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2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2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获得正确面对困难的有益启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课后所列常用词语。

3.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的学习方式。L

教学重难点: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

2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从《真心英雄》导入,这首歌中有两句歌词写得很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得经

历种种的磨难。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么该如何面对它战胜它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他是如何面对并且战胜困难的。

二、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1927~1983),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等。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注意以下词语:

训诫耸立迂回啜泣瘦骨嶙峋头晕目眩小心翼翼

2、学生轮流读课文。

3、根据记叙要素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地点:美国费城。

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父亲。

事件起因: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事件经过和结果(点拨):“我”犹豫不决——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心惊肉跳——父亲鼓励——小心翼翼——信心大增——成功脱险。

4、概括: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要求学生抓着以下要点试着再复述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2.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3.“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4.“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5.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6. 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

7.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

二、再读课文,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1.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2.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组。

a.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d.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四、作业

完成第1课练习

第三课时

一、人物探究,深化主题

1、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

人物为什么

2、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二、总结全文

1、让学生再谈学习本文之后的体会。

2、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三、作业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小伙伴,将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走一步再走一步》评课稿精编版

《走一步,再走一步》评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以“人生体验”为主题,本单元的语文能力点是学习在默读时圈点勾画,并且能够通过默读概括文章中心。 听了李老师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我想,教师讲得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讲得再少,也是学生的。李老师在这堂课中贯彻了“生本”、“文本”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基本上按照教学设计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思路清晰,小组合作探究较为有效,并基本上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第一,游戏导入,通过抢答,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第二,整体感知:学生通过默读,勾画文中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然后复述“我”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目的是培养学生在默读时圈点勾画的能力,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能力教学目标。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及教师的引导,来不断完善复述内容。 第三,深入课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读文中那些让我们感受到“险”的句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给出明确的自学指导,给学生时间,去读,去品,去写,去分享。同时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深化对于语句的品析,并且由读懂到读出语气语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紧扣文本,从而使学生对于“险”的体验也越来越深刻,为接下来“我”一步一步脱险做了很好的铺垫。

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个人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对于“险”的体会过细,花费时间过多,本文的教学应紧扣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来体会“我”在这一件事中心理上的变化,但在本节课中,这一“变化”还不够突出,学生对于这一“变化”没有深入理解,使得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还流于表面。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第17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卷 (1)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6分)给下列加点的字或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诫.啜泣 ..纳罕.颤.抖摔.死péng乱瘦骨lín xún头晕目xuàn tū出来dǒu峭。2.(4分)解释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悬崖:高而陡的山崖。训诫:告诫,教导 B.嶙峋:形容人瘦削。灌木:灌溉树木 C.目眩:(眼睛)昏花。啜泣:抽抽搭搭地哭 D.纳罕:惊奇,诧异。小心翼翼:谨慎小心 3.(4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②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③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④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①D.②④③①4.(4分)选出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 A.“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B.“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C.“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D.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5.(4分)下列各句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A.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B.“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C.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D.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6.(4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B.他很早就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 C.从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D.他的作文不但全校冒尖,而且是全班之首。 7.(2分)你能将下列广告词所运用的成语还原成原来的模样吗? ①衣店广告:衣衣不舍②鞋店广告:望鞋欲穿。 8.(4分)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 B.“我”在伙伴的怂恿下爬悬崖 C.伙伴们勇敢地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 D.我终于爬了上去并跟他们一块艰难地下来了 9.(6分)填空 ①记叙文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和为主要的文体。其六要素 是、、、、、。 ②《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家、家。 二、阅读理解 10.(22分)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1)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 (2)“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中对“我”进行了哪些描写?表现了我什么心情?请举例说明。 (5)如何评价那五个小男孩? 11.(40分)①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②“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③“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 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④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语文公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执教者:漳浦三中七年级备课组成员【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速读,把握记述文六要素,训练学生准确地复述课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学习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生活哲理。【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全文,引导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掌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研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及生活哲理。 【教学教具】多媒体 【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字音 闷热(mēn)玩弹子游戏(dàn)不能动弹(tán)全身颤抖(chàn) 着眼(zhuó)卜卜乱跳(bo bo) 连攀带扒(bā)啜泣(chuò) 瘦骨嶙峋(lín xún) 常用词语 训诫迂回凝视啜泣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刚,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挺努力,却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挺大,想和别人搞好关系,人家却不理你等等,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在困难面前,有些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庄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样一篇文章,告诉我们如何去做。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那么首先请问大家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也就是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等) 明确:叙事文 2.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方法――默读。默读就是要求带着一定目的,不出声、非常快速地阅读。它是我们今后学习中用到的主要读书方法。 要求:用眼睛看书,不能用手指文章,也不能中嘴里小声叨念;因为“出声”就影响阅读速度,“手指”同样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 回忆故事要点: (1)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的还有哪些人?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3)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 (4)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 (5)故事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走一步,再走一步》 易娟 教学目标: 1、复述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 2、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3、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4、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默读、复述、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空军基地。一个飞行员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只要飞行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就这样,这个飞行员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这个孤胆英雄是谁呢?他就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那他小时候有过一段怎样的经历呢?他的经历会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面我们就走进莫顿亨特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去寻找答案。(出示课题与作者) 二、作者简介(由学生联系课文注释讲述) 三、整体感知。 要求: 1、找出文中的六要素。 时间:57年七月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doc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下面是七年级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仅供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篇目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本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编排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外在线索是语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内在线索是根据"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设定。而《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属于第一板块:人与自我。它写的是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本篇课文,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著名的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在文章中,主要回忆了自己童年8岁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将困难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困难,最终战胜困难。 二、说学生学情: 1、从教育心理学的分析看学情:其一、天真、活泼,富于表现力。其二、面对带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喜欢读。其三、喜欢讨论,喜欢发问,喜欢探究。其四、喜欢说自己的故事。然而难点是对一件事或一个活动中蕴含的哲理或悟出它的哲理有一定的难度。

