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论文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序与修辞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语序与修辞研究综述
辞学 习》 在论述 消极修辞 时 ,提 到了文理通顺 、结构 妥贴, 且对每一方面 都有详 细的阐述 。
濮侃 《 句式选 用和语言环境》论述恰当选用句式带来的修辞
效果,其中就提到选用倒装句式,能使重点突出;史有为 《 少年儿童——儿童少年》一文角度独特,从语言规范的视 角说明一般名词的连用 次序与实际事物的轻重主次是两回事。
节中说明利用语序这条规律来表情达意的重要性; 杨 达英 《 语序调整的修辞效果》论述根据题旨意境,调整句序

词序对文章语言的影响 ; 剑云 《 姜 调整句式, 突出语意重点》
指 出在 说话 或作文 时 ,变换句 子成 分的位置即可突出重点;
句 匀” 安排稳密”作为 消极修 辞最低 的限度及所 当遵守 F 、“ 的最高标准,这就 已经 明确 了二者的密切关系: 吕景先 《 修
2o 年 I 月 06 1
No .2 0 v 06
现代 汉语 语序 与修 辞研 究综 述
张 凌
209 ) 1 07 ( 南京 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
摘要 :语序灵活是 现代汉语的重要 特点之一 ,在现代汉语 中 , 语序 不仅是 重要 的语法手段 ,同时也是重要 的修辞手段. 纵观 2 世纪 3 年代初 至今 , 0 0 语序 与修辞 关 系的研 究经历 了萌芽、发氍 荣 、深化三个 阶段 ,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 繁 关键 词:现代汉语 ;语序 ;修辞 中图分类号:H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9 20 ) 405-2 622 4(06 0— 8 0 0 0 灵活 多变的汉语语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语言运用带来 了麻烦 ,但是更为语言 的运用提供 了选择 的空 间。这些 由 语
范》一节中介绍了词的语素次序的调整及词序的调整所带来 的修辞效果:陈建民 《 从一则对话看 口 语修辞》主要是从口 语上口的角度来谈语序与修辞的关系; 胡桂芳 《 诗词的倒装》

现代汉语 隐喻 借喻

现代汉语 隐喻 借喻

现代汉语隐喻借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和借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义或情感。

隐喻和借喻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能够让人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表达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本文将从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和借喻入手,探讨其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现代汉语中的隐喻是指通过对比、象征或暗示的方式来表达某种含义或情感。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是一个隐喻,它的真实意思是指一个小小的事件引起了巨大的影响,但其背后的意义却是深远的,表达了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力量和勇气。

又如,“月是故乡明”中的“月”指的并非真实的月亮,而是表示思念和渴望,在诗歌中常用来表达对家乡与亲人的情感。

借喻是指借用一个事物或概念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概念,以便更形象地表达出所要传达的含义。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中的“青春”并非真实的书籍,而是用来比喻青年时代的生命,暗示人生短暂,时间宝贵,要珍惜与把握。

又如,“炉火纯青”中的“炉火”指的并非真实的炉火,而是比喻一个人在某种领域内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一种赞美和称赞。

隐喻和借喻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还在文学作品、广告语言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通过隐喻和借喻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感受。

在诗歌中常常运用隐喻和借喻来丰富形象,并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来表达感慨与抒发情感。

在广告语言中,隐喻和借喻的使用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产品或服务更加生动有趣,从而起到宣传和推销的效果。

第二篇示例: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和借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方式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情感,使文字更富有情趣和表现力。

隐喻是指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指代另一种概念或事物,表现出一种相似或相关的关系,而借喻则是将一个词或短语引申到另一种意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下面将分别对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和借喻进行介绍和举例说明。

