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故障处理总结

合集下载

怎样处理传输2M故障

怎样处理传输2M故障

怎样处理传输2M故障一、物理层故障故障现象:物理链路不通1、在BSC侧执行DSP E1T1STAT命令查出链路状态为:链路不可用/链路存在AIS告警/链路存在远端告警/链路存在复帧失步告警/链路存在帧失步告警等链路不通的状态。

2、在BTS侧执行DSP CBTSLNKSTAT命令查出链路状态为:LOS(链路不可用)/LFA(链路帧失步)/LMFA(链路复帧失步)/RRA(链路远端告警)/AIS(链路告警指示)/TXSLIP(发送滑帧)/RXSLIP(接收滑帧) 等链路不通的状态或有误码出现。

排查方法:1、逐段环回,分段测试从站点机房的DDF架开始,以最小传输单元逐段向BSC环回,并执行DSP E1T1STAT命令测试链路通断情况,直到定位出故障传输节点。

如果是滑帧或误码率高等情况,BSC侧缺乏有效排查手段,可在BSC机房逐段向基站环回,TELNET到基站上执行DSP CBTSLNKSTAT 命令查询链路状态(尤其是误码状态),定位故障传输节点。

2、调换收发遇到某个节点(大多是DDF架的双母E1接头)两侧分别环回能测试导通,接上不能导通的,一般是收发未对应,调换收发后解决问题。

注意事项:此种故障一般都是由于设备或线缆问题引起,在逐段环回是需特别细心,不能漏掉传输中任何一个节点,在某些情况下(如时而出现的闪断)需要长时间观察才能找到问题所在。

二、链路层故障故障现象:PPP/MLPPP链路状态不可用1、在BSC侧执行DSP PPPLNKSTAT/DSP MPLNKSTAT命令查出链路状态为:不可用。

2、在BTS侧执行DSP CBTSBRDSPECSTAT命令查询传输接口板(CMPT/UTRP)链路状态中,LCP/IPCP/PPPMux状态任意一个为不可用。

排查方法:1、排除物理层故障参照前面所述方法,排除物理层故障,DSP E1T1STAT/DSP CBTSLNKSTAT查询结果均可用。

2、排查数据配置是否对应①在BSC侧执行CHK CBTSIFCFG命令检查数据配置是否一致。

2M电路故障分析

2M电路故障分析

2M电路故障分析2M电路对传输来说,主要分2类,一类是本单位电路,另一类是租用电路。

租用电路处理方式就是自己先测本端电路,保证完好的情况联系对方就可以了。

今天我们先讲一下我们本单位的2M电路,信息网专线电路。

一、常用协议转换器类型及告警说明1.Spark-2001D(10Base-T/E1/V.35转换器)前面板示意图1)E1 LOOP:当拨码开关LOOP控制位(BIT-1)至于下方(ON)时,环回测试功能开启,本端E1自环此红灯亮,同时将对端E1环回。

正常工作时LOOP控制位应置于上方(OFF),此时E1 LOOP红灯熄灭。

2)E1 LOS:如果E1有LOS告警,则此红灯亮,正常则灯熄灭。

若红灯闪亮,则表示E1不同步。

3)E1 RALM:如果E1出现远端告警,则此红灯亮,正常则灯熄灭。

4)V.35 TX:V.35口状态,有数据发送,则此绿灯亮,无则灯灭;但在Spark-2001D(I)中,无意义。

5)V.35 RX:V.35口状态,有数据接收,则此绿灯亮,无则灯灭;但在Spark-2001D(I)中,无意义。

6)LAN LINK:LAN接口连接正常,绿灯亮,但在Spark-2001D(II)中,无意义。

7)LAN TX:LAN接口状态,有数据发送,则此绿灯闪亮,无则灯灭;但在Spark-2001D(II)中,无意义。

8)LAN RX:LAN接口状态,有数据接收,则此绿灯闪亮,无则灯灭;但在Spark-2001D(II)中,无意义。

9)RUN:此绿灯闪亮,表示转换器已处于工作状态。

10)POWER:连接电源后POWER绿灯亮,表示外部供电设备已经连接正常,但不表示已通电。

2.Xway-SH05(SHDSL/E1)前面板示意图1)POWER:亮表示设备加点正常。

2)RUN:闪烁表示设备运行正常。

(闪烁周期为2秒)3)LOOP:亮表示有近端和远端环回;灭表示无环回。

4)NMS:网管状态指示灯,长亮表示为网管状态,长灭表示为手动状态,闪烁表示从串口或DSL线路收到控制信息。

通信原理问答题

通信原理问答题

1、BTS,ODF和DDF还有光端机之间有什么关系:由BSC下发到BTS的数据是经由光纤传输的。

进站光纤首先进入ODF,经ODF 上的法兰跳转到光端机,在光端机上完成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

