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王子》观后感
最新关于《埃及王子》影片观后感范文5篇

最新关于《埃及王子》影片观后感范文5篇《埃及王子》影片观后感1这是一部极具宗教色彩的动画片,二维与三维结合,场面气势恢宏,却因技术不成熟导致画面还不够完美,色调偏黄,没有给人一定的视觉冲击,但故事内容也是引人深思的。
该片以《圣经》旧约中‘出埃及记’的故事为题材,讲述了一个希伯来妇女为逃避老法老的追兵,不忍将儿子交其投河,于是放入篮子,随着尼罗河的河水飘入了皇宫,被埃及皇后收养并和自己的孩子兰姆西斯一起抚养长大,给他取名叫摩西。
两兄弟一起长大,无话不谈互相照顾,摩西从一个奴隶口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那奴隶就是他姐姐,告诉了他一切。
摩西似乎在梦里看到了过去,自己父王残忍的统治,现实又看着自己的同类族人被压迫,失手杀了一个埃及人后逃离到了米甸地去生活。
没多久自己的兄弟兰姆西斯继承了父亲的王位,而摩西也被耶和华赐予力量去解救希伯来人,这样就导致了兄弟两的分歧。
摩西最后带领了族人逃脱了埃及的统治,到海的另一边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看完了片子,又不得不同情了兰姆西斯,最后剩下一人在海的另一边哀嚎。
即使互为敌对之后,彼此间也流露出对兄弟的关心。
每次摩西和兰姆西斯都是公平的谈判,只因兰姆西斯不肯解放他的族人才一步步采取措施,他们两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互相残杀,说明他们还是彼此挂着这份亲情,直到兰姆西斯的儿子失去了生命后才妥协,最后追杀失败。
没有谁对谁错,彼此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但追求和平是每个人的权力,每个人都向往自由,自然会倾向于摩西这边,也通过描述兄弟间的关系,使得这部片子更具人性化。
《埃及王子》影片观后感2《埃及王子》是美国著名电影制作公司“梦工厂”早期的一部作品(1998),也是其最受好评的作品之一。
该片以圣经《旧约全书•出埃及记》的第一章到第十四章为蓝本,讲述了圣者摩西(Moses)接受神谕,带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人的残酷奴役与血腥统治的事迹。
影片以描述希伯来人苦力建筑埃及殿堂的宏伟场景出发,并细化到一位希伯来母亲将男婴置身藤篮弃于河中。
《埃及王子》观后感

《埃及王子》观后感《埃及王子》观后感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xx精心整理的《埃及王子》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埃及王子》观后感1埃及王子这部电影是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而改编成的,这是梦工厂制作的电影。
一共获得了两个奖:奥斯卡音乐奖和金球奖。
虽然只有两个奖,但这两个奖,都是“重量极”的。
我非常喜欢这部影片,它写的是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为埃及人盖金字塔。
埃及王子摩西是希伯来人的儿子。
当时他们被追杀,他的母亲迫不得已把他放在河里。
结果,摩西被埃及皇后看到了,她就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摩西的哥哥当了法老后,摩西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独自离开了皇宫,他在山中遇到了上帝,上帝嘱咐他要照顾自己的子民,于是他成功地带领西伯来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的子民从此不再受人辱骂任人鞭打了。
这部影片里的音乐实在是非常好听,是名副其实的奥斯卡音乐奖。
尤其是那首《when you believe》非常知名,我也非常爱听。
这首歌不仅节奏优美而且音乐动听,还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
比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就能做好任何事。
这也是在讲述埃及王子自己的故事。
“时光像夏天的鸟儿一样总是容易飞走”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不然,他就会从你的指缝中逃走。
这是他们在懊悔没有珍惜时光。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部1998年的片子,为什么到现在还是这么有名?就是因为他有这个亮点,而且电影里的故事演得也很真实。
所以,梦工厂从那以后才会日甚一日,把迪士尼的米老鼠比了下去。
《埃及王子》观后感2今天,我和姬梦婍、曹赛菲一起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去看了一部名叫《埃及王子》的电影,看完电影后,我感触颇深。
《埃及王子》讲的是:埃及国王要建王宫,就抓来无数外族百姓来当牛做马。
他们干活还要挨打,背上的疤永远也好不了,女人生的孩子他们还要夺走喂鲨鱼。
埃及王子观后感(精选11篇)

埃及王子观后感埃及王子观后感(精选11篇)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
