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ramingham研究观高血压治疗策略演变(4_21)

合集下载

从Framingham研究观高血压治疗策略演变

从Framingham研究观高血压治疗策略演变

Framingham研究:陆续揭开心血管之谜
1962 Smoking Associated With Heart Disease 1971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 Begins 1988 1988年,单纯收 Isolate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缩性高血压与心脏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病直接相关 Heart disease 2002 Framingham Third Generation Study begins
降压+他汀:抗AS的高血压治疗策略 是否体现了心血管病防治的“预防观”?
1
预防观
从“治已病”(二级预防) 到“防未病”(一级预防)
高血压患者的抗AS治疗:我们已经做了什么?
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图
脂纹/中间病变
粥样硬化
纤维斑块
复杂病变/破裂
未发生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
已发生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
降压治疗
• 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众多:2亿 •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发生心血管病事件 的首要危险因素
1.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53 (2010) 39–44;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
对于中国人群,高血压危害更大
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已属高危
新世纪新十年, 美国心血管病防治再提新目标
400
2010年,AHA提出 “2020健康战略”
拐点!
– 全美心血管健康改善率达20% – 由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导致的死亡率降低
死亡率(1/10万)
20%
300
200
冠心病
0

高血压治疗进展

高血压治疗进展

高血压治疗进展一、本文概述高血压,被誉为“沉默的杀手”,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这使得高血压的治疗与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概述高血压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新型治疗策略的研究动态,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回顾高血压治疗的历史演变,分析传统治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近年来高血压药物治疗方面的新突破,包括新型降压药物的研发、药物联合应用策略的优化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本文还将关注非药物治疗手段的发展,如生活方式调整、运动康复、心理干预等。

这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在高血压的综合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将探讨新型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包括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

这些新型治疗策略为高血压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在未来实现更为精准、高效的治疗目标。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高血压的治疗与防控工作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推动高血压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高血压治疗的历史回顾高血压,这个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其治疗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在高血压治疗的漫长历程中,医学界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

早期的高血压治疗主要依赖于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

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单纯的生活方式调整并不能完全控制高血压。

于是,药物治疗逐渐成为了高血压治疗的主流。

在药物治疗方面,最初的降压药物主要是利尿剂,它们通过增加尿量来降低血压。

然而,利尿剂并不能解决所有类型的高血压,且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

随后,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相继问世,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为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Framingham心脏研究历史与现状[1]

Framingham心脏研究历史与现状[1]

Framingham 心脏研究历史与现状张廷杰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16)收稿日期:2003-05-09作者简介:张廷杰,男,主任医师,科室主任,本刊常务编委。

Framingham Heart Study (FHS )今年迎来它的第55周年,她独辟蹊径,在漫长的半个多世纪里在人类与心血管病的斗争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使人们对心血管病病因有了全新认识,从而能更好进行防治,拯救了千百万患者的生命。

难能可贵的是FHS 上下求索,与时俱进,始终如一追求真理的精神,至今仍不断扩大研究领域,发现新的问题,仅1994-2000年即发表论文359篇及其他专著。

10年前作者曾专文介绍FHS 的有关情况,最近有机会重访FHS ,本文将对FHS 的过去与现状作简扼述评,从有关历程可为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与研究提供宝贵经验。

FHS 建立的背景、风险与特色1 背景 英国作家科南道尔在福尔摩斯探案中写道“侦查艺术中最重要的是能从众多的现象中识别什么是偶然的,什么是要害”。

对心血管疾病的探索比福尔摩斯面临的任何案件更复杂,但原理却一样。

每个医学科学工作者现在都非常熟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但直到上一世纪50年代,面对心血管(尤其是冠心病)的猖厥肆疫,仍不明原因,束手无策,1948年在美国国家卫生署的支持下建立了FHS ,试图找到一条可发现慢性病原因的方法(并非原因本身),这是FHS 建立的初始目的。

2 风险 目前看来非常简单清楚的心血管病因,在1948年前后仍认为是像车祸、自然灾害等无法控制原因形成的偶然事件。

FHS 能否找到一种办法去发现慢性病的原因,许多科学家都持否定态度,FHS 的第一任所长Dawber 就说过,当时的Framingham 是无人关照的“孤儿”,在这史无前例的探索中,研究者面临研究失败的巨大风险。