2、从学生基础分析:我们义和中学位于应城偏远湖区,学生基础薄弱,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应降低难度,学生"闷头听讲,教师满堂灌"习惯根深蒂固。要上好这节展示课,教师必须在预习课上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语文。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前面对教材、学生的分析,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学习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在朗读中初步读出情感语气的能力及复述课文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深入理解中,感受"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细细品味文章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整个教学目标中,本节课主要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习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理解"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四、说教法学法: 我讲这篇课文主要使用提问式教学法,结合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评价法,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中,逐步形成一种对课文内容的探究,自主学习;学生在问题中增强感悟、加深理解、引发人生思考。 五、说教学流程:

七上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激发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预想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遇到过什么困难? 师:比如:老师让你把《春》背下来,你会不会想:那么长的文章怎么背下来?升入初中以来,你觉得自己比较努力,但成绩总和别人有差距;你很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总是遭到同学的误解……究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学后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师:板书课题、作者。请同学们读出课题及作者。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来,一起读------明确了目标,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文章,了解内容。 二、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做到眼到、手道、心到。要求: 1、圈点出不认识读不准的字词。 2、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还有小组不能解决的字词吗?你可以提出来。 (课件出示字词,检测读音) 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学习的情况.(课件出示抢答题) 1、(时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地点)故事发生在哪里? 3、(人物)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4、(起因)我们去爬山的原因是什么? 5、(经过)“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6、(结果)我是怎样脱险的? (1)、时间:七月里的一个闷热下午 (2 )、地点:费城的悬崖上 (3)、人物:“我”,内德、杰利五个小男孩、父亲 (4)、起因:无聊,决定爬悬崖 (5)、经过:小伙伴爬下了悬崖,我害怕得在悬崖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 (6)、结果:在父亲的引导下,我一步步爬下悬崖(顺利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师:现在,你能抓住记叙的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3、抓住记叙的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给学生概括内容的方法: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孩子们,请展示你们的星级奖励,让老师看看哪个小组获得的最多。 三、赏读品析,感悟文本。 通过概括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内容,文章写的是“我”童年一次“爬悬崖脱险”的经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速读,把握记叙文六要素。 2、深入文本,评价人物。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能准确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2、教学难点:深入文本,评价人物,能联系实际谈感悟。 三、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诵,情境导入: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 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 咫尺天涯路,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于是就没有了路。 路尽天绝处,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 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听了上面这首诗,你想说点什么? 老子《道德经》有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实现理想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走一步,再走一步,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引出课题)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一)课前热身,预习检测: 1.下边加粗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啜泣(zhuì) 一堵墙(dǔ) 峭壁(qiào) 参差(cēn cī) B.灼热(zhuó) 扒开(pá) 颤抖(zhàn) 嶙眩峋(líng C.凝视(nínɡ) 呻吟(shēn yín) 头晕(yūn) 目(xuàn) D.陡峭(dǒu) 动弹(tɑn) 抽噎(yè) 凌乱(lín)

