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教什么_例说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_李冲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的是上述段落。
教学的方法(怎么品味?):
换词体会。
学习的结果(学到了什么?):
1.品 味 的 结 果 :
运用原来的语词更能够令人感到极度的悲凉与沉
痛。悲痛中包含着同情、感慨、忧愤、冷嘲等复杂情感,
只能意会,很难言传。
2.教 学 的 落 点 :
学生明白作者运用特殊的语词,表达特定的情感,
从而学会通过对作者所运用的(特殊的)语词的分析,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教解读方式是学生发展的 需要。为什么叫“解读方式”而不叫“阅读方式”?小说教 学中的阅读和一般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一般的阅读可 以随便去看,看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小说教学中的 阅读则是一种学习性阅读,学习性阅读需要给予学生 能力的提升。比如,对作品中的视角,在没有学习之前, 学生是没有意识的,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学生可能会形 成阅读小说时通过视角去解读或欣赏作品的习惯。例 如,学习《孔乙己》时,学生不容易注意作品是通过咸亨 酒店小伙计地视角讲述故事的,教师对此可做引导,让 学生体会鲁迅为什么要运用这一视角讲故事,这一视 角讲故事的作用是什么。有人说,没有了小伙计的《孔 乙己》就不是完整的《孔乙己》,因此在《孔乙己》的教学 中,不涉及小伙计的视角是有问题的。我同意这样的说 法。再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通过林黛玉的眼睛看贾 府,通过贾的视角看林黛玉等,都是视角问题。学生经 过了学习之后,就会具有视角意识,就会认识到视角在 小说中的作用。 学生再去解读或欣赏其他小说时,就 知 道 可 以 运 用 视 角 去 阅 读 或 解 读 作 品 ,就 能 够 自 觉 地 运用视角意识了。小说教学中的阅读,既有一般阅读 随意性的一面, 又有需要经过努力才能习得的一面。 这 需 要 努 力 习 得 的 一 面 就 是 怎 么 进 行 “解 读 ”。当 需 要
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
得干干净净了……
当学生读到这段文字时,可能并未注意到怎么去
解读,现在就要把里面需要注意的语词特别标示出来,
请学生注意这些语词。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 ····
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 ···
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
小说的内容即小说所描写或反映的内容,对小说 教学来说也是需要的,我们需要用它来拓展学生的视 野、丰富学生的情感和人生体悟,甚至对学生进行思想 品德的教育等。这只是小说教学的内容之一,而不能成 为全部。小说教学的重点应该在学生对小说解读方式 的把握上。为什么把小说教学的内容确定为教解读方 式呢?
解读方式是小说阅读的基础,是小说阅读的关键。 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解读方式就无法更好地进入文本、 读懂文本、深切地把握文本。从解读方式在小说阅读中 的重要性的角度看,小说教学要把教解读方式作为重 要内容。
10
教学大参考·首届语文教 育 博 士 论 坛 专 题
“解读” 时, 一定是在阅读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需要解 决,甚至需要帮助才能去看懂,不然自己可能无法看 懂。 小说教学恰恰是应该在学生看不懂但教师可以帮 助他们看懂的地方用力。
教给学生解读方式符合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基础的 要求。基础教育阶段的小说教学,是为学生今后的学 习 、小 说 阅 读 打 基 础 的 ,学 生 学 会 了 解 读 小 说 的 方 式 , 就掌握了小说解读的工具,就可以举一反三地运用它 去解读同类或非同类的、相似的甚至陌生的小说。文本 解读的能力是能够迁移的, 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长远的 价值与意义。
··
··
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
··
····
得干干净净了…… ·····
接下来教师运用“换词”的方法,把这些有标示的
语词成其Hale Waihona Puke Baidu的语词。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精神毫无寄
托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世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
的玩物,先前还将形体露在尘芥里,从活得幸福的人们
看来,恐怕要怀疑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终于被小鬼勾
教学大参考·首届语文教 育 博 士 论 坛 专 题
小说教学教什么?
