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包装材料安全性分析

塑料包装材料安全性分析
塑料包装材料安全性分析

塑料包装材料安全性分析

塑料是一种以高分子聚合物-树脂为基本成分,再加入一些用来改善其性能的各种添加剂制成的高分子材料。目前几乎所有的食品,不论多少,都用塑料包装。塑料包装材料作为包装材料的后起之秀,因其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性能优良、质轻美观的特点,成为近四十年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包装材料。

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主要表现为材料内部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迁移、溶出而导致食品污染,其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1.1树脂本身具有一定毒性;树脂中未聚合的游离单体、裂解物(氯乙烯、苯乙烯、酚类、丁腈胶、甲醛)、降解物及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均有影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指出,不是聚氯乙烯(PVC)本身而是残存于PVC中的氯乙烯(VCM)在经口摄取后有致癌的可能,因而禁止PVC制品作为食品包装材料。聚氯乙烯游离单体氯乙烯(VCM)具有麻醉作用,可引起人体四肢血管的收缩而产生痛感,同时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它在肝脏中形成氧化氯乙烯,具有强烈的烷化作用,可与DNA结合产生肿瘤[1]。聚苯乙烯中残留物质苯乙烯、乙苯、甲苯和异丙苯等对食品安全构成危害。苯乙烯可抑制大鼠生育,使肝、肾重量减轻。低分子量聚乙烯溶于油脂产生腊味,影响产品质量。制作奶瓶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原料产生苯酚,有一定毒性,产生异味。这些有害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材料中这些物质的浓度、结合的紧密性、与材料接触食物的性质、时间、温度及在食品中的溶解性等[2]。

1.2塑料包装表面污染。因塑料易带电,易吸附微尘杂质和微生物,对食品形成污染。

1.3塑料制品在制造过程中添加的稳定剂、增塑剂、着色剂等助剂的毒性。食品包装常用塑料PE(聚乙烯)、PP(聚丙烯)和PET(聚酯),因为加工过程中助剂使用较少,树脂本身比较稳定,它们的安全性是很高的。

1.4非法使用的回收塑料中的大量有毒添加剂、重金属、色素、病毒等对食品造成的污染。塑料材料的回收复用是大势所趋,由于回收渠道复杂,回收容器上常残留有害物质,难以保证清洗处理完全。有的为了掩盖回收品质量缺陷,往往添加大量涂料,导致涂料色素残留大,造成对食品的污染。因监管原因,甚至大量的医学垃圾塑料被回收利用,这些都给食品安全造成隐患。国家规定,聚乙烯回收再生品不得用于制作食品包装材料。

1.5油墨污染。油墨大致可分为苯类油墨、无苯油墨和醇性油墨、水性油墨等种类。油墨中主要物质有颜料、树脂、助剂和溶剂。油墨厂家往往考虑树脂和助剂对安全性的影响,而忽视颜料和溶剂间接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国内的小油墨厂家甚至用染料来代替颜料进行油墨的制作,而染料的迁移会严重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另外有的油墨为提高附着牢度会添加一些促进剂,如

硅氧烷类物质,此类物质会在一定的干燥温度下基团发生键的断裂,生成甲醇等物质,而甲醇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危害。在塑料食品包装袋上印刷的油墨,因苯等一些有毒物不易挥发,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更大。近几年来,各地塑料食品包装袋抽检合格率普遍偏低,只有50%~60%,主要不合格项是苯残留超标等,而造成苯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在塑料包装印刷过程中为了稀释油墨使用含苯类溶剂。

2005年7月《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央视记者在甘肃、青海、浙江、江苏4个省对十几家不同规模的塑料彩印企业调查发现,由于甲苯价格低,企业为了把浓稠的油墨快速印制在塑料薄膜上,都把它作为调配混合溶剂的主要原料。兰州质监稽查人员随机抽查了7家生产复合型食品包装膜的塑料彩印企业,送往甘肃省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和国家包装制品质量检验中心检测,结果显示,7个样品中有5个被检出苯残留超标,涉及牛肉干、奶粉、糖果、卤豆干、薯片五种食品的包装。

1.6复合薄膜用黏合剂。黏合剂大致可分为聚醚类和聚氨酯类黏合剂。聚醚类黏合剂正逐步在淘汰,而聚氨酯类黏合剂有脂肪族和芳香族两种。黏合剂按照使用类型还可分为水性黏合剂、溶剂型黏合剂和无溶剂型黏合剂。水性黏合剂对食品安全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由于功能方面的局限,在我国还没有广泛的应用[3]。在我国主要还是使用溶剂型黏合剂[4]。在食品安全方面,绝大多数的人们只是认为如果产生的残留溶剂低就不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其实这只是片面的。在我国使用的溶剂型黏合剂有99%是芳香族的黏合剂[5],它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用这种袋装食品后经高温蒸煮,可使它迁移至食品中并水解生成芳香胺,是致癌物质。我国目前没有食品包装用黏合剂的国家标准,各个生产供应商的企业标准中也没有重金属含量指标,但国外的食品包装中对芳香胺有着严格的限制,欧盟规定其迁移量小于10ppb[5]。欧共体的94/62/EC 或90/128/EEC指令中,对制造复合包装材料用胶和包装袋成品中铅、汞、镉、铬的含量规定了严格的指标要求[2]。

