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安徽徽园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古徽州旅游调研报告

古徽州旅游调研报告

古徽州旅游调研报告引言古徽州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

为了更好地了解古徽州旅游现状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并撰写了此份报告,以供相关方面参考。

调研目的我们的调研主要目的是:1. 了解古徽州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2. 探讨目前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3. 提出可行的旅游发展建议。

调研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和详细的信息,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1. 实地考察:我们深入到古徽州的各个景点,观察游客数量和游客满意度;2. 问卷调查:我们编制了一份问卷,随机选择了100名游客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旅游动机和体验;3. 与当地政府和旅游机构的交流:我们与古徽州的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期望。

古徽州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古徽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这里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古徽州的古建筑群、传统村落和美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

然而,古徽州的旅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一、旅游景点拥堵问题古徽州的著名景点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往往人满为患,给游客带来巨大的不便,也会影响游客体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节假日限流措施:政府可以通过限制景区游客接待量的方式,避免人流拥堵;2. 游客预约系统:引入先预约后参观的制度,游客提前预约,避免人满为患。

二、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不足古徽州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培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2. 增加旅游设施:增加公共厕所、休息区和标识牌等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三、文化传承与保护问题古徽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文物保护:加大力度保护古建筑和文物,开展文物修复工作;2. 加强文化传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推广活动,提升游客对古徽州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徽州文化园市场调研报告

徽州文化园市场调研报告

南,依山面水,讲究风水之气,按易经风水学的原理建造村落水系。
厅堂前方称之为天井,采光通风,多进院落院院相套,造就出幽深的 家族型生活空间。宅院自身的建造是将现代的生活空间与传统徽派风
格相结合,将天井、院落、四水归堂等元素及寓意融入建筑空间,营
造出呼吸的房子。 高墙深院,马头翘角,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典雅大方。徽派宅 居注重装饰,“三雕”之美令人叹为观止。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水 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精美如诗,堪称徽式宅居的一大特 色。徽派院落景观的营造依据苏州传统园林造园之手法,秀美细致, 含蓄亲切,尽显文人雅致。
产品定位与客群相结合
全国知名艺术家的创作基地----艺术馆群落
全国知名企业的企业会所----企业会所群落
品质一流的养生度假酒店公寓----养生度假基地群落
------与艺术为邻,让您感受深邃而高雅的艺术氛围
------与企业家为邻,让您感悟创业成功的内涵与奥秘 ------与环保健康为邻,让您每天享受生命的春天
牌坊群
文昌阁
徽派盆景园
承办重要活动
商山庄酒店及徽州文化园景区经过四年多的精英,
已经接待了海内外宾客60多万人次,其中有市委、市政
府安排的多批次省市重要接待及大型会务活动。如2008 年被制定为徽商大会接待酒店、奥运火炬传递接待点等
重要接待酒店及景区。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被省、
市接待部门定为重要接待场所,在国内外旅游界享有一 定的声誉。
休闲独家基地及国家AAAA级风景区的综合性独家产品。
园区景区
徽州文化园集中展现了徽州文化所代表的中国明清四百年历史文 化精华。园区内景区规划由碑廊、牌坊群、徽派盆景园、紫阳书院、 新安画苑、古徽四宝斋、新安药堂、徽商纪念馆、徽戏楼、徽茶品茗 阁、徽菜馆、文昌阁、五凤楼等部分组成,全部开放后,每天都有徽 剧演出和徽州风情民俗表演。现在开放的是一期工程项目,主要有碑 廊、徽派盆景园、牌坊群、文昌阁、五凤楼五个部分。

徽州调查报告

徽州调查报告

徽州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徽州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

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了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

我们此次前往徽州进行调查,旨在探寻徽州的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状况等方面。

二、文化传承与保护1. 建筑风格:徽州以徽派建筑著称,这种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髓。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徽派建筑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传承,很多历史古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并向游客开放。

这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2. 环境保护:徽州周围环境清幽,山水相依,给人一种宜居宜游的感觉。

当地政府注重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三、社会发展与经济状况1. 旅游业: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徽州的旅游产业发达。

