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痰装置的使用流程
吸痰的操作流程

吸痰的操作流程吸痰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护理操作,用于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以下是吸痰的详细操作流程:一、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听诊患者的肺部,判断痰鸣音的位置和大致的痰液量。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熟悉吸痰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用物准备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或电动吸引器,性能良好。
治疗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数根(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径)、治疗碗 2 个(一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用于冲洗吸痰管,另一个用于盛放吸痰过程中吸出的痰液)、弯盘、无菌纱布、无菌镊子、一次性手套、听诊器。
4、环境准备保持病室内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拉好床帘或屏风,保护患者隐私。
5、连接并检查吸引装置将吸引器与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或电动吸引器连接,调节负压。
成人一般为 300 400 mmHg,儿童小于 300 mmHg。
二、操作步骤1、核对患者信息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床号。
2、解释操作目的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取得患者的配合。
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通常为仰卧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
4、打开吸引器开关调节负压,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
5、打开无菌盘戴无菌手套,取出吸痰管。
6、测量吸痰管插入长度一般插入深度为经鼻腔插入约 25 30 cm,经口腔插入约 14 16 cm,或从气管插管插入约 10 20 cm,达到气管隆突处。
7、插入吸痰管轻轻插入吸痰管,当遇到阻力时,上提 1 2 cm,然后边旋转边吸引,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8、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时,应间隔 3 5 分钟。
9、冲洗吸痰管吸痰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以免痰液堵塞。
10、观察患者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11、整理用物脱手套,关闭吸引器开关,清理用物。
吸痰操作流程

固定吸痰管:将吸痰管固定在患者头部,防止滑脱
04
插入吸痰管: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直至气管深处,确保吸痰管在气管内
吸痰操作
准备吸痰器:选择合适的吸痰器,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吸痰管是否破损。
01
洗手:操作者应先洗手,戴好口罩和手套。
02
患者体位:将患者置于合适的体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03
吸痰: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吸痰管末端应位于咽喉部,吸痰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患者口腔黏膜。
02
观察患者意识,如意识是否清醒,有无昏迷等
03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是否正常
04
4
注意事项
操作轻柔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吸痰时,应根据患者的呼吸状况,选择适当的吸痰时间。
吸痰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操作。
吸痰结束后,应将吸痰管妥善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演讲人
吸痰操作流程
01.
02.
03.
04.
目录
吸痰前的准备
吸痰操作步骤
吸痰后的处理
注意事项
1
吸痰前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状况、生命体征等基本信息
评估患者的痰液量、痰液性质、痰液颜色等痰液情况
评估患者的口腔卫生、口腔黏膜状况等口腔情况
评估患者的配合程度、沟通能力等行为能力情况
避免损伤气道
使用合适的吸痰管,避免过大或过小
01
操作过程中,注意控制力度,避免用力过猛
02
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操作
03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吸痰管,避免交叉感染
脚踏式吸痰使用规程

脚踏式吸痰器操作规程
1.正确连接吸引器各管道;
2.一脚踩踏板加压;
3.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正确吸痰(放开吸痰管小孔,待插入一定深度时,立即关闭小孔);
4.吸痰完毕将各管道、引流管浸泡消毒后冲洗、晾干、安装备用。
注意事项
1.吸痰前向患者及陪人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合作;
2.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签署特殊治疗协议书,以免发生意外;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管每次更换,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动作轻柔吸痰管每次用1
根,不能重复使用,吸痰后清洁鼻、口腔,勤做口腔护理并观察粘膜有无损伤;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当出现喉头有痰鸣音、排痰不畅时及时吸痰;
5.吸痰器储液瓶内的液体不能过满(<2/3)及时倾倒以免吸入损坏机器;
6.定期检查、消毒、维修。
责任人:。
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准备工作:1.擦洗双手,确保双手清洁。
2.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包括呼吸机、气管切开管(若适用)等。
操作流程:1.将患者的床头抬高至30度角,有需要的话可以将床边固定好。
2.与患者交流,告知即将进行口鼻吸痰操作,尽量保持患者的合作。
3.让患者坐起来或侧卧,保持舒适和稳定的姿势。
4.请家属或护理人员提供支持和帮助,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身体稳定。
开始吸痰:1.确认呼吸机的参数设定正确,适合患者的需要。
2.戴好手套,使用洁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患者口腔和鼻孔的周围,保持清洁。
3.使用一种消毒剂清洁吸痰器具,确保其无菌。
通常情况下,使用一次性的吸痰管是最佳选择。
4.掌握好吸痰器具的使用方法,确保灵活且充分了解器械的使用原理。
5.涂抹少量无菌润滑剂在吸痰管的末端,以便在插入患者的时候减少不适感。
6.让患者深呼吸,确认他们的呼吸节奏,以便更好的插入吸痰管。
7.轻轻插入吸痰管,避免刺激患者的喉咙或气道黏膜。
应注意吸痰管的插入深度,大约为插入气管切开管时的一半深度。
8.插入吸痰管后,可以轻轻旋转管子,以刺激黏膜和帮助排出更多的痰液。
9.启动呼吸机,调整为合适的吸痰模式。
10.一旦痰液被抽取出来,停止呼吸机吸痰功能并关闭吸痰管。
11.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吸痰并报告医生。
12.每次吸痰后应当检查痰液的颜色、质地和量,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结束操作:1.一旦完成吸痰操作,注意清洁吸痰管。
如果使用的是一次性吸痰管,应将其正确处理并消毒。
2.在操作结束后检查患者的舒适度和呼吸状况,确认没有其他不适或并发症。
3.与患者交流,告知已完成吸痰操作,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教育和指导。
4.记录操作的时间、方法和结果,方便以后的追踪和管理。
总结:口鼻吸痰法是一种常见的排痰方法,可以有效帮助那些无法主动咳嗽释放痰液的患者。
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双手、准备好所需的器械。
操作流程包括调整患者的姿势、清洁口腔鼻孔、涂抹润滑剂、插入吸痰管、启动呼吸机、抽出痰液、检查痰液等。
吸痰机使用操作流程

