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市场 2020 年将达140 亿药企大佬纷纷觊觎

抗抑郁市场 2020 年将达140 亿药企大佬纷纷觊觎
抗抑郁市场 2020 年将达140 亿药企大佬纷纷觊觎

抗抑郁市场 2020 年将达140 亿药企大佬纷纷觊觎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 2012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抑郁症在世界十大疾病中发病率位列第四,全球发病率达 5%,发病人数约为 3.5 亿。据预测,抑郁症 2020 年将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仅次于心脏病,其发病率攀升速度令人咂舌。

根据 IMS 的数据,全球精神疾病用药规模已经超过 360 亿美元,占药品销售总额的5%。2013年,全球七大药市500强药品市场上,抑郁症用药总销售额为95亿美元。据预测,2020 年,该类药物市场规模将达140亿美元。

虽然国内抗抑郁药市场总体规模偏小,但随着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逐渐提高,以及就诊观念的改变,我国抗抑郁药市场连年攀升,未来抗抑郁药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国内优质企业早已看中该品类市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

欣百达全球最畅销

据全球畅销药数据,目前全球畅销的抗抑郁药有:度洛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米氮平、阿米替林等。其中,2013年销售额最高的产品为度洛西汀,销售额达51.0亿美元,排在全球医药市场最畅销药物第 11 位。2011 年同比增长19.5%,2012 年同比增长 20%,2013 年同比增长 1.8%。从 2005~2012 年销售趋势来看,其复合增长率为 28.6%。经过 6 年的高速增长后,2013 年开始放缓。

度洛西汀商品名为欣百达,是礼来公司的主打产品,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本品为 5- 羟色胺(5-HT) 和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双重抑制剂,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的情绪症状和躯体症状,弥补了当前主流抗抑郁药在躯体疼痛症状治疗方面的不足。该药 2004 年年底在美国上市,目前已在全球 70 多个国家上市。

礼来的度洛西汀在市场上成功,还源于对其适应证的不断开发。除了用于成人抑郁症之外,后期还开发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重度应激性尿失禁症、纤维肌痛、慢性肌骨骼痛等新的适应证。

进口品牌盘踞

2013 年国内销售额排名前 10 位的产品是: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文拉法辛、复方氟哌噻吨 / 美利曲辛、度洛西汀、氟西汀、米氮平、西酞普兰、氟伏沙明。前 10 位产品占整体市场 95%。其中,帕罗西汀用药金额为 2.0 亿元,占 19.1%;艾司西酞普兰 1.3 亿元,占 12.7%;舍曲林 1.5 万元,占 13.8%;文拉法辛 1.2 万元,占 11.2%。前 4 位产品用药金额均过亿元,占整体市场 57% 份额。

当前,抗抑郁药在国内样本医院市场上仍然属于小品类,进入样本医院的产品有 25 个。生产企业 60 多家。其中,前 10 位企业销售额为 9.5 亿元,占整体市场 89.3%。外企 6 家,本土企业 4 家,外企占75.3% 份额,本土企业占 14.0%。其中,丹麦灵北药厂的产品用药金额为 2.4 亿元,占 22.6%;礼来的产品用药金额为 1.72 亿元,占 16.2%;中美天津史克制药的产品用药金额 1.68 亿元,占 15.8%;辽宁大连辉瑞制药的产品用药金额 1.3 亿元,占 12.3%;惠氏制药的产品用药金额 9093 万元,占 8.5%。

总体来看,国内抗抑郁药市场的畅销药物主要被进口企业垄断,本土企业山东京卫制药、四川成都康弘制药、浙江华海药业、上海中西药业近年也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重点产品:

帕罗西汀节节攀升

帕罗西汀由葛兰素史克研发,1991 年获得 FDA 批准上市。帕罗西汀剂型为肠溶缓释片,目前进口品有 12.5mg 和 25mg 两个规格;国产有 20mg 一个规格。

1996 年,帕罗西汀获批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为“赛乐特”。帕罗西汀属于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种新型具有双重作用的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在抗抑郁市场的快速启动下,

国产帕罗西汀得到了较好的开发。目前进入样本医院市场的生产企业中,进口企业 1 家,国内企业 3 家。国内企业是:浙江华海药业、浙江尖峰药业和北京万生药业。

据国内 22 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2005~2013 年,帕罗西汀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抗抑郁药市场销售额排名第一位,年复合增长率为 17.2%。2005 年,样本医院帕罗西汀用药金额为 5706 万元;2013 年,用药金额达 2.0 亿元;8 年整体市场增长 3.6 倍。由于副作用小、起效较快等,帕罗西汀在国内市场销量节节攀升,但 2013 年开始放慢脚步。

在国内帕罗西汀生产企业竞争格局中,2013 年,中美天津史克的“赛乐特”销售额为 1.7 亿元,占 82.5% 份额,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国产品种浙江华海药业的“乐友”销售额为 2592 万元,占 12.7% 份额;浙江尖峰药业的“舒坦罗”销售额为 967 万元,占 4.8% 份额。虽然本土企业的品种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但与葛兰素史克的赛乐特相比依然差距较大。

舍曲林稳步增长

舍曲林由辉瑞公司开发,1990 年首先在英国上市,1991 年 12 月获得 FDA 批准,1992 年在美国上市。至今,舍曲林已在全球 96 个国家和地区上市,2005 年该药专利保护期结束。剂型有片剂和胶囊剂,规格为 50mg。

1998 年,舍曲林获批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为“左洛复”。目前,国内先后有 10 多家企业获得舍曲林片剂及胶囊剂的生产批文。

据国内 22 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2005~2013 年,舍曲林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07 年以后,该产品一直在抗抑郁药领域销售额排名第二位,年复合增长率为 26.7%。2005 年,样本医院舍曲林用药金额为 2214 万元;2013 年,用药金额达 1.5 亿元;8 年整体市场增长 6.6 倍。