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

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

( )听觉与其它感官相通 二 1 听觉 与 味觉 相通 。郭小 川 《 日谈 ( )》 中有 . 秋 一


“ 感 ” 的修 辞 效 应 通
句: “ 他那哲 理式 的语 言啊 ,不亚于浓 烈的酒 ”, “ 语
通 感 是 借 助 于 联 想 和 想 象 , 把 各 种 感 觉 沟 通 融 合 起 言 ” 是 诉 之 于 听 觉 的 , “ 烈 的 酒 ”是 味 觉 ,两 者在 此 沟 浓
来 , 以创 造 出新 颖 神 奇 的 意 境 。人 的视 、 听 、 嗅 、 味 、触 通 并 形 成 比喻 。
等各种感 官虽有 分工 ,但是 它们的感受 能够相通 ,人类运 用抽象 思维 “ 把某个 感官上 的感觉移植 到另一个感 官上 , 凭借感 受相通 ,互相 映照 ,以启发读者 联想 ,体昧 余韵 , 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 3
( )视 觉与 其 它 感 官相 通 一
2 听 觉 与 嗅 觉 相 通 。 如 严 辰 的 《 和 马 》 : “ 过 马 . 歌 喝
奶 的,谁不会歌 唱 ?……马奶般醉人 ,玫瑰 花般 芬芳 。” 把诉之于听觉 的歌声,想象成会有玫瑰花那样的芳香。 3 听觉 与触 觉 相通 。如 “ . 晨钟 云 外湿 ” ( 甫 《 杜 夔 州 雨湿 不 得上 岸 作》 ) ,以 “ ”字 形容 钟 声 ,所 闻之 湿
现代汉语中 ‘ ‘ 通感’ ’修辞格运用分析
。胡 海 利 王 国宏
摘 要 : “ 通感”是一种巧妙的 “ 移花接木” ,运 用通感要注意两种 感觉之 间的联 系。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 到另一个感官上 ,凭借感受相通 ,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 ,体味 余韵 ,用 来渲染并深化诗 文意境 。通感并不

现代汉语词语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现代汉语词语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现代汉语词语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修辞手法是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让词语更加丰富、形象、感染力强。

在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等,它们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拟人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赋予生命力并赋予非生物以人的行为和感受。

这种修辞手法能够让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和具有亲和力。

在文学创作中,拟人常常用来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等。

比如,杨绛在《我们仨》中描述自己的父亲,她写道:“父亲可以说是非常聪明的人,这是奇才,但他从来不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

他只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这时候他就像一只大灰熊似的。

”其次,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两个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达到表达的效果。

比喻能够使词语更具形象化和感染力,激发读者的联想。

在文学创作中,比喻常常用来描绘景物、抒发情感等。

例如,在冰心的《雪》一文中,她写道:“天空像一面洁白无瑕的大帆,飘扬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

”通过将天空与洁白的大帆进行比喻,作者生动地描绘出了雪天的壮丽景象和它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

此外,夸张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程度来达到描述的目的。

夸张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想象力。

在文学创作中,夸张常常用来描绘人物特征、渲染气氛等。

例如,在《水浒传》中,作者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众英雄豪杰的形象,如林冲的“豹子头”、李逵的“黑旋风”等,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刻生动。

除了上述常见的修辞手法,现代汉语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比拟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文学作品充满了诗意和韵律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例如,在鲁迅的《故乡》一文中,他写道:“家乡的字眼,湿了一片。

”通过排比的手法,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家乡的破败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包括拟人、比喻、夸张等等。

这些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形象化和感染力。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汉语言文学研究的相关领域进行综述,以期提供一个全面的文献框架,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前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古代汉语研究1. 古代汉语音韵研究通过对古代汉语声音变化规律的探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汉语的发展历程和变异特点。

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变化分析,以及古代韵书的研究成果。

2. 古代汉语文法研究古代汉语文法的研究旨在揭示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句法规则等方面的特点。

对于古代文献中的句法结构和语法现象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献的意思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3. 古代汉字研究古代汉字的研究主要涉及字形、字意、字音等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对古代汉字的形态演变和语义扩展的研究,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古代文献的正确解读方式。

二、现代汉语研究1. 现代汉语语音学研究现代汉语语音学研究主要探讨汉语的音系、音变、音韵等方面的规律。

通过对现代汉语音系和声调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汉语的音韵体系和音变规律,为语音教学和语音识别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2.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旨在揭示汉语词汇的构词规律和语义变化。

对于词的构成和用法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3. 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现代汉语修辞研究探讨汉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汉语修辞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效果。

三、经典文学研究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主要涉及到古代文学作品的整理、研究和解读。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内涵。

2. 现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研究探讨了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和文学风格。

