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篇)

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标题:感恩孝亲,敬老先进——范文一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孝敬父母、敬老爱幼的先进事迹,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现在,我将通过介绍一位孝顺父母、敬老爱幼的先进个人,来展示他的先进事迹。
这位先进个人名叫张华,现年53岁,是河南省一个小城市的一名普通工人。
他从小家庭贫寒,家中有五个兄弟姐妹,父亲做工为生。
尽管生活条件困难,但张华从小就被父母灌输着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
在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张华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的精神。
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起床,烧开水做好早餐,并叫醒父母。
他每天耐心地给父母穿好衣服,梳理头发,帮父亲洗漱,妥善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
他还经常陪伴父母出门散步,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陪伴和安慰。
除了日常的照料,张华还非常关注父母的健康状况。
每个月,他都带着父母去医院做全面体检,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他还定期购买父母所需的药品和保健品,严格按照医嘱给他们服用。
他通过自己勤工俭学,解决了父母的医疗费用问题,使父母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尽管生活很辛苦,但张华总是将父母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一次,他听说父母喜欢吃水果,但因为经济困难,很少能吃到水果。
于是,他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会了技巧,自己种植水果,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成功地将自己种植的水果带给了父母。
看到父母高兴的笑容,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除了孝敬父母,张华还热心帮助社区的老人和孤寡老人。
每星期六的上午,张华都会自愿去社区义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为老人们打扫卫生、陪伴他们聊天等。
他的孝亲敬老精神在社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激励着更多的人关心老年人,关心家庭。
通过张华的先进事迹,我们可以看到他孝顺父母、敬老爱幼的精神是如此的可贵。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传统美德在当代的意义,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发扬孝敬父母、敬老爱幼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一起向张华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我们的社会增添更多的温暖和正能量。
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5篇)

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在80万人口众多的___县,取得了孝亲敬老模范称号,连日来,___同志可谓是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名的知名人士,当我们和电视台的同志来到大车闸采访她时,她却说:“尊老养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之不过是为了以后,当我步入老年时能够自豪的说一声,做人,我一生无愧”。
多么质朴的语言啊。
那么,让中华传统美德在___河务局得以弘扬,让孝亲敬老之花在我们黄河系统开的更鲜、更艳。
___1982年同本单位滑卫学同志结婚,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不久有了一双儿女,膝下承欢,其乐融融,他们共同渡过了前半生当中最轻松,最舒心的时光。
可是好景不长,噩运就向他们袭来。
愉悦的日子在___她公爹的瘫痪中嘎然而止。
在___年她年仅60岁的公爹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抢救室,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命是保住了,从此只能躺在床上让人伺侯,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由于她刚结婚没几年,平日里和公爹一天到晚说不上一两句话,如今公爹病了,脾气也变了,自己能把老人侍侯好吗。
咋能让老人安心养病呢。