产生的电信号在E1(2M)线上传输并进入到DDF上,在DDF上完成与BTS的2M线对接,并进入到BTS中。

之后的过程是BTS传输板----BTS控制板-----基单元------载频单元-----射频单元------天馈系统----手机用户,简单过程就是这样的,反向从后向前就行了。

2、传输节点机房是什么意思?能介绍下从BSC出来的光纤是如何最终到达基站传输设备,并最终出来若干条2M线到BTS,现在的基站传输设备是不是都成环了,具体是怎样的一个结构?传输节点机房就是若干个基站的信号采集点或是主干光缆的中继站。

从BSC出来的光纤到基站可能经过若干的跳纤点。

然后到传输设备(现在移动站一般为华为155/622H),最终出2M线。

基站传输设备只是大多数成环了。

成环是指一条光纤环路上挂了若干个基站,每个基站都有主备用链路。

并且两条链路都来自不同一个方向。

2、PTN和OTN在组网和结构上有什么区别,在网络改造过程中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先说PTN,PTN类似于MSTP,但只是类似,PTN主要为数据业务的传输而服务,因此它主要提供GE、FE接口,当然也可以提供2M或者STM-N接口,不过其2M和STM-N已经不再是MSTP设备的帧结构形式,而是IP包的形式。

PTN目前有两大类,一类是由MSTP 演变的T-MPLS,另一类是由数据设备演变的PBB-TE,通常传输厂商的产品属于前者,而数据厂商的产品属于后者,两类产品的优劣可以自行搜索相关文章。

由此可见,PTN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基于新内核的MSTP,其主要功能和实现方式都与MSTP非常相似。

再说OTN,OTN实际上是DWDM和ASON的综合体。

首先OTN具备光交叉能力,即通过加载WSS型ROADM模块,可以使其组成类似于ASON设备的MESH网结构,即提高业务调度的灵活性,又增加了网络安全性;其次OTN具备电交叉能力,即每个波道的子速率交叉能力,这一部分与SDH的作用非常相像,但OTN有自己特殊的帧结构,那就是2.5G 颗粒的ODU1和10G颗粒的ODU2,也有专门为数据业务服务的ODU1E和ODU2E。

2M故障处理方法简介

2M故障处理方法简介

2M故障处理方法简介1.直达电路模型直达电路:首先在Z端环回(内环),如果A端客户侧能收到信号(通),表示传输正常,故障为Z 端客户侧(BTS侧)故障;其次如果在Z端环回(内环),A端客户侧不能收到信号(不通),则需要再次对A端进行环回(外环),如果A端环回A端客户侧不能收到信号(不通),表示A端2M线或者A设备、端口等其他故障;如果A端环回A端客户侧能收到信号(通),表示A端-Z端传输不通,判断为A-Z端传输光路、设备或数据问题。

进一步排查故障:如果A端或Z端电路端口上报TU_AIS告警,则表示该信号失效(无效信号),此种情况证明传输路径失效。

应判断为传输数据问题或线路、设备上存在故障。

通过排除法判断故障为数据问题或线路、设备问题:查询该条电路路径,根据是否显示判断数据是否异常,如无显示,则证明数据问题,如有显示,且为双向路径则证明数据无异常;数据无异常则应定位为线路、设备问题。