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埃及王子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埃及王子观后感篇1这是一部极具宗教色彩的动画片,二维与三维结合,场面气势恢宏,却因技术不成熟导致画面还不够完美,色调偏黄,没有给人一定的视觉冲击,但故事内容也是引人深思的。
该片以《圣经》旧约中‘出埃及记’的故事为题材,讲述了一个希伯来妇女为逃避老法老的追兵,不忍将儿子交其投河,于是放入篮子,随着尼罗河的河水飘入了皇宫,被埃及皇后收养并和自己的孩子兰姆西斯一起抚养长大,给他取名叫摩西。
两兄弟一起长大,无话不谈互相照顾,摩西从一个奴隶口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那奴隶就是他姐姐,告诉了他一切。
摩西似乎在梦里看到了过去,自己父王残忍的统治,现实又看着自己的同类族人被压迫,失手杀了一个埃及人后逃离到了米甸地去生活。
没多久自己的兄弟兰姆西斯继承了父亲的王位,而摩西也被耶和华赐予力量去解救希伯来人,这样就导致了兄弟两的分歧。
摩西最后带领了族人逃脱了埃及的统治,到海的另一边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看完了片子,又不得不同情了兰姆西斯,最后剩下一人在海的另一边哀嚎。
即使互为敌对之后,彼此间也流露出对兄弟的关心。
每次摩西和兰姆西斯都是公平的谈判,只因兰姆西斯不肯解放他的族人才一步步采取措施,他们两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互相残杀,说明他们还是彼此挂着这份亲情,直到兰姆西斯的儿子失去了生命后才妥协,最后追杀失败。
没有谁对谁错,彼此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但追求和平是每个人的权力,每个人都向往自由,自然会倾向于摩西这边,也通过描述兄弟间的关系,使得这部片子更具人性化。
埃及王子观后感篇2《埃及王子》是美国著名电影制作公司“梦工厂”耗资一亿美元,花费四年时间精心制作的一部关于宗教题材的动画片作品,制作过程中动用了现代动画高科技技术,聘请了来自35个国家的350名首席画师、动画师及技术师参与制作,360多位宗教领袖参与指导,可谓幕後制作阵容庞大,而且由当红影星韦基马及赖夫韦恩斯配音,乐坛两大天后惠特尼休斯顿和玛利亚凯莉演唱主题曲,上映后即引起众人的关注。
埃及王子观后感

埃及王子观后感范文一:元旦,我看了一部动画片《埃及王子》。
这部动画片的主人公是摩西和兰姆西斯,他们从小一块儿长大,是最好的好朋友。
长大后,兰姆西斯成了法老王,他比老法老更加残暴,将希伯来人当作奴隶,每天命令他们干繁重的活,修建宫殿、金字塔。
而摩西越来越讨厌这一切。
有一天他明白了原来自己并不是埃及王子,也是希伯来人的后代。
从这以后,让兰姆西斯放走他的子民。
兰姆西斯当然不会答应。
为了解救他的子民,摩西借助神的力量,和兰姆西斯不断的作斗争。
面对巨大的困难也不退缩,最终将他的子民救出来,获得了自由。
看了这部动画片,我觉得我也应该学习摩西的勇敢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迎难而上,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做一个好学生。
范文二:当我的一些同学还在考虑选哪一个论文题目的时候,我已经确定要选观这部动画片的感受作为题目了。
很久以前,大概我还在中学时期的时候,我就已经听说了关于摩西的传奇故事。
所以,当老师在课堂上放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是很有感触的。
然后,我就在课后到图书馆借《圣经》查阅了有关摩西的故事,又名《出埃及记》。
关于动漫的论文,或许很难达到专业水准,但我会尽力做好。
下面就由我来谈一下感受。
“由《出埃及记》改编虽然对其进行了艺术史诗加工但仍保持着故事原有的精神、价值与尊严该故事是全球亿万人信仰的基础摩西的神圣事迹,在《出埃及记》中有所描述”这是《埃及王子》的片头字幕,足以显示制作者对这部作品的尊重。
摩西的故事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人们赞颂着摩西对耶和华(上帝)的忠诚和他对和平、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这部片子不仅给我们听觉视觉的感受更多的是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孩子,我唯一能留给你的就是生的希望”。
母亲把新生的儿子放进摇篮里,躲过埃及人,把摇篮放进尼罗河任凭河水带到未知的地方…许多年后,已成为埃及王子的摩西了解了自己的身世,由此陷入了感情以及身世的挣扎,并为自己的族人沦为奴隶感到痛心万分,却无能为力。
埃及王子电影观后感

埃及王子电影观后感最近看了《埃及王子》这部电影,真的是让我感触颇多。
电影开篇,那宏大的场景和精美的画面就把我给吸引住了。
埃及的建筑,那高大的金字塔,还有那来来往往的人群,都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的时代。
影片中,摩西和拉美西斯之间的兄弟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们小时候一起玩耍、一起成长,那种天真无邪和亲密无间,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
记得有一个场景,他们俩在宫殿里奔跑嬉戏,拉美西斯不小心摔倒了,摩西赶紧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还轻轻地帮他拍掉身上的尘土,关切地问:“你没事吧?”拉美西斯则笑着摇摇头,说:“有你在,我怎么会有事。