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当代社会的变迁和文学变革的趋势。

现代汉语从拟人、仿词等辞格作文

现代汉语从拟人、仿词等辞格作文

现代汉语从拟人、仿词等辞格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首先,咱们说说"拟人"这个词吧。

你们说它是不是有点像一个孩子呀?它就好像一个小演员,喜欢把各种东西都变成人,让它们说话、动作,活灵活现的。

记得有一次,它把一把雨伞变成了一个淘气的小姐姐,雨伞撑开时就像她在转圈跳舞;雨伞合上时,她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把脸遮住了。

真有趣吧?接下来,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个叫"拟声"的小家伙。

它好像一个小机灵鬼,超级喜欢模仿各种声音!比如"哗啦啦"就是它学水流的声音;"嘎嘎嘎"则是它学小鸭子的叫声。

真不愧是个模仿高手呢!再说一说"拟态"这位朋友吧,它的本领是将动作描绘得形象生动。

就好像一个小画家,把各种动作都画了出来。

比如"东张西望"就形象地描绘了人左右环视的样子;"扑通一声"则活灵活现地展现了掉进水里的情景。

多亏了它的绘画天赋,我们读到这些词语就能立刻想象出生动的画面呢。

噢,对了,我们还要介绍一个叫"仿词"的小家伙。

它就像一个小学徒,爱学人家的样子。

比如"蜻蜓"这个词,是它学"蜻蜓"这种小昆虫飞舞的样子;再比如"蹦蹦跳跳",就是它学小朋友活泼好动的样子。

它这个小学徒真机灵,把各种动作学了个遍哟!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希望你们从中感受到了词语的魅力,它们就像一群个性鲜明的小伙伴,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想象力。

下次遇到这些有趣的词语时,不妨想象一下它们活泼可爱的模样,一定会觉得特别有意思哦!篇2现代汉语是多么有趣啊!它就像一个爱捣蛋的小朋友,时而乖巧可爱,时而淘气顽皮。

拿拟人说事儿来说吧。

诶,你有没有发现,现代汉语里常常把一些东西说成是"活的"?就好像它们也有生命一样。

现代汉语(修辞部分)

现代汉语(修辞部分)

现代汉语(修辞部分)第⼀节修辞概说⼀、修辞的含义:1.客观存在的修辞现象;2.修辞知识或修辞学;3.运⽤特殊⼿段加强语⾔表达效果的修辞活动。

⼆、语境分为语⾔语境和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跟修辞的关系更为密切。

构成情景语境的因素:1.主观语境因素(交际双⽅的⾝份、职业、思想、⼼情等);2.客观语境因素(语⾔运⽤过程中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等)。

三、修辞同语⾳、词汇、语法的关系。

(⼀)同语⾳的关系:语⾳在突出语义和增强⾳律美上⾯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式的内容;修辞通过积极调动语⾳因素,扩⼤了语⾔表达功⽤。

(⼆)同词汇的关系: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具体的修辞⽅式提供必要条件;修辞从筛选词语的⾓度研究词汇运⽤,使词汇在语⾔中发挥更为⼴泛⽽深刻的作⽤。

(三)同语法的关系:语法为修此现象和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为修辞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修辞具有扩⼤语法效能的功⽤。

四、修辞学和语⽤学的异同。

同:⼆者都研究语⾔的运⽤。

异:1.研究的⽬的不同:语⽤学注重解释性,⽬的在于分析语⾔运⽤的原则,建⽴意义解释理论,寻找语⾔运⽤规律。

修辞学注重规范性、变异性和实⽤性,注重研究修辞⼿段和技巧。

2.研究⽅法不同:语⽤学注重理论解释和推理分析;修辞学注重运⽤归纳的⽅法,如辞格的确⽴、语⾔变异的表现⽅式。

3.研究内容不同:语⽤学以⾔语⾏为、会话结构、预设、含义、指⽰语等为具体研究内容;修辞学以词语、句⼦、辞格、预提风格等为具体研究内容。

4.研究要求不同:语⽤学重在研究话语交际的全过程;修辞学使语⽤学⾥⾯的⼀个分⽀学科。

五、修辞的作⽤和学习修辞的⽬的。

1.提⾼说话、写作能⼒和阅读欣赏⽔平;2.提⾼语⾔修养和语⾔美的⽔平;3.更准确畅通地传递社会信息。

第⼆节词语锤炼⼀、词语锤炼的含义:对语⾔的词汇进⾏有⽬的的选⽤和调遣,从⽽使语句表达更加完美的语⾔活动。

⼆、词语锤炼的⽬的: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的表达更加完美,即不仅要求词语⽤得准确,⽽且要求词语⽤得鲜活。

