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转动套筒”工艺与夹具设计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

“转动套筒”工艺与夹具设计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

“转动套筒”工艺与夹具设计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转动套筒”工艺与夹具设计姓名:学号: 0811115017 班级:机电(1)班届别: 2021 指导教师:2021 年 1月摘要本课题主要是设计转动套筒的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在设计中采用先设计该转动套筒的加工工艺再根据加工工艺来选取夹具的设计的方案和夹具的具体设计;而设计的重点是夹具的设计。

本夹具主要用来钻2-φ10孔,跟转动套筒的中线有一定的角度要求,在加工时应保证孔的角度要求。

此外,在本工序加工时还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而其位置尺寸为自由公差,精度不是主要问题。

为了保证其位置精度,笔者还对一系列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的验证,保证了在实际加工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加工工艺,夹具,转动套筒,设计目录夹具设计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1 2.钻模板的选择.......................................1 3.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2 4.绘制夹具总图.......................................2 5. 绘制夹具零件图样.. (2)参考文献................................................3 设计小结 (4)夹具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并设计工序――钻2-φ10螺纹底孔的夹具。

本夹具将用于钻床,刀具为高速钢麻花钻。

(一)问题的提出本夹具主要用来钻2-φ10孔,跟转动套筒的中线有一定的角度要求,在加工时应保证孔的角度要求。

此外,在本工序加工时还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而其位置尺寸为自由公差,精度不是主要问题。

(二)夹具设计 1、定位基准选择由零件图可知,2-φ10孔,相对于转动套筒中线有角度的要求,为使定位误差为零,应该选择转动套筒中线为定位基准保证该角度。

车床尾座套筒说明书

车床尾座套筒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车床尾座套筒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实践时间:目录绪论 (1)1零件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1.2.1零件图样分析 (1)1.2.2工艺分析 (2)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2)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2)2.1选择毛坯 (2)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2)2.2.1公差等级 (2)2.2.2锻件重量 (2)2.2.3锻件复杂系数 (2)2.2.4锻件材质系数 (2)2.2.5锻件分模线形状 (3)2.2.6零件表面粗糙度 (3)2.3绘制车床尾座锻造毛坯图 (3)3工艺规程设计 (3)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3.2拟定工艺路线 (4)3.2.1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4)3.2.2加工阶段的划分 (4)3.2.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4)3.2.4工序顺序的安排 (4)3.3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6)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8)3.5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的计算 (9)4总结 (16)5参考文献 (16)绪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及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另外,这也是对自身意志力的一次很好的磨练机会。

由于能力所限,本课程设计尚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不吝给予批评和指教。

1零件分析1.1零件的作用车床尾座套筒是装夹顶针,钻头,绞刀,等工具的。

1.2零件的工艺分析1.2.1零件图样分析mm外圆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1)φ550.0013-mm外圆轴心线的同轴度公(2)莫氏4号锥孔轴心线与φ550-.0013差为φ0.01mm。

mm外圆轴心线的径向跳动(3)莫氏4号锥孔轴心线对φ550013-.0公差为0.01mm 。

尾座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

尾座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学生姓名: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号:班级:指导教师:机械工程学院2011年12月28日车床尾座套筒是车床的主要零件,其结构合理与否、质量的好坏对加工过程、加工精度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机床零件设计的过程中为主要考虑对象。

车床尾座在轴类工件的加工、端面钻孔等工序中经常应用,其工作状况好坏对工件加工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

车床尾座的主要作用是为轴类零件定心,同时具有辅助支撑和夹紧的功能。

尾座顶尖的定位精度直接影响机床加工工件的径向尺寸精度,以及圆度、圆柱度、同轴度等形位精度。

而套筒是直接用来装夹顶尖的,由此可见,车床套筒的加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

所以,研究车床套筒的成形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此篇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对套筒零件的材料选用以及成形方法的研究及设计。

首先,简述了车床套筒的作用与工艺分析,然后对成形工艺作了详细的研究与设计。

这其中包括如何选材及热处理要求,分析了毛坯的制造方案与选用原则,分析了基准面的选取,叙述了切削用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以及如何选用。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加工工艺路线与工艺规程设计,进行了各道工序的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夹具、辅具、量具的选择,最后编制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与典型的工序卡片。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导。

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4)第二章零件分析 (5)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9)3.1 选择毛坯 (9)3.2 基准的毛坯 (9)3.3 零件加工方法的选择 (10)3.4 确定工艺路线 (11)3.5 工艺分析 (14)第四章工序设计 (16)4.1 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16)4.2 工艺装备选择 (19)4.3 确定各工序的切削余量 (23)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35)第六章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6)第七章收获及心得体会 (37)致谢 (39)参考文献 (40)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车床套筒工艺规程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年级2009级已知参数:1、零件图(见附件)。

