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自己制作过程大全
从原理图到实物,手把手教你制作一个逆变器

从原理图到实物,手把手教你制作一个逆变器这次我们采用了功率较大的三极管2N3055,而电阻只用了两个,且最好电阻的功率选大一点,这样电路的输出功率也会相应地增加……在之前我们发布过一些关于逆变器的文章都只是理论讲解很少去实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材料,但也很想为大家去检测一下电路的可行性,自己动手制作成功的那个心情是买多少成品都无法比拟的,我们这次制作的主题仍然是怎么简单怎么来,这个电路经过改善已经测试成功,文章也会把测试结果分享给大家。
逆变器原理图上图是我们的逆变器原理图,这次我们采用了功率较大的三极管2N3055,而电阻只用了两个,且最好电阻的功率选大一点,这样电路的输出功率也会相应地增加,上图中用的是1W的400欧姆电阻,如果没有1W的也没关系,现在用到的最多的是1/4W的电阻,只要选择四个电阻并联大约是400Ω就可以了。
上图是不太容易见到的两个元件,第一张图片是带轴头的变压器,这里使用的变压器功率是10W,功率较小几乎驱动不了什么负载,大家做出来之后可以用LED灯去测试。
很多朋友想知道工作原理,这其实就是一个震荡电路,就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然后通过变压器升压变成220V,然后在输出端接上用电器即可,不过就这几个元件做出来的逆变器,输出波形肯定没有电网标准,但驱动电灯泡是足够的。
这是款12V的电源,输出功率可以达到65W,如果大家家里有更大功率的太阳能板或电源的话,可以直接使用,不过要注意电压需是12V,找到这些元件之后就可以连接电路了。
逆变器实际连接上图是实际连接电路图,大家可以看到电阻是用四个1/4W的电阻并联组成的,但是由于这款变压器的功率较低,这四个元件并联也属于大材小用,照着原理图把元件进行电气连接,最后检查无误后即可通电,但一定要注意,输出端电压已经超过人的安全电压,操作时要做好安全措施。
测试电路可行性在这里小编用万用表演示测试,是由于没有合适的用电器,且变压器的功率较低驱动不了大功率电器,所以用万用表代替用电器,测试输出电压。
自制简易逆变器,超简单

自制简易逆变器,超简单
逆变器可以把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通常还要有升压变压器,电路部分通常很复杂,不适合初学者制作。
但在寻找了几天之后,我终于找到一个简单,好做的逆变器,而且有一定的实用性。
电路图在此
材料:导线若干,IRFZ44或IRF3205场效应管两个,0.25瓦330欧电阻两个,磁罐变压器【自绕】一个,还有一个电池组5至7V,一个灯头,一个小型3W节能灯,导线若干,散热片【可选】下面是电路图[attach]9199[/attach]电池我用的6V4.5AH,买一个新的也不贵,几十块钱而已,也可以用4节干电池或两节手机电池串联,但亮一阵子就没法驱动了,所以推荐用蓄电池,还可以充电,呵呵,我是用9V2W太阳能板冲的,太慢了55555555,有充电器当然更好更快了。
注意,因为电池放电电流较大,故一定要用粗些的线连接电路,否则很可能烧,我已经烧了3根面包板连接线了。
我使用面包板连接,其实可以直接连,反正没几个件
如图,驱动3W节能灯,很亮,来几张晚上点亮的图
因为·相机有自动调光功能,所以看上去照亮的区域不大,实际的效果好些
对了变压器还没说,先在骨架上绕次级300圈0.2左右的漆包线,再绕初级12圈在第六圈抽头,次级接节能灯哦。
单组12v变压器制作逆变器的方法

单组12v变压器制作逆变器的方法1. 背景介绍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扬声器和变频空调等领域。
通过自制逆变器,可以将12V直流电转换为220V交流电,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本文将介绍使用单组12V变压器制作逆变器的具体方法。
2. 所需材料- 12V变压器- 555定时器芯片- NPN功率晶体管- 电容器- 电阻- 电容式电压变压器3. 确定逆变器的功率需求在制作逆变器之前,需要确定所需逆变器的功率需求。
可以通过计算需要输出的负载电流和电压,来确定逆变器所需的功率大小。
4. 对12V变压器进行改造将12V变压器的绕组进行调整,使得其输入和输出的电压适合逆变器的工作需求。
还需要对变压器的输出端进行加工,制作适合连接其它元器件的引线。
5. 制作逆变器的电路板接下来,需要设计并制作逆变器的电路板。
通过绘制电路图和布线图,确定逆变器的连接方式和元器件的位置。
使用化学方法或者光刻方法,在电路板上进行图案制作和蚀刻,最后焊接元器件和引线。
6. 组装逆变器将所制作的电路板和其他元器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组装。
需要注意焊接的技术要求和连接的准确性,以确保逆变器的正常工作。
7. 测试逆变器在组装完成后,需要对逆变器进行测试。
首先进行空载测试,检查逆变器的输出是否正常。
然后接入负载,检查逆变器的负载能力和稳定性。