FHS 的创业者当时作出了几个重大决策:(1)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去探索当时美国第一杀手—心血管病(CVD ),而在1948年以前这一方法仅用于传染病;(2)观察的重点是生物与环境因素,观察内容不仅有物理检查,血液生化还包括生活方式;(3)FHS 的研究与发现,将与其他地区协作进一步确证与深化。

流行病学试题库(含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库(含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饭店的碗筷,每次用后都进行消毒,这是:A、终末消毒B、随时消毒C、预防性消毒D、化学消毒E、疫源地消毒正确答案:C2.宿主状态是遗传因素与下列哪种因素终生相互作用的结果?A、生物因素B、环境因素C、物理因素D、化学因素E、精神因素正确答案:B3.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中,计算比值比的公式中的分子的含义是:A、病例暴露、对照非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B、病例和对照均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C、病例非暴露、对照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D、病例和对照均不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必需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A、之后B、之前后C、之前D、同时E、之初正确答案:C5.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人群现场试验B、防治实验研究C、临床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干预试验正确答案:D6.在一个乳腺癌与产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结果 100 例乳腺癌患者中。

有25 人未产,100 例对照中有 10 例未产,那么未产使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大:A、1.5 倍B、3.0 倍C、2.5 倍D、2.0 倍E、1.0 倍正确答案:D7.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A、回顾性队列研究B、临床试验C、队列研究D、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正确答案:B8.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较难获得对照B、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C、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D、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E、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正确答案:C9.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时点患病率B、发病专率C、期间患病率D、罹患率E、发病率正确答案:A10.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A、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B、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小C、灵敏度增加,特异度则根据周围情况增加或减小D、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E、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正确答案:D11.在队列研究中缺少随机化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研究实施花费的时间长B、更像横断面研究C、更少比例的研究人群可能暴露过D、某因素导致暴露的可能性超过暴露本身产生疾病的可能性E、更大比例的研究人群可能暴露过正确答案:B12.对大多数慢性病可施行二级预防,这是指:A、针对传染源的措施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措施C、促进康复的措施D、防止疾病恶化的措施E、针对致病因素的措施正确答案:A13.流行是指:A、性质相似的疾病的发生明显高出该人群一般发病水平B、每 100000 人发生的病例数C、发病率高达 1,D、季节性出现的传染病E、发病率低,但持续时间长正确答案:A14.关于现患调查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抽样调查比普查覆盖面大B、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C、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D、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E、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正确答案:A15.衡量病因危害强度的指标为:A、rB、xC、PD、RRE、平均数正确答案:D16.关于筛检的疾病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应是临床前期患病率低的疾病B、疾病的自然史清楚C、是危害严重的疾病或缺陷D、有可识别的早期症状和体征E、有确诊的条件和办法正确答案:A17.某乡 5000 户约 2 万人口,欲抽其 1,5 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 1 户开始后,即每隔 5 户抽取 l 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新发舒张期和收缩期高血压的预测因素:Framing-han心脏研究

