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合集下载

词类和功能分析法(名词、动词

词类和功能分析法(名词、动词
• (5)绝大多数动词后可以带“了”、 “着”、“过”。
• 少数动词后不可以,如“是”、“应 该”、“懒得”、“乐于”、“加 以”、“作为”。
44
• 2.动词的分类 • (1)根据能否带宾语进行分类 • ①及物动词:后面可带施事宾语、受
事宾语或处所宾语。 • 来了一位新同学。 • 我买到了那本书。 • 春节他回老家了。
8
• ②形态变化 • 汉语词的形态变化很少。 • 指人名词可以加“们”表示复数,
但不加也可以表示复数,非指人名 词的复数也不加“们”,即加“们” 表示复数意义不具有普遍性和强制 性。
9
• 动词+了/着/过是一种表示时态的广 义形态,但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 这三个助词。
• 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不一,有 AABB式也有ABAB式,有的两者都不可。
36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 ①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能跟哪些词组 合,组合的顺序及关系;不能跟哪些 词组合。
• ②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句
法成分;主要充当什么成分
14
• 4.三种标准之间的关系 • 形态标志及形态变化是语法功能的外
在表现,依据词的形态分类,实质上 是语法功能在起决定性的作用。语法 意义也是语法功能的体现,因为某类 词有共同的功能,所以有共同的语法 意义。
12
• ②根据语法意义确定词类也存在困难 • 名词就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 动词就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 • 形容词就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 问题是如何确定事物、性质、状态呢? • ③意义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

第二节 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第二节 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学习要点:了解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掌握实词十个词类和虚词四个词类的特点,能够运用功能分析法来确定每性。

词类专指词的语法类别。

词类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就不同于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它们在形态、意义和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不同的特点。

划分词类的目的也是为了便于说明语言的构造规则。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则能受副词修饰,这条一条重要的语法规则,因为有了词类的知识,我们很容易说清楚。

但如果不谈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这些词类,只是具体的说“桌子、灯…………”等不能受副词修饰,“跑、听、好、漂亮…………”等能受副词修饰,词怎么也列举不完,这条语法规则也就难以说请清了。

一、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划分词类的标准一般认为有三个:第一,形态标准。

这应该是最简单、最明显,也最可靠的标准。

在一些形态丰富的语言里,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由词法上的形式来表示,这就叫做形态,它包括:1.形态标志。

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可以通过这个词的词尾标示出来,这是形态标志。

例如英语的名词,writer作家,development发展,happyiness高兴,friendship友谊;动词:modernize现代化,beautify美化shorten缩小;形容词:useful有用的,homeless无家可归的,manly丈夫气概的;副词:really 真正地,backward向后,likewise同样地。

2.形态变化。

不同词类的词有不同的成系统的词尾变化,这叫形态变化;大多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单数形式后加上s或es,girl--girls;box—boxes;副词最高级是在原式后面加上词尾est或者在原式前面加most。

fast--fastest;brightly--most bightly 最明亮地。

汉语则无论是形态标志还是形态变化都比较少,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词有形态标志,如以后缀“-子、-儿、-头、-者、-家、-机、-们、-性”等结尾的词是名词,以后缀“-化”结尾的词是动词,革命化、机械化、标准化。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一、词法分析方法词法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各种词类的构成、意义和用法,以及单词的形态变化规律。

它通过对词类、构词法、词义、词型变化规律等的研究,分析单词的构造和使用规律,从而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言表达的方式。

词法分析方法是语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其他语法方法的基础。

二、句法分析方法句法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句子的构成、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句子结构的范式以及句子在语言中的功能等问题。

通过句法分析可以揭示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的内部结构和语序的规律。

句法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短语结构语法分析和依存句法分析两种。

三、语义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的词义、句义以及上下文对语义的影响等问题。

通过对词汇的义项、义体系的分类和构建、句子的义理解析等研究,揭示语言表达中的含义和信息传递方式。

语义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人们在交流中的意图。

四、语用分析方法语用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语言行为和交际行为的规律,包括语言行为的目的、意图、社会因素对语言行为的影响,以及话语之间的关系和交际规则等。

通过语用分析可以了解句子的使用背景、语言行为的目的以及说话人的意图等,从而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五、文体分析方法文体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的不同文体在语法和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和特点。

它通过对文体的特征、结构和语言风格等的研究,揭示不同文体的特点和使用规律。

文体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我们在不同场合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这五种分析方法可以相互协作,可以全面地揭示汉语语法的各个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用 概述
第二节言语行为及其 基本准则
第三节话语结构 第四节语用意义
第五节语言要素的修 辞
第六节语用效果与辞 格
第七节语体分析 第八节病句修改
作者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 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通论
通论
语用
邵敬敏
汉字
教材
词汇
习题
汉语
现代 现代

