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8引水枢纽
xx二期引水工程(取水泵站)项目划分

顶板混凝土(0-000.000~0-006.000)
拦污粗栅二期混凝土
底板混凝土(0-000.060~0-023.000)
侧墙混凝土(0-000.060~0-023.000)
顶板混凝土(0-000.060~0-023.000)
底板混凝土(0-000.023~0-041.000)
侧墙混凝土(0-000.023~0-041.000)
泵房墙体砌筑
泵房内墙装修
泵房外墙装修
泵房玻璃幕墙
泵房天棚
泵房屋面防水
泵房门窗安装
泵房给排水
泵房地面铺装
泵房楼梯栏杆
泵房卫生间
12、装饰装修工 程BZ01-12
进水前池圬工
清淤池栏杆
检修闸门栏杆
拦污粗栅栏杆
加氯泵房墙体砌筑
加氯泵房内墙装修
加氯泵房外墙装修
加氯泵房天棚
加氯泵房屋面防水
加氯泵房门窗安装
加氯泵房给排水
xx引水二期工程取水枢纽及泵站土建及金属结构工程 位工程项目划分表
单位工程名称:xx引水二期工程取水枢纽及泵站土建及金属结构工程
分部工程 名称编码
单元工程名称编码
M7.5浆砌块石(0-020.000~0-000.000 )
底板混凝土(0-000.000~0-006.000)
侧墙混凝土(0-000.000~0-006.000)
M7.5浆砌块石挡墙(CQ4~CQ5)
M7.5浆砌块石挡墙(CQ5~CQ1)
挡墙压顶混凝土
M5.0围墙
金属栏杆
挡墙碎石垫层
夯填填方
BZ01-09-04 BZ01-09-05 BZ01-09-06 BZ01-09-07 BZ01-09-08 BZ01-09-09 BZ01-09-10 BZ01-09-11 BZ01-10-01 BZ01-10-02 BZ01-10-03 BZ01-10-04 BZ01-10-05 BZ01-10-06 BZ01-11-01 BZ01-11-02 BZ01-11-03 BZ01-11-04 BZ01-11-05 BZ01-11-06 BZ01-11-07 BZ01-11-08 BZ01-11-09 BZ01-11-10 BZ01-11-11 BZ01-11-12 BZ01-11-13 BZ01-11-14 BZ01-11-15 BZ01-11-16 BZ01-11-17 BZ01-11-18 BZ01-11-19 BZ01-11-20
引水(渠道)工程项目划分表

ICS93.160SLP5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176—2007替代SL176-19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2007-07-14发布2007-10-14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前言根据水利部2004年(历经三年)技术标准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修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1996),并更名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本标准共5章,11节,84条和7个附录。
与原规程相比,增补和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扩大了本规程适用范围;——修订了质量术语、增加了新的术语;——修订了项目划分原则及项目划分程序,新增引水工程、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划分原则。
纳入了《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39-1999的有关条款——增加了见证取样条款;——增加了检验不合格的处理条款及水利水电工程中涉及其他行业的建筑物施工质量检验评定办法的条款;——增加了委托水利行业质量检测机构抽样检测的条款;——修订了质量事故检查的条款;——增加了工程质量缺陷备案条款;——增加了砂浆、砌筑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修订了质量评定标准;——修订了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增加了附录A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评定办法、附录B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缺陷备案表格式、附录C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附录D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验收条件、附录E砂浆、砌筑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附录F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核定签证表、附录G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表;——将原规程附录A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项目划分表、附录B渠道及堤防工程项目划分表修定补充后列入条文3.1.1说明中,作为项目划分示例;——删去原规程附录C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报告格式;在附录后加入了“标准用词说明”。
