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本-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合集下载

岳麓初中历史八下《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word教案 (4)

岳麓初中历史八下《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word教案 (4)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教学目标: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了解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的情况。

重点:土地改革难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1、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思考回答(1)、背景:(2)、颁布的时间:_________年_____月。

(3)、颁布的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颁布的目的:废除__________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______________,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_____________开辟道路。

2、阅读“土地改革运动”思考回答(1)、土地改革的开始:_________年冬。

(2)、土地改革的总政策:依靠_________、_________,团结_________,中立_________,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农业生产。

(3)、土地改革的内容:没收_____________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___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5)、土地改革的意义: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制度;__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发展;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3、阅读“国民经济的恢复”思考回答(1)、背景: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的收刮,长期战乱。

(2)、措施:没收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__________;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________国家机构所需经费。

(3)、结果:__________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二、合作探究1.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有步骤、有分别地进行?2.土地改革的总政策是什么?为什么土地改革能够顺利完成?三、课堂小结四、达标训练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A《中国土地法》B《中国土地改革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是()A新解放区 B少数民族地区 C老解放区 D台湾地区3.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A1950年 B1951年底C1952年底D1953年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5.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6、知识闯关:基础训练1-13题。

(八年级历史教案)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八年级历史教案)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八年级历史教案[课标内容]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步骤及顺利完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归纳中国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要求学生走访当地老人,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讨论,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2)要求学生整理出知识要点,巩固本课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对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对土地改革中有关政策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的重要性,明确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

[重点和难点]重点:土地改革运动。

难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涉及的内容繁杂,许多措施不易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讨论、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提问:二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

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能够打败美国侵略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由此引出国内土地改革。

因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之一。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土地占有情况和农民生活状况的影片片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土地改革运动的必要性。

然后提问,要求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岳麓初中历史八下《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word教案 (2)

岳麓初中历史八下《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word教案 (2)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的时间、总政策、恢复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施。

①引导学生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步骤及顺利完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启发学生归纳中国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③要求学生访问当地老人,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讨论,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②要求学生整理出知识要点,巩固本课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对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通过引导学生对土地改革中有关政策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③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的重要性,明确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

二、重点难点重点:土地改革运动。

难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涉及的内容繁杂,许多措施不易理解。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二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

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能够打败美国侵略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由此引出国内土地改革。

因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之一。

【预学】学生看书填空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背景(1)新中国成立,成了国家的主人。

(2)土地改革已经顺利完成。

(3)人民迫切要求土地改革。

2、颁布:年6月。

3、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开辟道路。

二、土地改革运动1、时间:年冬。

2、土地改革的总政策:依靠、雇农,团结,中立,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教案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教案岳麓版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步骤及顺利完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归纳中国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要求学生访问当地的老人,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讨论,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2)要求学生整理出知识要点,巩固本课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对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对土地改革中有关政策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的重要性,明确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

【教学重点】土地改革运动。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以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是怎样进行土地革命的?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是怎样进行的?通过这些提问,让学生归纳中国共产党曾经制定和实行过的土地政策,由此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土地改革运动1.土地改革运动的原因师: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导致中国落后,是人民长期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它严重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还没有获得土地,农民迫切希望得到土地。

2. 土地改革运动的目的师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它规定了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什么?师强调: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作业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作业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对右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5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基本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土地公有制D.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这句话中的“延续两干多年”应从何时算起 ( )A.夏朝建立 B.商朝建立 C.战国开始 D.秦朝建立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于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4.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依据是 ( )A.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国人均耕地有限 D.广大农民的愿望5.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B.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到1949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D.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土地改革中,农民不但能分到土地,还能分到房屋和耕牛B.西藏地区进行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C. 1950年,新解放区开始了土地改革D.1952年,全国都完成了土地改革7. 201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 )A.51周年 B.52周年 C.60周年 D.58周年8.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革命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地主阶级 B.肃清国内反革命势力C. 掌握了经济命脉 D.巩固了人民政权9.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B.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D. 16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初中历史】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PPT课件 岳麓版

【初中历史】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PPT课件 岳麓版

2.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 经费等
上海2万余人游行,支持政府制止 投机活动
上海银行的宣传车在街头宣传
《人民日报》关于人民政府 制止物价暴涨的报道
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经过三年努力,到1952年底,工农业 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 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1952年,钢产量达134.9万吨,比 1949年增长753.8%,比旧中国最高年 产量增长46.2%。图为鞍山钢铁厂工人 铸钢锭
课后习题: 1.《土地改革法》在哪一年颁布( B) A.1949年 B.1950年 C.1952年 D.1960年 2.土地改革的总政策不包括( D) A.依靠贫农、雇农 B.团结中农 C.中立富农 D.优待地主 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 恢复国民经济?( D )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 ③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④合理调整工商业,节俭国家机构经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 贫苦农民
土地改革中农民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贫农分到了土地
四川广萍县农民分得地主的家具
3.土地改革的成果 到1952年底,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 资料,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 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4.土地改革的影响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 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 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 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 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岳麓版-历史-八下-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岳麓版-历史-八下-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 1、背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
会的发展 • 2、内容 • 3、成果 •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 1、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 2、农民翻了身,成了主人; • 3、生产力大大解放了; • 4、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工业化建 设准备了
土地改革法》
• 思考: 为什么把土地分给农民,也分给地主?
为什么在土地改革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 的政策?
——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 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Hale Waihona Puke 3、成果——三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七亿亩土 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 1、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 2、农民翻了身,成了主人; • 3、生产力大大解放了; • 4、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工业化建
条件!
• 作业:
1、课堂:《填充图册》
2、课外:调查一下自己家乡在土地改革前 后,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变化?
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 公布
• 1、背景:

思考:新中国政权的性质是什么?
农民最渴望得到什么?
•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 中国社会的发展
2、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 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 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教案3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教案3 岳麓版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课标内容]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步骤及顺利完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归纳中国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要求学生走访当地老人,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讨论,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2)要求学生整理出知识要点,巩固本课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对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对土地改革中有关政策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的重要性,明确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

[重点和难点]重点:土地改革运动。

难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涉及的内容繁杂,许多措施不易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讨论、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提问:二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

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能够打败美国侵略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由此引出国内土地改革。

因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之一。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土地占有情况和农民生活状况的影片片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土地改革运动的必要性。

然后提问,要求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2)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何时颁布的?它规定了怎样的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向学生提供与之相关的图文、影视、记录片、实物等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和卡通问答,以理解土地改期的基本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 建设准备了条件
有利于减少土改的阻力,孤立地主阶级,保护中农和 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 济,在两千多年的更件土地制度, 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时间:1950年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性质: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重要的土地法 成果:除少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
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历史上的三次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 建国后(50年至52年):新解放区
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1、新中国成立前,封建土地制度仍然维持 2、农村土地结构不合理 3、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4、解放区的农民迫切需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思考:
新中国政权的性质是什么?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农民分到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为什么把土地分给农民? 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压迫的总根子,严
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
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3、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