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可作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

合集下载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低于 2500 克的新生儿。

由于他们在母体内发育未完全,各器官功能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因此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以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一、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点低出生体重儿在生理上与正常体重的新生儿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容易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保暖不当容易导致低体温,进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其次,他们的呼吸系统也不成熟,可能存在呼吸浅表、呼吸暂停等问题。

再者,低出生体重儿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弱,吸吮和吞咽能力差,容易出现喂养困难、胃食管反流等情况。

此外,他们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

二、护理环境1、温度与湿度保持室温在 24 26℃,相对湿度在 55% 65%。

可以使用暖箱或辐射式保暖台来维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2、减少噪音和光线刺激病房内应保持安静,噪音应控制在 60 分贝以下。

光线不宜过强,可使用遮光布来调节光线强度,以保护新生儿的眼睛。

3、严格的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在接触低出生体重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病房内的物品和设备也应定期消毒。

三、呼吸管理1、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定时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及时发现呼吸暂停等异常情况。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鼻腔和口腔的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

3、呼吸支持对于呼吸功能严重不良的新生儿,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等呼吸支持设备。

四、营养支持1、喂养方式的选择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一般来说,早期可采用静脉营养,待其胃肠道功能逐渐成熟后,过渡到经口或胃管喂养。

2、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是低出生体重儿最好的食物,富含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和促进生长发育。

如果母亲无法提供母乳,可以使用捐赠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

3、喂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喂养时应采取缓慢、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呛奶和胃食管反流。

喂奶后要轻轻拍背,帮助排出胃内气体。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16期极低出生体重儿多发于早产儿中,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进而诱发患儿出现生活能力较弱、营养储备不足、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功能不健全及器官发育不成熟等病症,严重时还会造成新生儿出现病死的情况。

资料与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极低出生体重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参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开展袋鼠式护理干预。

⑴纳入标准:①本院出生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②体重<1500g [1]。

⑵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儿;②存在消化道畸形及其他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新生儿[2]。

试验组顺产30例,剖宫产16例;男31例,女15例;Apgar 评分(8.16±0.46)分。

参照组顺产29例,剖宫产17例;男32例,女14例;Apgar 评分(8.17±0.45)分。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方法:参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每周允许患儿家属探视1次,探视时间低于20min。

试验组开展袋鼠式护理干预:新生儿出生2周后,且未接受有创通气,1d 内未出现血氧饱和度变化或下降则可开展袋鼠式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需做好物品准备及环境准备,指导新生儿父母沐浴更衣,患儿母亲需坐在躺椅上,将患儿包裹打开,除了尿不湿包裹部位,其余部位均露出皮肤。

患儿面向妈妈并抱至其胸前,保证母亲与患儿保持最大限度的接触,母亲需在患儿背部放置一只手,同时需托起新生儿臀部,避免患儿下滑,将母亲的衣衫盖在患儿后背上,同时调整患儿怀抱姿势,保证姿势处于最适合、最舒适的状态,维持直立60°趴睡在母亲胸前。

袋鼠式干预期间需指导母亲多接触患儿,轻抚或轻吻患儿皮肤及头部,初始护理干预时间为30min,待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可将袋鼠式护理干预时间延长,但不可超过2h,若患儿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或不耐受,则需停止护理干预,同时将患儿放置保险箱中,待患儿稳定后可遵循医嘱开展护理干预。