在国内样本医院舍曲林市场上,2013 年,辉瑞的“左洛复”销售额为 1.3 亿元,占 88.7% 份额;浙江京新药业、广东彼迪药业、四川成都利尔药业三家企业的产品销售额合计为 1182 万元,占 8.0%;其它企业占 3.3%。

艾司西酞普兰发力

艾司西酞普兰由丹麦灵北制药和美国森林试验室共同开发上市,2002 年获得 FDA 批准后在美国上市。

2006 年,丹麦灵北制药的艾司西酞普兰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为“来士普”。2008 年,我国批准山东京卫制药的产品上市,后续又有 2 家企业的产品获批上市,即四川科伦药业和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目前该产品厂家数量较少,竞争较为缓和。

据国内 22 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该产品上市以来便增长迅猛,2011 下半年已跃居抗抑郁药市场第三位,年复合增长率为 29%,为抗抑郁药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产品。2007 年,样本医院艾司西酞普兰用药金额为 574 万元;2013 年,用药金额达 1.3 亿元。该产品与其它抗抑郁药相比,尤其对重度抑郁症疗效显着,且安全性更好。虽然上市较晚,但增长态势较为明显。艾司西酞普兰成为抗抑郁药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产品。

据样本医院数据,2013 年,丹麦灵北药厂的“来士普”销售额为 1.0 亿元,占 77.2% 份额;山东京卫制药的“百适可”销售额为 2754 万元,占 20.4% 份额;四川科伦药业的产品上市较晚,市场份额较小。

文拉法辛剂型优势

文拉法辛由惠氏公司研制,商品名为“怡诺思”,1994 年 4 月首先在美国上市。1999 年,荷兰 AHP 制药的文拉法辛在中国获得行政保护,随后,惠氏制药的“怡诺思”进入我国市场。目前进入国内样本医院市场的生产企业有 4 家,主要剂型有缓释胶囊、缓释片、胶囊及片剂。

文拉法辛为新一代抗抑郁药,具有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尤其是缓释剂具有更多优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抑郁症、伴有焦虑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近两年,国内外厂家纷纷申报文拉法辛缓释剂型。

据国内 22 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2005~2013 年,文拉法辛年复合增长率为 24.3%。2005 年,用药金额为 2083 万元;2013 年,用药金额达 1.2 亿元,增长态势较为明显。

在国内样本医院市场上,2013 年,惠氏制药的“怡诺思”销售额为 1.0 亿元,占 87.1% 份额;四川成都康弘制药的“博乐欣”销售额为 2746 万元,占 23.1% 份额;另外两家企业市场份额较小。

氟哌噻吨 / 美利曲辛独家垄断

氟哌噻吨 / 美利曲辛是由两种有效化合物组成的合剂。氟哌噻吨是一种神经阻滞剂,小剂量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美利曲辛是一种双相抗抑郁剂,低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特性。两种成分的合剂具有抗抑郁、抗焦虑和兴奋特性。

复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由丹麦灵北制药开发,商品名为“黛力新”,1998 年进入我国市场,主要规格剂型为 10.5mg/ 片剂。

据国内 22 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2005~2013 年,复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年复合增长率为 12.8%,2005 年用药金额为 3515 万元,2013 年用药金额达 9243 万元。复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口我国多年,较其它产品增长缓慢。

该产品一直由丹麦灵北制药独家进口,目前国内没有厂家获得生产批件。2009 年进入新版医保目录,国内市场主要被丹麦灵北垄断。

度洛西汀扎堆申报

度洛西汀由礼来公司开发,商品名为“欣百达”,2004 年获得 FDA 批准上市,属新型双递质抗抑郁药。目前国内市场上除礼来的进口产品外,还有本土企业上海中西制药、江苏恩华药业的产品。

度洛西汀是礼来公司的头号畅销药,但目前正面临专利过期窘境。国内各大药企纷纷布局,经检索 CFDA 数据库,截至 2014 年 8 月底,已有近 40 家企业申报该品种。

据国内 22 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2008~2013 年,度洛西汀年复合增长率为 36.3%。2006 年,样本医院度洛西汀用药金额为 36.3 万元;2013 年,用药金额达 8684 万元,增长态势明显。

在国内样本医院市场上,2013 年,礼来的“欣百达”用药金额为 7648 万元,占 88.1% 份额;上海中西药业的“奥思平”用药金额为 1035 万元,占 11.9% 份额。江苏恩华药业的度洛西汀 2013 年 6 月才获得生产批件,样本医院暂未有销售数据。

阿戈美拉汀处培育期

阿戈美拉汀由施维雅公司开发研制,商品名为“维度新”。该药具有抗抑郁、抗焦虑、调整睡眠节律及调节生物钟作用,不良反应较少,被誉为精神疾病治疗领域又一个“重磅炸弹”级药物。2011 年,施维雅的“维度新“进入我国市场。目前,国内正在申报阿戈美拉汀胶囊及片剂的企业已达 30 多家。

据国内 22 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2011~2013 年,阿戈美拉汀用药金额分别为 33 万元、167 年万元和 438 万元。目前,施维雅的阿戈美拉汀尚处于市场培育期。

