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工程施工方案

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工程施工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说明 (3)1.2 工程背景 (3)1.3 工程目标 (4)二、工程概况 (5)2.1 工程地点 (6)2.2 工程规模 (6)2.3 工程内容 (7)2.4 工程周期 (8)三、施工组织与管理 (9)3.1 组织结构 (11)3.2 管理体系 (12)3.3 施工流程 (14)四、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15)4.1 绿化工程设计 (16)4.2 种植前准备 (17)4.3 种植施工 (19)4.4 种植后养护 (20)4.5 成果验收 (21)五、环境保护设施施工方案 (22)5.1 环保设施设计 (24)5.2 环保设施施工 (25)5.3 环保设施调试与运行 (26)5.4 环保设施验收 (27)六、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 (29)6.1 安全管理 (29)6.2 文明施工 (30)6.3 应急预案 (31)七、工程进度与质量管理 (32)7.1 进度计划 (33)7.2 质量管理 (35)7.3 工程变更管理 (35)八、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36)8.1 风险识别 (37)8.2 风险评估 (38)8.3 应对措施 (39)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化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强。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本项目拟对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进行施工。
本施工方案旨在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为今后的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本项目的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工程,包括但不限于:绿化种植、绿化养护、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等。
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工程安全、高效、环保。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工程施工的法规、标准和规范;本项目的设计文件、技术要求及相关资料;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等。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为了推进绿色施工,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并且评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绿色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控制项: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条款。
一般项:绿色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难度和要求适中的条款。
优选项:绿色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条款。
建筑垃圾: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加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建筑废弃物: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
回收利用率:施工现场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占施工现场所有建筑垃圾的比重。
施工禁令时间: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禁止施工的时间段。
基坑封闭降水:在基坑和基坑侧壁采取截水措施,对基坑以外地下水位不产生影响的降水方法。
基本规定绿色施工评价应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对象进行评价,并且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以下规定: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2.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
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绿色施工目标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要求。
4.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
5.采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机具进行施工。
6.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
7.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8.采集和保存过程管理资料、见证资料和自检评价记录等绿色施工资料。
During the n process。
XXX the level of green n XXX: 1) safety XXX。
2) major quality accidents that cause us impact。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学课堂PPT

3 12
绿色植物能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月 日 植 树 节 月 日 世 界 环 境 日
65
二、我国的植物资源 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有: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草原 荒漠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
1、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云 南,台湾,海南。
2、 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
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 毫米,
0.12%
蒸腾作用
202.106kg
98.96%
你知道吗?
1.炎炎夏日,为什 么说大树底下好乘 凉? 2.俗话说“人往高 处走,水往低处 流”,可是植物体 内的水为什么从低 处往高处流呢?
蒸腾作用对植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 免被阳光灼伤。 2.是植物吸收水分、无机盐,并向上运输的动 力。
常绿阔叶林虽然也是终年常绿,但与热带雨林不同, 常绿阔叶林内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与夏绿阔叶林类似。 常绿阔叶林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结果多在秋季。 常绿阔叶林中的有些动物有冬眠的现象,特别是两栖 类和爬行类等变温动物。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针叶林
往北,由于干旱缺水,树木的叶子被迫从展开的 片状变成了针状,以减少蒸腾作用。
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所以称为热 3、雨林中的树林多为双子叶植
带雨林。
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
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
有几厘米深。这就使的的营养
物质容易被雨水冲失。所以这
种生态系统特别的脆弱。
常绿阔叶林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结构远比热带雨林简单,群落高度 比较矮,树冠比较整齐。乔木通常只有两层,藤本植 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层间植物数量稀少,老茎 生花和板状根等热带雨林的典型现象也很少出现。
浅析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中释放了巨大发展红利,但多年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也使我国自然环境亮起了警灯,饮用水、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生态平衡受到挑战等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并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制定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人口、资源、环境等硬性制约下,要解决资源与环境的困境,就必须改变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补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绿色经济发展现状1.以顶层设计为统领,强化政策支撑力度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利用问题,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如2021年初,国务院就已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如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确立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与此同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确保“双碳”目标按期实现。
目前,我国已建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21年9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紧随其后颁布了《2030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廉秋怡1翟明明2〔内容提要〕在全球面临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等问题凸显的背景下,发展绿色经济是破解传统经济发展瓶颈同时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的必然选择。
本文介绍了我国绿色经济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如国家加强顶层设计,落实“双碳”目标成效显著,绿色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等,并探讨了目前发展绿色经济面临的现实难题,如发达国家主导市场使我国难有话语权,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转型摩擦成本难以消化,三产结构不尽合理、转型难度大等,最后提出新时期发展绿色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希望为国家转型绿色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内容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意义 (4)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5)2. 项目概况 (6)2.1 项目简介 (8)2.2 项目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 (8)2.3 项目范围及规模 (10)3. 生态现状调查与分析 (11)3.1 湿地资源现状 (12)3.2 湿地生态环境现状 (14)3.3 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15)4. 生态修复工程目标与原则 (16)4.1 修复目标 (17)4.2 修复原则 (18)5. 生态修复工程方案设计 (19)5.1 生态修复技术路线 (21)5.2 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22)5.2.1 湿地植被恢复 (23)5.2.2 水文水资源调控 (25)5.2.3 污染物治理与净化 (26)5.2.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27)5.3 生态修复工程分期实施计划 (28)6. 工程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29)6.1 工程投资估算 (31)6.2 经济效益分析 (32)6.3 社会效益分析 (33)6.4 环境效益分析 (35)7. 工程实施与运营管理 (36)7.1 工程实施组织与管理 (38)7.2 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39)7.3 工程运营与维护管理 (41)8.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42)8.1 技术风险 (43)8.2 环境风险 (44)8.3 社会风险 (46)8.4 应对措施 (47)9. 结论与建议 (48)1. 内容概述本报告针对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全面分析了工程项目的背景、目标、意义以及实施的可能性。
首先,简要介绍了黄河湿地的生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接着,阐述了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工程项目的目标定位和预期效益。
随后,从工程规划设计、实施方案、技术路线、资金预算、环境风险评估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此外,报告中还分析了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包括政策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试卷及答案

