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森林火险等级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的分布规律

合集下载

福建省森林火险主要致灾气象因子影响分析

福建省森林火险主要致灾气象因子影响分析

-60-
农业科学 2019.06
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域森林火险情况进行定量 评价,按火险等级,将全区分为 5 类火险区,实现了 研究区森林火险等级的区划。高兆蔚 [4] 从福建省自然 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森林火灾发生特点与规律分析 入手,按照地域分异原则,提出不同森林防火方向、 防火设施布局和防范战略对策措施,科学地进行森林 防火决策和宏观管理。王加义等 [5]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对各影响气象因子对各县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在众 多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对影响森林火险气象致灾因子 风险规律的研究较少见。
AGRICULTURAL SCIENCE
福建省森林火险主要致灾气象因子气象服务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1)
摘 要:利用福建省 67 个台站 1985 ~ 2014 年气候资料,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明确影响森林火灾发生的 主要气象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系数法确定各因子权重,进而得出森林火灾气象致灾风险分布 特征。结果表明:主客观方法得出的气象因子权重,能反映出各气象因子等级对森林火灾发生风险的 影响程度;日最小相对湿度和降水量越大,会造成森林火灾发生概率有降低趋势,日蒸发量和温差越 大,会造成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升高趋势;闽北和闽西受气象影响致灾的森林火灾发生概率高于其他地 区;森林火灾气象致灾的高风险时段在每年的 1 月。 关键词:森林火险;气象因子;致灾风险分析;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识码:A
森林火灾是一种对森林环境有巨大破坏力,并在 一定自然背景下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森林燃烧 的一种灾害 [1]。森林火险预报的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 已有近 100 年的历史,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美国和加拿 大。美国的森林火险预报工作始于 20 世纪初期,其 早期的火险预报方法或来源于野外观测或来源于人们 对环境的经验判断 [2]。刘祖军等 [3] 以闽北某县 ( 区 ) 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地物类型、坡度、海拔、坡向和 离居住区远近作为林火评价主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

福建省森林火灾发生和火源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福建省森林火灾发生和火源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福建省森林火灾发生和火源时空分布规律研究林花明【摘要】2006~2015年福建省共发森林火灾3 150起,平均每年315起.经统计,火源种类有15种,主要是烧荒烧杂、烧田埂草、烧稻草、烧灰积肥、野外吸烟、上坟烧纸、炼山造林、小孩玩火、痴呆弄火、雷击火、故意放火、高压电线短路、取暖做饭、狩猎和外来火等.福建省森林火源主要发生在闽西北,以三明、龙岩、南平三个设区市的森林火源比率最高,占福建省总火源的65.4%,而厦门、漳州、莆田三地的森林火源最少.福建省森林火源主要发生时间是1~4月以及10~ 12月,其中以3月的火源比率最高,2月次之.火源种类以人为火源为主,占总火源的98.63%,天然火源仅占1.37%.在统计基础上,提出福建省森林防火的四点建议.【期刊名称】《林业勘察设计》【年(卷),期】2017(037)003【总页数】3页(P10-12)【关键词】森林火灾;火源种类;时空分布【作者】林花明【作者单位】延平区林业局,福建南平35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2.1森林大火不是一般的自然灾害,而是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自然灾害[1-2]。

1950~1997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67.6万次,平均每年1.43万次,平均受害森林面积82.2万hm2,年均森林受害率0.63%,约占世界每年森林火灾次数的14%,年均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世界的20%[3-4]。

福建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一,森林火灾频发。

林农相镶,林区居民分散,火源多且复杂,难以管理,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因此,摸清福建省森林火灾发生和火源时空分布规律,有效控制好火源,对搞好森林防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陆域位于北纬23°30′~28°22′,东经115°50′~120°40′,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

林地面积908.07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74%,全省森林覆盖率65.95%。

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

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21/T1631-2008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s Grade of Forest Fire-Danger 2008-07-03 发布 ICSA 472008-08-01实施目次前言............................................................................... I I 引言................................................................................. m 1范围. (1)2术语及定义、缩略语 (1)3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因子 (2)4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综合指标 (2)5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发布 (5)本标准由辽宁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气象局政策法规处归口。

本标准由辽宁省气象台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颖、袁子鹏、黄阁、陆忠艳、崔胜权、关健华、程佳悦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需要,发布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并配合军事气象部门进行国防建设所需的气象服务工作”而制定,引用和参考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的有关技术规定的基础上编制的。

