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电磁噪声的分析
动车组异步牵引电机的电磁噪声分析与控制策略

动车组异步牵引电机的电磁噪声分析与控制策略引言:近年来,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动车组异步牵引电机作为其重要的动力装置,具有功率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铁列车中。
然而,由于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其产生了一定的电磁噪声。
这种噪声不仅对列车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产生影响,还对列车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造成威胁。
因此,研究动车组异步牵引电机的电磁噪声分析与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动车组异步牵引电机的电磁噪声特点动车组异步牵引电机由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限制,产生了一定的电磁噪声。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磁场噪声:当电机的转子与定子之间存在间隙时,磁场会引起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磁力作用,导致磁场产生震动,产生噪声。
2. 电流噪声:在电机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机内部磁场的变化,导致定子和转子上的电流不稳定,形成电流波动,从而产生噪声。
3. 空气动力噪声:在电机运行时,由于电机旋转产生的气流扰动,使得周围空气形成涡流,产生噪音。
二、动车组异步牵引电机电磁噪声分析方法针对动车组异步牵引电机的电磁噪声问题研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分析方法:1. 数值仿真方法:基于有限元分析原理,通过建立电机几何模型和电磁场模型,计算电机内部的磁场分布和磁动力特性,进而分析电磁噪声的产生机理。
2. 实验测试方法:利用专业的测试设备,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探头,对电机的电磁噪声进行实时测试和监测,获取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噪声特征。
3. 模态分析方法:通过对电机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电机不同频率下的振动模态,进而分析各振动模态对噪声产生的影响。
三、动车组异步牵引电机的电磁噪声控制策略为了减少动车组异步牵引电机的电磁噪声,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控制策略:1. 结构优化:通过改变电机的结构参数,如减小间隙、增加密封件等,来减少磁场和空气动力噪声的产生。
2. 材料优化:选择具有减振降噪特性的材料,如橡胶、泡沫塑料等,来减少振动和噪声的传导。
2变频电机电磁噪声分析及改进

变频电机电磁噪声分析及改进李广(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技术中心山西永济 044502)摘要:针对变频电机出现高频电磁噪声的案例,采用分析电磁噪声的频谱特性和有限元法分析定子铁心固有振动频率相结合的方法,对变频电机产生高频电磁噪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经过样机试制、振动及噪声试验,证明改进措施达到了改善电磁噪声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变频电机;频谱特性;固有振动频率;径向力波;谐波磁密引言:噪声是若干不同频率和声强的纯音杂乱而而无一定规则的组合。