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影响及创新(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影响及创新(上) 我国的塑料包装材料,特别是软性的食品、药品用复合包装材料,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仅生产厂家多,产品品种多,质量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包装工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规模、产量、物理机械性能、耐高低温要求、抗介质侵蚀这些方面,而对包装材料本身的卫生安全性能却还不够重视。所以,不少复合包装材料的生产厂家,对原辅材料的采购、使用,到生产条件的完善,直到产成品的检测,都存在着一些不卫生、不安全的隐患;许多食品药品生产厂家,在采用包装材料时对内容物和人体的卫生安全影响方面考虑不周,只注重牢度、强度、外观和价格,最多关心一下有无异味。总体上讲,过去大家很少关注包装材料对食品药品卫生安全以及包装材料对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因此,我国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自前两、三年开始,国家对食品本身的卫生安全问题进行了监督检查,实施放心食品工程,实行了QS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今年六月开始,又对食品包装材料本身的卫生安全问题进行监管和检测,媒体 曝光了一些食品包装袋中的苯类超标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是我国政府实行以人为本、保护消费者安全健康的重要举措,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目前职能部门的检测和媒体曝光的内容,只限于大多数人都闻得到、嗅得出的苯类溶剂超标这一表面现象,对更潜在的、一般人无法觉察到的重金属(铅、镉、汞、铬)、致癌物(芳香胺、卤化联苯、稠 环化合物、醛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却还未涉及到。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加强,今后,我国食品药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要求,肯定不会停留在现阶段的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到跟美国或欧州一样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及其对策

文章篇号:1007-2764(2006)03-0193-068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及其对策 郭恒斌,曾庆祝,王雅卿 (大连水产学院食品工程系,辽宁大连 116023) 摘要:简述了当前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现状,初步分析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就加强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工作、建立中国食品包装材料安全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对策 Safety of the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its Strategies Guo Heng-bin, Zeng Qing-zhu, Wang Y a-qing (Department of Food Engineering, Dalian Fisheries University, Dalian 116023, China) Abstract: The safety status and factors of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was presented, and the reasons of producing unsafety problems of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Some suggest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for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safety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China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was also provided. Keywords: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Safety, Strategies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作为日常消费的特殊商品,其营养卫生极其重要,但它又极易腐败变质,因此包装自然就成了保护食品的重要手段,它必须保证食品作为商品在其流通贮运过程中的品质质量和安全卫生。 随着食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所使用的包装也日益增加,食品包装与食品直接接触,其包装材料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1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目前常用的包装材料主要有:纸、塑料、金属、复合材料、玻璃、陶瓷、木材、麻袋、布袋、竹等[1]。其中,纸、塑料、金属、玻璃已成为包装工业中四大支柱材料。包装材料的安全与卫生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与卫生,随着食品包装材料的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例如1997年江西省发生食用猪油中毒造成几百人死亡的严重事件,事故原因是用剧毒化工用容器盛装猪油造成的,还有用有毒化工用袋盛装大米,面粉,用废弃垃圾塑料等有机物生产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等问题[2],暴露了食品包装材料上的安全隐患,从而也就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关注。 1.1 纸类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纸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包装材料,纸和纸包装容收稿日期:2006-03-02 器在现代包装工业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某些发达国家纸包装材料占包装材料总量的40%~50%, 我国占40%左右。从发展趋势看,纸包装的用量将会越来越大。纸包装材料之所以在包装领域独占鳌头,是因为其具有如加工性能好、印刷性能优良、便于复合加工、品种多样、成本低廉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1]。 虽然纸包装材料具有优异的包装性能,但其安全性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纸包装材料的安全问题主要是: 1.1.1 荧光化学污染物 造纸的基本原料是天然纤维,经过一系列处理制成纸。为了提高纸的洁白度,改善感官指标,多数纸张都经过荧光增白剂处理。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致癌活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它虽然能起到漂白纤维的作用,但对人和动物都有很大的毒害作用,所以食品包装纸应使用未经增白的纸张。日本厚生省经过动物实验证实了它的致癌性,已严禁在食品包装用纸中使用荧光增白剂。我国有关部门也提出过类似要求,但缺乏有效监督,使用增白过的纸张作为食品包装纸的现象仍屡见不鲜[3]。 1.1.2 油墨污染物 包装纸中的油墨污染也很严重。传统的用于柔版、凹版的印刷油墨含有着色剂(通常是颜料或某些染料)、凝色剂载色体(硝化纤维素、丙烯等树脂)、添加剂(如塑化剂等)和溶剂(酒精的碳氢化物和酯)[4]。可 193

医疗器械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标准

医疗器械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标准 一、总则 1 包装材料的要求 参考依据: 制定本规范参考了下列文件中的一些信息,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Y/T0681.1 YY/T0313。 用作制造的包装材料原料是原始材料,应有原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2 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既能够确保内包装材料的符合性,又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2.1 包装材料与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毒性的要求,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2.2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产品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

厂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3 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3.1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封)。 3.2 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3.3无菌状态的保持:(即从其产品灭菌后,成为无菌之时起,直至规定的失效日期或使用时止),包装完整性及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特性。 3.4 材料的毒性检测。 二、包装完整性试验 1 试验目的 对的包装系统,按照YY/T0681.1、YY/T0313 和“包装完整性试验方案”进行包装完整性验证,来评价包装系统的符合性。 2 试验样品:产品及其包装 3 试验依据:YY/T0681.1、YY/T0313。 4 试验项目 a) 单包装初始污染菌; b) 单包装阻菌性(不透气性); C) 单包装材料的细胞毒性。 5 试验结论 按“包装完整性验证方案”对所有项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全部合格。 6 验证和试验小组成员: 7 试验日期:

