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论文
草莓棚室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兴化 市 棚 室 草莓 种 植 是从 2 0 0 2年 临城 镇 种 植 收 人 万 元 以 上
l 草莓开始 , O亩 目前 , 市 已发 展 到 50 0亩 , 中 1 品种 选 用 全 0 其 临城 镇种 植 了 30 0余 亩 。 室无 公害草莓 生产 采用 0 棚
根据 近 年来 品种 试 验种 植 ,从 生 育 期 、上 市 时
连栋 大 棚 温室 调控 育 苗 , 钢架 大 棚设 施栽 培 种植 , 配 问 、 型 、 l 等方 面综合 考 虑 , 果 I感 S 选择 以丰 香为 主 . 配 以引 水滴 灌 、 物 防病 治 虫 、 蜂传 花 授 粉 , 使用 以章姬 、 生 蜜 不 红颊 等品 种 。 化学 农药 。 而达 到无公 害食 品要求 。一 般 亩产草莓 2 育 苗技 术 从 鲜 果 20 0k 0 g左右 , 产值 1 0 亩 50 0元 左右 , 每亩成 本 21 苗床 选择 . ( 含钢棚 、 塑膜 、 滴灌 系统折 旧等 ) 0 32 0元左 右 , 纯 亩 以选 择 无 除 草剂 残 留 , 壤 肥 沃 、 松 , 系 配 土 疏 沟
不仅 可 以增 加土 壤 的 C a营养 , 且可 以因本 地 的酸 舍 得 疏 穗 , 有 “ 多 必 次 , 少 易 优 ”自然 规 则 观 而 要 果 果 性 土 壤 而 得 到 中 和 ( 提 高 土 壤 养 分 的有 效 利 用 念 。 因此 , 可 在产 量设 置 上应 综 合 以下 4项 指标 : 成 ① 每 0 ~ 5 g 对 ~ 率) 。② 可 以在施 基肥 时施入 钙镁磷 肥 。③ 在果 实生 年树 总体 控 产 : 亩产 量在 15 0 17 0k . 于 2
2 . 适 当提 前采 果 .2 2
适 当提 前 采果 可使 果 实 更 富 “ 枝 留 l 2穗 . 壮 ~ 中枝 留 1 , 留不 留穗 ” 穗 弱 的留穗 原
无公害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和蔓 延 。 4 温 湿 度 调 控
扣棚 后 ,20 1 :0以后 ( 天时 ) 晴 温度 在 3 5℃以 上 , 及 时 应 放风 降温 , 白天温 室温 度维 持在 2 ~ 0o , 间 l — 5℃ , 使 8 3 夜 C 21
维 生 素 C 5 ~ 2 g 比 苹果 和 葡 萄 高 1 倍 , 含 有 丰 富 0 1 0m , 0多 并
3次 , 进 生长 发 育 。 蜂 可 促 进 授 粉 , 整 个 花 期 均 可进 促 放 在
行 , 养量以 3 放 0只/m 蜂 箱 为 宜 , 粉 期 间棚 内 白天 温度 h 授
定植 时 间 ~ 般在 9月下 旬至 1 0月 上 旬 , 采取 宽 、 行 窄
