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羊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黑山羊怎么养 黑山羊养殖要点

黑山羊怎么养 黑山羊养殖要点

黑山羊怎么养黑山羊养殖要点黑山羊的脂肪、胆固醇要比普通的山羊低,肉质鲜美、细嫩,黑山羊还有很多的经济价值,在养殖黑山羊一定要科学的养殖,养殖和山羊具有更大的前景还有经济效益,但是在养殖和山羊的养殖户很多都不在意细节,不注重养殖要点,那么今天本人就来说说黑山羊的养殖要点。

一、从育种方向上不断改善羊群的繁殖能力
如:引进伟艳黑山羊耐粗饲、寿命长的品种,增加黑山羊的使用年限。

羊只更新费用是羊场的第二大可变成本,通常规模羊场的更新率在25%——28%,这样每100头成母羊每年需要补充近30头的后备羊,通过运用技术和管理的手段提高胎产次数,那么就能减少后备羊的补充,这就无形可减少后备羊的培育费用了。

二、尽可能地增加劳动效率
我国大部分的羊场还存在人员配备不合理的现象,羊场还得需要很多员工去养羊,劳动效率非常低。

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合理配备人员,不仅可以为羊场减少员工工资性开支,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三、要尽可能地减少浪费
黑山羊剩料也不要轻易丢弃,可以将剩料集中收集饲喂后备羊。

要特别注意日常饲料的保管,尤其是雨季,饲草料(特别是垛底或外周)极容易发生霉变,雨季来临之前,应及时组织人员修补饲草料棚,增补遮雨油布,检查饲草料棚周边排水管道。

同时,应加强雨后的通风,及时散去饲草料中吸取的潮气。

以上就是养殖黑山羊的养殖要点了,在养殖之前要知道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在养殖的时候要注意黑山羊的养殖谢姐,多完善、总结养殖经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养殖好黑山羊。

养黑山羊技术方法

养黑山羊技术方法

养黑山羊技术方法
养黑山羊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养殖业,它们对各种气候和环境条件都具有适应能力,并且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以下是关于养黑山羊的一些技术方法:
1.圈舍建设:
养黑山羊的圈舍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性和适当的采光,并且要有足够的空间供羊群活动。

圈舍的地面应铺设实心地面,便于清理,同时要保持干燥清洁。

合理布置饮水设备和饲料槽,以满足羊群的饮水和饲料需求。

2.饲料管理:
3.健康管理:
保持黑山羊的健康对于养殖业的成功非常重要。

定期进行羊群的免疫接种和驱虫,预防疫病的发生;定期检查羊群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还要定期清洗圈舍,杀灭病毒和寄生虫,确保环境卫生。

4.繁殖管理:
黑山羊具有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因此要做好繁殖管理,以提高繁殖效益。

选用优良的种公羊和优质的种母羊,保证后代的品质和产量。

掌握正确的配种时间和方法,促进怀孕和分娩的成功。

此外,还要定期对羊群进行分群饲养,保证母羊和新生羊群得到适当的照料和管理。

5.销售与市场:
在养殖黑山羊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市场的连系,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行情。

制定适当的销售策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选择合适的渠道进行销售,如批发、零售和兽医等。

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

总结起来,养黑山羊需要充分了解这些动物的特性和养殖技术,并采
取适当的管理和操作方法。

只有科学合理地管理黑山羊的饲养、繁殖、健
康和销售等方面,才能保证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分析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分析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分析黑山羊是一种适应性强、繁殖力强、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它们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能适应各种气候和地形条件。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养殖户的关注和青睐。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黑山羊的养殖技术。

一、选址黑山羊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能适应多种气候和地形条件。

但是在选择养殖场地时,最好选择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同时还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市场需求等因素,这样有利于黑山羊的生长和养殖成本的节约。

二、场地建设养殖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栏舍、饲料储藏室、污水处理池、运输工具等设施。

黑山羊栏舍的设计要考虑到通风、保暖和隔离疫病等因素,同时兼顾到光照和密闭度的平衡。

饲料储藏室要保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和虫害。

污水处理池要选址离羊栏远一些,以免影响黑山羊的生长和健康。

运输工具要选用专业的运输车辆,以保证黑山羊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伤害。

三、选种在选种时要选择健康、体型匀称、毛色艳丽、繁殖能力强的黑山羊种羊,以保证后代的生长和发育质量。

同时要避免过分近亲繁殖,以免产生基因缺陷和遗传疾病。

四、饲养管理(一)饲料黑山羊的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浓缩饲料和矿物质。

粗饲料可以选择青草、玉米秸秆等,浓缩饲料可以选择豆粕、麸皮等,矿物质可以选择氧化锌、碘酸钙等。

在饲料搭配上要科学合理,保证黑山羊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并要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和干净度。

