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语言3期末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影视语言复习重点

影视语言复习重点

影视语言复习重点序言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电影电视使用的“语言”,虽然还不能说人人都在制造它,但从影视电视的观众数量来看,却可以说是只要接触现代文明的人,几乎天天都在接收着电影电视带给我们的“语言”的信息。

什么是影视语言“视听语言”是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视觉与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影视语言”则是视听语言的高级形态,是发展成为可脱离交流交际主体而单独存在的样式,它与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借助于文字的“书面语言”以及使用电话、录音机等设备的“听觉语言”不一样。

电影电视所创造的“影视语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进步第一章影视的语言第一节人类视听交流的历史与现状一、电影电视作品中的语言与编剧使用的是写在纸上的书面语言不同,导演在进行“叙述”时用的是作为艺术的电影、电视所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称为“画面语言”或“镜头语言”,由此而产生了“影视语言”的术语。

影视语言、视听语言、镜头语言(画面语言)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影视语言侧重艺术性;视听语言注重历史发展性,镜头语言(画面语言)注重技术性。

疑问?使用“影视语言”这一术语,是不是对人类自然语言的一种借喻——只是相仿与人类的自然语言而创造的比喻?如果真是这样,视听语言、影视语言、画面语言、镜头语言这些术语,便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了。

影视语言与自然语言的差别根本差别:人类自然语言的完善与发展,走的是一条文化发展的渐进线;影视语言的发展与进化,走的是文化发展的激进线。

第一:人类自然语言的发展需要全民族、全过程的实质性参与;影视语言虽然属于大众文化,但是创造者(表演者、播出者)却不是民族全体成员的全过程参与。

第二: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是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的构建,都必须一点一滴地在社会生活和交际实践中摸索、选择、决定与修正,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影视语言,被纳入到艺术创作范畴,它有自然语言以及包括文学、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内的艺术语言做参考,在探索自己语言规范的时候,可以大大减少失误。

影视语言重点资料

影视语言重点资料

影视语言期末复习一.填空1.镜头:从物理意义上看,镜头是摄影机或摄像机上的一个部件,被摄物通过它在胶片上感光成为物象;在电影艺术中,镜头一般指的是电影的叙事单位,即电影摄影机从开机到停机之间的一次完整、不间断地摄取的、连续的、留有影像的画面的胶片片断,它是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

(P139)2.景别:主要是指处理镜头各个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而引导观众注意力的镜头运用方式。

景别是一种画面的结构方式,景别的类别主要基于实际的拍摄效果,由被摄物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所决定。

景别的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P139)——(P140)3.视点:a.客观镜头:对表现内容不加主观评论的镜头。

它模拟观众的眼睛,是最常见的镜头视点。

b.主观镜头:它模拟影片中某一人物的眼睛所看到的物象,是人物特定的视点。

在主观镜头中,摄影机的视点和剧中人物的视点合二为一,观众能够看到相似的主观感受。

c.正、反打镜头:模拟剧中人对话时各自的视点。

从听话人的视点观看说话人,不断地变动对话双方的试点。

(P143)4.画外音:a.旁白:旁白是一种画外传来的人声语言形态。

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第一人称的自述,一种是第三人称的议论和评说。

旁白独立于画面,旁白的时空与画面时空处于不同的界面。

b.独白:是指人物独自表述或倾吐自己内心活动的人声语言。

5.著名电影作品及其片段:a: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影片共分五段:第一段“人与蛆”以战舰上水手工人被迫食用腐肉的不公平待遇埋下反动的伏笔;第二段“但泽港的戏剧”船长处决反对者,引发船员的叛乱,占领船舰;第三段“死者的控诉”趋向暂时的沉静,在哀悼战斗伤亡者的挽歌中,迎向下一段的激烈对抗;第四段“奥德萨阶梯”是影史最经典的片段,波将金战舰上的水手和奥德萨港的百姓结合为庶民的力量,却在阶梯上遭沙皇军队突然的镇压,四处逃窜的民众死伤遍野,其中,婴儿车滑落阶梯的危险画面也成为后人仿效致敬的经典镜头;第五段“与舰队相会”历经暴力和混乱之后,影片在压抑和紧张的气氛中迈向最后的决战与胜利。

影视作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影视作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影视作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1、影视作品:是以动态的画面作为存在和传播的基础,作者是借助画面来表情达意的,一切意义和情感都在“真实”的具有动感的画面之中。

所以,影视作品又被称为“形象记号”,它是一种诉诸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形象符号,是观众可以直接感知的实在的物质形态。

