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宝鸡ppt
四年级下册《美丽宝鸡》第三课。艺术话生活

四年级下册《美丽宝鸡》第三课。
艺术话生活第三课:艺术与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宝鸡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
2.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生活之美。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宝鸡的艺术作品,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形式的宝鸡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宝鸡的艺术作品,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的家乡宝鸡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雕塑、年画等,这些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你们都见过哪些艺术作品?二、发现宝鸡1.宝鸡的民间艺术经历了长期发展,反映着纯朴的宝鸡民俗风情。
这些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又美化着生活。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融入了生活场景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生活之美。
2.学生欣赏各种艺术作品。
3.小组自主讨论研究:你最喜欢哪种艺术作品?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全班交流。
三、小结:艺术作品就像生活的镜子一样,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让人们在欣赏它所呈现的美的同时热爱生活。
一幅剪纸、一尊雕塑、一张年画,都能将日常生活场景展现出来,使人们感悟生活的美好。
第二课时一、回顾:说说你难以忘记的艺术作品。
二、感受美丽:1.欣赏板凳不坐蹲起来、织布、男十忙等剪纸作品,感受其中的动作之美。
2.欣赏剪纸作品恭贺新禧、雕塑老伴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的表情之美。
3.欣赏雕塑秦腔表演、宝鸡公园里一家三口嬉戏玩乐的铜雕、___里的雕塑、农民画中的婚娶场面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的和谐之美。
三、小结:宝鸡艺术作品中有很多展示生活之美的场景,不仅让人赏心悦目,也让人陶醉。
教学反思:需要更具体的描述艺术作品,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其中的美。
删除了第一课时中的第二、第三个导入问题,因为没有具体的问题,无法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
六年级《美丽宝鸡》第一课

第一课
宝鸡“文化名片”
教学内容:
六年级教材第1——1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学习,了解宝鸡富有特色的、丰富的“文化名片”。
2、在交流探索中掌握宝鸡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会宝鸡市民间智慧的伟
大。
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一、发现宝鸡
1、提问:你了解我们宝鸡市的哪些富有特色的地方,著名的景点或制作。
2、你知道吗?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宝鸡民间社火,凤翔泥塑,凤翔木版年画,西秦刺绣,炎
帝庆典等。
②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
二、感受美丽
1、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
(1)西秦刺绣:
由宝鸡市群众艺术馆申报,于2008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分布广泛。
(2)眉县眉户:
唱腔委婉细腻,优美动听,善于表现深沉、凄婉和悲痛,艺术感染力强,流传地域也很广。
2、省级非遗项目
1)千阳八打棍
2)岐山转鼓
3)西山刁鼓
4)陈仓姜马察回音乐
5)凤翔罩金漆器制作技艺
6)陇县花灯制作技艺
三、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家长,整理我们的家乡的“非遗”项目。
四年级美丽宝鸡上

阅读教材28页内容。
3、感受秀丽的千阳湿地景观。
千阳湿地风景如画,河流纵横,分布着众多与塘、沼泽、树林、农田、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水体景观、翠绿的林海景观宜人的农田生态景观。
A阅读教材14页上面自然段。
自学交流
2、欣赏吴山的美景。
⑴吴山自然景观丰富,人文景观荟萃。
⑵吴山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森林植被茂盛。
3、吴山的历史文化
⑴吴山是一座瑰丽的文化艺术宝库,原有古典建筑、亭台楼阁很多。
⑵吴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山,自古就有官员和文人墨客来此观光游览,吟诗作赋。
4、吴山的摩崖石刻
⑴摩崖石刻是人们在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
⑵吴山摩崖石刻是古人留人给我们的珍贵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再生。
自学交流
全课小结
陈述你对吴山的印象。
拓展延伸形成意识
为西镇吴山设计一些宣传语和宣传海报,让大家都来关注吴山、喜欢吴山。
第三课 《湿地美景在千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湿地,湿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全课总结
1、什么是湿地?
2、回顾本课讲了千阳地的哪些景观?
学生交流
第四课 《凤翔草编美名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凤翔草编的历史。
2、知道哪些植物可以用来草编。
3、学会简单的草编过程。
重点难点
草编的操作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1、介绍草编作品。
2、展示草编作品:(见教本40页)
美丽宝鸡