(二)饮水黑山羊对饮水的要求比较高,每天要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

饮水设施要放置在通风明亮的地方,以便黑山羊随时喝水。

同时要定期清洗饮水设施,防止水质污染。

(三)疾病防治黑山羊在繁殖过程中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如传染性胃肠炎、口蹄疫等。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疫病防治,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和用药防治。

对于疾病患者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扩散传播。

(四)生长监测要定期对黑山羊进行生长监测,包括体重、体型、精神状态等方面的评估。

根据监测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搭配和疫病防护措施,以保证黑山羊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黑山羊是一种适应性强、繁殖力强、肉质鲜美的优良肉用山羊品种。

其养殖技术和管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证养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介绍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一、饲养环境黑山羊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

但是,为了保证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需要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场地,避免在潮湿、阴暗、通风不良的地方养殖。

其次,要保持饲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保持饲舍内的空气流通。

最后,要注意防寒保暖,冬季要加强保暖措施,避免羊只受冻。

二、饲料管理黑山羊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饲料。

但是,为了保证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需要合理搭配饲料,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

首先,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搭配饲料。

幼羊期应以优质青草和浓缩饲料为主,成年羊期应以粗饲料和浓缩饲料为主。

其次,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保持饲料的卫生。

最后,要注意饲料的供应量和供应时间,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三、疾病防治黑山羊的疾病防治是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加强疫病预防,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避免疫病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饮水卫生管理,保持饮水清洁卫生,避免水源污染。

最后,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对于发现的疾病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综上所述,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需要注意饲养环境、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黑山羊的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

黑山羊的养殖与管理技巧

黑山羊的养殖与管理技巧

黑山羊的养殖与管理技巧黑山羊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家畜,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以北方为主的寒冷地区。

它们适应性强,具有耐寒性和抗病能力较强的特点,因此受到了许多养殖者的喜爱。

然而,想要获得高效的养殖产出,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管理技巧。

本文将介绍黑山羊的养殖与管理技巧,帮助养殖者更好地掌握养殖技术。

一、合理的饲养管理1. 饲料管理:黑山羊以多样化的草食性为主,对饲料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确保其生长和繁殖的关键。

饲草是主要的饲料来源,应选择品质好、未被霉变的饲草,并且要保证每天的饲料摄入量足够。

适量添加浓缩饲料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黑山羊的生产性能。

2. 饮水管理:黑山羊对水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盛夏高温季节。

养殖者应确保羊圈内常年有充足的饮用水源,并定期清洗水槽,以保持水质卫生,预防疫病传播。

3. 疾病预防:黑山羊容易患上一些传染性疾病,如羊伤寒、羊痘等。

养殖者应定期给羊进行疫苗接种,并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和湿垫,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二、舒适的圈舍环境1. 圈舍设计:合理的圈舍设计对黑山羊的生长和繁殖至关重要。

圈舍要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水便利的地方,并按照每只羊6-8平方米的面积进行划分。

圈舍内部要保持干燥清洁,铺设干净的垫料,可以减少病菌的滋生。

2. 温度控制:黑山羊对环境温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长期处于极端寒冷或高温环境下容易引发疾病。

在冬季,要确保圈舍内温度适宜,可以使用加热设备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夏季则要注意防暑降温,可以在圈舍内设置通风设备或喷淋降温装置。

三、科学的繁殖管理1. 选种配种:养殖者要选择血统纯正、生长迅速、体型健壮的黑山羊作为种羊,以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

要根据个体的性状、遗传背景和生产潜力进行合理的配种,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后代。

2. 技术操作:配种是黑山羊繁殖的重要环节,养殖者要掌握正确的配种技术,包括配种时机、姿势和配种仪器的选择等。

还要进行妊娠检测、分娩护理和幼崽照顾等工作,确保繁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养殖黑山羊的技术要点

养殖黑山羊的技术要点

养殖黑山羊的技术要点一、选种:良好的选种是养殖黑山羊的基础。

首先要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和生产性能的种羊,如体型匀称、胴体长、胸宽、背宽、腿骨粗壮;母羊乳量高、抗病性强等。