目次1 总则 (3)2 术语 (4)3 项目划分 (6)3.1 项目名称 (7)3.2 项目划分原则 (7)3.3 项目划分程序 (8)4 施工质量检验 (9)4.1 基本规定 (9)4.2 质量检验职责范围 (11)4.3 质量检验内容 (12)4.4 质量事故检查和质量缺陷备案 (15)4.5 数据处理 (16)5 施工质量评定 (18)5.1 合格标准 (18)5.2 优良标准 (19)5.3 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21)附录A 水利水电工程外观质量评定办法 (22)附录B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格式 (37)附录C 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41)附录D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验收条件 (42)附录E 砂浆、砌筑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43)附录F 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 (44)附录G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表 (44)1 总则1.0.1 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使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制订本规程。
新建、扩改建灌溉与排水工程工程等级划分

新建、扩改建灌溉与排水工程工程等级划分
2.0.1 蓄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总蓄水容积的大小,按表2.0.1确定。
引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引水流量的大小,按表2.0.2确定。
2.0.3 提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单站装机流量或单站装机功率的大小,按表
2.0.3确定。
当提水枢纽工程按单站装机流量和单机装机功率分属两个不同工程等别
时,应按其中较高的等别确定。
2.0.4蓄水、引水和提水枢纽工程中的水工建筑物级别,应根据所属枢纽工程的等别与建筑物重要
性,按表2.0.4确定。
2.0.5灌溉渠道或排水沟的级别应根据灌溉或排水流量的大小,按表2.0.5确定。
对灌排结合的渠道工程,当按灌溉和排水流量分属两个不同工程级别时,应按其中较高的级别确定。
应根据过水流量的大小,按表2.0.6确定。
表2.0.6 灌排建筑物分级指标
在防洪堤上修建的引水、提水工程及其它灌排建筑物,或在挡潮堤上修
建的排水工程,其级别不得低于防洪堤或挡潮堤的级别。
2.0.8倒虹吸、涵洞等灌排建筑物与公路或铁路交叉布置时,其级别不得低于公路或铁路的级别。
2.0.9蓄水、引水和提水枢纽工程中位置特别重要,失事后将造成重大灾害,或采用新型结构、实
践经验较少的2~5级主要建筑物;2~5级的高填方灌排渠沟、大跨度或高排架渡槽、
高水头或大落差水闸、倒虹吸、涵洞等灌排建筑物,其级别经论证后均可提高一级。
重大水利工程清单

重大水利工程清单
1.三峡工程:位于长江干流上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主要目的是发电、航运和防洪。
2. 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黄河、汉江、海河等河流之间的水源调配起来,以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3. 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华东、华北等地,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求。
4. 华南虎头山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珠江上游,主要功能为发电、航运和防洪。
5. 九龙江水电枢纽工程:位于云南省怒江上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水电枢纽工程之一,主要用于发电。
6. 鲁南黄河大型灌区工程:位于山东省,主要用于灌溉和农田水利建设。
7.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供水工程: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提供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是中国现代城市水利建设的代表之一。
8. 长江中下游防汛工程: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用于防洪。