抗抑郁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快节奏,人类的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随着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抑郁症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药物治疗逐渐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就现代药物治疗抑郁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抗抑郁药;抑郁症;研究进展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睡眠障碍等,严重者常出现自杀冲动,是世界上最易致残的疾病之一。据WHO统计,各种类别抑郁症的患病率已占全球人口的3%~5%,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对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现就抑郁症的药物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丙烟肼是第一个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为异烟肼的异丙基衍生物。其主要机理是通过抑制MAO活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此后相继有很多类似的化合物用于临床治疗,主要有超苯丙胺、苯乙肼、异卡波肼等。但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是心血管病人和老年患者的禁药,所以国内逐渐停用。吗氯贝胺是第三代具有选择性的MAOI,疗效相同于TCAs,安全性高,无传统MAOI的不良反应,不需要限制饮食酪胺的含量。其t1/2短,但每日用药2次就能达到临床疗效。 2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由于这些药物结构中都有2个苯环和1个杂环,故统称为三环类抗抑郁症药。三环抗抑郁剂是紧接MAOIs之后的另一类抗抑郁药,主要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等。TCAs的抗抑郁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突触间隙NE和5-HT再摄取,增加这些物质在突触间隙的含量,使病人精神振奋,情绪提高。自20世纪50年代末使用至今,其抗抑郁作用经受了考验,即使与新型抗抑郁药相比,它的疗效也是值得肯定的,目前主要用于重度抑郁症。 3 四环类抗抑郁药 四环结构与三环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但它对NA的作用明显大于5-HT,这是其它品种所没有的特点。代表药物为米安色林(manser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其中,马普替林为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有强大的抗抑郁作用,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疗效良好。米安色林能选择性阻断突触前膜α-肾上腺素受体,可安全地用于老年人和心脏病人,对抑郁性神经症疗效较好。

抗抑郁药市场热销品种分析展望

抗抑郁药市场热销品种分析展望 2010年05月25日 18:03:02 来源:医药经济报编辑:耿健【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抑郁症目前被医学界公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指出:全球人口中基本上每20人就有1人患有抑郁症。西方医学界认为,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某一时段会患抑郁症。只不过症状有轻有重而已。患了抑郁症以后如不及时治疗有些病人会产生自杀倾向并因此走上绝路。所以抑郁症并非小事而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一种精神疾病。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抑郁症定为是世界第四大疾病,并预测到公元2020年时它将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但令人意想不到是,仅仅过了6~7年时间,抑郁症现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疾病(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由此可见,抑郁症近几年来在世界各地发病率增长速度之快。 国内市场大有潜力 综合国外消息,目前全球约有3.4亿人患抑郁症。在国外,抗抑郁症与焦虑症药物销量合计已占中枢神经药物市场的45%份额,抗抑郁药与精神分裂症治疗剂合计占世界精神病药物的80%。据国外报道,去年全球抗抑郁药物总销售额已达190亿美元左右,比2002年纯增约90亿美元。已上市或正在研制中的抗抑郁药品种合计有50~60种之多。数量已超过精神分裂症治疗剂。据国外报道,8只畅销抗抑郁药销售额合计超过全球抗抑郁药物市场的80%。这8只全球最畅销抗抑郁药分别是: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米氮平、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等。 我国抑郁症患者总数最保守估计有2600万人。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医学界无论在抑郁症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上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由于诊断技术的落后于西方同行以及国内百姓对此病的认识不足,人们即使得了抑郁症也很少会主动去医院治疗,所以直至今天,国内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比例仍只有10%左右,远远落后于世界抑郁症病人的治疗率。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临床医学研究人员才真正开始重视抑郁症的治疗。与此同时,我国抗抑郁药市场长期以来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如据国内医药商业部门的统计,2001年,我国抗抑郁药市场规模仅有10亿~12亿元人民币。经过8年时间,目前全国抗抑郁药市场规模仍只有不到50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美国礼来公司生产的抗抑郁药物百优解(氟西汀)最高年份的全球销售额曾一度达到28亿美元之多,即使现在此药已失去专利保护,世界各地仿制者众多,其市场规模仍有20亿~23亿美元。而我国的抗抑郁药市场规模不到美国氟西汀全球销售额的零头。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国民的抑郁症发病率并不比世界各国低,我国抗抑郁药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总而言之,相对其他药物市场(尤其抗生素之类)而言,我国抗抑郁药市场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市场。 帕罗西汀:销量上升 帕罗西汀也是一只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但起效比氟西汀更快。帕罗西汀于 1999年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为“赛乐特”),但由于进口赛乐特价格比较昂贵, 当时每片赛乐特售价高达25元人民币,故国内市场销量并不大(此药尚未进入 我国医保药品目录中,这意味着病人必须自费)。 2008年,随着帕罗西汀专利的到期,世界各国出现多只帕罗西汀仿制药,故 赛乐特在我国市场售价随之下降,现在帕罗西汀的售价已降至每片10元左右。 由于帕罗西汀的副作用小于氟西汀且起效较快等因素,故此药在国内市场销量开 始上升,并有望取代百优解在我国抗抑郁药市场的地位。目前帕罗西汀在国内市 场销售额不到10亿元人民币。

几个药物中间体的市场前景分析

新型药物中间体地开发与应用 医药作为精细化工领域中重要地行业,成为近十年来发展与竞争地焦点,随着科学技术地进步,许多医药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造福人类,这些医药地合成依赖于新型地高质量地医药中间体地生产,新药受到专利保护,而与之配套地中间体却不存在那样地问题,因此新型医药中间体国内外市场和应用前景都十分看好.新型医药中间体品种众多,不可能完全介绍,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开始研究、非常值得关注地新型地医药中间体及一些重要医药中间体地新工艺. 1-(6-甲氧基-2-萘基)乙醇 非甾体消炎药物萘普生有多种合成方法,其中羰基化合成路线地高选择性、环境友好性,使得羰基化合成地非甾体消炎药优于传统地路线.羰基化合成萘普生地关键中间体就是1-(6-甲氧基-2-萘基)乙醇.国内湖南大学以2-甲氧基萘为原料,采用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盐酸催化溴乙酰基化、乙酰基化和常压下钯多相催化加氢还原,经过1-溴-2-甲氧基萘、5-溴-6-甲氧基-2-乙酰基萘等中间产物最终得到产品. 4-丙硫基邻苯二胺 4-丙硫基邻苯二胺是高效广谱驱虫药物阿苯达唑地关键中间体,阿苯达唑是20世纪80年代末才上市地新药,对人体和动物毒性低,是苯并咪唑类药物中药性最强地.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与硫氰酸钠在甲醇存在下,经过硫氰化、丙基溴取代得到4-丙硫基-2-硝基苯胺,

