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镇空心村的调研报告参考

合集下载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关于空心村的调研背景空心村是指由于人口外流,导致村庄人口稀少,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土地闲置等问题,形成的一种村庄现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人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发展,导致空心村的数量不断增加。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的对象是位于中国某省份的一个空心村。

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空心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帮助空心村实现快速发展。

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小区,观察村庄环境,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2. 访谈调查:通过采访村委干部、居民以及村庄附近的相关人员,了解空心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调研结果1. 人口流失严重:据调查,过去几年以来,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到城市发展,导致空心村中大多数居民都是年迈的退休人员。

2. 缺少公共服务设施:空心村缺少医院、学校、消防设施等基础设施,当地的居民深受其害。

3. 土地荒芜:由于缺少人口,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许多土地却闲置了下来。

4. 居民生活水平低:许多老人都是靠自己种菜来维持生计,而且缺少养老服务。

建议1.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建设医院、学校、公园和消防设施等重要基础设施,以便让当地居民获得更好的生活保障。

2. 打造宜居环境: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推动环保、美化村庄,使空心村形成良好的居住环境。

3. 鼓励招商引资:政府可以通过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和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投资者前来发展,促进村庄转型升级。

4. 建立社区养老机构:在空心村成立社区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照顾服务和居住环境,让老年人能够享受更好的生活。

结论空心村是一种正在我国逐渐增多的农村现象,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吸引投资者前来发展。

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在实现空心村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力量和居民共同合作,通过共建共享,共同推动农村现代化,让农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空心村组调研报告

空心村组调研报告

空心村组调研报告空心村是指人口减少、村庄基础设施破旧且被人遗忘的村庄。

在这个报告中,我们将介绍我们对空心村的调研结果。

首先,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选择了一个典型的空心村进行观察。

我们发现,这个村庄的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只剩下几十户人家。

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孩子还留在村中。

村庄的基础设施非常破旧,道路崎岖不平,供电和供水系统都很不完善。

其次,我们调查了空心村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人口流失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年轻人只能外出打工,无法在村庄找到工作机会。

这导致了村庄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

其次是基础设施问题。

村庄的道路、供电和供水系统都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然后,我们分析了空心村面临的挑战。

首先是经济发展困难。

由于人口减少,村庄的经济活力几乎没有,无法吸引投资和开展产业。

其次是基础设施改善困难。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村庄很难筹集资金改善基础设施,这使得问题难以解决。

再者是缺乏政府关注和支持。

空心村往往被政府忽视,缺乏相关政策和帮助。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建议加强村庄的经济发展,吸引投资和开展适合当地条件的产业。

同时,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提供就业机会。

其次,我们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交通、电力和供水状况。

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最后,我们建议政府加强对空心村的关注和支持,拟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

总结起来,空心村面临着人口流失和基础设施破旧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大对空心村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让空心村重新焕发活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农村空心村现象的原因与解决方案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心村现象的调研发现,农村人口外流和城镇化进程是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加强科技和教育建设,以及推动“三同”农村建设计划。

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

近年来,农村空心村现象出现了普遍化的趋势,这不仅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和生态保护。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空心村现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二、调研结果1. 农村人口外流是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首先,我们发现农村人口外流是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强,农民跑城市谋生已成为最为普遍的一种选择。

农民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人口减少,一些小村庄变得空无一人,长时间无人居住,最终出现了农村空心化现象。

2. 传统的经营模式影响了农村发展其次,我们发现传统的经营模式影响了农村发展。

很多农村将土地和房屋分割成小块,通过种植和租赁来赚取收益,这种经营模式不利于农村发展。

由于农民缺乏现代化思维,不愿意进行创新尝试,从而导致传统经营模式的延续,农村发展趋势不稳定。

3. 农村教育水平低另外我们发现农村教育水平低也是导致农村空心化的原因之一。

由于教育垫底、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导致很多农村学生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他们选择了到城市去学习和工作,这就加速了农村人口的流失。

三、解决方案1. 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推进现代化农业为了改变农村空心化现象,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推进现代化农业。

需要引导农民进入大规模农业、生态农业的轨道,通过地租收益等方式支持农民参与现代化农业,在农村中引入新科技,发展新型种植业、新型养殖业等现代化农业模式。

同时要推进“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实现整个农村的农产业链协同发展。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调研对象:河北省沧州市盐山西孙第三队调研内容:1.空心村现状及形成原因2.空心村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3.对空心村改造的建议空心村,顾名思义,一个村庄,住户很少,但占用的土地很多。

我所调研的第三队占用宅基地总面积80亩,人均宅基地0.5亩第三篇: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棠棣镇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棠棣镇地处**市域中部,北与烟店相连,西与木梓乡相望,南与巡店镇毗邻。

府河由北向南从我镇东边擦过,辖区内岗峦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耕地主要分在低丘岗地区,占75℅,府河冲击平原占25℅。