— ——例说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 李冲锋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小说教学,一般是围绕梳理故事情节、分析 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等内容展开的,往往是告诉学 生这篇小说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 主题。例如,学习《祝福》后,学生知道了祥林嫂是被封 建礼教迫害致死的旧中国妇女形象,是一个被冷漠的 社会和封建愚昧思想推向死亡的悲剧人物,通过这一 悲剧人物,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阶级、封建礼教对劳 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从而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 惨命运的社会根源,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学习 《项链》后,学生知道了玛蒂尔德是一个不自量力追求 享受,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形象,作品讽 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在教给 学 生 这 些 时 ,教 学 内 容 的 落 点 落 在 了 “故 事 情 节 ”、“人 物形象”、“环境描写”、“小说主题”上,即落点落在了作 品所表达的内容上。小说教学最后是要教给学生这样 的一些东西吗? 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对小说教学来 说是应该有的,但是最后不应该只停留在这些地方。如 果作为一般的日常阅读,我想这是无可厚非的,作为小 说教学的阅读,把落点落在这些内容上似乎就有些问 题了。小说教学最终的落点,不应该落在一个个人物形 象或一个个主题上,这些只是学生小说学习的例子。小 说教学要通过一个个例子的剖析,让学生学会怎么进 入到小说所呈现的世界里面去。 小说阅读的现状是学生很难进入小说世界,尤其 是优秀的小说作品或有难度的小说作品。小说教学的 关键是让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小说世界,而不是 考 察 学 生 小 说 阅 读 的 “产 出 ”。学 生 不 能 很 好 地 “进 入 ” 小说世界,很大程度上是“解读方式”有问题。正确适当 的解读方式是解决学生小说阅读障碍和提升学生小说 欣赏能力的关键,因此教给学生解读方式应该成为小 说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为什么是教解读方式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意。今后再读小说时,学会通过
品味作者所运用的语词来理解作品。 例二:体会语气 下面是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和《祝福》里面的两段
对话。 《孔乙己》 “后 来 怎 么 样 ?”“怎 么 样 ?先 写 服 辩 ,后 来 是 打 ,打
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 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外部于作品:整体感知、自我体语、反思阅读……
文本世界由表达方式、表达对象、表达意图三个方 面构成。在一个文本里,作者会通过语词、句式、语气、 结构、修辞、视角、细节、手法等去讲这事,我们把这些 统称为表达方式。作者所直接描写、刻画的内容:人物、 故事情节、环境,我们统称之为表达对象。作者通过表 达方式和表达对象所要表达的意图或主题,统称之为 表现意图。
怎么教给学生小说的解读方式属于教师的教学策 略(含有教学方法)的问题,此处不多谈。这就需要注意 区别“教的方法”与“解读方式”不是一回事。小说教学 的过程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的方法”教会学生小说 文本“解读方式”的过程。小说教学的内容就是教给学 生小说解读的方式。换言之,小说文本解读的方式,就 是小说教学的内容,在这里方式(含方法)即内容。
小说教学不是教学生小说的写作,而是教学生小 说的解读,要想读懂一篇作品,我们必须要借助作者写 作的表达方式。我们需要对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了解 和品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进入作品,达到对作 品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学生应该掌握品味语词的方 式、解析句式的方式、体会语气的方式等等,这才应该 是教学落点。这些内容不会在一篇课文中同时教,而要 根据不同的小说的特点,分散开来教。
学 生 在 学 习 时 ,比 较 容 易 看 到 的 是 故 事 情 节 、人 物 、