邵敬敏
汉语
音节
系统
分析
结构
语义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的考生。也可供 各大院校学习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的师生参考。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汉语通论》 (第2版,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现代汉语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 研机构)指定为“现代汉语”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邵敬 敏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邵 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辅导用书: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详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3.邵敬敏 《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本书是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大量 现代汉语相关资料,对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 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

拓展词汇量的利器:词类分析法

拓展词汇量的利器:词类分析法

拓展词汇量的利器:词类分析法2023年,词汇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词汇量的大小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会影响其阅读理解、思维能力、学业成就、交际能力等方面。

因此,拓展词汇量成为许多人的追求和目标。

而词类分析法,作为拓展词汇量的利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推崇。

一、什么是词类分析法?词类分析法是指将词汇按照其所属的词性,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数词等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词汇的用法和含义。

同时,词类分析法也是一个提高词汇量的有效方法。

通过词类分析法,不仅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新词汇,还能更好地了解词汇之间的关系和搭配。

特别地,在英语学习中,词类分析法更是被广泛采用和推荐。

二、词类分析法的优点1. 提高词汇量:词类分析法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地了解每个词汇的特点,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新单词。

2. 改进口语表达:随着对词类分析法学习的深入,学生的词汇量不断扩大,学生能够更加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词类分析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4. 增加语感:词类分析法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词汇特点,从而增强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提高语感。

三、如何进行词类分析法的学习1. 了解英语词性:学生要先掌握英语中各种词性的分类,以便在学习和阅读时能够清晰地划分单词属于哪个词性。

2. 阅读:学习者不断阅读各类英文文献或者英文文章,通过查阅词典,掌握新词汇,并注意词汇的词性。

3. 记忆新单词: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词性,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

比如,名词可以通过分析单复数、派生词等进行记忆;动词可以通过时态、语态、语气等进行划分,便于记忆。

4. 词语搭配:学生还需要注意单词的搭配。

不同词性的单词有着不同的搭配规律,在学习单词的同时也要重视单词的搭配。

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词类分析法的效果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在学习词类分析法时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提升其效果。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词类活用的灵活性指的是某些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词类属性。
例如,“衣锦还乡”中的“衣”,原为名词,在此句中用作动词,表示“穿锦”,这是因为该句语境中需要一个动词来描述行为 动作。
注意词类活用的规范性
词类活用的规范性指的是在语言使用 中,某些词类活用是不规范的,需要 避免使用。
VS
例如,“铁证如山”中的“铁证”, 原为名词,在此句中用作形容词来修 饰“如山”,这种用法就不符合语法 规范,应改为“铁证如山的事实”。
名词活用为动词
将名词用作动词,能够赋予事物新的动作含义,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生动。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将名词“春风”转化为动词,形容春风的生机勃勃)。
丰富语言情感色彩
褒义词贬用
将原本表示褒奖或赞扬的词语用于描述贬义或批评的事物,能够更加强烈地表达不满或讽刺 的情感。例如,“他是个天才的骗子”(将褒义词“天才”用于描述贬义事物“骗子”,强 调其欺骗手段高明)。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目录
•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类型 •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 词类活用的修辞效果 • 词类活用的注意事项 • 词类活用的例句分析
01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类型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临时 改变其原有的词性、功能和意义,以 满足表达需求的一种语言现象。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 象,也是现代汉语中某些词语的特殊 用法。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抽象名词具象化
通过将抽象名词转化为具象事物或形象, 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例如,“梦 想是人生的翅膀”(将抽象名词“梦想” 具象化为“翅膀”,形容梦想对人生的支 撑作用)。
VS
具象名词抽象化
将具象名词转化为抽象概念或比喻,能够 使语言更加深刻和富有哲理。例如,“爱 情是心灵的港湾”(将具象名词“爱情” 抽象化为“心灵的港湾”,形容爱情对心 灵的慰藉作用)。