然后还原得到4-丙硫基邻苯二胺,由于4-丙硫基-2-硝基苯胺结构上含有丙硫基,因此其还原成4-丙硫基邻苯二胺是其中关键,国外研究采用镍或铂系金属催化加氢技术都因为催化剂易中毒或者丙硫基易破坏而难以工业化;而水合肼还原易爆炸;因此最适合工业化生产以硫化钠还原法来合成,尽管会产生一定含盐废水,但是技术可靠.另有报道国内外研究一氧化碳催化剂还原法,但是离工业化尚有距离. α-亚甲基环酮 α-亚甲基环酮是许多具有抗癌活性药物地活性中心,其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属于抗癌活性基团地隐蔽基团,成为合成很多重要环状抗癌药物地重要中间体.文献报道合成路线有三,1)是环酮和甲醛地羟醛缩合;2)由Mannich反应产生β-二烷基胺甲基环酮,产物胺或季铵盐地热分解产生α-亚甲基环酮;3)是环酮与草酸二乙酯缩合后,与甲醛反应得到α-亚甲基环酮.国内中科院广州药物研究所开发出分别以环戊酮、环已酮、异佛尔酮分别与草酸二乙酯反应后,反应产物再与甲醛一起反应得到相应地α-亚甲基环戊酮、α-亚甲基环已酮和α-亚甲基异佛尔酮等.其中第一步要在溶剂存在下反应,溶剂一般选用二甲基亚砜和四氢呋喃等. 4,4'-二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 4,4'-二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是重要地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尼伐地平地中间体,尼伐地平是由日本藤泽药品公司开发,1989年上市地第二代钙拮抗剂,是目前国际市场上主导地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国内尚没有生产.以乙醛酸为原料与原甲酸三甲酯在浓硫酸存在下合

2014年全球主要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销售市场简况

2014年全球主要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销售市场简况 根据IMS health的统计数据,全球精神疾病用药已经超过360 亿美元,占药品销售总额的5%。精神科药物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躁狂药和镇静催眠药等。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占据精神科药物市场的80%。 抗抑郁药主要分为五类,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 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和其他类如植物药和中药类等。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主要有SSRI和SNRI类药物,SSRIs类主要抗抑郁六朵金花,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左洛复)、氟伏沙明(兰释)以及西酞普兰(喜普妙)和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等;SNRIs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比SSRIs类药物的更轻,逐渐成为抗抑郁药的主流产品,如度洛西汀(欣百达)和文拉法辛(怡诺思)等。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抗精神病药行业专项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指出:抗精神病药主要分为两类,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和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后者多为多巴胺受体阻断剂(SDAs),是目前市场主流的药物,如阿立哌唑(安律凡)、奥氮平(再普乐)、喹硫平(思瑞康)、利培酮(维思通)和齐拉西酮(卓乐定)等。 2006-2012年全球主要抗精神病药销售情况:亿美元 新药研发上,PhRMA最新发布的《2014全球精神疾病药物研发报告》称,目前全球生物制药公司在研的精神疾病药物共有119种,其中抗精神病药物36 个,抑郁症药物29个,治疗药品滥用的药物20个,注意力缺陷障碍/多动症药物15个,抗焦虑药物15个,自闭症药物6个。这些药物分别处于临床前或者等待FDA审批的阶段,其中大约75%处于早期临床研究阶段。 由于精神疾病药物致病机理的复杂性,近十多年在新药开发依然没有弄清楚基因表达水平上的机理,所以新药开发依然多是围绕5-HT、DA和NA等受体蛋白及亚型靶点开发新药,基本上都是小分子药物。 全球主要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在销售产品情况

(整理)年美国医药市场分析.

2010年美国医药市场盘点 添加时间:2011-04-23 原文发表:2011-04-23 人气:10 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美国市场一直是医药业内的关注焦点。2011年4月19日,IMS Health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美国医药市场的最新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美国医药市场2010年销售金额达到3074亿美元,处方张数达到39.95亿张。 美国医药市场的销售金额和处方量创下新高(如图1),然而增长趋势却进一步放缓。非专利药物的大量使用、品牌产品专利到期、民众医疗需求下降以及新疗法使用减少等因素均对美国医药市场的增长起到了削减作用。据统计,2010年美国医药市场的销售金额增长2.4%,明显低于2009年5.1%的增幅;全年处方量增长1.2%,也低于上年2.1%的增幅。 图1 近年美国医药市场变化趋势 下文将以销售金额和处方量两个统计指标对美国医药市场的治疗类别、畅销

品种、领先企业和销售渠道进行分析。 美国医药市场十大治疗类别 2010年,美国医药市场按销售金额排序的前十治疗类别产品如表1所示。抗肿瘤药物是美国医药市场销售金额最高的治疗类别产品,销售金额达到223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呼吸系统药物,销售金额达到193亿美元。调血脂药物以188亿美元的销售金额位列第三。然而从处方量来分析,调血脂药物是名列第一的治疗类别产品,2010年处方张数为2.55亿张。随后是抗抑郁药物产品,处方张数2.54亿张。 2010年美国医药市场处方量前十治疗类别如表2所示。前五大治疗类别产品与2009年相同(依然为降血脂药物、麻醉镇痛剂、抗抑郁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β-阻断剂),位次稍有调整。其中:调血脂药物、抗抑郁药物和麻醉镇痛剂的处方量均超过2亿张。据统计,前五大治疗类别处方量合计达11.14亿张,占美国医药市场总处方量的27.87%;十大治疗类别产品处方量合计达18.32亿张,占美国医药市场处方总量的45.85%。 表1 美国医药市场销售额十大治疗类别

