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肝性脑病护理措施

肝性脑病护理措施
直至10g/(Kg*d) 慢性病人无需禁食蛋白质
一 一般护理
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饮食: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减少蛋白质分解, 少食脂肪 限制钠、水摄入:每天入液总量不超过2500ml为宜
肝硬化腹水病人每天1000ml左右为标准
补充维生素,不宜用维生素B6
二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安慰病人 尊重病人、切忌嘲笑 解释行为异常原因,使家属理解病人
肝性脑病护理措施
目录

一般护理

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

昏迷病人护理

去除和避免诱因

用药护理

健康教育
一 一般护理
安全护理
意识障碍时加强巡逻,设专人看护 有烦躁应加床档,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一 一般护理
饮食护理
限制蛋白质 植物蛋白为佳(含支链氨基酸,含非吸收纤维) 急性期意识障碍者暂禁食蛋白质,待意识清楚后从20g/d开始渐增,
三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观察有无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如有无性格与行为的变化观察思维及 认知能力
监测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 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变化
四 昏迷病人的护理
昏迷病人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位,头略偏向一侧 皮肤护理 口腔护理 眼睛护理 尿潴留护理 肢体护理
五 去除和避免诱因
去除和避免诱因
慎用中枢抑制药物:当病人出现躁动、抽搐时禁用阿片类、巴比妥类 、苯二氮卓类镇静剂,遵医嘱使用地西泮、扑尔敏等
防止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预防控制感染 防止便秘 防治上消化道出血 防止低血糖
六 用药护理
用药护理
降血氨药:根据血钾、钠选择谷氨酸钾与谷氨酸钠;谷氨酸盐为碱性 ,使用前先注射维生素C。精氨酸滴注时速度不宜过快,不与碱性溶 液合用。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质被脑细胞摄取并取代了正常递质时,兴奋
传导异常,出现意识障碍。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肝 性 脑 病 病 人 的 护 理
发病机制
(三)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严重肝病时脑内支链氨基酸减少而芳香族氨基 酸增多,使芳香族氨基酸更多地进入脑组织而形成
假性神经递质,进而抑制了神经冲动的传导。
肝 性 脑 病 病 人 的 护 理
肝性脑病
发病机制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肝 性 脑 病 病 人 的 护 理
发病机制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肝功能衰竭时,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生 成异常的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其化学结构 与正常神经递质相似,但传递神经冲动的作 用很弱,故称假性神经递质。当假性神经递
思考题
肝 性 脑 病 病 人 的 护 理
护理评估
(五)处理要点 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1)减少或禁食高蛋白饮食。 (2)灌肠或导泻:以清除肠内积食、积血或其 他含氮物质。可选择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如 稀醋酸液)灌肠,禁用肥皂水灌肠。也可口服 33%硫酸镁导泻,或口服乳果糖或乳梨醇。急性 门体分流型肝性脑病病人首选66.7%的乳果糖 500ml灌肠。 (3)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首选新霉素,也可 应用甲硝唑。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肝 性 脑 病 病 人 的 护 理
护理评估
(五)处理要点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 的紊乱。 (1)降氨药 (2)支链氨基酸:可恢复病人的正氮平衡,纠正 氨基酸代谢紊乱。 (3)人工肝:用活性炭或树脂进行血液灌流可清 除血氨,有一定疗效。 4.对症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维持脑细胞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脑水肿、 出血等并发症。

肝性脑病的护理-PPT课件

肝性脑病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措施
5、昏迷病人的护理 (1)卧位:仰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吸入。 (3)做好口腔、眼睛、皮肤部位的生活 护理。 (4)帮助患者被动运动,防止静脉栓塞 形成。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肝性脑病的有 关知识和导致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和肝 性脑病发生时的早期征象。 (2)与病人及家属一起制订合理的饮食 方案,避免进食过量蛋白质。 (3)慎用或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 物。 (4)根据病情和体力,适当活动,并保 持大便通畅,戒烟酒。 (5)定期随访复诊,如有脑病先兆、消 化道出血应随时急诊。
• 扑翼样震颤 • 肌张力增加 • 脑电图异常波
临床表现
四期(昏迷期)
• 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 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 • 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检查不合作 • 深昏迷对各种腱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 • 瞳孔散大,阵发性惊厥,换气过度 • 脑电图明显异常
临床分期
分期 主要表现
扑翼样震颤 肌张力 脑电图
临床表现
二期(昏迷前期)
特点: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和行为失常为 主。 定向力、理解力减退。 睡眠时间倒错,昼睡夜醒。 精神病表现:幻觉、恐惧、狂躁 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 Babinski 征阳性 扑翼样震颤 脑电图特征性异常 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和运动失调
临床表现
三期(昏睡期)
• 特点: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昏睡,可唤醒。醒时可应答,有神志不清和幻觉
一期 轻度性格改变 、
+
行为异常
+ 正常和轻度改变
二期 意识错乱、睡眠
+
障碍、行为异常
+ 特异性异常
三期 昏睡、精神错乱 、
+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肝性脑病概念:又称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主要临床表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一、病因2.其他:肝炎的肝功能急性衰竭期;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3.诱因(1)上消化道出血:血液淤积在胃肠道内——经细菌分解产生大量的氨——由肠壁扩散至血循环——促发肝性脑病。

