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战斗序列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斗序列与编制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斗序列与编制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与英勇的战斗力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为了有效地组织和指挥作战,中国军队采用了一套战斗序列与编制体系。
本文将介绍这一体系的概况,并着重探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战斗序列与编制。
一、战斗序列与编制的概况在军队中,战斗序列是指军队在作战行动中的一种有序组织形态。
而编制则是指军队在人员、装备和组织结构上的具体配置。
战斗序列与编制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指挥效能和作战能力。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要由地方军和正规军两部分组成。
地方军主要是由各个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游击队组成,他们力图瓦解日本侵略者的后方,发动广大农民参与抗战。
而正规军则是由国民党军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组成,他们在主力军的战斗序列和编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中国军队的正规军战斗序列与编制针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序列与编制,以地方军为基础,正规军进行了进一步的体系化和规范化。
主要的战斗序列与编制包括以下几种:1. 师团营连排:中国军队采用了师团营连排的编制方式。
以师为最大编制单位,下辖若干个团,每个团下辖三个营,每个营下辖三个连,每个连下辖三个排。
这种战斗序列的编制方式,能够保证指挥系统的高效运作,确保战斗力的充分发挥。
2. 分队制:在实际作战过程中,中国军队也采用了分队制的战斗序列。
根据情况的需要,可以将编制单位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小组或者分队,以便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
3. 纵深防御体系:为了应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在战斗序列与编制中注重纵深防御。
在前沿设立防线,以严密的阵地设施、火力和兵力布置,形成敌我交战的主战场。
而在后方则设置预备队和战略后备部队,以备不时之需。
三、中国军队的地方军战斗序列与编制地方军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主要依托于各个抗日根据地,由当地党政组织和军事机构指导组织。
地方军在战斗序列与编制上也有一些特点:1. 游击战斗序列:地方军主要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因此他们的战斗序列相对灵活。
淞沪会战(国军日军)作战序列

淞沪会战(国军日军)作战序列淞沪会战国军作战序列(1937年9月23日~11月12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兼)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左翼军:总司令陈诚第15集团军:罗卓英第4军:吴奇伟第18军:罗卓英(兼)第39军:刘和鼎第54军:霍揆彰第73军:王东原第74军:俞济时第44师:萧之楚第77师:罗霖炮兵第16团第19集团军:薛岳第2军:李延年第20军:杨森第25军:万耀煌第66军:叶肇第69军:阮肇昌第75军:周磊江防军:总司令刘兴第15军团:刘兴(兼)第57军:缪征流江阴要塞:司令许康镇江要塞:司令林显扬江苏省保安队炮兵第8团第11军团:上官云相第33师:冯兴贤第40师:刘培绪第12军团:张钫第76师:张钫(兼)第43军:郭汝栋第144师:郭勋祺第145师:饶国华第146师:范绍曾第147师:杨国祯第148师:陈万仞炮兵第3团炮兵第4团重炮兵第10团中央军:总司令张治中、朱绍良第9集团军:朱绍良(兼)、香翰屏第8军:黄杰第71军:王敬久第72军:孙元良第78军:宋希濂淞沪警备司令部:杨虎上海保安总队:吉章简第21集团军:廖磊第7军:周祖晃第48军:韦云淞第16师:彭松龄第17军团:胡宗南第1军:胡宗南(兼)第19师:李觉第32师:王修身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第8集团军:张发奎(兼)第28军:陶广第67军:吴克仁第55师:李崧山第79师:陈安宝独立第45旅:张銮基炮兵第2旅:蔡忠笏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桂永清第10集团军:刘建绪第45师:戴民权第46师:戴嗣夏第52师:卢兴荣预备第11师:胡达新编第34师:顾家齐独立第37