袋鼠式育儿法

袋鼠式育儿法
• 出生后经过初步的评估和基本复苏,袋鼠
式护理即可开始。
婴儿何时开始袋鼠式护理
•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可以用胃管喂 养或之后用小杯喂养或采取其他的 喂养方法。 • 婴儿不能有威胁生命的疾病或畸形。
袋鼠式护理母婴的准备
• 首先要让母亲做好准备,详细解释什么是 袋鼠式护理。 • 教授以下方法: • 1 持续的皮肤接触 • 2 如何喂养婴儿 • 3 母乳喂养时如何抱奶 • 4 如何挤奶 • 5 如何护理孩子 • 6 她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婴儿穿什么?
• 1.环境温度应该是22~24度,婴儿应该裸体 在“袋中”,除了一个尿布,温暖的帽子 和短袜。 • 2.若温度低于此温度时,除了尿布,温暖 的帽子和短袜,婴儿还应穿无袖的棉衫。 要强调的是衬衫前面开口,应该允许婴儿 的脸、胸、腹部、手臂、腿保持和母亲胸 腹部皮肤接触。母亲用她的日常衣服盖住 她自己和孩子。
用以下方法取放婴儿
• 用一只手托住婴儿的颈部和背部,将婴儿 的下颌向上轻轻的抬起,使婴儿呼吸通畅, 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臀部。 • 婴儿舒服,没有任何压力。
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保证血氧饱和度稳定、氧气的消耗血糖的 水平,比传统的婴儿护理的方法要好,也 就是比婴儿暖箱好。
对婴儿的好处
• 维持睡觉的方法。 • 减少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压力,新生 儿很少哭闹。 • 在医院期间新生儿平均体重增长比没 有进行袋鼠式母亲护理的快。 • 婴儿接近母亲的乳房。
对母亲及家属的好处
• 帮助母亲与她的孩子建立很好的感情。 • 使母亲感觉有信心护理她的孩子。 • 使母亲感觉良好,能给她的孩子这样的 护理。 • 在袋鼠式护理期间,母亲感觉压力减轻。
袋鼠育儿法最重要好处
母亲用这种方法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保证了孩子的良好状态

袋鼠式护理本部

袋鼠式护理本部

袋鼠式护理成功十条措施
Ø 书面政策传达
Ø 24h/d、7d/w开放
Ø 医护的培训技能
Ø 无法实施24/7,保证每次至
Ø 所有孕妇知晓优点与方法 少1小时
Ø 健康足月儿产后数分钟开 Ø 鼓励通过KMC满足婴儿保暖
始早产儿或患病儿尽早并 和安抚需求
密切观察
Ø KMC时提供充分保暖措施
Ø 指导母亲抱出婴儿确保安 Ø 通过各种方式为出院后母婴
准备工作
Ø 1.人力准备:有一名助产士或护士 Ø 2.袋鼠式护理设备:产床、病床、座椅 Ø 3.物品:毛巾被、婴儿被、搭脚凳 Ø 4.新生儿监护设施 Ø 5.配备一名新生儿科护士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MCH Hospital of Anhui Province
准备工作
产房、产科、新生儿科培训:
Ø 准备接生和出生90分钟内的基础护理 Ø 产房、病房、新生儿科持续袋鼠式护理保暖和评估 Ø 支持母乳喂养和母乳喂养替代方式 Ø 异常情况识别处理和转诊 Ø 家长宣教、家庭护理内容、预防感染等健康教育内容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MCH Hospital of Anhui Province
袋鼠式护理
皮肤接触的好处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MCH Hospital of Anhui Province
袋鼠式护理
皮肤接触的好处:
Ø 保持体温 Ø 促进母乳喂养、早开奶 Ø 促进母亲与新生儿的情感交流,安全感 Ø 促进激素分泌,促进子宫收缩和胎盘娩出 Ø 帮助新生儿建立免疫屏障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MCH Hospital of Anhui Province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生理指标:心率、体温、血氧、父亲接触或床边照 顾开始30min内新生儿啼哭持续时间 父亲要求:亲子依附的建立、照顾行为的实施、床旁照顾 帮助新生儿尽快适应外部环境,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满足 其情感需要,减少应激反应,促进新生儿更快处于一个舒 适稳定的状态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是指出生体重在1500克以下的婴儿,他们通常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来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袋鼠式护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护理方式,它不仅能够提供婴儿所需的照顾,还能够增强家庭成员的亲子关系。

本文将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

袋鼠式护理是一种将婴儿裸露在母亲或父亲的胸部、心脏一侧并用布巾盖住的方法。

这种护理方式可以帮助婴儿保持体温、控制呼吸和心跳、增进亲子关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早产儿护理方式。

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来说,袋鼠式护理的应用可以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袋鼠式护理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研究表明,袋鼠式护理可以帮助调节婴儿的体温、呼吸和心跳,这对于早产儿来说尤为重要。