” 这小小的细节,却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摩西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后,那种迷茫和挣扎,我太能理解了。
就好像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一直以来认为的世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这得多让人崩溃啊!他在沙漠中流浪的那段日子,看着他孤独的身影,我心里也跟着难受。
狂风卷起沙尘,打在他的脸上,他的眼神里充满了痛苦和困惑。
他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
当摩西遇到神,接受了神赋予他的使命时,他一开始也是抗拒的。
这太正常啦,谁愿意去面对那么艰巨的任务啊!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他还是勇敢地站了出来。
我记得有个情节,摩西站在山脚下,望着山顶,心里想着自己要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获得自由。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
那一瞬间,我真的被他的勇气所打动。
再说说电影里的那些群众角色,他们的形象也特别生动。
以色列人在埃及遭受着奴役和压迫,他们每天辛苦地劳作,却只能换来一点点可怜的食物。
有个画面是一群以色列人在建造金字塔,他们弯着腰,汗如雨下,监工在旁边不停地挥舞着鞭子,大声呵斥着。
其中有个老人,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但是还是不敢停下来。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无奈,看到这一幕,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还有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的过程,那叫一个惊心动魄。
红海在神的力量下分开,两边是高耸的水墙,以色列人在中间匆忙地奔跑着。
埃及王子电影观后感

埃及王子电影观后感在一个闲来无事的周末,我窝在沙发里,点开了一部名为《埃及王子》的电影。
这一看,可真是让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古埃及之旅。
影片开篇,那宏大的场景就把我给震住了。
古埃及的建筑、服饰,还有那漫天的黄沙,都让我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
故事围绕着摩西展开。
他本是埃及的王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可命运却跟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让他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是希伯来人。
这一下,他的世界彻底颠覆了。
记得有一个场景,摩西在宫殿里无忧无虑地玩耍着。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他的笑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
那时候的他,根本不知道未来等待着他的是什么。
他穿着华丽的服饰,身边围绕着一群阿谀奉承的人。
然而,当他得知自己并非真正的埃及王子时,那种迷茫和痛苦的表情,真的让人心疼。
还有摩西与他的兄弟拉美西斯之间的情感纠葛,也让我感触颇深。
小时候,他们一起在尼罗河边玩耍,一起憧憬着未来。
可长大后,因为身份和立场的不同,他们不得不站在对立面。
拉美西斯为了维护埃及的统治,对希伯来人越发残酷。
而摩西,为了拯救自己的族人,与拉美西斯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较量。
特别是那场红海分开的戏,简直太震撼了!摩西高举法杖,红海在神的力量下,缓缓分开,露出了一条干燥的道路。
希伯来人在摩西的带领下,匆匆忙忙地穿越红海。
他们脸上的表情,有惊恐,有希望,也有对未知的担忧。
而埃及的追兵紧跟其后,当红海重新合上,将追兵淹没的时候,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让我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都十分鲜明。
摩西的勇敢和坚定,让我佩服不已。
他从一个懵懂的王子,成长为一个带领族人走向自由的领袖,这中间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考验。
他也曾经迷茫过,曾经怀疑过自己,但最终还是坚定地走了下去。
而拉美西斯,虽然他是反派,但也并非一无是处。
他对埃及的忠诚,对权力的渴望,都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不是单纯的坏,只是被权力蒙蔽了双眼。
再说那优美的音乐,简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
每一首歌曲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了当时的氛围,让我的心情也随着音乐起起伏伏。
观看埃及王子有感300字五篇

观看埃及王子有感300字五篇电影,是一个个的故事,感人、悲伤、快乐、愤怒,都浓缩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
