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俗学哲学
学哲学后心得体会5篇

学哲学后心得体会5篇学哲学后心得体会精选篇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企业员工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极具现实意义。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思想有了层次的提高。
这之中包括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的扩大了视野。
通过学习之后,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的意义。
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
学着通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了解到客观真实的一面,。
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守的原则。
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们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让我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看待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认清和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面对发展了的实践,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任何期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他们身后产生的所有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必须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维。
辩证法作为一种合理的世界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对应不同的内容。
因为不同的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都不尽相同。
因此在不同是时期辩证法的表现形式和包含的内容也往往会有很大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为辩证法从古到今发展的产物,吸收了其他辩证法的精华,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对人们价值观的建立和提升自身对外界的认识能力有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践者,我们也需要对其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为他的发展努力。
马克思哲学中的中关于实践与认知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中国哲学经典的学习心得(精选5篇)

中国哲学经典的学习心得(精选5篇)冯老不愧是理学传人,非常有理性,他认为,中国之所以有这样的哲学和思维方式,完全是因为地理的缘故。
中国地处大陆,所以农业占主导,因为经验对生产大有帮助,于是人们迷信经验,因此有历史退化观;因为人被绑在土地上,故有家族意识;因为整天接触都是具体的事物,所以对抽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于是整天讨论“有”鞍无”鞍道”鞍天”的……而欧洲海洋贸易发达,商业为主导,所以对“数”和“逻辑”特别敏感,抽象思维发达,一切都建立在抽象推理上的哲学自然对确定的东西又特别渴望,所以有了实证主义……“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寿智者动。
用来描述东西两种文化很恰当,中国人善良,欧洲人聪明。
”(大意)这多少有点史宾诺莎的味道,我们其实能自己自由决定的事情是没有的,上帝在通过自然法律把我们当成傀儡……另外一点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其实很多哲学并不是“原教旨”的,而更多是一种阐释和再造。
或者叫做“修正”。
就拿孔子来说,“原教旨”是什么已经无关紧要了,你怎么解释它才是重要的。
孟子是一种阐释方式,荀子又是另一种阐释方式,但却一个是性善论一个是性恶论相互矛盾。
不论是哪一派,也都在被后世继续阐释继续再造——程颢程颐都是同一个妈妈生的,生理上他们是两兄弟,哲学上他们是拜孔孟,却能发展出理学和心学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
哲学就是一棵大树,从最基本的那个根部不断分出枝桠最后形成郁郁葱葱的绿荫。
而且原来截然不同的学说系统都被人为了功利的目的不断糅合嫁接,产生种种怪胎。
西方也一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被宗教人士用来为教义作支撑,于是就有了圣·奥古斯丁和圣·多玛斯的神学……这就导致了两种学派的冲突和矛盾,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其实就是“原教旨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争论,可见“修正”这种东西也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与时俱进”,弊的一方面就是一般都是曲解或附会前人的东西,以配合时代的要求,但是往往这种“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烙颖,越是时髦的东西就越容易过时,(伟大的辩证法!)还不如什么都不解释,一本《论语》放在那里,让你们自个儿猜去吧!另外,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这种矛盾在西方同样存在,文艺复兴其实就是一种古文学派的突围。
学哲学用哲学学习心得体会.doc

学哲学用哲学学习心得体会学哲学用哲学学习心得体会2017-01-31浏览:分享人:黄凡雪手机版《学哲学用哲学》是李瑞环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厚感情。
他说:“我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
”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
学哲学用哲学学习心得体会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著作,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长期以来,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的规律,任何事物的运动规律都逃不出它的范围。
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谈哲学,使哲学原理的运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哲学。
