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以广东“叹早茶”为例

合集下载

广东人的早茶文化感言

广东人的早茶文化感言

广东人的早茶文化感言广东人的早茶文化源远流长,成为了广东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出就餐,广东人都习惯享受一杯香浓的早茶,以此开始新的一天。

早茶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广东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

早茶是广东人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广东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广东人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饮食理念的结晶。

早茶的制作需要经过精心的挑选、烹饪和搭配,以保证每一道菜品的质量和口感。

广东人讲究的是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追求的是美味与养生的平衡。

早茶的种类繁多,有糕点、点心、粥类等。

其中,最受广东人喜爱的是糕点和点心。

糕点包括肠粉、莲蓉糕、驴打滚等,它们外皮软糯,内馅鲜美,口感丰富。

点心则有虾饺、叉烧包、凤爪等,它们外脆内嫩,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广东人喜欢将这些糕点和点心搭配在一起食用,以增加口味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早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茶水的选择。

广东人喜欢清香爽口的绿茶,如龙井、碧螺春等。

这些茶水具有清凉解渴的作用,可以提神醒脑,让人精神焕发。

同时,广东人还喜欢搭配一些特色的花茶,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以增加茶水的芳香和口感。

早茶对广东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广东人喜欢在早上和家人、朋友一起品尝早茶,以增进感情和交流。

早茶也是广东人社交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在茶楼或茶餐厅中一边品茶一边聊天,享受悠闲的时光。

广东人的早茶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饮食方面,还体现在生活态度上。

广东人注重的是品质和细节,追求的是精致和舒适。

无论是早茶的制作还是用餐环境的布置,广东人都注重细节和品质的把控。

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贯穿在广东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他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种表现。

广东人的早茶文化不仅仅是地域文化的体现,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广东人对早茶的热爱和执着让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下来,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无论是传统的早茶还是现代的创新早茶,都能够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

广东早茶的起源和发展

广东早茶的起源和发展

广东早茶的起源和发展广东早茶,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道重要的食品,也是广东民间生活的一部分。

早茶起源于广东,并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介绍广东早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探讨其对广东饮食文化的影响。

一. 起源历程广东早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广东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地区。

据史书记载,南宋年间梁园茶社成为了广东早茶的发源地。

梁园茶社是一个由文人、达官贵人组成的茶道组织,他们在清晨用茶招待客人,交流文化,享受清雅宜人的生活。

这种独特的用茶方式后来逐渐演变成广东早茶的基本形式。

慢慢地,早茶成为广东人早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广东早茶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口感的丰富多样,有点心、粥类、面食等。

品茗之余,人们可以边吃边聊,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还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 特色特点广东早茶具有独特的特色和风味。

首先,广东早茶在制作上非常讲究细节和工艺。

无论是点心的做工,还是茶水的冲泡,都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精益求精。

其次,广东早茶注重用料的新鲜和品质的优良。

新鲜的鸡蛋、嫩绿的豆苗、肥美的虾仁等成为了早茶中的常见食材。

再者,广东早茶追求味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无论是香气扑鼻的菠萝包,还是色香味俱佳的烧卖,都能给人以美妙的感官体验。

三. 对广东饮食文化的影响广东早茶作为广东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当地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早茶促进了社交活动的开展。

人们在享受早茶的同时,也进行了各种社交活动,例如商务洽谈、友谊交往等。

这种社交方式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拉近了人际关系。

其次,广东早茶的兴起使得许多中小型餐饮企业得到了发展。

广东早茶代表了广东餐饮业的一种独特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和食客前来品尝。

这也为广东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

最后,在推广广东的饮食文化方面,早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广东早茶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喜爱广东的饮食文化,推动了文化交流和饮食文化的多样化。

关于广东喝早茶习俗的作文

关于广东喝早茶习俗的作文

关于广东喝早茶习俗的作文In Guangdong, the tradition of drinking morning tea, also known as yum cha,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local culture.在广东,喝早茶的传统,也被称为饮茶,深深扎根于当地文化之中。