0001. 优酷网-红豆 杉简介-字幕版. fl v
红豆杉
• 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 物。
• 凤县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上,冬无严 寒,夏无酷热,雨量适中,资源丰富。有 乔木、灌木360余种,林地面积167917公 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近1318万立米,全县 森林覆盖率75.8%。有野生中草药410余种, 既有麝香、牛黄、熊胆等珍稀动物药材, 又有党参、黄鹤、山鹰、鹭鸶、雉等禽兽 20余种。除野生资源外,凤椒、凤党、苹 果、甜椒等是凤县名优物产。凤椒又名 “大红袍”,粒大、麻味悠长、清香浓郁, 素有“香飘十里”之美誉,现年产量200万 公斤。
五味子
• 功能主治
•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 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宝鸡中药材
作者:张文利
太白贝母
• 太白贝母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花黄 绿色,无方格斑,花被片先端边缘有紫色 斑带,叶关苞片不卷曲。鳞茎扁卵圆形或 圆锥形,直径0.6~1.2cm,高4~8mm。表 面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近等大, 顶端开裂,底部平整。味苦。 • 【功用主治】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热 咳嗽,支气管炎,咳痰不利。
太白米• 【别ຫໍສະໝຸດ 】九子• 【性味】辛;甘;苦;微温
• 【功能主治】理气和胃;祛风止咳。主脘 腹胀痛;呕吐;风寒咳嗽
茱萸
•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 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 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 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茱萸果实 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 止痛、理气等功效。按中国古人的习惯, 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 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 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
三年级美丽宝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调查
学习 过 程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观看鸟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授。
1.发现宝鸡:看图了解宝鸡的鸟类,并阅读文本深入了解。
2.学习课文。
(1)提问: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鸟类吗?
(2)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一只小鸟的?
3.感受美丽
案,和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实施这个方案。 四、总结教学。
通过第二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5
科 目 美丽宝鸡 课 题 第三课 尝尝红辣椒
课时
班级
三年级
主备人
王帆
总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宝鸡种植辣椒的历史、辣椒美食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辣椒的历史,学会搜集资料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 了解宝鸡种植辣椒的历史、辣椒美食
黄豆 黑豆
绿豆:具有利尿消肿、中和解毒、清凉解渴的作用,是夏季常备的消暑食品
(3)芸豆
红芸豆、黑芸豆、白芸豆;有理气、补肾、健胃等作用
(4)熊猫豆
俗称花豆,是我国珍稀名贵彩色豆种;有预防肠癌的作用
10
四、总结教学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杂豆种类,你知道怎样区分杂豆吗?
4
觅食行为、飞行姿势、降落姿势等 三、活动拓展
1、观察你周围的一种鸟儿,并认真填写观察手册 第三课时
三、活动拓展 1、鸟儿调查报告 将你观察的鸟儿名称、外形特征、照片等制成调查报告,跟同学们分享 2、护鸟妙招 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资源是我们的神圣使
六年级上《美丽宝鸡》第六课——麻香凤椒