下面是五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埃及王子有感,仅供参考。
埃及王子有感一一座座心的桥梁,分享那些相同的情感、相似的想法。
也许就是如此,电影被人们深爱。
我,爱看电影。
记得那堂历史课,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她最爱的一部电影──埃及王子。
这部片,也随着影像一幕幕的发展,变成了我的最爱。
这部片改自出埃及记,电影中描述一位原以为自己是埃及王子的希伯莱人──摩西,带领族人走出埃及、拥抱自由的感人故事。
电影的一开场,炎热的太阳、繁星的劳动,不管是老的、小的、强壮的、虚弱的,每一个希伯莱人都在辛苦地建造金字塔,用他们生命微弱的气息唱出内心的绝望、痛苦和信仰。
才看到这,我的泪水已伴着他们的汗水留下。
跟随着摩西,我震惊、痛苦、悲伤又重新找到了希望,少了宗教的色彩,多了感动的音符。
每一首歌、角色之间的牵绊、矛盾、冲突和他们对于自己信仰的坚定都使我动容。
整场电影,悲伤的泪、喜悦的泪、满足的泪、感动的泪占据了我的眼和我的心。
当摩西和他的族人终于到达那流着奶与蜜的土地后,除了感动和快乐,我的心浸在知足和感恩中,更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感触。
“人生中的痛苦和快乐没有什么,而是你将它化成为什么。
”电影中有个人对摩西这么说。
也许,今天一切是那么不顺、那么灰暗;但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可以继续相信、相信希望,那,是别人怎么也剥夺不走的!这场电影,让我重新认识历史、认识生命、认识希望。
埃及王子有感二电影,是一个个的故事,感人、悲伤、快乐、愤怒,都浓缩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
透过电影,人们建立起一座座心的桥梁,分享那些相同的情感、相似的想法。
也许就是如此,电影被人们深爱。
我,爱看电影。
记得那堂历史课,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她最爱的一部电影──埃及王子。
这部片,也随着影像一幕幕的发展,变成了我的最爱。
这部片改自出埃及记,电影中描述一位原以为自己是埃及王子的希伯莱人──摩西,带领族人走出埃及、拥抱自由的感人故事。
埃及王子观后感

埃及王子观后感埃及王子观后感篇一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有其奋斗的目标,没有目标,人生的价值就显得惨淡无光。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有自己的人生信仰,也有宗教信仰。
这些都给与人心灵上的蕴藉。
《埃及王子》这部电影展讲的是摩西带领他的子民逃离苦海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支撑摩西的信念就是他心目中的神,神赐予他无尽的力量。
虽然这是一部类似神话的故事,但从中折射出了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意义。
以前对宗教的了解不是很多,因此自己对于其他有宗教信仰的人的态度总是那么不屑一顾。
上了大学,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总觉得自己没有干好一件事。
有一次上课,老师提到了关于信仰的一些看法,这改变了我的一些看法。
老师说,其实有自己的信仰也是一件好事。
一个人可以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目标去努力。
虽然自己不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但也可以在自己的心中去树立一个信仰,它既可以是人生目标,也可以是一种信念。
记得现代文学史老师说过,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毛泽东主席大部分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个神的形象,因此那时的人们态度很积极,甚至很疯狂。
这也许也是一种信仰的力量吧!信仰无所谓真假,有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因为坚持这种信仰使自己有所追求、有所寄托。
不管是宗教信仰还是一个人的理想,只要拥有就有他的意义,这赋予我们人生的意义,这样人生也就有了价值。
埃及王子观后感篇二在刚开始播放《埃及王子》这部动画时,我对它并没有特别的印象,也没有过多的兴趣,可能是因为我对埃及的历史了解得不深吧。
对于埃及,我仅仅知道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
但在后来,《埃及王子》却以它高超的动画技术和动听的音乐渐渐吸引住我的目光。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逼真的狮身人面像、波涛汹涌的海洋和摩西的母亲在用篮子把儿子送走时,所唱的那一首优美的歌。
歌中饱含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恋恋不舍于对儿子未来的希望与祝福。
当然,《埃及王子》中并没有缺少梦工厂动画中惯用的搞笑情节。
在沙漠中,骆驼把摩西的头发当做食草,结果把被埋在沙里的摩西拖了出来;红海分开时,在两侧形成了两堵高高的水墙,透过一侧的水墙,观众看到一条遨游的大鱼……这些景象在我的脑海里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071330
