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片剂的制备

合集下载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doc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doc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2.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等)3.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1)单冲压片机的使用实验1: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拆卸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原理,结构,装、卸方法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2)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片剂实验2: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以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硬脂酸镁等为原料,通过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维生素C片剂。

(3)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3:检查自制维生素C片剂质量使用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等对自制维生素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片重差异等进行检查。

2.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常用辅料及其特性,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药典规定的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乙醇、硬脂酸镁等。

2. 设备与仪器:单冲压片机、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天平、尼龙筛(20目、100目),吹风机、搪瓷托盘、烘箱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简述维生素C片剂制备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说明解决方法。

2.将所制维生素C片剂的质量考察结果填写于以下表格中,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对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方法。

表1 外观、硬度、抗张强度表2 崩解时间崩解时间 (min)表3 片重差异表4 片剂脆碎度的测定结果试验前重量(g) 试验后重量(g)批号片数脆碎度(%)篇二:片剂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2.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等)3.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1)单冲压片机的使用实验1: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拆卸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原理,结构,装、卸方法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片剂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片剂是一种常见的口服固体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它具有剂型稳定、便于携带和服用等优点,因此在药物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片剂的实验,探究片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对制剂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片剂的制备主要包括混合、压片和包衣三个步骤。

混合是将药物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以保证药物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压片是将混合物填充到模具中,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其成型。

包衣是在片剂表面涂覆一层包衣材料,以改善片剂的外观和口感。

三、实验步骤1. 准备药物和辅料:根据处方要求,准备所需的药物和辅料。

药物应粉碎并筛选,辅料应精细研磨。

2. 混合:将药物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可以采用干混法或湿混法。

干混法适用于药物和辅料均为干燥粉末的情况,湿混法适用于药物和辅料中含有粘合剂或溶解性辅料的情况。

3. 压片:将混合物填充到片剂模具中,通过压片机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混合物成型。

压力大小应根据药物和辅料的特性进行调整,以保证片剂的质量。

4. 包衣:将压制好的片剂表面涂覆一层包衣材料,可以采用涂覆法或浸渍法。

涂覆法适用于包衣材料为溶液或悬浮液的情况,浸渍法适用于包衣材料为溶胶的情况。

5. 干燥:将包衣后的片剂放置在通风干燥室中,使其干燥。

干燥时间和温度应根据包衣材料的性质进行调整,以保证片剂的质量。

6. 质量控制:对制备好的片剂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检查、重量测定、硬度测定、溶出度测定等。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制备了一批药物X的片剂。

经过质量控制的检验,片剂外观无明显缺陷,重量符合规定范围,硬度适中,溶出度满足要求。

这说明我们制备的片剂质量良好,符合药物治疗的要求。

在制备过程中,混合的均匀性对片剂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混合不均匀,会导致片剂中药物含量不均一,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因此,在混合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合时间和混合速度,以保证药物和辅料的均匀分布。

压片是制备片剂的关键步骤之一。

实验内容 片剂的制备

实验内容  片剂的制备

实验内容片剂的制备(一)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片剂的制备【处方】阿司匹林20g淀粉2g枸橼酸适量10%淀粉浆适量滑石粉适量制成片剂40片【制备】湿法制粒压片法(1)黏合剂(10%淀粉浆)的制备:将0.2g枸橼酸(或酒石酸)溶于20ml蒸馏水中,再加入淀粉约2g分散均匀,加热糊化(80~85℃)即得,糊化法有冲浆法和煮浆法。

(2)湿颗粒的制备:取处方量的乙酰水杨酸与淀粉混合均匀,加适量10%淀粉浆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将湿颗粒于40~60℃干燥,过16目筛制粒,称干颗粒重量,加入颗粒量的3%滑石粉混匀。

(3)压片:将上述乙酰水杨酸颗粒分别在高、低两个不同压力下压片。

(二)复方碳酸氢钠片的制备【处方】碳酸氢钠20g淀粉2g10%淀粉浆适量硬脂酸镁适量(0.6%,3%)共制片剂40片【制法】(1)取处方量的碳酸氢钠与淀粉,通过80目筛,混匀,加入10%淀粉浆适量搅拌制成软材,过16目筛制粒,湿粒于500C以下烘干,干粒通过16目筛整粒,(2)将制备的干颗粒平均分成两份,称重,分别加入0.6%和3%硬脂酸镁混匀。

