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性1型糖尿病 - 2
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

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近年来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
它以突发的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丧失、血糖急剧升高而无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为特征。
该型糖尿病呈急性起病,如未及时诊断及治疗,可危及生命,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的急危重症。
本资料通过对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观察,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引起对该病的重视,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抢救。
标签:暴发性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相较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起病更为迅速。
而不同的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急缓也存在差异。
暴发性l型糖尿病(F1D)是日本学者2000年首先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此病归为1B型糖尿病。
日本地区发病最高,其他亚洲国家也有报道。
近年国内亦有一些报道。
欧美国家早期鲜有报道,但近年来也陆续出现少量个案报道。
医院内分泌科收治1例暴发性l型糖尿病,旨在分析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引起临床工作者对此病的重视,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
因“发热3 d,呕吐3 h”入院。
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乏力,体温38.0℃,当地卫生院予抗生素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后出现口干、多尿、多饮。
3 h前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无腹痛、腹泻。
至医院急诊查空腹血糖32.0 mmol/L,收住内分泌科。
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有烟酒嗜好,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1℃,脉搏9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0/85 mm Hg,身高170 cm,体重70 kg,体重指数24.2 kg/m2,意识清晰,精神疲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律齐,无杂音。
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
入内分泌科后立即查手指毛细血管血糖为32.9 mmol/L,同时急查血气分析pH值7.205、PO2 75.3 mm Hg、PCO2 39.3 mm Hg、BE-12.8 mmol/L;尿常规示尿糖(++++)、尿酮体(+++);随机血糖33.95 mmol/L,根据以上结果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特点与诊治

国为7%。我国湘雅医院报道为9.1%(7年内87例中 8例),在18岁以上患者中占14%,深圳福田医院6年 中6例,估计我国病例亦不少。该病没有性别差异,起 病年龄1~80岁不等,但以青少年和成人占绝大多数 (90%),男性的起病年龄(平均42岁)略高于女性(平 均35岁)。日本的全国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在妊娠期 (多见于妊娠的最后3个月)和分娩后发生的1型糖 尿病都是暴发性,国内有一例发生于妊娠26周旧J。
F1D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进展更为迅速,血糖控制
更不稳定。日本全国的经验表明暴发性患者与相匹配的
一般1A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较,5年后微血管病变发生率
显著提高(24.4%对2.6%),餐后C肽水平显著较低¨…。 目前对FlD多采用日本学者提出的筛查和诊断
标准¨1|。强烈提示Fl D的临床表现:出现高血糖症
患者体内胰岛相关自身抗体,如ICA、GADA、I从或
IA2Ab滴度非常低,甚至测不到,或阳性时间持续很短。 这也是和lA型糖尿病的一个区别,但抗体阴性并不作为 FID的诊断标准。另一特点是几乎没有c肽分泌。