我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好哲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眼亮,办法多。
学了哲学,懂一点哲学,在处理问题时就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进而能处理好事物的主要矛盾。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学习《学哲学用哲学》的体会:一、学哲学会使人终身受益,在工作中能够解决好主要矛盾。
学点哲学会使人终身受益,这是李瑞环同志的切身体会,也是他的肺腑之言。
他在书中说到:?有人说,由一个普通农民、工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真不简单,这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奥秘、诀窍,应该总结一下。
要我说还是那句老话: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
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
?我常讲,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
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养成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避免和少走弯路。
陈云同志讲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用’。
这完全是经验之谈,我非常赞成。
?这些发自内心的讲话,对我们树立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是有很大帮助的,对学好称之为智慧学、明白学的哲学是很有示范作用的。
关于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关于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1全书以雅俗共赏、幽默诙谐、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精辟敏捷的创新思维深深的吸引了我。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从初中就开始接触哲学理论的学习,虽然也知道哲学的重要意义,但是总感觉枯燥乏味,离现实生活遥远,因此造成学而不用,学了没用的现象。
然而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却第一次真正引起了我对哲学的兴趣,仅从他阐述学习哲学的巨大作用就能体会到这本书的独特魅力。
他在书中这样总结道:“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读完这本书,我有两点体会:一、任何工作都有轻重缓急之分。
只有分清哪些是最重要的并把它做好,你的工作才会变得井井有条,卓有成效。
凡取得卓越成绩的员工,办事的效率都非常高。
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率地完成至关重要的工作。
任何工作都有主次之分,如果不分主次地平均使力,在时间上就是一种浪费。
所以,在关键部位,在主要工作上,我们要用全部精力,将其做到最好。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重要之事绝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的牵绊。
”要集中精力于紧急的要务,就要排除次要事务的牵绊。
如果不断地被一些次要事务所干扰,那么就会阻碍你向目标前进的脚步。
二、善于把哲学上的方法论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的又一鲜明特色。
李瑞环同志多次谈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他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他回忆说:“1965年从工人转为干部,从一个工厂的总支书记到中央最高领导集体的成员,中间多次转换工作岗位,有时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变化很大,但都能很快适应、很快熟悉,并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这都是哲学帮了我的忙。
”他的体会是,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
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养成了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
《学哲学用哲学》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哲学读物。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引导读者用哲学的眼光看待世界,思考人生的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哲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哲学的实用性。
他指出,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通过哲学的思辨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哲学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人生的品质和幸福感。
这种强调哲学的实用性的观点,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让我意识到哲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学科,而是可以贴近生活、影响生活的学问。
其次,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
他通过举例和比喻,让抽象的哲学概念变得具体易懂。
比如,作者用“哲学就是给人生做思维的整理”来解释哲学的意义,用“哲学就是给脑袋洗澡”来形象地说明哲学的作用。
这种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让我对哲学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哲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学哲学用哲学”的理念。
他认为,学习哲学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哲学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
只有将哲学的思想方法和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哲学的魅力和价值。