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

药物化学有关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 盖聪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但是由于工作或者家庭等因素影响,抑郁症患者的患病人数也不断增加,而抑郁症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在直线攀升。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成为全球性严重问题。[1]然而,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清楚。有说法认为与脑内单胺类的功能失调有关。由于缺乏脑内神经末梢突出前部释放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类神经介质,造成精神失常,同时,当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时,机体会表现出抑郁症。因此,抗抑郁症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治疗抑郁症。现今,抗抑郁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四类: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②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③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④α2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本文将若干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成果及市场调研情况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对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及现今抗抑郁药的市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精神疾病,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构效关系,病理机制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最早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在当时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大多数为肼类,具体有异烟肼、苯乙肼、异卡波肼等。但由于此类药物都含有肼结构,毒性较强,有较大副作用,临床表现为急性肝脏萎缩,高血压危象等。因而逐渐退出市场。苯乙肼与异卡波肼现今尚临 床用于恐惧症[2] 1.1代表药物 1.1.1吗氯贝胺 吗氯贝胺的化学名称为4-氯-N-[2-(4-吗啉基)乙基]苯甲酰胺,由异丙醇重结晶得到的白色结晶性粉末,mp.138~139℃。合成方法是以吗啉与丙烯酰胺反应,再经次氯酸钠降解得到4-(2-氨基)乙基吗啉。再用对氯苯甲酸和氯甲酸乙酯反应形成酸酐后,与4-(2-氨基)乙基吗啉酰胺反应所得。 吗氯贝胺是特异性MAO-A的可逆性抑制剂,临床对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患者适用,对用TCA无效的抑郁症、非典型性抑郁症和伴焦虑的老年患者也有疗效,也能改善睡眠质量[3]。该药杜绝了肼类药物的肝脏毒性,且不良反应较轻,停药24小时内即可恢复MAO活性。是MAO-A抑制剂类药物的代表药物。 1.2.2托洛沙酮 托洛沙酮也是一类新型结构的特异性MAO-A 可逆性抑制剂,可以选择性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 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代谢。。此药口服吸收快, 给药30min即可达到血液浓度高峰。

对抗抑郁药的评价与展望

对抗抑郁药的评价与展望 抑郁症(Depression)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又叫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抑郁症中大部分不属于精神病的范畴,只有少数患者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才属于精神病范畴)——概念来自于百度和书籍《远离灰色—谈抑郁情绪管理》 抑郁症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相应的类型也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类型:内源性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隐匿性抑郁症、以学习困难为特征的抑郁症、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躯体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更年期忧郁症、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症患者的异常情绪其实并不是患者在正常状态下出现的情绪反应,而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的某些部位出现了生理功能异常而出现的异常情绪反应。因此,抑郁症可以采用以下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其他治疗(如生物反馈、电休克治疗等) 抑郁症的治疗的首选治疗是药物治疗。在疾病的严重期,心理治疗往往收效甚微,而在疾病的康复期,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则会优于但用药物治疗。 从20世纪50年代丙咪嗪第一个被证明有抗抑郁效应,开创了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史以来,仅仅经过50多年,抗抑郁药发展迅速,目前品种多达20多种,现在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抗抑郁药。 刚开始分类是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来进行的,如三环类(TCAs)、四环类等。而今主要是根据药物作用机制的特点,将抗抑郁药分为以下8类: 1.单一作用于5-HT,如选择性5-HT在摄取抑制剂(SSRIs),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5-HT再摄取增强剂,有噻奈普汀(达体朗)。 2.单一作用于NE,如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SNRI),有瑞波西汀。 3.双重作用于5-HT,如5-HT2A受体拮抗剂/5-HT再摄取抑制剂(SARIs),有曲唑酮等。 4.双重作用于NE及DA,例如NE及DA再摄取抑制及(NDRIs),有安非他酮等。 5.选择性作用于NE及5-HT,例如NE、5-HT再摄取抑制剂(SNRIs),有万拉法新等。 6.非选择性作用于NE及5-HT,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有阿米替林、氯丙咪嗪等及四环类抗抑郁药如马普替林等。 7.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有吗氯贝胺等。 8.NE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有米氮平等 而一线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郁剂(SSRIs),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郁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郁剂(NaSSAs)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理想的抗抑郁药的标准是STEPS:安全(safety)、耐受性好(tolerance)、疗效肯定(efficacy)、价格合理(payment)、服用方便(simplicity) 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能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但它仅仅提高那些异常的低落情绪,而对正常人的情绪,并没有振奋作用。相反,正常人服用抗抑郁药如