G5排痰机操作流程
1、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G5振动排痰机,大、小扣击头系统
环境→清洁、安静、舒适
病人→平卧或侧卧,感觉舒适
2、方法
推排痰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清醒病人解释目的方法→选择叩击头No229和一次性叩罩—>连接机器上的装配头—>连接电源→打开开关(成人儿童分别大小系统控制按钮)—>选择CPS速度(据病人耐受程度,一般为20-30圈/s,)—>旋转定时控制旋钮,设置时间(10-20min)—>根据胸片和痰鸣音选择叩击部位—>一手持排痰机把柄,另一手轻触病人扣击部位—>叩击头紧贴身体叩击部位缓慢移动—>叩击的顺序(右侧背部→左侧背部→脊柱→胸骨)—>叩击时间每部位3-5min—>注意叩击柄上箭头始终向着气管,并在痰多的部位稍作停留—>暂停向左旋转CPS控制旋钮直暂停位置(显示窗上呈现pause)→连续治疗可向右旋转CPS控制旋钮至要求的CPS设置值,—>机器自动递减时间至治疗结束→仪器自动关机断电—>协助咳痰或给予吸痰→整理病人及床单位—>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软布清水清洁机身台面→更换扣击头罩或消毒后备用—>洗手、记录。
3、注意事项
1治疗时间: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治疗前雾化排痰效果好,10~20min/次,3-4次/d。
2治疗中或后协助咳痰或吸痰)。
3使用海绵轭状No230叩击头,不用叩击接合器)。
经口鼻中心负压装置吸痰法 操作规范

用物少一样
-0.5
操作过程
安全与
舒适
10
1、环境安静,整洁
2、病人体位正确、安全
一项不符
-3
操
作
中
40
1、备齐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做好解释,取得合作
2、取合适体位,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患者可使用压舌板等,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
3、连接导管,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负压
4、右手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
5、将吸痰管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净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6、更换吸痰管,插入气道,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
7、吸痰毕,冲洗吸痰管
解释不到位,未核对
未取卧位或义齿
止血带放置不正确
未检查吸引器性能
未调节负压
未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
吸痰手法不正确
未冲吸痰管
-1
-1
-3
—2
经口鼻中心负压装置吸痰法
项目
标分
技术操作要求
扣分原则
扣分
仪表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0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一项不符
-1
操作
前
准备
10
1、用物:吸引装置一套、治疗盘内放治疗碗2个(内盛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2根、一次性无菌手套、弯盘、纱布、压舌板、必要时备开口器及舌钳
—2
—1
—2
—1
操作后
15
1、擦净口角分泌物、观察病人口腔黏膜有无损伤
一项不符合
—2
评价
吸痰的操作流程