除B细胞功能急骤丧失及其相关代谢危象外,患 者还伴有一系列器官组织损害的表现,包括反映胰腺 外分泌细胞、心肌、肝脏、肌肉、肾脏受损的酶系升高及 生化异常。无论是国内最近的16例报道还是国外文 献中,几乎所有的患者在起病时都有胰外分泌酶,如胰 淀粉酶、脂肪酶的升高,但大多数患者的腹部CT并无 胰腺水肿的表现。由于胰岛素极度缺乏和脱水,患者 还可表现为比1A型糖尿病更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 严重低血钠和高血钾。这些损害不见于一般的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究竟是继发于特重 的病理生理变化,还是与起病有关因素所致尚不明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经抢救病情缓解后这些变化均可逆 转,只有13细胞的严重损害持续存在。
如何预防暴发性1型糖尿病

如何预防暴发性1型糖尿病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
其中,1型糖尿病又被称为暴发性糖尿病,是由胰岛素依赖性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几种有效方法。
1. 进行遗传咨询暴发性1型糖尿病在发病机制中与遗传因素有关。
如果您有糖尿病家族史,应考虑进行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师可以通过分析您的家族病史,给出预防糖尿病的建议,并提供遗传测试的选择。
2. 健康饮食饮食对预防暴发性1型糖尿病至关重要。
注重均衡的饮食可以维持体重、血压和血糖的稳定。
以下是一些饮食建议:•控制糖分摄入:减少糖分和高卡路里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消耗胰岛素。
•多食用全谷类食物:选择全麦面包、糙米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增加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等,有利于稳定血糖。
3. 锻炼身体锻炼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度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度,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建议:•有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增加肌肉锻炼:进行适度的肌肉锻炼,如举重、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度。
4. 控制体重肥胖是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控制体重,可以减少胰岛素的需求并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控制体重的方法:•合理饮食:遵循健康饮食原则,控制热量摄入,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消费。
•规律进餐: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避免暴饮暴食。
•坚持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能量消耗。
5. 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压力是引发糖尿病的一种因素,包括暴发性1型糖尿病。
通过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减少患病的风险。
以下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建议:•学会管理压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压力释放方式,如运动、冥想、与亲朋好友交流等。
•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6.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及时措施预防糖尿病的发展。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与处理

发热、恶心、呕吐居多;或胰岛自身抗体阴性,如胰岛素抗体和IA-2Ab、GAD-Ab一般检测阴性;98%患者的胰淀粉酶、胰脂肪酶及弹性蛋白酶水平不同程度升高。
但血清胰酶增高并非是暴发性1型糖尿病所特有,而主要由酸中毒等严重代谢紊乱等导致;起病急骤,发病至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时间为1~2周;可在怀孕期间或分娩后发病;有报道称,与人类白细胞抗原有关等。
我国张弛等研究认为,急骤起病1型糖
文/ 杨天需(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主治医师)
我毕业多年,因工作关系对应急救护
知识知之甚少,遇事更倾向于直呼120,但
紧急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生命不允许我
们干等着120到来。
2018年我有幸参加甘肃
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对应急救护
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近期,我参与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的设计、培训和功能演练,对医务人员的
