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2、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重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如何?新课导入: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有几千年了,也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他们往往会抱着某个问题争辩不休,从而使得哲学领域出现“百舸争流”的思想(这就是我们第二课要大家了解的内容,板书课标题),但哲学家们,争来争去,最终都要回答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从而将思绪纷繁的哲学派别化为两大对立的阵营,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板书框标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我们要知道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首先就要来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提问学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教师:从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里,我们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许大家对思维和存在这两个名词比较陌生,不过,我们可以用另外两个词语进行替换。
大家知道是哪两个吗?(将两组词语对应板书在黑板上,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
)教师:我们知道这两组词语的意思是一样,为了不使大家的思路混乱,我们这节课只以一组词语作为代表来分析,同学们选哪组呢?(学生一般选择意识和物质。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节课里都是以意识和物质为表述,不过要提醒学生注意,它们两组词语可以互换的)教师:那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呢?(虽然意识和物质的概念在以后才能学到,不过我觉得在这里,应该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教师:所谓的意识比较简单,它主要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反映;但什么是物质呢?(停顿一分钟左右,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时间;学生也会说上几句)教师: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物质,比如我们身上穿的、脖子上带的、手腕上带的、书桌上摆的,都是物质,只不过它们是具体的一个个事物而已。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单选题1.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2.2013年6月18日,广州五羊天象馆预报,在6月23日晚上将出现今年全年最圆最大的超级月亮。
而下一次超级月亮将出现在2014年8月11日。
科学家对天文奇观的预测说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思维能够创造存在③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这说明()A.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B.对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C.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和二者有没有同一性两个方面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4.“我们如何才能了解世界呢?看?听?想?那不过是视觉,听觉和大脑中的化学反应。
这些完全有可能是假的。
你永远也没办法确信眼前的是真实,不过是凭经验猜测而已。
”这种观点:①认为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②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③否认了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从哲学产生以来就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6.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的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谁依赖谁的问题。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都是大脑出错后玩的“鬼把戏”。科学家对“似曾相 识”等几种大脑错觉进行了研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学教授利根川进专门研究了大脑海 马回上一些特定的神经末梢。当实验鼠被切除了这部分 的神经末梢时,它们置身于一间从未到过的房间时的反 应,与置身于一间只与平常常见的房间略微不同的房间 的反应是一样的,即这些实验鼠无法区分类似场景。 海马回位于控制学习和记忆活动的中枢,主要负责 形成和储存长期记忆。其实,记忆是被强大的化学作用 联系在一起的脑细胞群。唤起某种记忆相当于找到特定 脑细胞群并激活它。海马回可帮我们根据现在的经历, 在记忆中寻找相同或相似的回忆。找到后,就将现在的 印象认为是发生过的或认成这个典型的、似曾相识的感 觉。 有时海马回也会因疏忽出现错误:它们将现在的观 感归入到曾经发生的感觉中,即使这种“记忆”是从未 发生过的,于是就产生了前世记忆般的“似曾相识”。
于是 ,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问 :“ 你的父亲呢 ?” ——“ 让我砍了卖了 !" “ 你母亲呢 ?” ——" 兵荒马乱糟踏了 !“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 ——" 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 客人生气地问 :“ 你怎么这样说 !” ——" 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农民种什么?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原因
从生活实践看: 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从一切哲学研究看:不能回避 且必须回答。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 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是什么)
(二)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原创)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能 不能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
康德
休谟
“世界上存在的只是 心理的知觉和感觉, 感知以外的任何东西, 无论是物质的实体还 是精神的实体,究竟 是否存在,我们是无 法解答的。他把世界 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 现象或经验。”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缜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 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
探究二: 对比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上帝创世说”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缜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 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 上述思想的异同。
可结果呢…….
(二)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1)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 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
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小结: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含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世界本原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说一说
举实例说一下,现实生活中, 我们需要处理的思维与存在的 关系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2.1哲学的基本问题(共18张PPT)