(完整word版)包装材料检验验收流程

包装材料检验验收规程 1.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进厂后,由技术品控部负责全公司各类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抽样、检验、结果判定以及相关原辅材料检验标准的制定工作。 2.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进厂后,由查验员根据标准要求对原料进行检验,并出具《包装材料检验报告单》。 3.在辅料进厂时,由财务部包材库房管理员持《到货通知单》通知技术品控部查验员,进行取样、检验; 4.品控员接到通知单后,按《包装材料验收标准》、合同规定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感官上的检验,并按抽检数量进行初步使用验证,出具检验报告。 5.技术品控部验完后,并出具《包装材料检验报告单》给库房,库房管理员接到包装材料检验合格证明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瓦楞纸箱检验验收规程 1.目的: 此标准对用瓦楞纸板制成的纸箱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则作出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运输包装所用的个品种规格的瓦楞纸箱 3.职责 3.1仓库负责包装箱之命名、规格、数量的入库。 3.2行政中心负责各规格包装箱的规格、版面、数量的采购和相关检测报告的索取 3.3技术品控部负责包装材料和相关检测报告的验收和审核。 4.技术要求 4.1 材质:纸箱材质为国产牛皮纸或瓦楞纸.基重(g/m2)应符合GB/T6544-2008、GB/T13024-2003、GB/T13023-2008. 4.2外观、尺寸。 4.2.1纸箱表面应平整、干净无污渍,纸箱应无破损,无裂纹,纸箱切口应齐整。 4.2.2图案、文字印刷要求套印准确,墨色匀实,图案文字清晰,无油污、水化现象、无错位、无重影。图案、文字边缘齐整、无毛刺。 4.2.3印刷文字正确,图案、文字应与样板一致,套色准确,无颜色过浓或过淡现象。 4.2.4粘合瓦楞纸箱接头粘合搭接舌边宽度不少于30mm,粘合接缝的粘合剂涂布应均匀充分,不得有多余的粘合剂溢出现象。粘合剂牢固,剥离时至少有70%的粘合面被破坏。 4.2.5瓦楞纸箱压痕宽度不得大于17mm,箱壁不可有多余的压痕线,当纸箱折合时,压痕处不可有破裂、断线的现象。 4.2.6表层粘合要求无透胶、气泡现象。瓦楞纸板各层之间应粘合牢固,无层间分离现象。 4.2.7纸箱成型要求方正,无偏斜,箱角漏洞不超过3mm,摇盖合拢后缝隙不能超过3mm。 4.2.8纸箱尺寸(长、宽、高)应符合合同或订单要求,允许偏差:(单瓦楞:±3mm),(双瓦楞:±5mm) 双瓦楞5层包装箱:570mm*360mm*198mm 单瓦楞3层包装箱:565mm*355mm*192mm 天盖纸箱:575mm*375mm*168mm

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BRC包装和包装材料安全标准认证

编号:BMS-SC-012 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BRC包装和包装材料安全标准认证规则版本:A 发行日期:20150810 必维认证(北京)有限公司 1

编号:BMS-SC-012 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BRC包装和包装材料安全标准认证规则版本:A 发行日期:20150810 目录 1.适用范围 2.对认证人员的要求 3.初次认证程序 4.再认证 5.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 6.认证证书要求 7.受理组织的申诉 8.认证记录的管理 9.其他 必维认证(北京)有限公司 2

编号:BMS-SC-012 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BRC包装和包装材料安全标准认证规则版本:A 发行日期:20150810 1适用范围 1.1本规则用于规范必维认证(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必维认证”)和申请获证的组织按照《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BRC包装和包装材料安全标准》建立管理体系的认证活动。 1.2本规则是对必维认证从事《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BRC包装和包装材料安全标准》认证活动的基本要求,必维认证从事《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BRC包装和包装材料安全标准》认证活动需遵守本规则。 2对认证人员的要求 2.1认证人员需取得BRC食品或包装材料审核员资格。 2.2认证人员将遵守与从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认证规则,对认证活动及作出的认证审核报告和认证结论的真实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初次认证程序 3.1受理认证申请 3.1.1必维认证需通过网站或文件向申请认证的组织(以下简称“申请组织”)至少公开以下信息: (1)可开展认证业务的范围,以及获得认可的情况。 (2)必维认证的授予、保持、扩大、更新、缩小、暂停、取消或撤销认证及其证书等环节的相关规定。 (3)认证证书样式。 (4)对认证决定的申诉程序。 (5)分支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名称、业务范围、地址等。 3.1.2必维认证将要求申请组织提交以下资料: 必维认证(北京)有限公司 3