其初她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不说别的就说让老人吃饭这件事就费了不少周折。
侍候老人她不怕,最让她害怕的是让公爹吃饭。
老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心里难免产生急躁情绪。
于是她就专门说一些开心的事让他老人家听,哄得老人高兴,公爹吃饭才会顺当点。
否则稍不注意,公爹不是背过去脸不搭理她,或者干脆把饭菜抛洒一地,有时甚至故意用胳膊一抡将饭菜溅她一脸一身。
每当这时,她总是不声不响地收拾烂碗碎盘,然后重新给公爹做饭。
如此多次,当她再次把重新做好的饭菜送到老人面前时,老人再也不乱发脾气了,吃饭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给老人洗脸端盆也是她难迈的一道砍,为此,背地里她不知道流过多少泪。
当她回娘家把这件事讲给母亲听时,母亲总是对她说:“清素,你把公爹当成你的亲爹就不显别扭了。
”母亲一席话,点亮心头灯,心里豁亮了,委屈也没有了,她把给公爹洗脸端盆当成了自己应该干的事情。
自己多干点,侍候好一点,才能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他安心工作。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观和家庭道德伦理观念,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作为一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孝亲敬老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贯穿着中国人的血脉,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珍贵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1.吕祖师孝顺妈妈1492年,吕祖师在浙江莫干山降生,从小聪明伶俐,自幼便修炼道术。
11岁时,吕祖师的妈妈去世了,整个家庭陷入了无尽的哀痛之中,父亲很快就痛苦地离世了,只有吕祖师孜孜不倦地修道。
然而,吕祖师的妈妈在死后十几年时,精神和意识仍然清醒,她用心灵感应告诉儿子:“为人子的孝道没有尽,你哪里去修炼去了?”吕祖师非常感激母亲的叮嘱,于是决定回家照顾母亲的遗体,他撤去了所有的道士装束,好好地照顾着母亲。
直到母亲的身体已经腐烂,吕祖师依然陪伴着母亲的灵魂,听着她的叮嘱,不断涵养道德和修行。
2.长者寿见敬老之风1938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状态。
当时,内江市民黄氏家中有三姑娘,黄氏父亲看到国家危难,便想请三姑娘嫁入府堂纳夫,以此为家国抗战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三姑娘明了父亲的心意,也理解了国家危急之时兵荒马乱的情形,便慷慨毅然地嫁人了。
黄氏的女儿嫁出去之后,终日思念家乡,每当听到别人说起家乡之事,她便不自觉地流下悔恨的泪水。
黄氏父亲病重之际,黄氏女儿不顾千辛万苦,逆流而上,赶回老家,为父亲献出了自己的心血和爱心。
她一为人,二为己,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美德--孝亲敬老。
3. 黄博士孝顺父亲之际1989年秋天,黄博士的父亲患上了中风,双腿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黄博士本来是一名优秀的科技公司经理,但为了照顾瘫痪的父亲,他毅然决定辞职回家照顾父亲。
黄博士每天除了给父亲翻身洗澡,还会给父亲上课,教他汉字、计算等知识,陪着他看书、看电影、听天气预报等。
在这个过程中,黄博士深刻感受到了孝亲敬老的力量和丰富内涵,他的精神和态度也受到了巨大的提升,不断地追求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尊老爱亲事迹材料(3篇)

尊老爱亲事迹材料(3篇)尊老爱亲事迹材料(精选3篇)尊老爱亲事迹材料篇1现为郑州—局的一名普通职工。
该同志十几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身有病患、年近九旬的婆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媳、为人妻的高贵品质,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良知不仅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
婆婆跟随她生活近二十年,年龄越来越高,脾气越来越大,多种老年病导致身体十分虚弱,需要人贴身照顾。
虽然老人有6个子女,但因其他儿女不在身边,且老人不同意跟随其他子女生活,为了尊重老人的意愿,更好更方便的照顾老人,在孩子4个月时,她与丈夫义无反顾将年逾八旬、行动不便的婆婆接到自己身边。
因为孩子年幼,工作繁忙,爱人因工作性质对家庭照顾极少,加上老人性格偏执,她常常感到身心俱疲。