备注:内环和外环均针对传输而言,内环指向传输侧环回,外环指向非传输侧(即客户侧:BTS/BSC侧)环回。

2.转接电路模型2M转接:首先在Z端环回(内环),如果A端客户侧能收到信号(通),表示传输正常,故障为客户侧故障;其次如果在Z端环回(内环),A端客户侧不能收到信号(不通),则需要再次对A端进行环回(外环),如果A端环回A端客户侧不能收到信号(不通),表示A端2M线或者A设备、端口等其他故障;如果A端环回A端客户侧能收到信号(通),则再次对转接C 进行环回(外环),该处将分两种情况处理①如果A端客户侧不能收到信号(不通),判断故障为转接B-转接C点2M硬件故障或A端-转接B数据、线路或设备问题,要进一步确认故障点需要再次环回转接点B,此时忽略上图中的转接C-Z端路由,将转接B作为上例中的“Z端”来看,参照直达电路的处理流程来定位故障;②如果A端客户侧能收到信号(通),则应判断为转接C-Z端数据、线路或设备问题,此时忽略上图中的转接B-A端路由,将转接C作为上列中的“A端”来看,参照直达电路的处理流程来定位故障。

2M故障定位及处理方法

2M故障定位及处理方法

2M故障定位及处理方法2M通路连接及路由示意图:交换->基站局向基站->交换局向图一:2M通路连接及路由示意图2M故障出现时,先结合电路资料和交换端口表,查询传输网管相应端口告警,以确定进一步处理方法及故障定位。

结合告警处理的经验和故障产生的原理,故障类型大致有如下:注传输网管告警简易原理:传输设备在涉及成本问题情况下,支路板和光板均只在接收端设置感应器,即只在接收端对(对端发送至本段接收中继段)信号进行检测,对端发端不对发送信号进行检测,故存在发端信号无法预知的漏洞,出现故障无法直接判定;可采用环回方式利用接收端检测相应发送端是否有信号发出或者在硬件上(如DDF架或者光口发端)直接用仪表测试。

1.网管上基站侧报PDH物理端口LOS此种故障从告警可看出为基站内传输支路板接收检测无信号,可能原因●DDF架相应端子连接件松动、●基站设备停电传输未下电、●基站设备发送端至DDF跳线故障(虚焊、断损),●有很小可能是传输支路板至DDF的线缆(支路板侧接收线)故障。

处理方法:基站侧PDH物理端口LOS即证明故障出现在基站侧,具体定位如下:(1)在网管做基站设备支路板的线路侧环回,如环回交换中继端口恢复,取消环回则交换中继中断,则故障定位在传输支路板至基站设备间。

(2)在基站DDF上相应传输端口硬环回,如环回交换中继端口恢复,取消环回则交换中继中断,则故障定位在DDF相应端口至基站设备间;如DDF环回后交换仍中断,传输告警不消失,则定位在传输设备支路板接收端至DDF间线缆(即传输接收线)故障。

注:判断为传输接收线故障的前提是,基站业务故障前已开通,而不是新开通电路调测时。

(3)定位故障后,检查线缆接头是否虚焊、是否2M线缆铜芯与外屏蔽层短路、是否2M线缆铜芯与同轴头外壳短路、线缆是否被损坏、是否DDF连接件松动、是否DDF连接件损坏、是否设备支路板上预制线插头松动等。

交换->基站局向基站->交换局向图二:基站侧2M通路环回示意图2.网管上核心机房侧报PDH物理端口LOS此种故障从告警可看出为核心局内传输支路板接收检测无信号,可能原因●传输侧DDF架接收端子连接件松动、●交换侧DDF架发送端子连接件松动、●交换侧DDF发送端至传输侧DDF接收端间跳线故障(虚焊、断损),●有很小可能是传输支路板至DDF的线缆(支路板侧接收线)故障。

关于SDH设备2M电路故障的分析思考

关于SDH设备2M电路故障的分析思考

关于SDH设备2M电路故障的分析思考摘要2M电路的运用在SDH系统占有很大比重,它的稳定是SDH系统的基石。

如何利用这些告警信息快速判断、定位故障、处理故障,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误码系统稳定分析处理铁路在高速发展,对传输网络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铁路通信系统中有大量的2M业务在使用,在日常维护工作中会遇见很多2M电路故障,大多数故障会有相对应的信息上报网管。

