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风土人情
广州西关独特的风土

广州西关独特的风土“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广州西关独特的风土人情,对于不少老广州相信不用多说都相当熟悉了,但在广州城市化不断推进、外来人口急剧膨胀的今天,就住在广州的新一代、或广州已成第二故乡的你,又是否知道昔日的西关风情和泮塘故事呢?本期就让我们重温一下你身边的文化遗迹,倾听一下这里过去曾演绎过的、广州老居民都耳熟能详的泮塘故事吧。
泮塘———演绎西关传统文化泮塘在广州西关,即如今泮溪酒家、荔湾湖公园以及龙津西路、泮塘五约一带。
据说有一个传说:泮塘村从前有个塘,保持一塘满水,其它的塘水即便干了,但这个塘都是满的。
某年天气大旱,用池塘水来灌溉,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剩下一半后,池塘水位就再也不降了。
次日塘水又满了,村民因而把这个村定名为“半塘”,别名叫半溪,有些人叫半水,但这些都是别名而已,半塘比较多人称呼,后来加三点水是怎么个来历呢?这里另外有一段古。
从前有个先生,去到半塘就问这里是什么地方,村民说叫“半塘”,是一半的半,先生听了就笑着说,半半声有什么好听的,加多三点水的“泮”不是更好?村中的父老听闻觉得有三点水的泮即是“入泮”,“入泮”将是入学堂读书的意思,村里都想出人才啊。
那从此半塘的半字就有三点水,并且村民合资建起了一座文塔,表明村民对文化知识的热爱和向往。
文塔———见证西关文风鼎盛广州西关独特的风土人情相信不用多说,市民都相当熟悉了。
但西关不少藏在深闺的历史、名人遗址就不是人人都清楚。
让我们去探寻一些鲜有露面的文化遗迹,其中,可以看看南汉刘王花坞故地———泮塘文塔,感受西关崇尚文风的一面。
文塔,高13米,顾名思义是振兴文风之塔,供奉的是文曲星。
它建于何年,未见文字记载。
不过根据它采用传统西关大屋的青砖石脚墙体,细部装饰与琶洲古塔相似,可以推知是明代中期到清初期间的建筑。
建了文塔之后泮塘有没出过进士、举人,也未见详细记载,不过20世纪初,泮塘的坤维女中、夏葛女医学院确实培养出不少人才。
文塔旁边原是西关上支涌,端午节泮塘居民会在这扒龙舟,据考证还是南汉刘王花坞故地。
广州传统文化资料

广州传统文化资料广州是一座具有XX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和发祥地,具有很多传统文化,那么,下面是大家整理收集的广州传统文化资料,供大家阅读参考。
广州文化艺术概览粤剧是我国的一大地方剧种,扎根于广东民间,也流行于广西部分地区和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和华人居住区,至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广东粤剧是由多种外来戏曲声腔和本地土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而成、发展起来的。
同时粤剧先后把南音、粤讴、龙舟歌、木鱼歌等地方说唱艺术,以及广东流行小调、小曲先后吸收进来作这曲牌使用,形成今天粤剧以梆子、二黄为主的地方演唱和小曲小调为辅,富有地方特色和丰富多彩的唱腔体系。
岭南画派是指在辛亥革命前后出现的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三人为首的一个画派。
他们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主张国画更新,反对清末民族画坛的摹仿守旧,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
因为他们都是广东人,所以被称为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其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兼工带写,彩墨并重。
岭南画派对推动中国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
广东音乐是产生于广州方言区的器乐品种,本世纪初发源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风行国内外而享有盛誉和众多的听众。
它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某些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吸收了中国古代,特别是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养料,经过近300年的孕育,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
粤绣,又称广绣,中国名绣之一,是产于广东地区的刺绣品。
据传创始于少数民族,明中后期形成特色。
国内以故宫藏品最多。
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粤绣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毛绩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
广州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广州的春节风俗有哪些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也是中国南方的商业、文化、交通中心之一。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广州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广州的春节风俗。
一、年夜饭广州的年夜饭是一道独特的食品文化,也是春节重要的风俗之一。
年夜饭几乎是每个广州人新年必备的一道菜。
在吃年夜饭时,广州家庭的长辈会相互祝福,子孙们也会向长辈拜年,传递着家庭的安康和幸福,庆祝新年的到来。
二、逛花市春节期间,广州市内会有数十个花市分布在各个区域,这也是广州春节的一项传统活动。
在花市里,你可以看到各种五彩缤纷的鲜花和绿色植物,闻着清新的花香,听着现场的音乐表演,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三、看花灯广州市区内的花灯展是春节期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花灯制作精巧、造型独特、寓意深刻,每个铁骨铸成的花灯都是手工制作,无论是灯火辉煌的三国城楼,还是雕刻精美的百鸟朝贺,都让人惊叹不已。
四、祭祖广州人尤其重视家族文化,在春节期间会祭祖祷告,同时挂上元宝、桃花等寓意吉祥的物品,祝福每个家庭都能平平安安、事事顺心。
祭祖时,还有许多编钟奏乐、舞龙舞狮以及民间习俗,让这个传统盛宴更加热闹非凡。
五、放鞭炮放鞭炮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广州也不例外。
在广州的农村地区,放鞭炮的时间通常是在除夕晚上。
放鞭炮的声音代表着开山打路、辟邪消灾,让人感受到新年的喜庆氛围。
六、分财神在广州,有一项独特的春节风俗是“分财神”。
这意味着在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公司会在会计面前燃起纸钱和香火,让会计成为“财神”,以祈求公司在新的一年里福祉、财源广进。
以上就是广州的春节风俗,每个风俗都代表着广州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在参与过这些活动后,我们更能感受到新年的喜庆气氛和我们共同的文化传承。
希望广州长久凝聚这样的传统民俗文化,让我们始终热爱和传承这些美好的风俗。
广州的风土人情介绍