20_年,老人感到腹部剧痛,她将年幼的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迅速将老人带到医院,经检查疹断为急性阑尾炎,情况紧急,医院马上安排了手术,但因婆婆身患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等多种慢性疾病,术后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病发症,导致呼吸反复停止,医院一度准备放弃治疗,但她和爱人没有放弃希望,迅速安排转院,在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后的两天,婆婆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但紧接而来的并不是病愈出院,而是出现了第二次术后并发症,因老人体态肥胖,当时又正值7月,炎热的天气导致伤口脂肪液化,不愈合,医院遂又安排了二次手术,一个小小的阑尾炎手术,竟花费十三万元才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经过近二十年共同生活的风风雨雨,原本性格偏执、多疑的婆婆渐渐地像袒护自己孩子一样袒护她,不许别人说她一句闲话,虽然年龄越来越大,但老人也开始心疼她,为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当她阻止时,婆婆就说她在锻炼身体。
近二十年的相处,她与婆婆磨合相处成了真正的亲人,没有暖不热的'心窝,予人玫瑰,必手有余香。
平时在家里,如果老人有不舒服,她就及时将婆婆送到社区诊所或医院,婆婆成了个老病号,她跟医生也成了朋友。
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

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孝亲敬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在生活中遭遇各种困难,需要家人的关爱和照顾。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孝亲敬老先进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孝子孝女们的赤诚。
先进事迹一:颜耀祖的孝行颜耀祖,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广德镇人。
他的父亲因患上肝病去世,年迈的母亲也有晕厥等身体不适,家庭经济也十分困难。
颜耀祖那一年刚上初中,便顶着家庭的沉重压力主动搬到老家治病的母亲身边,每天给母亲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多才多艺的他还帮助周围的人修理电器、安装水管等。
尽管生活艰辛,颜耀祖依然坚持学习,靠着努力,他考上了大学。
母亲当时哭的像个孩子一样:“颜耀祖,你真的长大了,我不再担心你了。
”先进事迹二:江洋的孝心江洋,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十陵镇人,是一名普通的村民。
他的母亲患有肝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
在治疗期间,江洋每天早出晚归,为母亲洗衣煮饭,陪她去医院看病,还挤出时间给妹妹辅导作业。
母亲病情加重后,江洋放弃了工作,全心照顾母亲和家庭。
虽然生活困难,江洋依然满怀信心和爱心,攻克了重重困难。
如今,江洋母亲的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他的行为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三:周武的孝道周武,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大黄镇人,年仅18岁就成为孤儿。
母亲去世后,姐姐把全家的重担挑在了肩上,生活简直成了一场噩梦。
周武自知能干,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到外地打工,为家里挣些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门之前,周武向哥哥说道:“母亲生前在病床上只对我说过一句话,你替我照顾哥哥,我离开怕他一个人承受不了。
”由于工作十分劳累,周武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他依然坚持了三年,为家里赚了一笔钱。
后来,他成为一名土地扶贫干部,继续发扬爱国、助人、诚信等好品德,帮助家园脱贫。
以上先进事迹只是众多孝亲敬老的例子之一,托起了一份家人的幸福和健康。
相信通过他们的故事,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和孝子孝女们的勇敢和坚强。
个人孝亲敬老事迹材料五篇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这句话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可是,在如今利益为先的21世纪,真正能牢记这句话的人却堪称凤毛麟角,更别提能时时刻刻做到这一点的人了。
对此,我想应该有不少人感到深深的惋惜和哀叹吧。
要知道,孝,是一个家庭的最好的调和剂,是一个国家不可丢失的根源之本,甚至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脚步。
普普通通的一个“孝”字,写起来何尝潇洒和容易,很多人,很多看似知识渊博的君子和学士,总是站在金碧辉煌的大厅或是学校讲堂上侃侃而谈,谈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谈自己身上别人遥不可及的“高贵”品质……每当在电视里看到这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虚伪的笑容,我就总恨得牙痒痒。