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

我国的塑料包装材料,特别是软性的食品、药品用复合包装材料,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仅生产厂家多,产品品种多,质量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包装工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规模、产量、物理机械性能、耐高低温要求、抗介质侵蚀这些方面,而对包装材料本身的卫生安全性能却还不够重视。所以,不少复合包装材料的生产厂家,对原辅材料的采购、使用,到生产条件的完善,直到产成品的检测,都存在着一些不卫生、不安全的隐患;许多食品药品生产厂家,在采用包装材料时对内容物和人体的卫生安全影响方面考虑不周,只注重牢度、强度、外观和价格,最多关心一下有无异味。总体上讲,过去大家很少关注包装材料对食品药品卫生安全以及包装材料对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因此,我国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自前两、三年开始,国家对食品本身的卫生安全问题进行了监督检查,实施放心食品工程,实行了QS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今年六月开始,又对食品包装材料本身的卫生安全问题进行监管和检测,媒体曝光了一些食品包装袋中的苯类超标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是我国政府实行以人为本、保护消费者安全健康的重要举措,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目前职能部门的检测和媒体曝光的内容,只限于大多数人都闻得到、嗅得出的苯类溶剂超标这一表面现象,对更潜在的、一般人无法觉察到的重金属(铅、镉、汞、铬)、致癌物(芳香胺、卤化联苯、稠环化合物、醛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却还未涉及到。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加强,今后,我国食品药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要求,肯定不会停留在现阶段的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到跟美国或欧州一样的标准,不仅对人体的健康安全无害,同时也对地球环境安全无害。国家已经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不少地方都是由省、市、自治区的主要领导担任该委员会的负责人,表明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正提倡放心食品工程,主张从田地到餐桌,实行全程监控、把关和检测。包装材料是最后一关,如果它卫生安全了,我们放入嘴里的食品才能卫生安全,否则,再好的食品也会被污染,变为危害人体健康的杀手。一、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没有好的包装,就没有好的食品,没有放心的包装,就没有放心的食品,包装材料成为最后一道关。那么,食品药品包装材料对被包装的内容物为什么 会有影响?它与人体的健康安全又有什么关系?这要从我国的国家标准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的卫生标准》、复合包材的原材料和生产环境去考察。GB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的卫生标准》的卫生指标如下表(其中“数据主要来源”是作者个人观点):项目指标数据主要来源甲苯二胺(4%乙酸),mg/L < 0.004 胶粘剂蒸发残渣,mg/L 4%乙酸< 30 内膜正已烷,常温,2h < 30 内膜65%乙醇,常温,2h < 30 内膜(指聚乙烯塑料薄膜为内层的复合袋)高锰酸钾消耗量(水),mg/L < 10 内膜重金属(以Pb计),4%乙酸 mg/L < 1 内膜、油墨注:浸泡条件:a.使用温度(包括杀菌)在60~120℃的复合袋为120℃,

塑料包装材料详细讲解

塑料包装材料详细讲解 一、塑料包装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塑料是塑料,橡胶,合成纤维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中应用量最大,应用面最广的一种材料,其应用面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现在世界塑料年产量已逾1。6亿吨,然而,在各个不同领域中,对塑料制品的消费量,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目前塑料制品应用最多的领域是包靶幸涤虢ㄖ行业,其中包装塑料制品雄居首位,占塑料制品总量?0%,比塑料建材总量高出近十个百分点,较其他方面的应用更占有明显的优势。就包装材料而论,塑料包装材料已远远超过玻璃,金属,木材等传统的包装材料,仅次于纸制品而居第二位,就发展速度而论,塑料包装材料业已超过其他各种包装材料而居首位。不言而喻,塑料包装材料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塑料和其他传统的包装材料相比,毕竟还是一个应用于时间很短的后起之秀,它的许许多多潜在的优点尚待开发利用。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它在性能上的许多不足与局限,亦有待人们很好的认识,以便在使用中予以避免。因此,需要我们在从事塑料科研,生产与应用的同时,客观地对塑料包装材料进行介绍与评价,从而推动塑料包装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二、塑料包装材料的主要品种 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包装材料,通常多半均为一次性使用,当商品从生产单位流通到消费者手中或者到商品开封使用后,包装材料即完成了它的使命,作为废弃材料回收或者处置。因此,对于包装材料,一是要求其性能要好,要能适应保护,宣传商品的需要,二是要求其成本要尽可能地低,在当今塑料中的所谓通用塑料,如聚乙烯与聚丙烯,它们具有性能优良,生产量大,价格低廉等共同特点,是塑料包装材料的首选物料;其次是生产规模较大,性能更佳,但价格较高的通用型工程塑料,如热塑性聚酯。至于价格昂贵的特种工程塑料,虽然在某些性能上具有独到的优点,但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一般不作包装材料用。1通用塑料 通用塑料中的热塑性塑料具有性能均衡,成型加工方便,回料及废弃物料回炉方便,制品价格较低等优点,大量用于塑料包装材料。主要品种如:聚乙烯及乙烯共聚物,这类塑料