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试卷及答案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此完成1~2题。
1.在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2.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严重的是A.落叶阔叶树林B.常绿针叶树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答案:1~2.1.B2.D第1题,在城市中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可以减少城市的噪声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净化空气,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美化环境,增加湿度,调节气候等。
但具体到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屋顶、阳台等对大气的热辐射和美化环境。
第2题,绿化中使用的杀虫剂,随着大气降水或人工洒水渗透到地表以下,导致地下水污染。
题目给出的四种绿化方式中,只有人工草地最贴近地表,杀虫剂最容易下渗,从而污染地下水。
3.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
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3.A本题考查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的措施,是对分析辨别能力的考查。
题目中给出的四个措施都是可行的,这就要求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快速、有效”。
③④两个措施都是对森林的保护,可以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但不能快速提高森林的覆盖率。
4.在我国的绿化工程中,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的是A.沿海防护林体系B.黄土高原防护林C.“三北”防护林体系D.平原绿化工程答案:4.B沿海防护林体系以防止海风侵袭为主,“三北”防护林体系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为主,平原绿化工程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主。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讲授法、探究法、调查法等;课本,板书,多媒体等。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教育学生爱护绿色植物、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贯穿整个单元,绿色植物的五大生理作用及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这一章中也有所体现。
情感目标:让学生真正感悟到所有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增强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宣传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根对水分的吸收和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蒸腾作用的意义;种子的结构及种子萌发的条件;花的结构及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过程;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在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物的特征,认识了生物圈并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及细胞是如何构成生物体的。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前两个单元的内容是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基础,本单元则是对前两个单元知识的应用和深化,教材重视渗透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为此安排了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参与到绿化行动中来。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光合作用
第二课时:呼吸作用
第三课时:吸收作用
第四课时:蒸腾作用
第五课时:运输作用
第六课时: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第七课时:种子萌发的条件
第八课时:营养器官的生长
第九课时:生殖器官的生长
第十课时: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十一课时:我国的植物资源、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关于聘任生态环境工程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申请

申请聘任生态环境工程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第一部分:前言1.1 申请人基本信息尊称:XXX性别:男生日:XXXX年X月X日毕业院校:XXXX大学专业:生态环境工程职称:XXXXX1.2 申请目的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工作,我对生态环境工程这一领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通过聘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评审,进一步提升我的专业水平,并为我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个人经历与成就2.1 学习经历XXXX年入读XXXX大学生态环境工程专业,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并于XXXX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2.2 工作经验毕业后,我进入了XXXX公司担任生态环境工程师的职位,工作期间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参与了多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3 科研成果在工作的我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发表了多篇与生态环境工程相关的学术论文,并申请了多项相关专利,得到了同行业内的一致认可。
第三部分:申报职称条件的符合情况3.1 人员基本条件我符合《专业技术人员聘任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的职称申报条件,具备本专业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满X年,并在XXXXX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
3.2 申报条件一:职业道德水平我在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履行职业责任,未受到过任何有关职业道德的投诉或处分。
3.3 申报条件二:业务水平我担任生态环境工程师多年,熟悉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实践经验,曾成功完成过多个生态环境工程项目,并获得了业界的好评。
3.4 申报条件三:学术水平我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对生态环境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入的了解,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第四部分:推荐信与鉴定意见4.1 推荐信经我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特向有关单位推荐申请人XXX,希望能够给予协助和支持。
(此处应附上至少两封单位领导的推荐信)4.2 鉴定意见在我所在单位工作期间,申请人工作认真负责,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对工作有较高热情,技术能力较强,职业道德水平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