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的作用与特点

核磁共振波谱的作用与特点

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简称NMR)是基于核自旋的一种分析技术,它通过对核磁偶极矩与外磁场

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获得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其组成、构象、动力学

等相关信息。下面将从作用和特点两个方面来具体介绍核磁共振波谱。

一、作用

1. 提供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核磁共振波谱是通过对磁场下化合物中核自旋与磁场的相互作用进行

分析,得出各个核自旋所处的化学环境及数量等信息,从而提供化合

物的结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化合物的分子量、化学式、官能团、键长、键角、扭曲角等,不仅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而且可以提

供化合物的局部构象信息。

2. 了解化合物的电子状态

核磁共振波谱可以通过核自旋共振现象直接观察化合物的原子核磁矩

的磁量子数。从而可以了解化合物电子结构的信息,进而去探讨物质

的电子可能的交换和自由基反应等反应机制。

3. 追踪分子动力学

核磁共振波谱可以通过利用自旋弛豫实现分析分子动力学。分子的自旋弛豫常数与其所处的化学环境有关,可以针对特定化学环境获得化合物的动力学与动力学参数的相关信息。从而为研究化合物的开环反应、光学反应、物理性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二、特点

1.非破坏性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是一种非破坏性分析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对生物、医学、食品等领域的样品不会产生破坏性损坏。这保持了原样品的完整性,同时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对生物和药物等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方便。

2.分析灵敏度高

核磁共振波谱是一种极具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以对样品进行非常高的灵敏性分析。与传统分析化学技术相比,它可以通过调整实验参数减少样品的浓度,仍然保持较好的分析结果。

3. 数据采集时间较短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核磁共振仪器的数据采集速度已经快得惊人,数十万个数据点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采集,大大缩短了数据采集

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

4.强大的结构鉴定功能

核磁共振波谱为化学结构鉴定提供了非常独特和强大的手段。在当今化学领域中,它被广泛应用在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聚合物等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波谱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及其电子状态、动力学等相关特征,并具有非破坏性、高灵敏度、快速数据采集和强大的结构鉴定功能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已成为现代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高温核磁H谱介绍

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写为NMR)与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质谱被人们称为“四谱”,是对各种有机和无机物的成分、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亦可进行定量分析。而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又以碳谱检测和氢谱检测最常见,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高温核磁H谱的检测。 高温核磁氢谱检测的原理是利用在强磁场中,某些元素的原子核和电子能量本身所具有的磁性,被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量子化的能级。吸收适当频率的电磁辐射,可在所产生的磁诱导能级之间发生跃迁。在磁场中,这种带核磁性的分子或原子核吸收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的两个能级差的能量,会产生共振谱,可用于测定分子中某些原子的数目、类型和相对位置。 在高温核磁氢谱的解析中,一般先确定孤立甲基及类型,以孤立

甲基峰面积的积分高度,计算出氢分布;其次是解析低场共振吸收峰(如醛基氢、羰基氢等),因这些氢易辨认,根据化学位移,确定归属;最后解析谱图上的高级偶合部分,根据偶合常数、峰分裂情况及峰型推测取代位置、结构异构、立体异构等二级结构信息。 高温核磁氢谱检测主要运用在分析化学和有机分子的结构研究及材料表征等领域,具体的的用途有如下三个方面: 1.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一般根据化学位移鉴定基团;由耦合分裂峰数、偶合常数确定基团联结关系;根据各H峰积分面积定出各基团质子比。核磁共振谱可用于化学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如分子内旋转,化学交换等,因为它们都影响核外化学环境的状况,从而谱图上都应有所反映。 2.高分子材料的NMR成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功地用来探测材料内部的缺陷或损伤,研究挤塑或发泡材料,粘合剂作用,

