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人类学直立人

合集下载

体质人类学期末复习资料(精华版)

体质人类学期末复习资料(精华版)

体质人类学期末复习资料(精华版)体质人类学期末复习资料(精华版)一、概念题:1.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人类的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2.布鲁门巴赫:德国人类学家,他创立了颅骨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体质人类学之父”。

3.林耐:瑞典人类学家,他建立了生物的分类系统,把人与蝙蝠、狐猴、猿猴都归为一类,称之为灵长目;同时,他还在灵长目中划分出了智人属,而其中又再分为四个人种。

4.人体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下肢伸直,两足并立。

5.法兰克福平面/耳眼平面:是由左右侧耳门上点和左侧眶下点位于一个水平面所决定的。

6.能人:今大约250万年前,人类进入了“能人阶段”.生活在大约160-250万年前的能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石器。

在埃塞俄比亚古纳(Gona)地点已发现250万年前的石器,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工具。

到目前为止,可靠的化石证据显示能人之前的人类化石仅发现于非洲7.尼安德特人:距今大约20-3万年生活在欧洲和近东地区的古人类。

尼安德特人已经能够制造使用复杂的工具、具有狩猎、丧葬等习俗。

也有学者将尼安德特人归入古老型智人。

二、思考题:1、体质人类学的定义?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人类的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体质人类学是兼跨自然和历史科学的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体形态学、生物进化论、灵长类学、古人类学、人种学。

2.什么是人?人与猿的界限,60年代以前,古人类学界一般以能否制造工具作为划分人与古猿的界限;研究发现:制造工具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黑猩猩也会制造工具;古人类学界逐渐放弃以能否制造工具来区分古猿与最早的人,改而采用另外的标志作为划分人与猿的界限:习惯性两腿直立行走。

教育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

The Jane Goodall Institute 网站
The Jane Goodall Institute網站
体质人类学的重要发现:
直立人第一次发现是在西元1891年,由一位荷兰 医生尤琴杜宝亚在爪畦东部梭罗河畔发现 1927年在我国河北省房山县周口店发现直立人化 石,称<北京人> 。 直立人的脑容量超过了猿类,表示学习能力增进。
人类学者在世界各地对许多族群进行深入 了解之后,发现文化之间固然存在差异, 但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所以如果某一族 群用问祖标准评估其他族群的文化,而将 之视为是低下、粗鄙、可笑的,其实是犯 了民族中心主义的毛病。人类学者有接触 世界各种族群所产生的这种平等意识,可 以说是对社会科学最大的贡献。
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认为自己文化优于他文化的信
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对民族和国家来说,民族 情感是一种纽带。这种纽带通过扩展个人活动领域,使权 力有可能加强,并通过设立明确的理想来扩大合作的群众 数量。这种情感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面。但是,这种情 感无论在各处都表现出对外有一种攻击性的偏执,极其强 调和注重自身的价值和利益。由此,民族中心主义产生。 也就是说,对它族的歧视没有任何理性原因,只是一种情 感,赞扬本族的优越,以激起成员的团结。这种情感如果 过度,就可能引起群体间的冲突。
近代体质人类学的基本概念:

1.人类生物性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2.人类用文化克服环境,进而改变环境。并不需要像其 他生物那样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 3.人口增加的结果是人类占有更广的地球表面,从而改 变了地表环境,也影响到人类生物性的发展速率和方向。
Chimpanzees are intelligent, social beings. Before Dr. Goodall began her landmark study of them in 1960, however, almost nothing was known of their behavior in the wild. Through our studies of himpanzees, we humans have learned that we are not the only animals who have close family bonds, make and use tools, or engage in warfare against one another.