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倍感遗憾。
一是心肺。
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五例的急救和护理

<8 . 5 。该 病起 病急 骤 , 代谢 紊乱 严 重 , 预后凶险,
抢 救 不 及 时 常 可 危 及 患 者 生 命 。2 0 0 8年 5月 至 2 0 1 1年 8月 我 科 共 收 治 暴 发 性 1型 糖 尿 病 患 者 5例 , 现将 急救 与护 理报 告如 下 。
增高 , 胰腺 B超检 查均无 异 常 。 1 . 3 结 果 经 积 极 治疗 及 护理 , 5例患 者 均好 转 出
尿 病 患者 发生 DKA 时 , 体 内会 不 同程 度 缺 钾 , 但由 于脱 水及 酸 中毒 的存 在 , 血 钾 可 保 持 在 正 常 范 围甚 至高 于正 常 ; 在 酸 中毒 纠 正过 程 中 , 钾 离 子会 从 细 胞
解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NU F S J Chi n PLA
暴 发 性 1型 糖 尿 病 患 者 五 例 的 急 救 和 护 理
杨 丽雅 , 胡 艳 飞
( 金 华 市 中心 医 院 内分 泌 代 谢 科 , 浙江 金 华 3 2 1 0 0 0 )
暴发 性 1型糖 尿病 是 1 型糖 尿 病 的一种 特 殊类 型. , 由 日本 学 者 I ma g a wa等l _ 】 首先报道 , 其 诊 断标 准为 : ( 1 ) 高血 糖症 状 1周 内 出现酮 症 和酮 症 酸 中毒 ( d i a b e t i c k e t o a c i d o s i s , D KA) ; ( 2 ) 血 清 空腹 C肽 < 0 . 1 n mo l / L ( 0 . 3 n g / m1 ) 和 餐 后 C肽 <0 . 1 7 n mo l / L ( 0 . 5 n g / mI ) ; ( 3 ) 初 诊 首 次糖 化 血红 蛋 白 ( Hb Al c )
暴发性1型糖尿病:亟需关注的新病种

年 龄小于 2 0岁 ,这表 明 虽然有一 些关于 儿童发 病 的报 道 ,但 9 。 0 %以上 的患者 年龄大于 2 0岁 。这 些发现 又与 l A型糖尿病形成 了鲜 明对 比 ,因为 1 A
簿 黜 礴 尊
整器露 ‰ l
型糖 尿病 多 发于 青少 年 。
《 翱辩t
因此 ,它 的缺如会增 强脂肪 分解作用 ,从而 引起酮 症 ,进而 引 起酮症酸 中毒 。不 经恰 当治疗 ,酮症酸
中 毒 会 导 致 患 者 死 亡 。 根 据 美 国 糖 尿 病 协 会
( A)和 世界卫 生组织 ( HO)分级标准 ,i AD : W 型
糖 症 和 酮症 酸 中毒进展 极 其 迅速 。发 病机 理有 待
能造 成 患者死 亡 。
石
瞎 曰 、 由 目 瞄 自 钿 晌 址 +丁 、 生 M
B
铀
晌
定义和基本概念: 什么是暴发陛l 型糖尿
。一 ‘ 。 ¨ 一 此 ’ ~ 土
阳 严重破 坏 会 导 致胰 岛素 分泌 几近 缺如 。 既然 胰 岛
l : 暴发性 1型糖 尿病 发病 时 B 细胞 进行性 破坏 ,
— — —
1
图 1暴发性 1 . 型糖尿病和 1 A型 ( 身免疫性) 自
糖尿病 B细胞假 想破 坏 过程 示意 图
在先 前 研 究 中 ,我们 收 集 到 了一组 没 有 出现
的 l型糖 尿 病患者 有 4 3名为暴 发性 l型糖 尿病患 者) 。在 日本爱媛 县进行 的一项基 于 医院 的区域性 研究 发现 ,在 急性起病 ( 月 内启用胰 岛素 )的 3个 1 型糖尿病 中 ,有 1 . % ( 48 9比6 )是暴发性 1 1 型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一例报告

步 升 高 , 停 抗 炎 药物 观 察 3d 体温 遂 ,
期 显变化 。 因外 阴 巴士 腺 囊 肿 于 外 院 住 院 L标准 碳 酸 氢根 8mmo/ , 准 剩 余 碱 无 下 降 趋 势 , 间每 天 抽 取 血 培 养送 检 l 标 L
手 术 , 后 予 头 孢 呋 辛 治疗 , 术 3d后 出现
1 . 入院查体 2 呈 3 kU L 乙肝 表 面 抗 体 ( )余 ( ) 尿 突 发抽 搐 , 癫 痫 大 发 作 ,昏迷 , 次 住 l /。 + , 一 。
入 8 mo L, 6 / T:6 ℃ , :0 p 培 养 : 肠 埃 希 氏菌 , 泛 耐药 。 部 B 院 , 院血 糖 1. m l 予对 症 治疗 3 . P 16b m, 0 大 广 腹
觅代 实 用 医 学
21 0 0年 5月 第 2 2卷 第 5期
・ 5 5 ・ 9
・
病例报告 ・
暴 发 性 1型 糖 尿 病 一例 报 告
王 小 玲 , 斌 , 荣 王 阿
d i 03 6/.s.6 1 802 1 . . 5 o: . 9 js 17 — 0 . 00 0 1 9 in 0 0 57 【 图分 类 号 】 R 8 . 中 5 71 【 献 标 志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7 -8 02 1 )50 9 —2 文 6 10 0 (0 00 —5 50
由于尚未发现其 明确的病 因及 自身免疫 4 L, 5I U/ 白蛋 白 4 . gL 葡 萄 糖 6 .9 以上, 予消炎痛栓后 , 01 / , 8 4 给 体温可下 降至 3 ℃ 7