它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休息,长期工作在噪声大的环境中,将损害人们的健康,导致耳痛、耳聋或引起各种疾病。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噪声已成为当今社会污染环境的三大公害之一。
为此,世界各国都制订了法规以限制噪声的污染;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表1为工人在每个工作日在各种噪声级的环境中允许暴露的时间。
表1在工业生产和部分家用电器中,变频电机被广泛地用作驱动元件,变频电机的振动和噪声直接影响设备的质量和寿命。
而变频电机发展的趋势是单位功率的重量越来越小,这就要提高变频电机的电磁负荷,但伴随而来的电磁振动和噪声也相应增加。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噪声列为变频电机的技术性能指标之一。
变频电机的噪声来源于有关的振动,分为三大类:电磁噪声、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其中电磁振动和噪声占很大比例。
1.问题提出我公司2006年曾研制过一台6极变频电机,主要参数如下:额定功率170kW,额定电压300V,恒功频率范围41~101.7HZ。
在样机进行噪声试验时,当电机空载运行在高频点101.7Hz时,出现高频噪声,断电后高频噪声消失,根据经验初步判断为电磁噪音。
采用频谱仪对41Hz、80Hz和101.7Hz三个频率点的噪声频谱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见表2。
表22.针对上述变频电机的高频电磁噪声问题,采用普通异步电机电磁噪声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对于异步电机电磁噪声的形成原因可以归为:气隙空间的磁场是一个旋转波,定转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径向力波使定子和转子发生径向变形和周期性振动,产生了电磁噪声。
异步电机电磁噪声分析与控制

异步电机电磁噪声分析与控制摘要:异步电机电磁噪声产生电磁噪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气隙磁场谐波的存在,针对谐波产生的途径可以在电机设计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磁噪声;异步电机;谐波1引言异步电机噪声主要有电磁噪声、通风噪声、机械噪声等,其中电磁噪声影响最大,在电机设计时应给予慎重考虑,通风噪声是气体在电机的散热系统中产生的鸣笛和哨鸣噪声,机械噪声主要是由于电机部件摩擦、几何形状不规则,如气隙偏心、转子不平衡、不对中等产生的噪声。
2电磁噪声分析如图1所示为,异步电机的电磁噪声主要是由定转子谐波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电磁力波,促使定子产生高倍数电源频率的振动而引起的。
图1电磁噪声的产生2.1电磁力波异步电机气隙磁场在定转子间产生的电磁力可分解为切向和径向两个分量,切向分量是与电磁转矩对应的反作用力,它使定子齿根产生局部变形,对电磁噪声影响不大,径向分量使定子铁心产生振动变形,是电磁噪声的主要来源,单位面积的径向电磁力pr的数值及分布按(1)式计算(1)式中:b2(θ,t) —气隙磁密;μ0 —空气磁导率。
2.2基波磁场产生的电磁力气隙基波磁密B1’=B1cosω1 代入(1)式得:是常数项,它是作用在定子铁心及转子铁心上均匀分布的力系,只影响铁心静态变形而不产生噪声。
是基波磁场产生电磁力的交变部分,它是力的行波。
它使定、转子产生两倍电源频率的振动及噪声。
2.3 5次谐波产生的电磁力是5次谐波产生电磁力的交变部分,它使定、转子产生10倍电源频率的振动及噪声。
2.4 7次谐波产生的电磁力是7次谐波产生电磁力的交变部分,它使定、转子产生14倍电源频率的振动及噪声。