花椒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古代各种 本草典籍中均有收录,在中药里归 入祛寒类药物。它在中医学中有温 中散寒、暖胃除风、消满解胀、化 痰止咳、破血通经、止痛等功效, 也有杀虫、除菌、消毒止痒的功能
花椒的中药名你知道吗?
秦椒、蜀椒、川椒
凤椒的药用知识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温中止痛、杀虫止痒。属温里药。 【临床应用】用量3~6克,外用适量,煎汤熏洗。用治脘腹
“中国最美小城, 西部秦岭明珠”
凤县是一处山水环绕, 林木葱茏,风光秀丽的 好地方,这里物产丰富, 且素以土特产众多而闻 名。
凤县旅游景点特别多
七彩凤州,魅力凤县
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
七彩凤州,魅力凤县
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
七彩凤州,魅力凤县
消灾寺
七彩凤州,魅力凤县
我国现存唯一的羌族文化园
七彩凤州,魅力凤县
长势良好、鲜红喜人的“大红袍”花椒
凤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香料,位列 调料“”十三香之首。
凤 椒 是 重 要 的 调 味 品
“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 鼎餗也应加此味,莫叫姜桂独成功”
——明代僧人宗林《花椒》
凤
椒
红烧、卤味、炒菜、炖制都要用到它。
味
麻
且
辣
Hale Waihona Puke ,炒熟后
香
味
四
溢
“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
•
凤椒油&凤椒芽菜
凤县全县凤椒植株数已 发展到4170万余株,年产 花椒达3500吨以上,产值 高 达 1.42 亿 元 , 凤 椒 真 正 成为凤县百姓致富的“金 豆豆”。
凤县“大红袍”引来八方游客竞相采摘
相传在清末年间,慈禧太后沿古道北上途径凤 县留凤关时,突然腹痛难忍,随行御医束手无策, 正在这时,当地的一位村姑采摘了几粒花椒熬制成 汤,献于慈溪。慈溪喝下后,顿觉麻味悠久,神清 气爽,痛感全消,非常高兴,便赐椒名为“凤椒”, 将其封为御用贡品。
我的家乡ppt

陕西以面食为主,宝鸡有名的 是臊子面属岐山风味名吃,以 其做工精细,用料讲究,色香 味形俱佳而久负盛名。臊子面 从做工烹调到色香味形眼观口 感可以用“煎、稀、汪、薄、 筋、光、酸、辣、香” 九个字 概括。该小吃始于西周早期, 相传是周文王的母亲,为招待 周文王的亲朋和左邻右舍所做 的一种面食,距今已三千多年 历史。其它名小吃有:辣驴肉、 锅盔、宝鸡茶酥、陇县马蹄酥、 岐山挂面。
凉盘、牛羊肉泡、岐山哨子面、面皮
我的家乡
陕西宝鸡
---刘丽娜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西部, 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 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 祥地。唐至德二年(公元 757年),因城东南鸡峰 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 而改称宝鸡,是古“丝绸 之路”的必经之地。处,尤以西周 青铜器名扬海内外,被 誉为“青铜器之乡”。 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不仅 数量巨大,造型精美, 青铜器上的长篇铭文既 是珍贵的史料,又是我 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精品。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初中美丽宝鸡教案

