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阅读-修辞手法的认识与运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诗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的运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诗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的运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诗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的运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诗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的运用诗歌是一种通过表达思想、情感和意象的文学形式,它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为主要目的。

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并了解了其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文将对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意象与修辞手法进行归纳与总结。

一、意象的运用在诗歌中,意象是诗人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来传达出一种感觉、情感或观念。

通过意象的运用,诗人能够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1.自然意象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了大量关于自然的意象描写,比如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动植物的形态与特征等等。

例如,在《旅程中遇到的鸟》一诗中,诗人通过描绘鸟儿的飞行姿态和鸟鸣声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种自然意象的运用不仅使诗歌更富有色彩感和生动感,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2.人物意象除了自然意象,人物意象也是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手法。

诗人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传达出对人性、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思考与感悟。

例如,在《乡愁》一诗中,诗人通过对老人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通过人物意象的运用,诗歌更具有情感共鸣力,读者也更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是指诗人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使诗句更具有表现力、感染力和形象感。

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中,我们也能够发现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诗人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出某种特定的意境和情感。

比如,在《忆读书》一诗中,诗人用“书就像朋友”来比喻读书的乐趣和读书朋友的陪伴,以表达对读书的热爱和珍视。

比喻的运用使诗句更富有形象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2.排比排比是指通过并列的修辞手法,将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放在一起,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再别康桥》一诗中,诗人通过排比手法“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来强调自己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小学六年级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分析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方法,通过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感人或引人深思。

在语文学习中,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小学六年级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效果,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比较来形象地描绘事物特点的修辞手法。

它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像”、“如同”等。

比如:“她的笑声如同清泉般欢快。

”比喻通过将人或物与其他形象相比较,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其特点,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

比喻的效果是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描述的内容,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学生在写作中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来丰富描写,使作文更加生动。

二、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类的行为和感情。

比如:“太阳像一个温柔的母亲,给大地带来温暖和光明。

”通过拟人,物体或抽象事物变得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拟人的效果是增强了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富有情感。

学生在写作时可以运用拟人来描写事物,使作文更具有情趣。

三、夸张夸张是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而故意放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

比如:“他吃完一顿饭就能睡上三天三夜。

”夸张通过极端的手法来夸大事实,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夸张的效果是使描述更加生动夺人,增加幽默感。

学生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夸张手法来表达对事物的强烈感受或强调某种特征。

四、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修辞手法。

比如:“这件事情难道不是你的责任吗?”通过反问,作者可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引起读者思考。

反问的效果是增强表达的威力和说服力。

学生在写作时可以适当运用反问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使作文更加深入人心。

五、排比排比是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并列起来,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比如:“他勤奋、聪明、有趣,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排比通过将事物进行并列,使描述更加明确、流畅,增加句子的韵律感。

六年级复习认识比喻和拟人(拟人句)

六年级复习认识比喻和拟人(拟人句)
三、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小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啊!
除了以上三种拟人的形式外,有些文章,如 童话、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也可以通篇 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如:《陶罐和铁罐》
如何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呢?
河边,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多 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啊!
比喻词
本体 喻体
(比喻句)
河边,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 正在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呢!
人的动作
(拟人句)
判断下列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1、麦穗在风中笑弯了腰。
(拟人句)
2、新华字典像一位无声的老师帮助我们学习。
(比喻句)
3、枝头上,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拟人句)
4、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世界充满生机。
(比喻句)
认识比喻和拟人
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反问
设问
夸张
什么是比喻呢?
比喻:就是打比方 ,用浅显、具 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以 理解的事物。
作用: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 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 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形象化,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 生动具体形象。
比喻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三个特点: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2、不能出现比喻词。 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名称的词语。
拟人就是物的人格化。
动物 植物 一般事物
使物具有人 一样的言行、 神态、思想 和感情。
一、把动物拟人化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二、把植物拟人化 枝头上的柿子正在像你点头微笑。
香港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像、似的、好像、如等)

六年级语文理解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

六年级语文理解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

六年级语文理解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能够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在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理解并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一、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来修饰、形容或说明某一事物。