如何利用这些告警信息快速判断、定位故障、处理故障,就显得至关重要。

下面就2M电路的告警信息、如何查找处理进行分析如下:一、2M电接口LOS告警网管的告警信息:2M信号丢失。

当检测到PDH一侧没有信号送入SDH设备时,2M支路板会上报此类告警信息。

LOS只与本网元有关,一般有一下几个原因造成:1、2M缆有问题。

2、终端设备的DDF架的2M接口接触不良。

3、电接口板对应的某个或某些2M接口的电路模块损坏。

4、数据配置有误。

5、时隙数据丢失。

这类故障的处理较为简单,但为了不至于与中断业务,可以通过配置新的替代业务的办法先恢复故障业务,然后再处理故障电路。

常见的方法有:1、在DDF侧对该电路进行硬环回,判断是传输侧还是业务侧的问题。

2、在网管上对该2M口做“线路侧环回”、“终端侧环回”,来判断是哪一段出的问题。

3、检查数据是否配置错误,通常使用插入告警法。

4、重新配置该2M电路的数据解决数据丢失告警。

5、更换故障的2M支路板。

二、2M接口没有LOS告警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如下:1、时隙配置错误。

2、接地问题:如传输设备接地阻值较大,造成2M线屏蔽层的电位太高。

3、维护和故障处理时设置了各类环回:网管设置的软环,设备侧的硬环。

4、设备的单板吊死。

5、软硬件版本不一致。

因为没有告警信息,所以这类问题处理起来较为复杂。

处理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有时隙配置重新下发、仪表测试、插入告警、环回等方法。

1、时隙配置错误的处理:在网管上将穿通的业务时隙在某个网元处,把收发配置在相对应的光板上的收发TU-12上。

数字通信中2M接口电路帧结构及常见故障分析

数字通信中2M接口电路帧结构及常见故障分析

数字通信中2M接口电路帧结构及常见故障分析牟文波;刘橙;曲志明;杨庆华【摘要】工作中,我们在处理2M电路的故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才能保证及时有效地处理好2M接口电路业务.针对数字通信中2M接口电路帧结构反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0(000)034【总页数】1页(P101)【关键词】数字通信;2M接口电路帧结构;故障【作者】牟文波;刘橙;曲志明;杨庆华【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柞树林65045部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49;哈尔滨市柞树林65045部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49;哈尔滨市柞树林65045部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49;哈尔滨市柞树林65045部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49【正文语种】中文在固定通信台站值勤中,由于一些值机员对2M接口电路帧结构和性能了解不多,在处理业务和分析故障时,容易发生处理故障延时,影响正常的通信业务问题,因此,掌握2M接口电路的用途、原理、帧结构及测试分析方法,对于我们处理故障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阐述2M接口电路的原理和帧结构、测试方法、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2M接口电路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抗干忧能力强,保密性能号。

二是传输速率高,信道利用率高,网络时延短。

三是数据信息全透明。

由于2M接口电路是建立语音、数据、传真、图像多种业务的理想平台,因此,其在用户点对点或多点间计算机联网、DDN网和帧中继ATM网的延伸段、可视会议的组网、实时图像的监控组网、程控和信令的组网、通过数字电路上互联网等方面应用广泛。

2M接口主要有非平衡75欧姆、平衡120欧姆两种接口类型。

大部分都是非平衡75欧姆物理接口,极少一部分通信机房内使用的是平衡120欧姆物理接口。

2M信号的传输首先是在一端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在另一端则反之。

在进行信号数字化后,为了适合数字传输线路上的传输特性还需进行传输码型编码,即2M 传输码型HDB3码。

2Mbits电路对接故障处理

2Mbits电路对接故障处理

2Mbit/s电路对接的故障分析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作者职务:联系方式:邮编:2Mbit/s电路的对接,顾名思义就是指将相同或不同设备间的2Mbit/s电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起来,这是通信网络中最平常不过的一种电路调度形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总会有些奇怪的故障出现,令不少维护人员大伤脑筋,以下试举数例进行分析。

