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塑料模具设计
支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1 前言1.1 国内外发展现状本次毕业设计的零件是支架,属于五金类产品,由冷冲压工艺得到。
从用途来讲,支架还有液压支架,弹簧支架等各种新型支架都一一诞生到我们的生活中。
目前支架的种类很多,大到工程领域如各种管道支架,建筑用的脚手架及做各种电器设备的支撑。
小到我们生活用的各种支架,对我们来说,支架真是到处可见,厨房里的抽油烟机、微波炉的支架。
在我们现代家庭装修时,支架用到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
他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支架的材料【1】也是有很多种,从木材到塑料再到钢材。
但钢材的应用还是居多。
由于支架大多都是作支撑作用,鉴于它的这个功能,在强度的要求方面会比较高,而支架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强度的高低,因此支架材料将是一个更加有待于去探索的方向。
另外,有一个决定支架强度的因素是支架结构,如利用加强筋或其他特殊结构都会使其更加坚固。
我们生活中多数见到的支架大多是以冲压技术来加工的。
首先,它属于人们日常用到的产品,需求量比较大,而冲压技术正好可以提供这一条件——大批量生产且效率高。
其次,冷冲压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无论在技术上或是经济效果上,都有很多优点:⑴冷冲压是一种高效(即高生产率)低耗(即材料利用率高)的加工方法:冷冲压工艺,适用于较大批量零件生产,便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同时,冷冲压不仅能努力做到少废料和无废料生产,而且即使有边角余料,也可以充分利用,使之不致造成浪费;⑵压力机简单冲压下,可以获得用其他加工工艺难以加工的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⑶操作简单,便于组织生产。
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冲压件的成本较低;⑷冲压出的制品零件,一般不需做进一步机械加工,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⑸冲压件有较好的互换性,冲压加工稳定性好,同一批冲压件可相互调换使用,不影响装配和产品性能;⑺冲压加工可在耗费不大情况下,能获得强度高、刚度大而重量轻的零件。
总之,对我们使用者来说,便宜,好用当然就是首选。
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滞后,模具的制造技术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需要我们花一段时间来学习,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
床头手机支架注塑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手机床头支架通注塑模具设计三维结构如图2.1所示,夹子上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塑料件,壁厚均匀为1mm,塑件结构较为复杂,在塑件左右侧壁上各分布一个孔,用于与夹子下体连接。
图2.1 塑件三维图方案一:分型面位置:产品上表面扇形浇口可以实现,但扇形浇口去除浇口麻烦,所以最后决定采用侧浇口。
2.2.2脱模机构的选择模具打开时制品应留在动模上,为防止在制品推出时出现变形或损坏,要正确的分析受力情况,结构要合理,工作稳定可靠,位置合理推出安全,推出行程合理,制品可自行脱落。
通过脱模的要求及塑件内部结构分析,采用推杆推出合适,圆推杆制作简单,成本低,阻力小,维修方便,适用于薄壳类塑件。
[10]2.2.3分型面的选择针对此塑件结构,既要保证最大轮廓面,又要使模具开模时候,塑件留在动模上,而且顶出机构尽可能分布在内表面,不影响塑件表面质量,塑件外表面尽可能有凹模成型,综合以上原则,由于此次产品是盒盖类产品,通常选择塑件的下表面为分型面,由于产品下表面不是平整面而是曲面,所以在设计分型面的时候,需要沿着下表面曲线构建分型面。
如图所示图2.1分型面示意图2.2.4侧抽芯机构该塑件左右侧壁上的圆孔需要成型抽芯,斜导柱+滑块或者斜推杆均可成型,但是斜推杆难度不大,所以最后决定采用最常用的斜导柱加滑块成型。
2.2.5型腔数的确定根据塑件计算重量,选择设备型号规格,确定型腔数。
为了是模具与注射机的生产能力相匹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性,并保证塑件精度,模具设计时应确定型腔数目。
常用的方法有四种:(1)根据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
参考文献[1] 王孝培.冲压手册(修订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2] 宋满仓.冲压模具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3] 吴伯杰.冲压工艺与模具.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4] 二代龙震工作室.冲压模具基础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5] 王金龙.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6] 廖念钊,古莹菴,,杨兴骏.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6.[7] 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2.