袋鼠式护理还可以促进早产儿的早期乳汁摄取,提高他们的营养状况,有利于增进他们的生长发育。

袋鼠式护理有助于增强亲子关系。

在袋鼠式护理中,父母和婴儿的肌肤接触会促进婴儿产生安全感,有助于建立亲子情感。

父母和婴儿之间的肌肤接触还可以促进父母对婴儿的情感连结,有助于提升亲子关系的质量。

袋鼠式护理有助于促进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

在袋鼠式护理中,家庭成员可以更加密切地参与婴儿的护理过程,这有助于提升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支持度。

通过袋鼠式护理的方式,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婴儿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支持和照顾。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局限性。

袋鼠式护理需要家庭成员有较高的护理能力和责任感,这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身体特征和健康状况较为脆弱,袋鼠式护理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医护人员的协助和指导。

一些家庭可能因为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原因无法充分实施袋鼠式护理。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早产儿保持体温、促进营养摄取、增强亲子关系、提升家庭成员的支持度。

袋鼠式护理的应用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袋鼠式护理要求

袋鼠式护理要求

袋鼠式护理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袋鼠式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方式,它起源于澳大利亚的乡村地区,后来逐渐被引入到医疗领域,成为一种流行的护理方法。

袋鼠式护理主要针对早产儿或者低体重儿,通过皮肤接触、呵护和保暖等方式来帮助新生儿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

袋鼠式护理对婴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被认为是一种温馨、贴心的护理方式。

袋鼠式护理要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保持皮肤接触:袋鼠式护理的核心是通过皮肤接触来促进孩子的发育。

护理者应当将孩子放在自己的胸前,让孩子的身体贴近护理者的皮肤,保持温暖和亲密的接触。

这种亲密的接触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护理者的呼吸和心跳,让孩子感到安心和温暖。

2. 保持体温:早产儿或者低体重儿由于生存环境不完善,往往容易受到感冒或者其他疾病的影响。

在进行袋鼠式护理时,要确保室温适宜、房间干燥、衣物干净、孩子的体温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

可以通过加衣、盖被、加热等方式来保持孩子的体温。

3. 注意饮食: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往往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饮食对他们的身体发育至关重要。

在进行袋鼠式护理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条件,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4. 注意安全:袋鼠式护理需要护理者保持警觉,确保孩子的安全。

在抱孩子的过程中,要避免孩子从护理者的胸前滑落或者噎到。

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护理者应该随时监护孩子的呼吸和心跳,注意孩子的脸色和表情,及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5. 营造安静的氛围: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往往容易受到嘈杂和干扰的影响。

在进行袋鼠式护理时,要尽量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避免过多的光线和噪音,让孩子感受到安静和舒适。

6. 注意个人卫生:袋鼠式护理要求护理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戴口罩、穿干净的衣服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袋鼠式护理是一种非常温馨、贴心的护理方式,对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是一种提供早期、持续皮肤接触及母亲哺乳的护理方法,旨在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这种护理方式最初是为了应对哥伦比亚医院婴儿科病房床位不足的问题而发明的,并在过去几十年间被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成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护理的标准护理方式之一。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通常小于1500克,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的主要对象。

这类儿童具有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神经发育不良等问题,需要高质量、细心的护理。

袋鼠式护理在这一群体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探讨,研究表明,这种护理方式不仅在养育过程中,还能对婴儿的生命健康和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袋鼠式护理的基本原则是将婴儿躺在母亲的胸口,使母亲的身体可以为婴儿提供温暖和安全感,并将婴儿柔和地包裹在母亲的皮肤下,使其受到最自然的呵护。

这种护理方式需要母亲保持躺下以保证婴儿安全。

袋鼠式护理不仅可以保持婴儿的体温,还可提高母亲-婴儿的亲密度,促进乳汁分泌和婴儿营养摄取,同时稳定婴儿的心率、呼吸,对促进婴儿的认知、视觉和运动发展也有显著的影响。

在实施袋鼠式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定期评估婴儿的健康状况,遵循标准化的操作程序,确保婴儿和母亲的安全。