现代汉语词典论文

现代汉语词典论文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第一章 (2)1.1反方观点1.2在社会中的反响第二章 (3)1.1正方观点1.2在社会中的反响参考文献 (6)摘要近来百名学者投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式收录外来字母词涉嫌违法,引发了一场保卫汉语的大争议。

反对者认为,滥用字母词,对汉语造成污染,让它入典更是违法;而支持者则强调,语言要不断通过借鉴获得发展,被众人接受的字母词,入典没有错。

连日来双方争论调门逐渐升高。

在网上,反对者说此事涉及文化安全,要防止‚语言入侵‛;支持的一方反驳说,夸大汉语受到威胁,这是哗众取宠的‚无稽之谈‛。

这场争论,包含如何看待字母词越来越广泛使用,以及汉语词典该不该收录它,其中都涉及翻译与出版。

关键词:一百多名学者联合签名的举报信;<<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朱绩崧;‘‘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人民日报记者傅振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敏生;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和翻译家江枫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敏;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1903年的《新尔雅》词典。

引言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封由一百多名学者联合签名的举报信,2012年08月28日被分别送到了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

签名的学者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敏生、‚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和翻译家江枫等。

这封举报信称,商务印书馆今年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NBA‛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违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4号令)等法规。

该报道发出后,引发各界热议。

有学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全世界范围内,编撰词典的时候,直接吸收外来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比如在英文词典中,就直接收录了很多法语和德语单词,甚至还收录了不少日文和中文单词。

不过也有人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应该聚焦汉语,不应收录上述词语。

对此国内舆论纷纷,在社会中掀起了一波讨论狂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广告语言中的修辞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108511姓名:***学号:********论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摘要:广告语修辞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广告自诞生之日起便具有了强烈的功利性,它是一门浓缩的、综合的艺术。

修辞是一种个性化、意图化的认知方式,广告修辞将这一意图直接指向商品本身。

广告修辞的过程是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认同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向过程,既有解读广告中受众对广告话语的认知也有构建广告的广告人对受众的劝说。

广告作为一种功利性的传播活动必然追求效果,希望消费者购买。

广告修辞不但使消费者更形象地感知产品的特性,还在消费者对品牌认同、消费引导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词:修辞手法,广告,广告效应一、当前的信息时代,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广告真正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除了其色彩、画面、音乐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广告语,它是广告的灵魂所在。

作为广告的重要载体——广告语,在传达广告的内容时,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修辞,来宣传商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起人们强烈的购买欲望。

修辞是语言的艺术化,它是指用各种表现手法对文字语句积极地进行调整和修饰,以使语言表达更准确、鲜明、生动而有力,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法。

在现代广告中,运用修辞对广告语进行创意,一方面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商品的特点,实现广告的信息功能;另一方面,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进而给受众以启示和联想,在相当短的时间内缩短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激起受众强烈的购买欲望,产生预期的广告效应。

二、广告语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技法1、比喻比喻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点,通过打比方来使某一事物更形象生动,更有感染力、说服力的一种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格契合了广告语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传达完美信息的特性,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

秦牧说:“精致的比喻就像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出奇特的变化。

”它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可以将抽象的事物进行形象的表现,可以把陌生的概念变成熟悉的事物,可以将平淡表现为生动。

所以,比喻也是广告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可以使广告语生动、鲜明形象,引发受众的想象,帮助受众更加具体地认识产品的特征例如:(1)雪馥儿童护肤系列,纯净、柔和、全心呵护,恰似妈妈的温柔。