This social activity is not just about enjoying a cup of tea, but it is a way of life that brings people together.这种社交活动不仅仅是享受一杯茶,更是一个把人们聚在一起的生活方式。

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morning tea culture is the variety of dim sum items that are served.早茶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各种点心菜肴的供应。

From steamed dumplings and buns to fried snacks and dessert pastries,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delicious options to choose from.从蒸饺和包子到油炸小吃和甜点糕点,有多种美味选择。

Each dish is carefully crafted by skilled chefs to ensure both taste and presentation are of the highest quality.每道菜肴都是由熟练的厨师精心制作,以确保口味和呈现质量都是最高的。

The act of sharing food during morning tea not only enhances the social aspect but also fosters a sense of unity and togetherness among diners.在喝早茶期间分享食物不仅增强了社交方面,还培养了与用餐者之间的团结和互助感。

广州早茶作文(精选9篇)

广州早茶作文(精选9篇)

广州早茶作文(精选9篇)广州早茶作文篇1生在广东,早就知道早茶的名气,大概是因为广东早茶太有名气了,连遵义这个小地方都知道广东人有喝早茶的习惯。

可惜他们不知道早茶是什么,常常见我的时候问:你们广东人喝早茶就是坐在茶馆捧着杯子喝茶吗?当然不是这样,喝早茶,这词对广东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个特殊的语言符号,在广东人心中早就明晓,喝早茶其实是广东人一种休闲方式,是一种最好消磨时光的方式,茶为引子,点心助兴,和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东西南北无所不聊,从古至今,喝早茶成为广东人联络赶紧最佳方法,喝早茶成为广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广东的人,都想品茶广东早茶的魅力,是了解广东文化一个便捷途径。

广东人喝茶在商家眼里划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

这只是他们按照时间段来梳理,方面商家经营。

对于我们来言,喝茶随心,何时想喝茶,便何时行动。

其实按人群来分,可以分为几种,一种老人,他们一般起得比较早,常常晨练,因此他们需要茶来提神。

年轻一代呢!一般晚歇。

习惯性在晚上喝茶,晚上精神比较好,喜欢夜晚找朋友玩,因此夜茶也应运而生啦!那什么人喝下午茶,这一群人啊,一般为师奶,这些人时间充裕,一坐便是一个下午,下午茶成为师奶们打发时间首选办法。

其实喝早茶要选好地方,去广东喝早茶,不要想当然去找茶馆,在广东没有一家店名叫xx茶馆,而现在去喝早茶的地方大多数为酒楼和酒店。

要喝早茶,广东本土人不会选择KTV大厅,一般比较喧嚣地方,本土人避而远之。

广东人喝早茶,一般不会选择固定的地方,一定要货比三家,选择幽静的酒店,三五成群闲聊着,不希望遭受别人的干扰,这便是广东喝早茶的一大特色。

贵州人聚会一般选择去KTV,较为喧嚣,与贵州相比,广东人聚会方式雅趣多了。

如果你要去喝早茶,当你到了酒楼,找好位置坐下,服务员会端来餐具,再给你一张单子作为你消费记录凭据。

喝早茶当然少不了茶,酒楼里各种茶叶都有,只不过价位不同而已,选好茶叶,服务员准备好小炉火,茶具置于其上,茶香随着蒸气缭绕,很是陶醉。

广东人的早茶文化感言

广东人的早茶文化感言

广东人的早茶文化感言广东人对于早茶有着独特的情感和热爱,早茶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广东人的日常生活中。

作为广东人,我深深感受到了早茶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早茶,是广东人早上最重要的一餐,也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每天清晨,当人们还在熟睡时,广州的街道上已经弥漫着浓浓的早茶香气。