再者,要选择健康、活泼、免疫力较强的种羊进行繁殖。

同时,要注意进行定期检测种羊的屠宰性状和肉质的品质,确保选种的效果。

二、饲养管理:1.饲养环境和饲料:黑山羊对饲料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较为贫瘠的地区养殖。

但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还是需要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合理的饲料。

饲养场地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牧场上可以种植一些绿色饲料作为补充饲料。

2.合理饲喂:黑山羊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各种植物的叶子、茎、根等。

在饲喂上要注意科学配饲,保证营养的均衡。

一般应提供优质的饲草、青贮料、浓缩饲料等。

同时要注意适量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黑山羊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定期喂水和清洁:保持黑山羊饮水碗的清洁,并每天定时更换水源,确保给予黑山羊足够的新鲜水。

另外,要保持圈舍的清洁,及时清理圈舍中的饲料残渣和粪便,保持圈舍干净卫生。

三、疾病防治:1.疫苗预防:黑山羊在养殖过程中会受到一些传染病的威胁,为了保障黑山羊的健康,养殖户应该注意给黑山羊定期注射疫苗。

常见的疫苗预防有炭疽疫苗、羊痘疫苗、马立克疫苗等。

2.卫生防疫:黑山羊的圈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防止患病的黑山羊传染给健康的羊只。

圈舍里的饲槽、水槽和圈舍四周的地面要经常清洗、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3.饲养管理:要养成观察羊只健康状况的习惯,如发现有生病的羊只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从一羊传染到群体中。

此外,要定时给羊只进行体检,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诊治,避免疾病扩散。

总结:养殖黑山羊的技术要点包括选种、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选种方面要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和生产性能的种羊;饲养管理方面要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合理的饲料;疾病防治方面要进行疫苗预防和卫生防疫。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要点,才能够保证黑山羊的健康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黑山羊是一种适应力强、繁殖力强、抗病力强的山地羊种,也是我国重要的肉用羊种之一。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群健康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预防和繁殖管理等方面介绍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一、饲养环境黑山羊喜欢生活在山地或丘陵地带,对于气候适应性强,能耐受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海拔。

因此,在养殖黑山羊时,应选择适宜的饲养环境。

饲养场地应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水好的地方。

同时,要做好防风保温工作,确保其在寒冷季节的舒适度。

饲养场地应进行合理的分区,设置饮水设施和喂食设施,保证黑山羊的饮水和进食的便利性。

二、饲料管理黑山羊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能够适应各种饲料。

在饲料管理方面,应根据黑山羊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产目标,合理配制饲料。

饲料的主要成分应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合理搭配,保证黑山羊的营养需求。

饲料的供给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同时,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避免使用霉变或发霉的饲料。

三、疾病预防在黑山羊的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做好场地的消毒工作,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

其次,要定期对黑山羊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提高其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黑山羊的日常观察,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进行及时的治疗和隔离,防止疾病传播。

四、繁殖管理黑山羊的繁殖力强,繁殖管理对于养殖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择优良的种羊,确保其遗传质量。

其次,要进行合理的配种,避免近亲交配,提高后代的遗传优势。

在配种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配种的时间和频率,避免过早或过频繁的配种对母羊造成伤害。

同时,要做好孕期和产后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营养供给,确保母羊的健康和幼羊的生长发育。

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群健康和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合理布置,合理配制饲料,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并进行科学的繁殖管理。

养殖黑山羊的技术和管理

养殖黑山羊的技术和管理

养殖黑山羊的技术和管理黑山羊是一种肉、奶、毛皆佳的优良家畜,其养殖是一项有价值的事业。

以下是养殖黑山羊的技术和管理的具体内容:一、饲养环境1. 粪尿管理: 及时清理粪便,保持圈舍内的清洁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

2. 饲料管理: 提供高质量的青饲料,如苜蓿、玉米、大豆等,同时还要适量地添加精料和草料,以保证黑山羊的营养需求。

3. 圈舍建造: 圈舍要结构牢固,通风良好,保持内部干燥。

夏季要保持通风透气,冬季要加强保暖措施,以确保黑山羊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二、繁殖管理1.选种育种: 选择耐瘟病、抗逆性强的品种。

尤其要注意选种羊的繁殖潜力、品种纯度等方面。

2. 做好配种: 配种要注意合理搭配母羊和公羊,做到性别匹配、品种匹配、年龄匹配。

同时配种期间应注意妊娠期的护理与管理。

3. 准备分娩: 分娩期应注意母羊的营养摄入、饮水情况,疫苗注射,待分娩前做好分娩必要的准备工作。

三、疾病管理1. 预防为主: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做好疫苗注射与驱虫,确保黑山羊健康生长。