2.关于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 B.“我”在伙伴的怂恿下爬悬崖。 C.伙伴们勇敢地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 D.我终于爬了上去并跟他们一块艰难地下来了。 3.记叙文六要素包括哪些? (二)快速默读,整体感知: 要求: 1、眼到、心到、快速(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 3、找出与“记叙文六要素”相应的内容。 抢答: (1)时间:七月里的一个闷热下午 (2) 地点:美国费城 (3)人物:“我”、父亲、内德、杰利等5个小伙伴 (4)起因: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5)经过:被困悬崖,进退两难 (6)结果:父亲指引,爬下悬崖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记叙了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我”和5个小伙伴去爬悬崖__险,接着“我”因胆怯__险,最后在父亲的帮助下__险的全过程。 (三)合作探究,实话实说 中央电视台曾有一档非常受欢迎的谈话类节目叫做《实话实说》,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类似的访谈。从现在开始大家就是文中的“我”,请就屏幕上的问题依据在组内讨论交流并模拟访谈。 1:你在经历这次冒险之前是个怎样的孩子? 病弱、听妈妈的话、自尊心强、懦弱、胆怯。 2:你在爬悬崖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我”爬到岩石架上,上不去,下不来,进退两难,陷于绝望、恐惧;小伙伴们都嘲笑“我”,并离“我”而去。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统编版教材七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这篇课文是著名的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它主要是写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8岁时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我”从胆怯、恐惧到克服心理障碍,收获自信,甚至有了一种成就感的心路历程。这段心路历程中蕴含了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将大困难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就能战胜困难。 二、学情分析 首先,七上的前几单元中,较少涉及心理描写,学生对心理描写可能不太熟悉,不知道心理描写的方法,因此我指导学生细读文中心理描写的精彩段落,点拨心理描写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细腻地体会情感,学会形象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外,对于刚刚迈入初中门槛的学生来说,他们带着憧憬、不安走进校园,他们有理想,有热情,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而一遇到困难,或手脚失措;或怨天尤人;或畏惧退缩。所以学习这一课,对学生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是有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述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在品味心理活动的过程中,总结心理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品味消极心理暗示和积极心理暗示,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作者莫顿亨特二战时期的一段经历(看视频) 莫顿亨特驾驶没有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去德国执行飞行侦察任务,这项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很可能在飞行途中被炮弹击中,鲜血飞溅。 提问:作者是如何处理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呢?(生回答:将一个大的困难分为一个个小困难) 莫顿亨特第二天驾机在跑道上,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要做的只是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到达荷兰的素文岛,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莫顿亨特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是怎样的心理支撑启示着莫顿亨特的一生。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作者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PPT:犹豫——吓坏——崩溃——平静——骄傲 2、复述课文:根据心理变化情况复述课文。 三、品析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一)作者的心理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消极”,另一个是“积极”的。而其中消极的“心理暗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PPT:“我接收到来自哪些人的消极的心理暗示?”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2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由事推理的:记叙方法。 2、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详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3、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 4、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1、掌握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文章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由事推理的写法。 教学难点: 多角度阅读,多方面探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和生活哲理。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要点】:通过朗读、复述把握课文情节,设疑探讨 文章主旨。 一、导入 上课前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 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 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他是怎样克服自己的困难的吗?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板书题目、作者)。刚才这个故事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部分在选入教材时做了删节。作者讲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到底作者小时候发生过一件什么事,可以使他在长大之后,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 二、检查预习 1、集体朗读课文,给段落标上记号,并把文章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启示四个部分。 2、就故事情节要素组织学生抢答,以巩固识记。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3)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5个。 (4)有名字的是哪两个?--内德、杰利。 (5)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约20米;约7米。 3、复述:简洁地复述课文的主要情节,也就是作者在童年的这一段经历。 4、记叙顺序:顺序、倒叙还是插叙?--顺序 5、文章结构(提问)。 板书: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2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解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与《紫藤萝瀑布》、《短文两篇》、《在山的那边》、《虽有嘉肴》组为“人生单元”,成为引导初一学生关注生活,进而思考人生,珍爱生命的重要组件。课文中作者回忆他在8岁时爬悬崖,在一处岩石架上的时候陷入两难的境地。后来他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终于成功脱险。作者把这一经历延伸到将来的人生之路上,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是一篇记叙文,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形象生动,人物刻画十分鲜明,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根据从语文中学习得到的经验去照应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学习本课着重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关注生活,感悟人生。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识别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能评论人物言之有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一步一脚印沉着应对的心理,教会学生能联系生活,感悟人生;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在了解课文基础上学生能独立完成课文复述,达到语言流畅,故事主要情节完整。