(2)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可引起低钾性碱中毒,促使NH3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产生氨中毒。

(3)高蛋白饮食:病人摄入高蛋白饮食,血氨增高。

(4)感染:感染增加组织分解代谢,增加了氨的产生。

(5)药物:利尿剂、安眠药(如安定)、镇静药、麻醉药、乙醇、抗结核药等。

(6)便秘:可使含氨物质与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

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1.血氨:慢性肝性脑病有血氨升高。

急性肝性脑病时,血氨多正常。

2.脑电图检查:前驱期正常。

昏迷前期到昏迷期,脑电图明显异常,典型的改变为节律变慢,δ波或三相波,每秒4~7次,昏迷时表现为高波幅δ波,每秒1~3次。

脑电图检查特异性不强。

3.简易智力测验:对于诊断早期肝性脑病、亚临床肝性脑病最有价值。

四、治疗原则1.消除诱因:消除——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快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不用或慎用镇静安眠药、麻醉药。

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的代谢紊乱(1)降氨药物:谷氨酸钾或谷氨酸钠与游离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从而降低血氨。

精氨酸可促进尿素循环,从而降血氨。

(2)支链氨基酸:口服或静脉滴注以支链氨基酸为主的氨基酸混合液,可纠正氨基酸代谢的不平衡,抑制大脑中假神经递质的形成。

4.其他:防治脑水肿和继发性感染、休克、出血等。

五、护理问题1.急性(慢性)意识障碍血氨增高、大脑处于抑制状态2.有受伤的危险与肝性脑病致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有关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黄疸导致皮肤瘙痒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预防肝性脑病发生的知识5.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六、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病情:密切注意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2.避免各种诱发因素(1)禁止给病人应用安眠药和镇静药物(2)防止感染:加强基础护理,观察体温变化(3)防止大量口服水分或输液:过多液体可引起低血钾,稀释性低血钠、脑水肿等,可加重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的护理

肝性脑病的护理
内禁食蛋白质,供给足够的热量和 维生素,以糖类为主。
• 3.维持体液平衡 • 每天入液量不超过2500ml,腹水
者限水限钠、限钠应250mg/d,水 入量一般为尿量加1000ml/d.
(二)促进患者清醒
• 1.消除诱因 • 2.病情观察:密切注意肝性脑病的
早期征象。 • 3.灌肠和导泻
• 禁用肥皂水灌肠
主要机制
• (一)氨中毒学说 •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 (三)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
(GABA/BZ)复合体学说 • (四)色氨酸 • (五)锰中毒
(一)氨中毒学说
• NH3能透过血脑屏障 • NH4+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NH3+H+
PH<6 PH>6
NH4+
机体清除血氨的途径
1.在肝内合成尿素 2.脑、肾等组织利用和消耗氨 3.肾小管排出氨 4.血氨过多时自肺部少量呼出
(四)治疗原则
• 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 减少或临时停止蛋白质饮食,灌肠
或导泻,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 氨基酸的代谢紊乱。
• 4.其它 对症治疗和防治脑水肿和 继发性感染、休克、出血等。
六、护理措施
• (一)一般护理 • 1.休息:绝对卧床休息 • 2.饮食 •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发病开始数日
• 门—体分流性脑病。
(一)病因和病理
• 1.病因 • 各型肝硬化及门体分流术后是引起
肝性脑病最常见的原因; • 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最多见;
• 2.病理 • 脑水肿是本病的继发性改变。
二、发病机制
•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 明了。许多毒性产物未被肝解毒或 清除,经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透 过大脑屏障,引起脑功能紊乱 。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第六节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一)概要肝性脑病又被称为肝昏迷,是指由肝脏严重病变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门体分流性脑病则是由门静脉高压导致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广泛形成后,使大量门静脉血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引发的肝性脑病。