基波引起的振动频率低,产生的两倍电源频率的电磁噪声是不显著的,5次谐波和7次谐波引起的振动的幅值和频率较高,由振动产生的噪声也比较显著。
2.5 定、转子谐波相互作用产生的力波Pvu定、转子绕组谐波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径向力为其中2bvbu项对电磁噪声的影响很大。
电机电磁噪声浅析

电机电磁噪声浅析噪声是各种频率和不同强度的杂乱声音的组合,这种令人讨厌的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
噪声往往伴随振动而产生,振动过大还会损坏其他设备。
振动噪声水平反映了产品设计、制造的水平,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现在人们已普遍认识到降低噪声的重要性。
电机设计、制造及运行人员需要更多的有关电机噪声方面的知识。
例如,需要弄清楚电机噪声怎样产生,与什么因素有关,希望在设计阶段预计电机实际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同时要知道降低噪声的方法等。
电磁噪声是由电磁场交替变化而引起某些机械部件或空间容积振动而产生的。
对于电动机来说,由于电源不稳定也可以激发定子振动而产生噪声。
电磁噪声的主要特性与交变电磁场特性、被迫振动部件和空间的大小形状等因素有关。
较高频的电磁噪声,也称为电磁啸叫。
电磁噪声产生原因分析电机运行时气隙中存在基波磁场和一系列谐波磁场,这些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切向力,从而产生切向电磁转矩以外,还会产生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径向力。
一般情况下,电机气隙中存在各种次数、各种频率的旋转径向电磁力波。
每个径向力波都分别作用在定、转子铁心上,使定子铁心和机座以及转子出现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径向变形,即发生振动,振动频率就是力波作用的频率。
由于转子铁心刚度很大,所产生的振动量很小,故一般仅考虑定子铁心和机座的振动。
电磁噪声主要是由于定子的振动使周围空气脉动而引起的气载噪声。
径向力波的阶次数越低,铁心弯曲变形的相邻两支点间距离越远,铁心刚度相对较差,径向变形也越大。
定子铁心变形量约与力波次数的四次方成反比,与力波幅值成正比,故幅值较大的低次数径向力波是引起电磁噪声的主要根源、此外,应特别注意的是,铁心和机座都有一定的固有振动频率,当径向力波频率与该固有频率接近甚至相同时,会发生谐振,这时铁心振动及辐射噪声将大大增加。
由于基波磁场幅值较大,且若没有基波磁场,电机就不能工作,故由它产生的倍频噪声是不能避免的。
但由于其力波次数较高(除2极电机外),频率较低,噪声辐射效率比较低,因此,除功率较大的2极电机外,倍频噪声一般都较小。
电机噪声分析与控制

电机噪声分析与控制电机噪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空气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噪声,但有时也会将电路内部噪声列入噪声源之一。
电路内部噪声主要来自电路自励、电源哼声以及电路元件中的电子流起伏变化和自由电子的热运动。
一、空气噪声空气噪声主要由于风扇转动,使空气流动、撞击、摩擦而产生。
噪声大小决定于风扇大小、形状、电机转速高低和风阻风路等情况。
空气噪声的基本频率()/=Nnfv60Hz其中,N——风机叶片数;n——电机转速风扇直径越大,噪声越大,减小风扇直径10%,可以减小噪声2—3dB。
但随之冷量也会减少。
当风叶边缘与通风室的间隙过小,就会产生笛声(似吹笛声)。
如果风叶形状与风扇的结构不合理,造成涡流,同样也会产生噪声。
由于风扇刚度不够,受气流撞击时发生振动,也会增加噪声。
此外,转于有凸出部分,也会引起噪声。
二、机械噪声空气噪声主要由于风扇转动,使空气流动、撞击、摩擦而产生。
噪声大小决定于风扇大小、形状、电机转速高低和风阻风路等情况。