2. 疾病处置: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用药治疗。

寻找专业兽医或做好羊群的常规检查。

四、市场销售1. 了解市场需求: 需要注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工作,提高羊肉的质量和口感。

2. 提供服务: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及时处理,以提高客户福利满意度。

总之,养殖黑山羊要注重环境、营养、健康、品种等方面的管理,提高养殖性能,并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养殖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山羊养殖技术一一、舍饲黑山羊的好处1、黑山羊生长发育快。

由于减少了游走觅食活动,饲草转化成羊肉的比例提高,单位草量能产出更多的羊肉,饲养周期可缩短一半时间,周转快,效益高。

2、积肥多。

放养一只羊年平均积肥500kg,而圈养时为1000kg。

3、疾病少,产羔成活率高。

放养山羊由于“风餐露宿”,容易感染疾病,而且不容易及时发现病羊,所以羔羊夭折现象经常发生。

圈养山羊可以进行精细管理,不喝脏水,染病机会少,因而母肥仔壮,成活经几乎可达100%。

4、促进植被的恢复,解决林牧矛盾,有利于饲草业商品化,带动草食动物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黑山羊舍饲养殖技术舍饲,即不放牧。

将饲草定时、定量地放在羊舍饲槽或栏内饲喂山羊,让其在在舍内完成生长、发育、繁殖、育肥等全过程的一种方式。

舍饲的饲料为人工牧草、野草、灌木枝叶、秸杆类,同时必须给予充足的饮水,加喂食盐、尿素(尿)、维生素、矿物质饲料或舔砖等。

(一)羊舍建造山羊舍是山羊长期生活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山羊提供安全的环境条件。

所以,一栋理想的山羊舍要有防雨淋、防太阳晒、防疾病传播、防野兽为害等功能。

根据山羊的生物学特性和马山县自然条件,羊舍建造要符合如下要求:1.羊舍面积。

羊舍应有足够面积,使山羊在舍内不太拥挤,可自由活动。

每只山羊平均占有最低面积是:种公山羊为1.2—1.5平方米,成年母山羊为0.8—1.0平方米,哺乳母山羊为2.0—2.5平方米,幼龄公、母山羊为0.5—0.6平方米,阉山羊为0.6—0.8平方米。

2.山羊舍外要有运动场,运动场的面积为山羊舍面积的2—5倍。

运动场围墙的高度,小山羊为1.5米,母山羊为2米,公山羊为2.2米。

运动场内应架设饮水装置、草架、食槽等。

3.高温多湿地区,防暑、防湿重于防寒,因此羊舍要建成内部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冬暖夏凉的敞开式羊舍,檐高3米以上,舍内架设的羊床离地1-1.5米,舍外应种树以利防暑降温。

4. 屋顶要完全不透水,排水良好,能耐火耐用,要有一定坡度,除平顶和圆拱顶外,若用树皮、瓦、草料做屋顶,分别需要有15、35、50度的坡度,以利防水和排水。

马山县气候炎热,羊舍屋顶应侧重于防暑,所以用水泥屋顶时应设隔热层。

5.羊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地面致密、坚实、平整、无裂缝、由里向外应有一定倾斜度,靠外面的低地处应开设排粪沟。

6.门、窗、墙要坚固耐用。

7.羊舍外边要建有贮粪池。

(二)及时去势不宜留种的公羊,除部分公羊留作试情公羊外,其余的在出生7-60日龄应进行去势,去势后的公羊性情温驯,便于管理。

(三)合理搭配青、粗、精料羊属食草动物,饲料应以牧草、树叶为主,精料为辅,在夏秋季节,应多喂些草料、树叶或牧草(一般种植桂牧一号0.15亩可养成年羊一只),禾本科(如桂牧一号、象草、类玉米等)与豆科(如银合欢、任豆树、沙皮树叶等)牧草投喂比例为 4:1,适当补充精料。

冬春饲草比较缺乏,有条件的地方,应利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作补充,也可通过多喂些混合饲料解决饲草不足的问题。

混合料参考配方:玉米粉54%、草粉40%、黄豆或花生饼4%、麦麸2%,外加矿物质适量,每只羊每天喂食盐5克。

(四)供足饮水为消化食入的粗饲料,山羊每天必须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同时体内循环、养分输送也离不开水分。