包装材料毒害分析

目前湖南熟食产品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大部分为塑料材料包装,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主要表现为材料内部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迁移、溶出而导致食品污染,其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1树脂本身具有一定毒性 树脂中未聚合的游离单体、裂解物(氯乙烯、苯乙烯、酚类、丁腈胶、甲醛)、降解物及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均有影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指出,不是聚氯乙烯(PVC)本身而是残存于PVC中的氯乙烯(VCM)在经口摄取后有致癌的可能,因而禁止PVC制品作为食品包装材料。聚氯乙烯游离单体氯乙烯(VCM)具有麻醉作用,可引起人体四肢血管的收缩而产生痛感,同时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它在肝脏中形成氧化氯乙烯,具有强烈的烷化作用,可与DNA结合产生肿瘤[1]。聚苯乙烯中残留物质苯乙烯、乙苯、甲苯和异丙苯等对食品安全构成危害。苯乙烯可抑制大鼠生育,使肝、肾重量减轻。低分子量聚乙烯溶于油脂产生腊味,影响产品质量。制作奶瓶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原料产生苯酚,有一定毒性,产生异味。这些有害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材料中这些物质的浓度、结合的紧密性、与材料接触食物的性质、时间、温度及在食品中的溶解性等。 2 塑料包装表面污染 因塑料易带电,易吸附微尘杂质和微生物,对食品形成污染。 3塑料制品在制造过程中添加的稳定剂、增塑剂、着色剂等助剂的毒性 食品包装常用塑料PE(聚乙烯)、PP(聚丙烯)和PET(聚酯),因为加工过程中助剂使用较少,树脂本身比较稳定,它们的安全性是很高的。 4 非法使用的回收塑料中的大量有毒添加剂、重金属、色素、病毒等对食品造成的污染 塑料材料的回收复用是大势所趋,由于回收渠道复杂,回收容器上常残留有害物质,难以保证清洗处理完全。有的为了掩盖回收品质量缺陷,往往添加大量涂料,导致涂料色素残留大,造成对食品的污染。因监管原因,甚至大量的医学垃圾塑料被回收利用,这些都给食品安全造成隐患。国家规定,聚乙烯回收再生品不得用于制作食品包装材料。 5 油墨污染 油墨大致可分为苯类油墨、无苯油墨和醇性油墨、水性油墨等种类。油墨中主要物质有颜料、树脂、助剂和溶剂。油墨厂家往往考虑树脂和助剂对安全性的影响,而忽视颜料和溶剂间接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国内的小油墨厂家甚至用染料来代替颜料进行油墨的制作,而染料的迁移会严重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另外有的油墨为提高附着牢度会添加一些促进剂,如硅氧烷类物质,此类物质会在一定的干燥温度下基团发生键的断裂,生成甲醇等物质,而甲醇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危害。在塑料食品包装袋上印刷的油墨,因苯等一些有毒物不易挥发,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更大。近几年来,各地塑料食品包装袋抽检合格率普遍偏低,只有50%~60%,主要不合格项是苯残留超标等,而造成苯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在塑料包装印刷过程中为了稀释油墨使用含苯类溶剂。2005年7月《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央视记者在甘肃、青海、浙江、江苏4个省对十几家不同规模的塑料彩印企业调查发现,由于甲苯价格低,企业为了把浓稠的油墨快速印制在塑料薄膜上,都把它作为调配混合溶剂的主要原料。兰州质监稽查人员随

包装材料实验报告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报告 课程:包装材料学 姓名:李天卓 学号:20131052046 班级:包装工程2013级 任课教师: 解林坤 时间:2015.11.06

一厚度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厚度是指纸和纸板等材料在两侧压板间规定压力下直接测量的结果,单位是mm或μm。厚度是影响纸和纸板技术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要求一批产品各张纸或纸板之间的厚度应趋于一致,同一张纸或纸板不同部位之间厚度也应一致。对于具有特殊用途要求的产品如标准纸板还应进行更为严格的全幅校验。在测量时可根据纸的厚薄采用多层测量或单层测量,最后以单层测量的结果表示纸的厚度。 二、测试仪器: 测定纸和纸板厚度的主要仪器是厚度测定仪,有手动、电动之分,以手动为例,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测定时将纸或纸板放在两受压面之间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受压面间的压力为100 kPa±10 kPa,测厚时,受压测量面积为200 mm2。 图1 厚度测定仪 1—拨杆;2一指针;3一重锤;4一测量杆; 5一测量头;6一量砧;7一底座 三、试验步骤 (1)把测微计放置在无震动的水平面上,调好零点,按标准规定采取试样,以每张纸样上切取100 mm×100 mm的试样至少5张。 (2)按下拨杆,抬起测量头至足以放人纸样的高度(若为电动仪器,则由仪器自动控制高度),置纸样于测量头与测量砧之间。

(3)缓慢放松拨杆,使测量头以低于3 mm/S的速度将测量面轻轻压到试样上(若为电动测厚仪,则自动下降接触纸样),注意避免产生任何冲击作用,待指示值稳定后2~5 s内读数,避免人为对测微计施加任何压力。 (4)对每个试样进行一次测定,测定点离任何一端不小于20 mm或在试样的中心点。宽度在100 mm以下的盘纸,应按全宽切取5条长300 mm的纸条,在每条不同位置测量其厚度,至少两处。 四、结果表示: 以所有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并报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厚度小于0.05mm的纸,准确至0.001 mm; 厚度小于0.2 mm的纸,准确至0.005mm; 厚度大于0.2mm的纸,准确至0.01 mm。 实验结果:0.33×0.01mm=0.0033mm 二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耐折度是指试样在一定张力下,抗往复折叠的能力,以折叠次数表示。耐折度受纤维的长度、纤维本身的强度和纤维间的结合状况影响。凡纤维长度大纤维的强度高和纤维结合力大者,其耐折度就高。耐折度也受纸张水分含量的影响,水分含量低纸张发脆,耐折度低,适当增加含水量,纸张的柔性提高,耐折度随之增大,但水分含量超过一定限度耐折度开始下降。另外,耐折度受打浆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内,耐折度随打浆度的增加而增加,继续提高打浆度到一定程度,由于纤维的平均长度下降,纤维交织紧密,纸质变脆,则使耐折度下降。因此,在实际生产上控制好影响因素,对保证纸张有较好的耐折强度甚为重要。 许多纸和纸板如白纸板和箱纸板等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要经受多次折叠,而耐折度则能较好地反映出纸张抗反复折叠的能力,因此,耐折度的检测被广泛采用。 常用的耐折度仪有两种,一种为卧式的,称作肖伯尔(Schopper)式和立式,称作MIT式,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试样的折叠角度不同,肖伯尔式的折叠角度为180°,MIT式的折叠角度为135°。