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书中得到的人生感悟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三、教学策略 (一)教法 朗读分析法: 在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攀爬悬崖时的心理语句时,结合语境来体会感受课文情节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把握事情发展过程,逐步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讨论法 就课文中的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的问题,我给学生设置了小组讨论的机会,让同学们在合作中去体会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快乐,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 (二)学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通过搜索、归纳、感受、表达、想象、探究等学习方法通过动脑思考、用心体会、动口表达、共同探讨等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加深理解和体验,学会在集体中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第一课时 1学生熟练拼写文中的生字词 2通过朗读,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表达的感情,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要讲一个故事。在日本,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选手,获得了马拉松冠军。记者问起他得成功秘诀时,他却只是回答“靠智慧”。记者觉得这个回答太形式太官方了,他肯定是不肯泄露。几年后,这位选手再次获得长跑冠军,这位记者又去采访他。原来,这位选手并不是天赋超群,也不是训练有术,而是他在每次比赛前都会考察路线。在显眼的地方做上标识,这样几十公里的路程就被他分割成了很多的小目标,他就朝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全力冲去。而很多选手不是体力不支,而是被前面遥远的目的地吓倒了,所以选择了放弃。同学们,现在大家来开动脑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踊跃发言,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思考。总体围绕“如何面对困难”来引导学生) 对,同学们都说的很对,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勇于克服。如果放弃了努力,也就等于放弃了成功的机会。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看一看文中的这位小男孩是怎么面对困难和挫折的。 二学习生字词,增强基础知识 (1)让学生自由朗读,建议采取“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训诫(xùn jiè) 耸立(sǒng lì)迂回(yū huí)凝视(níng shì) 啜泣(chuò qì) 纳罕(nà hǎn)瘦骨嶙峋(shòu gǔ lín xún) 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头晕目眩(tóu yūn mù xuàn)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 (2)点一学生认读,纠正读音。老师示范,带领全班齐读一遍。 (3)解释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造句,巩固记忆。 训诫(xùn jiè):告诫,教导。 耸立(sǒng lì):高高地直立。 迂回(yū huí):曲折回旋。 凝视(níng shì):聚精会神地看。 啜泣(chuò qì):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纳罕(nà hǎn):诧异,惊奇。。 瘦骨嶙峋(shòu gǔ lín xún):形容人削瘦。。 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头晕目眩(tóu yūn mù xuàn):(眼睛)昏花。头发晕,眼睛发花。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翼翼,谨慎、严肃。原来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文中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三,复述全文,使学生把握全文内容 给学生2分钟再次默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以及起因 (2)出现名字的小男孩一共有几个?分别叫什么?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案 2019-02-19 一、导入新课在师生问好后,我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以此导入新课。我讲道:“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 由于在早朝读的时候我让他们读过这篇课文,因此我的话音刚落下来,就有学生抢答,“他是莫顿.亨特。”“爬山”“爬悬崖……”我想学生们对课文可能还不是十分熟悉,因此,我接着说:“对,他就是莫顿亨特,那么他小时候到底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下面请大家先仔细朗读课文,然后请大家代替他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在学生读完后,复述前,我还问学生:“你们说复述这个故事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有学生说:“这篇文章是,所以我们应该讲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说得很好,那么,从详略来看呢?”我接着问。学生中有人补充说:“应该重点复述我是怎样在爸爸的指点下走下悬崖的,还应该重点描述一下我当时的心理活动。”我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就让学生们在四人小组中相互复述。 其间,我在教室中穿插走动,不时倾听学生的复述,我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按提示复述的,看来学生们对课文内容已经十分熟悉了,我想已经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 二、自主、合作、探究 在对学生们的复述进行.总结后,我说:“现在同学们对课文已经十分熟悉了,这是我们学好文章的基础,那么,你们再说说这篇课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呢?” 学生们听后,面露难色,似乎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我决定让同学们从我们已经学过的课文中找到思考的方向。 我说:“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本单元学过的《滋味》,看看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稍作思考后,学生就纷纷发言,有的说:“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在.写的时候应该注重人物的动作、心理的描写,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具体可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初中语文说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初中语文说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初中语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是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编选课文。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都各自从不同角度,用不同题材回答了“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问题。《在山的那边》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说明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生命,生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价值及其意义的严肃思考。《紫藤萝瀑布》由藤萝的盛衰,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虫蚊、丛草等趣事,有一种物外之趣。阅读五篇文章,不但对同学们正确认识人生,走好人生之路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可以引发学生对有关人生问题的一些思考。 《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困难和危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怕它,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脚下做起,就能个个击破、战胜它的道理。文章通过一个故事生发出人生感悟,引出一个富有哲理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二、学生分析 对一个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同学来说,初中生活的开始,意味