广东人喜欢早起,品味着一杯香醇的潮汕咖啡或是一碟精致的点心,开始他们忙碌的一天。

早茶文化是广东人热衷社交的一种方式。

广东人喜欢和朋友、家人一起享受早茶,交流近况,分享喜怒哀乐。

无论是在传统的茶楼,还是现代的咖啡馆,人们都可以找到一片宁静的角落,品味着茶水的醇香,在繁忙的都市中放松身心。

广东的早茶文化以其精致和多样性而闻名于世。

潮汕早茶是广东早茶的代表之一,以其精湛的功夫茶技艺和独特的点心风味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从品尝丝袜奶茶到品味潮汕牛肉丸,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早茶文化也是广东人对美食的追求和热爱的体现。

广东人对于食物的要求非常严苛,对于早茶的品质更是讲究。

无论是点心的制作工艺还是茶叶的选择,广东人都追求极致的品质和口感。

只有在品尝到口感细腻、鲜美可口的点心和茶水时,广东人才会真正感受到早茶文化的魅力。

早茶文化也是广东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广东人尊重传统,注重家族的延续。

在传统的早茶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习俗和仪式。

例如,广东人过年时会准备特色的早茶,以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吉祥。

这些习俗和仪式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广东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

早茶文化不仅是广东人的骄傲,也是广东人心灵的寄托。

通过早茶,我们可以感受到广东人的热情好客和真诚。

在早茶馆中,我们可以和陌生人交流,结交新朋友,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早茶文化成为了广东人联系感情、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

广东人的早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

它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是一种传统的传承和现代社交的方式。

通过早茶文化,广东人传递着对于美食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展示着广东人独特的风土人情。

广府地区的茶文化研究—— 以早茶和凉茶为例

广府地区的茶文化研究—— 以早茶和凉茶为例
论文的难点,首先在于本人的学识尚浅,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分析的能力可能还不够。其次,学界对以早茶或者凉茶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广府地区的茶文化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一些,也增加了论文的写作难度。再者,对于访谈的内容,需要设计的合理化和有针对性,才能达到访谈的目的。
一.早茶中的广府味
(一)广府人的“叹”早茶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文化的研究对当今不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从物质层面,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广府地区的茶文化,从“食在广州”中就可以窥探出来。“饮早茶”是广府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它是从广府本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产物。自明清以来,广府地区商业气氛浓厚,茶楼业也是越来越兴旺。改革开放以来,饮茶之风再度盛行。
除此之外,学者们的研究提供部分的参考价值。
对茶文化的发展过程和特点的研究。文春梅的《广府味道》 一书中介绍了茶楼的起源、茶点的发展和种类。还介绍了凉茶文化的形成、凉茶铺和凉茶品牌的发展。周颖的《凉茶现象与岭南传统文化》 一文中分析了凉茶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商业性、开放性、创新性以及抗争性。
上述研究表明,学者们主要从茶楼和凉茶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研究,对于纵向了解广府的茶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从公共空间的角度研究。黄柏莉的《近代广州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以公园、茶楼为中心的考察》认为人们在茶楼能够相对自由的表达政治声音。蒋建国的《晚清茶楼消费的社会话语》 该文认为,茶楼消费带有大众化色彩,它将城市社会生活的许多功能浓缩到较为集中的空间。
可见,研究者们立足于广府人的社会心理、生活观念、个性特征等分析广府的茶文化。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广府的茶文化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表层性的介绍,一般性的介绍多而学术性的思考比较少。另外有从特定角度进行研究的,例如从公共空间的角度或者从茶文化的功能的角度。广府茶文化系统综合的研究较少。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角度探讨广府人民的社会心态、价值观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从具有代表性的早茶和凉茶为对象的研究。

广东早茶作文500字

广东早茶作文500字

广东早茶作文500字篇1“民以食为天”“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茶对于爱“食”如命的广东人来说,便是一天当中最大的事,我当然也不例外。