词类划分与词类分析

词类划分与词类分析

(二)序数词
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一般是在基数前 加助词“第”、“初”构成。如: 第一、初二、第十、初十 需要注意的是: 助词“初”后面只能跟从一到十的系数表 示次序,“初两、初二十、初三千”都不 可说。 助词“第” ,除了“第两”不可说外, 其他一般都能说。
六、量词
(一)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一般出现在数词后面,同数词一 起组成数量词组,作定语、状语、补语 2、单音节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能 充当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 语
1、区别词同形容词的区别
形容词除了充当定语外,还能充当谓语、补语、状 语;区别词则只能作定语。 高级——中级: ——中级 高级——中级: 高级职称——中级职称 (定语) 这部相机的功能很高级。——? (谓语) 精美—精装: 精美—精装: 精美礼品——精装礼品 (定语) 礼品包装得很精美。——? (补语) 漂亮—新式: 漂亮—新式: 漂亮的衣服——新式衣服 (定语) 他漂亮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状语)
2、区别词同名词的区别
名词除了充当定语外,还能充当主语、宾语,还能 受数量词组修饰;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也不能 受数量词组修饰。 金子—— ——金 金子——金: 金子的价格——金耳环 (定语) 金子很珍贵。——? (主语) 一克金子——? (数量词组) 男人—— ——男 男人——男: 男人的胸怀——男运动员 (定语) 他是个堂堂正正的男人。——? (宾语) 一个男人——? (数量词组)
四、区别词
(一)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1、单独只能作定语 2、大多能后带“的”形成“的”字结构, 构成“的”字结构以后可以作主语、宾语
(一)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男同胞 大型货车 大型 女司机 无偿服务 无偿 金项链 副书记 野生植物 高等 高等学校 野生 银镯子 正处长 首要任务 军用飞机 首要 军用 雌激素 私立医院 私立 雄激素 远程导弹 远程

现代汉语 第三节 词类(上)

现代汉语 第三节 词类(上)

(二)词类划分的标准
(1)形态标准(辅助标准) 形态——构词和构形的语法形式。 ◆构词: —子 (桌子、椅子、被子、杯子) 老— (老张 老大 老五 ) —化 (丑化、美化、绿化、净化 、老化) —以 (得以、给以、加以、予以、足以) 可— (可耻、可笑、可怕)
构形 :
A、重叠式 形容词——AA(高高) AABB(老老实实)、 ABAB(通红通红) 动词——VV(看看) ABAB(研究研究) B、粘附式 动+着/了/过
名(指人)+们
(2)意义标准 词的意义
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比如: 树、花、桌子、太阳—— (词汇意义各不相同) (语法意义:都是表示事物的名称(名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状特征;)
再如: 了、的、如果、吗—— (没有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词汇意义——语法意义 1)词汇意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 联系,以一定的客观事物和现象作为概括的对象。 语法意义所反映的是语言单位(词、短语、句子) 的功能和性质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语 法—语言结构为概括的对象。 2 )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词汇意义具体实在,要想扩大词汇量,就必须一 个一个地去学、去记,所以叫做积累词汇;而语 法意义抽象概括,一条规律往往可以概括一大批 同类语言现象。
动词的语法特点(总结) 造句功能 +[谓(中心)]
功能
+[~+宾 ] (不及物动词除外) 组合功能 +[不+ ~] -[很+ ~]
(心理动词除外)
形态
+[~+着/了/过 ] +[重叠] (AA式/ABAB式)
3、特殊动词 (1)能愿动词(助动词): 表示可能的:能、能够、会、可以、可、可能 表示必要的:得(dei)、应、应该、该、应当 表示意愿的:愿、愿意、想、要、敢、肯 语法特点: ①可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明天会下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判断动词 判断动词是用来表示判别、断定的动词。判断动词 就是一个“是”。(是特殊的关系动词) 8.趋向动词 动+<趋> 趋向动词是表示动作趋向的动词,趋向动词有单纯 的和复合的两个小类。 单纯趋向动词主要有:来、去、上、下、进、出、 回、过、起、开等; 复合趋向动词是单纯趋向动词加“来”、“去”构 成的,如: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 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开来等。
英语语例: —ation —ment —ness —ity (名词词尾) —ful (形容词词尾) —ly (副词词尾) 汉语语例: —子 (桌子、椅子、被子、杯子、凳子) —化 (丑化、美化、绿化、净化 、老化) —以 (得以、给以、加以、予以、足以) 可— (可耻、可笑、可怕) 初— (初期、初中、初次) 第— (第一、第十)

11.交互动词 表示两个参与者共用一个(种)动作的动词。 如:相见、相交、相会、相逢、相遇、相识、相爱、 相比、合谋、合影、合作、合伙、通话、通气、交 谈、交战、结伴、结仇、结婚、分手、分别、分家、 会面、会谈、接壤、互助、并存、并举、并行、并 排、齐名、重逢、见面等。交互动词多数是不及物 动词,但有少数可以带宾语,如:合唱、合写、商 量、商讨、互通、交流等。