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示范文本

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目前,大多数食品药品复合包装材料,都是用塑料薄 膜(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龙、玻璃纸、镀铝膜)与 铝箔或纸张,以有机溶剂型的凹印油墨印刷、以有机溶剂 型的双组份PU胶复合起来的,还有少量是用水性油墨印刷 和用水性胶粘剂复合起来的。其中,与被包装的内容物 (食品药品)直接接触的内膜,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粒子 料经吹膜或流延加工做成的。当然,这种基本的粒子料必 须首先要无毒、无味、安全、卫生,要符合食品用的卫生 标准,但在用它们加工制膜时,往往要加入不少助剂,如 抗氧剂、热稳定剂、爽滑剂等,这些低分子量的助剂不能 超出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

准》中规定的具体品种限制和最大使用量限制,在该标准中未被可的物质,往往是对人体有害的东西,不允许使用,而被许可使用的物质,也不能超过最大使用量界限,否则会造成蒸发残渣或高锰酸钾消耗量指标不合格。残渣太多或高锰酸钾消耗量太大,就表明能被抽提、渗透到内容物中的易被氧化的不稳定物质太多,如果渗透迁移到食品药品中来,有产生异味的可能;若被人体吸收,就有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同时,在制膜的加工过程中,若温度太高,就会造成原料的裂解氧化变质,除了产生焦糊难闻的气味外,裂解降解产生的低分子物质,同样会使蒸发残渣增加或高锰酸酸钾消耗量超标。所以,采用的薄膜本身必须严格检测,所有指标都应符合成型品的卫生标准才可使用。 1、包装袋印刷油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在复合包装袋上印刷的油墨,大多是含甲苯、二甲苯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及其对策

《食品包装》课程论文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王慧霞 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食品安全 班级081班 学号2083608111 指导教师朱建萍 完成时间2011 年 6 月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摘要:随着食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食品所使用的包装也日益增加,食品包装与食品直接接触,其包装材料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就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包装材料分类,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以及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建议进行分析。让我们大家在生活中自己开始观察食品的包装材料问题,了解不同类型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分类,安全性,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建议 首先我们要了解下包装的定义: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品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现在食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了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食品包装虽然只是给食品提供保护食品,方便储运,促进消费,提高商品价值的功能,但是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中,食品包装材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目前常用的包装材料主要有:纸、塑料、金属、复合材料、玻璃、陶瓷、木材、麻袋、布袋、竹等[1]。其中,纸、塑料、金属、玻璃已成为包装工业中四大支柱材料。包装材料的安全与卫生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与卫生,随着食品包装材料的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例如1997年江西省发生食用猪油中毒造成几百人死亡的严重事件,事故原因是用剧毒化工用容器盛装猪油造成的,还有用有毒化工用袋盛装大米,面粉,用废弃垃圾塑料等有机物生产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等问题[2],暴露了食品包装材料上的安全隐患,从而也就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关注。 1.1 纸类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包装材料食品安全检验控制流程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616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cedures Or Steps Formulated T 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Daily Production, Which Must Be Followed By Relevant Personnel When Operating Equipment Or Handling Business, Are Usually Systematic Documents, Which Are Th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Operator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包装材料食品安全检验控制流程通用 范本

包装材料食品安全检验控制流程通用范 本 使用指引: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保证本部门的日常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通常为系统性的文件,是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 目的 本控制流程作为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的延伸,是公司质量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保证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 适用范围 我司与食品产品直接接触的原辅材料及成品的食品安全检验。 3. 职责

3.1 销售部负责传递详细的客户信息及需求信息; 3.2 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产品食品安全检验所依据的原辅材料清单、送检标准、样品制作方法及检测频次,附件列表内容更新由工程技术部高级经理审批; 3.3 采购部负责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和与供应商的沟通; 3.4 品质管理部负责样品的送检和原材料、成品的检验,品控部负责过程检验; 3.5 生产部门依照生产工艺指令生产并按检验规程做好自检和互检,及送检样品的制作。 4. 流程

包装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指标(正式版)

乳白玻璃酒瓶 1 目的与范围 1.1为了使包装材料感观检验及物理性能检测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检验部包装材料检测室所需材料的抽样检测工作。 1.3 本标准适用于质量检验部包装材料检测室所需材料的抽样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MTJ08.01-2010 《包装材料检验标准》 Q/MTJ06.14-2009 《包装材料检验指导书》 Q/MTJ06.20-2009 《抽样方法总则》 Q/MTJXX.XX-2011 《包装材料检测仪器操作指导书》 3 乳白玻璃酒瓶 3.1容量系列及允差 3.1.1 容量及允差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3.2 酒瓶几何尺寸及瓶底要求 参照《包装材料技术标准汇编》 3.3 技术要求 3.3.1乳白玻璃酒瓶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3.3.2 玻璃瓶的强度要求:拿着玻璃瓶颈离水泥地面1.5m高自由落下,连续二次以上,玻璃瓶无破损。 3.3.3 酒瓶光洁度、乳白度要好,瓶壁细腻、光滑、合逢线无明显凸出、无炸裂纹、皱纹、桔皮状、砂粒等,且瓶身垂直无座底、失圆现象. 3.3.4 酒瓶渗漏率不得超过万分之五,综合合格率达98%。