当地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并引导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2. 培育新兴产业:除了传统旅游业,徽州还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农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也为徽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四、人民生活状况1. 教育:徽州的教育系统十分完善,各级学校设备齐全,教学质量有保障。

此外,当地政府还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为下一代的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医疗保健:徽州拥有一流的医疗资源和服务体系,居民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医疗设施完备,服务专业化,使得居民的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3. 社会安全:徽州社会治安良好,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稳定,通过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和社区建设,有效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 旅游压力:由于徽州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但是,旅游压力也带来了环境破坏和公共设施紧张等问题。

建议加大对旅游业的管理力度,合理规划旅游资源的利用,保护环境,提高旅游质量。

2. 专业人才培养:虽然徽州的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但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合肥徽园调研报告

合肥徽园调研报告

合肥徽园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合肥徽园的发展历程、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探索该园区在促进徽派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成就和前景。

2. 调研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合肥徽园的情况,我们采用了以下调研方法:实地走访、访谈和网络调研。

3. 调研过程3.1 实地走访我们首先实地走访了合肥徽园,该园位于合肥市中心,占地面积500亩。

园区内设有传统徽派建筑群、徽商文化艺术馆、徽园广场和徽商博物馆等,展示了徽派文化的独特之处。

在徽商文化艺术馆,我们观赏了徽派传统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展览,感受到了徽派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徽园广场,我们参加了传统的徽派表演,如皖南三皮舞、徽调表演等,深入感受到徽派文化的魅力。

3.2 访谈我们还采访了合肥徽园的管理者和艺术家,了解了徽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管理者介绍了该园区的创建初衷以及徽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目标。

艺术家们则分享了他们对徽派艺术的热爱和创作心得。

3.3 网络调研为了进一步获得信息,我们还进行了网络调研,搜集了合肥徽园的相关报道、评价和用户反馈。

通过这些调研,我们对徽园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力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4. 调研结果4.1 发展历程与规模合肥徽园成立于2010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合肥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园区规模逐渐扩大,建设项目也在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艺术家的关注和参与。

4.2 影响力与成就合肥徽园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徽派艺术展览、表演、庙会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园区还积极联络其他的国内外徽派文化艺术机构,推动徽派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合肥成为徽派文化的中心。

与此同时,合肥徽园也在徽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通过举办徽派艺术培训班、工艺品制作示范等活动,园区积极传承和培养徽派艺术人才,为徽派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3 前景与展望合肥徽园作为合肥市十分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提升展览和表演水平、加强徽派文化的宣传等方式,持续提高徽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合肥徽园介绍讲解,作文

合肥徽园介绍讲解,作文

合肥徽园介绍讲解,作文篇一《徽园:合肥的宝藏园子》合肥有个地儿叫徽园,那可是个特别的地方。

徽园不大不小,就像一个装满了安徽各地宝贝的大盒子。

刚进徽园的门,就像闯入了一个大型的安徽历史文化展示厅。

里面的建筑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各个城市的风格都能瞅见。

比如说,皖南的建筑,白墙黑瓦的,那墙白得像刚下的雪,瓦黑得像黑锅底。

马头墙那造型就像一朵朵云,一节节往上垒,可好看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瞧见几个大爷在徽园里下象棋。