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 是医学影像学近年来发展的新的检查手段,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随着MRI、MRS装置不断改进,软件开发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通过MRS对各种疾病的生化代谢的认识将不断提高,为临床的诊断、鉴别、分期、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1H MRS可对神经元的丢失、神经胶质增生进行定量分析,31P磁共振波谱可对心肌梗塞能量代谢变化进行评价。MRS以分子水平了解人体生理上的变化,从而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及鉴别诊断、疗效追踪等方面,做出更明确的结论。本文从MRS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序列设计方面简要作一介绍。 在理想均匀的磁场中,同一种质子(如1H)理论上应具有相同的共振频率。事实上,当频率测量精度非常高时会发现,即使同一种核处在相同磁场中,它们的共振频率也不完全相同,而是在一个有限的频率范围内。这是由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对原子核有磁屏蔽作用,它使作用于原子核的磁场强度小于外加磁场的强度,其屏蔽作用大小用屏蔽系数s来表示,被这种屏蔽作用削弱掉的磁场为sB,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外加磁场越强sB越大,原子核实际感受到的磁场强度与外加磁场强度之差越大。此外,s还与核的特性和化学环境有关。核的化学环境指核所在的分子结构,同一种核处在不同的分子中,甚至在同一分子的不同位置或不同的原子基团中,它周围的电子数和电子的分布将有所不同。因而,受到电子的磁屏蔽作用的程度不同,如图1所示。考虑到电子的磁屏蔽作用,决定共振频率的拉莫方程

应表示为:w=gBeff=gB0(1-s) 由上式可知,在相同外加磁场作用下,样品中有不同化学环境的同一种核,由于它们受磁屏蔽的程度(s的大小)不同,它们将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如在MRS中,水、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Cr(肌酸)、Cho(胆碱)、脂肪的共振峰位置不同,这种现象就称为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即因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也就是核外电子云密度不同和所受屏蔽作用的不同,而引起相同质子在磁共振波谱中吸收信号位置的不同,如图2所示。实际上,研究某种样品物质的磁共振频谱时,常选用一种物质做参考基准,以它的共振频率作为频谱图横坐标的原点。并且,将不同种原子基团中的核的共振频率相对于坐标原点的频率之差作为该基团的化学位移。显然,这种用频率之差表示的化学位移的大小与磁场强度高低有关。在正常组织中,代谢物在物质中以特定的浓度存在,当组织发生病变时,代谢物浓度会发生改变。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对水和脂肪中的氢质子共振峰进行测量和脂肪中的氢质子共振峰进行测量,在1.5T场强下水和脂肪共振频率相差220Hz (化学位移),但是在这两个峰之间还有多种浓度较低代谢物所形成的共振峰,如NAA、Cr、Cho等,这些代谢物的浓度与水和脂肪相比非常低。MRS需要通过匀场抑制水和脂肪的共振峰,才能使这些微弱的共振峰群得以显示。 下面是研究MRS谱线时常用到的参数: (1)共振峰的共振频率的中心—峰的位置V: 化学位移决定磁共振波谱中共振峰的位置。 (2)共振峰的分裂。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1.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是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磁能级之间的共振跃迁现象。因此,要产生核磁共振,首先原子核必须具有磁性。自旋量子数I=0的原子核没有磁性,自旋量子数I≠0的原子核具有磁性。 I=1/2:1H,13C,15N,19F,31P,77Se,113Cd,119Sn,195Pt. I=3/2:7Li,9Be,11B,23Na,33S,35Cl,37Cl,39K,63Cu,79Br 此外还有I=5/2,7/2,9/2,1,2,3等。 I=1/2的原子核,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核表面,核磁共振的谱线窄,最适合核磁共振检测。1H,13C原子核是最为常见,其次是15N,19F,31P核。 除了原子核具有磁性外,要产生核磁共振,还必须外加一静磁场和一交变磁场。在磁场中,通电线圈产生磁距,与外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线圈受到力矩的作用而发生偏转。同样在磁场中,自旋核的赤道平面也受到力矩作用而发生偏转,其结果是核磁距围绕磁场方向转动,这就是拉莫尔进动。