电视散文:是运用电视艺术手段把文学散文视像化的一种方式。

它特别重视人物内心情感,作者的艺术激情与丰富想象的表达、自然风物与民族风俗习惯的描写,具体事件过程的主观化叙述,既强调文学品格,又强调声画特征,是传统文学作品与现代声画艺术相结合的影视艺术品种。

时空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杂技正剧: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主张那个对现实和历史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既表现社会生活中令人轻松鼓舞的一面,又表现生活中否定的、令人悲痛的和深思的一面,能够较为全面地表现社会历史生活。

在电视剧中,多表现为革命历史与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三位一体:演员一方面运用自身形体、表情、声音作为电视剧的创作材料去创作角色,因而他本人既是创作者,有事创作的工具材料,又是完成了的创作对象。

三位一体,构成了表演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

电视剧:是电视文艺的主要品种。

它是电视艺术和电视技术相结合,用电视文学创作和电视技术制作问手段,靠电视屏幕播放,以镜头语言为主要表现方法,以演员动作、语言表达来表述一定故事情节的视听艺术作品。

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渊源于古希腊艺术,描写英雄人物与命运、神力的斗争。

在悲剧中,主人公为自己的命运、理想、事业不屑抗争,但仍然遭受来自敌对势力或者不幸命运的打击,最终抗争失败,形成了悲惨的结局。

鲁迅对之概括为: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

喜剧的本质在于其可笑性,内容多为以幽默、诙谐、讽刺的艺术手法,肯定、发扬生活中美好、进步的东西,但更侧重于讥讽嘲笑落后与丑恶的事物与现象。

鲁迅对之概括为: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展示给人看”。

影视语言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影视语言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影视语言分析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影中的“蒙太奇”技术是由哪位导演首次系统化使用的?A. 爱森斯坦B. 希区柯克C. 奥逊·威尔斯D. 斯皮尔伯格2. 下列哪部电影不属于“新好莱坞”时期的代表作品?A. 《教父》B. 《现代启示录》C. 《泰坦尼克号》D. 《毕业生》3. 在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以下哪种色彩通常与悲伤、忧郁相关联?A. 蓝色B. 红色C. 黄色D. 绿色4.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影片中角色通过对话来推动剧情发展?A. 视觉叙事B. 内心独白C. 对话驱动D. 非线性叙事5. 电影中的“长镜头”通常用于表达什么?A. 紧张感B. 空间的连续性C. 快速切换场景D. 时间的流逝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电影中“声音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

7. 解释“景深”在电影摄影中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电影中的运用。

8. 描述“剪辑”在电影制作中的作用,并简述不同类型的剪辑手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电影中的“类型电影”概念,并分析其在电影产业发展中的影响。

10. 选择一部你熟悉的电影,分析其叙事结构,并讨论这种结构如何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选取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分析其在视觉、听觉以及叙事技巧上的运用,并讨论这些元素是如何共同作用以增强电影主题的表达。

五、开放性问题(共30分)12.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制作和观影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请讨论这些变化对电影语言和叙事方式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电影可能的发展趋势。

影视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影视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单向性、运动性、模仿性、创造性。

景别:视听语言的特性表现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提供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等开阔的场景。

远景功用1)在影视中作开篇镜头,起到交代环境、开门见山的广阔的视觉空间,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2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作用3)作结尾镜头,抒情性强,意味深长。

全景:)将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进行表现,环境对人物具有画面。

全景功用1)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从而反映其内心情感和心2说明、解释、烘托、陪衬作用)中景对人的手臂活动理状。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中景功用1)中景可以清晰地表现形体运动和情绪交流,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2可以实现一种较完美的表现成年人胸部近景:与物之间的关系,所以常用来叙述剧情,是影视剧用的最多的景别。

)近景画面中人物脸上表情的变化尽显无遗,拉近了1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近景功用)32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新闻节目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常以近景出现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特写:调动观众参与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娱乐节目,多用近景画面。

)2像或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特写功用1)可把近距离极微小的世界用特写画面放大呈现出来在叙事性段落中,用特写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从而反映出其思想活动和内心意念,: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平面上一拍摄方向推动故事情节进展3)用特写画面转场。

)有利于表现被摄1周360°的相对位置,即正面拍摄、背面拍摄和侧面拍摄。

正面拍摄功用)正面平角度拍摄人物,可看到人32对象的正面特征)容易显示出庄重、严肃、静穆的气氛物完整的脸部特征和表情动作,有利于人物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使观众容易产生参与感和)镜头拍摄的方向与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一致,使观众产生与被摄对1亲切感。