(3)将上述两种物料在相同的压力下压片。

【附注】(1)本品用10%淀粉浆作粘合剂,用量约50g,也可用12%淀粉浆。

淀粉浆制法:a.煮浆法:取淀粉缓慢加入全量的水,不断搅匀,避免结块,加热并不断搅拌至沸,放冷即得。

b.冲浆法:取淀粉加少量冷水,搅匀,然后冲入一定量的沸水,不断搅拌,至成半透明糊状。

此法适宜小量制备。

(2)湿粒干燥温度不宜过高,因其在潮湿情况下受高温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使颗粒表面带黄色。

2NaHCO3→Na2CO3+H2O+CO2。

为了使颗粒快速干燥,故调制软材时,粘合剂用量不宜过多,调制不宜太湿,烘箱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完全干燥。

(3)本品颗粒,整粒也有用比制湿颗粒略小的筛网。

实验11 单冲压片机的装卸和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压片机的基本结构。

2.初步学会压片剂的装卸和使用。

药剂学实验报告(精华版).doc

药剂学实验报告(精华版).doc

药剂学实验报告(精华版)【处方】甘油8.0g无水碳酸钠0.2g硬脂酸0.8g蒸馏水1.0ml,2、制法:取无水碳酸钠与蒸馏水共置于蒸发皿中搅拌溶解后,加入甘油,在沸水浴上加热,缓缓加入锉细的硬脂酸,随加随搅拌,反应停止后溶液呈澄明状,倾入涂有液体石蜡(润滑剂)的栓模中,冷凝,脱模即得。

作用:缓泻药,治疗便秘。

3、处方与工艺分析(1)2R-COOH+Na2CO3→2R-COONa+CO2↑+H2O(皂化反应)钠肥皂(R-COONa)的刺激性与甘油的较高渗透压增加肠蠕动而呈泻下效果。

,(2)优良的甘油栓应为透明而有适宜的硬度,达到此要求的关键是:a、皂化必须完全,否则留有未皂化的硬脂酸,成品透明度及弹性均差,最好在115℃下进行皂化反应,若在水浴上进行,需时在2h或以上,为保证皂化完全,处方中碱的用量比理论值高;b、水分的含量不宜过多,因钠皂在水中呈胶体溶液,水分过多使成品发生浑浊;c、为保证栓剂的适宜硬度,钠皂的含量为每100g甘油中含9.4—10.4g;d、灌模前先将栓模预热(例如80℃),然后倾入热溶液,使栓剂缓缓冷却,如冷却过快,成品的硬度,弹性和透明度均受影响。

,四、思考题1、常见的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有哪些?2、栓剂制备什么情况下需计算置换价?3、为什么栓剂要测定融变时限?五、实验报告书写要求同“软膏剂”中“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三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

2、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片重差异、崩解度、溶出度等)。

3、熟悉片剂的常用辅料与用量。

4、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指导1、片剂的含义:片剂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2、片剂的制备方法片剂的制备方法按制备工艺分类为两大类或四小类:制粒压片法: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

直接压片法:直接粉末(结晶)压片法;半干式颗粒压片法。

,3、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图主药+辅料(填充剂或吸收剂、崩解剂)→粉碎→过筛→混合均匀的粉料→加润湿剂或粘合剂→软材→过筛→湿颗粒→干燥→干颗粒(测定含量,水分)→整粒后加润滑剂(外加崩解剂)→混合→压片。

实验三、散剂、颗粒剂和片剂的制备

实验三、散剂、颗粒剂和片剂的制备
• 将淀粉置于100-105℃条件下干燥1 h,称为 淀粉的活化,得到干淀粉,可作为崩解剂。
• 内加法:将活化后的淀粉加至制颗粒前,可 使片剂的崩解发生在颗粒内部。
• 外加法:将活化后的淀粉加至干颗粒,混匀 后压片,可使片剂在颗粒间发生崩解。 • 通常外加崩解剂量占崩解剂总量的25%-50%, 内加崩解剂量占崩解剂总量的50%-75%(崩 解剂总量一般为片重的5%-20%)。
二、基本原理
(1)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 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其主要制备过程是:粉碎、 过筛、混合;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包装 与贮存的重点是防潮。 (2)颗粒剂:系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 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其主要特征是可以直 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用,应用和携带 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普通压制片
5
(3)制备方法
一、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
药物 粉碎 过筛 混合 造粒 压片 片剂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片剂的制备方法按制备工艺分类为两大类或四小类:
湿法制粒压片法 制粒压片法
干法制粒压片法
粉末(结晶)直接压片法
直接压片法
半干式颗粒(空白颗粒)压片法
二、湿法制粒压片工艺流程图
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注意细节一:软材的制备
(4)片剂的质量检查
• (一)外观性状
• (二)片重差异:称取20片药片的重量,然后分别将每片称重,进行片重差 异检查:片重<0.3 g的,差异限度<±7.5%;片重>0.3 g的,差异限度<±5%; 其中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的1倍。 • (三)硬度和脆碎度:脆碎度仪的使用:每次试验取供试品若干片使精密称 定其总重量约为6.5 g;放入脆碎度仪中,开启电源,转速:25 rpm,4 min 共100 转后,取出后供试片不得出现断裂、龟裂或粉碎现象;再次精密称重 去处粉末后的片剂,计算片剂的减失重量不得超过1%。