其进动频率与外加磁场成正比,即:v=(?/2π)*H0。 V—进动频率; H0—外磁场强度; ?—旋磁比。 在相同的外磁场强度作用下,不同的原子核以不同的频率进动。如果在垂直于外磁场方向加一交变磁场H1,其频率v1等于原子核的进动频率v。此时,就产生共振吸收现象。即 使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磁能级之间产生共振跃迁现象,也即核磁共振。 2.核磁共振波普在化学中的应用 2.1 基本原则 从核磁共振波谱得到的信息主要有化学位移、偶合常数、峰面积、弛豫时间等。 化学位移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共振频率有差异,即引起共振吸收峰的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化学位移的标准:相对标准TMS(四甲基硅烷)位移常数δ =0。与裸露的氢核相比,TMS的化学位移最大,但规定 TMS TMS=0,其他种类氢核的位移为负值,负号不加。采用此标准的原因:(1)12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只产生一个尖峰;(2)屏蔽强烈,位移最大;只在图谱中远离其他大多数待研究峰的高磁场区有一个尖峰;(3)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低,易回收。影响因素:(1)诱导效应:吸电子,电子云降低,屏蔽下降,低场出现,图左侧;(2)共轭效应;(3)磁各相异性效应;(4)范得华效应;(5)氢键去屏蔽效应:电子云密度降低,产生去屏蔽作用,化学位移向低场;(6)溶剂效应。 弛豫过程:大量(而不是单个)原子核的运动规律。高能态原子核通过非辐射形式放出能量而回到低能态的过程叫弛豫过程。 屏蔽效应:核受周围不断运动着的电子影响,使氢核实际受到的外磁场作用减小, 这种对抗外磁场的作用为屏蔽效应,通过屏蔽效应可分析核周围情况。δ小,屏蔽强,σ大,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大,在高场出现,图右侧;δ大,屏蔽弱,σ小,共振需要的磁场强度小,在低场出现,图左侧。 自选耦合和自旋裂分:分峰是由于分子内部邻近氢核自旋的相互干扰引起的,这种邻近氢核自旋之间的相互干扰作用称为自旋偶合,由自旋偶合引起的谱线增多现象称为自旋裂分。 n+1规律:当某基团上的氢有n个相邻氢时,它将裂分为n+1个峰。若这些相邻氢核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中,如一种环境为n个,另一种为n’个,则将裂分为(n+1)(n’+1)个峰。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1946年美国科学家布洛赫(Bloch)和珀塞尔(Purcell)两位物理学家分别发现在射频*(无线电波*0.1~100MHZ,106~109μm)的电磁波能与暴露在强磁场中的磁性原子核相互作用,引起磁性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发生磁能级的共振跃迁,从而产生吸收信号,他们把这种原子对射频辐射的吸收称为核磁共振(NMR)。NMR 和红外光谱,可见—紫外光谱相同之处是微观粒子吸收电磁波后在不同能级上跃迁。引起核磁共振的电磁波能量很低,不会引起振动或转动能级跃迁,更不会引起电子能级跃迁。.根据核磁共振图谱上吸收峰位置、强度和精细结构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化学家们发现分子的环境会影响磁场中核的吸收,而且此效应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1950年应用于化学领域,发现CH3CH2OH中三个基团H吸收不同。从此核磁共振光谱作为一种对物质结构(特别是有机物结构)分析的确良非常有效的手段得到了迅速发展。1966年出现了高分辨核共振仪,七十年代发明了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仪,以及后来的二维核磁共振光谱(2D-NMR),从测量1H到13C、31P、15N,从常温的1~2.37到超导的5T以上,新技术和这些性能优异的新仪器都核磁共振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从有机物结构分析到化学反应动力学,高分子化学到医学、药学、生物学等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1核磁共振原理 一、原子核自旋现象 我们知道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和中子组成,它有自旋现象原子核大都围绕着某个轴作旋转运动,各种不同的原子核,自旋情况不同。原子核的自旋情况在量子力学上用自旋量子数I表示,有三种情况: ①I=0,这种原子核没有自旋现象,不产生共振吸收(质量数为偶数(M),电子数,原子数为偶数(z)为12G,16O,32S) ②I=1、2、3、…、n,有核自旋现象,但共振吸收复杂,不便于研究。 ③I=n/2(n=1、2、3、5、…)有自旋现象,n〉1时,情况复杂,n=1时,I=1/2,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解读及临床意义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解读及临床意义 MRS是目前能够进行活体组织内化学物质无创性检测的唯一方法,MRI提供的是正常和病理组织的形态信息,而MRS则可以提供组织的代谢信息。大家都清楚在很多疾病的发生过程中,代谢改变往往是早于形态改变的,因此磁共振波谱所能提供的代谢信息无疑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那么MRS是如何成像的。技术原理 ·利用原子核化学位移现象成像不同化合物的相同原子核,相同化合物不同原子核之间由于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其周围磁场有轻微变化,共振频率会有差别,这种情况称为化学位移现象,共振频率的差别就是MRS的原理基础·MRS表示方法横轴表示化学位移(频率差别)单位为百万分之一(ppm)纵轴表示信号强度峰高和峰值下面积反映某化合物的存在和量,与共振原子核的数目成正比 SV PRESS TE=35ms •NAA波(N-乙酰天门冬氨酸):波峰在2.02ppm。仅存在于