张家瑶
《埃及王子》观后感
《埃及王子》这部影片是在《世界史电影赏析》课堂上观看的,这是我看得最认真的,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
《埃及王子》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动画片,由布伦达·查普曼执导。
该片以圣经《旧约全书•出埃及记》的第一章到第十四章为蓝本,讲述了圣者摩西接受神谕,带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人的残酷奴役与血腥统治的事迹。
故事的主人公摩西是希伯来人,出生之时希伯来人正遭到法老制裁,法老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了最残酷的压制方式——下令将所有希伯来的男婴喂鳄鱼。
一位母亲躲避了埃及士兵将孩子装在箱中,然后恋恋不舍地将箱子放入尼罗河之中,上天怜爱,河水将箱子送到了埃及公主处,公主见到可爱的孩子不忍抛弃,从此,这个孩子与他的兄长拉美西斯快乐的在皇宫中成长,成为了桀骜不驯的埃及王子——摩西。
一个偶然的机会,摩西的姐姐告知他的真正身份!摩西不能忍受真实身世与现状的折磨,对埃及皇室对待奴隶的残酷感到悲叹,一次他竟然失手打死了一个欺负希伯来人的埃及人,在恐慌与矛盾之中摩西逃到了米甸地过起了平凡的生活。
老法老去世后,拉美西斯继承王位,剥削更加严厉,奴隶的日子更加艰难。
神听到他的子民的呼唤,授神力与摩西,派他拯救希伯来人走出埃及法老的魔窟。
接着,影片进入了比较传奇的阶段,神屡发神谕帮助希伯来人逃离埃及,于是,一场心灵的纠葛在兄弟之间展开了。
因为拉美西斯的固执,上帝惩罚了埃及,“血灾、蛙灾、虱灾、蝇灾、瘟灾、雹灾、蝗灾、黑暗之灾……”。
当看见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死于这场灾难的时候,拉美西斯妥协了,允许希伯来人离开埃及。
希伯来人在摩西的带领下,欢天喜地地离开,他们走向红海,然而背后突然出现的是后悔的拉美西斯带领而来的军队。
就在这时,摩西再次听到了上帝的指令,用神赐予的手杖劈开了那汹涌的红海,闪出一条让希伯来人奔往自由的道路。
最终,希伯来人终于重获自由,来到应许之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影片在温馨愉快的音乐中结束,意境悠远深长。
相比圣经原文,电影强烈的画面感带给我更加直观的心理感受。
不论是开篇法老下令埃及士兵杀害希伯来男婴的恐惧与残忍,还是法老让希伯来人成为最辛
苦的奴隶,又或者是后来摩西借用神之力与法老对抗的种种情节,都让我们置身一种担忧和紧张之中,细节化的刻画让我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天降“十灾”时那个惊恐与绝望的感觉即使只是观看电影也会有毛骨悚然之感。
神的力量无法战胜,作为神的子民如果要与之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
这也表达了宗教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电影中两次出现的摩西矛盾和痛苦反应出了神与人的情感的冲突性。
摩西的身份经过了两次转换,第一次是由被遗弃的希伯来男婴换为受到埃及公主的救助转成为了埃及二王子,第二次是由埃及二王子转换为带领希伯来人反抗法老压制的民族领袖。
这两次身份的转变也是摩西从人变成神的过程。
作为人的摩西受到埃及国的救命之恩,拉美西斯像亲兄长一样爱护弟弟摩西,法老也视摩西如己出。
按理说摩西长大后应该忠心与埃及法老,报答救命养育之恩。
但是摩西受到神的钦点要去拯救神的子民,和法老进行对抗。
刚得知自己身世的摩西矛盾而又痛苦,差点失去理智,这是作为凡人的正常之举。
毕竟谁也不愿意和自己至亲至爱的人反目成仇。
但是从神的角度来说摩西又是不同于凡人的,经过神的指引摩西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要拯救希伯来人于水深火热之中。
舍小爱顾大爱,摩西踏上了拯救希伯来人的艰苦之路。
当拉美西斯在红河对岸深情的呼唤摩西时,我猜想摩西心里仍然是痛苦的,哪有弟弟不眷恋手足情深的,只是作为神的代言人他不得不这样悲壮的选择离开兰姆西斯。
而西伯来人的神对埃及孩童的残忍,也给了我强烈的震撼。
对于法老的固执,神选择了以相同的方式来惩罚埃及孩童,以怨报怨,给了法老最沉重的打击。
这与我国遵循的孔孟之道“以德报怨”背道而驰。
孩子是这部影片中最无辜,最可怜的受害者,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却承受了本不该由他们承受的残酷刑罚。
这也让我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对影片中的神产生了抵触。
影片中摩西坚定的信仰无疑给了这些苦难中的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当生活让你饱受艰辛,当你觉得无助,请向神祷告,它会来到你的身边为你祈福,因为你是它的子民。
因为有这样的坚定的信仰,最终摩西斯带着他的人民离开了埃及,到达了神所赐于的那块应许之地“只要相信神明,就会有奇迹出现,希望虽然渺茫,但生命力却十分顽强,只要有信心,就会创造奇迹。
”
生活不能丢掉信仰!只有心中有期待,有目标,才能想办法克服眼前的困难,
才能走向胜利的终点。
只有充满信仰,小到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才能实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