环境等显性的内容,比较不容易看到的是作者意图、作 品主题,也比较不容易看到作者表达方式在小说叙述 过 程 中 的 作 用 。小 说 教 学 是 否 应 该 教 那 些 学 生 不 容 易 看到或看不到的东西呢?如果回答是,那么只答对了 一半。教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没有看到的东西,另一 方面要教给学生是怎么知道的,而这就是解读方式。
{文
本 世 界
教 学
{策

解 读 方 式
表现意图:作者意图…… ↑
表达对象:人物、情节、环境…… ↑
表达方式:语词、句式、语气、结构、修辞、视角、 细节、手法……
与表达方式有关:品味语词、解析句式、体会语 气、分析结构、赏析修辞、掌握 视角、 赏析细节、 把握手法 ……
与作品本身有关:时代背景、写作背景、文本特 点……
四、例说小说教学的内容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小说教学的内容。
11
教学大参考·首届语文教 育 博 士 论 坛 专 题
例一:品味语词
以下是鲁迅的小说《祝福》里面的一段文字。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
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
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
《祝福》 “什么时候死的?” “什 么 时 候 ?— — — 昨 天 夜 里 , 或 者 就 是 今 天 罢 。— — — 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 么 死 的 ?— — — 还 不 是 穷 死 的 ?” 下面是我们对这段教学的分析。 教学的内容(教什么?): 结合语境,通过“语气”体会文本中对话者的心情 与心态。 确定的依据(为什么要通过“语气”来体会?): 作品中人物言说时的语气能够表现出他的心情与 心态。 教学的载体(借助什么教?): 课文的某一段,或者两段文字。 教学的方法(怎么体会?): 1.教 师 朗 读 2.学 生 自 读 3.学 生 表 演 4.学 生 讨 论 学习的结果(学到了什么?): 1.体 会 的 结 果 : 《孔乙己》中: 问者好奇,满怀兴趣。为什么?因为并不关心人,而 只是关心事。 答者先是很带劲,一副由于知道信息而信心满满 的样子;后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为什么?因为毕竟事 不关己。 《祝福》中: 问者急切,语气也急切。为什么?因为心存不安。 答者懒散,语气也舒缓。为什么?因为情绪漠然。 2.教 学 的 落 点 学生学会了通过语气,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 物的心情与心态。再读其他作品时,能够注意人物对话 中的语气从而把握作品。
在三类解读方式中,重点是第一类,即与表达方式 相关的解读方式。这些解读方式是怎么来的呢?显然来 源于作品的表达方式。正是因为作者通过语词、句式、 语气、结构、修辞、视角、细节、手法等方式去建构故事, 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于这些方式去解读故事。
作者建构故事的过程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法把主 题或意图层层包装、圈圈环绕的过程;读者解读故事就 是循着作者包装的方式和手法把故事层层剥开、圈圈 解套的过程。
解读方式,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与表达方式直接 相关的解读方式,比如,品味语词、解析句式、体会语 气、分析结构、赏析修辞、掌握视角、赏析细节、把握手 法等等;二是作品的表达方式之外但却与作品本身相 关的解读方式,比如,通过写作背景、时代背景来进入 文本、通过把握文体特征来进入文本等;三是完全外 部于作品的解读方式,比如,整体感知、自我体悟、反复 阅读、概括提炼、剧情表演、借助工具等,也是进入文本 的方式。这些方式同从作者的表达方式的角度去解读 不一样,同与作品相关的角度解读也不一样,却也是 应该教给学生的。
往阴间去了……
通过让学生比较原文语词与置换语词之间的差
异,让学生理解作者使用这样的语词所要表达的内容
的特点。
下面是我们对这段教学的分析。
教学的内容(教什么?):
结合语境,品味作者的用语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确定的依据(为什么要通过语词来品味?):
语词的选择与运用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
教学的载体(借助什么教?):
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体会丰富的人生、广阔的世界, 这应该是小说阅读的功能或目的之所在。这样的目的 可以在小说教学中部分地实现,但更多地要靠学生在 课外、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中慢慢去实现。为了更好地更 长远地实现这样的目的,小说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小说 的解读方式。
三、理解的框架 小说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解 读方式进入文本、读懂文本的过程。为说明问题,我们 构建了下图以便于分析与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