空气噪声的基本频率()Hz Nn fa 60/=则滚珠的旋转频率()()Hz n d d d d d fbb r 60/1/2121⎪⎪⎭⎫ ⎝⎛+= 式中:r d ——滚珠直径(mm )1d ——轴承内圈滚道的直径2d ——轴承外圈滚道的直径保持架的旋转频率:()Hz n d d d d fbs 60/2121⎪⎪⎭⎫ ⎝⎛+= 其中,N ——风扇叶片数;n ——电机转速(rpm )而轴承内外圈滚道中的波纹、凹坑、超糙度是引起噪声的主要原因。
试验表明,噪声声压级与滚动面的波纹高度和波纹数的乘积成正比。
此外,径向游隙的大小,也影响噪声,减小径向游隙,可降低噪声,但是径向游隙小的轴承要求配用在两轴承室同心度高的机壳和端盖,并且对转子同轴度的要求提高。
同时润滑脂质量的优劣也是影响噪声的主要原因。
噪声与润滑脂的粘度有关,试验表明,噪声随粘度增大而减小,但粘变增大到一定数值后,噪声反而增大,这是因为油膜对振动有援冲作用,粘度大、噪声低,但当粘度过大,转动时出现搅拌声。
无刷电机电磁噪音振动的最主要原因分析和有效解决途径

无刷电机电磁噪音振动的最主要原因分析和有效解决途径这个板块中关于噪音的问题非常多。
在此我总结了1下,只从最常见发生机率最大也是刚刚开始做无刷最容易忽视的情况做1个分析和有效解决方案,我看好多的噪音求助就属于我下面要说的噪音种类了。
先说这种情况下的原因,解决方案相信大家看完了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所有的电动机均呈现某种形式的齿槽效应。
齿槽效应越低电动机转动越平稳。
在电动机和电动机的铁芯结构中的磁体所产生的非均匀磁场形成了齿槽效应:当转子中的磁体切割定子齿时产生磁力。
当磁力从1个齿转到另外1个齿时,磁力帮助或阻止转动,使转子有规律的加速或者减速。
不均匀的磁拉力产生的齿槽效应。
电动机转动不平稳会引起速度脉动和转矩脉动、效率损耗、振动和噪音。
速度脉动是指全过程内的速度变化或者速度波动;而转矩脉动则描述了全过程内的转矩变化,槽中绕铜导线将增加这一效果。
而从1个齿到另外1个齿的不平衡拉力也在转子中产生了径向偏差,根据这一个产生的齿槽效应的强弱,相应幅度的电磁振动和电磁噪音将随之出现。
这种情况在无刷电机中表现最为明显。
根据这个基础在保证满足基本性能要求情况下,调整相关参数或气隙或磁钢磁场强度或者其他,只要是减弱齿槽效应的就可以,相对来说已经做好的电机调气隙是最方便的,直接降低了气隙磁密,这样可以解决或者削弱90%(这里不是说噪音的幅度是说电磁噪音的种类)以上的电磁噪音,只不过需要牺牲其他方面的性能。
具体调整矛盾的程度自己把握控制。
至于为什么,因为不管是电枢结构或者是电磁参数不当或者材料共振频率或者其他原因所形成的电磁振动噪音最终要表现于外时,必须得通过1个途径,那就是气隙。
控制了气隙也就可以直接影响电磁振动。
这里要说明一下电磁振动是电磁噪音的声源,他们本为1体,只不过因为其他相关原因表现出来的幅度不同而已。
这里我有点疑惑,这个相对于做过成熟的无刷设计者来说应该是众所周知了的问题吧?为什么没人把它明白的说出来,这个论坛上我没见到人说,只看见到处的噪音求助和讨论。
电机电磁干扰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电机电磁干扰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1产生电磁干扰的原因(1)绕组中突变磁场产生干扰或老化如果通过电动机线圈绕组的电流通路切断,则线圈中的磁场突然消失,线圈上会产生上百伏,甚至上千伏的瞬变过电压。
这种电压对系统中其他电子装置产生巨大电能冲击,最终导致设备、系统的基本失控和逻辑判断出错,甚至击穿或烧毁系统中的其他机电元件。
瞬变过电压与负载的大小以及线路的阻抗有关。
(2)换向器与电刷间的火花放电。
对电刷式电动机而言,电刷和换向片之间产生火花放电,同时引起频谱极宽的噪声(从中波到甚高频波段内是连续分布的),它对无线广播、电视及各种电子设备在很大范围内造成干扰。
(3)其他。
诸多电子产品中的电动机均采用桥式整流和电容滤波电路整流后的直流电源。
因为其中整流二极管的导通角很小,只有在输入交流电压峰值附近才有高峰值的输入电流通过。