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 绪论Introduction第一节体质人类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第二节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体质人类学与各相关学科的联系第四节体质人类学发展史人体系统解剖学概要Summary of Human Systematic Anatomy 第一章绪论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支学科2. 人体的化学成分、细胞、组织和器官3. 人体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第二章系统解剖学概要1. 运动系统;2. 循环系统;3. 呼吸系统;4. 消化系统;5. 泌尿系统;6. 生殖系统;7. 神经系统;8. 内分泌系统人体骨骼解剖学Osteal Anatomy of Human第一章骨的一般知识第一节骨的形态第二节骨的构造第三节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第四节骨的发生和生长第二章人体骨骼第一节颅骨第二节躯干骨第三节上肢骨第四节下肢骨人体骨骼测量纲要Osteal Metrical Compendium of Human 绪论第一章骨骼的性别和年龄鉴定第二章颅骨的测量与观察第三章体骨的测量与观察第四章牙齿的测量与观察第五章脑容量和身高的复原第一篇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The Status of Human in Nature第一章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第一节现代生物学的分类系统第二节进化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第四节生物进化的阶段性划分第二章灵长类动物的分类与进化第一节灵长类动物的系统分类第二节灵长类动物的生理特征第三节灵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第四节灵长类动物的起源问题第二篇人类的起源Origin of Human第一章人类的体质特征和人科的起源第一节现代人的体质特征第二节有关人科起源的理论第二章腊玛古猿第一节腊玛古猿化石的发现第二节关于腊玛古猿系统地位的不同意见第三章南方古猿第一节南方古猿化石的发现第二节南方古猿的形态特征第三节南方古猿的系统地位第四节巨猿第三篇人类的发展Evolution of Human第一章直立人第一节直立人的起源第二节亚洲的直立人化石第三节非洲的直立人化石第四节欧洲的直立人化石第五节直立人的体质特征第六节直立人的文化特征第二章早期智人第一节由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第二节“典型尼人” 和“进步尼人”第三节其他早期智人化石的发现第四节早期智人的文化特征第三章晚期智人第一节有关晚期智人起源的理论第二节欧洲的晚期智人化石第三节非洲的晚期智人化石第四节亚洲的晚期智人化石第五节澳洲和美洲的晚期智人化石第七节晚期智人的文化特征第四篇人类的种族Human Race第一章人种与人种学第一节人种的定义及分类依据第二节人种的研究范围及任务第三节现代各人种体质特征的变异第四节影响人种形成的因素第二章世界人种的划分第一节蒙古大人种第二节欧罗巴大人种第三节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第四节各大人种之间的过渡类型第三章我国居民的人种成分第一节我国古代居民的人种类型第二节我国现代居民的人种类型绪论Introduction第一节体质人类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人类学从词源学上来讲,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来自于希腊文ανθρωο?和λογο?这两个词根的结合。

走出非洲——直立人的拓荒传奇

走出非洲——直立人的拓荒传奇

16化 石2021年 第2期化石新知考古探谜叶 芷直立人(Homo erectus )诞生于距今约180万年前的非洲,观其名察其意,直立人显然熟练掌握了一项重要技能——真正意义上的习惯性两足直立行走;直立人还是当之无愧的探险家,其最辉煌的成就莫过于他们是第一批走出非洲的人属成员。

在广袤的青色草原上,直立人满怀希望地向前走着,但也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踏上了前往新大陆的征程。

走出非洲并非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能够走出非洲,其本身就暗示了人类适应环境和改变现状的能力。

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更为人类族群壮大和文化多样性创造了条件。

直立人迈出的这一步,无疑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重要一步,为了完成这一步他们又经历了哪些考验?让我们回到一切的起点,探寻直立人和他们走出非洲的故事。

人类演化谱系中的直立人一般观点认为直立人是由能人(H o m ohabilis )演化而来,不过其他早期人属成员,如鲁道夫人(Homo (or Kenyanthropus ) rudolfensis )也是直立人祖先的候选者(目前尚不能确定鲁道夫人是否为能人或为独立种属)。

直立人出现后,能人并没有迅速灭绝,而是延续到了距今大约150万年左右,二者之间可能存在镶嵌进化而非简单的取代式直线进化关系。

作为直立人的起源地,最古老的直立人也出现在非洲。

在直立人出现前的几百万年中,从未有人类走出过非洲大陆,而他们诞生后不久便迅速向亚欧大陆扩散。

不过我们认识非洲直立人的时间很晚,反而是亚洲直立人更早为人熟250万年以来的人类系统发育树(图片来源:Richard Klein ,2013)17化 石2021年 第2期知。