2.存现(变化)动词 存现动词是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消失、隐没的动 词。 (1)表示存在的。 (2)表示出现的。 (3)表示消隐的。 3.心理动词 心理动词是表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词。如:想、爱、 恨、喜欢、厌恶、羡慕、嫉妒、相信、了解、敬佩、 希望等。
Βιβλιοθήκη 4.能愿动词 [能愿]+动 能愿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或意愿的动词,能愿动词有 以下几个小类: 表示可能的:可、可以、不妨、能、能够、会; 表示必要的:应、该、应该、宜、当、应当、要、须、 须要、须得、得(děi); 表示意愿的:要、要求、欲、想、愿、愿意、肯、敢; 5.比况动词 表示两个事物之间在特点上相似、相近、相同等的比较 (类比、比喻)意义的动词:像、好像、仿佛、好比、如 同等等。

语素(构词单位——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词 句子 短语(造句单位——语言的备用单位) (语言的使用单位)


词类——词的分类结果 词性——词的归类结果

二、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
1.名词 代体词 体词 2.数词 3.量词 8.代词 4.动词 代谓词 谓词 5.形容词 6.区别词 加词 代加词 7.副词 拟音词 9.拟声词 10.叹词 关系词 11.连词 12.介词 辅助词 13.助词 14.语气词



9.形式动词 不能单用,必须后续其他动词的动词。常常带“于”、“以”、 “得”等语素构成。如:在于、敢于、勇于、乐于、善于、急于、 苦于、给以、加以、予以、致以、得以、借以、用以、足以、难 以、乐得、落得、懒得、恨不得、亏得、只得、引得、值得等。 10.授受动词 授受动词是表示授予(给予)和接受的动词。 A.授予:给、送(给)、赠(给)、借(给)、交(给)、付(给)、告诉、 赠送、教(给)、奖励、赐予、偿还、调拨、赏(给)、租(给)、出租 (给)、补助、救济、犒赏、补贴、慰劳、支援、奉送、输送、教 等。 B.接受:借到、得到、接受、请教、拿、偷、索取、骗、打探、 探悉、征求、征询、了解、娶、租、贷、采购、回收、定购、收 缴、引进、购买、继承、窃取、收买、吸取等。
实词
词类
虚词
二、现代汉语实词系统
(一)名词 1.什么是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等 名称的词。


语法特点: 1.能受数量短语的修饰(充足性特征) 2.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 注意:固定格式 方位名词 临时用法 3.作主语、宾语、定语
2.名词的分类系统 一 专有名词 鲁迅、雷锋、孔子 般 个体名词 纸、鱼、钢笔 可量 名 集体名词 纸张、山脉、树木 名词 词 普通 物质名词 石、火、水 名词 名词 抽象名词 思想、友谊、道理 不可量名词 人品、年华、赤子 时间名词 现在、今后、刚才 特殊 处所名词 附近、上面、上海 名词 关系名词 朋友、师生、夫妻 有序名词 将军、中旬、昨天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意义的词。 是最为复杂的词。 动词的类别: 根据动词意义分类: 1.动作行为动词 动作行为动词是表示人或动物的动作行为的动词。 如:吃、喝、走、跑、打、唱、爬、飞、跳、打扫、 整理、调查、帮助、解决等。 动作动词:人、动物的具体的动作。 行为动词:人的抽象的行为。
3、词类的划分标准 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 语法 功能 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
三 标 准
形态
标志形态 形态变化
意义: 指语法上同类词所具有的概括意义和类
别意义
说明:


(1)形态标准 形态——指体现一个词 的语法功能的词法上的形式,它包括 形 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形态标志——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 可以通过这个词的 词头或词尾标示出来 。






6.关系动词 关系动词是表示该动词前后两个名词性词语(或 两个谓词性词语)之间有某种关系的词。 1) 所属关系:属、属于、直属、隶属、归属、统 属、分属、有、具有、享有、拥有、富有、带具 备、包含、包括、饱含、蕴涵(蕴含)等。 2)比较关系:大于、小于、胜于、胜似等。 3)称呼关系:姓、叫3、称、称呼、称为、称作、 统称、通称、俗称、总称等。 4)对等关系:等于、即、齐名、标志、象征等。 5)表示数量关系:合计、约计、总计、累计、折 合、值、价值等。
第五章 语法
第二节
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学习要点 1.了解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 2.掌握实词十个词类和虚词四个词类的特点。 3.能够运用功能分析法来确定每个词的词性。
一、汉语的词类及其划分标准 (一)划类标准 1、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 2、划分词类的目的: 为了说明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则 例 1: 编写教材 打扫房间 学习文件 例2: 饭不热了。 (歧义句) 他原来是教师。 (歧义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