转动套筒课程设计完整版

转动套筒课程设计完整版

转动套筒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转动套筒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理解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和意义。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转动套筒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转动套筒的操作,正确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具备实际应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转动套筒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实践操作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转动套筒的基本原理、结构与功能、操作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1.转动套筒的基本原理:介绍转动套筒的工作原理,理解其转动机制和动力来源。

2.转动套筒的结构与功能:学习转动套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功能和结构特点,了解其整体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3.转动套筒的操作方法:掌握转动套筒的基本操作步骤,学会正确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

4.转动套筒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转动套筒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场景和应用案例,认识其重要作用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转动套筒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转动套筒在工程中的应用和意义。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转动套筒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转动套筒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

调速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

调速套筒课程设计说明书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题目名称:调速套筒的工艺设计班级:20 09级机电专业 1班姓名:王爽学号: 200940614133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 年月日目录第1章前言................................................................... (1)第2章零件的工艺分析 (2)2.1 零件的工艺分析 (2)2.2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第3章拟定调速套筒的工艺路线 (3)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3.1.1 粗基准的选择 (3)3.1.2精基准的选择 (3)3.2 加工路线的拟定 (4)第4章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第5章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 (6)5.1 工序03粗车Φ35H7孔左端面 (6)5.2 工序04粗车、半精车、精车Φ35H7孔 (7)5.3 工序05车Φ35H7孔右端面 (8)5.4 工序06粗车、半精车、精车宽8的环形槽 (9)5.5 工序07钻、铰Φ6K7 (10)5.6 工序08粗铣、精铣宽24的槽 (11)5.7 工序09钻2-Φ2.5孔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第1章前言套筒的技术特点:1、适用于承受拉、压双向作用力的各类构筑物钢筋混凝结构中的钢筋连接施工。

2、节材、节能,不受钢筋成份及种类的限制。

3、可全方位连接。

4、可提前予制,工厂化作业,不占用工期,全天候施工。

5、操作方便、快捷,施工速度快,可大大缩短工期钢筋连接套筒技术特点接头强度达到行业标准JGJ107-96中A级接头性能要求。

螺纹牙形好、精度高、连接质量稳定可靠。

应用范围广,适用于直径16-40mm。

Ⅱ、Ⅲ级钢筋在任意方向和位置的同异径连接。

可调型:正反丝扣型套筒适用于拐铁钢筋笼等不能转动处钢筋的连接。

施工速度快:螺纹加工提前预制和现场加工,装配施工。

套筒夹具设计说明书

套筒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前言 (2)第一章机床夹具 (3)1.1机床夹具在加工中的作用 (3)1.2机床夹具的分类 (3)1.3机床夹具的组成 (4)1.4 工件零件图 (5)第二章夹具设计 (6)2.1 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6)2.2 定位方案 (6)2.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2.2.2 定位元件的布置 (7)2.3 夹紧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夹紧元件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夹紧元件的确定 (9)2.4导向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导向装置的选择 (9)2.4.2 导向装置的布置 (10)2.5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11)总结 (13)前言夹具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夹具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各产业对机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许多专业性的夹具设计。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统称为夹具。

如机床夹具、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

3.减少劳动强度采用机械、气动、液动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套筒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套筒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KCSJ-02套筒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年度生产纲领为8000件)选题说明:请在选题附图中任选一种进行设计。

学院德州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08机本二学号200801703043姓名指导教师(签字)2011年6 月13日机电工程系(盖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KCSJ-02套筒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年度生产纲领为8000件)内容:1.零件图1张4#2.毛坯图1张4#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4.夹具装配图1张1#5.夹具零件图1张2#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目录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序言........................................................................................................................................................一、设计目的..........................................................................................................................................二、零件分析..........................................................................................................................................1.零件的作用...........................................................................................................................................2.零件的工艺分析...................................................................................................................................3.画零件图...............................................................................................................................................三、确定毛坯..........................................................................................................................................四、机械加工工艺路线设计..................................................................................................................1.选择定位基准.......................................................................................................................................2.制定工艺路线.......................................................................................................................................3.支承孔的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4.底面A的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5.其他加工面的加工余量的确定...........................................................................................................五、夹具设计..........................................................................................................................................1.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2.确定导向装置.......................................................................................................................................3.确定夹紧机构.......................................................................................................................................4.确定其他装置.......................................................................................................................................5.设计夹具体...........................................................................................................................................参考文献: ................................................................................................................................................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内容覆盖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机械加工方法及设备、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工艺装备等,因而也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基础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套筒设计说明书

套筒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套筒班级:设计者:组员:设计时间:2011-12-8指导教师:前言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我们对数控加工工艺这门课的充分利用。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如在加工工艺过程设计中,对于加工路线的定制及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我们都得到了实践。