吸痰的操作流程吸痰,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的过程,其实是很多病人在治疗中必须经历的一环。
没错,它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但却能帮助患者缓解呼吸道的压力。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过程,看看背后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1 环境准备首先,吸痰之前,得确保环境干净、安静。
医院的病房里,常常人来人往,但这时候,我们得尽量减少干扰。
把窗帘拉上,保持私密性,给患者一个安心的空间。
毕竟,这时候患者的情绪也很重要,太多的噪音会让他们感到紧张。
1.2 工具准备接下来,工具也得准备好。
吸痰需要的设备有吸引器、吸引管、消毒液,还有手套和口罩。
哎呀,这些东西看似简单,但都得准备齐全。
用消毒液把手洗干净,带上手套,再戴上口罩,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引入感染。
安全第一,这可不是小事。
二、实施过程2.1 患者沟通在开始之前,一定要和患者好好沟通。
用温暖的语气告诉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可以说:“嘿,接下来我们要帮你把肺里的痰吸出来,这样你会觉得轻松很多。
”别小看这一步,沟通能让患者放松,心情也会变好。
2.2 吸痰操作然后就是吸痰的核心操作了。
先让患者坐好,最好是稍微向前倾,能让痰更容易被吸出来。
将吸引管轻轻插入患者的气道,注意深度,不要太用力,以免伤到他们。
轻轻吸引,保持几秒钟,再慢慢拔出来。
这个过程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但要耐心,让他们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2.3 观察反应在操作的过程中,得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他们感到窒息或者不适,要立即停止。
时刻关注患者的面部表情,了解他们的感受。
如果需要,可以适时调整吸引力度。
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得灵活应对。
三、结束和清理3.1 清理工具吸完痰,别急着放松。
要认真清理工具,把吸引管和其他一次性物品丢掉,确保没有任何感染的隐患。
用消毒液把手和设备都清理干净,保持环境卫生,这样才算是完成了整个过程。
3.2 患者安抚清理完毕,别忘了再去安抚患者。
可以说:“你做得很好,刚才的过程让你舒服多了。
”给他们一点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没有经历这一切的孤单。
吸痰的操作规程

吸痰的操作流程
1.吸痰前,将呼吸机的Fl02调至IOO%两分钟,Si02达到95%以上。
2.消除呼吸机报警,向患者解释说明。
3.如果痰液粘稠病人准备5-lOml生理盐水,打水吸痰用。
4.打开吸痰管包装,一次性无菌手套并连接负压,注意无菌操作。
5.气管内吸痰:置入吸痰管时,关闭负压,将吸痰管迅速并轻柔送入气道,遇到阻力后再退后0.5cm,打开负压,边旋转边吸引一‘慢慢拔出吸痰管,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
如遏痰液粘稠,可先将生理盐水沿导管壁注入后,再行吸痰。
6.口鼻腔吸痰:气管内吸痰,冲洗吸痰管后,将患者口鼻分泌物吸净。
7.吸痰后,连接呼吸机,使用含氯消毒液(250ppm)冲洗吸引管之后,手套包裹吸痰管放入污物桶中,集中处理。
8.整理病人床单位,观察病人至饱和度升至正常,并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性吸痰装置的使用流程
1. 简介
一次性吸痰装置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帮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内的痰液。
它采用了一次性使用的设计,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次性吸痰装置的使用流程。
2. 准备工作
在使用一次性吸痰装置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确保一次性吸痰装置的包装无损,未过期。
•洗净双手,并戴上干净的手套。
•准备好配套的痰瓶或集液器。
3. 步骤
下面是一次性吸痰装置的使用流程:
步骤1:让患者准备好
•提醒患者在吸痰前用温水漱口,以减少口腔细菌的存在,降低感染风险。
•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坐姿或半卧位,便于呼吸。
步骤2:准备吸痰装置
•打开一次性吸痰装置的包装,取出吸痰管。
•检查吸痰管是否完好无损,无任何污染。
步骤3:连接吸痰装置
•将吸痰管的一端连接到一次性吸痰装置上。
•将另一端连接到痰瓶或集液器上。
步骤4:开始吸痰
•轻轻将吸痰管插入患者的口腔或气管导管中,同时患者需要配合深呼吸。
步骤5:吸痰过程
•在吸痰过程中,要保持吸痰管畅通,避免吸孔被痰液堵塞。
•不要用力抽吸,以免引起黏膜损伤或出血。
•当痰液进入痰瓶或集液器时,松开吸痰管与一次性吸痰装置的连接。
步骤6:收尾工作
•停止吸痰后,将吸痰管从患者口腔或气管导管中缓慢拔出。
•用生理盐水清洗患者口腔,并请患者漱口。
•将一次性吸痰装置和使用过的痰瓶或集液器正确处理。
尽量避免二次污染。
4.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一次性吸痰装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感染风险。
•吸痰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平静,避免剧烈咳嗽或咳痰。
•使用完一次性吸痰装置后,应立即予以正确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5. 结论
一次性吸痰装置的使用流程主要包括准备工作、连接吸痰装置、吸痰过程和收尾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操作规程、确保吸痰管的畅通,避免交叉感染。
希望本文能帮助到医护人员正确使用一次性吸痰装置,提高病人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