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的线粒体产生,是神经元密度和活力的标志。所有能够导致神经元损伤和丢失的病变都可以表现有NAA波降低和NAA/Cr比值降低,包括脑肿瘤、脑梗死、脑炎等。 •Cho波(胆碱):波峰在3.20ppm。胆碱参与细胞膜的合成和降解,与细胞膜磷脂代谢有关,并且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前体。Cho波增高说明细胞膜更新加快、细胞密度大,通常为肿瘤细胞增殖所致。 •Cr波(肌酸):波峰在3.05ppm。包括肌酸(Cr)、磷酸肌酸(PCr),存在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为能量代谢物质。在同一个体脑内不同代谢条件下,Cr+PCr的总量恒定,即信号较稳定,故常用来作参比值。脑肿瘤时,因为肿瘤对能量代谢需求高可导致Cr降低。 •Lac波(乳酸):波峰在1.33~1.35ppm,为无氧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细胞能量代谢以有氧氧化为主,1H-MRS检测不到。而在缺血/缺氧或者高代谢状态如恶性肿瘤时,乳酸信号强度增加。包含两个明显的共振峰,称为“双尖波”,在较短TE(136ms、144ms)时表现为倒置双峰,在较长TE(272ms,288ms)时表现为正向双峰。Lac 与肿瘤分级关系密切。 •MI 波(肌醇):波峰在3.56ppm。肌醇为激素敏感性神经受体的产物,也是磷脂酰肌醇和二磷酸磷脂酰肌醇的前体物。MI/Cr比值可以提供肿瘤分级信息,良性肿瘤该比值高于恶性脑肿瘤。也可用于脑肿瘤鉴别诊断,该比值明显增高提示非肿瘤性病变。 •Glx波(谷氨酸盐):波峰在2.2~2.4ppm及3.6~3.8ppm。可将Glx波与NAA波比较,如果Glx波高于NAA波三分之一以上,说明Glx增高。Glx明显增高提示非肿瘤性病变。 •Lip波(脂质):波峰在0.9~1.3ppm。在短TE(30ms)时波峰较明显。出现脂质波强烈提示组织凝固性坏死,肿瘤和炎症均可表现脂质波增高。 •Ala波(丙氨酸):波峰在1.47ppm,正常人测不到。Ala波升高是脑膜瘤的特征,可以区别胶质瘤和脑膜瘤,也可见于垂体瘤。 •AAs波(亮氨酸):波峰位于0.9ppm ,正常人测不到,仅见于

核磁共振谱技术在物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谱技术在物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核磁共振谱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在物质结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可信度的数据,帮助科学家们深入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本文将详细介绍核磁共振谱技术在物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一、核磁共振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谱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核核磁共振现象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原子核旋磁矩在外磁场中的行为来测定样品中核的种类、数量、环境以及分子结构等信息。其测量依赖于原子核的磁偶极矩、环境和磁场强度。在强磁场中,原子核会发生共振吸收,在磁场通过时,原子核能级发生精细分裂,谱线会出现干涉现象,从而产生特定的信号。通过谱线的分析,可以得到样品中核的种类、数量和环境等信息。 二、核磁共振谱技术在物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1. 化学物质结构分析