早在1891年,荷兰古人类学者杜布瓦(Dubois )就发现了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最初被命名为“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 erectus );1923年,安特生和助手师丹斯基在北京周口店第1地点发现人类牙齿化石,随后裴文中先生和贾兰坡先生更是陆续发现了多个“北京人”(Sinanthropus pekinenensis )头骨化石。

体质人类学重点

体质人类学重点

1.《洗冤集录》: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南宋宋慈著。

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

比意大利人费德里的法医学著作要早350多年。

2.阿伦法则:在炎热地区,人类的躯干较苗条,四肢较长,以增大体表面积,有利于散热;而在寒冷地区,人类的躯干较壮实,四肢较短,以减少体表面积,有利于保存热量。

这被称为阿伦法则。

3.特卡纳男孩:理查德。

利基在肯尼亚特卡纳湖的纳里奥科托姆大仙的完整的直立人骨骼。

编号WT15000。

大约11岁,身高1.68米,脑容量900毫升。

年代距今约160万年。

4.遗传漂变:当基因库的基因从一代传给下一代时,如果基因库较大,婚配的数目也较多。

新基因库能够代表旧基因库的概率就较大。

但是,如果基因库较小,新基因库与旧基因库之间可能有明显的偏差。

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的这种偶然性的小样本的偏差,称为遗传漂变。

5.弗洛勒斯人:印度尼西亚的弗洛勒斯岛发现的人类化石,生活在18000年前。

身高1米左右,脑容量约417毫升。

但已经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

有学者认为“弗洛勒斯人”是一种与现代人平行演化的小体型的新人种。

1.简述现生灵长类的新旧两种分类模式。

传统的分类模式,灵长类下分成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

原猴亚目下面又分成树跔、狐猴、瘦猴和眼镜猴科;猿猴亚目下则分为阔鼻猴和狭鼻猴类。

阔鼻猴指新大陆猴,狭鼻猴包括旧大陆猴和人。

新的分类模式不再以原猴、猿猴为基础,而是以鼻部的干湿特征来划分。

新的分类体系中,眼镜猴被划分为干鼻类次目中。

、2. 简述现生猿类的种类及其生活的地区。

长臂猿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包括我国海南岛和云南南部。

猩猩分布在苏门答腊和马来西亚的北加里曼丹。

大猩猩和黑猩猩分布在非洲的扎伊尔、刚果、中非以及一些西非国家。

3. 简述人科起源的几种理论。

a:达尔文人类起源非洲说。

b.人科起源肉食说c.人科起源草食说d.小猿模式说e.草原黑猩猩模式f.海猿模式说。

4.“镶嵌进化”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不同器官的进化速率常常很不相同。

体质人类学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人类学世界人种分类——埃克斯坦特分类法: 埃克斯坦特(Eickstedt)人种分类法: 根据体型,将全世界的人种分为主人种,副人种,特殊类型和中间类型。

全世界共分为37个人种欧洲大陆欧罗巴人种:1(诺尔第人种:分布于瑞典,挪威,北德意志,苏格兰等地。

2(东欧人种:分布于白俄罗斯,大俄罗斯,波兰,东德意志等地。

3(阿尔卑斯人种:分布于中部法兰西,西部阿尔卑斯,西南德意志等地。

4(迪纳尔人种:以迪纳尔阿尔卑斯地方的塞尔维亚为中心的人种。

5(地中海人种:分布于意大利,伊比利亚半岛等地中海沿岸的人种。

非洲大陆尼格罗人种6(埃塞俄比亚人种:分布于红海与尼罗河之间,一直到索马里兰(马赛人、喜马人)的人种。

7(尼罗人种:主要分布于尼罗河上流(丁卡人,努尔人)的人种。

8(苏丹人种:分布于撒哈拉沙漠的西南部苏丹地方。

9(巴兰尼格列人种:分布于刚果河流域的森林地带(杜阿拉人,曼格贝都人)10(班图人种:分布于南非(祖鲁人,埃富罗人)。

11(班布人种:散居于刚果河上流及中流地带。

12(科萨人种:分布于非洲最南部卡拉哈里沙漠(霍顿托特人,布须曼人)亚洲大陆欧罗巴人种:13(东方人种:分布于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贝鲁西亚等地。