的证 据 , 根 据 19 年 美 国糖 尿病 协 会 mmo/ 肌 酐 3 9t o/ , 素 氮 3 . 左 右 , 97 l L, 2 m l 尿 a L O3 8 4~ 6h后 复 高 热 。 行 以 下检 查 : ( DA) 19 A 及 9 9年 WHO 对糖 尿 病 的分 mmo L 尿 酸 10 . p l.淀粉 酶 l 结 核 抗 体 阴性 , 找 疟 原 虫 阴性 , 免 疫 l, / 070 mo _ B, 4 血 人 型诊 断方 案 , 被 归 入特 发性 1型糖 尿 I / , 油 三 酯 1 . mo L 肌 酸激 酶 缺 陷病 毒抗 体 阴性 , 达 氏反 映 阴 性 , 暂 UL 甘 9 m l , 14 / 肥 血 病 的 范畴 … 现 将 宁 波 市 北仑 人 民 医 院 12 .I L, 酸 激 酶 同工 酶 5 .I / 培 养 阴性 , 查 B超 : 有 肾积 水 消 失 , 。 0 1 U/ 肌 0 11U L, 复 原 收治 的 1 暴发 性 1 糖尿 病 报 告如 下 。 乳 酸 脱 氢 酶 36 /,a 丁 酸脱 氢酶 盆 腔 积 液 未见 , 正 常 , 声 心动 图未 及 例 型 2 .I L _ 0U 羟 余 超
爆发型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爆发型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爆发型1型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病年龄:爆发型1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和年轻人,但也可能发生在其
他年龄段。
2.发病时间:本病起病急骤,发病时间不明确,多数患者是在短时间内突然
发病。
3.胰岛素分泌不足:爆发型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无法
得到有效控制。
4.酮症酸中毒:爆发型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常出现酮症酸中毒,表
现为恶心、呕吐、腹痛、乏力、嗜睡等症状。
5.高血糖:爆发型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极高,血糖波动大,需要胰岛素
治疗才能控制病情。
6.其他症状:本病患者还可出现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
7.胰岛自身抗体阳性:部分爆发型1型糖尿病患者可检测到胰岛自身抗体阳
性,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等。
综合以上诊断标准,爆发型1型糖尿病的确诊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胰岛素分泌不足情况、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等症状,以及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等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确诊爆发型1型糖尿病需要排除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和其他可能导致高血糖的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往史、家族史、体格检查
• 既往史:既往有胆囊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 史。
• 家族史:否认“糖尿病”家族史。
• 查体:心率110次/分,律齐,右上腹压痛,反 跳痛(+)。
辅助检查
2018.3.24-2018.3.26江门市医院住院期间
血常规 电解质 糖化血红蛋白 肾功能 随机血糖 心肌酶 血淀粉酶 血气分析 尿常规 上腹部CT
血液分析
白细胞总数(WBC) 13.55↑ × ×10^9/L,
电解质
钠136↓ mmol/L,氯94↓ mmol/L。
随机血糖
24.84↑ mmol/L。
血气分析
酸碱度 7.216↓ , 剩余碱 -17.7↓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6.6%
尿酮体
2+
肾功能、心肌酶、血淀粉酶 未见异常。
上腹部CT
3小时 0.1 ng/ml 29.5 uIU/ml
诊断
• 爆发性1型糖尿病
关于该病
•暴发性1型糖尿病 是由日本学者于2000年提出的1型糖尿病 的新亚型。该病胰岛β细胞在一周左右完全性破坏,高血糖 症和酮症酸中毒发生迅速,起病急骤,病情危重,预后凶险, 是代谢性疾病的急危重症。
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型) 1型糖尿病 特发性1型糖尿病 (1B型) 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 暴发性1型糖尿病( FT1D )
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 5、其他特点。
• ④起病时有严重的酮症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患者90% 以上以酮症酸中毒起病,常伴有明显的电解质紊乱,表 现为高钾、低钠、低氯血症,同时可伴有血、尿淀粉酶 的升高。而FT1D患者起病时血电解质紊乱程度明显比 经典和特发T1D更为严重;
• ⑤起病时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且不可逆,经典T1D患 者起病时尚有少量的β细胞残留,往往要经历数年胰岛 功能才完全丧失。而FT1D患者在起病时胰岛功能已近 乎完全丧失。