广州的风土人情介绍广州,位于中国南方,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
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广州拥有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广州的独特之处。
一、美食文化广州被誉为“美食之都”,拥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粤菜是广州的代表菜系,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致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广州的早茶文化也是一大特色,人们喜欢在早晨一起品尝各种点心和茶饮。
著名的广州特色小吃有叉烧包、虾饺、炖品等,每一种都让人回味无穷。
二、岭南文化广州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品。
广州的工艺品以陶瓷、漆器、雕刻等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是广彩陶瓷,以其鲜艳多彩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此外,广州还有独特的花灯艺术和木雕工艺,展示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珠江夜景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拥有壮丽的珠江夜景。
夜晚,珠江两岸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反射在江面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夜晚的珠江河畔,人们可以漫步在河边的步行街,欣赏着灯火辉煌的夜景,感受到城市的繁华和活力。
四、文化底蕴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广州博物馆是广州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此外,广州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如陈家祠、光孝寺等,这些古迹见证了广州的历史变迁。
五、民俗风情广州的民俗风情独特而丰富。
广州人民热情好客,喜欢举办各种传统节日和庆祝活动。
例如,每年的春节期间,广州会举办盛大的花市和花车巡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广州还有传统的舞狮、舞龙等民俗表演,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六、城市景观广州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和城市景观。
广州塔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耸入云,成为城市的地标。
此外,广州还有许多公园和花园,如越秀公园、荔湾湖公园等,人们可以在这些绿色的城市绿地中休闲娱乐。
广州的风土人情丰富多彩,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无论是美食文化、岭南文化,还是珠江夜景和城市景观,都展示了广州独特的魅力。
来到广州,您将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和活力,体验到广州人民的独特风情。
广州的风土人情介绍

广州的风土人情介绍广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形成了广州独特的风土人情,这些风土人情在广州人民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美食文化美食是广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美食以粤菜为代表,以其细腻、清淡、鲜美、健康的特色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广州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食,比如白云山文化娱乐广场的海鲜自助,松林院的荔枝肉,飞得楼的牛腩饭等等。
二、客语文化广州的客家文化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客家人渴望讲自己的家乡话,他们一致认为广东话的发音是“酸”的,而客家话的发音则是“甜”的。
广州的许多街道和地名都有着独特的客家文化色彩。
三、古传民俗广州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丰富多彩,其中包括提灯笼、春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每一个都代表着广州人民的智慧及勤劳。
其中,提灯笼节是广州较为有名的节日,这是广州一年中最具传统和特色的节日之一。
四、粤剧文化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戏曲形式,其艺术形式独特,表演方式细腻,音乐舞蹈也非常美妙。
广州的一些剧院常常会演出粤剧,并有不同主题的演出,例如爱情、历史等。
五、传统手工艺广州是中国的制造业城市之一,其传统手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传统手工艺品包括了珠串、西关画、蜡染、刺绣等,这些都是在历史上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有着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六、自然旅游广州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包括白云山、南沙湿地、琶洲湿地等。
广州人喜欢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放松自己的心情,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广州的自然魅力。
综上所述,广州的风土人情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话题,它与广州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紧密相连。
无论是在美食、民俗、文化、自然旅游等方面,都能够感受到广州都市气质和豁达胸怀。
广府文化