这种畸变的电流波形基本很低,但高次谐波却非常丰富,脉冲宽度约为5ms(1∕4T)o这种高峰值的电流脉冲不仅对供电电网造成严重污染,还对其他各种用电设备产生干扰。
2电路设计时电磁干扰的产生及抑制措施在电磁电路中的电磁兼容性很大范围是由线路贮藏和互相连接的成分决定的:从天线返回的信号能放射出电磁能量。
其最主要是由于电流幅值、频率和电流线圈的几何面积决定的。
通常,有3个主要的电磁干扰来源:电源、高频信号、振荡器电路。
下面分别分析产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首先,当1个CMOS反向换流器在改变输出状态时,两个晶闸管会有一段很短的时间同时导通。
这会使电流增长很快,导致在电源线路上出现电流尖峰,引起一段或长或短的电源线路的短路。
这被证实是产生电磁干扰的一个重要原因。
减弱电源电压的波动,使其接近1个100nF旁路电容器,是十分有效的。
然而由于电路的寄生成分,例如集成和电源线路的阻抗,旁路电容器不能有效减少电流峰值的,因此也不能减少辐射干扰。
为了抑制这些电流尖峰(至少在电源线路上),使其不扩展到其他部位,在极间耦合电容器和电源线路之间增加1个感应线圈,以方便干扰被抑制。
变频电机电磁噪声的特点及抑制措施分析

变频电机电磁噪声的特点及抑制措施分析摘要:变频电机在生产生活的设备中被用作为驱动元件,在实践中发现振动和噪声问题对电机的使用寿命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分析了变频电机电磁噪声的特点,简单就电磁噪声的影响因素和抑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可以对相似问题部分参考。
关键词:变频电机;电磁噪声;抑制措施相比非变频电机噪声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针对变频电机电磁噪声的研究尚存在着较多的不足。
与普通电机不同的是变频电机是利用变频器来完成供电,这也就决定了其存在着更高的高次谐波问题。
再加上变频电机并非始终处于预期的恒定频点运行状态,而是处于一个频率范围内运行,在进入到运行状态后,往往会因为电磁力波频率与电机系统的部分固有频率两者之间出现了重合,并因此造成了共振,这就导致变频电机时常会出现振动和噪声问题。
为更好的解决变频电机的电磁噪声问题,就需要掌握其特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研究,选择更加有效的措施进行抑制,降低甚至是消除电磁噪声,降低其对电机产生的不利影响,延长变频电机的服务年限。
一、变频电机电磁噪声电磁噪声在变频电机运行中比较常见,发生的原因是电磁力对定、转子之间的气隙产生作用,形成旋转力波或者脉动力波,定子受此影响便会发生振动且辐射噪声[1]。
由此便可以判断,电磁噪声主要受电机气隙内谐波磁场与作用后形成的电磁力波影响。
通过电机学分析,可利用公式来表示电机气隙磁势:其中,表示的是基波合成磁势;表示的是定子绕组v次谐波磁势;表示的是转子绕组μ次谐波磁势。
确定三相定子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q为正整数的前提下,便可以通过公式计算获得定子绕组磁势对应的谐波次数:V=(6k1+1)pk1=±1,±2,±3…其中,p表示极对数。
笼型转子磁势齿谐波次数:μ=k2Z2 +pk2=±1,±2,±3…其中,Z2表示转子槽数。
定子可以通过对转子每一对高次谐波产生作用确定力波数:r=μ±v气隙磁场径向力波:其中,2f1振动为变频电机主要振动分量之一,特别是大型电机,受定子较低的固有频率特点影响,此种振动产生的影响更加的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电磁噪声的分析
定转子的槽配合的选择对电磁噪音的影响很大,选择合适的槽配合是降低电磁噪音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因此,在选择定转子槽配合时要慎重。
要避免出现幅值较大,次数较低的力波,幅值较大的定转子齿谐波磁场由定转子槽数决定,由电机学,可知定转子一阶齿谐波作用产生的力波次数m 为,