着另一段人生旅程的开始,他们是带着父母亲友的期望,在他们殷切的目光中走进初中校园的,因而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设计与规划。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有干劲,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因而一遇到困难,或手脚失措,不知该咋办;或怨天尤人,哀叹命运不公;或干脆打退堂鼓,畏惧退缩。总之,他们大都不敢面对困难,正视困难,积极思考,从而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故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前面对教材、学生的分析,我从三维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学习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在朗读中初步读出语气的能力及其复述课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深入理解中,感受“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a)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细细品味文章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难点:学习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理解“我”在悬崖上所

黑龙江省五常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旨 3、培养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的人生态度 4、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善于感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学习重点】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旨 【学习难点】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获得教益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1927~1983),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宇宙间》等,是文化界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莫顿&8226;亨特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2、了解背景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莫顿&8226;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的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办法,一小步一小步地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自主预习案】 1. 初读课文,给下列生字词注音 训诫()屡次()啜泣()迂回() 纳罕()凝视()耸立()嶙峋() 2. 解释词语 训诫: 纳罕: 啜泣: 小心翼翼: 3.辨字组词 耸()屡()峭()暮() 怂()篓()俏()幕()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两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圈出课文中一些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关键性词句并理清文章脉络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文章脉络:(一)、起因(1――3) (二)、经过 (4——15) (三)、结果(16——22) (四)、启示( 23 ) 5.重点朗读“我”爬下悬崖这一部分内容,并概括出“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注意示范内容,按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瘦弱的,不自信的少年被困悬崖,最终在父亲的鼓励下脱险的故事。 文章故事性很强,内容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所蕴含的哲理——将困难化整为零,战而胜之又颇具启发意义,因而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 作为一篇讲读课文,教会学生读书,即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是最重要的。面对初中学习生活的学生,他们喜欢读带有故事情节的故事,喜欢谈论,喜欢说自己的故事。难点是对于一件事或一个活动中蕴含街道哲理或悟出它的哲理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同攻难关,为师生共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复述故事把握故事的情节,掌握记叙的要素。 2.通过朗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变化的思想感情,读懂作者的成长经历,感悟面对困难不可放弃,只要化整为零,步步前进就能战而胜之的人生哲理。 【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复述故事情节,能从故事中有所感触,领悟人生哲理。