片剂的制备

片剂的制备
片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湿法制粒压片、干 法制粒压片和直接压片法。
片剂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根据给药途 径分为口服用片剂、口腔用片剂、外用片剂等。
主药及辅料的预处理
1.主药及辅料的处理
制备片剂用的主药及辅料一般要先经粉碎、 过筛、混合操作.当主药为难溶性药物时,必须 有足够的细度以保证混合均匀及溶出度符合 要求。
本实验所制片剂重量差异限度按±5% 规定。
(3)崩解时限:取药片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 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片,吊篮浸入盛有 37±1℃水的1000ml烧杯中,开动马达按 一定的频率和幅度往复运动每分钟30-32次. 从片剂置于玻璃管时开始计时,至片剂全部 崩解成碎片并全部通过管底筛网止,该时间 即为崩解时间,应符合规定崩解时限。如有1 片崩解不全,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另将酒石酸溶于50%乙醇(润湿剂)中,按适 宜量一次加入混合粉末中,加入时分散面要大, 混合均匀,制成软材,通过18-20目尼龙筛制 成湿粒,60℃以下干燥,近干时可升至70℃以 下,加速干燥,干粒水分控制在1.5%以下。
以制湿粒时同目筛整粒,筛出干粒中细粉,与 过筛的硬脂酸镁混匀,然后再与干颗粒混匀,测 定含量后,计算片重,调试压片机压片。
(3)由于酒石酸量小,为混合均匀,宜先融 入粘合剂(50%乙醇)中.
质量检查
测定片重差异。
3.阿司匹林干法制粒片剂的制备
处方
阿司匹林
10g
乳糖
20g
微晶纤维素(MCC)
20g
润滑剂(硬脂酸镁)
0.5g
(共制成 50片)
制备
(1)制备大片:将处方量的阿司匹林、乳糖、 MCC混合均匀,以20MPa以上的压力压制成 直径2~2.5cm的大片.

实验三、散剂、颗粒剂和片剂的制备

实验三、散剂、颗粒剂和片剂的制备

×
原辅料 制软材 面团
×
窝窝头

手握成团,轻压即散 挤压过筛制粒
制备注意细节二:淀粉浆的制备:
• 冲浆法:将淀粉混悬于少量水中,然后根 据浓度冲入一定量的沸水,不断搅拌糊化 而成; • 煮浆法:将淀粉混悬于全部量的水中,在 夹层容器中不断搅拌(不宜直火加热,以 免焦化),直至糊化。
制备注意细节三:崩解剂的加入方法:
• 将淀粉置于100-105℃条件下干燥1 h,称为 淀粉的活化,得到干淀粉,可作为崩解剂。
• 内加法:将活化后的淀粉加至制颗粒前,可 使片剂的崩解发生在颗粒内部。
• 外加法:将活化后的淀粉加至干颗粒,混匀 后压片,可使片剂在颗粒间发生崩解。 • 通常外加崩解剂量占崩解剂总量的25%-50%, 内加崩解剂量占崩解剂总量的50%-75%(崩 解剂总量一般为片重的5%-20%)。
六、参考结果:
阿司匹林片剂
七、参考文献:
1. 药剂学(第7版).崔福德,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 2. 药剂学实验指导(第2版).崔福德,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8年. 3. 中国药典(2010年版).
手工湿法制粒技术
淀粉浆
软材
挤压过筛制粒
湿颗粒的烘干
临床应用:阿司匹林片剂

• • •
• •
• •
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 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 规格: 0.5克 用法用量:口服。6~12岁儿童,一次0.5片;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片;若持续发 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不良反应: 1. 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2. 较少见或罕见的有(1)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 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2)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 难或哮喘。(3)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4)血尿、眩晕和 肝脏损害。 禁忌: 1.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 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3.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医疗药品管理)药剂学实验讲义