(雪馥儿童护肤广告)对孩子的呵护莫过于妈妈的温柔了,因此用“妈妈的温柔”来比喻儿童护肤系列,奇特地、艺术地说明了它对孩子皮肤的全心呵护和它带给孩子的舒心与快乐。

这则广告紧紧抓住了广大妈妈对孩子的爱护之情,明确、生动地道出了商品的特点。

(2)柯达,就是奥林匹克色彩。

(柯达彩色胶卷广告)这是柯达为1996年奥运会所拍的广告。

运动场上角逐激烈,在力与美顽强拚争的精彩瞬间,不易捕捉。

可是柯达不仅能捕捉准确,而且色彩纯真无比,令人信服。

这则广告运用暗喻增强了广告语的美感,创造出了优美的意境,声情并茂,美不胜收,一下子就征服了大众的心。

(3)如烟、似雾、玉洁、冰清,飘飘然使你如入仙境,甜蜜蜜陪君美梦。

借问蓬莱何处寻?就在那“荷花"帐中。

(“荷花"牌蚊帐广告)这则广告用“烟”、“雾”、“玉”、“冰”四个字比喻荷花牌蚊帐,把蚊帐的轻、薄、飘柔、洁白的特点写得鲜明、生动、逼真。

同时,高雅的意境,梦幻般的追求,美不胜收的语言,又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令人身心愉悦。

(4)“电话就是你的高速公路”(贝尔电话),将贝尔电话比喻成高速公路,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贝尔电话就是一种具有快捷、方便性能的现代通讯工具。

“(5)彩蝶纷飞,多姿多彩。

(手帕广告)2、夸张夸张是采取强调、夸大事物的某些特性的方法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性。

各类广告语中都比较喜欢使用夸张的手法。

自然、合理、巧妙地联系某一事物把广告对象夸大或缩小,恰切地表现出商品的质量、特点,凸显出广告的主题,从而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鼓动。

(1)“穿上安静的小狗牌便鞋,人行道也柔柔的”(美国沃尔弗林环球有限公司)。

人行道还是那个人行道,本身不可能变柔,穿小狗牌便鞋却带来了这一变化。

虽然不可能,但广告通过夸张的确传达出了小狗牌便鞋带来的舒适感,并且恰到好处,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2)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

(上海某制皂厂广告)此广告采用违背逻辑常规的夸张手法,紧紧抓住了人们希望通过美容使自己变得年轻漂亮的爱美心态,达到吸引人们购买的目的。

(3)城乡路万千,路路有航天。

(航天车广告)这则广告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道出了航天车的良好销售状况,促使人们做出消费决定,诱发购买欲望。

(4)另外,还需要划清真实与夸张的区别,丰田汽车广告“每小时可达4%"公里”这是真实的性能介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是夸张,两者相得益彰。

如果说,“丰田汽车比电力机车快一倍”这使人搞不清是真实还是夸张,影响广告效果。

如果夸张中再带有幽默、诙谐,就更可能成功,如“寿星喝了矿泉水,扔了拐杖比健美”。

3、双关使用双关可以增加广告语的趣味性,使广告语显得诙谐机智,富有文字情趣,从而使被宣传的商品连同这个富有情趣的广告语一起深深地印在受众的记忆里。

一是利用上下文同形,造成同形相关。

(1)金猴皮鞋,令足下生辉。

“足下”一指脚下,二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指第二人称“你”。

这样就使该广告具有了双重意义:穿上金猴皮鞋,不仅脚下生辉,而且使你整个形象光彩照人,大放溢彩。

(2)你的健康是天大的事——天大药业。

“天大”有双层意义:一为极其重要,二为公司名称。

表明天大药业为您的健康服务的宗旨。

(3)塑造自我,从头做起。

(某发胶厂广告)“头”充分利用了词语的音、形、义的类同,在广告中含有两层意思:其表面含义是其引申义——起始、开端,但这不是主要的;其深层含义则是它的本义——人的头部,意即塑造自我,要从头部做起。

(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汽车广告)此广告选用成语中的“东风”,恰与产品品牌名称相同,借“东风”喻东风牌汽车,别具创新特色。

4、顶真顶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统的语言形式,上句末尾同下句开头词语相同,使临近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