[8]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9] 唐克中,朱同钧.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10]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机械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11] 江国屏.中国模具工业的现状和前景.WMEM,1996,(4):11~12[12] 周永泰.模具设计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制造技术与机床,2003,(5):5~7[13] 秦珂.我国模具工业特点、基本状况及有关情况.航空制造技术,2005[14] 许发樾.精密模具及其现代化.机械工人,2007,(10):5~8[15] 廖念钊,莫雨松,李硕根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16]Matthias Kleiner,Manfred Curbach. Development of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dies for sheet metal hydroforming .German Academic Society for Engineering.2008,2:201-208.[17] J.H.C. de Souza. Analysis of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ur of polymer composite tool materials for sheet metal forming.institute for Metal Forming Technology,2009,4:241-248.[18] Xin-Cun Zhuang,Hua Xiang and Zhen Zhao. Analysis of sheet metal extrusion process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Digit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0.7(3):295-306.[19] Parametric study of joint performance in sheet metal assemblyLiu, S.Charles (Univ of Michigan, Ann Arbor, United States); Hu, S.Jack Sour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 v 37, n 6, p 873-884, Jun 1997。
自动断浇口支架注射模设计

摘要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注塑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设计首先说明了塑料工业的重要地位和当今注塑模具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塑料工业将继续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其次介绍了注塑件的一般设计原则,对塑件的特征如倒圆角、加强筋等做了说明,从实际来看,几乎所有的注塑件都遵循这些原则。
在做好注塑成型的准备工作之后,接着介绍了模具设计的内容,冷流道注塑模具无外乎包括四大系统:浇注系统、温度调节系统、顶出系统和机构系统(其实也可以归为顶出系统,该系统如斜导柱、滑块和开闭器等)。
在浇注系统的设计中根据经验公式取流道横截面形状,确定浇口尺寸,对流道剪切速率进行校核;温度调节系统说明了设计的一般步骤,确定冷却时间,计算体积流量等;顶出系统着重说明了推杆,推管的安装要求,并进行强度校核;该模具属于简单脱模机构,无滑块抽芯机构,也无开模先后顺序的要求,做完这些工作之后,该模具的设计到此结束。
关键词:注塑;瓶盖;模具ABSTRACTplastic industry is in the world grows now one of quickest industry classes, but casts the mold is development quick typ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casts the mold to understand the plastic produc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 quality to have the very big significance.This design introduced the injection takes shape the basic principle, specially single is divided the profile to inject the mold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to cast the product to propos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esign;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cold flow channel injection evil spirit mold pours the system,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goes against the system the design process, and has given the explanation to the mold intensity request; Finally