旅:陈德法暂编第11旅:周燮卿暂编第12旅:李国钧暂编第13旅:杨永清空军:第1~第9大队淞沪会战日军作战序列(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中国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第3师团:藤田进中将步兵第5旅团:片山理一郎少将步兵第29旅团:上野勘一郎少将骑兵第3联队:星上太郎中佐野炮兵第3联队:武田精一大佐工兵第3联队:中岛三栖夫大佐辎重兵第3联队:粟原尚治中佐第11师团:山室宗武中将步兵第10旅团:天谷直次郎少将步兵第22旅团:黑岩义胜少将骑兵第11联队:田边勇中佐山炮兵第11联队:山内保大佐工兵第11联队:山内章大佐辎重兵第11联队:大河原定中佐第9师团:吉住良辅中将步兵第6旅团:秋山义允少将步兵第18旅团:井出宣时少将骑兵第9联队:森吾六大佐山炮兵第9联队:芹川透大佐工兵第9联队:野中利贞大佐辎重兵第9联队:三田村正之助大佐第13师团:荻洲立兵中将步兵第103旅团:山田栴二少将步兵第26旅团:沼田德重少将骑兵第17大队:小野良三中佐山炮兵第19联队:横尾阔中佐工兵第13联队:岩渊经夫少佐辎重兵第13联队:新村理市少佐第101师团:伊东政喜中将步兵第101旅团:佐藤正三郎少将步兵第102旅团:工藤义雄少将骑兵第101大队:大岛久忠大佐野炮兵第101联队:山田秀之助中佐工兵第101联队:八隅锦三郎中佐辎重兵第101联队:鸟海胜雄中佐第16师团:中岛今朝吾中将重藤支队:重藤千秋少将台湾步兵旅团第1后备步兵团伪靖安军1旅伪李春山旅伪于芷山旅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官大川内传七少将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将第3飞行团:佐贺忠治少将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参谋长:田边盛武少将第6师团:谷寿夫中将第18师团:牛岛贞雄中将步兵第23旅团:上野龟甫少将步兵第35旅团:手塚省三少将骑兵第22大队:小池昌次中佐野炮兵第12联队:浅野末吉中佐工兵第12联队:井泽新大佐辎重兵第12联队:川内益实大佐第114师团:末松茂治中将步兵第127旅团:秋山充三郎少将步兵第128旅团:奥保夫少将骑兵第18大队:天城干七郎少佐野炮兵第120联队:大塚升中佐工兵第114联队:野口胜之助少佐辎重兵第114联队:中岛秀次少佐。
国军抗战时期各战区序列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战场各战区序列表】(1937—1938年)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参谋总长何应钦1.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兵力——第20集团军商震第32军商震(兼)骑兵第14旅张占魁第1集团军宋哲元第53军万福麟第77军冯治安第181师石友三第17师赵寿山骑兵第3军郑大章第68军刘汝明(直属)第92军李仙洲(直属)第106师沈克(直属)第118师张砚田(直属)新编第8师蒋在珍(直属)新编第35师王劲哉(直属)骑兵第4师王奇峰(直属)以上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2.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战地区:山西方面。
兵力——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第3军曾万钟第9军郭寄矫第14军李默庵第93军刘戡第15军刘茂恩第17军高桂滋第19军王靖国第47军李家钰第61军陈长捷第14军团冯钦哉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第35军傅作义(兼)新编第2师金宪章骑兵第1军赵承绶骑兵第2军何柱国第18集团军朱德第66师杜春沂(直属)第71师郭宗汾(直属)第33军孙楚(直属)第34军杨澄源(直属)以上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3.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作战作区:苏浙方面兵力——第10集团军刘建绪第28军陶广第70军李觉第79师陈安宝暂13旅杨永清宁波防守司令王皞南辖第一九四师陈德法温台防守司令徐旨乾辖暂编第一二旅李国均第19集团军罗卓英第18军罗卓英(兼)第79军夏楚中第25军万耀煌第73军王东原第23集团军唐式遵第21军唐式遵(兼)第28集团军潘文华第23军潘文华(兼)新编第4军叶挺(直属)独立第6旅周志群(直属)游击总司令黄绍竑以上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游击部队在外。
4.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兼)作战地区:两广方面。