(医疗药品管理)药剂学实验讲义

(医疗药品管理)药剂学实验讲义药剂学实验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2011年3月前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剂学实验是药剂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在药剂学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本教材安排了传统剂型的制备、普通制剂技术的训练、物理药剂学基本知识的应用以及处方中药物稳定性考察和基本参数的测定等内容。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药剂学中各种基本剂型的制备方法,以及影响这些剂型中药物质量和稳定性的因素及考察方法、测定方法,为学生将来进一步从事药物制剂方面的生产、工艺改进、研究与开发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本教材是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药剂学》第5版为理论课教材内容为指导,参考国内知名医药院校药剂学实验课程的部分内容,谨表谢意。

本教材适用于药学专业学生的药剂实验教学。

限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及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1年3月目录实验一混悬剂的制备及稳定剂的选择方法··1 实验二乳剂的制备与评价··5实验三片剂的制备 (7)实验四片剂的质量检查与评价··10实验五胶囊剂的制备 (12)实验六片剂溶出度检查··14实验七栓剂的制备··16实验八软膏剂的制备··19实验九缓释胶囊的制备及释放度的测定··21 实验十纳米粒的制备··23实验十一脂质体的制备 (25)参考书籍·27实验一混悬剂的制备及稳定剂的选择方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混悬剂的一般制备方法;2.熟悉沉降容积比的概念并熟悉测定方法;3.了解根据药物的性质选用适宜的稳定剂,用以制备稳定混悬剂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片剂的制备(Ⅱ)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高速搅拌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
2. 进一步巩固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
3. 学会片剂质量的检查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片剂的单元操作及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
主药,辅料 → 粉碎 → 筛分 → 混合 → 制粒 → 压片 → 片剂
三. 实验药品及仪器
实验药品:维生素C ,50%乙醇 , 酒石酸 ,糊精 ,淀粉 ,硬脂酸镁
实验仪器:粉碎机,智能溶出度仪,多功能红外水分测定仪,精密电子天平,微粒分析仪, 片剂四用测定仪,高速搅拌制粒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维生素C 片的制备
(1)处方(100片)
维生素C 5.0g 50%乙醇 适量
酒石酸 0.1g 糊精 3.0g
淀粉 2.0g 硬脂酸镁 0.1g
(2)操作 称取维生素C 粉或极细结晶、淀粉、糊精,置于高速搅拌制粒机,混合 15~30min ,另将酒石酸溶于50%乙醇中,分次加入到混合粉末中,加入时分散面要大。

制成湿粒,60C 以下干燥,近干时可升至70C
以下,加速干燥,干粒水分控制在1.5%以下。

过14目筛整粒,筛出干粒中细粉,与过筛的硬脂酸镁混匀,然后再与干颗粒混匀,然后再与干颗粒混匀,测定含量后,计算片重,以直径为5.5mm 小冲模压片。

(3)质量检查与评定 a 、片重检查:参见实验原理及指导,本片剂按限度≤±7.5%评定。

b 、崩解时限:参见实验原理及指导。

c 、硬度:参见实验原理及指导。

d 、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0.2g ), 置100mL 量瓶中,加新沸过的冷水100mL 与稀醋酸100mL 的混合液适量,振摇使维生素C 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经干燥滤纸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 ,用碘滴定液(0.1mol/L )滴定,至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褪。

每1mL 碘液相当于8.806mg 的686C C H 。

五.注意事项
1. 维生素C 在润湿状况较易分解变色,尤其与金属(如铜、铁)接触时,更易于变色。

因此,为避免在润湿状况下分解变色,应尽量缩短制粒时间,并宜60C
以下干燥。

2. 处方中酒石酸用以防止维生素C 遇金属离子变色,因它对金属离子有络合作用。

也可改用2%枸橼酸,用同样效果。

由于酒石酸的量小,为混合均匀,宜先溶入适量润湿剂50%乙醇中。

六.实验结果及讨论
填写下列实验数据。

1.外观 由于压片机没有调试好,压的片剂外观较粗糙,有裂片、破片、松片的现象, 不同时压出的片剂厚度太薄或太厚。

2.片重差异 同一次压出的片剂差异不大,不同时压出的片剂差异较大。

3.崩解时限 崩解时限一般在10~12分钟之间,崩解彻底。

4.硬度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硬度不一,有的硬度大,有的小,很容易捏碎。

5.含量 由于仪器装配还不齐全,没有进行测定。

结论 第一次进行制片剂,由于实验室仪器安装不全,条件缺乏,所以实验不太成功,但总体上我们还是了解了制片剂的整个过程以及仪器的基本操作,和仪器出现故障时的原因,对于以后的实习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