最后通过对逆变器的效率、温度和工作时间进行测试,验证逆变器的产出是否符合要求。
8. 完善逆变器根据测试结果,对逆变器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
可以对元器件进行调整或更换,以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和效率。
9. 进行安全检查在逆变器制作完成后,需要对逆变器进行安全检查。
确保逆变器的绝缘性和接地良好,以避免发生电器故障和安全事故。
10. 使用逆变器完成所有制作和测试后,逆变器可以用于实际生活中。
可以将逆变器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或者汽车电池上,实现将12V直流电转换为220V 交流电的功能。
逆变器制作方法

逆变器制作方法逆变器是一种能够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的逆变器制作方法,让您能够了解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并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逆变器。
原材料准备在开始制作逆变器之前,您需要准备以下原材料:1.电子元件:变压器、功率晶体管、电容器、电阻等。
您可以在电子零件商店或在线电子零件供应商购买这些元件。
2.电路板:用于将电子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板。
您可以购买空白的电路板并根据需要设计并制作电路板。
3.焊接工具:包括焊锡、焊接笔和焊接插座等。
4.电源:逆变器需要一个电源来为电子元件提供能量。
您可以使用电池或电源适配器等。
5.工具:剪线钳、插头等基本工具。
制作步骤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介绍逆变器的制作步骤:1. 设计电路图首先,您需要设计逆变器的电路图。
这里我们以较常见的单相逆变器为例。
电路图应包括变压器、功率晶体管、电容器和电阻等元件,并且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需要清晰可见。
2. 制作电路板根据设计的电路图,使用电路板设计软件制作电路板。
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打印并覆盖电路板制作蚀刻板,然后将电路图上的元件插入电路板。
3. 连接元件使用焊锡和焊接笔将电子元件连接到电路板上。
确保焊接牢固,避免出现冷焊或者短路等问题。
插座和插头可以使用剪线钳来连接。
4. 连接电源将电源连接到逆变器电路板上。
如果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确保正负极正确连接;如果使用电源适配器,将适配器的输出线与逆变器电路板上的电源输入口连接。
5. 测试逆变器完成逆变器的制作后,您可以对其进行测试。
首先,将直流电源连接到逆变器上,并使用万用表等仪器检查电源输出电压。
随后,将交流负载(如灯泡)连接到逆变器输出端口,验证逆变器能否正常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小结通过本文介绍的制作方法,您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逆变器并了解其基本原理。
当然,这只是逆变器制作的入门级方法,对于更复杂的逆变器,您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功率控制、保护回路等。
简易逆变器制作方法

简易逆变器制作方法一、引言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子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太阳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易逆变器的制作方法,方便读者了解和学习。
二、材料准备制作简易逆变器所需的材料有:1. 电源:直流电源,如电池;2. 变压器: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3. 电容器:用于平滑输出的交流电;4. 整流器: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5. 开关电路:用于控制电流的开关;6. 滤波电路:用于过滤掉电流中的杂波。
三、步骤1. 连接电源:将电源连接到变压器的输入端,确保电源的正负极正确连接。
2. 连接变压器:将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整流器的输入端,确保接触良好,无松动。
3. 连接整流器:将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确保接触良好,无松动。