其特点是语意紧密相连,并且重要的词语可以反复出现,显示出事物环环相扣、因果相循的有机联系。

使用顶真增添了广告语的音乐美。

例如:(1)生花走进农家,农家笑开花。

(“生花"牌农用车广告)广告首尾蝉联,如行云流水,给人以清新之感。

(2)时代呼唤人才,人才需要口才。

(《演讲与口才》征订广告)这是一则较为规则的广告,音韵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突出了人才与口才在当今人才辈出的时代的重要性。

(3)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丰田轿车广告)“有路”与“有路”顶真,结构紧密,语气贯通,突出了企业实力和产品销售的状况5、回环广告语中运用回环修辞格,可以更详尽更具体地反映产品的性能特征,强化产品的特殊功能和声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1)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北京天然居餐馆广告)此广告语除了在语音上体现了回环往复之外,还精妙地陈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天然居”的来客都是高雅不俗之士。

(2)钻石音响——音响中的钻石。

(广东佛山无线电厂广告)在此广告中,第一句的开头是第二句的结尾,而第一句的结尾又是第二句的开头,形成一种回环句式,读起来铿锵有致,极富韵味,读者于回味中对钻石音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含蓄委婉的语句中领略了它的意趣6、对偶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

对偶修辞格的特点在于凝练集中,概括力强,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声音优美和谐,整体上给人一种均衡美,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有利于增强广告的表达效果。

例如:(1)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福建一茶亭广告)(2)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道,吃一盏莫问东西。

(某佛寺中茶亭广告)这两则茶亭广告,前者音节整齐匀称,声韵协调,语句流畅、清新,给人一种世外仙境的感觉。

后者则另有一番情致,它除了韵律和谐、句式整齐之外,还突出了寺院的特点,使人听后久久不忘。

(3)中国联通: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

联通的标志是一个中国结的形象,本身就充满了亲和力。

联通把自己的标志和品牌名称自然地融入到广告语中,从外表到精神做到了和谐统一,反映了企业的精神理念(4)“他喜欢在厕所里QQ,他喜欢在咖啡馆里炒股,他喜欢在床上灌水,他喜欢在办公室里看英超。

——抛开网线,随时随地——天翼通。

”这里采用了一组排比句,突出了中国电信天翼通何时何地都可以无线上网的特点。

7、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做比拟。

将物人格化,增加亲切感,增强说服力。

例如:(1)特快专递,当代神行太保。

“神行太保”为《水浒》中人物,传说能日行千里,说明了特快专递速度之快。

(2)“宁静天地,我创造——春兰空调。

”“我”即春兰空调。

广告设计者用第一人称来表达,仿佛是空调在说话,不仅拉近了产品与观众的距离,也突出了春兰空调的优点——噪音小。

8、仿词在广告语言中,有时直接引用原语句不能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于是就利用人们熟知的成语典故、诗文名句、格言俗语来创造一个新的语句以符合广告特定的表达需要。

仿词在不失原有意味的前提下,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并能产生强烈的诙谐美。

例如:(1)汾酒必喝,喝酒必汾。

(山西汾酒广告)这一广告语巧妙地仿用了《三国演义》的开场白“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意境,引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联想。

(2)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胆舒胶囊广告)此广告是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造的,二者之间保持了对应性,对患者而言,“大石”就是“大事”,“小石"就是“小事”。

“大石化小,小石化了”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事物发展方向上是一致的,也与所宣传的商品的疗效“消石、排石”紧紧相扣。

(3)白菊蚊香,默默无蚊。

“默默无蚊”仿“默默无闻”而造。

“默默无闻”常用来比喻不为名利,默默耕耘的奉献者。

换一“蚊”字,形象地说明了蚊香的功效,同时也将该产品拟人化,令我们联想到这样一种情境:当你酣然入梦时,“白菊”在默默地燃烧着自己,散发着清香,而那些可恶的蚊子闻香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三、结语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中,如何使一则广告引起受众的注意、产生效果,广告修辞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它使广告言说变得更生动、形象、更易于接受。

但是广告作为一种带有明确功利目的的传播方式,所追求的还是实际效果,即促使人们产生购买行为。

宏观意义上的修辞帮助广告主实现了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的认同。

广告修辞的功能本质在于实现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而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它基于传播者和受众双方,并作用于思维、认知层面,以一定的表现形式并最终在结构中发挥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