兵力——第12集团军余汉谋第62军张逵第63军张瑞贵第64军李汉魂第8军团夏威独9旅李振良独20旅陈勉吾虎门要塞司令陈策以上共9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要塞守备部队在外。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中国共双方战斗序列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中国共双方战斗序列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国民党二级上将)所属部队:第一兵团(驻长春)司令:郑洞国,辖新编第7军和第60军。
新编第7军,军长李鸿——该军辖新编第38师、253师和290师第60军,军长曾泽生——该军辖182师、265师和286师第八兵团(驻沈阳):司令周福成,辖第53军和第6军。
第53军,军长周福成——该军辖116师、130师和270师第6军,军长罗又伦,后由赵家骧接任——该军辖第207师、195师(后该师改隶第49军)第九兵团(驻沈阳):司令廖耀湘,辖新编第1军、新编第3军、新编第6军、第49军、第71军和第52军以及骑兵司令部。
新编第1军,军长潘裕昆——该军辖新编第30师、50师和287师新编第3军,军长龙天武——该军辖第14师、54师和292师新编第6军,军长李涛——该军辖新编第22师、169师和296师(后改隶第52军)第49军,军长郑庭笈——该军辖第79师和105师第71军,军长向凤武——该军辖第87师和91师第52军,军长刘玉章——该军辖第2师和25师骑兵司令部,司令徐梁——辖骑兵第1、2、3旅锦州指挥所(驻锦州):司令范汉杰,辖第六兵团、新编第5军和新编第8军,第54军一度归其指挥。
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辖第93军和第184师。
第93军,军长盛家兴——该军辖第263师、264师和266师新编第5军,军长刘云瀚——该军辖第26师、293师和284师新编第8军,军长沈向奎——该军辖第288师、289师和88师第54军,军长阙汉鶱——该军辖第8师、36师和198师东北人民解放军拥有野战部队70万人,地方部队30多万人。
在东北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
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司令员林彪(代号101)、政治委员罗荣桓(代号102)、参谋长刘亚楼(代号103)、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谭政、政治部副主任陶铸、作战处处长苏静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肖劲光副司令员陈伯钧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程子华政委黄克诚各纵队(相当于军)第1纵队(后改38军)司令李天佑政委梁必业第2纵队(39军)司令刘震政委吴法宪、参谋长吴信泉第3纵队(40军)司令韩先楚政委罗舜初第4纵队(41军)司令吴克华、政委莫文骅第5纵队(42军)司令万毅副司令吴瑞林政委刘兴元第6纵队(43军)司令黄永胜、副司令员杨国夫、李作鹏,政委赖传珠第7纵队(44军)司令邓华、政委吴富善第8纵队(45军)司令段苏权、政委邱会作第9纵队(46军)司令詹才芳、政委李中权第10纵队(47军)司令梁兴初、政委周赤萍第11纵队(48军)司令贺晋年、政委陈仁麒第12纵队(49军)司令钟伟、政委袁升平中将炮兵纵队司令朱瑞(第一任,义县战斗中触雷牺牲)苏进(第二任)以上各纵队均有3个师,另外还有17个独立师淮海战役国民党参战部队战斗序列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孙震、刘汝明、冯治安、韩德勤、李延年参谋长:李树正副参谋长:章毓金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副主任:孙元良、赵家骧参谋长:舒适存副参谋长:文强、刘伯中、吴宝云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第五军(熊笑三):第45师(郭吉谦、崔贤文)、第46师(黄宗颜、陈辅汗、郭方萍)、第200师(周朗)第七十军(高吉人、邓军林):第32师(龚时英)、第96师(邓军林、刘志道)、第139师(唐化南)第七十二军(余锦源):第34师(陈渔浦)、第122师(熊顺义)、第233师(李芝、徐华)第七十四军(邱维达):第51师(王梦庚)、第57师(冯寄异)、第58师(王奎昌)第十二军(舒荣):第112师(余一凡)、第238师(徐有成)第一百一十六军(谭心)、第287师(李芝)、第288师(陈元良)独立旅(新44师)(王屏南、耿文哲)骑兵旅(陈陶、张荣甲)备注:一、黄宗颜原为暂编14师师长,拨归邱清泉指挥,邱将其与第46师合并,取消暂编师番号,将黄调为第五军副军长。
淮海战役国军12兵团实际战斗序列

淮海战役国军12兵团实际战斗序列
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胡琏、吴绍周参谋长:肖锐第10军军长覃道善
第18师师长尹俊
52团团长唐铁冰
53团团长邱仁汉
342团团长黄煜轩
第75师师长王靖之
223团团长刁炳奎
224团团长刘次杰
225团团长
第114师师长夏建勋
54团团长孟述美
340团团长陈仲泉
341团团长朱达
第14军军长熊绶春
第10师代理师长潘琦
28团团长张治平
29团
30团(未参战)
第83师师长张用斌
第18军军长杨伯涛
第11师师长王元直
31团团长甘慕良
32团团长王兴诚
352团团长韩正礼
第49师师长何竹本