节俗婚嫁
1、春节习俗:
在广州,有除夕花市。
南汉时就已有之,到 19世纪中叶,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花木涌入城市,十里长街,市民结伴“行花街”,热闹非凡,
2、各地习俗:番禺的飘色游艺活动,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菜会(取发财之谐音)、
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日娘诞、盘古王母诞、鱼花诞、田了节、龙母诞等。
饮食风俗
广州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
粤菜是我国的
四大菜系之一,其特点是善于在模仿中创
新,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做
工考究,讲究“镬气”,注重形象,品种繁
多,五味俱全,浓淡适宜。
民居习俗
广府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
筑模式的影响,官僚地主常常是四五代人聚族而
居,建立封闭的建筑群。
珠江三角洲民居的大中
型住宅基本格局为“三间两廊”。
戏曲音乐
粤剧以粤方言演唱,是广东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地
方戏曲剧种。
粤剧是由多种外来戏曲声腔和本地土
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文化节
2011年1月18日首个广府文化节开幕。
启动仪式上还将有华美汉服秀、五仙赐福、醒狮等精彩表演。
广州最能体验岭南民间风情的非遗活动有哪些

广州最能体验岭南民间风情的非遗活动有哪些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岭南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非遗活动,让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岭南民间风情的独特魅力。
首先要提到的便是“波罗诞”。
波罗诞庙会是广州地区最大的民间传统庙会之一,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每逢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南海神庙周边就热闹非凡。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怀着虔诚的心祈福。
庙会上,各种民俗表演精彩纷呈。
舞龙舞狮是必不可少的,矫健的身姿、灵动的动作,展现出岭南人民的勇敢和活力。
还有飘色表演,孩子们身着精美的服饰,站在高高的架子上,宛如仙人下凡,让人惊叹不已。
此外,还有传统的粤剧演出,演员们唱念做打,一招一式尽显功底,那婉转的唱腔,让听众如痴如醉。
接着是“扒龙舟”。
这是广州端午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每到这个时候,各个村落都会组织自己的龙舟队伍,参加比赛。
龙舟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用优质的木材,经过精心雕刻和装饰,一艘艘龙舟宛如艺术品。
比赛当天,江面上鼓声震天,龙舟手们齐心协力,奋力划桨,浪花飞溅。
岸边的观众们欢呼雀跃,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
这种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岭南民间风情的生动体现。
“乞巧节”也是极具特色的非遗活动之一。
农历七月初七,姑娘们会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
这些手工艺品巧夺天工,有精美的刺绣、精致的剪纸、巧妙的编织等等。
在这一天,还会举行各种传统仪式,人们点香烛、拜织女,充满了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广府庙会”同样不容错过。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开始,为期七天。
庙会期间,北京路一带人山人海。
这里有各种传统的岭南小吃,如肠粉、双皮奶、牛杂等,让人们大饱口福。
还有民间工艺展示,如牙雕、广彩、榄雕等,工匠们现场展示精湛的技艺,让人赞叹不已。
此外,还有花灯展览,造型各异的花灯璀璨夺目,照亮了整个夜晚。
“行花街”是广州人过年的重要习俗。
春节前夕,各大花市热闹开张。
人们穿梭在花海中,挑选着自己心仪的鲜花和年桔。
赞美广州的优美句子,广州风土人情