14(阿尔曼人种:包括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

15(图拉人种:分布于以苏属中亚细亚为中心的地方(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 16(印度人种: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从北印度到孟加拉。

(印度人) 维特人种:17(维特人种:分布于锡兰岛(维特人),中部德干高原(贡达人),马六甲半岛(散诺依人)。

蝦夷人种:18(蝦夷人种:分布于北海道,千岛群岛,库页岛(蝦夷人)。

蒙古人种:19(西伯利亚人种:分布于西西伯利亚最北部(散门奇人,东查肯人),西伯利亚东北部(察加朱人,科里亚克人)20(通古斯人种:包括居住于中西伯利亚到蒙古的通古斯人,蒙古人等。

21(中国人种:居住于华北,华中和华南的中国人。

22(古蒙古人种:分布于以东南亚为中心,包括中国南部,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

科学家解密蓝田直立人:人类何时开始直立行走

科学家解密蓝田直立人:人类何时开始直立行走

科学家解密蓝田直立人:人类何时开始直立行走日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讨论所讨论员朱照宇的讨论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讨论所讨论员黄慰文,以及英国埃克塞特高校Dennell院士等合作,在《人类进化杂志》发表了对蓝田(公王岭)直立人年月测定的最新讨论成果。

这项讨论将蓝田公王岭直立人的生存年月从原先普遍接受的距今115万年提早到大约163万年前。

神奇的蓝田直立人蓝田直立人的发觉,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科院科研人员的努力。

1963年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讨论所的调查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在陕西省蓝田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发觉了一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

其次年5月,讨论人员又在公王岭地层中发觉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女性头骨化石。

经对此头骨化石进行室内修复,复原出一件近乎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

据介绍,公王岭的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额骨,大部分顶骨,右侧的颞骨和上颌骨(附有其次、三臼齿),左上颌骨和额突部,大部分左鼻骨和右鼻骨的鼻根部,以及1颗左上其次臼齿,同属于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

在一段时间内,科研人员把陈家窝的下颌骨和公王岭的头骨归到一起,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简称“蓝田猿人”或“蓝田人”。

但后来,科研人员普遍将在公王岭发觉的头骨单称呼为蓝田直立人。

科学家认为,对公王岭蓝田直立人化石形态的讨论发觉,呈现出比周口店直立人更为原始而近似于爪哇人的特征,可能代表一种比周口店直立人更为原始的直立人。

多年来,学术界对蓝田县公王岭直立人的年月始终存在争议。

依据上世纪80年月后期古地磁和黄土序列的讨论,其年月在115万年的结果得到普遍引用。

上世纪90年月以来,在非洲、欧洲和亚洲新发觉了一批直立人化石。

此外,对一些亚洲直立人化石地点的年月测定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例如,在格鲁吉亚Dmanisi地点发觉了距今175万年前的直立人化石,对印度尼西亚爪哇直立人的年月测定也提前到150多万年。

因此,国际古人类学界倾向于认为直立人从非洲向欧亚大陆的集中时间应当更早,但对其中涉及的详细问题布满争议。

体质人类学基础知识——史前人类研究

体质人类学基础知识——史前人类研究

时 代

早期
300或200
人 早期直立人 初期
第 代


上新世 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500 2500 4000 6000 7000
南方古猿 腊玛古猿 森林古猿 埃及猿
古猴类
人类的祖先 人类的远祖
二、关于腊玛古猿的系统位置
❖腊玛古猿化石是1932年,美国 学者刘易斯(G.E.Lewis )在印 巴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发现并命 名的。
❖以后又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土耳其、希腊、匈牙利、肯尼亚、 乍得等国有所发现。
乍得古猿
二、关于腊玛古猿的系统位置
化石地点 开远小龙潭
禄丰石灰坝
元谋竹棚 豹子洞箐 元谋小河 蝴蝶梁子
发现时间 (年)
1955-1957 1980-1982
1975
1980-1983
1986
化石材料 牙齿10枚 牙齿、上颌骨
髋骨 胫骨 膑骨
椎骨
肋骨
腓骨
足骨
股骨
骶骨
肩胛骨
锁骨
肱骨
尺骨
桡骨
手骨
髋骨
腰椎
坐骨大切迹
尾骨
骶骨
犬齿 门齿 前臼齿
臼齿
3. 人体骨骼的性别、年龄鉴定
眉弓:位于眼眶的上方。
猿人的眉弓异常发达,且左右 相连,呈横行而突出的屋檐状; 早期智人的眉弓也较发达,但左 右眉弓不相连;晚期智人和现代 人进一步减弱。
一、关于直立人的来源问题
早期人类迁徙亚洲路线图
二、关于古人类体质发展不平衡性
❖直立人阶段的人类, 体质发展具有不平衡 性; ❖一般具有与现代人 十分接近的上、下肢 骨,而头骨保留有较 多猿的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篇人类的发展第一章直立人直立人:直立人是一种古老(最早)的人属成员,他包括了过去称之为“猿人” 的各个类型的化石标本。