核磁共振谱技术在化学物质结构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 样品分子结构进行核磁共振谱分析,可以确定物质的成分、化学 结构和反应动力学等信息。例如,核磁共振谱技术可以用于测定 脂肪酸、酯、糖类、氨基酸等有机分子中不同原子核(如氢、碳、氮、氧等)的种类和化学环境,从而确定它们的结构和空间构型。 2. 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 核磁共振谱技术也在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核磁共振谱分析,可以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测定生物大分 子(如蛋白质、核酸等)中的原子核类型和离子交互作用等信息,从而确定它们的三维结构和功能。 例如,核磁共振谱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的结构 和动力学性质。通过测定峰位、峰形、强度等参数,可以建立分 子结构模型及其构象间相互作用关系,从而确定分子的功能和相 互作用机制。此外,核磁共振谱还可以用于分析蛋白质和小分子 药物相互作用,从而确定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3. 材料结构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引言 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几位学者,各自独立观察到一般状态下物质的核磁共振现象,1952年由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53年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NMR谱仪研制成功(30MHz),1964年第一台超导磁体的NMR谱仪研制成(200MHz),1976年Ernst等人确立了二维谱的理论基础,1991年Ernst教授因其在脉冲付立叶变换NMR和二维NMR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当年诺贝尔化学奖。2000年在900MHz谱仪上获得NMR谱图。 30MHz= 0.7T (泰斯勒tesla) = 7000高斯(Gauss) 200MHz= 4.7T = 47000高斯 400MHz= 9.4T = 94000高斯 10000高斯 = 1T 29

29 核磁共振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 1. 提供外磁场B 0的磁铁 2. 产生射频场B 1的谱仪部分 3. 用于控制及数据处理的计算机 三者构成一个整体——核磁共振谱仪 (1) 超导磁体—— 铌-钛合金绕成的螺管线圈,置于盛有液氦的 超低温杜瓦瓶中,通过一定电流产生强磁场,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时,螺管线圈内阻几乎为零,成为超导体,消耗的功率也接近零,断绝电源后,超导电流仍保持循环流动,形成永久磁场。 (2) 波谱仪 N S FID D/A FT 探头是NMR 谱仪的心脏,样品管放置其中,探头绕有线圈,射频源作用于样品线圈,把共振时样品线圈发生的变化转交给接收机。 (3) 数据处理系统 FID -free inductione decay 自由感应衰减 FT -Tourier transferm 付立叶变换

磁共振波谱(MRspectroscopy,MRS)

磁共振波谱(MRspectroscopy,MRS) 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是目前唯一能无创伤地探测活体组织化学特性的方法。在许多疾病中,代谢改变先于病理形态改变,而MRS对这种代谢改变的潜在敏感性很高,故能提供信息以早期检测病变。磁共振波谱mRS)研究人体细胞代谢的病理生理改变,而常规MRI则是研究人体器官组织大体形态的病理生理改变,但二者的物理学基础都是核共振现象。 一、MRS的原理 磁共振信号的共振频率由两个因素决定①旋磁比r,即原子的内在特性②核所处位置的磁场强度。 核所受的磁场主要由外在主磁场(B。)来诀定,但是核所受的磁场强度也与核外电子云及邻近原子的原子云有关。电子云的作用会屏蔽主磁场的作用,使着核所受的磁场强度小于外加主磁场。这种由于电子云的作用所产生的磁场差别被称为化学位移。因此,对于给定的外磁场,不同核所处的化学环境不一样,从而产生共振频率的微小差别,导致磁共振谱峰的差别,从而识别不同代谢产物及其浓度。 MRS可检测许多重要化合物的浓度,根据这些代谢物含量的多少可以分析组织代谢的改变,1H-MRS可测定 12种脑代谢产物和神经递质的共振峰,N-乙酸门冬氨酸(NAA)、肌酸(Cr)磷酸肌酸(PCr)胆碱(cho)肌醇(MI)谷氨酸胺Gln)谷氨酸盐(Glu)乳酸(Lac)等。生物中,许多生物分子都有31P,这些化合物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和与生物膜有关的磷脂代谢,31P-MRS被广泛用在对脑组织能量代谢及酸碱平衡的分析上,可以检测磷酸肌酸(PCr人无机磷酸盐(PI)α- ATP、β-ATP、γ—ATP的含量和细胞内的 PH值。 二、MRS的临床应用