这种“学用结合”的理念,让我深受启发。
我意识到,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
只有将哲学的智慧融入生活,才能真正感受到哲学的力量和魅力。
通过阅读《学哲学用哲学》,我对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明白了哲学的实用性,对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意识到了“学用结合”的重要性。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哲学,将哲学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哲学成为我人生的指南针,引领我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心理学和哲学的学习心得总结范文

心理学和哲学的学习心得总结范文今天我把从前的学习笔记统翻了一下,觉得该写写总结。
本博学习心理学和哲学,无非为了增加考虑的广度深度。
学习哲学的兴趣点落在了中国没有的“以人为本体”意识上,而心理学是研究情感和性格的,离不开特定情境的设定就是了。
本师太没有哲学的学术能力来制造一套哲学,最多是有我特色的思维,对心理学我也是如此。
我的兴趣依旧在文学。
科学的尴尬就是不能证明神不存在,也不能证明神存在。
这尴尬在心理学上更严峻了,严谨心理学非常难证明,那个人是疯了,依旧没疯。
因为你总需要一个心理上的正常不正常的标准范围才能确定超出其外就是心理病了。
但是标准在哪里?有上帝的话,应该在他那儿。
中国的心理学简直就非常疯狂,我觉得叫做生物心理学或者心理学生物派比较对。
通俗的讲,它就是要落在生物质上,并没有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确立。
除了大把大把吃药,电击异/见上/访分子,没见明显的文化作用。
关于学术的生物化倾向,比如名词“神经症”或者“神经症性格”比较准确,而病就是个性的应激反应。
事实上也反映着人性的差不多特征。
现在国内的心理学把这一词去掉了,改用“神经质”一词,我感受这种描述不如不改。
就我的浅薄认识里,心理学对医疗的贡献还远不如对影视小讲。
人确实天生有一个灵魂化的真我吗?如同哲学先验论里完备的理性?只需要把它从幻象迷雾中辨认出来,即可一得永得?《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作者霍妮大量引用了存在主义基督徒比如基尔克果的观点,从感性的,非理性的角度去体验,自我存在最大的证据就是虚无,假如确实感受不到自我,那就不是虚无了,而是动物般的无感,但是人能感受到躯体以外的虚无,它是一种恐惧,一种生存与死亡式的焦虑。
神经症成因如上述所言,人除了面对差不多的生存恐惧和焦虑,还有文化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巨大压力和刺激,人使人产生自我防备,进而失衡,失去差不多安全感和对人际关系的信任,无法真诚面对任何人,在心理上产生一个“理想化自我”,为了维护那个理想化的安全城堡,符合生存期望,反而压制、压缩了真我的成长。
浅谈生活中的哲学论文优秀范文

浅谈生活中的哲学论文优秀范文罗素先生说,哲学是对迄今为止无法取得确定知识的事物的思考。
章太炎先生说,所谓哲学,不外乎是对宇宙人生原理之所见而已。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生活中的哲学论文,欢迎阅读!生活中的哲学论文篇一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质丰盈的追求冲淡人们对哲学的关注,哲学成为备受冷落的学科,本文从笔者的理解出发,简要说明哲学作为一种智慧之思,其就价值在于能引导人们求真、明善、审美,将哲学精髓融入生活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求真明善审美融入生活1 哲学是什么什么是哲学?哲学有什么用?有人用“深奥”来形容,有人用“无用”来归纳,也有人以“故弄玄虚”来解说,说哲学就是故意把大家都懂的道理用大家都不懂的艰涩的话说出来。
凡此种种,皆是人们对哲学的不解和偏见,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哲学的使命是什么,学习哲学有什么意义呢?哲学一词是philosophy的音译,由希腊词philo和sophia组成,philo是“爱”的意思,sophia是“智”的意思,因而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的意思。
哲学是一种智慧,但单纯的智慧却不是哲学,哲学是一种对智慧的热爱、追求的过程,是人类探求真理的能力。
哲学智慧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可以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促进社会观念更新,科技进步,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和发展。
罗素先生说,哲学是对迄今为止无法取得确定知识的事物的思考。
章太炎先生说,所谓哲学,不外乎是对宇宙人生原理之所见而已。
作为智慧之思,哲学源于惊诧和忧患,一方面是对宇宙、自然奥秘的探寻;另一方面是对社会、人生的关切。
魏源在《默觚下·治篇二》里写道“人不忧患,则智慧不成。
”正是这种对宇宙、自然的好奇和追问,对人生、社会的现实关切才使人逐渐形成了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
哲学虽然不能像具体科学一样给我们提供具体知识,也不能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答案,貌似哲学除了空谈理论,别无它用。
学习哲学的心得体会5篇

学习哲学的心得体会5篇学习哲学的心得体会篇1很多的大学都没有单独开设哲学这门课,而仅仅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通识必修课中,讲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然而,这样学到的只能是一家之哲学。
实际上,违背了我们学习哲学的初衷。
学习哲学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独立、自由的思考,并不是为了强加给我们一种信仰,一种狭隘的信仰,一种具有排他性的信仰,且不论这信仰是否正确。
值得庆幸是,我们学校从今年开始,把哲学单独开课,这样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站在更高角度,立于更广阔空间研究世界哲学的机会,换言之,我们不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百家哲学,科学的与非科学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唯物的与唯心的,追求的是一种哲学精神,而不是应付期末考试的标准答案。
从这一点来看,开设哲学课是我们学校教学理念的一个进步。
"哲学’在希腊语中是”爱智慧“的意思。
早在高中的政治课中就已接触到了哲学,不过那只是学了个皮毛而已。
但哲学,究竟是什么?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结论的程度。
这话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一门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学科,竟然直到今天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但事实就是如此。