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火险气象条件等级的术语、定义、因子、综合指标及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气象部门的森林火险预报工作。

2术语及定义、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2.1术语、定义2.1.1降水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各种固态或液态水,如雨、毛毛雨、雪、霰、冰粒、米雪、冰雹、冻雨等。

2.1.2降水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溶化后)水,未经蒸发、渗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森林火险等级划分

森林火险等级划分

森林火险等级划分
森林火险是什么?
森林火险是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蔓延难易程度的一种重要度量指标。

森林火险与气象的关系气象条件是森林火灾能否发生和蔓延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森林火险的发生、发展和气象条件密不可分。

全国的森林火险天气等级主要根据气温、湿度、风力和降水量等因子来测算。

森林防火划分五个等级
森林火险等级服务用语:
一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低;
二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低;
三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须加强防范;
四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林区须加强火源管理;五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极高,严禁一切林内用火。

森林火险预警标志设置:
一级和二级火险天气,可不设标志。

三级火险天气,悬挂黄旗预警标志。

四级火险天气,悬挂橙旗预警标志。

五级火险天气,悬挂红旗预警标志。

森林火险影响元素:
经中国气象局、林业局发布,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主要根据气温、湿度、风力、降水量等因子来测算。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2013)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2013)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1.11•【字号】闽政办[2013]134号•【施行日期】2013.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闽政办〔2013〕134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福建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1年11月下发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同时废止。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1月11日福建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1.总则1.1 目的1.2 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工作原则1.5 灾害分级2.组织指挥体系2.1 森林防火指挥机构2.2 扑火指挥2.3 专家组3.预警3.1 预警分级3.2 预警发布3.3 高森林火险预警分级响应3.4 高森林火险预警响应后期处置4.信息报告5.应急响应5.1 分级响应5.2 响应措施5.3 省级层面应对工作6. 后期处置6.1 火灾评估6.2 工作总结6.3 奖励与责任追究7.综合保障7.1 队伍保障7.2 通信与信息保障7.3 给养保障7.4 扑火物资保障7.5 储备物资保障7.6 资金保障8.附则8.1 灾害分级标准8.2 省界森林火灾8.3 以上、以内、以下的含义8.4 预案管理与更新8.5 预案解释8.6 预案实施时间1 总则1.1 目的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科学扑救、以人为本、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建立健全高森林火险的预警响应及森林火灾应对工作机制,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处置行动。

最大程度减少森林火灾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1.2 依据依据《森林防火条例》、《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福建省森林防火条例》、《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森林火险是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蔓延容易程度的一种度量,构建森林火险等级指标必须充分考虑气象因子的作用,开展森林火险预报工作离不开实时观测气象要素和预报气象要素。

国务院于1999年赋予中国气象局“管理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的发布”等新的职能,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也有相关条款规定气象部门具有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制作、发布的职能和义务。

多年来,各地、各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开展森林火险的预测、预警,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指标体系。

近年来林火资料有了一定的积累,气象观测资料的空间密度也在不断加大,基于统计方法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的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这种方法比以前的方法更为精确,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需制订更加先进的技术标准。

本标准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的水平,使各地的资料、预报结果更加通用,使该项工作具有可比性,便于加强业务的管理。

另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林火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程度日渐增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必要对其发布形式进行规范。

因此,本标准还对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预报时段、发布时间、文字和颜色表现形式等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

一.森林火险等级划分按照国家防火办制定的《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标准》分5级,天气指数(以6要素为指标)1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小于或等于25,为没有危险、不能燃烧、不能蔓延;2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26—50,为低度危险、难以燃烧、难以蔓延;3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51—72,为中度危险、较易燃烧、较易蔓延;4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73—90,为高度危险、容易燃烧、容易蔓延;5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大于或等于91,为极度危险、极易燃烧、极易蔓延。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的划分是根据LYT1172-95《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行业标准(林业部1995年6月22日发布)进行划分的。

福建省森林防火条例

福建省森林防火条例

福建省森林防火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3.09.27•【字号】•【施行日期】2013.12.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福建省森林防火条例(2013年9月27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科学扑救、以人为本、积极消灭的方针。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实行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评内容。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承担日常工作。

有森林防火任务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森林防火指挥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依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森林防火日常工作经费。

第七条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者应当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确定森林防火责任人,在其经营范围内承担森林防火责任;实行承包(租赁)的,应当将森林防火工作作为承包(租赁)合同的必要条款。

