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他走在路上
唐朝的对外交往

含义
规模影响
启示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唐朝的对外交往
遣唐使
中日两国在隋唐时期交往密切,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有10多次,唐高宗至唐玄宗时规模最大。
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及生活习俗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仰慕;(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3)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4)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游天竺(今印度)取经,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他的《大唐西域记》成文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唐朝到日本最有名的是鉴真和尚,他应日本人邀请,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
那时他已双目失明,他在日本弘扬佛法,还把唐朝的医学、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介绍到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被日本人尊称为“日本律宗初祖”、“
天平之甍”。
唐玄宗时中日的交流

唐玄宗时对日交流频繁的原因
政治稳定 经济发达 开明的民族政策 领先世界的文化成就
看图说出与唐朝交往的国家
日本遣唐使
•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 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 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 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 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东渡成功
6
753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鉴真准备第六次东渡
日本各界欢迎鉴真
鉴真所传 “奇效丸”的药袋、药纸
鉴真和弟子们带到日本大量书籍、技艺和药方。 鉴真本人精通医术,尤精本草,虽双目失明,但能 以鼻嗅分辨药物,对日本医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很长时间,日本的药袋上 绘画着鉴真的图像。
影响
• 由于晁衡 在唐的积极影响,增进了中国人 民对日本的了解。
• 晁衡是日本杰出的遣唐留学生,是中日两 国友好和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他以他的 非凡学识和高尚品德赢得中国朝野的器重 和信任。晁衡仕唐期间,实际上起了民间 大使的作用,他为增进中日友好、提高日 该国际地位,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而辛勤献 身,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 630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唐贞观四年)第 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8年(即日本承和 五年,唐开成五年)。
遣唐使船
• 在众多的遣唐使中,要数日本的
阿倍仲麻吕最为著名。
•
• 阿倍仲麻吕亦名朝臣仲满,入唐
后改名朝晁衡。公元716年(日本
灵龟2年,唐开元4年),日本政
府决定派遣唐使第八次入唐。十
九岁的晁衡被举为遣唐留学生来
鉴真为中日友好做出了 哪些贡献?
1、传布佛教(律宗初祖) 2、介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药知识、建筑 艺术、书法绘画等(天 平之甍)
唐朝中日交往的史实

唐朝中日交往的史实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
唐朝初期,随着唐朝的建立,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流逐渐加强。
唐朝皇帝派遣使臣前往日本,向日本皇帝表示友好,并传授了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主要通过贸易、文化和政治方面的交流。
唐朝商人通过海上贸易,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带到日本,与日本的铜、铁、木材等商品进行交换。
这种贸易往来使得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
除此之外,唐朝的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
唐朝的文学、诗歌、绘画、建筑等方面的成就,也被日本所吸收和借鉴。
唐朝的佛教文化也被传到日本,并在日本发展成为独特的日本佛教文化。
在政治方面,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也十分密切。
唐朝皇帝派遣的使臣除了传授文化知识,也带来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管理经验。
这些知识在日本得到借鉴,为日本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唐朝与日本之间的交往历史丰富多彩,为两国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1 -。
鉴真东渡故事

鉴真东渡故事
鉴真,唐代著名的高僧,他的一生事迹广为人知,尤其是他东
渡日本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鉴真东渡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的勇气
和智慧,也成为中日友好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下面,我们一起来
了解一下鉴真东渡的故事。
鉴真东渡的背景是在唐代,当时唐朝正值盛世,文化交流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日本的僧人们也向中国学习佛教,但是由于交
通不便,他们很难亲自前往中国,这就给了鉴真东渡的机会。
公元742年,鉴真应邀前往日本,开始了他的东渡之旅。
他历
经千辛万苦,终于于公元754年到达日本。
在日本,鉴真传播佛教,弘扬佛法,为日本的佛教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还在日本修建
了许多寺庙,如东大寺、法隆寺等,这些寺庙至今仍然是日本的重
要佛教圣地。
鉴真东渡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佛教传播史,更是一段中日友好
交流史。
通过鉴真的东渡,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
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得到了深化。
鉴真东渡的事迹成为了
中日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鉴真东渡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气和智慧是克服困难的关键。
鉴真在东渡的过程中,面对重重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地到达了日本,为佛教的传播和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总的来说,鉴真东渡的故事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它不仅展现了鉴真的勇气和智慧,也成为了中日友好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传承鉴真的精神,继续推动中日友好交流,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与日本的历史交流