“猿人” 这一名称最早是由著名的进化论者,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达尔文主义者、重演律)提出来的。

他认为在猿和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过渡阶段的形态(从猿到人转换,各取一个字),即“猿人” 。

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约200万—20万年以前的更新世早期到更新世中期,在考古学分期上属旧石器时代的早期。

化石只分布于旧大陆欧亚非三大洲。

南方古猿与直立人看不出直接发展关系,之间有缺环,能人填补之间的空白。

能人是人属的成员,但能人只在东非发现,不普遍,应是直立人的直接祖先。

南方古猿主要使用天然工具,而能人&直立人则是能制造工具,特别是打制石器。

人科&人属的一部分都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第一节直立人的起源从人类进化的方向上来说,直立人是现代人的远古祖先。

南方古猿类,不可能是直立人的直接祖先,从现有的化石证据来看,直立人的祖先最为可能的是能人,或者是某种与能人相类似的类型。

所以,目前人们通常把能人当做最早的人属成员来看待。

但是一般把能人归为直立人里,所以也有说直立人是最早的人属成员。

能人发现时间:1960 年发现地点:(最早的化石发现地)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体质特征:1. 脑量的扩大(最显著);颅骨壁不太厚,矢状嵴不很明显。

2.能人的上、下颌骨明显缩小,吻部向前突出的程度减弱。

3.能人的手骨比现代人粗壮,拇指虽然仍较现代人略短,但已表现出与现代人相似的性状,表明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完全两两足直立行走,两只手一定要有用,其形态结构是一定与功能统一的,拇指的对掌功能人的对握功能完善)4.成年身高大约为120~130 厘米,与南方古猿相比没什么进步其他:1964 年,路易斯·利基、托拜厄斯和内皮尔将其定名为“能人” 。

根据钾—氩法测定其年代为距今210万—170万年前。

在出土能人化石的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物,这些遗存被称为“奥杜韦文化” ,一般认为该文化是能人创造的物质文化。

用砾石和石核加工而成的砍砸器是奥杜韦文化的典型器物,但奥杜韦文化并不是最早期的人类文化。

早期人科成员人属成员进化过程中,优先进化有用的器官(符合生物界的一般规律)第二节亚洲的直立人化石(亚洲:直立人化石最集中的地方,东亚的中国&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对应旧石器文化,具有区域性文化即与国际没一致).爪哇猿人(化石代表个体30 多个)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是世界上第一件直立人化石的发现地。

1.杜布瓦发现时间:19世纪90 年代综述:1890 年东爪哇的凯登布鲁伯斯发现了一块下颌骨残片和一枚单独的右侧上颌第三臼齿。

1891 年,在特里尼尔村附近发现了一具带有许多猿类性状的残破的颅骨化石。

1892 年,在距离该头盖骨出土地点大约15米处又发现了一根人类的股骨。

形态特征与现代人的股骨非常相似,说明它的主人已经能够两足直立行走(完全直立行走)。

采用了海克尔提出的“猿人”作为属名,又根据股骨所表现出的能直立行走的特征,便使用“直立的”一词作为种名,正式的学名就定为“直立猿人”1894 年,杜布瓦发表了他的学术论文,认为爪哇直立猿人是现代人的祖先. 杜布瓦在宗教界和科学界的巨大压力下,把他发现的化石标本锁进了箱子里,封存了28 年。