第118师师长尹钟岳
33团团长孙竹筠
353团团长陆秀山
354团团长
第85军军长吴绍周(兼)
第23师师长黄子华
67团团长杨正堂
68团团长张振坤
69团团长夏蓬洲
第110师师长廖运周
第328团团长姜继鑫
第329团团长刘协侯
第330团团长金汉章
第216师师长谷允怀(未到)副师长朱安民
646团团长王铁山
647团团长庞乃仲(守卫武汉未参战)
648团团长唐孝植(组建中)。
国军战斗序列

国军战斗序列国军战斗序列(全)1938年1月国军战场各战区序列表★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参谋总长何应钦☆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作战地域:平汉路方面兵力:第一集团军宋哲元部、第二十集团军商震部及直辖部队,共计二十五个步兵师、二个独立步兵旅、二个骑兵师及特种部队。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战地域:陕西方面兵力:南路前敌卫立煌部、北路前敌傅作义部、第十八集团军朱德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二十七个步兵师、三个独立步兵旅、三个骑兵师及特种部队。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作战地域:江苏、浙江方面兵力:第十集团军刘建绪部、第十九集团军罗卓英部、第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第二十八集团军潘文华部、游击总司令黄绍雄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二十四个步兵师、六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作战地域:广东、广西方面兵力:第十二集团军余汉谋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九个步兵师、二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作战地域:津浦路方面兵力:第三集团军于学忠部、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部、第二十二集团军邓锡侯部、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二十七个步兵师、三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蒋中正,副司令长官朱绍良作战地域:甘肃、宁夏、青海方面兵力:第十七集团军马鸿逵部、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五个步兵师、四个独立步兵旅、五个骑兵师、四个独立骑兵旅及特种部队。
☆武汉卫戍司令部:总司令陈诚兵力:第二军李延年部、第四十九军刘多筌部、第五十四军霍揆彰部、第六十军卢汉部、第七十五军周壘部及卫戍总司令部直辖部队,共计十四个步兵师、一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兵力:第十一军团毛炳文部、第十七军团胡宗南部、第二十一军团邓宝珊部及行营直辖部队,共计十二个步兵师、四个独立步兵旅、三个骑兵师及特种部队。
☆福建绥靖公署:主任陈仪兵力:共计二个步兵师、四个独立步兵旅及其他部队。
国军战斗序列

国军战斗序列(全)1938年1月国军战场各战区序列表★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参谋总长何应钦☆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作战地域:平汉路方面兵力:第一集团军宋哲元部、第二十集团军商震部及直辖部队,共计二十五个步兵师、二个独立步兵旅、二个骑兵师及特种部队。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战地域:陕西方面兵力:南路前敌卫立煌部、北路前敌傅作义部、第十八集团军朱德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二十七个步兵师、三个独立步兵旅、三个骑兵师及特种部队。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作战地域:江苏、浙江方面兵力:第十集团军刘建绪部、第十九集团军罗卓英部、第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第二十八集团军潘文华部、游击总司令黄绍雄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二十四个步兵师、六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作战地域:广东、广西方面兵力:第十二集团军余汉谋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九个步兵师、二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作战地域:津浦路方面兵力:第三集团军于学忠部、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部、第二十二集团军邓锡侯部、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二十七个步兵师、三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蒋中正,副司令长官朱绍良作战地域:甘肃、宁夏、青海方面兵力:第十七集团军马鸿逵部、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五个步兵师、四个独立步兵旅、五个骑兵师、四个独立骑兵旅及特种部队。