()()12m Z p Z p =±+±±+
式中1Z 、2Z - 定、转子槽数、p -极对数
定子相带谐波与转子一阶齿谐波作用产生的力波次数(对定子60 相带整数槽绕组)为:
()()26m Kp p Z p =+±±+
式中012K =±±⋯、、
定转子二阶齿谐波作用产生的力波次数为:
()()1222m Z p Z p =±+±±+
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定转子槽配合产生较低的m ,另外齿谐波幅值随转子槽数增大而减小。
因此,为了降低电机的电磁噪音,在选择定转子槽数时应采用远槽多槽配合,即 2Z 与 1Z 相差较大及21Z Z 〉,
电动机二维(力波频率与力波阶次)电磁噪声理论
由异步电动机气隙磁密波的作用,在定子铁心齿上产生的磁力有径向和切向两个分量。
径向分量使定子铁心产生的振动变形是电磁噪声的主要来源;
切向分量是与电磁转矩相对应的作用力矩,它使齿对其根部弯曲,并产生局部振动变形,这是电磁噪声的一个次要来源;
电磁噪声一般在极数较多、功率较大的电机中比较明显,并且是引起负载时噪声增大的重要原因。
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气隙中存在基波与一系列谐波磁场,它们相互作用除产生引起转矩的切向力外,还会产生许多高次、频率且各不相同的旋转径向电磁力波,这些径向力波作用在定转子上,使它发生径向周期性变形,即产生频率等于径向力波频率的振动,该振动传到机座,引起机座的振动,从而又使机座周围的空气脉动而引起电磁噪声,电机本身都有固有的振动频率,当径向力波频率与电机的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时,就会引起共振,产生很大的电磁噪音。
笼型异步电动机电磁噪声的频带通常为700 ~4000Hz 。
在这个频率范围内,人的耳朵有很高的灵敏度,因而引起强烈的噪声感觉,严重时表现为十分刺耳的啸叫声。
降低电动机电磁噪声的基本条件,除了使力波频率远离电动机固有频率这一传统条件以外,电动机二维电磁噪声理论又增加一个使力波阶数不等于模态振型阶数这个新条件。
因此,二维电磁噪声理论给电动机槽配合的选择提供了两个可以达到降低噪声的选择条件。
Y系列电动机的主要模态振型阶数大多数是2阶的,所以异步电机避免产生高电磁噪声的经验是消除2阶力波,二维电磁噪声理论给予异步电动机设计中槽配合的选择增加了必须考虑降低电磁噪声的新内容:
1.计算电磁力波阶数和力波频率;
2.计算电动机结构的模态参数,特别是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阶数;
3.在模态参数已确定的情况下,按二维电磁噪声理论中低噪声条件选择Z 1/Z 2;
电磁谐波磁场产生的力波
谐波磁场产生的力波所引起的振动与噪声,一方面与该力波的幅值大小有关,也与力波阶次的次数有关。
在大多数情况下,次数小于8的影响较大,高次数的力波一般不考虑,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定转子槽配合,以避免产生较低次的力波。
若Z 1和Z 2分别代表定、转子槽数,则要求:
Z 1-Z 2≠(0或2p);
Z 1-Z 2≠(±1或2p±1);
Z 1-Z 2≠(±2或2p±2);
Z 1-Z 2≠(±3或2p±3);
槽配合影响电机的附加转矩、附加损耗、电磁振动和电磁噪声。
从降低电磁噪声方面考虑,选择槽配合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选择合适的转子槽数来降低电磁噪声;
转子的槽数直接决定转子力波的频率,也就是说如果转子槽数选择不当,使力波频率与定子固有频率重合,电机将有明显的电磁噪声现象,可用下式计算:
12f p
Z k
f •= 上式中:......2,1,0=k ;
f 1 = 定子工作频率;
(2)选择合适的定、转子槽数来提高电磁力波的阶次;
定转子槽数对电磁力波的阶次n 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不同槽配合的电机将产生不同阶次的力波。
根据下式计算电磁力波的阶次n.