第八条预防森林火灾、保护森林防火设施、报告森林火情,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尽的义务。

对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

福建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

福建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

福建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
李兆明;高兆蔚
【期刊名称】《森林防火》
【年(卷),期】1989(000)001
【摘要】我省森林火灾频繁,损失严重,平均每年烧山1000多起,受害山林面积433千米~2。

为了探索森林火灾发生规律,我们从气象条件入手,研究林火同气象因子的关系,研制适合本省的预报方法。

多因子数值火险天气预报(简称多因子法)是通过严格筛选有关气象因子,最后确定以14时相对湿度、温度日较差、日降水量、日蒸发量,4个主要因子,作为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的因子。

我们从1985年开始收集重灾区7个县1982——1984年林火数据建立数学模式,确定5个森林火险等级,经理论检验,符合要求;于1986年和1987年森林防火期内,在全省
【总页数】3页(P29-30,8)
【作者】李兆明;高兆蔚
【作者单位】[1]福建省防火办;[2]福建省林业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2
【相关文献】
1.福建省暴发性林火天气预报方法研究 [J], 郑海青
2.清远市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方法 [J], 杨宁
3.大理州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方法 [J], 周明昆;王永平;高月忠
4.广州市森林火险性天气预报研究 [J], 谭三清;张贵;肖化顺
5.吉林地区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的研究 [J], 李福强;李莹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24
22
25
宁德
24
28
28
28
36
29
25
22
28
月均
26
30
29
30
38
30
26
24
· 168 ·
中国农学通报
2.2 月蒸发量
水量越大,着火危险度越小,火险等级越低。从表 4 的
蒸发量与着火危险度呈幂函数递增关系,即蒸发 统计结果可看出,月降水量以福建北部、西部较多,在
时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森林火险预报的 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已有近 100 年的历史,其中发展最 快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美国的森林火险预报工作始于 20 世纪初期,其早期的火险预报方法或来源于野外观 测、或来源于人们对环境的经验判断[2]。刘祖军等[3]以闽 北某县(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地物类型、坡度、海拔、坡 向和离居住区远近作为林火评价主要因子,采用层次分 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域森林火险情况进行了定
0.841
19.33
10.6
9
极显著
降水量(R)
I=4.2952e-0.1311R
0.7811
14.08
10.0
10
极显著
1.2 气象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选取福建省 67 个气象台站 1971 至 2006 年的月降 2.1 月最小相对湿度
水量(20:00~20:00)、月最低气温、月最高气温、月最小
对森林火险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合云南省、 发量、降水量因子等气象因子的着火危险度,杨美和等
大连市、广州市等的预报系统。这些研究成果中,对影 提出的着火危险度与当日的温度日较差、日蒸发量呈幂
响森林火灾气象因子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见。 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正是根据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
函数(I=axb)递增关系,而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因子呈指 数函数(I=ae-bx)递减关系[11]。按上述关系,确定影响福建
544
508
698
1004
1360
1169
822
654
845
月均
756
677
856
1132
1584
1533
1138
907
地区 福州 莆田 泉州 厦门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宁德 月均
地区 福州 莆田 泉州 厦门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宁德 月均
植被的干燥度,结合相应的森林火灾资料,做出森林火 林火灾的发生,降低森林火灾带来的人员和经济损失,
险等级空间分布,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指出高火险等级 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的地理位置。高兆蔚[5]从福建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 1 资料与方法
况和森林火灾发生特点与规律分析入手,按照地域分异 1.1 确定影响福建森林火险等级的主要气象因子
0 引言 福建省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省份之一,森林火灾
一直是福建省林业生产的重要灾害。近年来由于气候 干燥,森林火灾总体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防范森林火 灾,保护森林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森林火灾是一种对森林环境有巨大破坏力并在一 定自然背景下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森林燃烧的 一种灾害[1]。它不但损害森林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严重