核磁共振波谱法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波谱法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核磁共振是基于原子核的特定性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原子核能够吸收具有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并发生共振现象的现象。该方法通过检测不同原子核的共振信号来获取样品的结构和组成信息。 核磁共振波谱法基于原子核中的自旋(Spin)性质。自旋是描 述原子核内部的一种性质,可以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在没有外加磁场作用下,原子核的自旋朝向是随机的。然而,当样品置于强磁场中时,原子核的自旋会排列在不同能级上。这些能级之间存在能量差,当这些能级之间的能量差等于外加电磁波的能量时,原子核就会发生共振吸收。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基本构造包括磁场系统、射频系统、探测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磁场系统用来产生强磁场,常见强磁场有永磁磁体、超导磁体等。射频系统则用来产生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以激发样品中的原子核共振吸收。探测系统用来接收样品发出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一步处理和分析。计算机系统则用来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在进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时,首先将样品放置于磁场中,样品中的原子核会受到磁场的作用,并分裂为不同能级。接下来,通过调节射频系统产生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激发样品中的原子核发生共振吸收。这时,探测系统会接收样品发出的共振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最后,计算机系统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学处理,生成核磁共振波谱图。

核磁共振波谱图是核磁共振波谱法的主要结果,可以提供关于样品的结构和组成的信息。波谱图中的共振信号对应于不同原子核的吸收峰,其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可以帮助确定样品中的不同官能团或基团。同时,共振信号的相对积分面积可以提供定量分析所需的信息。 总体而言,核磁共振波谱法通过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吸收现象,能够提供丰富的结构和组成信息。它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NMR)是分析分子内各官能团如何连接的确切结构的强有力的工具。 磁场中所处的不同能量状态(磁能级)。原子核由质子、中子组成,它们也具有自旋现象。描述核自旋运动特性的是核自旋量子数I。不同的 的核在一个外加的高场强的静磁场(现代NMR仪器由充电的螺旋超导体产生)中将分裂成2I+1个核自旋能级(核磁能级),其能量间隔为ΔE。对于指定的核素再施加一频率为ν的属于射频区的无线电短波,其辐射能量hν恰好与该核的磁能级间隔ΔE相等时,核体系将吸收辐射而产生能级跃迁,这就是核磁共振现象。 NMR谱仪就像高级的外差式收音机一样可接收到被测核的共振频率与其相应强度的 信号,并绘制成以共振峰频率位置为横坐标,以峰的相对强度为纵坐标的NMR图谱。 化合物分子中同种核由于与其相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不同,所处的化学环境就不同,也就是说被测核的核外电子的状态与电子云的密度是不同的。因此导致对外加磁场产生的屏蔽作用也不同,也就是说这些核实际所受的磁场强度是不同的,分裂的磁能级间隔不同。由于这个原因它们将在稍微不同的频率处出现共振吸收。这种共振吸收频率相对于人为规定的基准核共振频率之差Δν与基准核频率ν基准之比,即这个吸收峰的相对位移,称为化学位移δ,它是无量纲的数,一般在10-6数量级。根据不同基团中核的化学位移在各自特定的区域内出现的特点可以确定化合物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邻近基团之间有相互作用会导致谱峰有