有功夫把大把大把的时光耗费在争名夺利上,却没有时间去陪陪自己年逾古稀的父母吗?在外面吃喝玩乐,高谈阔论,却舍不得多花一点精力去陪父母说说心里话,这,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孝顺吗?我想,这真是世界上最荒谬的一个笑话了。
所以,我很想奉劝在事业的王国学有建树的中年人,请放下自己的身段,多多回头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吧,看看他们此刻到底过得好不好,看看他们有没有露出舒心的微笑,看看他们是否还在为你牵挂……不要觉得做这一切很劳累,很麻烦,因为它本就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应当承担的责任。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也会变得口齿不清,到那个时候,你就会明白自己父母的良苦用心。
其实,他们要的并不多,不是黄金万两,也不是高楼别墅,而是,你简简单单的一句问候,和久违的一顿温馨的团圆饭罢了。
想到这儿,我停下了笔。
转头看着正在沙发上聊着天的父母,一股酸涩的心情涌上心头。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似乎也是一个不孝女了,口口声声喊着孝顺,却鲜少主动为父母做过一点事,可对于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爸爸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却豪不害羞地接受着,甚至没有一声谢谢。
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吧!所以,我默默在心底发誓:从今天开始,牢记孝顺两字,好好照顾爸爸妈妈,哪怕只是陪他们说说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三篇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三篇孝亲敬老事迹材料一某某是我站服务三科的一名普通职工,作为先进员工他做到了克尽职守、踏实勤奋,作为人子,他做到了百事孝为先。
奶奶身体不好,父母生意忙,某某从小就对奶奶十分孝敬,勇敢地帮父母承担起赡养照顾奶奶的义务,小学时就帮奶奶干力所能及的活,就懂得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初中时每天放学后帮奶奶洗衣服、做饭、挑水、打扫卫生,天热时帮奶奶擦洗身体、洗脚,陪奶奶唠嗑解闷,逗奶奶开心。
参加工作后奶奶不跟自己住在一起,但某某很想念她,有空的时候经常去看望她,帮奶奶打水、做饭、扫地,感动的老奶奶逢人就讲、见人就夸自己有一个孝顺的好孙子。
结婚后叔伯兄弟几个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大家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都争先恐后地孝敬照顾老奶奶。
这样的孝心孝行让四邻羡慕,并且得到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老奶奶身体越来越好,一家人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德乃人之本,孝乃德之先,孝亲敬老是人伦道德的基石。
某某常说:“侍奉老人再苦再累,只要老人高兴就是儿孙最大的快乐。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也是人们应尽的义务,某某所做的这些也许微不足道,但我们相信他们一家孝亲敬老的美好传统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样的家庭越多,我们的社会,乃至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孝亲敬老事迹材料二某某某,女,1979年9月5日生,系某某某县某某某镇某某某村农民。
1999年11月与本镇某某某村4组村民某某某结婚,于2022年8月8日生育一男孩。
2022年因感情不和离婚。
离婚后她一直居住在下马渡镇六合堂村,与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同心协力、竭尽所能照顾患有脑梗塞的父亲、精神病且有一级残疾常年瘫痪在床的姐姐和孤寡叔叔。
两年后奶奶自然死亡,她主动撑起了这个家。
面对感情的破裂、家庭的变故、亲人的离去,她伤心过、痛苦过,曾一度还患有精神分裂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0篇孝老爱亲家庭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0篇孝老爱亲家庭事迹材料篇一某某,女,51岁,群众,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村民。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所颂扬。
在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就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以自己的善良、淳朴、贤惠、细心的良好品质,二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年迈的婆婆,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日复一日演绎着以孝感人、至纯至真的孝女情怀,她就是——某某,生于1966年11月,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她用二十多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