那场面可有趣了,棋盘就放在一个小亭子的石桌上,周围围了一圈人,都在那指指点点。

有个大爷眼睛瞪得老大,像铜铃似的,张嘴就喊:“将军!”另一个大爷也不甘示弱,摸着胡子,把棋子一挪,那手动作慢悠悠的,可是稳得很。

周围的人都跟着起哄,有个年轻人还在边上喊:“大爷,这招厉害啊。

”这小插曲就像是徽园里的一道特别风景,让这个充满古建筑的园子有了种热热闹闹的生活味儿。

徽园里还有好多园子,就像一个个小区域,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

有的园子里种满了花花草草,花开的时候五颜六色的,就像给园子穿上了花裙子。

蜜蜂和蝴蝶在花丛里忙个不停,它们大概也觉得这是个好地方呢。

有的地方又摆出了一些安徽各地特色的手工艺品,那些小玩意儿精致得很,像是带着制作工匠的灵魂在里头。

再走走就能看到一些古代名人的雕像,这些雕像栩栩如生,站在那好像在给人们讲述以前的故事。

徽园啊,就像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历史老人,静静地展示着安徽的过去和现在。

篇二《走进徽园:趣游安徽缩影》徽园是个很神奇的存在,感觉就像把整个安徽都给打包压缩到这个小天地里了。

这里的建筑布局超有讲究。

就跟小时候玩的拼图似的,一块一块拼在一起,组成了这个神奇的大园子。

我特别留意到亳州馆那里的建筑,它有着一种很古朴的味道,我一进去仿佛就能闻到那种浓浓的中药香。

就像真的闯进了亳州的老街,那窗户的雕花,刻画得跟真花似的,一瓣一瓣的都特别清晰。

那一次啊,我原本是想找个安静角落休息下的,谁知道误打误撞就走到了安庆馆附近。

徽州调研报告速写

徽州调研报告速写

徽州调研报告速写徽州调研报告速写徽州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山市”之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徽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当地民俗风情,为推动徽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以下是对调研结果的总结。

一、徽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徽州有悠久的历史,其文化底蕴深厚。

我们参观了黄山市的黄山区、歙县和休宁县等地,发现徽州古建筑是其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徽派建筑独具特色,建筑风格精致,结构稳固。

我们参观了歙县的古城墙和古屋,被传统的建筑艺术所吸引。

古建筑保存完好,令人叹为观止。

徽派艺术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参观了徽派石雕、木雕和瓷器等艺术品,被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所折服。

徽州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春秋二季的庙会和灯会等。

我们参观了歙县的庙会,发现当地居民热衷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庙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我们还参加了休宁县的灯会,看到了许多精巧的灯笼,光彩夺目。

这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徽州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二、徽州旅游业的现状及问题徽州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

徽州的古建筑和艺术品等文化资源更容易开发,但大自然的景观资源却被忽视。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力度,推出更多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旅游产品。

其次,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欠佳,导致游客投诉率高。

我们建议景区加强对游客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最后,旅游产品创新力度不够。

徽州虽然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但旅游产品多样性不足,游客体验度不高。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引入新的旅游产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徽州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徽州旅游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徽州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二是培育旅游产业链。

徽州可以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特色产业,如旅游纪念品、特色餐饮等,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徽州考察报告

徽州考察报告

安徽徽州古城人文历史调查报告调查项目:安徽徽州古城人文古迹调查地点:安徽徽州古城调查时间:2010年7月5号至2010年7月7号调查人:xx 调查对象:1安徽徽州古城人文历史古迹;2、古城徽州现有风貌;3、徽派建筑与苏州建筑之比较一.古城徽州的概况徽州,简称“徽”,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新安,自秦朝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行政版属相对稳定。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二.各类人文景观1.、宏村。

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为“民间故宫”。

著名景点还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

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雕楼、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万村明祠“爱敬堂”等景观。

2、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主体建筑有仁和楼、得月楼、茶楼、惠风石坊、徽园第一楼、过街楼、古戏楼等以及镶嵌其间的古色古香商品住宅楼百余间,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

3、许国牌坊。

是明万历皇帝为嘉奖内阁重臣歙县人许国决策云南平叛功勋而特别恩赐在其家乡古歙城中建造的。

是一座全部采用青色巨石仿木构造建筑的石牌坊,因其有8根粗达半米见方的巨石顶天立地,故俗称“八脚牌坊”。

4、陶行知纪念馆。

纪念馆旧馆为崇一学堂,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黄山歙县陶行知纪念馆和著名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现在的陶行知纪念馆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小北街,东眺问政山,南瞰长庆塔,西邻许国石坊,北附崇一学堂(陶行知少年就读处)。

徽州地域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徽州地域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一、调查日期:2021年4月29日二、调查地点:安徽徽州古镇三、调查对象:安徽徽州古镇民俗民居文化四、调查方式:查阅书籍,网络查询,走访询问,游览古迹等五、调查人:许新华六、调查结果、收获:我们需要对这样的地域传统文化传承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不能让太多的现代化侵蚀百花般的中国村落文化。