彩盒 1 目的与范围 1.1为了使包装材料感观检验及物理性能检测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检验部包装材料检测室所需材料的抽样检测工作。 1.3 本标准适用于质量检验部包装材料检测室所需材料的抽样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MTJ08.01-2010 《包装材料检验标准》 Q/MTJ06.14-2009 《包装材料检验指导书》 Q/MTJ06.20-2009 《抽样方法总则》 Q/MTJXX.XX-2011 《包装材料检测仪器操作指导书》 3 规格尺寸 参照《包装材料技术标准汇编》 4 技术要求 4.1字体及颜色要求。 4.1.1各种规格(除珍品系列外)彩盒红色部分均为大红色,要求色彩鲜艳,金色部分采用青色金粉烫金;珍品系列彩盒颜色由茶色、淡红色和金黄色三中颜色组成,要求色彩过渡自然流畅。 4.1.2食品标签内容、位置及颜色。 ——所有系列的茅台酒食品标签内容相同,均印彩盒上,内容为“食品名称、原料与配料、酒精度、净含量、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号、厂址“等内容。 4.1.3本标准未注明的字体大小、图案设计尺寸、颜色均以抽取的样品彩盒为准。 4.1.4普通彩盒“贵州茅台酒”五个字,均采用凹凸工艺,增强字体、图案立体感。 4.2 质量要求。 4.2.1印制好的彩盒,色彩、图案、文字应与抽取样品相同,要求表面整洁,不褪色、不

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食品包装是食品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多样。与此同时,由于包装材料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迫使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本文主要讨论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1、食品包装安全现状 食品包装是现代企业加工食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是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容器和包装技术把食品包裹起来,以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食品包装可以在食品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防止其受到生物、化学、物理等外来因素的损害,以保持原有的成分与营养[1]。食品包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另一方面是包装技术的使用,而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对食品的安全尤为重要。 由于国外食品行业起步比较早,所以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完善。国外学者主要对纸类、塑料类、金属罐类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小分子污染物迁移和毒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2]。我国食品行业起步较晚,人们对食品包装的安全性认识较少,食品包装的相关标准也存在很多不足。近几年,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由包装材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方便面碗“荧光物质超标”、厨具“锰超标”、可乐罐爆炸等,使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2、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比较多,主要有纸类、塑料、金属、玻璃以及陶瓷等。 2.1纸类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纸,作为最传统的包装材料,其包装价格低、生产灵活性好、易于造型装潢、储运方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相当广泛。人们常把纸做成纸袋、纸箱、纸筒、纸杯、纸管等容器来包装食品。但是,纸类包装材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纸质包装材料中有一部分由废纸生产,在收集原材料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霉变的纸张,经过生产后会产生大量的霉菌和致病菌等,用于食品的包装会使食品腐败变质。同时,在回收来的废纸中可能含有铅、镉、多氯联苯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造成人头晕、失眠、健忘甚至导致癌症。 一些食品厂在使用纸质食品包装材料的时候没有使用食品包装专用油墨,而这些非专用油墨大多含有甲苯等有机溶剂,可能造成食品中苯类溶剂超标,苯类溶剂的毒性较大,如果渗入皮肤或血管,会危及人体的造血机能,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甚至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通常在造纸过程中需在纸浆中加入一些添加剂,如施胶剂、漂白剂、染色剂等。例如经过荧光增白剂处理的纸张,含有荧光化学污染物,这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高,十分容易迁移进入人体。当荧光漂白剂进入人体,被人体吸收后很难分解,会使肝脏的负担加重。同时医学实

常用塑料包装材料简介

一、常用塑料包装材料简介 一、聚乙烯(PE) (一)性能及用途 聚乙烯是典型的热塑性塑料,为无臭、无味、无毒的可燃性白色粉末。成型用的聚乙烯树脂均为经挤出造粒的蜡状颗粒料,外观呈乳白色。 聚乙烯的分子量在1万~100万之间,分子量超过100万的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越高,其物理力学性能越好,但随着分子量的增高,加工性能降低。因此,要根据使用情况选择适当的分子量和加工条件。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个加工结构材料和负荷材料,而地分子量聚乙烯只适合作涂覆、上光剂、润滑剂和软化剂等。 聚乙烯的力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合物的分子量、支化度和结晶度。高密度聚乙烯的拉伸强度为20~25MPa,而低密度聚乙烯的拉伸强度只有10~12MPa。聚乙烯的伸长率主要取决于密度,密度大,结晶度高,其蔓延性就差。 聚乙烯的电绝缘性能优异。因为它是非绝缘材料,其介电常教及介电损耗几乎与温度、频率无关;高频性能很好,适于制造各种高频电缆和海底电缆的绝缘层。 (二)品种 1.低密度聚乙烯(LDPE) (1)性能 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范围为0.910~0.925g/cm3。分子结构为主链上带有长、短不同支链的支链型分子。在主链上每1000个碳原子中约带有50个以下的乙基、丁基或更长的支链。与高密度和中密度聚乙烯相比,它具有较低的结晶度(55%~65%),较低的软化点(108oC~126oC)以及较宽的熔体指数(0.2~80g/10min)。 由于低密度聚乙烯的化学结构与石蜡烃类似,不含极性基团,所以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酸、碱和盐类水溶液具有耐腐蚀作用。它的电性能及好,具有导电率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低以及介电强度高等特性。但低密度聚乙烯的耐热性能较差,也不耐氧和光老化。因此,为了提高其耐老化性能,通常要在树脂中加入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 低密度聚乙烯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延伸性和透明性,但机械强度低于高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2)用途 低密度聚乙烯主要用于制造薄膜。薄膜制品约占地密度聚乙烯制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用于农用薄膜及各种食品、纺织品和工业品的包装。低密度聚乙烯电绝缘性能优良,常用作电线电缆的包覆材料。注射成型制品有各种玩具、盖盒、容器等。与高密度聚乙烯掺混后经注射成型和中空成型可制管道及容器等。 2.高密度聚乙烯(HDPE) (1)性能 高密度聚乙烯的高密度为0.941~0.965g/cm3。分子结构为线型结构,支链少,平均每1000个碳原子仅含有几个支链。与低密度聚乙烯相比,高密度聚乙烯结晶度达80%~90%,密度大,使用温度较高,硬度和机械强大较大,耐化学性能好。 (2)用途 高密度聚乙烯的用途与低密度聚乙烯不同。低密度聚乙烯约50%~70%用于制造薄膜;而高密度聚乙烯则主要用于制造中空硬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40%~65%。具体用途有:吹塑法制造各种瓶、罐及各种工业用槽、桶等容器;注射成型制造各种盆、桶、蓝、篓、筐等日用成器、日用杂品和家具等;挤出成型制造各种管材、捆扎带以及纤维、单丝等。此外,还可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的包覆材料和合成纸;加入大量无机钙盐以后,还可以制造钙塑包装箱和家具、门窗等。最近,高密度聚乙烯用于制造高强度超薄薄膜,做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危害性