过高 。 实膨 大期 室 内温度 维 持在 2 ~ 5℃ , 间 6 8℃。 果 02 夜 ~ 扣
棚 后 室 内湿 度 非常 高 , 般 早晨 能达 到 10 湿 度 大 不 利 一 0 %。 于草 莓 正常 生长 发 育 , 易发 生病 害 。 且 铺地 膜 时将 土壤 全 部 盖 严 , 采 用滴 灌 等 , 降 低 湿度 ; 可 以 中午 前 后放 风 降 湿 为 最
佳 选 择时 间 , 其他 时 间降 湿应 以先 保温 为原 则 。
5 花 果 出 1 2片幼叶 时 喷 l — 0m ,g赤 植 ~ 0 2 gk 霉 素 , 株 喷药 液 5mL, 隔 1周 , 每 间 按长 势 强 弱可 酌情 喷 2 ~
理 非 常 关键 , 内 白天 2 ~ 5℃, 间 8 1 为 宜 。 莓 花 室 32 夜 ~ 0c c 草 药 开裂 所 需 最 低温 度 1 . c 适宜 温 度 为 1 .~ 06o 温 1 7 c, 38 2 . C,
选 择灌 排 方 便 、 壤 肥沃 、 茬 未 栽 培 过 草 莓 的 田块 。 土 前 越 冬 前进 行 深 翻 . 以改 善土 壤 性 状 , 少病 虫害 发 生 。 苗 减 繁 田选 好 后 施 足 基 肥 , 备 好 排 灌 设 施 , 植 前 土 壤 施 杀 虫 准 定 剂, 以防 地下 害 虫伤 根 。 择长 势 健壮 、 选 丰产 性 好 、 形 及 品 果 质 符 合 品种 特 性 的植 株 , 用 其 抽 生 的匍 匐 茎 苗 作 为 繁 苗 利 母株 。 秋季 以 2 m 左右 的株 行 距 假植 于 田间 , 0c 翌年 在 日平 均 气温 l 2℃以上 时将 母 株 定植 于 专 用繁 苗 田 , 选 用 组 培 如 苗 或脱 毒 苗 作 为 母株 会 获 得 更 好 的效 果 。 施 栽 培 选 用 的 设 壮 苗 标 准 一 般 为 : 系发 达 , 根 一级 侧 根 2 5条 以 上 ; 柄 粗 叶
关于无公害草莓的生产技术

3.整 畦施 肥 .适 时 移 栽
选 择 排 灌 方 便 的 壤 土 或 沙 壤 土 的 地 块 , 施 农 家 肥 4000kg/ 67。 6 m 。按 畦 宽 0. 5— 0 6 . m、 畦 高 l 5— 2 c 0 m、 沟 宽 2 m整 畦 。 0 c 合理密植,株距为 2 c 、行距为 2 c 5m 5 m双行种植 ,种植 4 0 5 0— 5 0 00 株 / 6 m 。单株有 4— 6片叶的分蘖 苗在花芽分化 的基 础上尽快 移 67z 植,要尽量选用离母株近 的壮苗集 中移 栽,一般离母株越近 的新 生苗 生根越早 ,生长越 健壮 ,长势越 旺盛 。定植 时间一般在 1 0月中旬至 l 月中旬 。 1
A a t v n k s[ ]M d c l I a e n l s s 2 0 . () P 3 9 . d p i e S a e J e i a m g A a y i. 0 0 4 2 . 7 — 1
[ H.K.Zh o, T. C a 2] a h n, B.M ri an,S.0s e er m h r.