抗抑郁市场 2020 年将达140 亿药企大佬纷纷觊觎

抗抑郁市场 2020 年将达140 亿药企大佬纷纷觊觎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 2012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抑郁症在世界十大疾病中发病率位列第四,全球发病率达 5%,发病人数约为 3.5 亿。据预测,抑郁症 2020 年将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仅次于心脏病,其发病率攀升速度令人咂舌。 根据 IMS 的数据,全球精神疾病用药规模已经超过 360 亿美元,占药品销售总额的5%。2013年,全球七大药市500强药品市场上,抑郁症用药总销售额为95亿美元。据预测,2020 年,该类药物市场规模将达140亿美元。 虽然国内抗抑郁药市场总体规模偏小,但随着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逐渐提高,以及就诊观念的改变,我国抗抑郁药市场连年攀升,未来抗抑郁药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国内优质企业早已看中该品类市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 欣百达全球最畅销 据全球畅销药数据,目前全球畅销的抗抑郁药有:度洛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米氮平、阿米替林等。其中,2013年销售额最高的产品为度洛西汀,销售额达51.0亿美元,排在全球医药市场最畅销药物第 11 位。2011 年同比增长19.5%,2012 年同比增长 20%,2013 年同比增长 1.8%。从 2005~2012 年销售趋势来看,其复合增长率为 28.6%。经过 6 年的高速增长后,2013 年开始放缓。 度洛西汀商品名为欣百达,是礼来公司的主打产品,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本品为 5- 羟色胺(5-HT) 和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双重抑制剂,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的情绪症状和躯体症状,弥补了当前主流抗抑郁药在躯体疼痛症状治疗方面的不足。该药 2004 年年底在美国上市,目前已在全球 70 多个国家上市。 礼来的度洛西汀在市场上成功,还源于对其适应证的不断开发。除了用于成人抑郁症之外,后期还开发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重度应激性尿失禁症、纤维肌痛、慢性肌骨骼痛等新的适应证。 进口品牌盘踞 2013 年国内销售额排名前 10 位的产品是: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文拉法辛、复方氟哌噻吨 / 美利曲辛、度洛西汀、氟西汀、米氮平、西酞普兰、氟伏沙明。前 10 位产品占整体市场 95%。其中,帕罗西汀用药金额为 2.0 亿元,占 19.1%;艾司西酞普兰 1.3 亿元,占 12.7%;舍曲林 1.5 万元,占 13.8%;文拉法辛 1.2 万元,占 11.2%。前 4 位产品用药金额均过亿元,占整体市场 57% 份额。 当前,抗抑郁药在国内样本医院市场上仍然属于小品类,进入样本医院的产品有 25 个。生产企业 60 多家。其中,前 10 位企业销售额为 9.5 亿元,占整体市场 89.3%。外企 6 家,本土企业 4 家,外企占75.3% 份额,本土企业占 14.0%。其中,丹麦灵北药厂的产品用药金额为 2.4 亿元,占 22.6%;礼来的产品用药金额为 1.72 亿元,占 16.2%;中美天津史克制药的产品用药金额 1.68 亿元,占 15.8%;辽宁大连辉瑞制药的产品用药金额 1.3 亿元,占 12.3%;惠氏制药的产品用药金额 9093 万元,占 8.5%。 总体来看,国内抗抑郁药市场的畅销药物主要被进口企业垄断,本土企业山东京卫制药、四川成都康弘制药、浙江华海药业、上海中西药业近年也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重点产品: 帕罗西汀节节攀升 帕罗西汀由葛兰素史克研发,1991 年获得 FDA 批准上市。帕罗西汀剂型为肠溶缓释片,目前进口品有 12.5mg 和 25mg 两个规格;国产有 20mg 一个规格。 1996 年,帕罗西汀获批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为“赛乐特”。帕罗西汀属于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种新型具有双重作用的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在抗抑郁市场的快速启动下,

镇静催眠药市场分析报告

镇静催眠药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镇静催眠药概述 4 一、镇静催眠药慨述 5 二、镇静催眠药研发状况8 第二部分我国镇静催眠药总体市场状况11 一、镇静催眠药市场容量分析12 二、镇静催眠药市场份额分析13 三、镇静催眠药厂家市场份额分析14 四、镇静催眠药物主要品种市场增长率和潜力分忻15 第三部分镇静催眠药物市场品种分析 16 第一节、刺五加17 第二节、利培酮18 第三节、奥氮平19 第四节、三氟噻吨-四甲蒽内胺20 第五节、咪达唑仑21 第六节、奎地平22 第七节、天麻素23 第八节、唑吡坦24 第九节、佐匹克降25 第十节、劳拉西泮26 第四部分我国镇静催眠药物商品名、生产厂家 27 第五部分我国镇静催眠药物价格及进入医保目录情况 32 箅—节、市场价格情况33 第二节、《2004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日录》情况38 图 图1:2004-2005年镇静催眠药物巾场销售趋势12 表 表1:2003-2005年镇静催眠药物主要品种市场份额变化13 表2:2004-2005年镇静催眠药物市场份额排名前20位的厂家14 表3:2004-2005午市场份额前20位镇静催眠约物川污中增长率15 表4:刺五加市场竞争格局前3位17 表5:利培酮市场竞争格局18 表6:奥氮平市场竞争格局19 表7:三氟噻吨-四甲蒽丙胺市场竞争格局20 表8:眯达唑仑市场竞争格局前2位21 表9:奎地平市场竞争格局前3位22 表10:天麻素市场竞争格局前3位23 表11:唑吡坦门市场竞争格局前2位24 表12:佐匹克隆巾场竞争格局前3位25 表13:劳拉西泮市场竞争价格局前3位26

抗抑郁药研究进展及评价

抗抑郁药研究进展及评价 宁波市康宁医院周东升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抑郁情绪较多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将抑郁症确定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并预测到公元2020 年,其将上升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6-7 年时间,抑郁症现已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疾病 (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之后) 。这样使得抗抑郁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超过2/3 的抑郁症患者通过抗抑郁药的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通过研究抗抑郁药的进展,对目前市场上应用的主要抗抑郁药的种类以及药效进行阐述,同时对各种抗抑郁药的药理、用法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希望能对医院的相关治疗提供参考,并借此抛砖引玉,为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提供启发。相信通过本章学习,可以加深对抗抑郁药了解以及掌握,可以合理地应用其优点达到治疗病患的目的,并避免抗抑郁药的一些缺点, 达到抗抑郁药的经济适用,不但可以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同时可有效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 在国外,抑郁症与焦虑症药物销量合计已占中枢神经药物市场份额的45%,而抑郁药与精神分裂症治疗剂合计占世界精神病药物的80%。综观我国,由于诊断技术落后于西方同行以及国内百姓对此病认识不足,人们即使得了抑郁症也很少会主动去医院治疗。所以,目前国内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比例仍只有10%左右,远远落后于世界抑郁症病人的治疗率。由此可见,抗抑郁药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一节:抑郁障碍及抗抑郁药简述 1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 (1) 提高抑郁障碍的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成功治疗