introduced now in the world the most popular three dimensional CAD/CAM system standard software PRO/ENGNEER's PROGRAM module, and led the wrap to the guide pillar to carry on the parametrization design.Through this design, may to cast the mold to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notes in the design certain detail question, understands the mold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Through to the PROGRAM study, may establish the simple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storehouse, thus effective enhancement working efficiency.Key word: Injection;Cap;Mold目录1成型工艺拟定及选用设备 (4)1.1制品成型工艺的分析。
拖把支架注射模具设计

泽 , 求 无 黑 点 , 刮 花 等 缺 陷 。其 高 为 10 mm, 要 无 6
长 1 41m, 3 6 i 宽 5mm, T 壁厚 2II , 于中小 型复杂 II属 TT 零件 。从 图 1可见 , 塑件对 称且 比较规 则 , 有几 该 但
民经 济 的高速 发展 和 人 民生 活 水平 的 提 高 , 模 具 对
Ke r s ywo d :mo od r ne t nmo l ph le ;ijci ud;b v lpl rc r- ul g o e e ia o ep l n l i
我 国塑料 模具 业 发 展 相 当 快 , 目前 塑 料模 具 的 数 量 在整 个 模 具 行 业 中 占 3 %左 右 。 随着 我 国 国 O
Ab ta t sr c :Ba e nt ea ay i ft esr cu a e tr sa d rq i m e t ft emo od ra ijcin m o l t wo s do h n lsso h tu t rlfau e n e ur e n so h p h le n t ud wih t e o
模具 的浇 注 系统 、 却 系统和斜 导 柱抽 芯机 构设 计合 理 , 冷 动作 可 靠 , 塑件 质量 能满足 设计 要 求。
关 键 词 : 把 支 架 ;注 射 模 具 ; 导 柱 抽 芯 拖 斜 中图分 类号 : TQ3 0 6 。 2 . 6。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l 7 — 4 7 2 1 ) 1 0 6 — 3 6 46 5 ( 0 2 0 — 0 50
第 4卷
第 1 期
精
密 成
形
工
程
21 0 2年 1月
支架注塑模设计与制造技术

靠。动 、 定 模 型 腔 板 都 采 用 的整 体 镶拼 结 构 , 结 构 简单 , 制 造 方便 。 型腔 板 的 方 孔 成 型
面 采 用 了整 体 结 构 , 用 电 火花 加 工 成 型 , 大量 节约 了贵 重模 具 材 料 和加 工 工 时 , 降低 了
模具成本 。
关 键 词 :支 架 ; 注 塑模 ; 设计 ; 制 造 中 图分 类 号 : T G 2 4 1 文献标识码 : B
t u r e .S q u a r e h o l e f o r mi n g s u r f a c e o n t h e c a v i t y p l a t e u s i n g wh o l e s t r u c t u r e wa s ma n u f a c -
pr oc e s s t i me,whi c h i n t ur n r e du c e d mo ul d c os t .
Ke y wo r d s : b r a c k e t ;i n j e c t i o n mo u l d ;d e s i g n;ma n u f a c t u r e
i n bot h m ovi ng a nd s t at i ona r y mou l d t o ge t a s i m pl e s t r uc t ur e a nd m ake i t ea s y t o ma nuf a c-
1 6
Di e a nd Mo ul d Te c hn o l og y No. 5 2 01 3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4 9 3 4 ( 2 0 1 3 ) 0 5 — 0 0 1 6 — 0 4
支架的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由于该模具的总体尺寸较小, 属于小型模具 , 可以利用推杆 、 活动型芯以及型芯端部与模板的配合间隙、 分型面进行排气。其配合间隙为 O0 一 . l。 . O0 nn 3 5 l 23 型腔的结构及 固定方式 . 该塑件的外形简单 , 但设计 出来 的模 具 的型腔 底部形 状 比较 复杂 , 以可将底 部 与侧壁 分开来 单独 加 所 工, 使内形加工变为外形加工, 加工难度将因此而下降。但将分割面镶拼以后 , 塑料熔体容易溢进拼缝而生 产横 向飞边 , 因此 , 将对制 品脱模不 利。为 了解决 这一问题 , 面需 要提高镶 拼 面的形状加工 精度 , 一方 另一方 面则可 以改变镶拼结构 , 使结构 中可能 产生 的横 向飞边转 变成纵 向飞边 , 般来讲 , 向飞边 对制品 脱模 和 一 纵 制 品外观均影 响不大 。 由于此模 具采用一模一 腔的形 式 , 镶拼型腔 的组合采用压入方法进 行组合 , 型腔 由两块 组成。组合后 的 型腔其加工的方式可采用线切割进行加工 。组合 型腔一半 的简 图如图 3所示 。
收稿 日期 :08 0 2 20 — 3— 2
作者简介: 温卫国( 6 一 , , 1 8 )男 湖南安化人, 9 研究方 向: 模具设计。