比如,当我们说“兄弟如手足”时,就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形容兄弟情深。

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大树摇摇晃晃地迎风招展”,把大树比作一个招手欢迎的人。

3. 夸张夸张是为了突出所描述的事物而故意夸大其词。

比如,“天空中飞过一只巨大的大鹏”,这里的“巨大”就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4. 对比对比是通过两个或多个对立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其中的差异和特点。

比如,“黑夜中的寂静与白昼中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

5. 排比排比是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同结构的句子或短语,使表达更加有节奏感和冲击力。

比如,“我爱学习、我爱读书、我爱运动”。

二、修辞方法1. 借代借代是用一个事物代指另一个事物,通过其关联性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比如,“戍楼上的守望者”中的“守望者”就是借代了军人。

2. 借用典故借用典故是通过引用名言、故事或传说等,来为自己的文章增添趣味和深度。

比如,“成人不自由,自由不成人”借用了孔子的经典语录。

3. 叠字叠字是通过重复相同或相似的字词,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比如,“纷纷扬扬的雪花”中的“纷纷扬扬”就是通过叠字来形容雪花的下落。

4. 反问反问是以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肯定、否定、反驳等语气,增强语言表达的力度。

比如,“难道不是这样吗?”在强调自己的观点时可以使用反问的修辞方法。

5. 排比句排比句是通过使用相同成分而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加语言表达的冲击力。

比如,“勤奋努力、诚实守信、友爱互助”。

综上所述,六年级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对于提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实例讲解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实例讲解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实例讲解在语文学习中,修辞手法是一项重要的知识点。

六年级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各种修辞手法,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通过实例讲解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用某种事物来描绘另一种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比如我们常说的“他像一只苍蝇一样烦人”,就通过比喻的方式来形容一个人烦人的特点。

例句1:她的笑声如同蜜蜂在耳边嗡嗡作响,让人感到温暖而愉悦。

分析:这个例句中,通过将笑声比喻为蜜蜂的嗡嗡声,突出了笑声的声音特点,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笑声的温暖和愉悦。

例句2:冬天的夜晚,星星像一盏盏璀璨的灯,点亮了整个天空。

分析:这个例句中,将星星比喻为璀璨的灯,形象地描述了星星在冬天夜晚的明亮和美丽。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人物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的修辞手法,使描述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花儿向我微笑”,将花朵比拟为具有微笑能力的人。

例句1:小草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和大自然对话。

分析:这个例句中,通过将小草比拟为能够和大自然对话的人,形象地表达了小草与自然的交流和互动。

例句2:太阳慢慢升起,像是一个害羞的姑娘脸红地露出笑脸。

分析:这个例句中,将太阳比喻为害羞的姑娘,创造了一个活泼有趣的形象,让人对太阳的升起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夸大事物特点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表达的效果和感染力。

例如,“天气热得能煮鸡蛋”。

例句1:他的声音大得像雷一样,一下子就把全场都震得无法安宁。

分析:这个例句中,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声音与雷声进行比较,形象地表达了声音的高亢和震撼性。

例句2:大海的浪涛像山一样高,让人感到无比震撼。

分析:这个例句中,通过将海浪比喻为山,突出了海浪的巨大和威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四、排比排比是一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用同样的句式结构进行表达的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感染力。

例如,“我要奋发努力,我要坚持不懈,我要勇往直前”。

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修辞手法的多样性与运用技巧

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修辞手法的多样性与运用技巧

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修辞手法的多样性与运用技巧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理解、掌握和运用修辞手法是学生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六年级语文下册中,重点介绍了多种修辞手法,本文将围绕修辞手法的多样性和运用技巧展开论述。

一、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运用广泛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两个相似或有类似性质的事物进行联想和比较,以便更好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形象。

比喻手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且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例如,在一篇描述春天的文章中,可以使用比喻手法,如“春天像一个轻轻拂过的风,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二、拟人手法拟人是文字充满生命力的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以生命特征,使其具备人的形象和行为,以达到情感传达的目的。

拟人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读者的共情能力。

举个例子,在叙写秋天的文章中,可以使用拟人手法,如“大树像一个挥舞着彩色围巾的舞者,翩翩起舞”。

三、夸张手法夸张手法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张或渲染,以此来凸显事物的特点和情感的强烈。

夸张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描写夏天的炎热时,可以使用夸张手法,如“夏天的阳光像一把火炬,把大地烤成了一片金黄色”。