中国与日本的历史交流中国与日本的历史交流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丝绸之路,当时中国的秦朝和日本的弥生时代都有往来。
自那时以来,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不断,经历了多个阶段。
以下是对中日历史交流的概述。
一、古代至中世的初步接触在古代,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
据《山海经》记载,大约在公元前210年,中国的徐福率领5000名童男童女东渡日本,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这可以视为中日历史交流的起点。
自汉代以来,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
公元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到洛阳,向中国东汉王朝献上贡品。
自此,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多。
在隋唐时期,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交流达到了一个高潮。
隋朝时期,日本列岛上的大和政权多次派遣使臣到中国,向隋朝皇帝献上贡品。
唐朝时期,日本使臣的规模更大,次数也更频繁。
这些使臣中有一些是来学习的,包括学问、艺术和政治制度等方面。
这些交流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宋元明清时期的深入交流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
在这个时期,中国和日本都经历了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这些变革也影响了中日之间的交流。
在宋代,中国和日本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
据《宋史》记载,宋代时期,日本使臣向宋朝皇帝献上贡品,宋朝皇帝也回赠了礼物。
此外,宋代时期,中国的书籍、文化和艺术也传入了日本,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元代,中国和日本的交流更加密切。
元朝时期,中国的商人前往日本进行贸易,日本的商人也在中国开设了商行。
此外,元朝时期,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也传入了日本,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更加深入。
在这个时期,中国和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明朝时期,中国的书籍、文化和艺术再次传入了日本,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中国的商品在日本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三、近现代以来的历史交流近现代以来,中日关系经历了多次波折和挑战。
唐朝中日友好交往史实

唐朝中日友好交往史实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之间有着密切的文化和经济交流。
这种交流可以追溯到7世纪初,当时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学者、僧侣和使者,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宗教。
在唐朝时期,士族贵族在日本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通过与中国的交流来学习并推广中国文化。
唐朝和日本之间的贸易也非常繁荣。
中国向日本出口了丝绸、瓷器、铜器、铁器、药材等物品,而从日本进口了香料、珍珠、海参、檀香等产品。
这种贸易使得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在唐朝时期,日本还向中国派遣了多次使节,以增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唐朝也派遣了多个使节到日本,这些使节不仅带去了贡品,还传授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
例如,唐朝的书法、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都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在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友好交往非常密切,这种交往不仅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也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 -。
鉴真东渡的故事

鉴真东渡的故事鉴真东渡的故事是关于唐代著名佛教僧人鉴真的东渡日本传说。
据史书记载,鉴真为唐代僧人,出生于7世纪中叶,素有“佛国国师”的美誉。
他被誉为中国和日本佛教文化交流的灵魂人物,他的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打开了大门,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鉴真东渡有着可歌可泣的历史背景。
当时的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唐朝王朝内部政治不稳,叛乱不断。
鉴真自幼好学,曾游学长安、洛阳、南京等地,拜访过很多著名的学者和佛教大师,学得了很多有益的知识和技能。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鉴真得到了前往日本进行佛教传教的机会,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决定成为第一位东渡日本的中原僧人。
鉴真东渡日本的故事在当时的中国和日本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唐王朝派出了一支庞大的官员队伍护送鉴真前往日本。
996年,鉴真和他的随行人员乘坐五艘船只,越过海峡到达日本。
他在日本不断传播佛教思想和文化,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和尊敬。
他到访的城镇和村庄中,建立了许多佛殿和寺庙,并传授了佛教的教义和方法。
他收集了大量的佛经和传说,将中国和印度的佛教思想和文化传播给了日本。
鉴真在东渡日本期间还非常注重文化交流和教育,他通过中国和日本传统音乐的对比和研究,研发出了一种中日合拍的音乐伴奏教学方法,极大地推动了中日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他还通过中国和日本古代文学的比较和研究,结合了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特点,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中日对译文法,为双方的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鉴真东渡日本虽然已经过去了千年,但他的精神和贡献至今仍在中日两国人民中流传。
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极大地推动了中日佛教文化和智慧的交流和传承。
他的故事向世人证明了,文化交流是一种正常且必须的交往方式,中日两国作为友好邻邦应该加强交流,促进友谊,发展共同的文化市场,增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总之,鉴真东渡的故事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他的行动证明了人类对文化交流的渴望,他的精神和力量将被激励着我们和后代继续启航,走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长安在日边典故