1、内部地线问题南方某通信站,三楼的交换机有10条2Mbit/s电路通过DDF转接至一台SDH155M传输设备中。

此传输和DDF设备均为2000年安装投入使用,以前使用正常,但近年来只要一到雷雨季节,2Mbit/s配线的外导体就经常有数条被烧坏,护套被溶化。

刚开始局方以为是室外地线不合格造成的,于是新设了一组1欧姆的地线投入使用,但情况依旧,为了保障通信安全,只好将此传输和DDF 停用。

后来我们对此通信站进行扩容改造,必需要启用此传输和DDF。

我们分析,由于2Mbit/s配线的外导体在两端均已接地,如果它们被烧毁,肯定是因为接地不好以至在雷雨天出现电位差而产生大电流,外导体发热而被烧坏。

经我们检查,此传输机柜和DDF机柜通过25mm2地线接至地线排,连接良好,仪表测试为正常的0欧姆。

DDF模块与DDF机柜之间的阻值为0欧姆,正常。

传输子框和传输机柜之间的阻值在0~1欧姆之间来回摆动,不正常,看来问题可能就在这里。

于是将整个传输子框拆下,发现子框背板通过一根6mm2的黄绿地线连接至机柜的地线端子。

拆下此端子,发现在6mm2黄绿地线的铜鼻子和机柜地线端子之间竟然夹着一个已经生锈的钢质弹力垫片,而正常情况下此弹力垫片应该夹在铜鼻子和紧固螺丝帽之间,可见这是当时施工安装的错误。

前几年由于此弹力垫片尚未生锈,接触还算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弹片生锈,接触电阻增大,如果流过大电流阻值会更大。

当遇到雷雨天气时设备的地电位不能随着外地线的地电位同步变化,造成电位差而将2Mbit/s线的外导体烧坏。

由于此弹力垫片比铜鼻子要小,夹在铜鼻子下面平常根本无法发现,只有将设备拆开卸下铜鼻子才能发现,隐蔽性非常强,故此前局方人员一直没有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M电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案例
【摘要】本文介绍了2M电路常见故障分析,供大家参考共同提高维护水平。

【关键词】2M 误码接地
目前传输终端电路大部分是2Mbit/s电路,我们传输维护工作最常见的事就是2Mbit/s电路开通及障碍处理。

造成故障的因素概括的说主要包括设备问题、光线路问题、配置问题、电缆及接头问题、电源及接地问题等几大类,本文就维护中的实际案例分类讨论。

由于水平所险,文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注:案例中的传输设备如没有特殊说明均指华为Optix 系列产品)。

一、设备问题造成2M故障
常见的设备故障有:支路板失效、交叉板失效、线路板失效、时钟板失效、其它单板失效等,单板问题一般可以通过网管监控到,通过更换单板可解决问题,但对于个别的软故障,判别比较困难,则需要逐步对可能原因进行排除。

案例1
某本地传输网结构如下(图1):在B节点STM-16环为系统1,STM-4环为系统2, A点与D点原已开通2E1电路,且运行正常。

图1
某日根据申请从A到D新开2E1电路,配置完成后发现D点支路板对应通道上报LP-RDI告警且A点支路板对应通道上报TU-AIS告警。

首先怀疑业务配置可能有问题,对环上各节点业务配置进行查询,没有发现问题。

在B点将该业务所用时隙分别在系统1和系统2内配置成为穿通,结果A点告警消失,D点仍有告警,说明问题应该出在STM-4环上。

再将本次新开电路在STM-4环上所用时隙在D点配置为穿通,而将业务改下在C点,则没有出现非正常告警,说明问题出在D节点上,有可能是交叉板和支路板匹配问题或者设备原器件老化(经查D点交叉板版本很低)。