9. 青藏高原水利工程:包括青藏高原地区的水利枢纽、水电站和输水系统等,是西部地区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华北平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位于华北平原地区,主要用于灌溉和农田水利建设。
- 1 -。
《引水枢纽》课件

绿色能源技术:利 用太阳能、风能等 可再生能源
物联网技术:实现 引水枢纽远程监控 与管理
智能化管理与发展趋势
引水枢纽在水利现代化中的作用与地位
引水枢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 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引水枢纽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
引水枢纽是水利现代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水资源的调 控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加强生态保护,保护珍稀物 种和生态环境
建立环保监测体系,定期监 测水质、土壤、空气等环境 指标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环 保意识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
引水枢纽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第七章
技术创新与应用
智能监控系统:实 时监测引水枢纽运 行情况
自动化控制技术: 提高引水枢纽运行 效率
数
环保性: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保护生态环境
美观性:设计 美观,与周围
环境协调
实用性:满足 实际需求,提 高引水效率和
稳定性
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施工方法:采用开挖、爆破、浇筑等方法 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定期更换:及 时更换磨损或 损坏的部件, 保证设备性能
引水枢纽的运行与管理
第五章
运行方式与调调节
调度原则:确保供 水安全、稳定、高 效
调度方式:手动、 自动、远程等多种 方式
调度内容:包括水 量、水质、水压等 参数的调节,以及 设备运行状态的监 控和维护
质量检测与验收
检测项目:包括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等 检测方法:采用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等方法 验收标准: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验收流程:包括自检、互检、专检等环节,确保工程质量
7.引水枢纽

九 章
多首制渠首一般设有2~3条引水渠,各渠相距 1~2公里,甚至更远些。洪水期仅从一引水口引水,
水 其余引水口关闭。枯水期,由于水位较低,则由几
利 个引水口同时引水,以保证引取所需水量。在图6-
枢
9所示的布置中有两条引水渠与进水闸相连。其优点 是:某一个引水口淤塞后可由其它引水口进水,不
纽 致停止供水;引水渠淤积后,可以轮流清淤、引水。
枢 叫引水角。一般应为锐角,通常为了使水流平顺,
纽
增大引水量,常采用30°~45°。进水闸堰顶高程应 高于河床1.0m~1.5m,与干渠渠底齐平或略高。
拦沙坎:其作用是用来加强天然河道环流,使底
沙顺利排走,一般布置在引水口的岸边。坎的形状
通 常 采 用 “ Γ” 形 。 坎 顶 高 出 渠 底 的 高 度 约 0.5m ~
会产生埋坝现象。
根据以上特点,在进行引水枢纽设计时,合理布置枢 纽建筑物,充分考虑泥沙对天然河道的影响,确保渠 首正常工作。
第 六 章
引 水 枢 纽
图6—3河流弯道冲淤图
第三节 引水枢纽
第 六 章 引 水 枢 纽
图6—4弯道环流原理示意图 1—表层流 2—底层流
二、弯道环流原理
天然河道都是弯曲的,对于土质河床,由于流量
用于引水口的上游河岸受水流冲刷而坍塌变形,河道 主流轴线改变,偏离引水口,恶化引水条件等情况。
2)清除引水口处的凸出体:当引水口前有硬土堆或
第 硬石妨碍水流时,必须清除,以避免导致主流偏离引
九 水口。 章 3)堵塞河汊:当引水口处河道枯水时期形成几股汊
水 道时,河槽位置频繁改变,使枯水期引水困难,可用
水 利 枢
水,排走底层泥沙;保证渠首建筑物不受冲击或淘刷 破坏,平顺水流以增加引水量。
[最新]大坝河引水枢纽水系连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最新]大坝河引水枢纽水系连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9d03e6f111f18583d05af0.png)