病因与发病机制
• FT1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 目前认为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病毒感染
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I是FT1D的易感基因。 • 在遗传易感基础上,病毒感染是引发FT1D的关键。 • 病毒感染感染后可能促发自身免疫反应,通过内源性及
流行病学
• 多数FT1D见于亚洲国家,在美洲和欧洲也有报道。 • 日本多中心的调查显示,1991年至2000年就诊的以酮症或酮症酸
中毒起病的T1D患者中19.4%为FT1D。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从2001-2008年所有住院糖尿
病患者中筛选出11例FT1D患者,占所有连续住院糖尿病患者的 1.24‰,占T1D患者的1.5%,占新发T1D患者的10.3%。 • 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男性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 女性发病年龄往往较男性小,且多数与妊娠相关。 • 从发病年龄来看20岁以上的成年人占绝大多数,这与经典T1D有 所不同。
肽水平显著降低,一般测不到IRA。
临床表现----其他系统表现
• 98%的患者血清酶水平身高,但胰腺CT及超声检查多 无明显异常,极少数患者可有胰腺水肿。
• 多数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可轻度升高。 • 血清CK、CK-MB、肌钙蛋白、BNP升高,甚至心力衰
竭。 • 心电图可出现一过性改变,如心肌梗死、房颤、室颤、
• 类感冒样症状:发热、头痛、咳嗽、咽痛; • 胃肠道不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 低血糖症状可出现在病情发生之前。
临床表现—高血糖及代谢紊乱表现
• 严重的烦渴、多饮、多尿等高血糖症状; • 高血糖症状出现1周内即发生DK,其中90%为DKA; • 发病时血糖很高、而HbA1c多接近正常,血胰岛素、C
病历分享
爆发性1型糖尿病
柳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一般情况
• 姓名:卢某 • 性别:女 • 年龄:45岁 • 主诉:口干多饮伴恶心呕吐3天。
现病史
• 患者3天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乏力,伴恶心呕吐, 至江门市医院就诊,经降糖、补液、抗感染等治疗,经 2天治疗后症状缓解,患者自动出院。出院诊断为“糖 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胰腺炎”。
外源性途径促发胰岛素β细胞凋亡。
临床特征
• ① 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高血糖症状到酮症 酸中毒的时间很短,通常1周以内,平均为4.4天,明显短 于经典T1D患者的36.4天;
• ②起病时严重高血糖,近乎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 ③90%以上的患者合并有胰酶的升高,70%患者发病前有
束支传导阻滞或其他非特异性改变。 • 一过性冠脉痉挛,心电图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极易
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其他系统表现
• 合并急性脑水肿、肺水肿、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衰竭 ;
• 上述表现与DKA时内环境紊乱、微循环障碍、缺血、缺 氧有关,往往提示病情严重。
临床特征
• 1、出现高血糖症状到发生酮症酸中毒时间很短。 • 2、起病时有严重的代谢紊乱。 • 3、起病时胰岛功能机会完全、无可逆地丧失。 • 4、起病时可合并肝、肾、心脏、横纹肌、胰腺外分泌
发热、咽喉痛、头痛、关节痛等“流感样”或腹痛、腹泻 等腹部不适症状,50%左右的患者起病时有意识障碍。有 些甚至发生了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类白血病反应、心电 图T波改变、房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 前驱症状 • 高血糖及代谢紊乱表现 • 者发病前有类感冒样症状或胃肠道不适,多在 发病前2周内出现。
白细胞总数 38.36*10^9/L。 钾 6.65mmol/l,钠130.9mmol/l,氯 87.4mmol/l。 6.8%。 肌酐 125umol/L。 36.94mmol/L。 ALT 49U/L。 458U/L。 PH 7.039。 尿酮体3+。 胰头边缘稍模糊,炎症?
• 2018年3月27日入院后我院复查:
胰头部脂肪间隙稍模糊,左侧肾前筋膜稍增厚
胰岛素相关抗体 抗胰岛素抗体
抗胰岛细胞抗体
阴性 阴性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 胰岛素自身抗体(定量)IAA-DL
阴性 阴性
C肽 胰岛素
空腹 0.1 ng/ml 18.1 uIU/ml
1小时 0.15 ng/ml 27.1 uIU/ml
2小时 0.16 ng/ml 27.7 uI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