压药,它是血管紧张素受体脑酚酞酶抑制剂,这种药是由两种药剂合成的,一种是传统的降压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缬沙坦,另一种是脑啡肽酶抑制剂,是我们通常说的沙库巴曲。
通过将这两者药剂的功能做了结合后,他们会在各自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这款药当前已经用于一线的治疗方案中,很可能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基础。
这款药的药效不错,用于多种疾病之中,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在不同的疾病中它的作用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⑴沙库巴曲缬沙坦会应用在急性失常带性心力衰竭中我们先来说说沙库巴曲和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什么作用,首先是沙库巴曲,在最近20多年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沙库巴曲阻断脑啡肽酶,促进内源性钠尿肽降解,相应的会让纳尿肽发挥它的有益作用。
而缬沙坦可以改善我们人体的心肌重构缓解了心力衰竭可能向声源方向的发展,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预后,都有不错的成效。
在使用这款药治疗8周后,患者能够更快更显著的感受到了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已经降低,而且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降低到了29%,从这一则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款药的药效还是相当不错的。
⑵沙库巴曲缬沙坦会应用在心肌梗死中心肌梗死具有“四高”特点,一是患病率高,二是自产率高,三是复发率高,四是死亡率高,然后治疗心肌梗死传统的药物可能起到的效果并不大,不过传统药物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它们起到的缓解效果也很重要。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这一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为这款药会抑制促炎症因子醛固酮的产生,人体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会降低,纳尿肽活性增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马伟萍1王治平2*(1长治医学院研究生院,山西长治046000)(2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山西长治046000)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 )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
心力衰竭已是全世界老龄化社会日益关注的健康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稳步上升,特别是在老龄人口中。
虽然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心力衰竭相关的死亡率几乎没有改善[1]。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最新数据指出,我国有450万心力衰竭患者,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2]。
传统上,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主要是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来理解的。
外周血管收缩、钠和水潴留被认为有助于维持血管内容量以应对泵衰竭,因此,HF 患者主要采用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治疗。
然而,血流动力学模型并不能完全解释心力衰竭的进展性恶化;此外,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药物并没有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3,4]。
随着更多证据的出现,Packer[5]于1992年提出神经激素紊乱的概念,交感神经系统(SNS )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分别作为HFrEF 泵衰竭的第一和第二神经内分泌轴。
虽然这种机制有助于身体在短期内保持心输出量,但持续激活SNS 和RAAS 可对心脏和其他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神经激素机制的第三轴是钠尿肽(NP )系统,其作用与RAAS 和SNS 激活相反。
NPs 随着尿环磷酸鸟苷水平的增加对心脏和血管系统产生保护作用,不仅增强了排钠利尿和血管舒张,而且降低了SNS 和RAAS 的活性,抑制了心脏重塑的影响[6]。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药物的介绍、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副作用分析和安全性评估的详细讨论,结合疗效评价和临床应用前景的分析,得出结论总结。
研究背景和意义涉及心力衰竭治疗的医学需求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社会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有较好的疗效,但仍存在一定副作用,安全性评估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未来该组合药物在临床应用前景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沙库巴曲缬沙坦、比索洛尔、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药物介绍、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副作用、安全性评估、疗效评价、临床应用前景、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情进展缓慢,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带来很大影响。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能够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有助于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比索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来改善心脏功能。
过去的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可以有效地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减少住院率和死亡率。
目前对于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还比较有限,且存在一些争议和不确定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临床试验,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验证该联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并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对患者心功能、生存质量和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药物治疗选择,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功能状态。
研究还旨在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和推广该药物组合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药物选择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2024年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范文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篇一一、引言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尽管近年来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案。
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45-80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
实验组患者的沙库巴曲缬沙坦剂量根据病情进行调整,观察期为6个月。
3. 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采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评估。
三、研究结果1. 心功能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而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不明显。
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活动耐量提高,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缓解。
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较小。
3. 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轻度头痛、恶心等,均未影响治疗过程。
四、讨论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这可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等作用有关。
此外,沙库巴曲缬沙坦还具有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心肌损伤等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安全性方面,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抗心衰新药——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

抗心衰新药——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楚雄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心力衰竭(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等。