2.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在生活和学习中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 难。 【教学策略】讲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 二、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设计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默读,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理解人物心理成长历程。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探讨人生启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课件出示: 1945年1月,在英格兰沃顿空军基地,一位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艰巨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措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基地距德军本土千余公里,且敌方阵地有密集的防空炮火。接到任务的上尉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他想象着飞机座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横尸异国的惨景,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上尉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25000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引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上尉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成了美军中赫赫有名的孤胆英雄。他就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当他接受盟军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能顺利完成任务,完全是因为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师:故事中的莫顿·亨特就是本课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他所说的小时候的经历到底是怎样的一段难忘经历呢?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完成下面任务: (1)借助相关资料,熟悉本文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本文记叙了童年时的“我”随小伙伴们去爬悬崖时遇险,最后在父亲的指引下脱险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默读过程中,初步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情节 师:阅读课后的阅读提示,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讲述了自己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的全过程”,明确文章由“冒险—遇险—脱险”三部分构成。再次默读课文,勾画文中标志这些情节发展的语句,理清故事情节。 课件出示: 学习任务一: 小组合作,默读文章,勾画文中标志情节发展的关键语句,理清故事情节。 (1)小组成员自主勾画标志时间和空间的语句。 (2)小组成员合作,按“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局”或“冒险—遇险—脱险”的顺序梳理故事情节,完成下面表格。 (3)选出一位小组代表,根据表格内容,以“我”为陈述对象,复述课文。 提示: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讲给别人听。复述时一要注意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二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三要抓住标志事件发展的关键性词语(为什么去冒险—冒险的具体经过—最后怎么脱险的),四可以适当援引原文中的词句。 预设 (1)标志情节发展的关键语句: ①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②然后他们出发了……我犹豫了……然后跟在他们后面跑。 ③我们穿过公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 ④不知何时,我回头向下看了一眼,然后吓坏了。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本文运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在美国作家莫顿享特65 岁那年写的回忆了57年前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来,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困难和危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做起从脚下做起,就能战胜它取得成功。 (二)学情分析:对于一个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有干劲,所以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并小结出怎样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悟出“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一件事中能悟出人生的哲理。【设计意图:课堂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发挥着灵魂和引导作用。目标的确定要明确、简洁、能达成。每节课的目标不要超过三个,学习目标的定位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太高,造成大多数学生努力也难达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打造高效课堂。】

三、教学重难点 1. 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2. 领会文章主旨,感悟人生哲理 四、教学方法整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情景导入、快乐自学、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精彩展示、点拨归纳等教学方法,相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具体整合点 (一)利用多媒体了解作者,层层设疑,激发学习兴趣(二)利用多媒体出示自学和巩固的相关问题,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可以把教学的重点直观的呈现出来,有助于难点的突破。 (四)利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更多的获取关于战胜困难的事例,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升华。 六、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 ⑴字词积累:加横线字注音 啜泣()一堵墙()耸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导学案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感悟人生哲理。 学习重难点: 1、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

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他是怎样克服自己的困难的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 1、他就是作者莫顿?亨特,刚开始他非常怕死,但是他自己改变了想法,认为自己现在在英国沃顿空军基地起飞,只要飞起来就行。第二步飞二十分钟就可以轻松到达荷兰,第三步不用多想就可以飞到德国,终于完成了任务,成了孤胆英雄。 2、他所采用的方法就跟课文题目一样,采用了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便成小困难,逐一克服,终于取得成功。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二、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①注音 闷.热()训诫.()峭.壁()凸.出()颤.抖() 嶙.峋()迂.回()头晕目眩.()啜.泣()屡.次() 纳罕.() ②解释下列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