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容易混淆的概念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念)归纳与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位置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7,9)表示第七列第九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
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
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例如:512×6,表示:6个512相加是多少,还表示512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512,表示:6的512是多少。
2 7×512,表示:27的512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得数必须是最简分数。
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分数大小的比较:1、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2、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行骤。
(1)找出单位“1”的量(2)找到单位“1”后,分析问题,已知单位“1”用乘法,未知单位“1”用除法(注意:求单位“1”是最后一步用除法,其余计算应在前)。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总结与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总
结与归纳
概念与公式总结与归纳:
1. 数的概念:
- 数是人们用来表示事物数量的符号,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负数等。
- 自然数由0和比0大的正整数组成,用N表示。
- 整数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用Z表示。
- 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用Q表示。
- 小数是不能化成整数的有理数或无理数,用R表示。
2. 四则运算:
- 加法:两个数相加,结果为和。
- 减法: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结果为差。
- 乘法:两个数相乘,结果为积。
- 除法: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为商。
3. 数的大小比较:
- 两个数的大小比较可以使用不等号进行表示。
- 大于:用>表示。
- 小于:用<表示。
- 大于等于:用≥表示。
- 小于等于:用≤表示。
4. 使用等式:
- 等式是指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之间相等的关系。
- 等号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可以用等号表示。
- 可以进行等式的运算、变形和求解。
5. 坐标系与图形:
- 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组成的,用于表示点在平面
上的位置。
- x轴和y轴是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它们交叉的点称为原点O,表示为(0, 0)。
- 横坐标表示点在x轴上的位置,纵坐标表示点在y轴上的位置。
- 平面上的点可以用坐标来表示。
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与公式总结与归纳。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归纳与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位置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7,9〕表示第七列第九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一样,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
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一样,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
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就是求几个一样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例如:512×6,表示:6个512相加是多少,还表示512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一样,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512,表示:6的512是多少。
2 7×512,表示:27的512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得数必须是最简分数。
当带分数进展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展计算。
〔三〕、分数大小的比拟:1、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2、假如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行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汇总

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汇总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它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
综合以上两条,说明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完全相同。
3、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用整数与分子的乘积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5、分数乘小数,能约分的先直接约分,不能约分的先化成最简分数,然后再计算。
6、带分数乘法,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约分计算。
7、一个数(零除外)乘真分数,积就小于这个数。
8、一个数(零除外)除以假分数,积就大于或等于这个数。
9、一个数(零除外)除以真分数,商就大于这个数。
10、一个数(零除外)除以假分数,商就小于或等于这个数。
1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相互依存的。
12、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真分数的倒数大于它本身。
13、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或等于它本身。
14、1的倒数是1,1的倒数等于它本身。
15、0乘任何数积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16、求小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成最简分数,然后颠倒分子分母的位置,分母上的1可以省略。
17、求带分数的倒数,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颠倒分子分母的位置。
18、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9、找单位“1”的方法⑴、先找分率句,再找单位“1”⑵、分率前面找单位“1”,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
⑶、“的”前、“比”后找单位“1”,比谁、占谁,“谁”就是单位“1”⑷、原来、原价、原计划是单位“1”20、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⑴、先找分率句,再找单位“1”⑵、看单位“1”的量给了没有⑶、如果单位“1”的量给了,求谁就用单位“1”的量乘分率。
⑷、如果单位“1”的量没有给,设为“X”,或者直接用数量除以对应分率,求出单位“1”21、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是有序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把握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把握分析数学是一门需要概念把握的学科,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数学的概念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基础。
本文将针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进行分析和把握,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一、整数的概念把握在数学上,整数是自然数、0及其反数的总称。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首先需要理解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然后从自然数拓展到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
正整数是大于0的整数,负整数是小于0的整数,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
在课本中,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通过游戏、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认识整数的正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整数的概念框架。
二、分数的概念把握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是进行分数计算的基础。
分数是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分,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分数。
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中,分数的教学主要围绕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数的加减法等进行。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数线、分子、分母等,同时培养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的概念把握。
三、图形的概念把握图形是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各种图形的概念是进行图形操作和图形推理的基础。
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中,关于图形的概念主要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部分。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概念,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比较。
同时,对于立体图形的概念,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和图形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数据与统计的概念把握数据与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是进行数据与统计问题解决的基础。
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中,关于数据与统计的概念主要包括数据的搜集、数据的统计和数据的呈现三个方面。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的概念,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念)归纳与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整理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例如:512×6,表示:6个512相加是多少,还表示512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得数必须是最简分数。
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分数大小的比较:1、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2、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行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3)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4)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比”后的规则。
当句子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把原来的量看做单位“1”。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少数占乙的几分之几。
(4)在应用题中“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5)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及易错探析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易错探析分数乘整数及整数乘分数用分敛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易错点:单位“1”的选取容易出错。
举例探析:判断:甲数比乙数多[,则5乙敛匕甲教少1O(X)S探析:甲数比乙数多1,则S乙数;匕甲数少】°6分数乘分数分敛乘分敛,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小数乘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a分数乘法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算束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津,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解决问题1.连续求一个歇的儿分之几是多少,用连乘。
2.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列式为ax(1+儿分之几)©3.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列式为q x(1-几分之几)。
第二单元考点梳理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位置与方向1.描述物休的位丑与观浏点有关,说浏点不同,物休位置的描述洸不同,物体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勺2.描述物体位丑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距离口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的路线确定每一个观测点,然后,以每一个观测点为参照,描述到下一个目标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口-1-第三单元考点梳理及易错探析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倒数的认识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例数。
2.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敬。
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整数可以寿成分母是1的分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角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解决问题1.巳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1.方程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堇为心(2)我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3)列方程.2.算术法:(1)我出单位“T;(2)找出题中的对应关系;(3)列出算式。
2.已知一个数以及这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要找准单位“1”,若设另一个数为心列方程:(1±几分之几*=b或列算式:b-r(1土几分之几)〉3.求两分量:找一个未知量设心用两分量的关系列出等式即可。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念)归纳与整理(人教版)

34成”即是十分之二,也就是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0%。
12.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
纳税的种类: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1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1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15.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例如: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16.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17.存款的类型: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方式。
18.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19.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本息:本金与利息的总和叫做本息。
20.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根据题目要求数据计算)的税率纳税。
国债的利息不纳税。
21.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2.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23.银行存款利息的税金=利息×5%或=本金×利率×时间×5%第六单元统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清楚直观地反映各部份数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一)鸡兔同笼假设法公式:解法1:鸡的只数 = (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 = 总只数-鸡的只数解法2:兔的只数 =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 = 总只数-兔的只数解法3:兔的只数 = 总脚数÷2—总头数鸡的只数 = 总只数—兔的只数(二)方程法:解设:兔子有х只,则鸡的只数是(总只数-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