4. 连接滤波电路:将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输出端,确保接触良好,无松动。
5. 连接开关电路:将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到电源,确保开关的正常工作。
6. 测试和调试:连接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后,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逆变器的正常工作。
四、注意事项1. 在制作逆变器过程中,应注意电路的连接正确,避免反接或接触不良导致损坏或事故发生。
2. 在连接电源和电路时,应先切断电源,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3. 在测试和调试过程中,应佩戴绝缘手套和眼镜,以防止电流和火花对人身安全的影响。
五、总结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制作出一个简易的逆变器。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的逆变器制作过程可能会更加复杂,涉及到更多的电子元件和电路设计。
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的介绍,对逆变器的制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一步探索和学习相关的知识。
逆变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设备,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逆变器技术。
逆变器制作方法

逆变器制作方法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气设备,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电动汽车和UPS电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逆变器的制作方法,帮助您了解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1. 电子元件,MOS管、电容、电感、二极管等;2. 电路板,单层或双层电路板;3. 焊接工具,焊锡、焊台、焊接笔等;4. 测试工具,示波器、万用表等。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制作逆变器:1. 设计电路图,根据逆变器的功率和输出电压,设计逆变器的电路图。
电路图包括输入端的整流电路和输出端的逆变电路,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可以提高逆变器的效率和稳定性。
2. 制作电路板,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将电子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注意保持焊接点的良好连接,避免出现焊接虚焊和短路现象。
3. 调试电路,将制作好的逆变器连接到电源和负载上,使用测试工具对逆变器进行调试。
通过调试可以检验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和输出波形,发现并解决电路中的问题。
4. 优化逆变器,根据调试结果对逆变器进行优化,可以调整电路参数和更换电子元件,以提高逆变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制作逆变器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短路、过载和过压等问题。
另外,还需要对逆变器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收,确保逆变器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和技术要求。
总之,逆变器是一种重要的电气设备,制作逆变器需要一定的电路设计和焊接技术。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对逆变器的制作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掌握逆变器的制作技术,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逆变器制作全过程

制作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该机具有以下特点: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要什么有什么。