视听语言期末考资料

视听语言期末考资料

一:名词解释1.画框:画框又叫景框,在电影中指的是最终观看到的影像的边缘。

2.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画面;摄像机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所获得的画面;物理上指的是摄影机上的光学组件。

3.景别:取景区域、画面范围大小的不同4.景深:指距离摄相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5.主观镜头:正面拍摄得到的镜头6.顶光:只被摄对象上方的光源底光:只被摄对象下方的光源7.场面调度:本意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活动、空间位置的安排与调度,引申到摄影艺术中关系到演员调度、摄影机以及拍摄现场各部门、各元素的调度。

8.平行剪辑:平行剪辑又可以称为平行式蒙太奇,是指同时并列地叙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

首先这两个事件一般是同时发生的,但又在不同地点,剪辑时分别穿插两个事件的镜头,主要表现跨越空间的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两地,在两个事件之间又有紧密的关系.9.机位:指在任何镜头开始时摄影机在真实空间里的位置10.固定摄影:11.运动摄影;摄影机的运动和镜头的运动12.色彩基调:在一部影片中或者在一个段落中,以某种色彩为主导所构成的统一、和谐的整体色彩倾向。

重点色:用以刻画特别的情绪,表达特定的意味,一般以服装色、道具色体现,出现的次数不多,比重不大,但能引起注视。

贯穿色:在片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贯穿全片,能引起视觉特殊注意,并起到强调和呼应的作用。

13.轴线:是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觉变化范围的界限,是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对象之间关系形成的一条假定的直线。

14.旁白:是指一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

15.音响:指电影中除了人声、音乐之外,在电影时空关系中出现的自然界和人造环境中所有声音的统称。

16.声画对位:指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二:填空1.声音画面的关系有:声画合一、声画分立、声画对位。

2.声音的特性:音量、音高、音色3.影视音乐出现的方式: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

4.当今世界电影中有机的两种创作方式是: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视听语言:1、视觉暂留原理:所谓视觉暂留是指: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还可以让这个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

2、心里补偿机制:即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影片画面之间的断裂做出心理补偿,从而最终实现对电影、电视的观赏。

3、镜头:物理学中的“镜头”:只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拍摄时谈到的“镜头”:只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

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画面。

4、分镜头不仅是创作影视作品的必经步骤,同时也是读解影视作品的有效手段。

5、画框:也叫景框,原是美术作品创作中使用的一个名词。

影视作品的影响也是在这样一个四边框中呈现,它大致相当于镜头的取景框。

拍摄对象进入画框,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闯入镜头”,叫“入画”;相反,出画框就叫“出画”。

通常,画框的左边框叫“画左”,右边框叫“画右”。

6、画框把空间分隔为“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

P197、构图的重要原则:平衡原则,变化原则,动态构的图原则。

拍摄香肠8、拍摄现场的机位的选择,决定了每一个镜头拍摄的景别和角度。

9、切入镜头:与主镜头配合,介绍人物全局中的某些细部特征,是一个较近的或特定的视野,通常是近景或特写。

10、景别:镜头由于与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或焦距不同,所摄取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远景:广阔的场面。

全景:人物的全身。

中景:膝盖以上部分。

近景:胸部以上部分。

特写:颈脖以上部位或被摄物体的细部,11、景别的基本作用:景别最基本的作用,是叙事。

影片《巴顿将军》的开场,展现巴顿的形象时,就结合了不同景别,同时展现巴顿将军的身材和服饰,特别是多个特写镜头的组合,以细节勾勒出巴顿将军的身份、个性。

一些特殊的景别(如特写和远景),或特殊的景别组合,可以抒发特定的情感、表现特定的视角。

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开端,表现莱昂和他老板两人的对话,吕克.贝松使用一组特写镜头,引领我们去注视场景中的细节:牛奶、墨镜、烟头、照片......直到整个这一场对话完毕,我们也没有看到主要人物莱昂的脸,营造一种悬念,也烘托了莱昂所从事的杀手这一职业的神秘感。

电影电视演员三级复习资料

电影电视演员三级复习资料

电影电视演员三级复习资料理论一.1.遗嘱继承人不包括丧失继承权的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2.《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黄帝内经》是医学著作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4.《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的作者是贝多芬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作者是屈原6.成语“莘莘学子”的解释是形容学生的数量堪称众多7.标准钢琴共有共有88个琴键,其中黑键36个8.俗语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9.出自《诗经》10.《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许多名篇佳句传唱千古。