而对无明显肝性脑病表现,但可用精细智力测验或电生理检测发现异常者,称之为轻微肝性脑病,是肝性脑病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目前本病无特效疗法,主要以去除诱因、保护肝脏功能、减少肠腔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促进有毒物质代谢清除、对症支持治疗及预防并发症为原则。

临床上肝功能较好、门体分流性脑病及诱因明确且容易消除者,大多预后较好;有严重腹水、黄疸、出血倾向等预后较差;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所致者预后最差。

(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常见的病因多继发于各型肝硬化及门-体分流术后,尤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最多见。

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感染、药物(利尿剂、安眠药、含氮药物等)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便秘等。

2.身心状况肝性脑病临床表现常因原有肝病性质、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诱因不同而异。

临床可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其分为四期。

但各期分界并不完全清楚。

一期(前驱期)以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为突出表现。

表现为轻度精神异常,应答尚准确,有扑翼样震颤。

病理反射阴性,脑电图正常。

因临床表现不明显,极易被忽略。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

表现为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及定向力和理解力障碍,不能完成简单计算,多有睡眠时间倒置,此期有明显神经系统体征且脑电图开始出现异常。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昏睡,可唤醒,尚能对答,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常阳性。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浅昏迷时生理反射存在,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

内科护理学-肝性脑病病人护理

内科护理学-肝性脑病病人护理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患 者可能出现意 识模糊、昏迷
等症状
行为异常:患 者可能出现行 为异常,如躁 动、攻击性行
为等
睡眠障碍:患 者可能出现睡 眠障碍,如失 眠、睡眠质量
下降等
认知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 患者可能出现 认知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如记忆力减退、 如步态不稳、 注意力不集中 四肢无力等
症状护理
添加标题
观察病情:监测患者 的意识状态、行为变 化、语言表达等
添加标题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 白、低脂肪、易消化 的食物,避免刺激性 食物
添加标题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 清洁,防止皮肤破损 和感染
添加标题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 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和溃疡
添加标题
排泄护理:观察患者 的排便情况,及时处 理便秘和腹泻
护理诊断
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出现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 状
循环障碍:患者可能出现 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症 状
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出 现呕血、黑便等症状
电解质紊乱:患者可能出 现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 症状
肝功能异常:患者可能出 现肝功能异常、黄疸等症 状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护理目标
预防并发症发生
促进肝功能恢复
评价方法
评价工具:使用肝性脑病病人护理 评价量表、生活质量量表等工具进 行评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标准:根据肝性脑病病人的病 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等制定评价标准
评价周期:定期对肝性脑病病人进 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内科护理学在肝性脑病病人 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评价内容
内科护理学-肝性脑 病病人护理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询问病史
了解病人是否有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史,以及是否有过肝 性脑病发作史。
体格检查
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 病人的神志、精神状态、面色、皮肤等。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生化检查,以及血氨、血气分析等专项检查。
辅助检查
包括脑电图、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神经心理学测试等。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肝硬化、重症病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 失常和昏迷。此外,还可出现扑翼样 震颤、肝臭、精神症状等。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肝性脑病可 分为四期,即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 期和昏迷期。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电解质监测结果,遵医嘱给予相 应补充或调整治疗方案。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因 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并发症。
05 康复训练与健康 教育
康复训练计划制定和实施
评估患者当前状况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 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为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包括运动疗法、 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在内的综合 康复训练计划,明确训练目标、内 容、方法和时间。
感染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医源 性感染的发生。
加强患者个人卫生,保持皮肤 清洁干燥。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血常规等 指标,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电解质紊乱预防与处理
定期监测患者电解质水平,及时发现 电解质紊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护理学