☆武汉卫戍司令部:总司令陈诚兵力:第二军李延年部、第四十九军刘多筌部、第五十四军霍揆彰部、第六十军卢汉部、第七十五军周壘部及卫戍总司令部直辖部队,共计十四个步兵师、一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兵力:第十一军团毛炳文部、第十七军团胡宗南部、第二十一军团邓宝珊部及行营直辖部队,共计十二个步兵师、四个独立步兵旅、三个骑兵师及特种部队。
☆福建绥靖公署:主任陈仪兵力:共计二个步兵师、四个独立步兵旅及其他部队。
国民党四十个集团军解密资料

国民党四十个集团军解密资料第一集团军1937年8月上旬由原驻守在平津冀察地区的第二十九军扩编而成,集团军总司令为宋哲元,下辖初由宋哲元兼军长后由张自忠任军长的第五十九军、冯治安任军长的第七十七军和刘汝明任军长的第六十八军,属第一战区指挥管辖。
在卢沟桥抗战中驻守宛平的第三十七师第一一0旅吉星文的第二一九团及抗战爆发后最早为国捐躯的佟麟阁、赵登禹将军都属于这支部队。
将第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据说是为了表彰这支率先参加对日作战的部队,授予该集团军3个军的番号也别具匠心,即一个明“七七”,即第七十七军,两个暗“ 七七”,即第五十九军和第六十八军,以纪念七七抗战。
后刘汝明的第六十八军加入平绥路一线作战的第七集团军的战斗序列。
1937年10月下旬,第五十三军、骑三军、第九十二军、第六十七军等部也曾归属第一集团军指挥。
该集团军参加过津浦路北段和平汉路北段对日作战行动,在菏泽保卫战中,配属第一集团军作战的湖南部队第二十三师作战失利,师长李必蕃受重伤后自戕殉国。
1938年,第一集团军自河北退入河南,后调归第五战区指挥管辖,驻守湖北北部。
同年10月,第一集团军奉令整建制改称第三十三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为张自忠,一直驻守在第五战区、第六战区的湖北北部地区。
后由卢汉将军任军长的第六十军奉令扩编为第一集团军。
抗战爆发后,云南实力派首领龙云接受南京国民政府国防会议的命令,将其训练多年、由全部法式武器装备的6个旅的滇军编为陆军第六十军,1937年10月,第六十军在卢汉率领下出滇抗日。
1938年4 月下旬到达徐州战场,奉令归第五战区指挥,随即参加徐州外围禹王山战斗,首次对日作战即以极其顽强的战斗作风及时扼制住日军的攻势,坚守预定防线20余天,以伤亡官兵近两万人的代价胜利完成统帅部及战区赋予的战斗任务,该军第一八三师第五四二旅旅长陈钟书在与日军的激战中阵亡殉国。
由第六十军扩编成的第一集团军下辖先为卢汉、后为安恩溥为军长的第六十军、孙渡为军长的第五十八军和张冲为军长的新编第三军,集团军总司令初为龙云,继任为卢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军战斗序列(全)
1938年1月国军战场各战区序列表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参谋总长何应钦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
作战地域:平汉路方面
兵力:第一集团军宋哲元部、第二十集团军商震部及直辖部队,共计二十五个步兵师、二个独立步兵旅、二个骑兵师及特种部队。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域:陕西方面
兵力:南路前敌卫立煌部、北路前敌傅作义部、第十八集团军朱德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二十七个步兵师、三个独立步兵旅、三个骑兵师及特种部队。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兵力:第十集团军刘建绪部、第十九集团军罗卓英部、第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第二十八集团军潘文华部、游击总司令黄绍雄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二十四个步兵师、六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
作战地域:广东、广西方面
兵力:第十二集团军余汉谋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九个步兵师、二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域:津浦路方面
兵力:第三集团军于学忠部、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部、第二十二集团军邓锡侯部、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二十七个步兵师、三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蒋中正,副司令长官朱绍良