如果PCB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础,我保证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是样机的照片和工作波形:一、电路原理: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板。
分别是“功率主板”;“SPWM驱动板”;“DC-DC驱动板”;“保护板”。
1.功率主板: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
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位,一对就可以输出600W,也可以用IRFP2907Z,输出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
主变压器用了EE55的磁芯,其实,就600W而言,用EE42也足够了,我是为了绕制方便,加上EE55是现存有的,就用了EE55。
关于主变压器的绕制,下面再详细介绍。
前级推挽部分的供电采用对称平衡方式,这样做有二个好处,一是可以保证大电流时的二个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对称性,保证不会出现单边发热现象;二是可以减少PCB反面堆锡层的电流密度,当然,也可以大大减小因为电流不平衡引起的干扰。
大功率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大功率逆变器的制作方法1. 引言大功率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家庭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大功率逆变器的制作方法,包括所需材料、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所需材料•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滤波器:过滤输出波形中的杂散信号•控制电路:控制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值•散热器:散热逆变器产生的热量•过载保护装置:保护逆变器免受过载损坏3. 制作步骤步骤1:设计电路图根据所需功率和输入电压确定大功率逆变器的基本参数。
设计一个合理的电路图,包括整流器、逆变器、滤波器、控制电路和过载保护装置。
步骤2:选购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购所需材料。
确保选购的材料符合规格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可靠性。
步骤3:组装电路按照电路图将所选材料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大功率逆变器。
注意正确连接各个组件,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步骤4:测试和调试完成组装后,进行测试和调试。
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电路的连接情况和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将逆变器连接到负载上,并进行输出波形的测试和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直到逆变器能够正常工作。
步骤5:安装散热器和过载保护装置在逆变器上安装散热器,以便有效散热并保持逆变器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安装过载保护装置以防止逆变器在过载情况下受损。
4. 注意事项•在制作大功率逆变器时,应注意安全问题。
避免触电、短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在选择材料时,应仔细考虑其品质和可靠性。
选择具有良好声誉的供应商,并购买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在组装电路时,应正确连接各个组件。
检查连接是否牢固、正确,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在测试和调试过程中,应小心操作。
避免触电和短路,并确保仪器的正确使用。
•在安装散热器和过载保护装置时,应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确保散热器能够有效散热,并设置适当的过载保护参数。
5. 结论制作大功率逆变器需要仔细设计电路图、选购合适的材料、组装电路、测试和调试,并注意安装散热器和过载保护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纯正弦波逆变器制作概述本逆变器的PCB设计成12V、24V、36V、48V这几种输入电压通用。
制作样机是12V输入,输出功率达到1000W功率时,可以连续长时间工作。