当你踏进她的家门,你就会看到一位淳朴的中年妇女在悉心照顾老人,她的婆婆已经88岁了,由于年纪大,眼睛看不见,行动不方便,生活已经不能自理,而某某的丈夫卢道全为了家人的生活,常年在外做泥水工,所以照顾婆婆的重任就落到了某某头上。
只要和老太太说起她的好儿媳,老人脸上立刻洋溢着幸福,流出激动的泪水,“要是没有我的好儿媳妇,早在十多年前我这把老骨头就入土了,十多年来我这个儿媳妇为了我这个老太婆没有过上一天稍停的日子”。
夜里,担心婆婆起夜不舒服,婆婆又不能行走,夜里躺在床上只要听到一点动静,她就赶紧起来伺候,有时一晚上要起来好几趟。
冬天,为了不使老人吃凉饭,她用一个小盆倒半盆开水,将饭、菜放入盆内热着,再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人。
后来婆婆大小便失禁,为了不使婆婆身体不舒服,即使臭气刺鼻,引起她的呕吐,她也毫不嫌脏嫌累替婆婆换洗,仔仔细细用温水洗擦干净。
就这样,喂饭、端屎、擦澡、按摩、守夜,成了婆婆的特护。
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一做就是十几年,她无怨无悔,在她心中,丈夫的母亲就是她的母亲,照顾婆婆就是她的责任。
一个媳妇对婆婆地孝心,就如同披在身上的一件新衣裳,时间久了,亲戚邻居都会看到,也都会被她的举动所感动。
邻居都说她婆婆有福气,村里人都把这位好媳妇的事挂在嘴上。
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邻居,逢人就夸:“村子那么大,那么多的媳妇,从来没见过她这样孝敬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亲敬老事迹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
然而,身为子女,我们真正做到孝顺父母,并非易事,那将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在民间也流传这样一句话:久病床前无孝子。
这句话是现实的,每个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人都有疲惫的一天。
但世事无绝对,就有这样一个男人,十几年如一日的用他的肩膀扛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
高新勇,今年49岁,由于种种原因2001年买断下岗,原是一位普通的起重工人。
家中二老身体都不好,母亲在98年腿骨折后行走一直有些不便,而父亲在2000年患了脑血栓,此后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买断后的前两年,为添补家用及供孩子上学,他在外打工。
但随着二老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需要家里有人看护,家中弟弟妹妹工作都比较忙碌,很难抽出时间。
身为长子的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在家中照顾二老,虽然家人曾提议可以顾保姆,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还是家里人照顾更能放心,会比外人想的周到许多。
家中的兄弟姊妹了解大哥的脾气,于是就听他的,自此照顾二老的担子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照顾二老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因为父母的腿脚都不好,行动不便。
父亲患有脑血栓,年龄也大了,自理方面存在一些困难,时不时二便会不能控制因而弄脏裤子。
作为儿子,他为父亲清洗、更换衣物从无怨言。
这样的情况冬天还比较好应付,到了夏天他每天都要为父亲冲洗,自己的衣服恨不得半天就得湿透一件。
老父亲的腿脚比较不灵便,因此运动较少,平时又喜爱吃肉,久而久之,很容易引起便秘。
为了帮助老人排便,除了给他吃一些通便药,有时甚至亲手帮老人将硬结的粪便弄出,以此缓解老人的不适。
他的父母已经携手已经携手走过50多年。
为了让父母尽情的享受亲情和天伦之乐,他和弟妹们商量为老人举办了金婚仪式。
为了排解老人的寂寞,他陪着他们聊天,说一些工作、生活中的事情,父亲听得津津乐道,有时也给我们讲过去自己工作时的往事,经常帮助生产队劳动,为队里出粪坑,割麦子,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现在,妻子的身体也患有丙肝,出现不好的状况,他便开始两头跑。
每天中午为二老做完饭,还要给妻子送一份,周末女儿放学可以帮他照顾妻子,他还能稍微休息一下。
有时奶奶一个电话父亲就算再困也换好衣服立即赶到奶奶家,看到父亲日渐疲惫的身影,女儿也很心疼,虽然觉得父亲在家的时间很少,但她从不抱怨,一心照顾母亲,因为她心里永远记得父亲的话:“我照顾二老是应该的,因为那是你的奶奶爷爷,是我的爸妈,再累也是做儿子应该付出的,只有他们身体好,我才能放心。
”每一个字都是那样质朴,但字里行间体现了一个儿子的孝心,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在女儿心中树立起了高大而不可动摇的形象。
每当他自己家中出现问题时,家里的兄弟姊妹都尽力帮助大哥,因为知道大哥为照顾二老做了多大的努力。