及 时摘 除病 叶、病 果和枯死老叶 ,拔除病株 ,集 中烧毁 ,整洁 田
大棚草莓栽培技术论文(共五篇)

大棚草莓栽培技术论文(共五篇)第一篇:大棚草莓栽培技术论文摘要:介绍了大棚草莓滴灌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选择合适的大棚起垄作畦、定植、铺设黑地膜与滴灌带、覆盖二层膜保温帘、田间栽培管理、植株调整、病虫鼠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大棚草莓;滴灌栽培技术;选棚起垄作畦;定植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矿物质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使其具有明目、降血脂、减肥(因含天冬氨酸)、养颜美容、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止泻、利咽止咳、抗癌等功效,并且它酸甜爽口,香气浓郁、风味独特而深受人们的青睐。
并且草莓结果快、成熟早、繁殖易、周期短,是效益高的经济作物。
种植草莓作为一项“短、平、快”的富农项目非常值得大家推广。
现将大棚草莓滴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大棚草莓因为要在冬季提早上市才能卖上好价钱,所以在品种选择上一般应选择抗病性强,尤其要抗灰霉病、高产、优质、需要低温时间短且生理休眠较浅、抗寒性强的品种。
如紫金香玉、红袖添香、红颜、甜査理和明宝。
选棚、起垄、作畦提前选好大棚:选通风良好、阳光充沛的标准大棚,可以是单栋棚,也可以是连栋棚。
但为了防止连作障碍,要选前茬没有种过草莓的大棚。
然后在大棚内均匀撒施一层有机肥,如天补有机肥或鸡、牛粪500.0 kg/667 m2作底肥并耕耙均匀(注意: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否则在田间发酵会产生热量烧苗,不利草莓苗的健康生长)。
然后于定植前10 d左右选择晴好天气,做畦。
可以用起垄机开沟起垄作畦。
畦面为南北方向,一般根据大棚的实际情况作畦,畦面高约20 cm、宽约80 cm。
8 m宽的大棚可做成7个畦面,每畦定植2行。
并增施三元复合肥撒可富20.0 kg/667 m2和杀手锏颗粒1.5 kg/667 m2用来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
然后在畦面上喷施除草剂如48%氟乐灵乳油,用来芽前除草。
适时定植8-9月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棚定植草莓的适宜时期,最迟一般不超过10月。
草莓栽培技术论文

草莓栽培技术论文草莓在我国是广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同时也是具有极大经济价值的重要作物之一。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草莓栽培技术论文,仅供参考!草莓栽培技术论文篇一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摘要:要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掌握草莓的特性,根据其生长规律,合理施肥、灌溉、定植,严格采用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
关键词:日光温室草莓栽培引言草莓是一种经济作物,深冬季节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草莓,可以使草莓鲜果盛期出现在春节前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目前,可选用“一坡一斜式”或“琴弦式”日光温室进行生产,修建方法同一般栽培蔬菜用的日光温室一样。
下面我们从生物学特性及栽培形式入手,进行简述如下:一、生物学特性1.温度。
草莓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喜欢冷凉,耐冷不耐热。
其地上部5℃即可开始萌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10℃以下和30℃以上生长均受抑制。
生长期间遇-7℃低温易受冻,-10℃植株会被冻死。
但在冬季休眠期,草莓的根系在10厘米低温2℃即开始活动,10℃时生理活动开始活跃,生长适宜温度为15℃-23℃,最高温度为36℃。
[1]2.光照。
草莓不同生长时期对日照长度要求不同。
旺盛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适宜的日照长度为12至15小时。
花芽分化则需10至12小时以下的短日照。
诱导草莓休眠也要10小时以下短日照。
3.水分。
草莓由开花至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多,必须保证及时供水,使土壤含水量至80%为宜。
但至采收期又要适当控水。
4.土壤及营养。
草莓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同时又是喜水、喜肥作物,建园时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质壤土。