基金项目:福建省气象局青年科技专项项目“应用自动站资料完善福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系统”(2008q05)。 第一作者简介:王加义,男,1973 年出生,辽宁阜新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气象和 GIS 应用及计算机软件平台构建。通信地址:350001 福建 省福州市乌山路 108 号、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Tel:0591-83362674,E-mail:cnfjfzwjy@。 收稿日期:2009-06-19,修回日期:2009-06-29。
进行加权平均,作为各地区对应月份的数据值。温度 包括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按时间排序为冬季较
差是以月最高气温与月最低气温之差表示。
小,包括 1 月、11 月、12 月,其他防火期的数值相对较大。
表 2 福建省各市防火期月最小相对湿度
%
地区
1月
2月
3月
4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地区平均
福州
量越大,着火危险度越大,火险等级越高。分析后得 1000 mm 以上,其余地区较小。时间上,1 月、10 月、11
出,月蒸发量空间分布为北部较小,包括南平、宁德、 三明;东南部沿海和西部较大,包括福州、莆田、泉州、 厦门、漳州、龙岩。1 月、2 月、3 月、12 月较小,其他防
月、12 月较小,其他防火期的月降水量较大。 2.4 月温度差
相对湿度与着火危险度呈指数函数递减关系,即相
相对湿度及月蒸发量等地面资料,按地区对数据进行 对湿度越大,着火危险度越小,火险等级越低。从表2中
归并。福建省森林防火期为每年 9 月至次年 4 月,对归 可看出,月最小相对湿度空间分布是北部、西部较小,包
并后的数据按照防火期进行提取,将每 1 月份的数据 括地区分别是南平、宁德、三明、龙岩;东南部沿海较大,
1937
1502
1197
1303
漳州
943
819
993
1225
1724
1755
1358
1107
1241
龙岩
774
701
881
1150
1652
1544
1140
894
1092
三明
513
516
721
1029
1102
1168
774
588
801
南平
512
531
728
1069
1548
1246
815
611
883
宁德
原则,进行森林防火分区,并在区内以县(市)级为总体,
一般来说,降水日数少、蒸发量大、相对湿度低,森
划分森林火险等级,提出不同森林防火方向、防火设施 林火灾易于发生,森林火险等级高。风速和风向对火灾
布局和防范战略对策措施,科学地进行森林防火决策和 的蔓延速度和传播方向影响较大,在此不做探讨。李兆
宏观管理。徐虹等[6-8]利用气象和林业资料,基于3S技术 明等[10]利用林火和气象资料,分组计算温度日较差、日蒸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5(23):166-169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福建省森林火险等级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的分布规律
王加义 1,王春阳 2,赵慧芳 3
(1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州 350001;2福建省厦门市气象局,福建厦门 350002; 3福建省晋江市气象局,福建晋江 362200)
的关系,通过经验或数学拟合得出的结果,用以判定某 森林火险等级主要气象因子为最小相对湿度、蒸发量、
林区起火的可能性及火灾强度。一般火险指数越高, 温度差和降水量等 4 个因子,对影响福建省森林火灾发
表示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就越大[9]。就此,笔者分析影 生的诸项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并做F检验(表1)[12]。
王加义等:福建省森林火险等级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的分布规律
· 167 ·
量评价,按火险等级,将全区分为 5 类火险区,实现了研 响火险指数的气象因子规律,得出福建森林火险等级
究区森林火险等级的区划。郑海青等[4]利用气象卫星 的分布状态,从总体上反映福建各地区和各月份林火
NOAA 的 AVHRR 资料,计算福建省森林防火期内森林 的发生概率,从而可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减少森
间分布状态造成 1 月森林火险等级较高,2 月、11 月和 12 月次之,其余防火期相对较低。
关键词:森林火险等级;气象因子;时空分布
中图分类号:S16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2009-1281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Key Impact Meteorological Factors for Forest Fire Risk Rating in Fujian
温度差与着火危险度呈幂函数递增关系,即温度
火期月蒸发量较大。统计结果见表 3。 2.3 月降水量
降水量与着火危险度呈指数函数递减关系,即降
差越大,着火危险度越大,火险等级越高。从表 5 中可 看出,北部、西部月温度差较大;以上。
表 3 福建省各市防火期月蒸发量
Wang Jiayi1, Wang Chunyang2, Zhao Huifang3
(1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of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1; 2Xiamen Meteorological Bureau, Xiamen Fujian 350002; 3Jinji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Jinjiang Fujian 362200)
表 1 着火危险度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
气象因子 最小相对湿度(A)
方程式 I=17.4511e-6.3214A
相关系数 -0.9839
F值
F0.01
自由度
181.5
12.2
7
显著程度 极显著
蒸发量(M)
I=0.1895M1.4106
0.9527
78.58
10.6
9
极显著
温度差(ΔT)
I=0.1184(ΔT)1.2179
29
34
32
32
41
34
31
27
33
莆田
27
32
30
30
40
30
25
23
30
泉州
26
30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