徽州民俗居住民俗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徽州民居可以从村落、住房和房屋装饰三个层次来反映其民俗文化。

徽州就其地理环境而言,“山岭川谷崎岖之中”,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南宋淳熙《新安志》载:“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

反应徽州独立的民俗单元体系,从唐代中叶起徽州一府六县的行政区划比较稳定。

其家族制度极为盛行,这使徽州民俗文化具有流长的纵向传承。

徽州各姓聚族而居,风俗古朴,宗族成员彼此礼让,反应在其建筑上的人文意义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

徽州地区的村落,兴建之初就重视村头组景,在进村口的地方,通常利用不同的山势、岗峦、溪流、,配置以牌楼、亭榭、宝塔、桥梁,形成优美的风水园林景观,人称之为“水口”。

许多民居,还精于雕镂装饰,通过宅门的门罩、窗楣、柱础等予以体现,其精美的雕琢,从工艺、构造到图案,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色彩。

徽州人对中国古代诗歌、园林、绘画艺术的追求和理解,推进了徽州“水口园林”的发展。

徽州村落的景观很特别,最宏丽的建筑首推宗祠。

宗祠是全宗族或宗族某一分支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又是敬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具有宗教般的神圣意义,所以普遍建得比更高大、更华美、更气派,使人身临其境时自然而然产生出一种神圣崇高、肃穆敬畏之情。

由于中国位居北半球,为了采光和防御冬季寒冷的偏北风,住房屋多向南而建;为了耕作和取水,房屋多建在河之北岸,且北有靠山,即建在南向的缓坡阶地上。

缓坡阶地上的村落排布呈现阶梯状,从山坡往下看,民居错落有致,构成良好的俯视景观,同时也构成理想的生态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安徽徽园的调查报告关于安徽徽园的调查报告摘要:城市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园的概述以及对安徽徽园的调查,粗略的介绍了该公园的规划和作者浅显的理解。

关键词:城市公园徽园微缩景观1.城市公园概述1.1城市公园的概念广义的城市公园泛指除自然公园以外的一切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如动物园、植物园、城市广场、主题公园等)。

而狭义城市公园指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实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

它作为城市的主要的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

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公园设计规范》等城市公园建设的法律规范,同时各省市又制定了符合区域特色的城市公园建设条例、设计规范等,对公园、绿地的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更好的发展城市公园、城市绿化、创建人居和谐提供了法律依据。

1.2城市公园分类按照国际惯例,公园可分为自然公园和城市公园两大类。

其中,自然公园是指大规模的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

随着城市绿地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变化,城市公园绿地出现了许多种类,尽管目前世界各国对城市公园还没有形成统——的分类系统,但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国情确定了自己的公园分类系统。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我国将城市绿地分五大类,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其中公园绿地又可分为五类,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1.3城市公园的重要意义“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②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公园的兴起。

如,城市公园的种类、布局、形式、功能等越来越丰富,已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和精神文明及科学知识教育的重要基地,对于城市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徽园简介著名的深圳世界之窗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自然风光、民居、雕塑、绘画以及民俗风情、民间歌舞表演汇集一园,再现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而徽园,则集安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特色为一体,成为公众了解安徽的一个窗口。

徽园,属于国家4A级景区。

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发起,合肥市人民政府精心策划,全省十七个市通力合作,集六千多万江淮儿女智慧之大成,奠基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开园于二零零一年九月,承接两个世纪,始有徽园。

徽园,采安徽民俗之灵气,积安徽人文之精华,塑安徽风物之神形。

黄山之奇,九华之韵,天柱之秀,琅琊之意,万象皆备于一园。

天之道,地之灵,人之杰,民之魂跃然其间,行则观其深,停则赏其神,徘徊究其,归则品其味。

徽文化博大精深,儒道释三家并存,老庄智思陶冶情性,建安文学惠泽子孙,桐城派几百年风骚独领,徽派古建筑世界闻名。

徽园远景3.实地调查3.1整体景观徽园位于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二十公顷(300余亩),园区整体规划以安徽行政区划为基本框架,长江、淮河环绕其间,东部皖北园区采用皇家园林建筑风格,西部皖南园区以徽派建筑水口园林为主要思路。