全市三条交通大动脉纵贯全境,区域小集镇星罗棋布,属**城郊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镇辖30个行政村,223个村民小组,7023户,30315人,国土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911亩。

“空心村”现状:全镇30个行政村有20个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自然湾,实际面积为1459300平方米。

其中宅基地面积为217805平方米,闲置宅基地面积为89847平方米,空闲基地面积为1241495平方米。

空心村占地户平均面积为1656平方米,空心村人平均工矿面积为326平方米。

据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市棠棣镇域镇区用地现状评价与潜力分析》2014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9.45公顷,人均工矿用地面积为128.08平方米超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4——2014年确定的**市人均工矿用地的小于或者等于82平方米的规定。

二、空心村形成的原因村庄规划严重滞后,大多数没有规划。

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农民经济的不断积累,从土坯房到原地改建砖木结构的房子,到后期改建楼房,大部分人然后再搬到路边相对集中的中心点居住,由于村级经济薄弱,对村庄宅基安排调整及房屋缺乏有效的统一规划,乱建现象比较突出。

全镇只有三个村请了专业的设计单位做了规划,如李园村规划提前,效果就比较明显。

建房管理严重不到位,村民”建新留旧”导致村庄扩大。

空心村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21年9月1日
调研地点:XX省XX市空心村
一、背景介绍
空心村位于XX省XX市,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村庄。

由于近年
来年轻人逐渐外出打工或务农,导致村庄人口老龄化严重,农田荒废、村民生活困难。

为了了解空心村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内容
1. 村庄基本情况:空心村共有30户村民,150人口,主要以
种植水稻、小麦等为主要生计。

2. 村庄面临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农田荒芜,缺少科学种植技术;村庄基础设施陈旧,交通、饮水等问题突出。

3. 村庄发展规划:村庄希望引进新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生活品质;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外来收入。

三、调研总结
空心村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问题,但同时也有着发展的机遇。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村民们对村庄的发展充满了愿景和期待,他们渴望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发展,改善村庄的现状。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给予空心村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引
导村民以合作社等形式开展农业生产,引进新技术,并改善基础设施。

同时,还应该鼓励村庄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外来收入,改善村民的生活。

四、展望和建议
空心村的问题虽然严峻,但是发展的机遇也在其中。

我们相信,只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村民齐心协力,一定能够让空心村焕发新的生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我们对空心村的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让空心村的未来更加美好。

空心村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报告

空心村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报告

空心村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报告近年来,农村经济全面繁荣,人口不断增加,然而随着大量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土地荒芜、村舍闲置、农业发展停滞,造成大面积的资源浪费,恶化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此,根据安排,特对XX区农村空心化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XX区共有农业户X户,农业人口X人,在册耕地面积X.X 亩,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X万元。

上半年,我区农业产值略有增长,实现一产总产值X万元,同比增长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同比增长 X.X%。

总体来看,XX区农村面积较小,农民相对集中,“空心村”问题并不典型,全区行政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空心村”。

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导致城乡二元差距的拉大,加之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进城人数开始增多,不同程度出现农村“空心化”的问题。

据调查,XX区农村实际面积为X公顷,其中农村建设用地面积X.XX公顷,宅基地面积为X.XX公顷,闲置宅基地面积为XX.X 公顷,闲置宅基地占宅基地总数比例为X.X%,不存在空置率在XX%以上的村庄;农村流动人员呈现逐年增多的现象,现有季节性流动人口X人,长期外出务工人员X人,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

二、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原因经过对我区行政村的实地调查,走访村民,总结我区农村“空心化”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外出流动人口增多。

XX农村都相对近郊,耕地面积少,产出效益低,农民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是我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加快,农民进城打工、经商或谋生的人数不断攀升,导致农村人口密度逐年递减,直接导致了“人去房空”现象的出现。

以XX区XX乡为例,是我区农民原始积累较多的行政村,也是一个近郊村,全村X户X 人,闲置宅基地有X户,空置率虽然仅为XX%,但通过调查发现其中X户房屋闲置的原因均是外出务工,占到空置房屋的XX%以上,这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在城市购置房长期居住;另外还有XX户因子弟就业转为城市户口,这些人往往生活条件改善后把老人接入城市生活,村中的房屋被长期闲置起来。

空心村 调研报告

空心村 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空心村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空心村是指因人口外流、资源枯竭等原因导致村庄内部空置房屋过多或者经营状况不佳的现象。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村庄陷入空心化的困境。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空心村的现状、原因和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为解决空心村问题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

选择了10个空心村进行调研,包括上海市及周边地区的农村村庄。

问卷调查对象为村庄的居民和相关政府官员,了解他们对空心村问题的认知和看法。

实地观察主要关注村庄的废弃房屋和村容村貌状况。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空心村现状在所调研的10个村庄中,平均有50%的房屋处于空置状态,大多数村民选择外出打工或者迁移到城市居住。