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终末阶段,在中国,心衰是五大致死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于2015年先后在美国和欧盟获得上市批准,2017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NYHA Ⅱ-Ⅳ级,LVEF ≤40%)成人患者,诺欣妥是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有效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作用机制:诺欣妥由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结合而成,两者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有益作用。
一方面,通过沙库巴曲抑制脑啡肽酶,增强利钠肽系统的有益作用,起到排钠利尿、舒张血管和保护心脏等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缬沙坦来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RAAS)的作用,起到舒张血管、改善水钠潴留和减轻心脏负荷等的作用。
PARADIGM-HF(多国家、随机、双盲研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目前的标准治疗ACEI(依那普利)相比,诺欣妥能显著降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20%,因心衰住院风险21%,全因死亡风险16% 。
适应症: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NYHAⅡ-Ⅳ级,LVEF≤40%)成人患者,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与其他心力衰竭治疗药物(例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合用。
不良反应:1、血管性水肿:如果发生血管性水肿,应立即停用诺欣妥,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已知有与ACEI或ARB治疗相关的血管性水肿既往病史的患者不应该使用诺欣妥,也禁用于遗传性或特发性血管性水肿患者。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沙 坦 治 疗 髙 血 压 的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的 研 究 进 展 作 一 uretic 口叩似6 , 0 \ ? ) 等 [1°]。其 作 用 机 制 如 图 1 所示:
综述。
当给药后沙库巴曲缬沙坦迅速分解成易于吸收的沙库
巴 曲 和 缬 沙 坦 ,沙 库 巴 曲 则 被 人 体 特 定 的 酯 酶 水 解 为
仍 是 我 国 第 一 大 慢 性 病 ,同 时 也 反 映 出 我 国 高 血 压 的 酮 系 统 的 活 性 ,减 少 交 感 神 经 活 性 和 水 钠 潴 留 ,从而降
控 制 率 仍 然 偏 低 。 当 前 的 高 血 压 治 疗 手 段 主 要 分 为 改 低 血 压 水 平 [111<]。而 缬 沙 坦 则 可 以 阻 断 血 管 紧 张 素 II
图 1 沙 库 巴 曲 缬 沙 坦 作 用 机 制 示 意 图 [11~
表 1 沙 库 巴 曲 缬 沙 坦 治 疗 高 血 压 的 疗 效 当 前 研 究 汇 总 (按 发 表 年 份 排 序 )
编号 研 究 /作者 1 Ruilope[16]
试验 设计
双 盲 RCT
2 Kario[18]
双 盲 RCT
ker, A R B )合 成 的 一 种 新 型 化 合 物 ,作 为 心 力 衰 竭 治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诺屮公司开发的第一个血管紧
疗领域近二十年来最具突破性的创新药物.目前已被 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由缬沙坦和沙库巴曲按物
国内外众多临床指南列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I 类推荐 [3_6]。不 少 研 究 发 现 ,沙 库 巴 曲 缬 沙 坦 在 高 血 压 患 者 中 也 有 很 好 的 疗 效 ,其 降 压 效 果 优 于 缬 沙 坦 和 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库巴曲缬沙坦
1.前言
传统心衰药物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心衰症状,但无法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因心衰住院率,因此开发新型心衰治疗药物迫在眉睫。
2015 年,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receptor neprilysin enzyme inhibitor, ARNI)2015 年7 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该药上市用于心力衰竭治疗; 2015 年11 月,欧盟批准该药上市用于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HFrEF) 患者; 2017 年7 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该药在中国上市,用于HFrEF 患者的治疗,为心衰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综述了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学性质,更新了相关临床试验结果,并介绍其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心衰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2.作用靶点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诺华公司的研发团队在吸取其他类似药物研发的经验教训后开发出来的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是一种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其在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同时抑制脑啡肽酶。
它由缬沙坦和沙库巴曲以1 ∶1 的比例构成,具有两个作用靶点: 缬沙坦抑制RAAS,而沙库巴曲进入体内后在肝脏酶的作用下代谢为有活性的脑啡肽酶抑制剂LBQ657,具有抑制脑啡肽酶的作用。
3.药物化学结构
诺欣妥?是一种新型的盐复合结晶体,由沙库巴曲和缬沙坦阴离子、钠阳离子和水分子构成,最小晶体结构单元由以下组成:6个沙库巴曲分子(阴离子)和6个缬沙坦分子(阴离子)、18个钠离子(阳离子)、15个水分子。
4.作用机制
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是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是心衰药物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为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由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缬沙坦按照1:1 摩尔比构成,因而具有双重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作用。
沙库巴曲是前体药物,在体内经酶切作用去掉乙酯基团得到其活性形式LBQ657。
LBQ657 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抑制脑啡肽酶作用。
研究表明,脑啡肽酶能够降解多种血管活性肽,比如利钠肽、缓激肽、肾上腺髓质素、血管紧张素Ⅱ等。
LBQ657 通过抑制脑啡肽酶上调利钠肽、缓激肽、肾上腺髓质素水平,发挥利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抑制交感神经张力,降低醛固酮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及心肌肥大等作用。
但是抑制脑啡肽酶同时会升高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引起血管收缩,抵消利钠肽等物质的血管舒张作用,联用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可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此外,缬沙坦还具有抑制交感神经、降低醛固酮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逆转心肌重塑作用。
5.展望
沙库巴曲缬沙坦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及脑啡肽酶,从而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利钠利尿,进而减缓心肌纤维化及心肌肥厚进展的作用。
临床试验结果以及事后分析表明,相比依那普利,该药可明显改善心衰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心衰住院率和病死率,不良反应方面该药物引起低血压的发生比例较高,其它相对较低。
鉴于其上市时间较短,需进一步完善针对该药疗效及安全性的上市后评价,尤其是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我国人群中的临床实践信息。
尽管如此,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上市还是为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相信经过规范治疗,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栾曾惠,张亚同,赵紫楠,胡欣. 沙库巴曲缬沙坦快速技术评估[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15(11):50-53.
[2]刘岳,汪芳.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J]. 中国循环杂志,2018,33(02):198-200.
[3]张辉,周文平,刘刚琼,张文静,张金盈.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依那普利对缺血型心肌病患者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8,34(05):457-459.
[4]刘滔,徐俊波,吴镜.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新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8,39(03):483-486.
[5]陈文文,刘燕琳,李振山,尹玲,耿涛,党和勤.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从临床试验到真实世界[J/OL].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5[2018-10-25].
[6]魏云杰,张密,许海军,陈佳娟,高振,程飞.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07):17-20.
[7]吴明明.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