长安在日边典故长安在日边典故,是指唐朝时期唐玄宗和杨玉环的一段历史传说。
这个故事发生在唐朝盛世时期,长安是当时的都城。
这个故事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传播,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它涉及到人性、真善美的问题。
据传唐朝时期,唐玄宗和杨玉环是一对情人,他们深爱彼此。
唐玄宗为了杨玉环的安危,让她先回到长安。
他安排了护送的队伍和侍卫前往接送。
在上路的第二天,西域的胡商莫怀哲看到了杨玉环的美貌,就把她掳走了。
当唐玄宗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伤心和懊恼。
但是,他并没有失去信心,而是通过他的智慧和坚强的决心,最终成功解救了杨玉环,将她带回长安。
长安在日边典故,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
它是一个关于人性、美德、智慧和勇气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在中国被广泛传播,也流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地。
因为它的普及和影响,许多国家都将这个故事作为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故事的主要主题是爱情,但它不仅仅是一个浪漫传说。
它是一个鼓励个人自由、正义和尊重人权的故事。
该故事表明,唐玄宗不顾一切保护自己的爱人。
他并没有违背他的真正意图。
相反,他通过牺牲自己的一切来保护自己的爱人。
这样,他赢得了杨玉环的爱情,并展示了自己的勇气和智慧。
这个故事同样也揭示出了女权主义的重要性。
在唐朝时期,女性的权利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但是在这个故事中,杨玉环并没有被人轻视或轻视她的行为。
相反,唐玄宗把她当成自己的爱人和伴侣,并以相等的方式对待她。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朝时期的某部分阶层,认识到了女性的价值和尊重。
在今天的文化中,长安在日边典故仍然非常流行和有影响力。
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遵循的价值和道德标准。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平等权利和受到尊重的权利。
因此,即使今天长安在日边典故出现在文化艺术、影视等方面,它仍然被视为一种启示,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的一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
真
坐
像
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日本人为什么视鉴真为文化大恩人?
• 鉴真带去大量的书籍文物
• 鉴真带去了大量的药方, 用鼻嗅的方法 帮助日本人辨别药物,被奉为日本药 商界的始祖
• 鉴真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被视为日本 艺术明珠
鉴真和尚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
信守承诺、执着、永不放弃、 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等
日本的和同开宝 (始铸于708年)
材料一: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 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 治者。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 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 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日本在政治经济制度、建筑、城 市建设、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方 面,都受到唐朝文化的深刻影响。
第6课
一名唐朝时期的水手跟随日本的船 只来到了日本。他走上了日本的国 土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像是走在 长安街头,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为 什么他会有这种感觉呢?
一、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他走在路上,感觉肚子饿了,想找一家餐 馆吃饭。他找了很久没有发现一家餐馆,甚至 连卖东西的地方都没有。原来他在“坊”里。 他改变线路去“市”找吃的。
进入餐馆后,他更加的惊讶了。菜单上的 菜名有许多的中国字夹杂在中间,而日本字也 和我们汉字的偏旁很相似。端上来的菜与在唐 朝时吃的基本相同。他隔壁桌的人穿的衣服也 与他在长安看的达官贵人的衣服很相像。结账 的时候用的钱币也很类似。他越来越迷惑了, 这是在日本还是在唐朝啊?为什么他会遇到这 么多奇怪的事啊。
日本平城京
朱 雀 大 街
西
东
市
市
西
东
市
朱
市
雀
大
街
ァぁ ィぃ ェぅ クぇ コぉ シか 日本文字
阿安 伊以 江宇 久衣 己於 之加
中国汉字
日本从公元8世 纪起有了自己的 文字。日语的文 字有些是在参照 中国汉字草书和 楷书偏旁的基础 上创制而成的。
日本鸟毛立女屏风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思考题
C 1.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A. 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2.在唐朝时,朝鲜被称为
( B)
A.百济 B.新罗 C.高丽 D.天竺
B 3.关于鉴真东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鉴真东渡到日本广泛传播了中国文化
B.鉴真像被放在那烂陀寺
C.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中国的医药技术
D.鉴真在日本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
A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国繁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是唐朝外交 兴盛的重要原因
B. 新罗的选官制度传到了中国
C.中国的音乐在新罗、日本很受欢迎
D.中国的饮茶的风俗来源于日本茶道
5.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 《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 何人物?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 知道秦王是谁吗?
水手回国后,为了生活又和一批商 人辗转来到了新罗。在这里他又看到了 唐朝的影子。心里想唐朝的影响力可真 大啊!身为大唐子民真的很值得骄傲呀! 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唐朝和新罗的交往
唐
政治制度、科举制、 医药、天文、历算
使节、留学生、商人 音乐、物产
新 罗
崔 致 远
水手闲来无事,与在新罗的朋友讲述了和 许多在大唐时听来的故事。在他讲述的故事 中有关玄奘西游的故事最受朋友的欢迎。同 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吗?
在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中,你有什么 感想?
日本非常善于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 化,并且在吸收先进文明后,不断创 新。日本大和民族这种善于学习、勇 于进取和敢于改革的精神是很值得我 们借鉴的。
走在街头水手总能听见日本人在议 论鉴真和尚,好像在讲述大英雄一般。 他对鉴真的故事充满了好奇。现在我们 就来满足他的好奇,请一位同学来给我 们讲讲鉴真的故事。
6.请比较鉴真和玄奘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三、玄奘西游
…寻“…复山不结谷至冰积。天Fra bibliotek经,竺途春,险夏阻终合,冻不寒,风虽惨时烈消,泮多(融暴解龙),, 难没东,陵归难犯一以。全…步生…!。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 “宁可就西而—死—,《大唐西域记》
岂能东归而生!”
玄奘西游归来图
《大唐西域记》
现在水手心中最大的疑惑就是为什么会 有那么多的国家喜欢和唐朝交往甚至不 断吸收大唐的文化呢?
材料一: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 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 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 元盛世。
材料二: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 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唐代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
1.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 地位,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2.唐朝政府对外采取了开放的政策。 3.海陆交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