这些空置房屋不仅导致住房资源的浪费,也给村庄的环境和社会治安带来了问题。

2. 空心村原因调研结果显示,造成空心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人口外流:由于农村就业机会的不足,大量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或者迁往城市谋求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

(2) 资源枯竭:部分村庄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逐渐枯竭,无法为居民提供合适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3) 地理位置不佳:一些村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缺乏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4) 政府关注度不足:一些政府对空心村问题关注度不高,导致解决空心村问题的政策和措施不够有效。

3. 空心村影响空心村问题不仅对村庄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1) 村庄文化衰败:空心村中文化氛围逐渐消失,传统乡风文化无法继续传承。

(2) 产业困境:村庄经营状况不佳,无法吸引投资和产业发展,导致经济困境。

(3) 社会治安问题:空心村容易成为犯罪活动的温床,对当地社会治安造成负面影响。

四、解决办法针对空心村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解决。

(1) 政策支持:政府要给予空心村发展以政策上的支持,为村庄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关于“空心村”的研究报告

关于“空心村”的研究报告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 家意识。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
01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完善农村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障制度
,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
02
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对生活困难的农民进行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防止因贫辍
基础设施破旧不堪
由于缺乏维护和管理,许多农村道路、水利、电 力等基础设施破旧不堪,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极 大的不便。
耕地抛荒
由于劳动力缺乏和种植成本上升等原因,许多农 民放弃了耕地,导致大量耕地抛荒。
经济和环境状况恶化
由于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农村经济 发展缺乏动力和活力,同时,由于村庄缺乏有效 管理,许多村庄环境脏乱差,影响了农民生活质 量。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规划
通过宣传教育、听取民意等方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村 庄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促进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THANK YOU.
水资源短缺问题
一些空心村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需 求。
05
解决“空心村”现象的对策与建议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积极推进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发展条件。
加强农村教育建设
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育水平,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 育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棠棣镇空心村的调研报告参考
棠棣镇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参考
棠棣镇地处**市域中部,北与烟店相连,西与木梓乡相望,南与巡店镇毗邻。

府河由北向南从我镇东边擦过,辖区内岗峦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耕地主要分在低丘岗地区,占75℅,府河冲击平原占25℅。

全市三条交通大动脉纵贯全境,区域小集镇星罗棋布,属**城郊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镇辖30个行政村,223个村民小组,7023户,30315人,国土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911亩。

"空心村"现状:全镇30个行政村有20个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自然湾,实际面积为1459300平方米(约2191亩)。

其中宅基地面积为217805平方米,闲置宅基地面积为89847平方米,空闲基地面积为1241495平方米。

空心村占地户平均面积为1656平方米(户平2.48亩),空心村人平均工矿面积为326平方米。

据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市棠棣镇域镇区用地现状评价与潜力分析》2010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9.45公顷,人均工矿用地面积为128.08平方米超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市人均工矿用地的小于或者等于82平方米的规定。

一、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二)建房管理严重不到位,村民"建新留旧"导致村庄扩大。

另起"炉灶"建设新房现象不断增加,但仍保留着老房、旧房房产、地产的所有权,道至村庄面积在扩大,加上部分干部文化水平低,没有长远眼光,缺乏政策水平,"一户一基"的制度成为空谈。

二、"空心村"带来的问题
"空心村"的现象在我镇越来越普遍,一方面是"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家庭伦理受到冲击;二方面是"脏乱差"的落后现象阻碍了新
农村建设的步伐;三方面是大量的荒芜闲置土地,浪费了国家宝贵
土地资源。

三、解决"空心村"问题的途径
(三)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解决"脏乱差"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着手。

软件方面:村委会要充分
发挥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检查监督,教育农民群众改变生活习惯,减少不良习气,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学习
先进科学生产生活方式,建立文明卫生乡村公约,健全制度建设。

硬件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空心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变吃水、用电、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农村垃圾清运处置等
问题。

(四)解决闲置土地荒芜问题。

1、是深入宣传,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首先让农民群众切实认识
到改造"空心村"、建设新农村,是为他们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一项
为民、惠民工程;其次让农民群众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法律,认识到
宅基地是集体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明确"一户一基"是法律规定的,任何人都不得违背。

2、利用政策,争取国家项目支持。

当前国家对农民支持的项目
很多,有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各项政策。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增加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建设用地,达到城乡用地布局更加合
理的目标。

2012我镇张陈村通过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项目,拆迁280栋房屋,增加耕地304.5亩,使张陈村民户平增加了0.31亩耕地,以政府为主导复垦的100.3亩面积,采取企业承包发展特色农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增加了村级积累,而且弥补了城市建设
用地面积的不足,是一件一举三得的好事。

(五)因地制宜,鼓励多元开发的模式,引导农民自愿改造"空
心村"自然湾。

当前,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增减挂钩"指标也是有
限的,鼓励村种粮大户,企业老板在公平自愿的环境中合理改造"空
心自然湾",加快改造闲置土地荒芜面积,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提高闲置土地的使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