新发舒张期和收缩期高血压的预测因素:Framing-han心脏研究

新发舒张期和收缩期高血压的预测因素:Framing-han心脏研究Franklin S.S.;Pio J.R.;Wong N.D.;苏畅【期刊名称】《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年(卷),期】2005(000)009【摘要】Background-Factors leading differential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isolated diastolic(IDH), systolic-diastolic(SDH), and isolated systolic(ISH) hypertension are poorly understood.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 of blood pressure(BP) and clinical risk factors to the new onset of the 3 forms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and Results-Participant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were included if they had undergone 2 biennial examinations between 1953 and 1957 and were free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mpared with optimal BP(SBP< 120 and DBP< 80 mm Hg), the adjusted hazard ratios(HRs) for developing new-onset IDH over the ensuing 10 years were 2.75 for normal BP, 3.29 for high-normal BP(both P< 0.0001), 1.31(P=0.40) for SDH, and 0.61(P=0.36) for ISH. The HRs of developing new-onset SDH were 3.32, 7.96, 7.10, and 23.12 for the normal BP, high-normal BP, ISH, and IDH groups, respectively(all P<0.0001). The HRs of developing ISH were 3.26 for normal and 4.82 for high-normal BP(both P< 0.0001), 1.39(P=0.24) for IDH, and 1.69(P< 0.01) for SDH. Increased body mass index(BMI) during follow-up predicted new-onset IDH and SDH. Other predictors of IDH were younger age,male sex,and BMI at baseline. Predictors of ISH included older age, female sex, and increased BMI during follow-up. Conclusion-Given the propensity for increased baseline BMI and weight gain to predict new-onset IDH and the high probability of IDH to transition to SDH, it is likely that IDH is not a benign condition. ISH arises more commonly from normal and high-normal BP than from “burned-out”diastolic hypertension.【总页数】2页(P37-38)【作者】Franklin S.S.;Pio J.R.;Wong N.D.;苏畅【作者单位】Dr.Heart Disease Prevention Program C240 Med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CA 92697 United States【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心脏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J], 陈志强;邓勇志2.高血压患者心脏舒张期顺应性下降的相关因素研究 [J], 葛庆峰;王志军;周建芝3.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预测因素分析 [J], 林国立;许开祖;吴梅芳;蔡金明4.在社区新发房颤患者预测脑卒中或死亡的危险评分Framingham心脏研究 [J], Thomas J.Wang;Joseph M. Massaro;Daniel Levy;RamachandranS.Vasan;Philip A.Wolf;Ralph B.D'Agostino;Martin rson;WilliamB.Kannel;Emelia J.Benjamin5.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Ⅱ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新发心房颤动预测价值研究 [J], 李保银;赵科研;贺元辰;郭晓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选择的相关问题

高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选择的相关问题

【4】Gueyffier
in very
F,Bulpitt
old people:a
randomized
目标治疗(HOT)试验的亚组分析发现CCB更适合于亚洲高
血压患者旧。 ASCOT研究发现.CCB与ACEI合用能降低中心动脉压 和脉压,明显改善临床预后.解释了CCB、ACEI和ARB具有
contrlled
高龄(≥80岁)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人口老龄化已经 成为全球化的趋势。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逐渐
增长。Framingham心脏研究中表明年龄≥80岁的老年人群
中,只有7%的血压正常|lI。我国I>60岁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 率为40%--60%,而I>80岁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67.170/护。 由于高龄老年人心功能减退。大动脉硬化,血管顺应性
with stroke the PROGRESS
(Pefindopril Protection Against Recurrent Stroke Stud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ubstudy[J].Cireuhtion,2005,l 12:1644-1650.
Collaborative Group,MacMahon S,et a1.
【7】7
Patel A,ADVANCE Effects of

fixed combination of
perindopril and indapamide
in
on
maerovaseular and microvasular
outcomes
B受体阻滞剂 大量研究已经肯定B受体阻滞剂在降血压和降低心血
patients ruth type-2

高血压治疗新策略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治疗新策略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治疗新策略的研究进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给患者带来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高血压,但新的研究表明,除传统的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新的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这些高血压治疗新策略的研究进展。

一、饮食调整饮食是高血压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研究显示,减少摄入高盐食物和饮料、增加蔬菜水果摄入以及限制饮酒等饮食调整对血压的降低有积极效果。

此外,DASH(膳食方法来防治高血压)饮食也被证明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压病患的血压控制。

二、心理调节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和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通过减压技巧,如冥想、深呼吸和瑜伽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和焦虑,进而改善血压控制效果。

此外,心理治疗也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措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面对病症。

三、运动治疗适量的有氧运动对于高血压病患非常重要。

坚持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肌肉的耐力,降低血压。

研究显示,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等,可以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

此外,力量训练也被发现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具有正面影响。

四、中医治疗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许多研究表明,针灸、中药调理和按摩等中医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些中药植物成分也被用于制造降压药物,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新型药物研发除了传统的降压药物外,近年来科学家们也在研发新型药物,以提高高血压治疗的效果。