有人认为,哲学是科学;有人认为,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还有人认为,哲学史讲道理的学问。
其实,哲学是什么并不重要,也不需要一个固定的答案,正是因为哲学界说的不确定性,才使得历史上那么多的思想家乐此不疲的、穷毕生之力致力于哲学的研究。
问题是永远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而只会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那么在这个解答方式之间就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了,它们都超越了时间和历史,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可供后人选择的道路。
也就是说:由于哲学问题乃是“永恒无解”而且“万古常新”的难题,所以一切答案都不具有终极的意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都具有“平等”的价值,可以说“没有最好,只有适合”。
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不能掩盖柏拉图的光辉,黑格尔也不可能动摇康德的历史地位。
但无论如何,哲学与智慧相关,这是公认的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
--浅读《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作者:冯勋
要了解什么是查拉图斯特拉,首先要了解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
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
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
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那么,什么是查拉图斯特拉呢?我认为应该从查斯特拉图斯的起源、形象、以及象征三方面来了解。
查拉图斯特拉的起源。
尼采最早在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4年)中公开提到了查拉图斯特拉这一形象。
查拉图斯特拉是一个横空出世的人,尼采并没有介绍他是怎样出生,长大的,只是在书中说道:“查拉图斯特拉,出生于乌尔米湖畔,三十岁时离开了他的故乡前往阿里亚省。
他在山上孤独地待了十年,撰写了《阿维斯陀经注解》。
查拉图斯特拉在山上度过了十年节制生活之后,在人类面前发表了第一次演讲,陈述了从植物到超人的过程:植物→虫子→猴子→人类→超人。
你们经历了从虫子到人的道路,在你们身上多少有点像虫子。
你们以前是猴子,在现在人也比任何一只猴子更像猴子。
”查拉图斯特拉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他只是尼采虚构的代表某种精神的“神”。
为什么说他是神呢?下面的文章会给出理由。
查拉图斯特拉的形象。
人们常说尼采的哲学是“超人哲学”,尼采说;“上帝死了!”但是世界上没有了上帝就需要一个形象代替他的位置,所以尼采创造了查拉图斯特拉这个“超人”来代替上帝。
尼采用查拉图斯特拉形象的主要目的是让他来宣告“永恒轮回”学说。
“查拉图斯特拉”这个名字总是与“永恒轮回”联系在一起的。
其中的核心说法是:“存在的永恒沙漏将不断地反复转动,而你与它相比,只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罢了。
”并且设问:“对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还想要它,还要无数次吗?’这个问题作为最大的重负压在你的行动上面。
”尼采为何要用这一形象来宣告“永恒轮回”呢?海德格尔为我们提供的解释是:“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思想太过沉重了,常人无法忍受这种思想,尼采本人也无力承担,所以尼采只好“创作”了这个思想家形象。
海德格尔把查拉图斯特拉称为“英雄的思想家”并且断言:“这个英雄形象的基础就是永恒轮回思想;即便在没有专门谈论这个思想的地方,情形亦然。
因为这个思想中的思想及其学说需要一位独一无二的教师。
在这位教
师形象中,这个学说将得到间接的描绘。
”
查拉图斯特拉的象征。
通读全书后不难发现,查拉图斯特拉象征的就是尼采自身的思想,和他的哲学观点。
尼采在书中说:“对于我的儿子查拉图斯特拉,我要求的是敬畏;而且只有极少数人才得到许可,得以去倾听查拉图斯特拉。
”可见,尼采对查拉图斯特拉的珍视程度。
查拉图斯特拉和尼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尼采一个人,他和他的思想。
他的身体叫尼采,而他的精神叫查拉图斯特拉。
查拉图斯特拉象征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学,将生命意志置于理性之上的哲学,非理性的哲学。
作为对理性提出了挑战,他提出了强力意志说。
用强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传统形而上学的地位。
尼采认为,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人们获得了空前的机会,必须建立新的价值观,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
为此,要对传统道德价值进行清算,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上帝的最后掩体,他深深的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腐蚀人们的心灵。
尼采自称是非道德主义者和反基督徒,他猛烈批判基督教的道德,基督教所崇尚的美德。
他所创造的查拉图斯特拉即批判基督最有力的武器。
尼采还提出他的超人哲学,关于建构理想人生的哲学。
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征,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
尼采对现代人,现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梦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
超人不是具体的人,是一个虚幻的形象。
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
尼采认为,超人还没有现实的存在,它是未来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
虽然尼采的哲学观点很难理解,也很难让人赞同;虽然查拉图斯特拉十分虚幻,让人无法捉摸。
但是,尼采和他的查拉图斯特拉还是给了我们一个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哲学,去看待世界。
尼采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的作用是无可厚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