土壤pH值以5.5-6.5为宜,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为好。
另外,开花结果期是需养分最多的时期,故开花结果期一定要保证养分的及时供给。
5.花芽分化与发育。
草莓的花芽分化是以低温诱导为主的。
花芽分化开始以后至形成完整饱满的花芽之前,还要经过不同阶段的发育时期。
花芽分化与花芽发育要求条件正好相反,诱导花芽分化需低温、短日照,而花芽分化后的发育则需高温、长日照。
无公害草莓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在 栽 “ 秆 生 物反 应 堆技 术 ” 山东 省 农 业 厅 、 秸 是 科技 种 苗 , 阴天 或 晴 天下 午移 栽 。为减 少 叶面蒸 发 。
厅 正在 向全省 重 点 推广 的 一项 新 技术 .主要 是 以秸 前将 过 多叶 片剪 除 , 株 只留 3 4片心 叶 即可 。一般 每
秆 为 资源 , 秸 秆在 专用 微 生 物菌 种 的作 用 下 , 向 在 9月 中旬 至 1 将 定 O月 上旬 栽 植 。过早 气 温 较 高 。 苗 幼 5 m ̄ 转 化成 植物 生 长所 需 的二 氧化 碳 、热 量 、抗 病 微生 成 活率 易 受影 响 ,过 晚产 量不 稳 定 。株 行 距 1c 0 m, 0 0 10 0株 。 栽植 时要 带土块 , 做 物 、 机 质 和 矿 质 元 素等 . 农 产 品达 到 高 产 、 质 3 c 每亩定 植 8 0 ~ 0 0 有 使 优 浅不 露 根 , 时 , 同 种苗 要 随起 随栽 , 后 植 和无 公 害 的现 代农 业 发展 目标 要求 。该技 术 在 推广 到深 不 埋 心 , 要 浇 透水 , 以后 2 3天 灌 1 透 水 , 浇 4次 左 右 , ~ 次 共 中主要 以秸 秆 替代 了农业 种 植 中使 用 的 大量 化 肥 和
重 点从 草莓 生产 中的秸 秆 生物反 应 堆技 术、 肥技 术 、 理技 术 及 病 虫害 防治 等 方 面进 行 了全 面 施 管
阐述 。
关键词 : 公 害草莓 ; 无 秸秆 生 物反应 堆 ; 栽培技 术
1 应 用 秸 秆 生 物 反 应 堆 技 术
粗 而 短 、 根 多 叶柄 短 、 4 6片 以上 正 常展开 叶的 新 有
2 施足 基 肥 。 苗 追 肥 看
无公害草莓栽培技术

果 。 当 果 实 的 果 面 2 3 色 时 , 时 采 /着 及
收 , 收 要 在 早 晨 露 水 干 后 进 行 , 摘 采 采 时 手 不 要 接触 果 肉 , 清 洁容 器 中 。 行 进
的 早 晚 , 应 盖 上 覆 盖 物 以保 温 。 到 3 还 月 中 下 旬 气 温 回 升 并 基 本 稳 定 后 就 可 全 部撤 除 覆 盖 物 了 。地 膜 覆 盖地 块 , 先 撤 除膜上覆盖物 , 几天 后再 撤 膜 , 一 按
喷防 , 隔5 7 喷 1 , 用2 3 , 每 ~ 天 次 连 - 次 特 别 是在 发 病 后 , 及 时 施 药 将 病 害 控 要 制 在 始发 阶段 : 病毒 病 主 要 是 由 蚜 虫 带
分级。
性 也较 强 ; 草莓 繁殖 较 为 容 易 , 益 好 。 效 加强 草莓 的栽 培 管理 。是促 进 草莓 高产
优质 的关 键 。 具体 措施 应注 意 以下 几点 。
一
七 、 病 除虫 控
开 花 前 喷 甲基 托布 津 1 0 倍 液 或 00 速 克 灵 8 0 液 、 菌 清 8 0 液 防 治 0倍 百 0倍
定株 行 距 定 植 的 草 莓也 可 破 膜 提 苗 。 注
意防 止 折 断 花 芽 。
勿 大 水 漫 灌 , 则 易 感 染 病 害 , 起 大 否 引
量烂果。
灌 毒 杀 : 蜘蛛 可用 克 螨 宝 和 克 螨 特 等 红 喷 杀 。 意 在 果 实成 熟 期 禁 止 施 用 化 学 注
压 没苗 心 。 时 , 合 进 行 清沟 排 水 , 同 结 降
低 土 壤 湿 度 , 止 渍 害 。 草莓 开 始 生长 防
浅谈沿淮大棚草莓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2 整 畦施肥 、 毒杀 菌 、 时移栽 消 适
虽 然草莓 根 系浅生 , 根 系耐 水 性极 差 , 草 莓 要求 但 故 地下 水位 应 低 于 l m。在 地 下水 位 高 的地 方 , 壤含 水 量 土
较大, 不利 通气 , 影 响 土 壤温 度 , 而且 地温 不 宜提 高 , 特别
% 甲托 10 00倍 液喷雾 1 , 药移 栽 。整 畦后 , 种穴 及 次 带 栽 周 围土壤 用 7 % 甲托 10 0 00倍液 喷浇 消毒 。按株 距 2 e 5 m,
行距 2c 5m双行 合理 密植 。第 24 a 月初及 时摘 除花序 以节
约养 分 , 促进匍 匐茎 的生长 , 时将匍 匐茎摆 布 均匀 , 及 防止 过稀 或 过 密 。子苗 及 时 培土 , 促发 新 根 , 5月 中旬 开 始 喷 赤霉 素 , 隔 1d后 再喷 1次 。单 株 达 4~6片 叶 的分 蘖 间 5
不利于保 护地 草莓 的生长 发育 。选择地 势较 高 、 前作 不 是
4 田间管理
4 1 植株 管 理 . 植 株宜 保 留 1 2~l 5片健 壮 叶。老 叶病
十字花科 作物 , 灌方便 的 田块做育 苗 田。防治 地下 害 虫 排