所以山羊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容易导致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膘情下降等。

因此,应供给充足而干净的饮水,冬季应饮温水。

(五)精心管理1、每天清洁羊舍地面一次,圈舍及其周围要定期消毒,每半个月清除羊楼下羊粪一次,并将其远离羊舍堆积发酵。

重胎母羊、哺乳母羊及其所带羔羊要隔离于小单间饲养(2㎡/间),以防拥挤造成母羊流产和压死羔羊,小单间应保持干燥清洁卫生,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以18-20℃为宜。

2、山羊的繁殖(1)性成熟。

公羊一般3—4月龄,睾丸可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母羊4—5月龄,卵巢可产生卵子和雌激素。

此期可繁衍后代。

(2)母羊发情表现。

不安心食草,鸣叫摇尾,有的爬跨它羊,初期阴部流出透明粘液,末期粘液成胶状稠样(粘稠),从发情开始到结束,一般1—2天,发情周期18—21天。

(3)母羊适宜的初配期为8月龄,第一胎于4月初配种,9月初产羔,第二胎10月初配种,来年3月产羔。

目前马山县山羊多为自然交配,因人工授精所需的设备、技术要求较高,推广山羊的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条件尚未成熟。

(4)妊娠与分娩。

母羊配种后20天不再发情,说明可能已受孕。

羊怀孕期为五个月。

母羊受孕一两个月后,乳房发育、色红润;临产前行走迟缓,腋窝下陷,腹部下垂,阴部肿胀流粘液,举动不安,时卧时起或回头望腹鸣叫。

当阴部流出透明粘液、卧地或努责视为快临产,应作好接产准备。

经验:流白粘液为活胎,流红带白粘液为死胎;胎水不破为正产,胎水先破为难产。

3、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对种公羊的要求是体质结实,保持中上等膘性,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

而精液的数量和品质,取决于饲料的全价性和合理的管理。

种公羊的饲养,要求饲料营养价值高,有足量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 A、维生素 D及无机盐等,且易消化,适口性好。

较理想的饲料中,鲜干草类有柱花草、银合欢、木豆、苜蓿、花生秸等,精料有玉米、豆粕等,其他有桂牧一号、胡萝卜、南瓜、糠麸、骨粉等。

动物蛋白对种公羊也很重要,在配种期或采精频率较高时,要补饲生鸡蛋、牛奶等。

种公羊宜单圈饲养(或拴养)、单独运动和补饲,除配种外,不要和母羊放在一起。

配种季节一般每天采精1-3次,采精后要让其安静休息一会儿。

定期进行检疫、预防接种和防治内、外寄生虫,并注意观察日常精神状态。

4、母羊的饲养管理(1)配种前:配种前,对母羊抓膘复壮,为配种妊娠贮备营养。

日粮配合上,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为基础,对断奶后较瘦弱的母羊,还要适当增加营养,达到复膘目的。

干粗饲料如玉米秆、花生秸等任其自由采食,有条件的每天放牧4小时左右,每天每只另补饲混合精料0.15-0.4公斤。

混合精料配方:玉米60%,豆饼粕25%,糠麸15%。

(2)妊娠期:在妊娠的前3个月,由于胎儿发育较慢,营养需要与空怀期基本相同。

在妊娠的后2个月,由于胎儿发育很快,胎儿体重的80%在这两个月内生长。

因此,这两个月应有充足、全价的营养,代谢水平应提高15-20%,钙、磷含量应增加40-50%,并要有足量的维生素 A和维生素 D。

每天每只补饲混合精料0.6-0.8公斤,骨粉3-5克。

产前10天左右还应多喂一些多汁饲料。

怀孕母羊应加强管理,要防拥挤,防跳沟,防惊群、滑倒,日常活动以“慢、稳”为主,不能吃霉变饲料和冰冻饲料,以防流产。

(3)哺乳期:产后1-2个月为哺乳期。

在产后2个月,母乳是羔羊的重要营养物质,尤其是出生后15-20天内,几乎是唯一的营养物质,所以应保证母羊的全价饲养。

到哺乳后期,由于羔羊采食饲料增加,可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对母羊的补料。

注意产后 1-3天内,哺乳母羊不能喂过多精料。

羔羊断奶前,应逐渐减少多汁饲料和精料喂量,防止发生乳房疾病。

为提高母羊的繁殖力,羔羊出生15-20天,开始补饲商品乳猪全价料,并逐步喂些青饲料,一般羔羊到2月龄左右断乳。

5、羔羊的护理及培育初乳期:母羊产后5天以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

它是羔羊生后唯一的营养。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7-23%)、脂肪(9-16%)等营养物质和抗体,具有营养、抗病和轻泻作用。