题目8.食品包装材料、容器污染(塑料橡胶涂料等) 1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是指包装、盛放食品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接触食品的涂料。食品用工具设备是指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食品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 随着化学工业与食品工业的发展,新的包装材料已越来越多,在与食品接触时,某些材料的成分有可能迁移于食品中,造成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将给人体带来危害。所以应该严格注意它们的卫生质量,防止产生有害物质向食品迁移以保证人体健康。 (1)塑料及其卫生问题 目前我国容许使用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苯乙烯一丙烯腈一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与丙烯腈的共聚物等;热固性塑料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 1)常用塑料 (1)聚乙烯和聚丙烯:均为饱和聚烯烃,故与其他元素的相容性很差,能加入其中的添加剂的种类很少,因而难以印上鲜艳的图案。其毒性属于低毒级物质。 高压聚乙烯质地柔软,多制成薄膜,其特点是具透气性、不耐高温、耐油性亦较差。低压聚乙烯坚硬、耐高温,可以煮沸消毒。 聚丙烯有防潮性及防透性,有耐热性,透明度好。可制成薄膜、编织袋和食品周转箱等。 (2)聚苯乙烯(PS):能耐酸碱,耐热性差,容易碎裂。常用品种有透明聚苯乙烯和泡沫聚苯乙烯两类,后者在加工中加入发泡剂制成,曾用作快餐饭盒,因可造成白色污染,现已禁用。 聚苯乙烯为饱和烃,故相容性亦较差。其主要卫生问题是单体苯乙烯及甲苯、乙苯和异丙苯等杂质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每天给予400mg/kg 体重苯乙烯可致动物肝、肾重量减轻,并可抑制动物的繁殖能力。用聚苯乙烯容器贮存牛奶、肉汁、糖液及酱油等可产生异味;贮放发酵奶饮料后,可有少量苯乙烯移人饮料,其移人量与贮存温度和时间成正相关。 (3)聚氯乙烯(PVC):透明度高,易分解及老化。可制成薄膜(大部分供工业用)及盛装液体的瓶子。硬聚氯乙烯可制管道。 PVC本身无毒,主要的卫生问题有三个方面: ①氯乙烯单体和降解产物的毒性:氯乙烯经胃肠道吸收后,部分可分解成氯乙醇和一氯醋酸。氯乙烯在体内可与DNA结合产生毒性,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骨髓和肝脏。研究表明,氯乙烯单体及其分解产物具有致癌作用,甚至有引起血管肉瘤的人群报告。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食品包装用PVC树脂和成型品中氯乙烯单体含量应分别控制在5mg/kg和lmg /L以下。②氯乙烯单体的来源:聚氯乙烯的生产可分为乙炔法和乙烯法两种,由于合成工艺不同,聚氯乙烯中所含的卤代烃也不同。乙炔法聚氯乙烯含有1,1-二氯乙烷,而乙烯法聚氯乙烯中含有1,2-二氯乙烷,后者的毒性是前者的10倍。③增塑剂和助剂:PVC成型品中要使用大量的增塑剂,有些增塑剂的毒性较大。除增塑剂以外,生产聚氯乙烯成型品时还要添加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助剂,这些助剂也会向食品迁移。 (4)聚碳酸酯塑料(Pc):具有无味、无毒、耐油的特点,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可用于制造食品的模具、婴儿奶瓶。美国允许此种塑料接触多种食品。 (5)三聚氰胺甲醛塑料与脲醛塑料:前者又名密胺塑料,为三聚氰胺与甲醛缩合热固而成;后者为脲素与甲醛缩合热固而成,称为电玉,二者均可制食具,且可耐120℃高温。由于聚合时,可能有未充分参与聚合反应的游离甲醛,后者仍是此类塑料制品的卫生问题。甲醛含量则往往与模压时间有关.时间短则含量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