记忆中第一次喝早茶是在五六岁的时候。

那天,爷爷奶奶牵着我第一次踏进了茶楼。

那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地方,天花板很高,上面吊满了水晶灯。

茶厅里灯火辉煌、人声嘈杂、茶香弥漫,侍者一手托着盘子在桌椅间穿梭,熟练地给客人们斟茶倒水。

定,就有人立刻倒上了茶水。

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囗,淡淡的茶香慢慢在唇齿间萦绕着,顺着食道一路向下,渐渐融入我的身体、我的血液、我的灵魂中,从此我便记住了早茶的味道。

广东的早茶分量一般都不大,无论是鲜嫩弹牙的虾饺皇、金黄诱人的豉汁凤爪,还是咸甜适中的叉烧包、奶香四溢的奶黄包,或是清爽滋补的老火汤、浓郁细腻的皮蛋瘦肉粥,都盛在小碟小碗当中,每份不过几囗的量,让人可以细细品味,又不会一大早就撑破了肚皮。

一般人不会点上满满一大桌,两道点心、一壶清茶,简简单单的“一盅两件”就可以满足味蕾和肚子。

或许这“一盅两件”正能体现广东人谦和、不张扬的人生智慧吧!茶楼是广东人最重要的社交场所之一。

人们在这里无拘无束地谈笑、拉家常。

这里没有优雅音乐营造的梦幻般的浪漫,有的只是热腾腾的人间烟火气。

老人们话话家常,年轻人迅速解决早餐,小孩子们慢慢享受美味,这不就是最温馨的早晨吗?无论长大后我去到何处,我都忘不了广东的早茶,解不开这“早茶情结”。

广东早茶作文500字篇2俗话说“食在广州”,广州的早茶氛围浓厚。

不论是男女老少,你总能在茶楼里见到他们的身影。

早上七八点,茶楼里便已挤满了前来喝早茶的人。

人来人往的粤式茶楼构成了繁华的街道间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为这座忙碌的一线城市,增添了许多闲适淡雅的气息。

而说起早茶,则不得不说凤爪排骨,在粤式早茶的餐桌上的“一盅两件”,总不会少了它。

当蒸笼打开,一只只肥硕的凤爪和一块块鲜香的排骨,咸中又带有一丝清甜,刺激着你的味蕾。

虾饺也是早茶点心的一部分。

广东早茶的起源和发展

广东早茶的起源和发展

广东早茶的起源和发展广东早茶,作为广东地区的传统美食文化之一,无论是香甜的点心还是清爽的茶水,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从起源、发展和特色三个方面,介绍广东早茶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当地的重要地位。

一、起源广东早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南粤一带的商贾为了方便交流和商谈,常常在早晨聚集在茶楼中,慢慢形成了早茶的文化传统。

最早的广东早茶主要以点心为主,茶水则以绿茶和花茶为主,成为了商人们早晨交流的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东早茶逐渐融合了其他地方的饮食文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成为了广东地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发展广东早茶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明清时期,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广东早茶逐渐丰富了菜品种类,不仅有传统的点心,还增加了烧腊、粥品等食物。

同时,茶楼也逐渐成为人们聚会、商谈的场所,成为展示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地方。

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广东早茶的菜品种类更加多样化,并与其他地方的饮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的早茶文化。

三、特色广东早茶有其独特的特色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广东早茶的点心丰富多样,包括虾饺、烧卖、肠粉、蒸饺等多种口味,形状精美,香气四溢,色香味俱佳。

其次,广东早茶的菜品以精致烹饪和新鲜食材为特点。

厨师们注重每个环节的精细处理,使得早茶菜品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此外,广东早茶的茶水搭配也非常讲究。

除了传统的绿茶和花茶外,还有陈皮、普洱等茶品,它们的深浅不同,气息芬芳,为早茶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最后,广东早茶还与传统的餐饮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注重家庭和集体感的用餐方式。

人们常常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品尝早茶,享受丰盛的美食,共同感受生活的乐趣。

总结广东早茶作为广东地区的传统美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渊源和人们的记忆。

它既是一种传统的饮食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

无论是在茶楼还是家庭聚会中,广东早茶都以其丰富多样的点心和精致独特的茶水,为人们带来了舌尖上的享受和文化的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以广东“叹早茶”为例[摘要]“叹早茶”是广东传统风俗文化当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传统深深地扎根在每个广东人的心里。