3、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 避的基本问题。 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 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 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形——物质存在的东西。 形神 神——意识思维的东西。 之辩
天人之辩、名实之辩、理气之 辩、心物之辩等。
唯物主义
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 生博士散步,讨论“存在就 是被感知”的问题,不小心 碰上了一块石头。 约翰生博士便问道: “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 觉以前,它是否存在?”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2)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 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 “不可知论”的依据。
可知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 经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 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思维不能正确的认识存 在。缺陷: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 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 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不同于“思维和 存在的辩证关系”。 C、在实践生活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011《哲学》第二课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 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苍条鱼 说:“苍条鱼在水里悠然自 这是鱼的快乐啊。 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 惠子说: 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 你不是我, 庄子说:“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 惠子说: 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 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 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 快乐。 快乐。” 两人对话的话说明了什么? 两人对话的话说明了什么?
BD
单项选择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决定存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工作实际的关系,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 不怕做不到,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 吾心便是宇宙,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D.存在即被感知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检测

2.1哲学的基本问题1.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以下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④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A.①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3.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4.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
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
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
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
”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 D.不可知论5.费尔巴哈说:“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认识它。
”这段话体现了A.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B.事物都是可知的,人有能力认识客观事物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人们是无法回避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的6.____和____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B.辩证法形而上学C.认识世界改造世界D.思维存在7.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C.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D.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8.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
2.1哲学的基本问题1

复习与回顾 如何全面理解哲学的内涵? 如何全面理解哲学的内涵?
1、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 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 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 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 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3、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又是方法论的学问,是世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又是方法论的学问, 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 第一性的问题。 第一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唯一标准
只 要 闭 上 眼 睛 , 世 界 上 就 没 有 什 么 悬 崖
庄子梦蝶 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 变成一只蝴蝶, 变成一只蝴蝶,醒来 后,提出了一个著名 的问题: 的问题:“究竟是刚 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 蝴蝶呢, 蝴蝶呢,还是现在蝴 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 子?” 在梦中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东 证明我们的感觉是很不可靠的 感觉是很不可靠的. 西,证明我们的感觉是很不可靠的. 那么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及周围世界 那么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及周围世界 醒时所感觉到 也很可能是个错觉 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 是个错觉, 也很可能是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简答: 简答: 有人认为, 1.有人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 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陈述你的理由 请陈述你的理由。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 请陈述你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 基本问题?
农民种植 什么? 气候,土地,种 子,市场供求
思维
客观情况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生产成本, 产品供求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 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漫画 说明 了什 么问 题?
一律抓紧 抗旱!
请领导 指示
从实际出发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 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 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 意识的辩证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
6.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7.“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 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B
8.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课堂探究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生要面对 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的关系,农民要面对和处理耕作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 际之间的关系。 (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教 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 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和企业面对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 计划 思维 实际 存在
符合
主 人们的 思想如: 理论、 计划、 思想、 观点等 客
意识以外 的一切事物 如: 地球、 生 物、 环 境、 国 情 等
观 脱离
观
从主观出发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对个人来说,他在人类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活动中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一 是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 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庄子梦蝶”于 是庄子就思考 了这样的问题; 庄子到底是蝴 蝶还是人,梦 境与现实谁是 真实的。
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 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 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 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 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 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一人骑二马
笛卡儿
A
9.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 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 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结:
是什么? (思维 和存在 的关系 问题)
内容
1、何者为第一性
(谁先谁后;谁是本原 谁是派生;谁决定 谁)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 本问题
2、有无同一性
(思维能否正确 认识存在)
为什么?
1、与生活的关系 2、对哲学的影响
练习:
A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 因为学习计划的制定必须从你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如果学习计划脱离了自己的 实际情况,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不制定学习计划则又会使我们的学习带有盲 目性,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能够如实地反映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的,这样才能使我 们的学习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本原)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心外无物 五 行 说
“世界上 没有不 可认识 的事物, 只有尚 未被认 识的事 物”
人限于认识 能力只能认 识“自在之 物”引起的 感觉,不能 认识“自在 之物”本身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A.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B.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 识决定物质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 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 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A.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 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 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B.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缺陷: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 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B
C
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 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 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 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 要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思维与存在 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回答的不同,哲学的性质 就不同;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谁决 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唯一标准。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 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它问题的回答。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
哲学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 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 科。 探究
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 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 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 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 基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