作战地域:甘肃、宁夏、青海方面
兵力:第十七集团军马鸿逵部、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五个步兵师、四个独立步兵旅、五个骑兵师、四个独立骑兵旅及特种部队。
☆武汉卫戍司令部:总司令陈诚
兵力:第二军李延年部、第四十九军刘多筌部、第五十四军霍揆彰部、第六十军卢汉部、第七十五军周垒部及卫戍总司令部直辖部队,共计十四个步兵师、一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
兵力:第十一军团毛炳文部、第十七军团胡宗南部、第二十一军团邓宝珊部及行营直辖部队,共计十二个步兵师、四个独立步兵旅、三个骑兵师及特种部队。
☆福建绥靖公署:主任陈仪
兵力:共计二个步兵师、四个独立步兵旅及其他部队。
☆军事委员会直辖部队:
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第八集团军张发奎部、第二十六集团军徐源泉部、第二十军团汤恩伯部,共计十七个步兵师,此外尚有后方整训部队二十六个步兵师,担任后方警备任务的十四个步兵师、七个独立步兵旅。
★全国总兵力:二百一十个步兵师、三十五个独立步兵旅、十一个骑兵师、六个独立骑兵旅、十八个炮兵团、八个炮兵营及其他特种部队。
1938年11月国军战场各战区序列表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参谋总长何应钦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
作战地域:河南省及安徽省一部
兵力: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第三集团军孙桐萱部,共计十二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独立骑兵旅及其他直辖部队。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域:山西省及陕西省一部
兵力:第五集团军曾万钟部、第六集团军杨爱源部、第七集团军傅作义部、第十四集团军卫立煌(兼)部、第十八集团军朱德部,共计三十二个步兵师、五个骑兵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作战地域:苏南、皖南和浙江省、福建省
兵力:第十集团军刘建绪部、第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第二十五集团军陈仪部、第三十二集团军上官云相部,共计二十二个步兵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
作战地域:广东省、广西省
兵力:第九集团军张发奎(兼)部、第十二集团军余汉谋部、第十六集团军夏威部,共计八个步兵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区域:皖西、鄂北及豫南
兵力: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第二十三集团军孙震部、第二十九集团军王瓒绪部、第三十三集团军张自忠部、豫鄂皖边区游击总指挥廖磊部,共计二十六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及其他直辖部队。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
作战地域:甘肃省、宁夏省、青海省及绥远省
兵力:第十七集团军马鸿宾部、骑兵第七集团军门炳岳部,共计六个步兵师、四个骑兵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薛岳代理)
作战地域:湖南省及鄂南、江西省一部分
兵力:第十九集团军罗卓英部、第二十集团军商震部、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第三十集团军王陵基部、第三十一集团军周礨部、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樊崧甫部,共计五十二个步兵师及其他直辖部队。
☆第十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
作战地域:陕西方面
兵力:第十六军董钊部、第二十七军范汉杰部、第九十军李文部,共计玖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及其他直辖部队。
☆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
作战地域:山东及苏北
兵力:第五十七军缪徵流部、第八十九军韩德勤部、游击总司令沈鸿烈部,共计七
☆冀察战区:总司令鹿钟麟
作战地域:河北省、察哈尔省
兵力:第六十九军石友三部、第九十九军朱怀冰部、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部,共计五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及其他部队。