将业务配置恢复,去D点将原备用的交叉板换为高版本交叉板,对交叉板强制倒换后,新开电路非正常告警消失,将主用交叉板也进行了更换,能顺利进行倒换。

回A点对新开电路进行全程误码测试,一切正常。

后经厂家检修,替换下的交叉板确实有故障。

二、光线路问题造成2M故障
此类故障一般由光线路故障引起,可通过网管告警或性能数据分析判断,对光缆线路进行相应处理解决。

三、配置问题造成2M故障
此类故障一般发生在电路开通时期,可通过对所配置业务仔细核对解决。

在实际维护工作中,有些已开2M业务因暂时不用而设置为不装载,在使用时忘了改为装载状态,也会导致2M业务不通的现象。

如果通过网管配置或增加业务后后,忘记备份数据库,一旦设备掉电重启,对于新开业务也会中断。

案例2
某本地传输网结构如下(图2),因为C点业务量特别大,原来配置的支路板端口已用完,新加支路板后从A点到C点新开2E1电路,可正常运行。

某晚在E处割接光缆,光缆中断后发现C点原业务对应端口均有PS告警,业务没问题,而新开2E1电路对应端口没有出现PS告警, 却出现了TU-AIS告警,业务中断。

经分析怀疑是新加支路板对应通道没有设为保护状态,与网管核对,新加支路板所有通道确实是无保护,改为保护后,PS告警出现,TU-AIS告警消失,业务恢复正常。

图2
四、电缆及接头问题造成2M故障
这类故障非常常见,具体表现为:断线、脱(虚)焊、鸳鸯线、芯皮相碰、电缆不匹配、电缆距离过长、通道自环(软、硬件自环)等现象。

五、接地问题造成2M故障
通信设备接地是一项很复杂,很严格的工作。

工程施工中操作人员的一些疏忽或违规而造成的不共地,接地不良好等,都会对信号的传输产生影响。

遇到这类情况引起的障碍时,原因大都比较复杂,单
靠简单的环回和误码测量等方法是无法处理的,只有认真、仔细的分析,逐段排除,才能有效的消除障碍。

因此日常维护工作中,检查地线连接(包括传输设备、DDF、电缆屏蔽层)是否正确,接触是否良好,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程要求,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而这项工作在实际维护工作中却容易被忽视。

案例3
某本地计费网络如下图示(图3)
图3
从计费中心机房至D计费营业厅开1E1电路用于营业计费使用,某日D营业厅反映营业计费系统故障,丢包严重,影响正常营业。

接到故障报告后,赶赴计费中心机房ping对端计费终端,显示确实丢包严重,肯定是该E1链路在某处有问题。

通过查看传输网管,没有发现告警或误码。

首先查找该电路是否有问题,先在C节点对该电路做内环回,在计费中心机房测试误码,未发现误码,说明A到C传输
链路正常。

与营业厅人员联系,从E点PDH处对计费中心机房做硬环回,在计费中心机房测试误码,未发现误码,说明从A到E传输链路正常。

初步判断问题出在计费中心机房或营业厅内,可能是连接电缆或设备原因造成。

在派人赶赴E营业厅的同时,先在计费中心机房内进行排查。

因为计费中心连接大量营业厅且在用,和计费值班人员商讨后决定将一目前能正常使用的计费电路与该故障电路在A点DDF上的端口互换(在传输侧),观察原正常的计费电路目前的情况,显示正常;而原故障的计费电路仍不可用,说明故障不在计费中心机房内,应该在D 处营业厅内。

可能原因①E点到营业终端电缆故障;②协议转换器故障;③HUB故障;④计算机病毒导致端口堵塞;
查看E处PDH到协转、HUB、PC所用电缆,没有发现异常。

接着查找硬件故障,因为营业厅内没有备用的设备,将营业厅内的协转、HUB和一台PC搬到C节点机房(距离营业厅较近),直接将C节点下来的电路接协转后经HUB与PC相连后,Ping计费中心机房监控终端,没有发现丢包,排除了硬件原因,同时也说明从协转到HUB到PC的网线没问题。

返回营业厅将接线恢复,重新做了PDH到协转的同轴线,问题依旧。

最后才想到电源或接地问题,发现PDH和协转插在不同的220V接线板上(营业厅内没有直流48V电源),经用万用表测试发现接协转的插座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实际上已经发生短接,也就是说协转实际根本未接保护地,在将协转换接到接PDH的插座后,计费业务恢复正常。

为什么看起来不起眼的插座会影响到电路正常运行?〖原因分
析〗:2M数字信号采用的是HDB3编码方式。

这种编码方式的一大优点是便于正负脉冲均衡,无直流分量,便于直接传输,对2M脉冲信号来讲,峰值为2.37*(1±10%)V。

对于该用户两个设备的接地情况,如下图所示(图4):
图4
图中工作地实际指0线、保护地指地线。

按照标准建议,2M输出口的外导体(屏蔽层)应接保护地(PGND),而用户端的市电质量一般都不理想,则协转将交流干扰经电缆屏蔽层引入到PDH的2M收端口,使PDH的收发2M口存在电平差,而影响到2M信号波形,使计费电路出现丢包现象。

当将PDH端口自环时,PDH的收发2M 口电平一致,所以测试没有误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