的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减少复发风险。长期随访发现,症状完全缓解(HAM住7)的思者复发率为13%,部分缓解(HAMD减分>50%)的患者复发率为34%。 (2) 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治愈,而不仅是症状的消失。 (3) 预防复发:抑郁为高复发性疾病(>50% )。据报道,环境、行为和应激可以改变基因表达。抑郁复发可影响大脑生化过程,增加对环境应激的敏感性和复发的风险。药物虽非病因治疗,却可通过减少发作和降低基因激活的生化改变而减少复发,尤其对于既往有发作史、家族史、女性、产后、慢性躯体疾病、生活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缺乏社会支持和物质依赖的高危人群。 2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 2.1药物的治疗原则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根据对抑郁障碍的基本知识和多年临床实践,抗抑郁药的治疗原则是: (1) 诊断要确切。 (2) 全面考虑患者症状特点、年龄、躯体状况、药物的耐受性、有无合并症,因人而异地个体化合理用药。 (3) 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4) 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有效药物上限)和足够 长的疗程(>4?6周)。 (5) 如仍无效,可考虑换药,换用同类另一种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应注意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MAOIs,其他SSR需2周。MAOlS亭用2周后才能换用SSRIs (6) 尽可能单一用药,应足量、足疗程治疗。当换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联合使用。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 (7) 治疗前向患者及家人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能遵嘱按时按量服药。 (8)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9)根据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应激因素在本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10)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抗抑郁药之五朵金花

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 SSRIs正逐步占据抗抑郁用药市场,也是目前抗抑郁新药中开发最多的一类药物;未来抗抑郁药的主流市场将会被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SNRIs类药物长期占据。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抑郁症正以日益扩大的姿态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表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正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而在国内,调查也显示出我国的抑郁症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成年人口中的患病率约在3%~5%之间,终生患病率约为7%。 抗抑郁药的第一只药物是抗结核剂异烟肼,但由于其肝脏毒性较大使临床受到了很大限制,最终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如丙咪嗪等,也因为其严重的副作用迫使研究人员努力寻找新的更为安全的抗抑郁剂。1972年礼来公司研制出了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这是有史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抗抑郁药,它的成功也吸引了众多制药厂家紧随着开发类似药物。 随着抑郁症人群的逐步扩大,一系列安全性较高的新型抗抑郁药相继上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HT再摄取抑制剂(NaSSAs)、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RIs)、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s)等。同时,除了各种合成类抗抑郁药,天然药物和中药也广泛用于缓解抑郁病征,比如金丝桃属植物圣约翰草在西方用于治疗抑郁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中药中的合欢、冠叶连翘等也有很好的抗抑郁效果,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照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三环类抗抑郁药目前已进入了生命末期;随着各类新型抗抑郁药的上市,SSRIs类药的市场份额已逐步缩小(见图2)。 三环类(TCAs)日渐衰退 三环类抗抑郁药已使用多年。首只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丙咪嗪,以后又陆续上市了数十个三环类药物。 三环类药又可再分为叔胺类(如咪帕明、阿米替林)和仲胺类(如地昔帕明)。四环类药物(如马普替林)由于药理性质与三环类相似,因而一般也归于三环类药。三环类药通过抑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产生确切的抗抑郁效应,因此,至今仍是首选的治疗重度抑郁症的药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氯米帕明(氯丙咪嗪)、马普替林以及阿米替林。近年来,由于此类药物的安全性远低于新型抗抑郁药物,临床上已经普遍不使用此类药物,医院用药所占份额从2002年的6%下降到2006年的2%。 SSRIs类如日中天 在SSRIs类药物氟西汀上市后,抗抑郁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SSRIs与三环类近似,但无依赖性,不良反应低,正逐步扩展抗抑郁用药市场,也是目前抗抑郁新药中开发最多的一类药物。在全球畅销药的前10名中都可看到氟西汀、帕罗西汀和舍曲林这3只选择性5-HT 再摄取抑制剂的“身影”,年销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目前,SSRIs类的5个产品被我国精神医学界形象地称为SSRIs类的“五朵金花”,分别是: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左洛复)、氟伏沙明(兰释)以及西酞普兰(喜普妙)。而去年上市的艾司西酞普兰被喻为“第六朵金花”,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艾司西酞普兰为西酞普兰的左旋异构体,为高度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作用微弱,其作用为西酞普兰右旋体作用的100 倍,不良反应较西酞普兰更为轻微。目前,艾司西酞普兰在国内的市场由西安杨森独霸(见表3)。 新药百花开放 由于抗抑郁药的前景被制药企业所看好,因此也使得该类药的新药研发十分活跃且成果