9 3
维普资讯
模具的脱模机构。 22 排气方 式的确定 . 在 注射成型过程 中, 内除了型腔和浇 注系 统原有 的空气外 , 塑料受热或凝 固时产生 的低分子挥 模具 还有 发气体 。这些气体若不能顺利排 出 , 能因填 充时气 体被压缩而引起 塑件局部炭化 烧焦 , 塑件形成气 则可 或使 泡、 产生熔接不牢, 表面轮廓不清及充填不满等成型缺陷。另外气体的存在还会产生反压力而降低充模速 度, 因此设计模具时必须考虑型腔的排气问题[ 3 2 -J 。
手机喇叭塑胶支架模具的设计与调试

手机喇叭塑胶支架模具的设计与调试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下手机喇叭塑胶支架模具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概括了手机喇叭支架模具设计特点。
同时,依照手机喇叭塑胶支架的发展趋势,又对手机支架模具零件加工以及模具调试,提出一些有效的优化措施,以便为相关人士作为参考借鉴。
关键词:手机喇叭塑胶支架;模具设计;调试分析从设计结构上看,手机喇叭塑胶支架的组成元件十分简洁,主要是由上壳和下壳所构成,这样通过超声固定方式就可实现手机喇叭装置的稳定安装。
现阶段,智能手机喇叭支架都是由高韧性、易于超声的PC或PC+ABS基材原料所组成,并且具有很强的集成天线功能,这种设计模式不仅符合超薄型智能手机的生产需求,节省手机喇叭区域空间,而且还有效增强了模具设计加工、注塑设备、工艺等技术水平,进而使我国智能手机生产质量能够早日达到国际化标准。
1.前期模具设计分析1.1肉厚分析一般情况下,手机喇叭塑胶支架的下壳肉厚应保持在0.55 mm范围内,其他肋位厚度保持在0.8-1 mm之间,这样才不会使喇叭支架表面发生缩水、应力痕迹等不良问题。
但是一些手机生产厂家在设计喇叭下壳厚度时,常常会将肋位厚度与下壳厚度的比例弄错,进而使得喇叭支架出现主体薄、肋位厚的情况,进而对整个手机的空间及功能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想改善这种现状,就要在进行手机喇叭塑胶支架模具设计工作时,按照以下几点设计原则来进行:第一,采用高效保压压力来进行下壳厚度和肋位厚度设计,这样既可以扩大手机喇叭支架尺寸,又能防止缩水、应力痕迹等问题的产生。
第二,若是下壳厚度较薄,则为了便于产品填充,应在注塑调试过程中,将料温及模温调整到最大数值,并利用较快的充填速度和充填压力,这样才能扩大手机喇叭支架尺寸,保证其设计质量。
1.2合理设计分型线手机喇叭下壳属于第二外观件,通常,只有在打开手机电池壳后才能得见。
近年来模具加工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手机喇叭下壳外观的要求也在逐渐攀升。
支架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设计

a aa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支架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aa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aa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aa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模具设计与加工题目:支架塑料模具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2011.11目录前言 (3)第一章塑件的工艺分析1.1塑料成型的工艺性 (4)1.2塑料结构工艺性 (5)1.3明确塑件生产批量 (6)1.4估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7)1.5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艺参数 (8)第二章确定模架结构及模架选择2.1确定成形方法 (9)2.2确定型腔数量及布局形式 (10)2.3分型面的设计 (11)2.4浇注系统的设计 (12)第三章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3.1型腔尺寸的计算 (13)3.2型芯尺寸的计算 (14)第四章模架的选择4.1 初选注射机 (15)4.2 选择标准模架 (16)第五章注射机的校核5.1 开模行程的校核 (17)5.2模具在注射机上的安装 (18)第六章推出机构的强度校核6.1推板压力的校核 (18)6.2推板强度的校核 (18)第七章模具特点和工作原理7.1 模具的特点 (18)7.2 模具的工作过程 (19)设计小结 (20)参考文献 (20)一、前言塑料模具课程设综合实训是在具备了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塑料模具设计,机械与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等必要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次课程设计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相对较难,模具结构相对复杂,对我们初学模具设计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考验。
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次设计以支架注塑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分析,最后是模具的设计计算等一系列模具设计的所有过程。
能很好的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