在街坊邻里的眼中,都很羡慕二老,觉得他们有这么孝顺的儿子真是幸福,提到高家老大没有不竖大拇指的,都说这么孝顺的人不好找了。
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男人,在这十几年中耐心的照顾着双亲,毫无怨言。
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现了孝的真谛,也塑造了一个久病床前的孝子形象。
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字,它具有深刻的意义,是感恩的孝,是充满责任的孝。
“血浓于水”,我们每个人都有表现孝心的方式,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桑田。
但我们感恩的心不能变,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感恩父母,孝亲敬老!篇二:孝亲敬老十佳之星事迹7事迹材料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要是你在柳堡提到一个人,我想没有人会不知道,此人曾多次荣获宝应县慈善之星、宝应县十佳青年创业之星、宝应县十佳纳税之星、宝应县十大青年兴业领头人等荣誉称号,不仅如此,此人所创办的企业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和各类诚信企业。
他这些年来用于扶困、修路、建学、捐助等资金总额多达60多万元,他就是:宝应县华东滑线吊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华鹤章华鹤章,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从小看惯了父母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他从小立志一定要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好日子,高中毕业后,因为家里没钱,他早早的就怀着梦想踏入了社会,经过多年的奋斗努力,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随着地位的改变,他思想境界的提高,他所“行孝敬老”的人群也发生了变化,从对自己父母行孝升华到了员工和社会,下面就具体谈谈华鹤章“孝亲敬老”的事迹:一、1983年,高中毕业的华鹤章,一直在家里务农,激情满怀的他实在不想就这样一直穷下去,他觉得如果自己不能够尽快摆脱贫困,以后怎样才能有个幸福的家,怎样才能够孝敬二老,想想二老这些年省吃俭用借钱为自己读完了高中,这种情感不断的转变成为他一种创业的动力,终于有一次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镇上一家企业做营销工作。
这一干就是十年。
十年的营销之路,华鹤章跑遍了全国,吃尽了苦头。
每每有点收获总是第一个写信或打电话给父母,每次拿到钱后的华鹤章,在回来之前总在要带上很多二老没吃过的东西来孝敬一下,回到家后给父母讲在外工作中的开心事和看到的发生的有趣事情,但华鹤章从不在父母面前讲一句在外的辛酸和艰苦。
他在父母眼中始终是一张笑脸,是父母心中坚强和乐观的一个儿子。
其实销售之路,充满艰辛,但他从不让父母去为他担心的。
二、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华鹤章在跑业务的时候,每次到同事家中串门都能够做到非常尊敬朋友的父母,还常常带上些礼品,他成了很多朋友家中的上客,每个人都很高兴与其相处,正因为如此,华鹤章自己创业后,企业很快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和朋友。
父母对儿子的那种关爱,儿子对父母的那份情感,使做了老板后的华鹤章更深明白,一个儿子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因此他从对自己父母的孝敬升华到了对所有员工父母的孝敬了。
一次晚饭后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得知业务员董强的母亲身体突然不适,而董强正在宁夏商谈一笔重要的合同不能回来,他立刻带上驾驶员送婆婆连夜赶到医院,是急性胆结石,如果不是及时赶到,老人家性命就能不保,手术一直进行到第二天早上,华鹤章也一直在手术室门口等到了第二天早晨。
当得知手术成功后顾不得休息一下,又为老人把一切安排妥当,为确保董强在外不分心谈合同,他告诉他旁边的人暂时不要通知董强。
老人手术后非常想念自己的儿子能够到身边陪她说说话。
华鹤章就天天抽时间去医院或打电话陪老人说会话并让自己的母亲去陪老人家说话。
一个星期之后,业务员董强回来了,当他得知这一具体情况之后,当场拉着华鹤章的手就哭了下来。
三、五年前村里的老干部姜承富的儿子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当病情报告送到老人手中时,年迈的姜承富一下子坐到了地上,可怜这位老干部一辈子兢兢业业却没什么积蓄,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噩耗,以及将需承担的巨额医疗费用,老人不到一周头发就全白了,姜承富的老伴也是终日以泪洗面。
正所谓“疾病无情人有情”,当华鹤章从和家人电话聊天中得知姜承富家中情况,原计划准备停在青海陪客户再考察两天,便匆匆和客户打了个招呼就赶了回来,华鹤章感到非常痛惜,老人家辛苦一辈子,本来可以安享晚年的,不幸的是儿子患上了这种不治之病,当华鹤章到了姜承富家中后当即从包中拿出了自己所带的合同金6000元交给了姜承富,老人当场泪流满面,华鹤章不但给老人送钱送物,在老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还多次登门慰问,看望病人,每次姜承富老人看到华鹤章都比自己亲人还亲。