如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又有:“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还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还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诗句12.古人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13.苏轼《水调歌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冼星海16.李白《赠汪伦》中有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7.“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出自吴三桂与陈圆圆的典故18.我国行政管理的权力结构的特征是民主集中制19.“大力神杯”是世界杯赛事的奖杯20.《二泉映月》是“瞎子阿炳”华彦钧创作的一首二胡作品21.“焚书坑儒”是西汉朝代的事情22.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隐私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利。

23.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

24.牛顿在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25.孔子《论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6.古人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27.中国的第一大河流是长江。

28.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与美神29.秦王嬴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给自己起名“皇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五种基本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景别的意义:1、暗示、描绘电影空间及人物关系;2、建立影片与观众、人物间的情感距离;建构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影响画面视觉节奏。

二、焦距
概念:即焦点中心,指从光学透视的主点(镜头中心点)至焦点的距离。

类型:1、根据光学镜头的可调和不可调,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

2、定焦镜头中。

根据镜头焦距长短,分为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短焦镜头。

短焦镜头:焦距在35mm下,使拍摄空间范围变大,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特点,夸张了前景和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

表现功能:常常可以表现较为宏大的场面,当用短焦镜头拍摄时,近处和画面边缘被扭曲,人物样貌和容易变形。

中焦镜头(标准):焦距在35-50mm 能还原人对空间的透视感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长焦镜头:焦距在50-250mm之间,俗称望远镜头,把空间的纵深感压缩,前景后景的距离被填平,背景虚化,看上去后景与前景像是在一个平面上。

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也适合让人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以塑造人物形象。

大景深镜头:由远及近呈现被摄物,使他们在画面中表现为全部清晰地影像。

常用短焦镜头结合其他条件产生大景深效果。

景深概念:指在不同距离上的被摄对象在底片上能获得清晰影像的空间范围
影响因素: 1、焦距:焦距小,景深大;焦距大,景深小
2、光圈:光大,景小;光小景大
3、物距:物距大,景深大;物距小景深大
三、拍摄角度
1、正面功能及效果:介绍人或物的全貌,是表现面部表情最有效的角度,也成表情角度。

2、侧面功能及效果:适合表现运动、动作、人与人的交谈,也称“运动/运动角度”。

3、背面功能及效果:适合表现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含蓄地引发观众想象,是一种用来制造悬念的角度。

4、平视(平拍) 功能及效果:典型的新闻摄影的角度,表达平等、平静、客观、公正的态度。

5、仰拍功能及效果:被摄物体显得高大,有从上往下倾轧的态势,表达景仰、崇敬的态度。

6、俯视功能及意义:被摄物体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表达蔑视、贬义或怜悯的态度。

四、构图
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画幅格式中,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元素(线条、光线、影调、色调)有机地组织、分布在画面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