此外,在设计加工工序的过程中,对机床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及切削知识等都有进一步的了解。

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实际上是我们对机械加工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碰到了许多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通过这两周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设计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希望在这次实训中对自己未来的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的锻炼。

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查资料的能力等。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们给予指导。

目录一、零件图二、工件工艺分析三、零件制作工艺设计四、定位误差分析五、加工方法及加工路线六、确定加工参数七、小结八、参考资料一、零件图二、工件工艺分析:1.工件材料:20号钢削切、加工性良好。

2.零件组成表面:外圆表面(Φ38,Φ18),内表面(Φ12),两端面,内﹑外台阶面,内﹑外退刀槽,内﹑外倒角。

3.主要表面分析:Φ12内孔既是支承其它零件的支承面,亦是本零件的主要基本面;Φ18外圆及其台阶面亦用于支承其它零件。

4.主要技术条件:Φ18外圆与Φ12内孔的同轴度控制在0.02㎜范围内;台阶面与Φ12内孔的垂直度控制在0.025㎜范围内;Φ12内孔本身的尺寸公差为0.019㎜;粗糙度0.8;零件热处理硬度HRC50-55.三、零件制造工艺设计1.毛坯的选择:根据零件材料为20钢,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零件直径尺寸差异较大,零件壁薄、刚度低、易变形,加工精度要求高,零件需经淬火处理等多方面因素,在棒料与模锻间做出选择:模锻件。

2.基准分析:主要定位基准应为Φ12内孔中心;加工内孔时的定位基准则为Φ18外圆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 : 套筒学生姓名: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号:班级:指导教师:成绩:_______机械工程学院2011年12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套筒二、设计内容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在对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制定之前,首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内容包括:(1)分析零件的作用以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2)分析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以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3)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以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2,确定毛坯毛坯的选择主要以生产类型确定,并考虑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以及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几方面综合考虑,使整个工艺过程更加经济合理。

3,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1)制定加工工艺路线在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零件的工艺路线,并划分粗,精加工阶段。

可以先考虑几个方案,分析比较后,再从中选择比较合理的加工方案。

(2)选择定位基准进行必要的工序尺寸计算。

根据基准选择原则,合理选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

当某工序的基准不重合的时候需要对其工序尺寸进行计算。

(3)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合理安排各表面的加工顺序。

(4)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5)选择机床以及工,夹,量,刀具。

(6)确定各加工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时间用量和时间定额。

(8)填写工艺文件。

三,设计工作量1.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张;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套;3.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设计分组按学号的先后每四人一组,最后两组是五个人一组。

五,设计时间2011年12月19日到12月25日六,参考书籍机械制造工艺学清华大学王先逵主编金属材料切削加工手册机械设计手册附:套筒工作图目录序言.............................5. 一,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6)二,确定毛坯 (6)三,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6)四,工序尺寸计算以及公差 (7)五,选择机床以及工,夹,量,刀具 (7)六,检测方法 (8)七,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 (9)设计体会 (11)参考书目 (12)序言所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

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严肃的工作。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在保证持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技术上的先进性2、经济上的合理性3、有良的劳动条件,避免环境污染管道连接件-接头是典型的机械常见类产品,由于一般情况下钢管都是一定长度的材料截断便于运输,管道连接件的主要功用是将两段钢管连接作为传输通路。

在设计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较高精度,保证配合要求,有些地方只需要保证一般要求即可。

这里将对接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使其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

一,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1,分析零件的主要作用和和零件上的技术要求(1)此零件为接口类型的套筒,右边有M45×1.5的管螺纹起到连接作用 (2)φ50,φ78,φ52的外圆表面粗糙度为都为1.6um ,其余表面的粗糙度为3.2um 。

2,分析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该套筒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是03.006.005.003.002.004.052,35,50--++--ΦΦ三个尺寸,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是φ50,φ78,φ52的外圆表面粗糙度都为1.6um ,根据工件材料及热处理和具体尺寸精度,粗糙度的要求3,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和机械加工的工艺性工件材料选用45钢,,经正火处理,布氏硬度为HBS190.二,确定毛坯1,毛坯种类的选择确定毛坯的类型主要依据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和生产纲领以及零件本身的结构 根据毛坯的类型,力学性能,选择锻件类型的毛坯。

2,确定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毛坯的尺寸:φ83×113的45钢铸件 形状:圆柱形三,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1,选择定位基准对零件图纸进行分析,选孔为统一的精基准终加工各段外圆和台阶端面能保证个主要加工表面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