XX县大坝河—寨溪河—乔庄河水系连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大坝河引水枢纽工程)×××XX公司20__.7目录1 设计依据 (4)1.1、设计依据 (4)1.2、设计原则 (4)2 工程概况 (5)2.1、结构物描述 (5)2.2、施工特(难)点分析 (6)3 施工布置 (7)3.1 施工准备 (7)3.1.1、施工组织机构、作业人员 (8)3.1.2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 (8)3.3、施工用水 (10)3.4、施工用电 (10)3.5、施工道路 (10)3.6、混凝土拌和系统 (10)4 拦河坝施工 (11)4.1施工程序及施工布置 (11)4.2施工方法 (11)5施工总进度计划 (13)5.1工程完建期 (13)5.2施工总进度指标 (14)5.2.1工期关键线路 (14)5.2.2施工强度及高峰人数 (14)6 导流方案 (14)7 大坝混凝土施工方案 (17)7.1混凝土坝分期方案 (17)7.2大坝混凝土浇筑分层、分块方案 (18)7. 3、模板规划方案 (18)7.4 、混凝土浇筑方案 (19)7.4.1 混凝土运输方案 (19)7.4.2 施工缝和混凝土交接面的处理方案 (20)7. 5、混凝土施工方法 (20)7.5.1混凝土施工工序 (21)7.5.2混凝土的运输和入仓 (21)7.5.3混凝土的振捣和收面 (22)7.5.4拆模及修补 (23)7.5.5养护 (24)7.5.6溢流面混凝土施工 (24)7.5.7二期混凝土施工 (24)7.5.8预制混凝土 (25)7.6、钢筋制作与安装 (25)7.6.1钢筋的材质 (25)7.6.2取样与试(检)验 (26)7.6.3钢筋的加工 (26)7.6.4钢筋运输 (27)7.6.5钢筋接头 (28)7.6.6 钢筋安装 (28)7.7、止水安装施工 (30)8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技术措施 (30)8.1、工程区气象特征 (30)8.2、温度控制方案 (32)8.3、温度控制标准 (33)8.3.1基础混凝土的允许温差 (33)8.3.2新老混凝土上、下层允许温差 (33)8.3.3内外温差 (34)8.4、温度控制及防裂技术措施 (34)8.4.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改善混凝土性能 (34)8.4.2合理安排浇筑层厚和间歇期 (34)8.4.3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进度 (35)8.4.4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36)8.4.5加强混凝土养护 (36)8.4.6表面保护措施 (36)8.4.7通水冷却 (37)9 安全措施 (40)10.闸门及金属设备的安装 (41)1 设计依据1.1、设计依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 5110-2013;《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及相关技术交底文件。
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名单及进度更新

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名单及进度更新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涵盖五大类。
其中包括防洪减灾工程56项、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26项、灌溉节水和供水工程55项、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8项、智慧水利工程5项。
其中,96项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
小编特地搜集了下有关信息,本文参考了水投策论的文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增加了部分工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澳门、台湾、相关)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项目,本文所列项目清单均为公开消信息获取,不一定准确完整,欢迎留言补充。
天津市(1项)•海河防潮闸除险加固工程,2021年9月22日开工,投资5.23亿元。
河北省(1项)•雄安新区防洪骨干工程,已开工。
•卫河干流治理工程(跨河南、河北、山东三省),2021年2月初设获批复,投资10.75亿元。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已于6月10日开工山西省(1项)•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跨山西和陕西两省),可研已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辽宁省(1项)•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10月可研报告已通过水利部门审议及国家发改委评估,工程初步设计已取得省水利厅批复,投资70.37亿!黑龙江省(1项)•黑龙江省鹤岗市关门嘴子水库,3月19日开工,总投资33.51亿元。
上海市(1项)•吴淞江整治工程(涉及江苏、上海),10月21日开工。
2021年6月9日江苏段可研水规总院已出具审查意见。
上海段已于2020年10月21日正式开工,按计划2024年基本建成。