该逆变器可应用于光伏等新能源,也可应用于车载供电,作为野外应急电源,还可以作为家用,即停电时使用蓄电池给家用电器供电。
使用方便,并且本逆变器空载小,效率高,节能环保。
设计目标1、PCB板对12V、24V、36V、48V低压直流输入通用;2、制作样机在12V输入时可长时间带载1000W;3、12V输入时最高效率大于90%;4、短路保护灵敏,可长时间短路输出而不损坏机器。
逆变器主要分为设计、制作、调试、总结四部分。
下面一部分一部分的展现。
第一部分设计1.1 前级DC-DC驱动原理图DC-DC驱动芯片使用SG3525,关于该芯片的具体情况就不多介绍了。
其外围电路按照pdf里面的典型应用搭起来就OK。
震荡元件Rt=15k,Ct=222时,震荡频率在21.5KHz左右。
用20KHz左右的频率较好,开关损耗小,整流管的压力也小些,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不过频率低,不利于器件的小型化,高压直流纹波稍大些。
电池欠压保护,过压保护以及过流保护在DC-DC驱动上实现。
用比较器搭成自锁电路,比较器输出作用于SG3525的shut_down引脚即可。
保护电路均是比较器搭建的常规电路。
DC-DC驱动部分使用了准闭环,轻载时,准闭环将高压直流限制在380V左右,一旦负载加重前级立即进入开环模式,以最高效率运行。
并且使用了光耦隔离,前级输入和输出在电气上是隔离开的,这样设计也是为了安全。
如图1.1所示,是DC-DC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1.1 DC-DC驱动电路原理图1.2 前级DC-DC功率主板原理图DC-DC功率主板采用的是常规推挽电路,8只功率开关管,每只管子有单独的栅极驱动电阻,分别用图腾驱动这8只功率管。
变压器次级高压绕组经整流滤波后得到直流高压。
辅助绕组经整流滤波稳压之后给后级SPWM驱动板以及反馈用的光耦提供电压供电。
从原理图上可以看出,给前级驱动板供电,采用了电压变换电路,输入为12V时,为了保证在电池电压较低时前级驱动也充足,用LM2577升到15V,输入24V时,用LM7815降为15V,输入电压大于36V时,只能用LM2576HV来给驱动板供电了。
大家都知道,像LM7815之类的线性电源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建议24V的也用LM2576。
从原理图中可以看出,辅助电源也用了LM7815,建议最好换成LM2576。
本次制作的时候也会用LM2576,把LM2576做在一块小板子上,最后输出三根线,和LM7815兼容。
关于前级驱动变压器的功率管选择,耐压值的经验选择为输入最高电压*2.4,即当12V 的机器,输入电压最高为14.5V,14.5V*2.4=34.8V,所以,12V的机器可以选耐压35V的MOS。
当然,这么选择是有前提的,就是你的变压器绕制工艺不能太差,漏感、分布参数不能太大,否则MOS会被变压器产生的尖峰击穿损坏。
如果变压器绕制过关,可以选择耐压小点的管子,一般来说,电流相同,耐压更高的管子输入电容更大,内阻也更大。
但如果变压器绕的不咋样,乖乖,还是选择耐压高些的MOS管更好。
下面给出各种电压选择管子的参考:12V输入,4对IRF4104;24V输入,4对IRFP3710;36V输入:3对IRFP3710;48V输入:3对IXFH58N20。
我给出的这些管子并不是最合适的,但是这些管子都是我用过的,并且留有足够余量,实现本制作目标是没啥问题的。
图1.2所示是DC-DC功率主板原理图。
图1.2 DC-DC功率主板原理图关于变压器,打算用一个EE55来完成。
12V输入时,初级2T+2T,单边用1.0的漆包线14根并绕,截面积达到11*2=22平方毫米,过100A的电流没问题了。
次级1根1.0的漆包线绕60T,辅助绕组用0.8的漆包线绕4T。
变压器用三明治绕法,即次级、初级、次级、辅助。
关于变压器的具体绕制,后面再说。
做24V输入的,EE55,初级4T+4T,单边用1.0的线8根并绕。
次级1根1.0的漆包线绕60T,辅助绕组用0.8的漆包线绕4T。
做36V输入的,EE55,初级6T+6T,单边用1.0的线8根并绕。
次级2根0.9的漆包线绕60T,辅助绕组用0.8的漆包线绕4T。
做48V输入的,EE55,初级8T+8T,单边用1.0的线8根并绕。
次级2根1.0的漆包线绕60T,辅助绕组用0.8的漆包线绕4T。
由于24V、36V、48V输入时,功率可以大于1000W,因此漆包线的截面积(即漆包线根数)也应该增加,那样才能扛得住更大的功率。
按照我上面给的参数,24V时能到1500W,36V能到2000W,48V搞个2500W或者3000W没啥问题。
要说明的是,上面给出的参数我目前还没实际做过,给出的参数只作为参考。
1.3 SPWM驱动板原理图设计SPWM采用专用芯片EG8010产生。
EG8010还是挺好用的,虽然精度差些,但是也没有什么其他不好的,而且功能还挺多,最重要的是便宜,5元一片,都玩得起。
关于EG8010的外围电路,参照其数据手册即可。
MOS驱动用IR2110,IR2110便宜,一只2110就可以驱动两只MOS,而且价格还比TLP250光耦便宜些,性能也不错,我比较喜欢的就是IR2110有SHUT_DOWN引脚,内部有D触发器,在做保护时,可以做成逐个周期限流。