四、村里有个老人,老伴去得早,一个人很艰苦的拉扯两个儿子长大并双双结婚生子,本来老人以为可以安享晚年,却不料两个媳妇之间常有矛盾,对婆婆不闻不问,不履行赡养义务,华鹤章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多次找到了她的两个儿子进行沟通。
了解到两个儿子家中经济条件确实都十分困难,两个媳妇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弄出很多矛盾,以至于都不肯赡养老人。
了解了情况后的华鹤章想“要想彻底的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为两个儿子解决就业,拥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于是将其兄弟二人招进自己的公司。
老人的赡养问题得到解决后,华鹤章还不时的去看望老人并常悄悄的背后给老人点零用钱。
五、十几年企业不断发展,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到如今的亿元企业,华鹤章深知企业的发展和成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更少不了社会给予的帮助。
华鹤章在富了个人的同时不断回报社会,华鹤章看到了村里的老人院破旧的很,于是就出资对老人院进行装修,并且还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老人院的活动经费,叫老人家们自娱自乐,多组织活动。
华鹤章每年都要定期几次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将村里的老党员和孤寡老人召集到一起,开个茶话会,了解一下老人们的生活、健康情况。
这么多年以来华鹤章对建设村的孤寡老人、老党员、老干部每年年底都要发放400到600多元不等的慰问金。
不仅如此,华鹤章还常常对社会进行扶困、资助贫困大学生和失学儿童、给村里修桥铺路、给孤寡老人修房子、还积极为学校的建设捐献资金。
华鹤章说:“自己的进步和社会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是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使我们的企业得到发展,关心爱护和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义务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社会要和谐、企业要和谐、家庭更要和谐,用我们的言行去感染身边的人和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创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我还要继续努力” 。
篇三: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xx,男,1964年4月生人,中共党员,现任xx镇xx村民委主任,该同志自2008年担任村干部以来,对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
对群众以礼相待,一视同仁,诚实守信,乐于帮助别人,多年来,对岳父如亲父般孝顺,兄弟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事迹感人,赢得了人们的认可。
xx与其妻共育有一子,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多年来生活和顺,可是不幸突然降临在这个温暖的家庭,2011年1月69岁的老岳父被检查出患有胃癌,要求全部切除,xx毫不犹豫的拿出家里的积蓄送老岳父到台州医院做手术,手术后老人只能吃流质食物,他就自己买了个小电子炉在医院中亲自给老岳父熬粥喝。
出院后,xx几次送老岳父到上海华山医院复检,眼看着老岳父病情好转,可不幸又再一次的来临。
2011年2月的一天53岁的兄弟xxx突然在昏倒在家里,经医院诊断为肺癌,高额的手术费难住了xxx一家,“先治病,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xx如此道。
同年,56岁的兄弟xxx的病情再次复发,需要做左肺切割术,家庭的重担再次加在xx 一个人的肩上,他为了两个兄弟,为了老岳父不仅付出了高额的医药费,还在他们住院中上上下下的忙活,忙病人的饮食,忙陪夜,还忙病人的心理问题,人一下子瘦了十来斤。
xx不仅对自己的至亲无私的奉献,还对村里的村民热诚的服务,并且热心捐助老年公益事业。
作为村主任,xx为村民患者解决实际经济困难和生活困难,如在村民李金患有糖尿病,右脚腐烂,其妻又远走高飞,家中只有一个初中生的情况下,xx主动送他到医院治疗,并负担其高额的治疗费;在村民xx患有精神病时,xx主动到他家中动员其家里人送去医院进行治疗。
xx对村中的老人尤为关注,他经常说“我们都会老,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所以从他担任村主任后,对投资老人的福利事业花了很大力度,如每年的农医保,对全村的60周岁以上老人实行减半加纳保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