四、反问手法反问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提出疑问并以反向的方式回答,用以强调和加强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反问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以描述爱护环境的主题为例,可以使用反问手法,如“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我们是文明的创造者,岂能对待环境冷漠无情?”五、排比手法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若干相互联系但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并列在一起,以强调其内容之间的关系,使文章更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举个例子,描写赞美春天的文章中,可以使用排比手法,如“花朵怒放,鸟儿欢歌,春风拂面,微笑绽放”。

修辞手法的认识与运用

修辞手法的认识与运用

修辞手法的认识与运用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方式,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本文将就修辞手法的概念、分类以及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助力读者更好地认识和运用修辞手法。

一、修辞手法的概念修辞手法是作家或者说话者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采取的一种艺术技巧。

它通过采用虚实、夸张、对比、借代等手法,使语言具备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修辞手法不仅仅被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更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口头和书面表达中。

二、修辞手法的分类修辞手法的分类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等。

1. 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例如,他像一只狼般凶猛。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点和行为,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风儿轻轻地说着悄悄话。

3. 排比: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以增强修辞效果。

例如,她有智慧、勇气、坚韧,是一个优秀的女性。

4. 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某种情感或事物的程度,以夸张表达。

例如,他跑得飞快,仿佛疾驰的闪电。

5. 反问:用疑问句的方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语气,以引起读者思考。

例如,难道你不知道这是一个错误吗?三、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一门艺术,需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语境来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

1. 在叙事中,适当使用拟人手法,可以使情节更具张力,人物更加具有个性化。

2. 描写时,可以采用比喻和夸张来增强描写的效果,使形容更加生动有趣。

3. 在议论文中,可以通过排比和反问来增强表达的力度,使观点更加突出。

4. 在诗歌创作中,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如用比喻来象征抽象概念,用排比来展示情感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需要注意适度和灵活变通,不可过度使用,也不可过于生硬。

四、修辞手法的意义修辞手法对于文学创作和言语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使文学作品更加引人入胜。

同时,修辞手法也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加表达的层次和效果。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在写作中,修辞手法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工具。

它能够丰富文章的语言表达,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掌握并灵活运用语文重点知识中的修辞手法,对于提升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比喻比喻是指借用其他事物的形象和特点来说明和描绘所要表达的对象或概念。

例如,在写叙事作文时,可以用比喻来描绘人物的外貌特点或性格特征,如“他的眼睛像一汪清澈的湖水,看上去十分明亮。

”通过比喻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具形象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二、排比排比是指在句子中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将若干个并列成分进行列举。

例如,“秋天的风,吹过金黄的麦浪;秋天的雨,滋润了大地的脉搏;秋天的阳光,温暖了人们的心房。

”排比的运用,可以增加文章的修辞效果,使文句更加铿锵有力。

三、夸张夸张是指故意夸大事物的特点,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比如,在写描写景色的作文时,可以夸张地描绘自然的美景,如“湖水清澈得可以看到水底的精灵;花朵艳丽得像彩虹一样绚烂。

”通过夸张的手法,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四、倒装倒装是指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互换,以强调某种语气或表达某种特殊的句子结构。

例如,“春天的花开了,小鸟又回来了。

”倒装的运用可以使句子结构紧凑,并突出主语或谓语的重要性。

五、设问设问是指在文章中提出问题,但并不直接回答,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

例如,“当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应该选择退缩还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呢?”设问的运用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六、对比对比是指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突出所要表达的观点或形象。

例如,“山水之间,有着美丽而又不同的风景;人与人之间,也有着各自独特的个性。

”通过对比的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层次感和比较性。

总结:语文重点知识中的修辞手法在小学六年级的写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比喻、排比、夸张、倒装、设问和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阅读-修辞手法的认识与运用第四章:修辞手法的认识与运用一、基础知识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等。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

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无疑而问,不需回答。

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例:(1)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

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

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还有一些古诗句也运用了对偶的写法。

)例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例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二、典例剖析空山鸟语(节选)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

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

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

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

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

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

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

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还要做些什么呢?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鸟的鸣叫声,摘抄出一句,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我知道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2)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空山鸟语》答题思路1、本题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认识和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作用的理解。

比喻句的作用通常是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分析比喻句的作用,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境,不能简单地用“语言生动、具体、形象”之类的词语来回答。