恰如安徽省的地理风貌和人文背景。

徽园正大门的五根花冠状圆柱,象征着建国五十年里,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五个大理石球,便是硕果累累之意。

与大门正面相连的桥被称为世纪桥,形状像电话的听筒,似乎让人们倾听着中国历史的声音,同时也预示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通信极为发达的信息时代。

以世纪桥为分界点,东面的水域称为淮河,西面的水域称为长江,中间的湖泊便当做巢湖。

世纪桥通往的广场便是世纪广场,广场为椭圆形,面积一万平方米。

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会有富安徽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供游客欣赏。

各地在相应的区位上均建有代表地方文化特色和风景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既相对独立成园,又与相邻园和整个园区相得益彰。

既有“黄山秀色、巢湖帆影、祗园风韵、九华佛光、李白吟月”等优美的人造景观,又有展示安徽社会经济发展巨大成就的各类现代化展馆。

3.2北区:合肥园蚌埠园阜阳园淮北园亳州园宿州园淮南园六安园①合肥园:合肥作为安徽省会,是全省经济和文化的命脉。

素有“包公故里,三国旧地”之美誉。

合肥园展厅主要介绍了建国以来合肥市的几代规划,向人们展示了合肥的建设发展历程和成果。

五根花冠状圆柱南北区导游图②蚌埠园:作为大禹治水时期的一处故地,加之当地对“禹墟”的重大考古发现,蚌埠人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感情。

③阜阳园:颍州西湖。

④淮北园:淮北市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早在4000年前,商部落首领就在现在的淮北市区筑城而居。

淮北馆设计独特,是依“北”的汉字形状建造。

馆内主要展出淮北有名的根艺作品。

⑤亳州园: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亳州的风流人物层出不穷——一代圣君商汤,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枭雄曹操,“天资文藻,博文强识”的魏文帝曹丕,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中医外科鼻祖华佗,军事上震古烁今的张良、曹仁、曹洪、夏侯渊、许褚,还有代父从军的孝烈将军花木兰,都生于亳州。

亳州园内有大关帝庙(花戏楼)、地下运兵道和古井亭(古井酒厂)的复制品。

合肥园⑥宿州园:宿州市境内有四大特产,即砀山酥梨,萧县葡萄,灵璧奇石,符离集烧鸡。

宿州园的设计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特色为重点,囊括了灵璧奇石,萧县书画等内容。

宿州馆则以灵璧奇石,钟馗画为核心,周围有梨园,象征当地酥梨。

⑦淮南园:淮南市我国古代楚文化发祥地之一至西汉淮南王刘汉时达到鼎盛期。

淮南的八公山一带是我国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的战场。

此外,有着古老历史的八公山豆腐也因为其有两品质享誉中外。

⑧六安园:六安园又称六安山川,该园通过天堂寨的微缩景观,集中反映了六安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3.3南区:安庆园滁州园池州园黄山园巢湖园宣城园马鞍山园芜湖园铜陵园①安庆园:安庆文化繁荣,古迹星罗,名人辈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丰富,旅游业也独具优势。

安庆园由安庆馆、天上人间雕塑及振风塔组成。

其中安庆馆又称戏剧院,建筑反映了安庆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风格。

八音石灵璧奇石②滁州园:滁州园由滁州馆、醉翁亭、九曲流觞三部分组成。

滁州馆整体建筑为具有现代派建筑风格的两层小楼,造型呈谷仓形状。

主要为了纪念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小岗村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取得的骄人成就。

琅琊山醉翁亭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欧阳修曾在此写下《醉翁亭记》③池州园:池州园位于整个园区西北部,东北临长江,东接铜陵园区,西南与黄山园区相邻,主要分入口处,杏花村景区、佛教文化区,升金湖景区、生态园区、溶洞景区等六大景区。