1945年4月国军战斗训序列表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第一方面军:司令长官卢汉,副司令长官关麟征
作战地域:云南
下辖:第六十、五十二、九十三军等。
☆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张发奎,副司令长官夏威、邓龙光
作战地域:粤桂边界
下辖:第四十六、六十二、六十四军等。
☆第三方面军:司令长官汤恩伯,副司令长官霍揆彰、张雪中
作战地域:黔湘边界
下辖:第十三、二十、二十六、七十一、九十四军等。
☆第四方面军:司令长官王耀武,副司令长官夏楚中
作战地域:湘西
湘西:第十八、七十三、七十四、一百军等。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代),副司令长官曾万钟、孙蔚如
作战地域:陕甘宁及豫西
下辖:孙蔚如第四集团军、董钊第三十集团军、王仲廉第三十一集团军、李文第三十四集团军、俞济时第三十六集团军、丁德隆第八十四集团军等。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杨爱源、朱德
作战地域:晋西
团军、朱德第十八集团军等。
注:名义上第十八集团军仍属于第二战区序列,但战区早已不发军饷和武器弹药、军需物资了;因此第十八集团军事实上也不再听从战区的指挥,活动区域也远远不止晋西。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副司令长官刘建绪、唐式遵、上官云相
作战地域:淞南、赣东、闽北
下辖:唐式遵第二十三集团军、李觉第二十五集团军、李默庵第三二集团军等。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副司令长官孙震、郭寄峤
作战地域:鄂西北
下辖:刘汝明第二集团军、孙震第二十二集团军等。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副司令长官:吴奇伟、郭忏、王东原、陈继承
作战地域:鄂西、湘西
下辖:王敬玖第十集团军、周礨第二十六集团军、冯治安第三十三集团军及长江上
☆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傅司令长官蒋光鼐
作战地域:赣南、粤北
下辖:余汉谋第一二集团军及闽粤赣边区总司令香翰屏部等。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副司令长官傅作义、马鸿逵
作战地域:绥远、宁夏、甘肃、青海、陕西
所辖兵力:赵寿山第三集团军、马鸿逵第十七集团军、李铁军第二十五集团军、马步芳第四十二集团军及傅作义所辖驻绥远、榆林地区的部队如晋绥陕边区朱绍良邓宝珊部、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部、第三十五军、暂三军等。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副司令长官王陵基、杨森
作战地域:赣西、湘南
下辖:孙渡第一集团军、王陵基第三十集团军及第四、四十四、九十、九十九军等。
☆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副司令长官:何柱国、牟中衍、李明扬、王懋功
下辖:何柱国第十五集团军、李品仙第二十一集团军、陈大庆第十九集团军等。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赣州行辕主任:顾祝同
下辖: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兼)、大庆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汉中行辕主任:李宗仁
下辖:第一战区代司令长官胡宗南、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冀察战区总司令高树勋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昆明行辕主任:龙云
下辖:暂二十三师等。
☆重庆卫戍总司令:王瓒绪,副总司令:刘戡
下辖:第十四军、敌二十五师等。
☆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
下辖:第五军、第九军及昆明警备司令部等。
☆中国驻印军副司令长官:郑洞国
下辖:孙立人新一军等。
☆川康边防总指挥:刘文辉
下辖:第二十四军等。
☆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潘文华
下辖:第五十六军等。
☆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
下辖:第九十五军等。
☆广西绥靖公署主任:李宗仁(兼)、副主任:白崇禧(兼)☆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兼)
☆滇黔绥靖公署主任:龙云
☆粤东绥靖公署主任:余汉谋(兼)
☆河南省警备司令:刘茂恩
☆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
直辖:廖耀湘新六军、第五十四军及中印公路警备司令黄琪翔部(第二军、第五十三军等)
☆军委会直辖部队:第六十九、七十六、七十九军及炮兵部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