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使用了AutoCAD、UG等软件。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1.塑料件的工艺分析该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塑料),塑料支架图如下:1.1塑料成型工艺性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化学和物理特性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
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
从形态上看,ABS是非结晶性材料。
三中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
ABS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
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材料。
这些不同品质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特性,例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特性等。
ABS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冲击强度。
注塑模工艺条件干燥处理:ABS材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
建议干燥条件为80~90C下最少干燥2小时。
材料温度应保证小于0.1%。
熔化温度:210~280C;建议温度:245C。
模具温度:25…70C。
(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较低)。
注射压力:500~1000bar。
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典型用途汽车(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电冰箱,大强度工具(头发烘干机,搅拌器,食品加工机,割草机等),电话机壳体,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撬车等。
1.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1.2.1塑件的分析从零件图上分析,该零件总体形状为回转体,在一个直径为50mm高为30mm 的圆柱中间有一个直径为26mm高为25mm和一个直径为42mm高为5mm的台阶孔,然后留壁厚1.5mm。
该塑件有凹槽,因此,模具设计时必须设置侧向分型抽芯机构,该零件属于中等复杂程度。
1.2.2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该塑件所有尺寸的精度为IT14级,对塑件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对应的模具相关零件的尺寸可以保证。
从塑件的壁厚上来看,高塑件的所有壁厚均匀,均为1.5mm,有利于塑件的成型。
1.2.3 塑件的表面质量分析由实际用途可知,对该塑件表面没有什么要求,故比较容易实现。
综合以上分析,注射时在工艺参数控制的好的情况下,零件的成型要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1.3明确塑件生产批量该塑件要求大批量生产。
1.4估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按照塑件各部分体积近似计算:V1=3.14×9×36×3=3052.08V2=3.14×30×7.5×11=7771.5V3=3.14×36×9×4=4069.44V4=3.14×50×12.5×12=23550V5=3.14×21×21×5=6923.7V6=3.14×13×13×25=13266.5故塑件的体积为:V=3025.08+7771.5+4069.44+23550-6923.7-13266.5=18225.82㎜塑件的质量为:M=q×v=1.06×18.23=19.32381.5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艺参数干燥处理:ABS材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
建议干燥条件为80-90摄氏度下最少干燥2小时,材料温度应保证小于0.1摄氏度。
融化温度:210-280摄氏度;建议温度:240摄氏度。
模具温度:50-70摄氏度。
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塑件光洁度较低。
注塑压力:50-70MP.注塑速度:中等速度。
根据塑件形状及尺寸的采用一模一腔的模具结构,考虑外形尺寸及注射时所需的压力情况,参考模具设计手册初选螺旋式注射机:XS-Z-60.2 确定模具结构及模架的选择2.1确定成形方法塑件采用注射成型法生产。
因为该产品设计为大批量生产,故毕业的模具需要有较高的注塑效率,浇注系统要能够自动脱模,此外为保证塑件表面质量采用潜伏浇口,且因为塑件有凹槽,故采用侧型芯滑块及斜导柱等机构进行抽芯分型。
2.2 确定型腔数量及布局形式该塑件在注射时采用一模一件,及模具需要一个型腔。
综合考虑浇注系统,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等因素拟定采取下图型腔排列方式。
2.3分型面的设计2.3.1 分型面的设计原则分型面是注射模中用以取出塑件或浇注系统凝料的可以分离的接触表面,是决定模具结构形式的重要因素。
它影响到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也关系到塑件的成型质量。
故选择分型面时,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的最大轮廓处2.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塑件的顺利脱模。