即一个50Hz的正弦周期保护后,要等到下一个正弦周期IR2110才会重新输出。
大家看我做的24V/2000W的那个机器短路波形可以发现,在短路的时候,频率仍然为50Hz,这个就是IR2110内部有D触发器的原因了。
关于IR2110供电问题,就用自举供电。
1000W的功率不大,自举供电完全OK,如果做独立供电,需要至少三组隔离电源,比较麻烦,并且反激电源并不好做。
后级MOS的保护集成在SPWM驱动板上,采用检测管压降,稳定可靠,个人认为,比那种用电阻采样的要更可靠。
关于管压降保护的,我不多讲,这也是我从别处学过来的,有些东西不方便说,好像是涉及了别人专利问题。
我只说,按照我原理图里面的那些元件搭建起来,是完全可以的。
该逆变器采用的是单极性调制,故只需要一只电感,电感可以用外径47mm、磁导率小于90的铁硅铝来绕,绕120T左右。
具体数字要等我绕电感时才能确定,现在磁环都还没买好,电感的事就暂时放一放。
如下面图1.3所示是SPWM驱动板原理图。
图1.3 SPWM驱动板原理图1.4 后级DC-AC功率版原理图设计DC-AC原理图部分没啥好讲的,也就是MOS搭成的一个全桥,在输出接LC滤波就OK。
DC-AC部分加入了高压检测电路来控制SPWM驱动板的电源。
即直流高压大于240V时辅助电源才接通,后级开始工作。
还有辅助电源下降时关掉SPWM驱动的电路,防止当辅助电源降低而高压直流还较高时因为功率管驱动不足引起的炸管事故,增加这个功能后就可以安全的短路关机了,不然的话,短路关机是很危险的。
如下图1.4所示是DC-AC功率版原理图。
图1.4 DC-AC功率版原理图1.5 原理图综合由于有了做上一版24V逆变器的经验,所以这次我不打算再像上次那样做成几个模块了。
这次我做成一个整体的,即把DC-DC升压以及DC-AC逆变都做在一张板子上,所以还需要一个原理图综合的部分,把原理图综合起来,都弄好后,就可以开始布局布线了。
这个原理图是我这次做的机器的依据。
这次的机器主体结构是下面一张大的主板,主板上面是功率器件,然后前级驱动、SPWM、温控风扇等部分是小板子,做成立式都插在主板上面,甚至代替LM7815的LM2576的小板子也是插在主板上的,大伙觉得这样设计如何?反正我是比较喜欢。
如图1.5所示,是整个机器的原理图,和前面分开分析的电路是一样的。
原理图里写了注释,我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部分 PCB设计2.1 PCB布局布线原理图弄完了,下面开始PCB布局布线了。
由于之前做了24V/2000W的机器,所以前级驱动板和SPWM驱动板可以直接用,不用重新做了。
先上个前级驱动和SPWM驱动板的截图上来。
图2.1 前级驱动板PCB 图2.2 前级驱动板背面的3D效果图如图2.1所示,是前级DC-DC驱动板的PCB图。
注意看标尺的尺寸:40.132mm*27.051mm,很迷你,但是功能是没缩水。
这就是用直插芯片和贴片阻容的效果,可以做到很小的体积,甚至比全贴片的还要小。
如图2.2所示,是前级驱动板的背面3D图,说实话,不太好看,不过实物要漂亮些。
如图2.3所示,是SPWM驱动板的PCB图,尺寸77.343mm*44.577mm,体积不算大。
如图2.4所示,是SPWM驱动板的3D效果图。
图2.3 后级SPWM驱动板的PVB图图2.4 后级SPWM驱动板驱动板背面的3D效果图2.2 变压器制作变压器是EE55卧式磁芯,12V/20KHz左右时出1000W没问题,并且还留有余量。
初级2T+2T,用φ0.8的线20根并绕。
次级60T,用φ0.8的线2跟并绕。
辅助φ0.8的线绕4T。
先绕两层次级,大概是40T,然后是初级,初级完了之后是剩下的20T次级,最后是4T 的辅助绕组。
如图2.5所示,是DC/DC部分主变压器的绕组结构示意图。
图2.5 DC/DC部分主变压器绕组结构示意图这是骨架从旁边看过去(即骨架两边的引脚都在下面)的示意图,中间的方块是磁芯中间那个部分。
从里到外,依次是次级、初级、次级、辅助绕组。
图2.5中1和2绕组是最里面的2层次级绕组。
3是初级的中间抽头,4和5是初级的另外两个抽头,次级一共有2层。
4和5是相交叉的,故图中4和5的线叠在一起了。
6和7是剩下的20T(1层)的次级。
8和9是辅助绕组。
1和2的次级绕组用φ0.8的线2条并绕,先绕40T即可,40T大概是2层。
绕的时候注意将漆包线拉紧,以减小漏感,但不能太用力,不要把漆包线外面的绝缘漆弄掉了,还要注意将线绕平整,绕之前漆包线不平整的,先用工具弄直了再绕。
注意每一层绕完后要用高温胶带粘好,要做好绝缘。
绝缘不好,绕组之间短路就麻烦了。
绕好之后把线头弄到旁边去,先不用固定在骨架的引脚上。
2层次级的实物图2.6所示。
图2.6 变压器1、2层绕组绕制次级绕好之后,加绕两层绝缘胶带,只需两层就好了,太多了会增加漏感,太少绝缘性能又不达标。
接下来就是绕制初级了。
我绕初级是把漆包线当成铜带来用的,就是把很多条漆包线都焊接在一个铜块上,然后再绕到变压器中,实践证明,这种办法较好,绕出来的变压器效果还不错。
首先根据变压器骨架尺寸,量好绕2T需要的漆包线的长度,注意要把接头部分的考虑进去,然后乘以2(另外一个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