本文将介绍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从传统的角度和现代的角度论述这种风俗习惯过去的产生和现在的发展情况,并展望这种广式风俗文化未来的前景。

[关键词]早茶文化;“叹”;“一盅两件”;“扣手礼”[作者简介]彭健敏,男,广东佛山人,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历史文献学专业历史文化资源与教育研究方向引言:先看一则报道:①广州早茶没有式微 10万茶位日日满座——老茶客:“我活了大半辈子了,不管是非典还是金融危机,衣服可以少买几件,早茶不能不喝。

”——七旬罗伯伯业界:“广州主要酒楼现在基本上都经营早茶,茶位和前些年相比并未有明显减少。

”——广州市餐饮商会会长区又生民俗学家:“早茶是带旺酒楼的一个最好办法,酒楼想旺就要开早茶。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广州主要酒楼现在大都经营早茶,保守估计目前早茶茶位至少在10万个以上,而且有增无减,日日爆满。

”广州市餐饮商会会长区又生认为广州早茶文化很有生命力,“广州早茶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一种承载方式,就是‘新广州人’也会慢慢爱上早茶。

”记者连日调查看到,无论是老酒楼还是新派酒店,广州越来越多的餐厅酒楼开设早茶,招揽茶客。

实地调查:西关18家酒楼仅1家无茶市……早茶档关的少新张的多……市民说法:衫可少买早茶不可不喝……业界说法:茶客逼到爆早茶变两班……专家点评:早茶已成民俗岂会轻易消亡……这是《广州日报》记者针对“广式早茶式微”引起热议所作的一篇报道,从中可以看出广东人对“叹早茶”还是情有独钟的。

本文将介绍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论述这种风俗习惯过去的产生和现在的发展情况,并展望这种广式风俗文化未来的前景。

一、传统早茶文化(一)“叹早茶”的吃和喝广东人嗜好早茶。

早上见面打招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

早茶是广东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东"的一大特色。

“叹早茶”是广东茶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内容。

早茶习惯,遍于各阶层,上至达官白领,下至市井百姓,饮茶去处遍布城市乡镇,广东茶楼之多可为全国之最。

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②”。

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

当然,“叹早茶”并不是喝几杯好茶那么简单,下面来看看我们广东人早茶都吃喝些什么。

广东茶楼流行一个说法,那就是“一盅两件”。

所谓“一盅”就是一壶茶,“两件”是指两件点心。

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常见的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

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

至于点心就丰富多彩了,有干蒸、烧卖、排骨、凤爪、虾饺、肠粉、粥、牛杂、包子等等。

粥又可以分很多品种,其中应该以状元及第粥和艇仔粥最为出名;包子嘛,就有叉烧包、莲蓉包、蟹黄包、生肉包等等;肠粉按做法可以分成拉肠和布拉肠两种。

(二)广东早茶的礼节广东人在喝早茶时有几个小小的礼节,例如茶壶里面没水时开盖以示需要续水、别人替自己倒茶时习惯以右手食指与中指微屈叩击桌面以表谢意、喝完早茶就会向服务员喊“埋单”。

这样的礼节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我来讲述一下关于这些礼节的典故。

埋单中的“埋”,其实就是将账单归堆、归拢的意思,也就是结账;而斟茶时的“叩手礼”则是来自乾隆微服南巡的典故:传说当年乾隆在茶楼给随从倒茶时,随从为不泄露其身份,以双手弯曲扣桌面来代替叩头,由此便流传下来,如今更从广州的早茶桌流传到全国各地;开盖续水同样来自一个有趣的典故:从前有一个富商去茶楼喝茶,席间喊来服务员续水,结果对方一打开茶壶盖,富商便咬定壶里有只金丝雀被放走了,并和茶楼打起了官司,结果最后茶楼输了官司。