临床表现
一期(前驱期) 轻度的性格改变 行为异常 扑翼(击)样震颤 脑电图多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 意识模糊、行为失常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巴宾斯基征阳性 脑电图有特异性改变
三期(昏睡期) 昏睡和精神错乱
四期(昏迷期) 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内科护理学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血氨:正常空腹静脉血氨为6~35µmol/L,动 脉血氨含量为静脉血的0.5~2倍。
动运动。
内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
以尊重、体谅的态度对待病人。 病人神志清楚时应训练病人的定向力。
内科护理学
健康指导
疾病预防知识指导 用药指导 家庭指导
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不滥用损伤肝 脏的药物,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戒烟戒酒等, 是减少和防止肝性脑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内科护理学
溶液配伍使用。 乳果糖 抗生素:长期使用时要观察有无继发霉菌感染的
发生。
内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 昏迷病人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 防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深昏迷病人必要时行气管 切开。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防止口腔感染。 尿潴留护理:遵医嘱留置导尿,详细记录尿量、
颜色、气味。 肢体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定期做肢体的被
质,使传导障碍,产生抑制。
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 ➢ GABA/BZ是抑制性递质。 ➢ GABA/BZ受体增多,导致肝脑。
内科护理学
发病机制
色氨酸 肝功能衰竭,白蛋白合成降低,造成血浆中游离色
氨酸增多,游离色氨酸透过血脑屏障,在脑中代 谢成5-羟色胺及5-羟吲哚乙酸,二者均为抑制性 神经递质,使神经传导抑
内科护理学
病因
各种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最多见 门-体分流手术后 严重肝损害:病毒性、中毒性、药物性重症肝炎 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各种肝病的终末期
内科护理学
常见诱因
上消化道出血 摄入过高的蛋白质饮食 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腔积液 感染 安眠、镇静、麻醉药物 便秘 低血糖
内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 病情观察
注意早期征象:观察病人的理解、定向、思维、 认知能力等。
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并作记录。 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注意电解质的变化。
内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 用药指导
降血氨药: ➢ 谷氨酸钾与谷氨酸钠宜根据血清钾、血钠浓度和
病情选择。 ➢ 应用精氨酸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不宜与碱性
脑电图:典型改变为节律变慢。 简单智力测验
内科护理学
治疗要点
消除诱因:避免诱发和加重肝性脑病。 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控制蛋白饮食、灌
肠、导泻、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应用降氨药物。 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和清除 调节神经递质 其它治疗:人工肝、肝移植、肝细胞移植等。 对症治疗
内科护理学
护理诊断
意识障碍 与血氨增高,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和 神经传导有关。 有跌倒的危险 与病人意识障碍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病人意识障碍、不 能自主活动有关。
内科护理学
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病人肝衰竭、消 化功能减弱、意识障碍不能正常进食、限制蛋白质 摄入有关。 照顾者角色紧张 与病人发病急骤、病情重、意 识障碍、照顾者身心及经济负荷重有关。
内科护理学
案例思考
请思考: 李先生可能出现了什么病情变化? 引起李先生发病的主要诱因是什么? 当前主要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内科护理学
教学目标
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常见症状、体征和并发 症、病因和诱因。
掌握肝性脑病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并 制定护理计划。
掌握肝性脑病的健康指导。 熟悉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和要点。 了解肝性脑病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的意义。
内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 一般护理
休息:病情允许情况下可适当活动;出现意识障 碍时应加强巡视,专人看护,必要时正确使用约 束,防止坠床及自伤。
饮食 ➢ 蛋白质摄入:急性期禁蛋白;昏迷者可给予鼻饲
;慢性肝性脑病病人无禁食蛋白质的必要;蛋白 质摄入量为1~1.5g/(kg·d)。 ➢ 补充热量。 ➢ 每天摄入液体总量不宜超过2500ml,腹水病人 一般以尿量加1000ml为标准。
内科cephalopathy,HE)
又称肝昏迷。是由各种严重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 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主要表现 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
内科护理学
发病机制
两个主要病理基础
各 种 原 因
肝 脏 严 重 病

肝功能衰竭 侧支循环形成
内科护理学
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 氨对中枢的毒性作用
肝性干脑扰病脑时能血量氨代谢增,加使的脑原细因胞不能维持正常功能。 ➢清除减少:肝功能衰竭时清除能力降低 ➢生成过多:门体分流氨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
内科护理学
发病机制
假神经递质学说 ➢ 正常时:芳香氨基酸在肝分解清除。 ➢ 肝衰时:芳香氨基酸进入大脑,转成假性神经递
Thank you
内科护理学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案例导入
责任护士小王早上接班进病房,逐一问候并查 看病人,2床李先生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应小王。李 先生有肝硬化病史10年,2天前因为食道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急诊入院,目前活动性出血已停止,仍有 柏油样便情况。小王继续和李先生交谈,聊起急诊 住院当天的情形,李先生似乎都记不起来了,不耐 烦地随地丢垃圾。小王立即通知管床医生,测量李 先生的体温37.3℃,脉搏102次/分,血压 110/70 mmHg,空腹静脉血氨为180µ 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