羔羊生后及时吃到初乳,可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促进胎粪排出。

初生羔羊应尽量早吃、多吃初乳,吃得越早、越多,增重越快,体质越强,发病少,成活率高。

常乳期(6-60天):这一阶段,奶是羔羊的主要食物,辅以少量草料。

从初生到45日龄,是羔羊体长增长最快的时期;从出生到75日龄是羔羊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

此时母羊的泌乳量虽也高,营养也很好,但羔羊要早开食,训练吃草料,以促进前胃发育、增加营养的来源。

一般从10日龄后开始给草,将幼嫩青草吊挂在羊舍内,让其自由采食。

生后20天开始训练吃料:在饲槽里放上用开水烫后的半湿料,引导小羊去啃,反复数次小羊就会吃了。

注意烫料的温度不可过高,应与奶温相同。

奶、草过渡期(45天至断奶):45天后的羔羊逐渐以采食饲草料为主,哺乳为辅。

羔羊能采食饲料后,要求提供多样化饲料,注意个体发育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促使羔羊正常发育。

日粮中可消化蛋白质以16-30%为佳,可消化总养分以74%为宜,并要求适当运动。

随着日龄的增加,羔羊可跟随母羊外出放牧。

※羔羊早期断奶技术※传统的山羊断奶时间为2-3个月,如采取提早训练采食和补饲的方法饲养羔羊,可使羔羊在1-1.5月龄安全断奶。

早期断奶除可促进羊发育、加快生长速度外,还可以缩短母羊的繁殖周期,达到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多胎多产的目的。

目前推行30-45日龄和7日龄断奶两种方式,具体做法是:(1)30-45日龄断奶法:羔羊在10-15日龄时,应训练采食嫩树叶或牧草,以刺激唾液分泌,锻炼胃肠机能;20日龄,可适当补饲精料,精料要求含蛋白质20%、粗纤维不宜过高,并加入1%的盐和骨粉以及微量元素添加剂。

每天补喂配合精料20克,并将精料炒香,调成半干湿态,放在食槽内单独或混些青草饲喂。

30日龄拌料40克,40日龄拌料80克,并注意饲料多搭配,少喂勤添。

随着羔羊的生长和采食能力的提高,应逐渐减少哺乳次数,或间断性采取母子分居羊舍的方法,这样一般40天左右可完全断奶,比传统的3月龄断奶可提前一半时间,早期断奶的羔羊应单独关在一栏,继续补料,以加强早期断奶羔羊的培育。

(2)羔羊7日龄断奶法(如美国一些集约经营的养羊场):羔羊出生后及时哺喂初乳,羔羊脐带干后让其跟随母羊在运动场内自由活动,吊挂嫩牧草训练采食,同时补喂人工代乳品。

一月龄内羔羊代乳品配方:玉米粉30%、小麦粉22%、炒黄豆粉17%、脱脂奶粉20%、酵母4%、白糖4.5%、钙粉1.5%、食盐0.5%、微量元素添加剂0.5%、鱼肝油1-2滴,加清水5-8倍,搅拌均匀,煮沸后冷至37℃左右代替奶水饲喂羔羊。

羔羊一月龄后代乳品配方:玉米40%、小麦粉25%、豆饼粉15%、奶粉10%、麸皮4%、酵母3%、钙粉2%、食盐0.5%、微量元素添加剂0.5%,混合后加适量水搅拌饲喂羔羊。

(六)适时出栏羔羊出生后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不尽相同,绝对增重初期较小,尔后逐渐增大,到一定年龄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又逐渐下降直至停止生长,呈慢——快——慢——停的节奏,相对增重在幼龄时增加迅速,以后逐渐缓慢,直至停止生长,呈快——慢——弱——停的趋势。

马山黑山羊生长至12月龄时,增重速度显著减慢,18月龄时,各项体尺增长趋于停滞,之后体重处于弱生长,并开始沉积脂肪,以后随年龄的增长体重趋向于停滞。

所以,商品肉羊于12-18月龄、体重30-40㎏时出栏最佳,此时出栏既符合羊只的生长规律,又符合市场需求(供港活羊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