袋鼠式护理要求母亲必须在早产儿适应性监测结束后方可实行。

如果母亲患有乳腺炎、感染、发热以及其他可能会影响婴儿健康的疾病,袋鼠式护理就不适用。

此外,需要进行恰当的记录,报告相关的病史和护理指标,以调整和优化护理计划,确保护理质量。

综合以上所述,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和赞誉。

这种护理方式通过促进母婴间的亲密接触,提高婴儿的体温、免疫力和心理健康;同时,也能增强母乳喂养的效果,降低婴儿死亡率,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护理方式。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9-09-19T11:41:34.55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作者:李淑华[导读] 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展袋鼠式护理利于促进其快速生长发育,尽早恢复健康状态,尤其可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发生,保证机体安全,值得推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61001摘要: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研究共选择108例作为资料,均为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组各5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干预,袋鼠式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生长发育速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体重、身长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与对照组25.93%比较明显更低,P<0.05。

结论: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展袋鼠式护理利于促进其快速生长发育,尽早恢复健康状态,尤其可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发生,保证机体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强孕期保健,以确保孕妇及新生儿健康及安全,但部分孕妇仍可能受到高龄、多胎、妊娠期高血压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分娩极低出生体重儿[1]。

极低出生体重儿存在脏器功能不全、营养不足等问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即使及时抢救出现,也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危害机体健康状态,不利于健康成长[2]。

针对此种情况,可靠的护理工作备受重视,如袋鼠式护理模式注重营造温暖的环境,拉近母婴关系,利于增强新生儿安全感,且母亲也更加安心和配合。

为此,本次研究对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疗效进行了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共选择108例作为资料,均为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组各54例,出生体重1000g-1499g,出生胎龄28周至32周,且病情可耐受,家长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袋鼠式护理可作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常规护理【摘要】目的研究袋鼠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育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方法筛选出生时体重0.05),且母乳喂养比例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经意向性治疗分析后,两组患儿的各测量值之间仍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袋鼠式护理在稳定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中与常规护理同样有效,且不会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保温箱护理;日增体重
近20年的实验和研究显示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可能是稳定型低出生体重儿,或是替代保温箱护理的一个选择[1]。

尽管kmc有一定的优势,但它仍未被广泛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且无足够的数据证实kmc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的生长参数、袋鼠式护理的可接受性和长期预后的影响。

有报道指出与标准保温箱护理相比,kmc可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增加,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2]。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在过渡监护病房中使用kmc稳定极低出生体重儿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替代传统护理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患者均来自漯河市中心医院儿科重症
监护室,告知患者监护人书面知情同意书。

筛选标准: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0.05),且母乳喂养比例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研究期间,kmc组出现2例败血症和1例低体温患儿,cmc组出现2例败血症,2例呼吸暂停和1例低血糖患儿,终止当前护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

经意向性治疗分析后,两组患儿的各测量值之间仍无明显差异(p>0.05)。

未发现死亡病例。

3讨论
目前,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逐渐认识到kmc的重要性,实施kmc对母婴产生有利影响,可促进患儿生长发育,降低发病率。

我国活产婴儿中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常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器官发育不成熟、机体功能较差、营养储备不足等,早期专业的护理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远期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2]。

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袋鼠式护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稳定型vlbw患儿的方法,可替代传统保温箱护理;kmc组婴幼儿的生长参数、母乳喂养率和发病率与其他护理结果相似。

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2-3]。

有研究对kmc在vlbw患儿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kmc组平均增重1-3g/d,高于传统保温箱护理[3]。

我们研究也显示kmc组日增体重略高于cmc组,但无明显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kmc在短期内对vlbw患儿的生长参数影响较小。

有研究发现,当母乳喂养率较低时,kmc可影响母乳喂养率[3]。

kmc护理模式中强调母婴共室及母婴皮肤-皮肤接触,为母乳喂养提供了便利,有效促进母乳使用率。

本研究中,cmc组由于采取了间隔定时给予患儿母乳,结果其母乳喂养率与kmc组相似。

总之,袋鼠妈妈式护理在稳定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中与常规护理同样有效,且不会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

但kmc对vlbw的长期影响仍需进一步的临床护理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敏敏,刘晓丹,赵妍妍.袋鼠式护理国内外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1,25(12):3211-3212.
[2]倪佃芳.早产低体重儿袋鼠式护理效果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728-2730.
[3]任志刚.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337-73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