2、方法:对比的优势引导:光线对比、动静对比、运动方向对比、色彩对比、框中框。

隐喻性构图:中央:稳定、平衡;顶部:神圣、权利、控制力;
边缘:受挤压、排斥;下发:从属、脆弱、无力。

分类:(一)按光的性质:硬光、软光
(二)按光源位置分:1、正面光:又叫顺光,成像清晰,立体感差。

2、侧面光:可以加深空间的深度感,立体感。

3、逆光:处于被摄主体背面水平方向的光源。

逆光也称“轮廓光”,可以制造剪影效果。

4、顶光:被摄主体上方的光源。

5、底光:又称脚光,指被摄对象下方的光源。

(三)光线的效果分:自然光、人工光。

三点布光法:主光、补光、逆光。

主光:放在被摄主体前面,与主体形成一定的角度。

补光(辅助光):放在主光源造成阴影的一侧,部分地清除主光源投射下的阴影。

轮廓光(逆光、背光):放置在被摄主体的后面,使主体看起来轮廓清晰,富有立体感。

六、影调
指电影画面的阴暗基调和层次。

1、高调:以灰色至白色以及亮度等级偏高的色彩为主构成画面的影调,画面中受光面积远大于阴影面积。

适合表现欢乐、明朗的气氛。

2、低调:以浅灰至黑色及亮度等级偏低的色彩为主构成画面的影调,画面中阴影面积大于受光面积。

主要用于表现压抑、苦闷、恐怖的情绪和气氛。

3、硬调:着光和背光区域区分明显,色彩对比强,中间缺少过度,画面最亮和最暗部分对比较大。

4、软调:着光面积和背光面积阴暗反差小、色彩对比弱。

5、中间调:又叫标准调。

七、色彩
色彩:三种属性:色相、色值、色彩纯度。

暖色:红、橙、黄、黄绿冷色:淡绿、青、蓝、蓝紫
八、镜头
固定镜头:指摄像机不改变机身位置和没有任何运动时所拍摄的画面。

运动镜头:指摄像机改变机身位置或有运动时所拍摄的画面。

推镜头的用法:1、从广阔范围内进入某一场景或景物。

2、强调重要的细节,推进叙事。

3、使用在剧中人物时,可以表现、揭示人物的内心状态。

运动镜头的意义:1、作为电影叙事手段:
对空间自由呈现;模仿人在观察世界时的种种视线特征。

2、美学表现:以“运动”建立结构;通过运动调节和建立视觉节奏感等。

长镜头:指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

场面调度:场面调度一词来源于法文,为戏剧专有名词,其意为“舞台化一个行动”或放在场景中,是舞台戏剧构成的视觉元素。

在影视艺术中:广义:包括布景、灯光、人物的服装、化妆造型、镜头运动、时间、空间等与电影的场面叙事相关的所有元素。

狭义:指单场戏中,与人物的表演、位置移动、关系变化、镜头运动以及人物和镜头相对关系变化有关的处理手段。

意义:1、是一种重要的导演手段,使场景呈现出某种需要的戏剧意味,引导观众对场景的直观感受和看法。

2、从画面造型角度来说,场面调度能让电影脱离平面的二维限制,能在高度、深度和宽度的范围内展开故事,突破平面造型艺术和舞台艺术的局限。

3、在美学表现上,场面调度能够更清晰地呈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渲染场景气氛揭示场景意味和主题。

人物调度:横向调度、纵深调度、垂直调度、对角线调度
九、剪辑
剪辑工作的内容:把很多单个镜头组织为一个整体,每个镜头或声音都对影片的叙事、主题表达、整体效果产生作用。

基本方式:淡入淡出、叠化、划。

最常用的的方法是切。

经典剪辑:指在好莱坞经典电影叙事中使用的以保持连贯性和强化故事戏剧性从而带入观众情绪的一系列功能性剪辑手法。

核心思想:用景别控制并建立稳定明确的空间感和人物位置关系,镜头之间建立连续地时间关系和明确的空间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分组镜头和控制剪辑频率来强化场景的戏剧性。

原则:轴线原则(180度原则):机位设在在场景的180度内、匹配原则。

交叉剪辑: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的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

效果:易引起悬念,营造紧张激烈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达到惊险的戏剧效果。

平行剪辑:指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行表现,分别叙述,最后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现,揭示一个统一的主题,或一个情节。

风格化剪辑:就是打破电影普通叙事的连续性剪辑规则,使影片呈现为个人化的,反常规的镜头组接特点的剪辑形式。

十、声音
声音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1、可以推动剧情发展2、可以塑造人物形象3、一些影视作品从选材到人物刻画都与声音直接相关4、声音可以扩展画面的表现范围。

声音的分类:
人声:指人在表达思想和喜怒哀乐等感情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包括言语、歌声、啼笑、感叹。

音响:除人声和音乐外。

在影视时空中所出现的自然界和人造环境中所有声音的统称。

音乐:影视作品中经过加工的要通过演奏才能形成的声音
录制方式:
前期录音:也叫先期录音,是指在拍摄影像之前,先进行录音。

多用于歌舞片、戏曲片。

后期录音:最常用的的录音方式,往往使影视声音更为鲜明、突出。

具有较强表现力。

同期录音:具有真实地再现影像内容所发出的声音的能力,增强影片的真实感。

纪实风格电影多用此法。

人声:对话:指影视作品中人物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影视作品中使用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语言内容。

要求:故事片中,对白要生活化、性格化、具有节奏感,要通过人物对白,表现
出人物相互的关系、态度、情感等,使剧情得以不断发展。

旁白:是叙述人跳出叙事情境对故事的评价,在情感色彩上较为客观,以叙述情节、交代故事信息为主要功能。

独白:指剧中人物在画面中对内心活动所进行的自我表述。

解说词:多用于非叙事形式作品,如纪录片、新闻中,他的作用在于解释画面没有的信息,给画面明确的主题方向。

音乐的分类:
1、原创音乐和非原创音乐
2、有声源和无声源音乐
3、器乐和声乐
音响的分类:
1、动作音响
2、自然音响
3、背景音响
4、机械音响
5、枪炮音响
6、特殊音响
静场:指在有声电影作品中,所有声音在画面上突然消失的一种艺术效果。

也是声音中的一个元素,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比音乐、音响齐鸣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此处无声胜有声。

声画关系:声音与画面在电影中的结合关系
声画同步声画分离声画对位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