更精细的裂分,利用这种裂分裂距的大小与形状可进一步确定分子内部相邻的基团的连接关系,最后便可推断分子的化学结构。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是: (1)NMR是化合物分子结构分析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不能获得单晶的化合物或液体(包括溶液中)的化合物的构型、构象的结构分析。大量地应用于有机结构分析,包括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分子等),但一般要事先确定分子式。 (2)灵敏度比较低。一般要用mg以上的试样作测试,很少作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精确度、准确度较差。 (3)在化学反应动力学方面有独特的应用。可用于研究分子内部基团的运动(内旋转),测定反应速度常数,也可以监视一些化学反应的进行过程。

核磁共振波谱法 目的与要求

核磁共振波谱法目的与要求 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简称NMR)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化学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分析和表征各种物质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该技术利用原子核中具有自旋的原子核在 外加磁场作用下发生共振现象,通过测量共振信号的频率和强度来获 得样品的结构和性质信息。核磁共振波谱法具有非破坏性、灵敏度高、分辨率好的特点,可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以及材料等。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样品在外加磁场下的核磁 共振现象,了解样品的结构和性质。具体而言,核磁共振波谱法可用 于以下方面的研究: 1.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核磁共振波谱法可以提供有机化合物 的分子式、官能团、分子结构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构型信息。通过测 量氢核(1H)和碳核(13C)的共振信号,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 环境、官能团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核磁共振波谱法对于研究生物 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

过测量核磁共振谱图,可以确定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核酸的碱基配对和多糖的分支情况,从而深入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3.研究材料的性质:核磁共振波谱法可用于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结构、表面性质等。例如,通过测量核磁共振谱图,可以确定材料中各种原子的相对位置和排列方式,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此外,核磁共振波谱法还可用于研究材料的表面性质,如表面形貌、吸附性质等。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样品的纯度:核磁共振波谱法对于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杂质的存在会干扰共振信号的测量。因此,在进行核磁共振实验前,需要对样品进行纯化处理,并确保样品中不含有杂质。 2.样品的溶解度:样品的溶解度对于核磁共振实验的进行也有一定的要求。样品需要能够在核磁共振溶剂中充分溶解,并且不与溶剂发生反应。 3.样品的浓度:样品的浓度也会影响核磁共振实验的结果。过低的样品浓度会导致信号弱化,过高的样品浓度则可能导致样品内的核磁

核磁共振波谱法概述

核磁共振波谱法 一、概述 早在1924年Pauli就预见某些原子核具有自旋和磁矩的性质,它们在磁场中可以发生能级的分裂。1946年美国科学家布洛赫(Bloch,斯坦福大学)和珀塞尔(Purcell,哈佛大学)分别发现在射频区(频率0.1~100MHz,波长1~1000m)的电磁波能与暴露在强磁场中的磁性原子核(或称磁性核或自旋核)相互作用,引起磁性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发生核自旋能级的共振跃迁,从而产生吸收信号,他们把这种原子对射频辐射的吸收称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他们也因此分享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所产生的波谱,叫核磁共振(波)谱。通过研究核磁共振波谱获得相关信息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和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相同之处是微观粒子吸收电磁波后发生能级上的跃迁,但引起核磁共振的电磁波能量很低,不会引起振动或转动能级跃迁,更不会引起电子能级跃迁。. 1949年,Kight第一次发现了化学环境对核磁共振信号的影响,并发现了信号与化合物结构有一定的关系。而1951年Arnold等人也发现了乙醇分子由三组峰组成,共振吸收频率随不同基团而异,揭开了核磁共振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1953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的核磁共振波谱仪。1956年,曾在Block实验室工作的Varian制造出第一台高分辩率的仪器,从此,核磁共振波谱法成了化学家研究化合物的有力工具,并逐步扩大其应用领域。七十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仪器的精密化、自动化,核磁共振波谱法得到迅速发展,在许多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八十年代以来,又不断出现新仪器,如高强磁场的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大大提高灵敏度和分辨率,使灵敏度小的原子核能被测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多脉冲激发方法的采用,产生二维谱,对判断化合物的空间结构起重大作用。瑞士科学家恩斯特R.R.Ernst教授因对二维谱的贡献而获得1991年的Nobel化学奖(对核磁共振光谱高分辩方法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