{
11221222Z K Z K p Z K Z K n ±±±=
上式中:......3,2,1,21±±±=K K
根据麦克斯韦定律,气隙磁场中单位面积的径向电磁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B ——气隙磁密
θ——机械角位移
μ0——真空磁导率
由于定、转子绕组中存在着主波磁势与各次谐波磁势,它们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一系列的力波。
主波磁场产生的力波
主波磁场B 1所产生的径向力波为:P r1=P 0+P 1, 式中,是径向力的不变部分,它均匀作用于圆周上,使定子铁芯受到压缩应力。
不变部分不会产生振动与噪声。
P1=P0cos(2pθ-2ω1t-2θ0),
其中p为主波的极对数,ω1—主波的角速度,θ0—初相角。
P1是径向力波的交变部分,这个力波的角频率是2ω1,即2倍的电源频率,它使定、转子产生2倍电源频率的振动与噪声。
它的强度与气隙磁密的平方成正比,这在两极的大容量电机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它的频率较低,其噪声影响并不显著。
为了控制机械噪声和振动,首先必须判明产生振动或噪声的部位,使用仪器测绘电机噪音频谱曲线时,常用倍频程或1/3倍频程,电机噪音频谱分析一般用1%窄带频谱这样便于找出电机的主要噪音声源(如仅做分析不计量可以用掌上电脑的噪音测试软件测试对应峰值);
常见的电机噪声频率与发生部位:
1. 轴承 1)轴承滚珠:2000-5000Hz;
2)轴向振动:1000-1600Hz有明显峰值;
3)轴向串动声: 50-400 Hz有明显峰值(对应f=n/10, n/30,
n/60*Re/Rc 或E*n/30);
2. 端盖共振:1000-1500 Hz有峰值;
3. 机壳共振:500-1000 Hz有明显峰值;
4. 换向器噪音: m*n/60;
5. 转子动不平衡噪音:n/60 Hz;
6. 单边电磁拉力不平衡:峰值与电源频率对应;
7. 电机定子磁场径向磁拉力振动峰值与两倍电源频率对应;
8. 齿谐波噪音:ZQn/60+2f0 (Z为谐波次数,Q为转子齿数,f0为电源频);
9. 转差声:Sf0或2Sf0,S为转差率(%);
10. 空气动力共鸣声:在f=m*Z*n/60有明显峰值,m为风道数,Z为谐波次数;
电机的负载噪音的测试;
1.外拖法(负载隔离法);
2.对拖叠加法(施加负载法);
3.振动测试法;
电磁噪声是由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作变化,并由电机各部分之间作用的磁拉力引起的。
对于异步电机电磁噪声的形成的原因可以归为:
1. 气隙空间的磁场是一个旋转力波,它的径向力波使定子和转子发生径向变形和周期性震动,产生了电磁噪声。
2. 气隙磁场中除了电源基波分量外,还有高次谐波分量,高次谐波的径向力波也都分别作用于定转子铁心上,使它们产生径向变形和周期震动,在一般情况下,对高次谐波来说,电动机转子刚度相对较强,定子铁心的径向变形是主要的,可能产生较大的噪声。
3. 定子铁心不同阶次谐波的变形,有不同的固有频率,当径向力波的频率与铁心的某个固有频率接近或相等时,就会引起“共振”。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径向力的波幅不大,也会导致铁心变形、周期性震动和产生较大噪声。
4. 定子变形后引起周围空气振动,从而产生噪声。
这时,定子相当于一个声辐射器。
5. 当铁心饱和时,将会使磁场正弦分布的顶部变得平坦,在磁场分布中加大了三次谐波分量,将使电磁噪声增加。
6. 定转子槽都是开口的,气隙磁导在旋转时也是在变化和波动的。
气隙磁场中出现了很多由于槽开口引入的谐波。
我们可采用下列方法降低电磁噪声。
1. 尽量采用正弦绕组,减少谐波成份;
2. 选择适当的气隙磁密,不应太高,但过低又会影响材料的利用率;
3. 选择合适的槽配合,避免出现低次力波;
4. 采用转子斜槽,斜一个定子槽距;
5. 定、转子磁路对称均匀,迭压紧密;
6. 定、转子加工与装配,应注意它们的圆度与同轴度;
7. 注意避开它们的共振频率;
在现阶段要想设计一台彻底避免电磁噪声的电机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使所设计的电机的气隙磁场谐波分量要小,产生的径向力波阶次数要高,使电机电磁激振力波的频率远离定子固有频率及变频器开关频率。
尽量控制变频电机在较宽的调频范围内,始终保持理想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