3.分型面的选择应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4.分型面的选择应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5.分型面的选择要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
6.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排气。
2.3.2确定分型面综上述原则,最后确定分型面的位置如下图:2.4 浇注系统的设计2.4.1 浇注系统的形式浇注系统是指熔融塑料从注射机喷嘴进入模具型腔所流经的通道,分普通浇注系统和热流道浇注系统两种形式。
它的设计合理与否对塑件的性能、尺寸、内外部质量及模具结构、塑件的利用率等有较大的影响。
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其设计原则:1.了解塑件的成型性能。
2.尽量避免或减少产生熔接痕。
3.有利于型腔中气体的排出。
4.防止型芯的变形和嵌件的位移。
5.尽量采用较短的流程充满型腔。
6.流动距离比的校核。
综上所述,最后确定浇注系统的形式:采用普通浇注系统,由于一模一腔,无须设计分流道。
2.4.2 主流道的设计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初步XS-Z-60型注射机喷嘴的有关尺寸:喷嘴前端孔径:d=ø4㎜喷嘴前端球面半径:R0=12㎜根据模具主流道与喷嘴的关系:R=R0+(1~2)㎜d=d0+(0.5~1)㎜取主流道球面半径:R=13㎜取主流道的小端直径:d=ø5㎜为了便于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拔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斜度为2~6°,取4,经换算得主流道大端直径为D=ø8㎜。
2.4.3分流道的设计如图2.4.3.1 分流道的形状和尺寸分流道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塑件的体积、壁厚、形状的复杂程度、注射速度、分流道的长度等因素来确定。
本塑件的形状不复杂,熔料填充型腔比较容易。
根据型腔的排列方式可知分流道的形状长度较短,为了便于加工起见,选用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分流道,查塑件模具设计手册得R=2.5㎜。
2.4.3.2分流道与模具接触的外层塑料迅速冷却,只有内部的熔体流动状态比较理想,因此分流到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太低,一般Ra取1.6um左右,这可增加对外层塑料熔体的阻力,使外层塑料冷却皮层固定,形成绝热层。
2.4.4浇口的设计根据塑件的成型要求及型腔的排列方式,选用潜伏式浇口较为理想,如下图所示。
设计时在模具结构上采用瓣合式型腔,潜伏式浇口锥角取10°~20°查《塑料模具设计手册》选尺寸为ø1㎜,试模时修正。
2.4.6脱模原理制品为支架,该模具采用侧轴芯机构来实现分型动作。
工作原理模具分流道与侧浇口开设在凸模上,并有支架凸翼腔底进料。
开模时滑块带动侧轴芯一起抽出,最后有椎板推出塑件制品。
3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为了降低模具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在满足塑件使用的前提下,采用较低的尺寸精度。
塑件精度等级与塑料品种有关,根据塑料的收缩率的变化不同,塑料的公差精度分为高精度、一般精度、低精度三种。
塑料制件公差表:表3-1精度等级与公差数值基本尺寸∕㎜精度等级1 2 3 4 5 6 7 8公差数值∕㎜—3 0.04 0.06 0.08 0.12 0.16 0.24 0.32 0.46 3—6 0.05 0.07 0.08 0.14 0.18 0.28 0.36 0.56 6—10 0.06 0.08 0.10 0.16 0.20 0.32 0.40 0.64 10—14 0.07 0.09 0.12 0.18 0.22 0.36 0.44 0.72 14—18 0.08 0.10 0.12 0.20 0.24 0.40 0.48 0.80 18-24 0.09 0.11 0.14 0.22 0.28 0.44 0.56 0.56 24—30 0.10 0.12 0.16 0.24 0.32 0.48 0.64 0.96 30—40 0.11 0.13 0.18 0.26 0.36 0.52 0.72 1.00 40—50 0.12 0.14 0.20 0.28 0.40 0.56 0.80 1.20 50—65 0.13 0.16 0.22 0.32 0.46 0.64 0.92 1.40 65—80 0.14 0.19 0.26 0.38 0.52 0.76 1.04 1.60 80-100 0.16 0.22 0.30 0.44 0.60 0.88 1.20 1.80 100-120 0.18 0.25 0.34 0.50 0.68 1.00 1.36 2.003.1 型腔尺寸的计算查课本《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得塑料ABS 收缩率为0.3%~0.8%其平均收缩率 S =(0.3%+0.8%)=0.55%修正系数X 在计算型芯型腔径向尺寸时取0.5~0.75,则取X=0.75;计算深度尺寸时X 取1∕3~1∕2,则取X=2∕3模具制造公差δ,统一取尺寸公差的1∕3,即δZ =1∕3△3.1.1 型腔径向尺寸的计算 对塑件尺寸ø36+0.26㎜,其尺寸公差为△=0.26(m L ) +δ=[(1+ S )L S -X △]+δ式中mL-凹模的径向基本尺寸;δz-模具制造公差;S -塑料的平均收缩率;Ls-塑件外表面的径向基本尺寸;△ -塑件的基本尺寸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