从此茶楼老板便规定,客人要续水必须自己打开茶壶盖。

虽然只是传说,但双方通过一个小小动作互通心意,不需要大声呼叫,也该算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三)早茶文化的由来“早茶”突出体现岭南文化“早”的特色。

岭南,春早;岭南人。

起早。

正是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广东人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与之相应的有“趁早墟③”、“叹早茶”的习惯。

广东人“叹早茶”,早得出奇,凌晨4、5点来钟起床,步行到茶馆,“一盅两件”,慢慢“叹”。

饮茶配以点心或炒粉、面,这是广东早茶的特点,也是广东茶系异于其他茶系的突出之处。

中国其他地方喝茶大都就茶喝茶,没有佐食,而广东却不然,饮茶总配以点心。

其原因不知是由于光喝茶太单调,还是由于气候炎热不喝茶吃点心难以下咽,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广州人开始有了这种习惯,是否受到西方饮食的影响,也无从考究。

明清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饮茶更为普遍,茶市兴旺。

商品经济给人们带来的首先是竞争,而竞争的关键是能否节省时间;虽然广东人并不能在理性上认识“时间就是金钱”,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加快生活节奏,传统的时间观念开始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观念被动摇,人们处处珍惜时间,饮食中“饮早茶”正是合乎“惜时”的原则。

“饮早茶”是利用未开始工作之空暇,喝茶,清洗肠胃;吃点心,喂饱肚子;聊天,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大清早漫步至茶楼吸收了新鲜空气,锻炼了身体,可谓一举而多得,精明的广州人何乐而不为。

二、现今早茶文化的变迁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文化变迁可以分为无意识的变迁和有意识的变迁,后者又包括主动变迁、指导性变迁和强制变迁三种类型。

下面我们来看看广东早茶现今的变迁情况。

(一)早茶变午茶早茶,顾名思义是“早”,我爷爷每天凌晨五点多都会准点去茶楼,不管严冬酷暑,也不管刮风下雨,天天都这样坚持。

不过像他那样的“铁杆茶客”,现在是越来越少了。

我记得小的时候,每周日我父母都会早早地喊我起来去茶楼,一来早起对身体好,二来去晚了茶楼就找不着位置;进入本世纪后,几乎都是九点多十点才会有去茶楼的念头,去的频率也少了,有时一两个月叹一趟,有时更长,到现在到外省读书,每年回家两回,半年才去一次。

而且也不怕去的晚,几乎都是这个时间人们才姗姗而来,早茶午茶混在一起。

有一个统计数据,在一个针对20岁至50岁的广东市民的调查当中显示,只有11%的人最近三年保持每周饮一次早茶的频次,26%的人每月饮一次早茶,28%的人每三个月到半年饮一次,而35%的人超过半年或一年才饮一次早茶。

其中58%的受访市民表示和10年前相比,饮早茶的频次减少了。

④这样的结果显示,早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名不副实”了,生活节奏急剧加快、休闲习性有所弱化、懒惰心理普遍滋生,“早茶不早”、“下午茶变宵夜”已经是多数人都认同的事实。

当然,对于老一辈和真正喜欢享受早茶的人,是不会受到这一概念的影响。

(二)“一盅两件”变“中西合璧”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西方饮食的引进,早茶中的重要角色点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前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一盅两件”也变得越来越少提起,主要是一来早茶的功能很大程度上从“过早”改变成午饭,食量自然增加,两件点心是裹不饱肚子也不足以半天能量的消耗;二来像牛仔骨、越南海鲜卷、布丁、法式西多士和麻辣凤爪等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新品种大量加入,从这方面来说人们的可选择之余地更多了。

当然了,我们的“90后”貌似更喜欢西式的吃法,而老一辈和相当一部分“70后”还是习惯传统老式的味道,而更多的人则是“中西合璧”,两样通吃。

(三)低档享受变高档消费正如成都人喜欢到小茶馆喝茶、打麻将一样,我们广东早茶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叹”,早茶给人以休闲感与身心愉悦感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