2、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别。

前提是熟悉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等。

然后反复地读句子,不用被句子的表面所迷惑,特别是“比喻”和“拟人”,另外有的句子不止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可以把它们都写出来,但要把主要的那种修辞手法写在前面。

三高效训练选文1故乡的山泉(节选)我的故乡是京西门头沟区的一个山村,那里有连绵雄伟的山脉,那里有蜿蜒曲折的河流,那里有香火缭绕的千年古刹,那里有闻名遐迩的物产,门头沟的山泉哟!更像是上苍赐予这块土地的琼浆甘露,把京西滋育得丰实润泽。

我爱你京西的山泉,我爱你故乡的山泉。

……以前村子里没有自来水,许多人家都是到这里来挑水吃。

这泉水虽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着,夏季水量最大,春秋适宜,冬季为最少,但它从未干涸过。

谷中也因为这些不断而来的挑水人,凭空多了许多热闹的气氛。

春天刚刚到来,地上、坡头上的小草就开始返青了,嫩嫩的,绿绿的,这破土而出的崭新的颜色润泽着我们的双眼,给这世界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既而,谷中和山上的杏花开了、桃花开了、梨花也开了,这儿一片娇羞的粉红,哪儿一片灿烂的雪白,煞是好看。

这时的泉水经过一冬的孕育,格外的甘甜清冽。

你看那几许杏花、桃花、梨花,被风轻轻地吹落,一些被吹到了这泉水中,它们会顺着水溜儿漂流到正在接水人的桶中。

挑水人随着渐满的水桶,脸上也盈满了甜甜的笑意,随后轻捷地拿起扁担,挑起水桶,和着水中一漾一漾的花瓣,甜滋滋地回家去了。

夏天,这里四周的树木茂盛,棘草葱茏,因这泉水又在山谷的入口处,所以这里没有了炎炎的暑热,尤为的凉爽。

挑着水桶来到这里,署意顿消,站在泉边,任凭谷中吹来的习习凉风把你的身体尽情地抚摩,真是畅意极了。

即使水桶里装满了水,提到一边,找块青石坐下来观观山景或是和旁人聊聊天儿,也不愿离去。

这里不光是人们歇脚的好地方,也是许多小动物们常爱光临的宝地。

小鸟、松鼠、野兔、刺猬等小动物,经常到这里来饮水,没人的时候,这里就成了它们的乐园。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故乡最美的季节,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

每每大人们来到这里,总是要去山上采些秋天的果实。

海棠、大枣、山里红、苹果……十分丰富。

使我最难忘的是,有的孩子摘下了一些不熟的青皮柿子,然后在泉水流过的地方挖个小坑,把这些青柿子埋进去,用小石子儿掩好,保持里面的透气性,十来天后再来这里把柿子挖出来,那柿子就一点儿也不会涩了。

咬上一口,又脆又凉又甜,好吃极了。

由于我嘴乖,每年总能够幸运的被他们“赏赐到”一两个。

现在每当我想起故乡秋天那五彩缤纷的绚丽色彩和那各种美味的累累果实的时候,心中就有一股不可名状的激动。

冬天到了,周围景物的枯黄萧瑟,使得这泉水显得更加晶莹透彻了。

由于是一脉活水,所以这泉水是不会结冰的,但路上流过水的地步是有冰的。

挑着满满的一担水,走在结冰的小路上一定要小心谨慎。

有时不慎,脚下一滑,会摔上一跤,两桶水也会洒了大半,甚至弄上一身,但没有人因此而羞恼,又笑嘻嘻地去重新接水了。

如果逢上下雪,那更是有意思极了。

世界一片洁白,来这里挑水,仿佛是来接天上流下的甘露。

我就是吃这眼泉水长大的。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然后仿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含有下列花的诗句。

(1)杏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梨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菜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2紫荆花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

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

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

根上分出两个树杈,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花冠是整个盆景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

绿叶守红花,红花托绿叶,交相辉映。

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有的弯曲,形态各异。

它的花朵真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个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来一阵阵幽香,沁人心脾。

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花竞相开放。

【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含苞欲放,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中钻出,花骨朵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动着,随风飞舞,投入了大地的怀抱。

这一寸泥土,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

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爱抚下成长着……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了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