工件不长,选外圆为粗基准比较方便。

为了保证中加工的余量均匀,中间基准还应以孔和外圆互为基准加工。

2,确定加工方法及热处理,检验下料—铣端面—粗车各段外圆面—热处理—精车各段外圆面—车退刀槽和曲面—车螺纹—钻孔—镗孔—倒角—磨内锥面—检验四,工艺尺寸的计算及公差五,选择机床以及工,夹,量,刀具(1)机床选择普通车床:CA6140 铣床:X50A 钻床:Z518 镗床:T4120B 磨床:M2110 (1)刀具的选择外圆粗加工车刀尺寸参数加工部分工序 加工余量 工序经济精度粗糙度 工序尺寸及公差 公差等级 公差级左端轴颈粗车 2IT12~13 30012.5Φ5103.0- 精车1IT7161.25Φ500016.0- 螺纹轴径粗车 30IT12 300 12.5 Φ4603.0- 半精车30 IT10 62 2.5 Φ450062.0- 轴环 精车 2.5 IT7 16 1.25 Φ780016.0- 靠右边第二个轴颈 粗车 10 IT12 300 12.5 Φ5303.0- 精车 0.5 IT7 16 1.25 Φ520016.0- 小孔 钻孔 108 IT10 62 2.5 Φ300062.0- 大孔 镗孔30IT10622.5Φ320062.0-2'0mm2516,10,5,60,6,6⨯︒=︒-=︒=︒=︒=刀杆尺寸γγκλκαγs参考书:《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外圆半精加工车刀尺寸参数︒=︒=︒=︒=︒=5,5,60,8,8'0γγκλκαγs刀具尺寸16×25mm 2 切槽工具:成型车刀 中心钻:D=3mm钻头:锥柄麻花钻Φ29 GB1438-85 螺纹车刀:专用螺纹车刀 镗刀:单刃镗刀 (3)夹具的选择车床:短圆柱型三爪固定卡盘KZ 型卡盘直径(D=250mm ) 镗床:专用夹具 钻床:专用夹具 (4)仪器选择千分尺,游标卡尺,圆度仪,洛氏硬度仪,极限塞规六,检测方法利用圆度仪在同轴度公差要求的基准和被测要素的若干截面上测量,得到各测点的坐标值,由这些坐标值可分别计算出各截面上基准轴线和被测轴线的相应点的坐标,进而计算出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

以顶点支承测量径向圆跳动。

技术要求:(1)尺寸公差:03.006.005.003.002.004.052,35,50--++--ΦΦ(2)表面粗糙度:φ50,φ78,φ52的外圆表面粗糙度为都为1.6um ,其余表面的粗糙度为3.2um 。

七,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1)确定主轴转速粗车时: 螺纹轴径:min/78,5.0,3.9m v f p ===∂sm n d v r d v n w w /25.1601000min /r 450n min /4685314.37810001000=⨯===⨯⨯==ππ实取半精车:左端轴颈sm nv r n r d v n m v f mm w wp /9.1601000d min,/710min /9.6861000min /110,3.0,5.0=⨯=======∂ππ实则取主轴转速(2)计算时间定额 定额计算公式时间比值的百分数。

为身体需要时间对工序分数。

间对工序时间比值的百为工作地点组织服务时分数。

间对工序时间比值的百为工作地点技术服务时为辅助时间为基本时间为单件时间定额其中艺设计手册》参考书:《机械制造工γβαγβαf j d T T T )1001)((++++=f j d T T Tm i n 2139.0158.05.04501944369.744min369.7260tan 3.95.03.9a :321p ==⨯+++====+===d j T T l l l f 螺纹轴径:粗车m i n 10706.00765.03.0710532886.26532886.2260tan /3.05.0T 321321j ==⨯+++====+︒===+++=d j pp T T l l a l rm m f m m a nfl l l l 左端轴颈:半精车:设计体会此次设计是对大三上半学期以来的一次汇总,对基础知识的运用。

通过此次设计使我们运用这几年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几次实习所得到的经验来解决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

设计中,通过同学的帮助和老师的指导我终于完成了它。

在课程设计的初期阶段,由于没有端正课程设计的态度,认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当中没有什么计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每天懒懒散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一无所获。

随着课程设计的期限的减少,同学们都陆续完工,而我还没有找到一点头绪。

在最后几天里,我本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决心,首先到图书馆找到相关资料。

在翻阅了诸多资料和参考其他同学的课程设计之后,我慢慢有了头绪。

其中涉及大量的机械设计、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方面的知识,由于基本功不扎实,很多问题我都很模糊,只好硬着头皮请教同学。

那个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儿。

经过这几天的废寝忘食,我终于成功的完成了我的课程设计。

参考书目1,《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清华大学王先逵主编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宏浦主编3,《机械工艺设计手册》(第六版)4, 《金属材料切削加工手册》5,《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徐学林主编6,《金属工艺学》邓文英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