2.孔尼华发现时间:20 世纪30、40 年代综述:1931 年,荷兰古生物学家孔尼华来到印度尼西亚,在莫佐克托, 附近珀宁的山腰上,找到一具5岁左右的幼年头骨化石,该地层的时代被认为属更新世早期,同位素测定结果为距今190 万± 40万年。

孔尼华将该标本定名为莫佐克托人,属猿人类型。

1945 年魏敦瑞对其进行了重新研究,更名为粗壮猿人。

在1937 年和1938 年,孔尼华从特里尼尔的地层中又发现了两具头骨化石。

这两个头骨的大小和形状均与杜布瓦在1891 年发现的“第一号猿人头盖骨”相似。

这两个头骨分别被编号为“第二号猿人头盖骨”和“第三号猿人头盖骨” 。

1939 年在桑吉兰附近的哲蒂斯层中,发现了“第四号猿人头盖骨”,1945 年魏敦瑞对此作了初步的记述,将其定名为疑似猿人。

1941 年,孔尼华在桑吉兰地点又发现了一块带有两颗前臼齿、第一臼齿和相对较小的犬齿齿槽窝的下颌骨残片。

1945 年魏敦瑞将其命名为“古爪哇魁人” 。

1964 年托拜厄斯和孔尼华提出“魁人”应归属于南方古猿类。

1963 年在桑吉兰的坦荣又发现了一具保存有左侧颧骨的颅骨化石,这是首次发现的爪哇猿人颧骨化石。

从1964 年到1971 年的连续发掘中,在桑吉兰地点又发现了许多化石材料。

传统年代划分方式:根据传统的按所含动物群的种类划分地层的方法,与上述各化石地点有关的爪哇地层顺序可分为如下三层,每一层都代表一个大的时期:最下面的一层相当于早更新世的哲蒂斯层,该层的上部曾出土过猿人化石;在哲蒂斯层上方为特里尼尔层,也出有猿人化石,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最上面的一层被称做昂栋层,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也有人类化石,但究竟是属于直立人,还是属于智人,目前尚有争议。

提出争议:莫佐克托人化石的层位的年代为距今190万± 40万年,桑吉兰地层年代平均为距今83万年,特里尼尔下层为距今73 万± 5 万年,特里尼尔上层为距今49.5 万± 6 万年。

二.北京猿人(化石代表个体40 多个)北京猿人化石产地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郊的房山区。

1918 年2 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获悉在周口店附近的“鸡骨山”红色黏土层中发现化石的消息,特意安排了两天时间,亲自去周口店考察。

1921 年,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与安特生共事。

开始对鸡骨山进行发掘。

同年8 月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到周口店考察。

,一位老乡又为他们提供了一处化石产地的线索,即龙骨山。

在龙骨山的一处裂隙的堆积中,格兰阶采集到一块肿骨鹿的下颌骨化石。

安特生预言这里有可能找到原始人的化石(石英)。

师丹斯基转而开始试掘龙骨山。

1923 年夏,师丹斯基在试掘工作中获得了两枚人类牙齿化石。

(周口店最早的发现!!!)1926年10 月,瑞典皇太子在环球旅行中途经北京,学术界为此举行了欢迎会。

安特生在会上所做的学术报告报道。

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周口店猿人化石产地,又获得一枚保存相当完好的左侧下颌臼齿。

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研究后,定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