用 3 地 中兴 土壤 杀虫颗 粒撒施 ,6 m % 6 7 用量 14 g . k 。采用 匍 匐茎 繁殖 , 选用 品种纯 正 、 生长健 壮 、 无病 虫草 害 的草莓 植 株作 为母 株 。在 母 株 栽种 前 全 田深 翻 、 晒 1 。苗 床 暴 d 密 度 约 1 5万  ̄ /m . bh 。施 农 家 肥 7 th 过 磷 酸 钙 5/ m 、
肉质 细 、 气浓 、 香 易储 存外 , 要求早 熟 、 眠期短 、 温 下 还 休 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
摘要从产地环境选择、品种选择、种苗繁殖、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以使生产的草莓能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
关键词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088-02
草莓果实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在果品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且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周期短、见效快的优点,近年来草莓种植发展迅速,面积不断扩大,但草莓生产过程中的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尤其是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连作障碍已成为限制草莓生产的重要因子,同时由于在草莓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草莓的内在品质下降,不但影响草莓产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发展高效无公害草莓生产非常必要。
1 土壤环境选择
种植无公害草莓应选择远离工厂、医院等污染源、透水透气良好、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壤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在2.5%以上,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1
的要求。
2 品种选择
草莓品种的选择应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产品用途、市场需求
和产地交通等因素,还应考虑草莓品种休眠期的差异,保护地种植草莓应选择生长势强、坐果率高、抗病性较强、休眠期比较短的优良品种,如明宝、春香等。
露天种植草莓应选择休眠期相对较长、花芽分化较强的品种,如索非亚、826等[1]。
3 种苗繁殖
3.1 苗圃选择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通风透光好、前茬未种植过草莓的疏松肥沃砂壤土地块。
土壤耕翻25~30 cm,并施腐熟有机肥45~60 t/hm2、尿素60~75 kg/hm2。
耕匀耙细后做成宽1.5~2.0 m的平畦,雨水多、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做成30 cm左右的高畦。
3.2 培育壮苗
在生产中,草莓种苗的繁殖一般采用匍匐茎繁殖法,选择优良品种的无病虫害植株作为母株,在平整好的畦中间定植1行母株,一般株距为50 cm,栽植9 000~12 000株/hm2,母株带土移栽,栽植深度为上不埋心下不露根,定植后浇透水。
苗期管理应保持苗床湿润,结合松土及时进行人工除草。
待小苗大量发生后每隔15~20 d施三元素复合肥180 kg/hm2左右。
母株现蕾后及时摘去花序,让匍匐茎在母株周围均匀分布,在着生苗节位前3 cm处压蔓,促进子苗生根。
一般在定植前7 d完成断根,以控制秧苗根系对氮素的吸收来促进花芽的分化,断根可每隔7 d进行1次,共2~3次为宜,断根后应及时浇水,防止秧苗萎蔫。
及时去除弱苗、枯
叶和病叶。
在整个育苗期间应注意叶斑病、褐斑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的查治。
4 适期定植
4.1 整地施肥
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5~60 t/hm2、过磷酸钙240~300
kg/hm2、氯化钾150~225 kg/hm2;深耕25~30 cm,精细整地,制成15~20 cm高畦,畦面宽50 cm,畦沟宽30 cm左右;然后用地膜覆盖,周围用土压紧。
4.2 适期定植
一般气温在15~20 ℃时栽植为宜,选择具有5~6片展开叶、根颈粗1.0 cm以上、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移栽。
根据品种不同选择合适的栽植密度,一般每畦栽2行,株距15~20 cm,栽植12万株/hm2左右。
定植深度以不埋心叶、不露根系为宜,定植后顺畦浇透水1次,以后每隔3 d左右浇1次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2-3]。
5 科学田管
5.1 田间温、湿度管理