例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s (ARNIs) 是一类结合了血管紧张素II受体和内肽酶抑制剂的药物,已被证明在血压控制和心脏保护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六、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生活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药物治疗、饮食建议和运动指导等,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风险。

Framingham风险评估

Framingham风险评估

Framingham风险评估Framingham风险评估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个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该评估方法基于Framingham心血管研究,该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一项长期研究,旨在探索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风险因素。

Framingham风险评估主要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水平、吸烟状况和糖尿病等因素来评估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通过计算这些因素的综合得分,可以得出个体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具体来说,Framingham风险评估将个体的年龄分为几个不同的范围,每一个范围对应不同的得分。

年龄越大,得分越高,因为年龄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性别也会影响得分,因为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血压是另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高血压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Framingham风险评估根据个体的血压水平赋予相应的得分,血压越高,得分越高。

血脂水平也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水平会影响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Framingham风险评估会根据个体的血脂水平赋予相应的得分,血脂水平越高,得分越高。

吸烟状况也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吸烟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Framingham风险评估会根据个体的吸烟状况赋予相应的得分,吸烟者得分较高。

糖尿病是另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患糖尿病的个体相对于没有糖尿病的个体来说,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Framingham风险评估会根据个体是否患有糖尿病赋予相应的得分,患糖尿病者得分较高。