此命名现已修订为“北京直立人” ,俗称北京猿人或“北京人” 。

1928年,两位年轻的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和裴文中参加了猿人洞的发掘工作。

1929年,裴文中发掘出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

长达11年的连续发掘中,共获得猿人头盖骨 5 具,这些化石共代表了男女老少40多个猿人个体。

到1937 年因日本侵华战争而被迫停止发掘,,这批珍贵的化石标本在战争中全部丢失,至今仍然下落不明。

北京猿人体质特征:1.北京猿人的头骨上还带有许多原始的性状,而肢骨却显示出与现代人比较接近。

2.眉嵴粗壮而前突,左右相连,形成眶上圆枕,并有明显的圆枕上沟与额鳞分界。

3.枕外圆枕相当发达,并且向两侧延伸至乳突部。

颅壁很厚,面骨粗大。

4.下颌骨远较现代人粗大,下颌体前部明显斜向下后方,无颏隆突,多颏孔。

5.北京猿人肢骨的特征总的来说很类似于现代人,但在骨髓腔很小、管壁很厚、股骨干上部扁平以及骨干弯曲度等方面仍显示出一些原始的性质。

北京猿人体质性状中表现出“镶嵌式进化”现象。

(即原始性的头骨和相对先进的四肢骨)北京猿人文化特征:1.总述:北京猿人已能比较熟练地制造石器和骨、角器等生产工具,同时已懂得用火,并且有了长期用火的经验。

2.石器加工技术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

3.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碎骨片,这些碎骨片的成因十主要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自然营力所为,第二类是人工营力所为。

4.北京猿人不仅已经知道用火,他们控制火、管理火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5.狩猎在北京猿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6.北京猿人当时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现北京猿人的平均寿命相当短暂。

北京人的生存年代:综合分析,北京猿人绝对年代的上限大概不会超过距今70万年前,而下限可能一直持续到距今20多万年前。

三.元谋猿人发现时间:1965年5月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的小山梁化石材料:两颗人牙化石,经鉴定为同一个体的左右上颌中门齿。

生存年代: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为距今170万±10万年前。

还有人对古地磁测年的结果作了新的解释,认为谋猿人的年代可能更晚,不应超过距今73万年,可能在距今60万—50万年。

尚待进一步讨论。

四.蓝田猿人发现时间:1963~1964 年发现地点:陕西省蓝田县泄湖公社陈家窝村、公王岭化石材料:1. 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了一具基本完好的人类下颌骨化石;公王岭发现了猿人的头盖骨和部分面骨。

2 .蓝田猿人的颅骨和下颌骨表现出某种不平衡性,即颅骨的原始性质明显强于下颌骨,这可能是二者在时代上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反映。

(硬生生给和到一块儿⋯⋯)3.蓝田猿人具有硕大粗壮的眶上圆枕,几乎形成一条横行的骨嵴,其两端明显向外延伸。

圆枕的后方有明显的缩窄现象。

蓝田猿人的眶上圆枕与额骨鳞部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宽沟相隔。

生存年代:古地磁法测定的绝对年代表明公王岭出土化石的层位距今约115万—110万年陈家窝村化石的层位则为距今约65万年五.郧县猿人发现时间:1. 20世纪70年代2 .80 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现地点:1. 湖北省郧县龙骨洞2 .郧县曲远河口化石材料:1. 数枚人类牙齿化石2 .两具相当完整的人类颅骨化石。

生存年代:其所代表的时代大约相当于更新世中期。

根据这一认识,曲远河口郧县猿人颅骨化石的年代可能要晚于龙骨洞郧县猿人牙齿化石的年代。

与北京猿人年代大体相似。

其他:形态特征上既不同于南方古猿,也不同于智人,而与北京猿人、爪哇猿人相类似。

因而表明其应属于直立人范畴,学名应当定为郧县直立人,通常称之为郧县猿人。

六.和县猿人发现时间:1980 年发现地点:安徽省和县龙潭洞化石材料:获得一件相当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和5枚牙齿。

1981年再次进行发掘,又发现5枚牙齿和额骨、顶骨等头骨残片。

生存年代:其地质时代当为中更新世,绝对年代为距今约28万—24万年前。

七.纳马达人(印度)发现时间:1982年12月发现地点:印度的纳马河谷中部的凯思诺拉村附近化石材料:1. 发现了一块包括顶骨和额骨部分在内的人类头盖骨残片2 .其颅骨性状中虽然有些与进步尼人比较相似,但好像更接近于直立人。

生存年代:中更新世其他:纳马达人是南亚次大陆首次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同时还发现了一些阿舍利文化的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

只用知道的:沂源猿人、淅川猿人、郧西猿人、桐梓猿人、南召猿人、洛南猿人、南京人第三节非洲的直立人化石一.毛里坦猿人发现时间:1954年到1955年发现地点:阿尔及利亚北部的突尼芬化石材料:发现了1块人类右侧顶骨、3具相当完整的下颌骨和9颗单个的牙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