初中美丽宝鸡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地理、历史、文化等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的内涵。
2.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宝鸡的宣传短片,让学生对宝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宝鸡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美丽宝鸡》。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
2.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PPT上的填空题和选择题。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根据PPT内容,讲解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的内涵。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2. 学生通过讨论,培养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如何更好地热爱家乡、保护环境。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宝鸡的作文,可以是描述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也可以是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对宝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有了全面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宝鸡
新宝鸡
宝鸡——青铜器之乡
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盛行,现陕西、河南、甘肃、
湖南等地出土了诸多青铜器,而陕西宝鸡出土了晚 清四大国宝(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
盘)、何尊、大克鼎、铜浮屠、墙盘、逨盘、折觥、 胡簋、卫鼎等诸多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因此被誉为青铜器之乡(Home of Bronze Ware)。 其出土的文物在故宫、台北故宫、纽约大都会博物 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 文物重地均有所藏 。其有中国最大也是中国唯一的 青铜器博物——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
大盂鼎
虢 季 子 白 盘
马勺脸谱
定义
历史 简介
内容
马勺脸谱
为宝鸡社火脸谱的一种,在陕西民间, 春节至今仍有耍社火的习俗。由中国民间社火
脸谱演化而来。当地民众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形象彩绘于马勺之上而因此得名。马勺采用树 材,历代农家乡民必备。彩绘简繁皆宜,人们 将其悬挂厅堂居室用于扶正祛邪,镇妖降怪, 表达祈福纳祥、招财进宝的美好愿望,因而马 勺脸深得人们喜爱和崇尚。 经现代民间艺术 工作者的继承和发展,马勺脸谱为中国民间艺 术中的珍品。
社火脸谱源于西周,是至今保存;延续下来的民间吉祥物。西北民间悬 挂在厅堂,招财进宝;迎祥;纳福之意。上百款不同人物造型的脸谱, 生动;夸张;想象力丰富。
马勺脸谱
马勺脸谱,是用马勺作绘画的"纸",以社火脸谱为内容的社火脸谱构图。勾画、涂色、 注重眉、眼、嘴的装饰,它从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征出发,以夸张的手法描画五官的部位 和肤色,进而突出表现各类人物的内心本质,社火脸谱的眉眼可分为以下几种:眉:疙瘩 眉,梳子眉,对丝眉,泰山眉 眼:平眼,忠眼,残眼,兽眼。强调色彩对比,感想而豪放, 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比如: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钢直灰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等等。陕 西社火马勺脸谱,以它猢的绚丽色彩,感想淳厚的风格,简括奇特的艺术造型展现着 传统 戏曲的博大精深。马勺脸谱,以它悠久的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海内外人士 的喜爱。其纹饰证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在脸谱上被完整的继承下来。社火 脸谱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发,用日月 纹、火纹、旋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 表现人物的性格。 以色彩辩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色为 正,黄 为残暴,兰为草莽,绿为仪侠、恶野,金银为神妖。木勺脸谱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距 今已经拥有1500年的历史。陕西西省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用悬挂绘有 彩色善面图形的木马勺来镇宅辟邪的习俗。凡家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诸如人丁不旺,意外 灾难发生,就请社火艺人在平 日的舀水木马勺上画一善面图形,挂在门框上或房廊下,据 说可以镇宅辟邪。社火马勺脸谱的图案内容多取自“封神榜”等民间传说具有法力和正义 人物的造形,其寓意为镇宅、辟邪、驱赶寂寞冷清,表现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美学 装饰效果极佳。
要支脉—宝学(宝鸡之学)所在地,有2770余年建城史。 远古姜水育炎帝,商末周原兴周,春秋雍城兴秦,镇国之宝
石鼓、何尊、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大 克鼎、盠青铜方彝、墙盘、逨盘、胡簋、折觥、秦公镈、五 祀卫鼎及晚清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 白盘)等出自于此,法门寺藏佛骨,西府社火、凤翔木版年 画、泥塑等彰显中华工艺。
宝鸡
• 宝鸡古称陈仓、雍城,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 嘉陵江源,中国钛谷,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
圣地、社火之乡、周秦文明发祥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 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Ⅱ型大城市、陕西省第 二大城市[1-7] 。位于东经106°18′~108°03′,北 纬33°35′~35°06′,关中平原西部。宝鸡是中华文化重
简要
马勺脸谱是古老大型社火游演扮相的蓝本,由民间艺人世代秘传.社 火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祭祀活动。至今宝鸡地区存有“耍社火”这一传 统习惯,宝鸡社火脸谱以夸张手法大胆运用色彩,黑为正,红为忠,白 为奸,黄为暴,蓝为莽,绿为义等。表现人物特征,尤以表现周秦历史 及传说的人物见长,把社火脸谱图象刻画在泥,纸模,木马勺,梭子, 木铲上,其落笔 回转顺达、匀而不板、工而不僵、粗犷豪放、色彩明快。
历史
马勺脸谱为陕西三秦民间所独有,由中国民间社火脸谱演化而来。马 勺原本是先民的一种生活用具。从夏商沿用至今,选用优质的桐木、春木、桃 木等作为原料,通过手工一刀一刀精雕细刻而成.社火马勺脸谱传承着中华上 下五千年的渊远文明,记载着周秦文化最辉煌的民俗过程。他们以深厚扎实的 画工,配以多层次的图案,使得作品突显大红大绿的西部特色。风格稳重,意 境深远。其粗犷的造形、稚拙的纹样、浓烈的色彩、奇特的想象、线条穿插变 化、使得忠奸善恶各具特色,既单纯又细腻。个性清新自由、大胆、夸张、异 彩纷呈。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