现蕾期保护地栽培白天大棚室内温度保持在25~28 ℃,夜间10~12 ℃,相对湿度控制在20%~30%;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4~26 ℃,夜间8~10 ℃,相对湿度控制在30%~50%;采果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24 ℃,夜间一般5~8 ℃,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温湿度过高适时通风调节。
5.2 加强肥水管理
适时浇水,保持田间湿润,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一般可在定植缓苗后施尿素120 kg/hm2左右,以促进植株生长;在现蕾后以及第1次采收高峰后施三元复合肥150 kg/hm2左右;根据植株长势,在结果期喷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进行叶面施肥。
5.3 辅助授粉
棚内蜜蜂等昆虫少时可在棚内放置15~30只/hm2蜂箱来帮助草莓授粉授精。
一般气温在15~25 ℃时蜜蜂的活动性最强,创造有利于蜜蜂活动的环境条件可以大大提高蜜蜂授粉效果。
6 病虫害防治
草莓病虫害防治是否适当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关系到农药残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草莓常见的病虫害有灰霉病、病毒病、白粉病、芽枯病、炭疽病、根腐病、蚜虫、白粉虱、地老虎、金龟子等。
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6.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优质脱毒壮苗;进行2~3年合理轮作,有条件的可进行水旱轮作;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病叶、病果和田间杂草;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田间温湿度;春季定植前深翻土壤,可借助自然低温杀死部分土传病菌和线虫,秋季定植前深翻土壤,可利用太阳紫外线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6.2 物理防治
利用防虫网阻隔蚜虫;可利用黄色板诱杀蚜虫和白粉虱等。
6.3 生态防治措施
在草莓开花结果期,将棚内相对湿度降到50%以下可减轻灰霉病的发生;每天将棚内温度提高到35 ℃闷棚2 h,然后通风降温降湿,连续闷棚2~3次,可大大减少灰霉病的发生;适当灌水,防止土壤干燥,可避免或减少叶螨的发生。
6.4 化学防治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化学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这样不仅可以阻止或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还可以防止同一种农药因多次使用在草莓体内产生积累而超过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
草莓可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一般有百菌清、灰霉菌克、甲基托布津、杀灭菊酯、多菌灵、退菌特、阿维菌素等。
保护地种植的草莓优先采用烟熏法、粉尘法。
采果期应先采果后喷药,严格控制用药量,严格遵守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4-5]。
7 及时分批采收
草莓在采收前要做好包装等各项准备工作,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后应检测相关农药的残留量,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后方可采收。
采收的成熟度应根据品种、用途和销售市场的远近等条件综合考虑。
一般鲜食用果以果面着色70%以上时采收为宜,作果酒、果酱用的草莓应充分成熟采收为宜。
每天应在清晨露水干后至午间
高温到来之前或傍晚转凉后的时间内进行采收。
8 参考文献
[1] 武明昆,肖宜兵.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林翔鹰,邵晓霞.草莓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 孙建强.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0):250-251.
[4] 储海平,赵德华,王孝兵等.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病虫草肥综合处理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0(1):95,97.
[5] 龙武生.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2007(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