抗抑郁药种类概述及发展趋势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抗抑郁药种类概述及发展趋势 作者:赵会娟, 史义静, 刘琨, ZHAO Hui-juan, SHI Yi-jing, LIU Kun 作者单位:赵会娟,刘琨,ZHAO Hui-juan,LIU Kun(新诺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栾城,051430), 史义静,SHI Yi-jing(鹿泉市第一中学,河北鹿泉,050020) 刊名: 河北化工 英文刊名:HEBEI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INDUSTRY 年,卷(期):2010,33(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5条) 1.祁雪丹;屠树滋;王秋娟治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新药杂志 2003(10) 2.刘燕;高哲石瑞波西汀--新型选择性去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期刊论文]-上海精神医学 2001(02) 3.王欢;王月华安非他酮与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06) 4.何国柱;许国富氯米帕明和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期刊论文]-上海精神医学 2006(05) 5.Feighner J;Hendeickson G;Miller L Double-blind comparison of doxepine versus bupropion in outpatients with a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1986(06) 6.Sliverstone PH;Ravindra A once-daily venlafaxine eatended release (XR) comparedwith fluoxetine in outpatients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1999 7.Ballus C;Quirous G;De Flores T Th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venlafaxine and paroxetine inout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or dysthymia[外文期刊] 2000(01) 8.刘超;关巧凤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民康医学 2007(03) 9.程清芳;朱义波盐酸舍曲林的合成[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07) 10.张俊;武岳氟西汀盐酸盐合成路线图解[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04) 11.缪国娟;宋淑娜抗抑郁药的药物治疗[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07(02) 12.杨宣斌;史美甫几种新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期刊论文]-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1(02) 13.黄金石;朱颗洁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 2007(01) 14.王红星;王祖承;张明岛吗氯贝胺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4(06) 15.王燕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评价[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02)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陈玲.邹栩.CHEN Ling.ZOU Xu抗抑郁药市场前景及最新研发动态[期刊论文]-世界临床药物2009,30(8) 2.张荣华.徐俊冕.ZHANG Rong-hua.XU Jun-mian抗抑郁药、抑郁症与自杀风险[期刊论文]-世界临床药物 2009,30(4) 3.董金石.朱颖洁抗抑郁药的研发进展[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2007,20(1) 4.吴文蓓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应用与发展[期刊论文]-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1) 5.吴俊杰我国抗抑郁药市场规模将持续走高[期刊论文]-中国处方药2010,95(2) 引证文献(2条) 1.张洪香2008-2010年我院抗抑郁药的用药分析[期刊论文]-天津药学 2011(3) 2.贾小鹏.肖新荣.梁俊.夏岳韬.陈川.郭娅楠3-甲基-2-(3-氯基苯基)吗啉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抗实验性抑郁活性[期刊论文]-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药学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慢性症。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抗抑郁的药物包括化学合成药、植物提取物及中成药。本文就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抑郁症;抗抑郁药;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depressants 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chronic disease which is high incidence 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life.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treat depression, and the previous main method is psychological treatment.Over the past 20 years, with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pression etiology, pro- gressively establis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drug treatment.Antidepressant drugs include chemical s- ynthetic drugs, plant extracts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studies of antidepressant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depression;antidepressants; research progress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或悲痛欲绝,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1]。目前,中国大约有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 亿人正遭受着抑郁症的折磨[2]。抑郁症对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目前认为,抑郁症与遗传、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或(和)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神经肽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其受体功能下降有关, 近年来还发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失调[3],谷氨酸传导障碍[4],神经免疫异常[5]等因素有关,新发病机制的发现很大促进了新药的研发。 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产品主要由以下五大类构成。即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T)、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aRI)[6]。目前,许多人又把目光

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安非他酮、马普替林、文拉法辛、氟西汀和米氮平五种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系统评价目前国内常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4-2014.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4.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4.2)、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1997-2014.2)、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14.2),PubMed(1966-2014.2)、Cochrane Library (2014年)、EMBASE(1974-2014.2)、ISI(1974-2014.2)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有关药物的临床试验,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同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的RCT进行合并,利用WinBUGS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系统评价上述五种药物之间的OR值及其优劣顺序。[研究结果]共纳入89项临床试验,7007例抑郁症患者,研究总臂数180。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文拉法辛、米氮平,氟西汀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OR文拉法辛-氟西汀=0.6741[95%CI:0.5313,0.8307],OR氟西汀-米氮平=1.5887[95%CI:1.2369,2.0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服用马普替林导致不良反应的例数最少,其中OR安非他酮-马普替林

=8.6945[95%CI:2.1496,26.4462],OR马普替林-文拉法辛=0.2086[95%CI:0.0627,0.4958],OR马普替林-氟西汀 =0.2109[95%CI:0.0607,0.5422],OR马普替林-米氮平 =0.2521[95%CI:0.0773,0.6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网状Meta分析还对五种干预措施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氟西汀、安非他酮和马普替林的有效性较好,而马普替林、氟西汀、米氮平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氟西汀作为新型抗抑郁药的代表,在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具有较好的表现。尽管本研究表明马普替林有较高的推荐等级,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仍有待专门设计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关键词:新型抗抑郁药;Network 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083-04 1 研究背景 目前,抑郁症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电休克疗法,这三种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临床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1980年以前,抗抑郁药主要有两类,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通常将这两类抗抑郁

五种具有前景的精神病类药物市场分析

一、沃替西汀 1.1基本信息 结构式: 中文名:沃替西汀 英文名:V ortioxetine 商品名:Brintellix CAS号:960203-27-4 功效:治疗重度抑郁症 原研单位:灵北(Lundbeck)和武田(Takeda) 1.2抗抑郁症药市场前景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情感障碍,包含情绪低落、疲劳、睡眠不安、快感缺乏、自尊和自信降低、食欲不振、性欲低等多种症状。其最常见的类型是重度抑郁症(MDD),伴有心境恶劣和双相性精神障碍。 重度抑郁症(MDD)通常被称为抑郁症,是一种以心情改变和其他症状为特征的精神障碍,会妨碍工作、睡眠、学习、饮食以及享受曾经快乐的活动。抑郁发作后,在一生中经常复发,尽管有些人可能经历一次发作。MDD的其他体征和症状包括对日常活动兴趣的丧失,体重或者食欲的显着变化,失眠或者过多的睡眠(嗜睡症),坐立不安/踱步(精神运动性激越),疲劳增加,内疚感或无价值感,思维缓慢或注意力缺损,自杀企图或自杀观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MDD患者都经历同样的症状。 尽管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约有3.5亿人),但由于就诊率较低,因此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仍不高。抑郁症多发的7个主要国家(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中,仅有半数重度抑郁症患者被确诊,接受药物治疗的更少,而其他国家,抑郁症患者被确诊率不到10%。此外,现有抑郁症治疗药物起效缓慢和耐受性差以及较大的副作用,也对抑郁症的治疗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现有药物存在的局限性为抗抑郁新药开发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制药企业目前正在努力改善该病的治疗方案。目前,该领域还存在着对病因认识不足、临床试验中高的安慰剂效应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