通过计算上述因素的得分,可以得出个体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根据概率的高低,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控制血脂水平等,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Framingham风险评估是一种相对风险评估方法,不能准确预测个体是否会患心血管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前期人群 (N=9,306)
SBP/DBP差值 两组间比较)
卒中
14.2/6.1
mmHg
致死性和非致死性 卒中
41%
(P=0.01)
冠心病
非致死性心梗
↓13%
(P=0.25)
2.8/1.4
mmHg
致死性和非致死性 卒中
21%
(P=0.04)
心梗
↓3%
(P=0.25)
VALISH3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N=3,206)
对于中国人群,高血压危害更大
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已属高危
• 在任一TC水平,仅合并高 血压时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 的绝对危险,已相当于合并3 项其他危险因素时的绝对危 险
• 在任一TC水平,合并3个 以上不同危险因素个数时, 有高血压者缺血性心血管病 发病危险超过10%
武阳丰的《关于中国成人血脂异常诊断和危险分层方案的研究》
2009年荟萃分析
收缩压降低10mmHg或舒张压降低5mmHg
卒中
0
CHD事件
-10
-20 - 22%
-30
-40
- 41% -50
-60
BMJ 2009; 338:b1665
2010年,最新降压研究一致性显示: 强化降压卒中有较大获益,但冠心病无获益
ACCORD1
糖尿病患者 (N=4,733)
NAVIGATOR2
但是时隔15年的两项降压荟萃分析结果类似: 卒中获益显著,冠心病获益不足
风险降低 (%) 风险降低 (%)
1994年荟萃分析
SBP降低10-12mmHg或DBP降低5-6mmHg
心衰
0
卒中 CVD 死亡 CHD 事件
-10
-20
-16%
-21%
-30
-40
-38%
-50
-60 -52% Collins and Peto, 1994
Introduced
1917907年0 , 高HPigr血ehsBs压uloreo增d In加cre卒as中e R风isk of S险troke
1978 Atrial Fibrillation Associated With Stroke
1998
1996 Description of Progression From Hypertension to Heart Fallure
降压+他汀
抗AS高血压 治疗策略
优化联合治疗 更优获益
联合治疗 更多获益
阶梯治疗 A→A+B→A+B+C
序贯治疗 A→B→C
不治疗
; Ann Intern Med 1970;72:579-591;
Mourad et al.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4,22:2379-2385;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7, 25:1105–1187; Sever PS 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6;27:2982-2988
……高血压可能是一种重要的代偿机 制,我们不应该干预它……
——Paul Dudley White, 1937年
Paul Dudley White (1886-1973):近代著名的世界级心脏病学家,AHA创始人之一,预激综 合征的最早发现者之一,世界最早的<心脏病学>专著的作者
“Franklin D. Roosevelt’s health was excellent”!? --1944年
----Framingham高血压研究50年结果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2000) 14, 83–90
高血压新定义 (ASH, 2005)
• 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 起的、复杂的、处于不断进 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 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和结构 的改变。
• 该综合征往往在血压升高之 前即已出现,不应只强调血 压读数。
优化联合治疗 更优获益
联合治疗 更多获益
阶梯治疗 A→A+B→A+B+C
序贯治疗 A→B→C
不治疗
; Ann Intern Med 1970;72:579-591;
Mourad et al.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4,22:2379-2385;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7, 25:1105–1187; Sever PS 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6;27:2982-2988
begins
195719年57,发 现H高igh血Bl压ood和 高PCr胆ehsosl固eusret醇earon会ld
I增ncr加eas心e R脏isk病of hear风t d险lsease
1967 Obesity and Physic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Heart disease
众多高质量Framingham文献背后 提炼心血管病防治的观念
1 预防观
从“治已病”(二级预防) 到“防未病”(一级预防)
本质观 2
从关注“指标表象” 到关注“疾病本质”
3 整体观
从危险因素“各个击破” 到危险因素“一网打尽”
如何将上述心血管病防治观念 应用于临床实践?
践行心血管病防治, 从高血压人群开始
2008…..
1964 First Report on Stroke
1974 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1988 HDL-C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1998 Development of New Models to Predict Risk of Coronary Disease
Framingham研究1
高血压的人群归因危险度 百分比(PARP)
• 脑卒中:54%
• 冠心病:47%
中国2 • 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众多:2亿
•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发生心血管病事件
的首要危险因素
1.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53 (2010) 39–44;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
罗斯福总统最后一个任期时的文件詳細记载了他的健康
诺曼底登陆
再次连任 雅尔塔会议
• 1945年总统的医生宣称:罗斯福总统健康状况很好! •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总统死於脑溢血
Messerli, F. H. N Engl J Med 1995
随着治疗手段的丰富, 是高血压治疗策略的不断演变
1900年 第一种化学物质硫氰酸钠用于治疗高血压 1923年 首次实行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高血压 1957年 第一种有效的口服利尿剂氯噻嗪问世 1960s β受体阻滞剂问世 1968年 第一代钙离子拮抗剂问世 1980s 新型长效CCB、ACE-I问世 1990s ARB问世
以高血压一级预防人群为主的流行病学研究: AS早已普遍存在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 比例(%)
PBDAY研究:尸检
高血压 血压正常 60
50 P<0.001
40 39
30
20
10
0
胸主动脉
P<0.001 49
知危 ·思辨
从Framingham 60年
“观”高血压治疗策略演变
新世纪新十年, 美国心血管病防治再提新目标
400
2010年,AHA提出 “2020健康战略”
拐点!
– 全美心血管健康改善率达20%
– 由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导致的死亡率降低
20%
300
死亡率(1/10万)
200
冠心病
0
1950 1955
1.7
冠心病事件
Sever PS, et al, Lancet. 2003;361:1149-58
卒中事件
实现更多心脑获益,建立新的高血压治疗策略
1900年 第一种化学物质硫氰酸钠用于治疗高血压 1923年 首次实行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高血压 1957年 第一种有效的口服利尿剂氯噻嗪问世 1960s β受体阻滞剂问世 1968年 第一代钙离子拮抗剂问世 1980s 新型长效CCB、ACE-I问世 1990s ARB问世
粥样硬化
纤维斑块
复杂病变/破裂
未发生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
降压治疗
已发生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
介入术、搭桥术 CHD的二级预防
但是, 仍有大量患者“无声无息”中发病,甚至猝 死
Framingham研究
超过50%的心血管病死亡突然
发生、毫无征兆
仅仅只有20%患者心梗发作前
有心绞痛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2000; 14: 83-90
1971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 Begins
I1so9la8te8d年S1y9,s8t8o单lic纯Blo收od 缩性高Pr血es压sur与e 心脏 Direc病Htlye直aArst接sdoisc相eiaat关esed With
2002 Framingham Third Generation Study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NHLBI Chartbook 2007 Circulation 2010;121;586-6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