其中九华山作为全国重要的佛教胜地之一。

④黄山园:黄山境内有世界遗产2处,国家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保护街区2处,旅游资源之丰富,密度之大,品位之高,举世罕见。

黄山园总体规划建筑设计为徽州古建筑为主。

主要浓缩了石碑坊及黄山“四绝”中的“怪石”和我省最大的人工湖泊——太平湖、纪念徽州商人所建的徽商馆。

以玲珑剔透的揽胜阁、朴素淡雅的水街等展示徽文派建筑的艺术精华,以数百年树龄的银杏、罗汉树、樟树等为主体,辅之乔、灌、花、草结合的造园手法,体现徽派园林的特色和韵味。

汤显祖曾说:“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九华寺徽商馆无徽不称镇徽州牌坊地方纪念性独特建筑⑤巢湖园:主要由巢湖、银屏山、半汤温泉、陋室亭及巢湖馆组成。

重点塑造和体现巢湖美丽的山水风光。

⑥宣城园:宣城市境内自然、人文景观都很丰富。

著名的有“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天下四绝之一的广德太极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鳄鱼湖,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

宣城馆建筑为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错落有致的空间组合以及一道道马头山墙,黑白灰的建筑色彩,对传统的的民居类型加以创新和变化,既体现了徽派建筑的文脉,又具有新颍清雅的现代风韵。

陋室亭当年刘禹锡就是在这里写下了诗涌千古的华章《陋室铭》浓郁的徽派建筑风格高大的裸子植物作映衬⑦马鞍山园:马鞍山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全市拥有采石矶风景区、濮塘风景名胜区两个省级风景区及太白楼、李白墓、朱然墓等六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由主体建筑太白楼、牌楼及临水假山等构成,配以地方特色的树木花卉,艺术地再现采石矶、太白楼的自然、人文景观。

⑧芜湖园:芜湖园位于徽园“长江”之滨,芜湖馆背依“赭山”,前临“镜湖”,芜湖馆呈半圆弧形,似张开双臂迎候八方宾客;坡前耸立一可动雕塑“风帆”,其主要体现芜湖人民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馆的背面四块青铜浮雕,记述着芜湖的过去和现在。

⑨铜陵园:主要以铜文化为特色,分为铜陵馆和青铜文化园两部分。

4.总结徽园通过对安徽各地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景观的微缩重现,系统的展示了整个安徽省的精神风貌。

虽然并不是设计的十全十美(比如有些休闲场所的桌椅设置和道路旁的公共设施没有与景观较好的融合),但仍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

如今,城市公园随着城市开放度的提高,成为了人们认知这个城市、体验这个城市空间的主要领域。

徽园,一个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纪念性公园,给公众展示的是一个介绍安徽的窗口,而对我们园林专业学生来说,如何从这个公园,以及世界上众多优秀的园林中吸取涉及精髓,同时融合自己的思想,创造出真正属于民族、属于时代的城市园林作品,是我们需要深深思考并且毕生研究的。

参考文献①城市公园专题研究报告.中国旅游报,2008②康志华.城市住区外部环境与人的心理适应性.四川建筑出版社,1997有关安徽徽园的调查报告⑥宿州园:宿州市境内有四大特产,即砀山酥梨,萧县葡萄,灵璧奇石,符离集烧鸡。

宿州园的设计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特色为重点,囊括了灵璧奇石,萧县书画等内容。

宿州馆则以灵璧奇石,钟馗画为核心,周围有梨园,象征当地酥梨。

⑦淮南园:淮南市我国古代楚文化发祥地之一至西汉淮南王刘汉时达到鼎盛期。

淮南的八公山一带是我国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的战场。

此外,有着古老历史的八公山豆腐也因为其有两品质享誉中外。

⑧六安园:六安园又称六安山川,该园通过天堂寨的微缩景观,集中反映了六安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3.3南区:安庆园滁州园池州园黄山园巢湖园宣城园马鞍山园芜湖园铜陵园①安庆园:安庆文化繁荣,古迹星罗,名人辈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丰富,旅游业也独具优势。

安庆园由安庆馆、天上人间雕塑及振风塔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