很可惜,随着物价的大幅度提高和茶楼酒楼经营理念的改变,早茶从飞入寻常百姓家之燕,变成旧时王谢堂前之燕了。

以前“一盅两件”,物价也比较低,所以喝一顿早茶跟吃一顿早饭价格上其实也没多大区别,所以以前大家打招呼时很流行这么一句话:得闲请你去叹茶⑤;现在猪肉、牛肉都那么贵,肠粉的肉馅通常是牛肉或虾肉,烧卖是用猪肉做的,可以看出制作成本的确大幅度提升了。

当然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经营环境越来越好,酒楼卫生也很不错,价格自然随之水涨船高。

对于这一变化,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见。

对于高薪阶层,他们很乐意看到这一变化,因为消费能力本身比较强,而且他们有时喝早茶就是为了应酬,好的环境既能使他们感觉更舒适,而且也会带来更多的生意往来机会;而对于我等工薪阶层来说,这一变化使我们有些吃不消了,“去叹早茶”倒变成一种有点奢侈的消费,早茶已经不是“叹”而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相比过去亲朋好友齐聚一堂的浓浓温馨感觉也少了很多。

正如我有一位亲戚对我说:“你问我点解成日唔去饮茶,实在叹唔起啦!⑥”当然,这一变化正是适应了经济的发展,也很难说的出这是对是错。

另外还要提出一点,像我爷爷天天一大早去的低价茶楼还是有的,只是很少,而且人多嘈杂,一般年轻人都不大乐意去。

三、对广东早茶未来的展望近百年前的“北园”,曾经吸引过名满华夏的岭南大诗人梁鼎芬、黄节,他们都曾是这里早茶的常客。

八十年前的“妙奇香”,作客广州的“外江佬”毛泽东、柳亚子也学本地人登楼品茗,后来留下“饮茶粤海未能忘”的诗句。

五十年前的“陶陶居”,粤剧大老倌都有固定的茶位,马师曾“马老大”早茶饮得高兴,会猛然站起,向大厅虚画一圈:“今日餐茶,入我数!⑦”四座雀跃。

二十年前的“大三元”,老报人微音每晨必至,风雨无改,一盅两件,有时会在众茶客的放谈声中,为当天的《羊城晚报》写“街谈巷议”。

他说,不饮过早茶,文章是断断写不出来的,会“周身唔聚财⑧”。

不饮早茶就“周身唔聚财”的人,既有骚人墨客,也有走卒贩夫。

⑤有空请你去喝茶⑥你问我为何不经常去喝茶,实在是喝不起呀⑦今天喝茶我请客这就叫“叹早茶”!一个叹字,道尽了多少生活乐趣!叹早茶,既增加着广东人的“文化指数”,更增加着广东人的“幸福指数”。

因为他们不单是饮茶,而主要是吃点心;又不单是吃点心,更是交心,过心瘾。

有早茶瘾的人,是充满趣味的,是不会抑郁的。

若一个天天饮茶的人,突然转性不来了,邻座的人就会指着那空位说:“佢唔掂⑨啦!”如今,早茶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大为变化了,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叹早茶”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每个广东人的心里,食品花样会变化,环境会变化,但是不论怎么变,早茶文化只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发展,或改良或创新,但不会消失,我相信早茶还是会一代代地传下去的。

而且茶市依然兴旺,尽管因为早茶价格提高人们去叹茶的频率明显减少了,但酒楼茶楼还是很有利可图的,还望我们的早茶酒楼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能想办法适当减少运营成本,在提供大量西式点心的同时适当保留传统点心的比例并尽量保持老一套风味,这样做既能吸引更多人到酒楼经常叹茶,实现薄利多销的目的,也能满足我们这些食客对传统早茶的回味,重拾跟过去一样“叹世界⑩”的美好时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