江苏省(1项)•淮河干流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涉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国家发展改革委可研已批复,明确今年开工。
浙江省(1项)•开化水库,2021年水利部批复初设报告,投资45.54亿。
安徽省(7项)•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工程,2021年8月15日开工,总投资18.38亿;•洪汝河治理工程(跨河南、安徽两省),2020年11月24日开工,总投资27.2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无坝渠首设在河道的直段也是不理想,因在直段 侧向引水时,引水口会产生漩涡,不仅进水量小而 且也不均匀。必需从河道的直段引水时,应把引水
第 口设在主流靠近岸边、河床稳定、水位较高、流速 九 较大的地段。 章 (4)渠首位置应选在干渠路线比较短,而且经过的 引 地方没有陡坡、深谷及坍方的地段,以减少土方工 水 程量。 枢 2.无坝引水枢纽的布置形式 纽 无坝引水枢纽布置形式,可分为一首制渠首和多首
枢 处环流较弱,泥沙较少。必要时可在对岸设置丁坝将
纽 主流逼向凸岸,以利引水。
(2)在分汊河段上,一般不宜设置引水口,因其主
流摆动不定。常常发生交替变化,导致汊道淤塞,引
水困难。如引水口必须设在汊道上时,并对河道进行
整治,将主流控制在汊道上。
第 九 章引 水枢 Nhomakorabea纽
图6-5引水口位置
图6—6无坝引水枢纽
引 的形状,以使入渠水流平顺,避免出现漩涡,减少 水 水头损失。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所成的夹角,
枢 叫引水角。一般应为锐角,通常为了使水流平顺,
纽
增大引水量,常采用30°~45°。进水闸堰顶高程应 高于河床1.0m~1.5m,与干渠渠底齐平或略高。
拦沙坎:其作用是用来加强天然河道环流,使底
沙顺利排走,一般布置在引水口的岸边。坎的形状
两种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如图6—4(c)。在其合力
作用下,表层的水流向凹岸,底层的水流向凸岸,
从而形成横向环流,横向环流与纵向流合成为螺旋
第 状前进水流,如图6—4(a)所示。
九 章
当横向环流由上向下流动时,流速增大、含沙量较 小,当流速大于凹岸的抗冲流速时,凹岸就产生冲
引 刷。而底流流向凸岸时,含沙量大增,在岸坡处, 水 底流转而向上流动,因重力作用,流速减小而使泥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8引水枢纽
有坝引水枢纽:当河道水量比较丰富,但水位较低,
不能自流灌溉;或引水量较大,无坝引水不能满足
要求时,则应修建拦河坝(闸),以抬高水位,保
第 证引取灌溉所需的流量。这种引水方式称有坝引水 九 枢纽或有坝渠首。通常由溢流坝(亦称壅水坝)或 章 拦河闸、进水闸、防沙冲沙措施、船闸、筏道、鱼
枢 沙淤积。当水流到达表层后,改变方向再流向凹岸,
纽
周而复始。这样发展的结果,凹岸便成为水深流急 的主流深槽,而凸岸则成为水浅流缓的浅滩。如凹
岸不够坚固,则会使弯道逐渐向下游移动(如图
6—3)。
根据弯道环流的特性,引水枢纽应布置在凹岸,引
取表层较清水流,有效的防止泥沙入渠,并可防止
引水口被淤积,保证引水量要求。
通常采用“Γ”形。坎顶高出渠底的高度约0.5m~ 1.0m,见图6—7。
第 九 章
冲沙闸:在洪水期打开冲沙闸,冲洗进水闸前、引 渠内沉积的泥沙,见图6—8,其底板高程比进水闸 低0.5m~1.0m。
沉沙设施:一般布置在进水闸后面适当的地方。通
第 九 章
三、无坝引水枢纽布置 1.无坝引水枢纽位置选择
合理确定无坝渠首位置,对于保证正常引水减少
引 泥沙入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确定位置时,必须
水 详细了解河岸的地质、地形情况、河道洪水特性、
枢 含沙量及河床变迁规律。位置选择时可按如下原则
纽 确定:
(1)根据弯道环流分沙原理,无坝渠首应设在河
道坚固、河流弯道的凹岸,以引取层较清水流,防
止泥沙入渠。设在弯道顶点以下水深最深、单宽流
量最大、环流作用最强的地方。这个地点距弯道起点
的距离(L)可按下式初步拟定。
L(mB64—R11) B
第 式中m—系数,一般取m=0.8~1.0时;
九 章
B—河道设计水位时水面宽度,m; R—弯道中心半径,m。
引 当地形条件受到限制,不能把渠首布置在凹岸而必 水 须设在凸岸时,应将渠首设在凸岸中点偏上游处,该
引 道、电站等组成。由于工作可靠被广泛使用。 水 引水枢纽的形式亦受经济条件制约。日本在50年
枢 代的有坝渠首多为闸坝结合式渠首(即壅水坝及冲
纽
沙闸),但随着其经济发展逐步改建成对天然河流 状态无影响的拦河闸式渠首,目前多采用闸坝结合
式(泄洪闸及壅水坝,大孔口泄洪闸兼作泄洪、排
沙、排冰)进行改造原有半永久性渠首( 壅水坝及
制渠首两类。
(1)一首制渠首,有弯道凹岸渠首及导流堤式渠首 两种布置形式。
1)弯道凹岸渠首:它适用于河床稳定,河岸土质
坚固的凹岸。由进水闸、拦沙坎及沉沙设施等建筑
物组成,如图6—7所示。
第 九 章
进水闸:其作用是控制入渠水流,一般布置在引 水口处,应尽量减少引渠的长度,以减小水头损失 和减轻清淤工程量。引水口两侧的土堤应为喇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