赞美广州的优美句子,广州风土人情温和,包容,自由,平等,平民,是广州的城市精神。
在这里,任何方言都不会遭到恶意嘲笑;身家千万者与打工仔都经常乘坐公交出行;这座城市民间的财富、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可能领先全国,但民众的低调也是难出其右;这座城市有着最不排外的本地居民,他们尊重外地人的成功,承受了外地人的犯罪,他们甚至为外地人改变了语言;在这座城市,只要你不影响他人,你与众不同甚至出格的生活方式不会引人侧目;这座城市的市中心,低矮零乱的城中村与高楼大厦连袂而存,体力劳动者与白领们在各自的地盘各得其乐;在上海的外国人,你见得较多的是来自第一世界的白人,在广州的外国人,你见得较多的是来自第三世界的黑人;这座城市的马路虽不适合游行与阅兵,却适合市民逛街、小业主开店;这座城市充满着现代与活力,却也留存着强烈的传统气息;这座千年通商的口岸,改革开放的前沿,你可以感受到高度的市场精神和契约意识,但你亦能体会到无处不在的温和礼让的古风——广州公交的让座率是我到过的城市中最高的……“食在广州”。
你到广州一定要尝一下广州的美食。
广州有无数好食之人,是由无数美食撑起来的。
广州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其“辈分”可与北京、开封等称兄道弟。
历史文化遗存更有佛教重要人物达摩、六祖遗迹;天主教、伊斯兰教在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建筑;闻名遐迩的明清书院群等。
而作为广东的省会,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于广东的一连串牵动全国风云的事件与人物,更在广州留下无数史料遗迹。
至于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当然也让你目不暇接。
广州更是购物天堂,是个“出处不如聚处”的“聚处”。
广州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
在近代史上有三元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抗英斗争、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的“三?二九”起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
所以,广州既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又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英雄城市。
广州历代名人辈出,代代相传。
秦朝任嚣,汉朝赵佗,清朝学者屈大均,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思想政治家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推翻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孙中山等,为广州名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风土人情
(10旅英班黄秋霞109128)
首先我大概介绍一下我们将要游览的广州—五羊城。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 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地处广东省东南部, 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 毗邻港澳,是华南地区中心城市, 中国的“南大门”。
它分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十区和从化、增城两个县级市, 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 20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60.72万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
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 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 建有“楚庭”, 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
广州又称“羊城”。
相传周朝时, 南海飘来五朵彩色祥云, 五仙人骑着五只羊, 各携带一串谷穗降临此处, 赠谷穗给居民, 祝福此地五谷丰登、永无饥荒, 留下五羊化为石头。
今越秀公园建有以此传说为题材
的“五羊石像”。
广州秦汉时就是繁荣都会, 汉唐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也是中国最早对外的通商口岸。
广州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
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均发生在广州。
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曾经三次建立了政权。
毛泽东在这里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 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力量。
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在这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 并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权“广州公社”。
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也曾来广州传播先进文化。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
粤剧是广州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剧, 享有“南国红豆”的盛誉。
流行于粤、港、澳和东南亚等地区。
广东音乐源于广州和珠江三角洲, 吸纳了中原古乐、
江南小调和昆曲等的精华, 与本地民歌、民谣相结合而成。
岭南画派是现代中国画派之一。
广雕、广彩、广绣驰名中外。
粤菜是中国一大菜系, 菜谱上千种, “食在广州”闻名天下。
广州的民间习俗很多, 有迎春花市、龙舟竞渡,、重阳登高、摆年橘、饮早茶等。
广州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 主要活动场所有六榕寺、三元宫、怀圣寺、石室天主堂、东山堂等。
广州人对饮食之道,历来深有研究。
近百多年来,羊城茶楼餐馆之多,酒店食档之众,在国内可谓首屈一指。
其素以品类之丰,茶式之盛,烹调之巧,风味之美而名闻遐迩。
无论飞禽走兽、鱼虾蟹螺、蛇虫鼠蚁,都可作馔;举凡煎、炒、焖、焗、蒸、滚、碼、炸、泡、扒、扣、灼、煲、炖、烤等,都各
擅其长,各具特色。
故“食在广州”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
广州民间,多是日食三餐。
早餐一般较简单,广州人午、晚餐较丰富。
广州人有饮茶的习惯。
广州饮茶分早、午、晚三市。
一般以早茶为主,午晚市多是亲友聚会或洽谈商务。
广州人饮茶,既是品茶,亦食点心。
有各式包子、烧买、粥、粉、面等,品种丰富多彩,且时常变换花样。
一些茶楼标榜每周变换一次,名曰“星期美点”。
入乡随俗,所以来到广州就得学会品茶,养成喝茶的习惯。
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雨量充沛, 四季如春, 繁花似锦。
全年平均气温22.8摄氏度, 平均相对湿度68%, 市区年降雨量为1600毫米以上。
为了适应气候,广州的建筑富有自己的特色。
同时不同时期受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特色的建筑。
例如西关大屋,竹筒屋,洋房住宅,骑楼等。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广州最受关注的西关大屋。
清代中叶以后,广州的望族、官僚、商贾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